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五年級數學《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

五年級數學《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年級數學《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五年級數學《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

五年級數學《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兩個城市月平均降水量的研究,認識複式折線統計圖。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2、從統計圖中獲取儘可能多的信息,體會數據的作用。

3、初步學會製作複試折線統計圖,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學重點】如何區分折線的不同和標清圖例,正確確定豎線間隔。

【教學難點】如何根據所提供數據的實際情況(有時並非每月、每年都有數據)來確定水平射線上每天豎線之間的間隔。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説明

一.問題情景,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

師:你們回想近3個月深圳的下雨情況。

生:9月只下過一、兩場雨雨量不大。

生:7、8月雨量較多,還有颱風。

師:同學們很注意觀察事物。深圳的雨季集中在7、8月份,降水量也最大。

2、回顧舊知

出示20xx年的甲市月平均降水量一些數據

師問:從中你瞭解到了什麼?你覺得可以用怎樣的形式來清晰地表示出這些原始數據?

生:統計表、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

師:選用那種方法最好?

生:折線統計圖。

師:製成折線統計圖有什麼好處?

生:易於看清氣温的變化情況。

師:怎樣製作?

生:先描點,還應標數,數不會標錯。

生:畫線要用尺子。

3、引出新知

老師又提供了20xx年的乙市月平均降水量一些數據?這時你們又會用怎樣的形式來清晰地表示出兩個城市的月平均降雨量呢?

好,同學們都有了自己的思考,現在到小組裏將自己的想法説一説,形成共識。重要的'一點是,為什麼要選擇這種統計方式。

二.全班交流,形成方法

1、學生交流:(1)為什麼要選擇這種統計方式。

(2)這種統計方式有什麼好處

(3)通過舉例的方式説明自己的想法。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將複式條形統計圖與複式的折線統計圖進行比較。從中説明兩者的關係與功能。

2、學生將自己的想法制作成條形或折線統計圖,並由兩位學生板演並進行分析。

3、教師對學生在黑板上的統計圖進行講解。

(1)應該注意些什麼?教師主要要解決圖例問題。為了能清晰的表示兩個量,我們可以用實線與虛線來表示。也可以用兩種不同顏色來表示。

(2)教師引導學生對統計圖進行分析。從統計圖中我們可以得出什麼結論。(教師在這裏給予學生一定的思考空間,想一想進一步分析條形統計圖與折線統計圖的不同的觀察角度。)

4、通過比較,形成共識。

通過比較大家都認為選用複式折線統計圖更能反應這兩個城市月平均降水量。

三、聯繫實際激發興趣

師:想想,生活中還從那兒見過這種複式折線統計圖?

課前出示生活中的實物複式折線統計圖。

生:報紙上、股市上、父母單位、電視裏…

四、鞏固練習,複習小結:

1、完成課本“試一試”。

2、小結:

師:這節課我們研究的是複式折線統計圖,它幫助我們便於看出事物發展的變化趨勢。而且單式和複式兩種折線統計圖的製作方法和步驟是一樣的,只是複式折線統計圖要用兩條或兩條以上的折線表示。

五年級數學《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對比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讓學生認識單式折線統計圖,會繪製折線統計圖,會看折線統計圖,瞭解折線統計圖既可以表示數量的多少,又可以體現數量變化趨勢並對未來進行合理的預測。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比較和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3.情感與態度目標:通過對數據的分析,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教學重點:

對比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認識折線統計圖的特點,會看、會繪製折線統計圖,並能從圖中獲取數據變化情況的信息。

教學難點:

掌握繪製折線統計圖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談話引入:我家樓腳有一個老大媽,他有兩個女兒,大女兒賣冰激凌,二女兒開了精品店賣傘。眼看兩個女兒都生活的很充實,可是老大媽卻總是不開心。因為雨天她擔心大女兒的生意,晴天她又擔心二女兒的生意。最近一週,一直在下雨,二女兒的生意越來越好,雨傘的銷售量越來越多,二女兒為了更好地經營,她就對雨傘的銷售進行了統計。

(出示條形統計圖)在這個條形統計圖中,我們能得到哪些信息呢?學生髮言,複習條形統計圖。

師:生活中除了用條形統計圖統計外,你們還見過這樣的統計圖嗎?(出示生活中的折線統計圖),像這樣的統計圖,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單式折線統計圖。(揭題)

(設計意圖):根據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情景,在輕鬆的談話中,揭示本節課的主題。)

二、探究新知

(一)師:那剛才我們在條形統計圖中得到的信息,你能在折線統計圖中找出來嗎?讓學生討論分析折線統計圖的組成。

師:折線統計圖的組成(描述橫軸縱軸所表示的對象、單位等)

(二)繪製統計圖

1、對應描點

2、依次連線

3、標註數據

(三)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折線統計圖的特點:不僅能看出數量的多少,還能清楚的看出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

剛才我們認識了折線統計圖,以前學過條形統計圖,那麼你會靈活選擇什麼情況下用條形,什麼情況下用折線統計圖嗎?我們一起來看看作業單第一題。

三、鞏固練習

同學們都很厲害,能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那麼老大媽的大女兒也想對她的冰激淋銷售情況進行統計,為下一週的進貨作準備,同學們説她應該選用什麼統計圖呢?

生:折線統計圖。

師:那哪個同學願意上來幫助大女兒完成統計圖呢?

讓學生上來繪製冰淇淋的折線統計圖。

師:這個同學手真巧,看來同學們已經掌握了折線統計圖的要點,同學們的動手能力讓老師很是佩服,那現在我們一起來動手試試作業單第二大題。

展示此題的繪製結果。

科學技術的發展,讓同學們接觸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多,電腦手機都是可以幫助學習的工具,但是隨着這些科技產品進入我們的生活,許多青少年的.視力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因此老師對我們學校的近視學生人數進行了統計,請同學們按照要求完成作業單第二大題的第二小題。

三、總結

1、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哪些新的收穫?(回顧)

(1)繪製統計圖

1、對應描點

2、依次連線

3、標註數據

(2)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折線統計圖的特點:不僅能看出數量的多少,還能清楚的看出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

2、結束語

師:今天我們大家通過動手、動腦,認識了一種新的統計圖----折線統計圖,它在生活中的運用是很廣泛的。

折線統計圖和條形統計圖各有特色,我們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靈活選擇統計圖的形式。那麼你們回家後,利用今天學習的知識,對自己一學期以來的成績進行統計,並分析自己的不足之處,制定相應的複習計劃,爭取在期末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設計意圖):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瞭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而在本節課的評價上是側重放在關注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體驗上。佈置學生回去統計自己的成績,貼近學生的生活,讓他們認識到數學與生活密切相關,同時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六、板書設計

單式折線統計圖

特點:

步驟:

不僅能反映數量的多少

1、對應描點

還能反映數據的增減變化情況

2、依次連線

對未知數據進行預測

3、標註數據

PAGE

五年級數學《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能根據統計表正確繪製單式折線統計圖。

2.能根據折線統計圖對數據進行分析,對數據的變化做出合理的推測,並能提出和解決數學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已有的統計經驗遷移學習單式折線統計圖。

2.通過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比較,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優勢。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數據和合理推測能力。

2.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單式折現統計圖,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優勢。會看、會繪製折線統計圖,並能夠根據折線統計圖提出和解決數學問題。

教學難點:感悟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對數據的變化做出合理的推測。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談話:同學們喜歡機器人嗎?看過參加過機器人大賽嗎?在中國,自20xx年起,每年都會舉辦一次全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記得在第一屆大賽時,全國的參賽人數僅為200。不過後來,隨着科技的不斷髮展,青少年中敢於進行科技創新的人才越來越多,參加機器人大賽的人也越來越多。在20xx年時,已有約1100名選手,參賽隊伍是426支;到20xx年,參賽隊伍達到了499支。老師還查詢了其他幾個年份的參賽隊伍數量,大家請看。(教師邊説,邊通過課件出示統計表)

(二)複習舊知──條形統計圖

1.教師:請同學們思考,從統計表裏你得到了什麼信息?(學生回答)

教師:剛才説的信息,大家能用我們學過的統計圖表示出來嗎?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橫軸表示什麼,縱軸表示什麼?根據數據的情況,第一個起始格應該表示多少?接下來一格代表多少合適呢?

2.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條形統計圖。(課件演示)

3.教師:觀察完成的條形統計圖,哪一年參賽的隊伍最多?哪一年參賽的隊伍最少?這些問題都一目瞭然了。如此看來,條形統計圖比統計表更加清楚、直觀。

【設計意圖】通過複習條形統計圖的知識,為學習折線統計圖做好準備。

(三)探索新知

1.認識折線統計圖

(1)課件出示折線統計圖。

教師:有一種比條形統計圖更加“強大”的統計圖,同學們想不想認識一下?請看大屏幕。

課件出示:中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參賽隊伍統計圖(xxxx-20xx年)。

教師:統計圖還可以這樣畫。這種統計圖叫做折線統計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折線統計圖的.知識。(教師板書課題:折線統計圖)

(2)初步體會折線統計圖的繪製過程。

教師:我們首先來觀察一下折線統計圖的橫軸與縱軸,與條形統計圖相比,它們相同嗎?(學生回答相同)

教師:想知道其中的折線是怎樣畫出來的嗎?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教師邊介紹邊描點,最後把這些點用線段順次連接起來。(課件演示)

【設計意圖】一方面使學生初步感知折線統計圖的形成過程,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理。另一方面,學生通過觀察、比較、交流,逐步得到繪製折線統計圖的步驟和方法,為後面獨立繪製折線統計圖做好準備。

2.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1)瞭解折線統計圖中的點。

教師:折線統計圖完成了,同學們思考一下,從圖中你能看出哪一年參賽的隊伍最多、哪一年參賽的隊伍最少嗎?你是怎麼知道的?(要求學生上台指一指)

教師:那圖中其他的點又分別表示什麼意思呢?(指名回答)

教師:根據同學們的回答,我們在折線統計圖中也能看出每年參賽的隊伍數量,這一點與條形統計圖一樣。

(2)瞭解折線統計圖中的線段。

教師:在圖中除了點還有什麼?(線段)這些線段看起來有什麼不同呢?(長度不同,傾斜角度不同)請思考一下,為什麼這些線段的長短、傾斜角度會不同呢?

教師追問:從20xx年到20xx年,哪一年參賽的隊伍數量變化最大?(20xx年)你怎麼知道的?

學生回答、互相補充後教師小結:從20xx年到20xx年的線段長度最長且坡度最“陡”,所以20xx年參賽隊伍的數量變化最大。

教師:觀察一下剩餘的4條線段的長度和傾斜角度,哪一年參賽隊伍的數量變化最小?(20xx年)為什麼?(學生思考回答)

(3)總結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教師:現在我們比較一下折線統計圖與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有什麼特點?(學生回答,相互補充)

教師:折線統計圖不僅可以像條形統計圖一樣直觀表示出各種數量的多少,而且,我們只需看每條線段的長度與坡度,就能知道數量增減的變化情況。這就是折線統計圖比條形統計圖更妙的地方。因此,我們説“折線統計圖既能表示數量的多少,也能清晰地反映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

板書:折線統計圖的特點:既能表示數量的多少,也能清晰地反映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

【設計意圖】學生在指一指、説一説的過程中進一步認識折線統計圖的結構,各部分所表示的意義,然後通過交流、觀察、比較,自主學習、探索發現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3.分析、繪製折線統計圖

(1)預測數量變化情況。

教師:請繼續觀察折線,根據折線的變化情況,你能説説這幾年參賽隊伍的數量發生着怎麼樣的變化嗎?

學生:20xx年數量減少,20xx年數量增多,20xx年數量稍微減少,20xx年至20xx年逐年增加。

教師:你有什麼感想?

教師追問:總體情況怎麼樣呢?

學生:這幾年參賽隊伍數量呈上升趨勢。

教師:根據總體情況來看,你預測20xx年參賽隊伍數量會有多少支呢?你是怎麼想的?(指名回答)

(2)繪製折線統計圖。

教師:剛才同學説得都有道理,老師得知20xx年中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的參賽隊伍有519支,剛才預測比較接近的同學舉手。

教師:你能把20xx年的數量在折線統計圖上表示出來嗎?誰來説説?你能來指指嗎?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結合課件展示結果。

教師:剛才我們補充了20xx年的參賽隊伍數量,你預測20xx年的參賽隊伍會是幾支?

學生預測,並説明理由。

教師:20xx年參賽隊伍是528,請同學們自己動手在作業紙上把20xx年的數量表示在折線統計圖上。

學生動手繪製,教師巡視指導。

展示學生作品,全班交流。

(3)提出並解決問題。

教師:根據現在的統計圖,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學生提問,由其他學生解決,教師適時引導。

【設計意圖】在學生認識折線統計圖、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的基礎上,讓學生繪製折線統計圖,既是對新知識的鞏固,又是新知識的提升,並讓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預測參賽隊伍數量的變化情況,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數據和合理推測能力。

(四)鞏固新知

課件出示教材第105頁“做一做”。

媽媽記錄了陳東0~10歲的身高,根據下表中的數據繪製折線統計圖。

(1)陳東哪一年長得最快?長了多少釐米?

(2)根據統計圖,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解決問題:

(1)全班讀題,請學生説説該題統計的是什麼。

(2)學生獨立完成題目。

(3)全班交流,展示學生繪製的折線統計圖。

(4)回答第一個小問題,追問:你是怎樣判斷出來的?

(5)解決第二個問題,指名回答。

【設計意圖】應用新知、鞏固新知,讓學生在回答第一個小問題時再次體會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該題取材於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再一次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五)生活中的折線統計圖

教師:同學們,平時生活中,你在哪裏還看到過折線統計圖?

舉例:股市行情圖、心電圖、氣温變化圖、路程行駛圖、某地每年人均收入等。(教師課件展示)

【設計意圖】體會折線統計圖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及其意義。

(六)全課總結

教師:同學們,今天你學習了什麼?折線統計圖有什麼特徵?

五年級數學《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4

知識背景和目標定位:

《折線統計圖》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數據的基本方法,會用統計表(單式和複式)和條形統計圖(單式和複式)來表示統計結果,並能根據統計圖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瞭解了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和作用,建立了統計的觀念的基礎上,又一次認識一種新的統計圖。

基於以上認識,把《折線統計圖》的教學目標定位於以下幾點:

1、認識折線統計圖,並知道其特徵。

2、能從折線統計圖中發現數學問題,同時能夠依據數據變化的特徵進行合理的推測。

3、通過對數據的簡單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意義和作用。

案例描述:

一、創設情境。

1、觀看科技展錄像。看到這些畫面,你想説點什麼?

2、為了使大家能更清楚地瞭解和分析這幾年參觀科技展人數的情況,你認為可以用哪些方法來表示參觀人數呢?

3、課前我已收集了近幾年來參觀科技館的人數,並把它製成了這樣一張統計表。仔細觀察,你能從統計表中瞭解到什麼信息?

參觀科技展人數統計表 20xx年4月

年份20xx20xx20xx20xx20xx20xx20xx
人數(萬人)24183036365460

出示問題:在相鄰的兩個年份中,( )年到( )年參觀人數增加最快。

你怎麼得到這個答案的?你是用什麼方法知道的?(計算)

4、能不能不通過計算,換一種方式就可以直觀得看出20xx年到20xx年人數增加最快呢?(條形統計圖)

但是,我在科技館發現了他們用這些數據製成了這樣的一幅統計圖。(課件折線統計圖)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

(1)這幅統計圖中,橫軸表示?縱軸表示?

(2)每年的參觀人數在這幅統計圖上都找到嗎? 誰來指着説一説。

(3)這幅統計圖是通過什麼來表示出每年的參觀人數的?(板書:點:數量多少)

(4)思考:目前這幅統計圖也只是反映出了統計表裏的信息,還不能解決剛才問題?

看來這個問題有必要我們研究研究。我們不妨帶着下面三個問題來看一看。仔細觀察,獨立思考。然後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説一説。

2、深入探究

(1)哪年參觀人數最多?哪年最少?

(2)哪年到哪年人數沒有變化?哪年到哪年人數增加最快?

分析:回到前面的問題,在統計表中想知道參觀人數增加最快的是哪年到哪年,是通過什麼方法得出的?那現在能直觀的看出來了嗎?(通過線的陡度來看)

板書:平—不變

陡—快

(3)藉助這幅統計圖,體會一下這幾年參觀人數整體變化情況。你是怎麼看出的?

讓學生看整條線段,感受整體趨勢。

課件演示整體上升的過程。

你們是通過什麼看出來的上升的趨勢的?(板書:線)

總結:通過折線的起伏,來反映出數量的增減變化。這正是這種統計圖的特點,不僅能夠看出數量多少,而且能夠更清楚地看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補充板書:增減變化)。

3、為統計圖起名字

你知道這種統計圖叫什麼名字嗎?讓學生根據這幅統計圖的`特點,自由起名。(板書課題:折線統計圖)

4、預測

能不能根據這幅折線統計圖來猜想一下,20xx年會有多少人來參觀?

總結:同學們,這只是一種猜測,不管是多是少,都有可能,要想知道究竟有多少人來參觀,還要年底再作一次調查。

5、感知生活中的折線統計圖。

我們已經對摺線統計圖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想想,生活中你還從哪兒見過折線統計圖?(報紙上、股市上、父母單位、電視裏……)

三、實踐應用。

1、分析折線統計圖

出示馬鞍山師範附小四年級春季收費標準統計圖,從圖中你可以獲得哪些信息?有什麼想説的?

總結:全國在義務教育階段,開始免收學雜費了,這項改革是真正惠及到咱們千家萬户的好事、實事,使得大批因家庭經濟困難輟學兒童能重返校園,是義務教育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2、聰聰、明明兩人患病期間體温變化的統計圖

請學生當小醫生,分析一下聰聰和明明體温變化情況。

3、“小華學習了折線統計圖,覺得折線統計圖的優點很明顯,就去文具店作了調查,並繪製了一幅統計圖。請你認真觀察分析這幅折線統計圖,你發現了什麼?”(不同文具的銷售情況)

(1)讓學生體會到若描述的是不同事物,則需要制條形統計圖;若描述同一事物的變化趨勢,則製成折線統計圖。

(2)如果想讓它合理,怎麼在這張統計圖上作一些簡單的修改?(改成條形統計圖)

(3)做完這個問題後呢,就給咱們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在什麼情況下,繪製折線統計圖,在什麼情況下繪製條形統計圖,這個問題其實是以後要研究的內容,你們剛才的發現已經很了不起了。

四、拓展。

(課件圖文並茂出示)探究我國曆史,於上古時代已能看見統計圖理念的身影。周易繫辭記載“上古結繩而治”,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顯示已使用“分組”的觀念區分大、小事,並運用實體的圖像表達所觀察到的事象。

到商湯推行井田制度,把地劃為九塊,形如井字,八家各分一塊為私田,中為公田,顯見井田制度已略具統計圖之輪廓。

到宋代,南宋史學家鄭樵的圖譜思想等,則與現代統計圖表的製圖原則相近。

至清朝,統計圖已廣泛的製作與運用,包括農工商統計圖、交通統計圖及教育統計圖等。至今,統計圖已廣泛用於生產生活,也演變出形式各異的統計圖。除了我們已學過的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以外,還有柱形統計圖、餅形統計圖、面積統計圖、雷達統計圖等等。

師:孩子,大自然的千姿百態,無窮無盡的變幻,造就了無以計數的物象形態。其實在自然界中也存在天然的統計圖,看(課件出示樹的年輪)這不正是大自然的傑作嗎?

五、教學反思。

我教學複式折現統計圖這節統計課的內容,感覺有許多應該改進的地方。

在設計課的時候,我力求做到讓孩子們在感知單式折現統計圖和統計表的基礎上,體會到二者的侷限想以及複式折現統計圖的優點。複式折現統計圖便於比較兩個數量的變化情況;便於比較兩個數量總體發展趨勢和階段發展情況;同時對發展的數量作出簡單的未來發展趨勢預測。

本着這樣的設計理念,我儘量將課堂設計的內容豐滿一些,訓練點廣泛一些,同時在發現中獲取學習數學的樂趣。

但是在設計課的時候我沒有備透學生。

首先,學生的課前複習沒有做好。

課前,我應該讓孩子們做好單式折現統計圖的複習,在複習中鞏固繪製的方法,技巧。即:描點,標數,連線。畢竟這是四年級的知識,時隔一年時間學生已經將知識遺忘差不多了。另外根據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這節複習課是十分有必要的。如果做好了複習,那麼本節課的重難點也一定會得以突破。

其次,對於此類統計學的數學知識,應該給學生準確的數學語言進行描述。

例如:某一數量總體呈現何種趨勢;某一階段呈現什麼趨勢;波動較大;平穩發展等數學語言進行描述。如果教師能夠相機真確引導,學生就不會在課堂中感到無話可説了。課下我問過許多同學為什不舉手回答問題呢?他們説,不知道怎麼説服清楚。

第三,教師過於相信學優生,導致出現繪圖馬虎現象沒有及時更正。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又一次清楚的認識到備課更應備好學生,不能單憑自己的“一廂情願”設計課。要知道,再好的預設,必須考慮學生的實際,考慮學生的接受程度,這樣的生成才會精彩。一堂課可以不完成教學任務,但必須讓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展。畢竟我們的課堂不是作秀。平時中求發展才是真正為學生着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7lppw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