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五年級《黃鶴樓送別》教學設計

五年級《黃鶴樓送別》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五年級《黃鶴樓送別》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五年級《黃鶴樓送別》教學設計

五年級《黃鶴樓送別》教學設計1

第一課時

[課時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解《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裏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暫時、凝視造句。

3、通過課文與詩的對照閲讀,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及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與朋友依依惜別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掛圖、投影儀、投影片、小黑板

[教學設計]

一、揭示課題,解題

1、板書課題:20 黃鶴樓送別

2、解釋題意:黃鶴樓在今湖北省武漢市蛇山,始建於公元223唐朝大詩人李白在這裏送別他的朋友孟浩然,還寫下了一首這篇課文就是寫送別的情景和介紹這首詩的。

二、初讀課文

1、自學課文。

(1)畫出課文中的生字詞,並在生字上端注音,特別是其中的平翹舌音、前後鼻音和三拼音節。讀準生字的發音。

(2)聯繫上下文或查工具書,理解下列帶點字及詞語的意思:

餞行 暫時 孤帆 膾炙人口 唯見 滿飲觸動 依然 佇立 凝視 惜別

(3)給每個自然段寫上序號(最後四行詩句併入第5自然段),讀順課文。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含帶點字的詞語。(見上)

(2)指名讀詞語,特別注意讀準其中帶點的生字拼音兼三拼音;飲yin,前鼻音;暫zan,平舌音兼前鼻音;膾kuai,三拼音;炙zhi,翹舌音。

(3)指名解釋詞語,教師敲定答案。

餞行:設下酒食送行。 暫時:短時間裏。

孤帆:指只有一隻帆船。帆是掛在桅杆上的布篷,可以利用風力使船前進。(利用插圖畫面事物來理解)

膾炙人口:美味人人愛吃的意思,比喻好的詩文大家都稱讚。膾是切得很細的肉,炙是烤熟的肉,都是美味。 唯見:只見。

滿飲:喝下滿杯酒。 觸動:碰到。 依然:還這樣。

佇立:長時間站着。 凝視:聚精會神地看 惜別:捨不得分別。

(4)指名5人分自然段試讀課文

三、講讀課文

1、第1自然段。

(1)指名讀。(出示“暮春三月美景”)

(2)齊讀第1自然段。

2、第2自然段。

(1)指名讀。(板書:俯臨長江 飛檐凌空 仰望 遠眺)

(2)什麼叫俯臨和飛檐凌空?請看書上插圖。(俯臨就是下面靠着的意思,飛檐是翹起的檐角伸向天空)點示:黃鶴樓高高聳立在江邊氣勢不凡。

(3)李白和孟浩然一會兒仰望,一會兒遠眺,都有意不去觸動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別之情,這裏的依依是什麼意思?(形容互相依戀着)

點示:這説明兩個人只是在看景,沒有説話,各自的友情依戀不捨。

(4)這一自然段寫了什麼?

(寫黃鶴樓的氣勢和兩人看景)

(5)齊讀第2自然段。

3、第3自然段。

(1)指名讀。(板書:飲酒 話別 友誼不絕)

(2)李白稱孟浩然為孟夫子是什麼意思?自答:孟浩然比李白大12歲。古人稱老師為夫子。李白對孟浩然就這樣稱呼,是表示對他的尊敬。

(3)李白對孟浩然的評價是什麼?(人品令人敬仰、詩篇譽滿天下)人品是什麼?(人品指人的品德)什麼叫譽滿天下?(意思是天下的人個個都稱讚)

(4)李白向孟浩然話別中還點出了盂浩然這次要去的地方是揚州,為什麼説您就要順江東下?(因為長江水是由西向東流的,揚州在黃鶴樓東面很遠的地方,所以説順江東下,前往揚州)

(5)孟浩然在話別時説了什麼?(學生答)(出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請齊讀一下。

(學生讀)問:這兩句詩是誰寫的?

誰還記得王勃,他是什麼人?(王勃是唐朝初期的大詩人)

教師解釋這兩句詩的意思:

天下只要有知己好友,哪怕遠隔天邊,也覺得就像近鄰一樣。海內指國境以內,比鄰意思是並排的鄰居。

請再齊讀這兩句詩。(學生齊讀)

提示:孟浩然話別時引用王勃這兩句詩,所以是在雙引號裏套用了單引號。

問:孟浩然引用這兩句詩是要表示什麼意思?

(表示彼此雖然暫時分別,可友誼是永世不絕的)

(6)這一自然段寫了什麼?(這一自然段寫李白和孟浩然飲酒話別,表示友誼永在)

(7)齊讀第3自然段。

4、第4自然段。

(1)指名讀。(板書:楊柳依依 沙鷗點點 白帆遠去 消失藍天 佇立 凝視 春水浩蕩 流向天邊)

(2)楊柳依依的依依是什麼意思?(形容柳枝柔弱,隨風搖擺的樣子)為什麼用點點來表示沙鷗的數量?(因為是遠望沙鷗,眼看只是一點一點的小東西)

(3)白帆隨着江風漸漸遠去,消失在藍天的盡頭表示什麼意思?(表示盂浩然乘的船越走越遠,終於看不見了)李白此時依然佇立在江邊,凝視着遠方,只能看到什麼?(學生答)請大家想象一下李白這時的心情會是怎麼樣。(悵惘若失,思緒萬千……)

(4)這一自然段寫了什麼?(李白在江邊目送孟浩然登船遠觸景生情)

(5)齊讀第4自然段。

5、第5自然段。

(1)指名讀。(板書:吟詩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詩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的之廣陵是什麼意思?自答:廣陵是揚州的別名,之是到……去的意思,之廣陵就是到揚州去。

(3)齊讀《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全詩。

(4)這一自然段寫了什麼?(寫李白心情激動,吟出著名的詩篇)

(5)齊讀第5自然段。

四、用鋼筆描紅、臨寫生字

1、教師範寫,提示注意點。

孟:餞:酒:飲 暫:帆:膾:炙:孤:唯:

2、學生描紅、臨寫生字。教師巡視,糾正不正確的寫字姿勢。

3、展示寫得好的字,表揚字寫得好的同學。

五、佈置作業

1、讀抄詞語,(文後練習3,暫不做造句)每個抄兩遍。

2、練讀課文,練背詩句。

3、藉助看插圖,將課文有關內容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四句詩一一對應,理解詩句的意思。

4、練習背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第二課時

[課時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進一步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加深體會。

3、通過排演課本劇,讓學生能夠在邊體味文章邊指導表演的過程中,能夠進一步對照課文與詩,理解課文內容及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與朋友依依惜別的思想感情,使文章的朗讀更有感情 (難點)

4、 通過文章的'與友惜別,觸發學生尋找相關詩文的積極性,再加以淺析性地比較,得以更深刻地體會詩人詞句的精妙傳神,同時也讓學生知道摘抄的益處與應用 (重點)

[教學準備]

掛圖、小黑板、相關詩句摘抄

一、朗讀、談話導入

1、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黃鶴樓送別》,按自然段順序解讀了全文,初步感受到詩人話別的情景,領會到他們的友情,哪些同學能帶着他們那種依依惜別的感情讀課文呢?

讀前提示:其他同學在他們朗讀的過程中注意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想想如果表演的話,該怎樣表演才能體現出兩人當時的心情

(指名5人分自然段讀課文)

(教師出示掛圖)

2、剛才幾位同學讀得如何?(簡單評議)

[nextpage]

二、課本劇排演

(一)激發興趣,淺析劇情

1、文章能讀好不一定就能表演好,特別是文中人物的動作想做得傳神、逼真還得真要下一番功夫!如果讓你們表演,你們有信心演好這出《黃鶴樓送別》戲嗎?

2、任何表演都離不開劇本的,你能把下面的表格一口氣填好嗎?

(出示小黑板)

劇名

人物

時間

地點

事件

(學生試説後,迅速指名回答)

看來你們已經掌握了這部課本劇的基本情況了,不過,拿着這樣簡單的劇本,演員有沒有辦法出演?演員表演時主要得有什麼(或問:有誰知道劇本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是什麼)?

(學生回答不出時,師可適當明示:劇情,尤其是台詞、人物動作)

(二)準備台詞,小組試演

1、這篇課文中已有一些現成的台詞和人物的動作了,大家能不能利用這些現成條件,排一出簡單的課本劇呢?

2、四人小組任意搭配出兩組,每組兩人。一組先做演員,把自己對人物的體會融入要表演的人物身上;另一小組則做導演兼旁白,同時負責全程指導、評議,可中途要求停止,提出自己的看法。表演完,兩小組身份互換。至於道具問題,自己開動腦筋。

(小組試演,教師巡迴點撥)

(三)小組表演,全班評議8

哪一組同學願意來表演一次,我們請全班同學做導演,看是否把李白與孟夫子之間依依惜別的感覺表演了出來?

(邊表演,邊指導、評議,教師給予適當的鼓勵)

(四)換個説法,解釋詩句

1、文章中最後一段的詩句,大家可能均把它作為現成的台詞,咱們的“李白”們大都直接情不自禁地吟出。假如是在現代的話,李白這首詩可以怎麼説呢?這段台詞怎麼改變成為現代的語言,讓劇本完全“現代化”呢?

下面就請各小組“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看哪個小組能讓“李白”同志又快又準地“實現現代化”?注意,可一定要説通啊,別讓觀眾聽不明白!

(學生巡視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反應可作適當提示:看看詩句中的詞語能不能與文章前面的詞語掛上鈎呢?有沒有直接對應的詞句?)

2、哪一位同學願意來表演成了現代人的李白,我們請全班同學做觀眾,看看能否聽明白?

(評議,可再指名同學説説詩意,同學給予適當的鼓勵)

你們是怎樣轉換台詞的呢?詩句分別與文中的哪些詞句相對應的呢?能不能舉例説説?

(指名回答)[“孤”“唯”何意?]

3、同座之間互相當一回“李白”,互相説説看

4、小結:

其實,詩句同課文中自然段意思相對應這樣的文章我們以前見過沒有?

(指名回答課名)

這種以一個生動的故事再現一首詩寫作情境的形式,我們稱為“文包詩”。今後我們還會遇到。希望大家能用剛才的方法,在預習的時候就可以説出全詩的大意,有沒有這個信心?

三、比較摘抄,體味詩文

1、我們這篇文章主要是講了件什麼事?

文中的李白與孟浩然在分別時有些什麼表現?説明了什麼?

你們的摘抄中有沒有也是送別的詩句?那他們是不是在分別時心情也是一樣灑脱?説出來大家一起分析。

2、師分類型舉例。(可適當點評)(小黑板摘選其中一二出示)

豪爽灑脱型:萬點落花舟一葉,載將春色到江南。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送君還舊府,明月滿前川。

與君遠相知,不道雲海深。

莫怨他鄉暫離別,知君到處有逢迎。

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

此別應須各努力。

莫言歸去人無伴,自有中天月正明。

兩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

含蓄委婉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眼看帆去遠,心逐江水流。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愁悶痛苦型: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相送巴陵口,含淚上舟行。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強飲離前酒,終傷別後神。

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臨歧別數子,握手淚再滴。

一別音容兩渺茫。

勸君更進一懷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錐心泣血型: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

南浦悽悽別,西風裊裊秋。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此夜斷腸人不見,起行殘月影徘徊。

送君腸斷秋江水,一去東流何日歸?

人間別久不成悲。天涯相遇一魂消。……

3、你們在與實習老師分別時是什麼心情?你想用什麼詩句來形容呢?

4、現在請大家帶着李白與孟浩然在分別時那種依依惜別的感覺,齊讀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請大家帶着李白與孟浩然在分別時那種依依惜別的感覺齊讀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四、背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視時間而定]

1、 分兩個大組,一組讀,另一組聽,再交換讀、聽一次。

2、 同座二人交替背、聽各一遍

3、 全班背誦。

4、 指名背誦。

五、練習

1、抄寫詞語。(文後練習3)

2、能夠不看課本説出《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的意思,並會默寫該詩。

3、用暫時、凝視各造一句。

4、把摘抄的詩句與課文中的詩句比較,寫出你比較後的感受。

附板書:

25、黃鶴樓送別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五年級《黃鶴樓送別》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蘇教版國小語文五年級上冊第25課(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精讀課文,在品味朗讀的基礎上,感受文中話別的情景,體會詩人與朋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教學重點:

通過課文與古詩的對照閲讀,理解課文內容及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與朋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教學準備:

揭示課文中重點語段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黃鶴樓送別》(讀題)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們知道這裏是誰為誰送行嗎?

3、是啊,朋友即將遠去,從此人海茫茫,天各一方,此地一別,不知何時才能再見面,請大家再讀課題。

二、細讀課文,體驗情景。

(一)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現在,讓我們隨李白一起登上飛檐凌空的黃鶴樓送一送友人吧!

2、齊讀課文的一、二自然段。

3、當時的景色是多麼迷人呀!你能來描繪一下嗎?

結合學生的回答,師小結:對,柳絮飛揚,煙霧迷濛,繁花似錦,這就是煙花三月的美景。

4、引:李白和孟浩然一會兒仰望藍天白雲,一會兒遠眺江上景色。在這離別之際,他們是在欣賞這煙花三月的美景嗎?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5、或許兩人都不願意去破壞對方的心情,或許兩人心中都有千言萬語卻不知從何説起,或許……太多的或許,真是耐人尋味!讓我們再讀第一、二自然段,再來體會一下深藏在心底的離別之情吧!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過渡:兩人都把這依依惜別之情深深地藏在了心底,時間慢慢地過去,終於,這藏在心底的深情再也抑制不住了,千言萬語湧上心頭,李白舉起了酒杯説:……

(生接讀)“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詩篇譽滿天下。自從我結識了您,就一直把您當作我的兄長和老師。今天您就要順江東下,前往揚州,不知我們何日才能再見面,就請您滿飲此杯吧!”

2、孟浩然接過酒杯,一飲而盡,然後説道:……

(生接讀)“王勃説得好,‘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雖然我們暫時分別了,我們的友誼卻像這長江的波濤永世不絕。”

(出示這一段話。)

3、四人小組分角色讀對話。反覆誦讀、討論:哪些詞句體現了兩人間的深情厚誼?從哪裏體會到李白對孟浩然的敬仰之情、難捨之情?

[這一環節的設計既有利於“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的學習方式,又有利於教學難點的突破。有了第一課時的反覆熟讀課文,再加上這一環節中教者的適當點拔,突破難點可謂是水到渠成。]

4、請同學們齊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把這噴湧而出的師生情,手足情,離別情,用朗讀表達出來。

5、道不完的離別情,敍不完的朋友誼,讓我們舉起酒杯,再現這感人的話別場面,讓它深深地印在心底吧!同桌分角色朗讀表演課文。

[這裏對這一自然段段通過多角度、有創意的閲讀,利用閲讀期待、閲讀反思和閲讀批判等環節,拓展了思維空間,提高了閲讀質量。]

6、指名錶演。

[這樣設計既使學生在閲讀中加深感悟,體會了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又以“角色表演”這一特定形式體現了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自主實踐性活動。]

三、品讀詩文,融入情境。

1、知己離別是惆悵的、是憂傷的,但不忍別、終要別。(出示)岸邊楊柳依依,江上沙鷗點點。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隨着江風漸漸遠去,消失在藍天的盡頭。李白依然佇立在江邊,凝視着遠方,只見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邊……(教師配圖朗誦)

[這樣設計以優美的畫面、動情的範讀構成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磁場,有利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迸發。]

2、生自讀,邊讀邊體會,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李白對孟浩然的不捨之情?

3、朋友已經遠行,從此人海茫茫,天各一方,這一別,不知何時才能再見面!想到這,李白再也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隨即吟出了膾炙人口的名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師生一起吟詩。

詩句的語言是如此簡練,卻同樣表達了李白對杜甫依依惜別之情。請同學們迅速瀏覽課文,看看文中哪些語句是詩句的具體寫照,找出來,讀給大家聽一聽。

4、孤帆漸漸遠去,終於融入到碧水長波之中。李白久久地佇立在江邊,剛才分別時的話語仍在耳邊迴響,往日一起飲酒作詩的.歡樂場面一幕幕又在眼前閃現,一種淡淡的離愁在心間瀰漫着……

如果李白生活在現代,他一定會用現代的語言來表達此時激動的心情,假如你是李白,佇立在江邊,目送着友人漸漸遠去,你此時會説些什麼?

5、朗讀成誦,深情縈繞。

讓我們一起佇立江邊,目送白帆遠去,深情吟誦這首詩吧,會背的可以閉上眼睛想象情景來輕聲吟誦。

指名背誦。

6、此情此景將如李白的這首千古傳誦的名詩一樣,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

[綜觀以上教學過程,既展示了媒體組合教學的優化功能,提高了教學效率;又提高了學生參與意識,調節了課堂氣氛;還加深了學生感悟,突出了教學重點。可謂是一箭三雕。]

四、小結拓展。

在古詩中像這樣反映朋友離別的詩作還有很多,課前老師佈置了一項作業,請同學們蒐集一些這方面的古詩,現在就請同學們把自己蒐集到的送別詩向我們大家介紹一下。學生出示並介紹自己蒐集的送別詩或詩句。

[這樣設計的意圖是為了貫徹落實新《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蒐集信息”的要求,同時也有利於學生昇華理解,通過背誦把“依依惜別”之情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並在這一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掌握了蒐集資料的方法。]

五、作業。

1、背誦並默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背誦以下反映送別情的詩句(點擊出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板書:

黃 鶴 樓 送 別

依依不捨

李白 孟浩然

深情厚誼

五年級《黃鶴樓送別》教學設計3

設計理念:

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是潛心會文的過程,應給足時間,讓學生沉下心來,走進文本,走進人物內心世界,閲讀品味,領悟內容,體驗情感。通過創設閲讀情境,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讀,動情地讀。補充部分送別詩,開闊學生的閲讀視野,增加閲讀的積累,感受古詩的悠遠流長,努力使課堂教學真實、樸實、紮實,讓孩子真正學有所得。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通過文詩對照閲讀,理解課文內容及詩句的意思。

3.體會詩人與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

學習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及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與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

一、激情導課。

1、導入新課: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5課,請同學們齊讀課題。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課文重點寫了兩個場景(飲酒話別、吟詩送別)目送朋友遠去,唐代大詩人李白吟出了一首膾炙人口的名詩(幻燈出示):《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請同學們齊讀這首詩

2、明確目標:這首詩的寫作背景如何,包含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呢?這節課讓我們一起通過詩文對照理解詩意,並體會詩人與友人之間的惜別深情。

3、效果預期:希望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在細讀課文、品味朗讀的基礎上,理解《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詩,體會詩人與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

二、民主導學

任務一:讀詩文,明詩意。

策略:速讀課文,結合文中語句,理解詩意,同桌交流。

生讀任務,策略,然後自主學習。

展示交流:

1、指名交流:詩文對照

(1)暮春三月,長江邊煙霧迷濛,繁花似錦,年輕的李白正在黃鶴樓上為大詩人孟浩然餞行。今天,您就要順江東下,前往揚州。

對應詩句: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幻燈出示對應句)

(2)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隨着江風漸漸遠去,消失在藍天的盡頭。李白依然佇立在江邊,凝視着遠方,只見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邊……

對應詩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幻燈出示對應句)

2、男女生分別朗讀。

師:大家讀得真好,從大家的朗讀聲裏,從文字裏,從詩裏,我都能感受到一種濃濃的感情,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説説哪個詞最能表達他們此時的心情?(依依惜別)生齊讀。

任務二再讀課文,體會詩人與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

策略:1.默讀課文2——5自然段,劃出體現他們深情的詞句。

2.小組交流你對這些句子、詞語的理解、感受、體會。

自主學習:小組交流感受最深的句子及詞語的理解、感受、體會。

展示交流:

預設一:第二自然段抓“藏”“一會兒……一會兒…….”來體會依依不捨的心情.

引導讀出這份情誼,但不忍別,終須別。

預設二:第三自然段:

1、讀出了李白對孟浩然的尊敬。(6個“您“;夫子,請,兄長和老師)

2、讀出對李白的“敬仰”。敬仰他的什麼呢?人品、詩篇。(補充資料,瞭解倆人之間的'情誼)師:就是這樣一位風流瀟灑,不羨權貴,有着高潔人品的孟浩然怎能不讓李白敬仰呢?現在你就是李白,面對即將離你而去的兄長、老師、知己,真誠地表白你的敬仰之情吧。(讀李白的話)

3、讀出了不忍孟浩然離去:何日才能再見面?滿飲此杯:這杯中盛的僅僅是酒嗎?

4、“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引用這句詩的用意是:安慰李白。你還能用哪些送別詩句來安慰李白呢?除了寬慰你還讀出了什麼?地久天長,能讀出這份深情厚誼嗎?還從哪個詞看出來?“永世不絕”

5、小組活動分角色朗讀對話,展示朗讀。通過兩人的對話,我們感受到了這份情(板書:語言含情)

預設三:佇立:長時間站立,從中體會到什麼?站得時間久,在江邊幹什麼?目送友人。一直到什麼時候?船消失在天邊。

師:岸邊楊柳依依,江上沙鷗點點,李白對孟浩然的情就在久久佇立的身影中,就在默默凝視的目光中,此時此刻,假如你就是岸邊的李白,你會想什麼?

師:這一切的一切,都化作了“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邊”千言萬語都凝成了這樣一句詩:(幻燈出示)“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同學們,文中是白帆點點,長江又是古代的交通要道,江上的船一定是來來往往,川流不息,而詩中為何卻是孤帆呢?

師:真不愧是詩仙李白,美景讓人賞心悦目,送別卻令人傷情,古詩以景見情,這種寫法叫借景抒情。(板書借景抒情)

過渡:千言萬語,盡在之中,讓我們將依依惜別之情都放在詩中,請大家齊讀(配樂讀)

三、檢測導結:

多情自古傷別離,同學們,此情此景,讓我們感受到了好友間深厚的友誼,讓我們體會到了友人間難捨難分的依依惜別之情,讓我們也送孟浩然一程,再次為他吟出這首膾炙人口的千古名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齊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5lq19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