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高中物理教學設計15篇

高中物理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物理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物理教學設計15篇

高中物理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解釋速度的概念,能夠概括速度的定義、公式、符號、單位和物理意義。

(2)解釋平均速度、瞬時速度的定義並學會辨析。

(3)能夠説出速率的概念並辨認速度與速率。

2. 過程與方法

(1)在概念轉變的教學過程中形成全面、正確的關於速度的概念。

(2)通過平均速度引出瞬時速度的過程,鍛鍊使用極限思維。

(3)通過對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速度與速率的區別和分辨,學會運用辨析的方法。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對速度全面正確地解釋來積極培育自身科學嚴謹的態度。

(2)積極將自己的觀點及見解與老師、同學進行交流。

(3)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嘗試體會物理學中藴含的對立統一。

課型:新授課

課時:第一課時

學情分析:

一般而言,高一學生在經歷了國中階段的學習後,思維能力得到了較好的發展,抽象邏輯思維逐漸取代形象思維佔據主要地位.學生的一般特徵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能夠按照探究性學習的過程利用假設思維進行學習;

(2)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我調控能力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學習過程更加具有目的性;

(3)在某種程度下學生思維不再是“抱殘守缺”,而是較為容易接受新事物;

(4)學生學習動機由興趣支撐逐漸轉變為由意志支撐,學習的目的性更加明確;

(5)學生之間的交流對於學生學習具有一定的影響.

關於“速度”的學習,學生在國中階段科學學科中所接受的定義是,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這與高中對於“速度”的定義截然不同,學生雖然通過國中階段的學習具備了一定的基礎,但這個基礎裏大部分仍然是迷思概念.如何將國中階段所接受到的關於“速度”的迷思概念轉變為科學概念,達到一個新的認知平衡是本節課的一條主線.同時也應該認識到學生在國中階段的學習以及前面關於“位移”、“路程”的學習為本節課奠定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本節課可能存在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學生根據國中階段的學習積累對於“速度”難以產生正確、客觀的認識,其中所存在的迷思概念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進行轉變;二是學生對於“平均速度”、“瞬時速度”兩個概念可能會有所混淆,教師應該利用課堂呈現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區分.

教學重點:

速度的概念,由平均速度通過極限的思維方法引出瞬時速度。

教學難點:

對瞬時速度的理解,怎樣由平均速度引出瞬時速度。

教學方法:

問題情境引入、探測已有概念、產生認知衝突、解構迷思概念和建構科學概念、形成新的認知平衡。

教學過程:

引入:速度的二段式測驗3道題,情境引入,激發學生產生衝突。

(一)速度

“速度”的引入:運動會上,要比較哪位運動員跑得快,可以用什麼方法?通過相同的位移比較時間的長短。若運動的時間是相等的,我們可以根據位移的大小來比較。如果運動的位移、所用的時間都不一樣,又如何比較呢?

在物理學中,我們引入速度這個物理量來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

1.定義:位移Δx與發生這個位移所用時間Δt的比值(比值定義法)。

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2.國際單位:m/s或m·s-1,其他單位:km/h等

3.速度是矢量,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同。

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保持不變。如果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速度的大小不斷改變,根據求得的則表示物體在Δt時間內的平均快慢程度,稱為平均速度。

(二)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

1.平均速度

⑴公式:

⑵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即位移的方向。

對於變速直線運動,各段的平均速度一般並不相同,求平均速度必須指明“哪段時間”或“哪段位移”。

⑶求平均速度必須指明“哪段時間”或“哪段位移”。

過渡:平均速度只能粗略的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為了精確地描述做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運動的快慢,我們可以將時間Δt取得非常小,接近於零,這是求得的速度值就應該是物體在這一瞬時的速度,稱為瞬時速度。

2.瞬時速度

⑴定義:物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瞬間)的速度。

⑵瞬時速度簡稱速度,方向為物體的運動方向。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速度”這一概念並不一定明確指出是“平均速度”還是“瞬時速度”,我們應根據上下文去判斷。“平均速度”對應的是一段時間,“瞬時速度”對應的是某一時刻。

3.瞬時速率:瞬時速度的大小,簡稱速率。

例:課本P16汽車速度計上指針所指的刻度是汽車的瞬時速率。

(三)平均速率:物體運動的路程與所用時間的比值。

與“平均速度的大小”完全不同。

例1:下列對各種速率和速度的説法中,正確的是( )

A.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

B.瞬時速率是指瞬時速度的大小

C.勻速直線運動中任意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都等於其任一時刻的瞬時速度

D.勻速直線運動中任何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都相等

例2:一輛汽車沿平直的公路行駛,⑴若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1,後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2,求全部路程的平均速度;⑵若汽車前一半時間的平均速度是v1,後一半時間的平均速度是v2,求全部路程的平均速度。(;)

總結: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應嚴格按照定義來計算

例3:人乘自動扶梯上樓,如果人站在扶梯上不動,扶梯將人送上樓去需用30s。若扶梯不動,某人沿扶梯走到樓上需20s。試計算這個人在扶梯開動的情況下仍以原來的速度向上走,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到樓上?(12s)

作業:

必做:p18—1、2、3、4

選做:新新學案第一章第三節

高中物理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理解什麼是自由落體運動,知道它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2、知道什麼是自由落體的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知道在地球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

3、掌握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

教學重點

掌握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

教學難點

通過實驗得出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

教學方法

實驗現象+合力推理+實驗驗證

教學用具

用薄紙糊一紙袋、兩小鋼球、抽氣機、牛頓管、有關知識的投影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1、複習:什麼是勻變速直線運動,其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分別是什麼?

2、導入:同學們,我們通常有這樣的生活經驗:重的物體比輕的物體落得快,物體下落的速度到底與物體的質量有沒有關係呢?我們這節課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新課教學

演示實驗:讓一個紙袋與小鋼球同時自由下落,可看到什麼現象?

學生:鋼球落得快。

老師:對,這就是我們的生活經驗,這也是公元前希臘的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的.觀點。這個觀點使人們在錯誤的結論下走的XX多年。同學們聽説過伽利略的兩個鐵球同時落地的故事嗎?伽利略做過大量的由靜止下落的實驗,並且還用歸謬法、數學圖利都證明了亞里斯多德的觀點是錯誤的。同學下去看課後閲讀材料,伽利略為了證明亞里斯多德觀點的錯誤,他就拿了一個質量是另一個質量10倍的鐵球站在比薩斜塔上,使兩鐵球同時下落,結果兩鐵球幾乎同時落地。

且再看實驗:把剛才的紙袋揉成團,和小鋼球由靜止同時下落,同學再觀察:

學生:幾乎同時落地。

師:同一個紙袋,為什麼形狀不一樣,其下落時間就不一樣呢?

學生:這是因為空氣的阻力的影響。把紙袋揉成團,所受空氣的阻力要比紙袋所受空氣的阻力小得多,所以與小鋼球幾乎同時落地。

老師:如果真的把質量、形狀不同的物體放在真空中,從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和伽利略的結論一樣嗎?

演示:把事先抽成真空(空氣相當稀薄)的牛頓管拿出來,讓牛頓管中的硬幣、雞毛、紙片、粉筆頭從靜止一起下落。

學生:同時落下。

演示:把小鋼球裝進紙袋,與另一個小鋼球同時下落。

現象:同時落地。

老師:這就是自由落體運動。同學們根據這些過程、結論,給其下一個定義。

學生回答:

在真空中物體只受重力,或者在空氣中,物體所受空氣阻力很小,和物體重力相比可忽略的條件下,物體從靜止豎直下落。

1、自由落體運動

板書:自由落體運動:物體只在重力的作用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

2、自由落體運動的加速度

距我們三百多年前的伽利略經過大量的實驗、嚴密的數學推理、得出:自由落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高中物理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目的

1.知道電流周圍存在着磁場。

2.知道通電螺線管外部的磁場與條形磁鐵相似。

3.會用安培定則判定相應磁體的磁極和通電螺線管的電流方向。

(二)教具

一根硬直導線,乾電池2~4節,小磁針,鐵屑,螺線管,開關,導線若干。

(三)教學過程

1.複習提問,引入新課

重做第二節課本上的圖11-7的演示實驗,提問:

當把小磁針放在條形磁體的周圍時,觀察到什麼現象?其原因是什麼?

(觀察到小磁針發生偏轉。因為磁體周圍存在着磁場,小磁針受到磁場的磁力作用而發生偏轉。)

進一步提問引入新課

小磁針只有放在磁體周圍才會受到磁力作用而發生偏轉嗎?也就是説,只有磁體周圍存在着磁場嗎?其他物質能不能產生磁場呢?這就是我們本節課要探索的內容。

2.進行新課

(1)演示奧斯特實驗説明電流周圍存在着磁場

演示實驗:將一根與電源、開關相連接的直導線用架子架高,沿南北方向水平放置。將小磁針平行地放在直導線的上方和下方,請同學們觀察直導線通、斷電時小磁針的偏轉情況。

提問:觀察到什麼現象?

(觀察到通電時小磁針發生偏轉,斷電時小磁針又回到原來的位置。)

進一步提問:通過這個現象可以得出什麼結論呢?

師生討論:通電後導體周圍的小磁針發生偏轉,説明通電後導體周圍的空間對小磁針產生磁力的作用,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通電導線和磁體一樣,周圍也存在着磁場。

教師指出:以上實驗是丹麥的科學家奧斯特首先發現的',此實驗又叫做奧斯特實驗。這個實驗表明,除了磁體周圍存在着磁場外,電流的周圍也存在着磁場,即電流的磁場,本節課我們就主要研究電流的磁場。

板書:第四節電流的磁場

一、奧斯特實驗

1.實驗表明:通電導線和磁體一樣,周圍存在着磁場。

提問:我們知道,磁場是有方向的,那麼電流周圍的磁場方向是怎樣的呢?它與電流的方向有沒有關係呢?

重做上面的實驗,請同學們觀察當電流的方向改變時,小磁針N極的偏轉方向是否發生變化。

提問:同學們觀察到什麼現象?這説明什麼?

(觀察到當電流的方向變化時,小磁針N極偏轉方向也發生變化,説明電流的磁場方向也發生變化。)

板書:2.電流的磁場方向跟電流的方向有關。當電流的方向變化時,磁場的方向也發生變化。

提問:奧斯特實驗在我們現在看來是非常簡單的,但在當時這一重大發現卻轟動了科學界,這是為什麼呢?

學生看書討論後回答:

因為它揭示了電現象和磁現象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緊密聯繫的,從而説明表面上互不相關的自然現象之間是相互聯繫的,這一發現,有力推動了電磁學的研究和發展。

(2)研究通電螺線管周圍的磁場

奧斯特實驗用的是一根直導線,後來科學家們又把導線彎成各種形狀,通電後研究電流的磁場,其中有一種在後來的生產實際中用途最大,那就是將導線彎成螺線管再通電。那麼,通電螺線管的磁場是什麼樣的呢?請同學們觀察下面的實驗:

演示實驗:按課本圖11-13那樣在紙板上均勻地撒些鐵屑,給螺線管通電,輕敲紙板,請同學們觀察鐵屑的分佈情況,並與條形磁體周圍的鐵屑分佈情況對比。

提問:同學們觀察到什麼現象?

學生回答後,教師板書:

二、通電螺線管的磁場

1.通電螺線管外部的磁場和條形磁體的磁場一樣。

提問:怎樣判斷通電螺線管兩端的極性呢?它的極性與電流的方向有沒有關係呢?

演示實驗:將小磁針放在螺線管的兩端,通電後,請同學們觀察小磁針的N極指向,從而引導學生判別出通電螺線管的N、S極。

再改變電流的方向,觀察小磁針的N極指向有沒有變化,從而説明通電螺線管的極性與電流的方向有關。

引導學生討論後,教師板書:

2.通電螺線管兩端的極性跟螺線管中電流的方向有關。當電流的方向變化時,通電螺線管的磁性也發生改變。

提問:採用什麼辦法可以很簡便地判定通電螺線管的磁性與電流方向的關係呢?同學們看書、討論,弄清安培定則的作用和判定方法。板書:

三、安培定則

1.作用:可以判定通電螺線管的磁性與電流方向的關係。

2.判定方法:用右手握住螺線管,讓四指彎向螺線管中電流的方向,則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線管的北極。

教師演示具體的判定方法。

練習:如附圖所示的幾個通電螺線管,用安培定則判定它們的兩極。

可以引導學生分別按上圖將導線在鉛筆上繞成螺線管,先弄清螺線管中電流的指向,再用安培定則判定出兩端的極性。

通過以上練習,強調:螺線管的繞制方向不同,螺線管中電流的方向也不同。

3.小結(略)

4.作業:①完成課本上的“想想議議”。

②課本上的練習1、2、3題。

高中物理教學設計 篇4

【設計思想】

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啟示我們要轉變教學觀念,創造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環境,使學生在真實的情景中完成任務,改變我們長期存在的教師在台上講,學生在台下聽的灌輸式教學,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主動建構良好的認知結構,培養創新精神。

【教材分析】

教材先通過實例讓學生從運動和力的角度進行分析,分析物體的受力特點,從而得出向心力的概念,有助於學生體會和理解。教材接着從理論的角度,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推導出向心力的數學表達式。之後,為了讓學生對向心力公式有一定的認識和理解,教材中設計了驗證性實驗:用圓錐擺粗略驗證向心力的表達式。通過圓錐擺實驗,拉近科學與生活的距離,使學生感到科學就在身邊,對科學產生親切感。

本節還有一點與過去不同,那就是在討論完勻速圓周運動後討論了變速圓周運動和一般曲線運動。這塊內容的'補充,不僅為分析物體在曲線最高點、最低點的受力分析和運動情況提供了理論依據,而且為學生提供了處理問題的一種思維方法:從特殊到一般。

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可以為萬有引力和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的運動等內容做好必要的準備。當然,學習完這一節之後,中學裏所有的運動形式都學習完畢了,從而可以讓學生在更廣闊的角度理解運動和力的關係。

【學情分析】

通過前幾節內容的學習,學生已經知道了曲線運動的條件,學習了處理曲線運動的重要方法──運動的合成和分解,還利用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知識研究了平拋運動。接着引入角速度、線速度、週期、轉速等物理量描述了勻速圓周運動的規律。這些知識的學習,為學生學習向心力做好了知識上的準備。

由於向心力是一種學生感到陌生的力,而高一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還不是很強,所以需要在教學中通過實例、實驗,使學生對向心力的認識從感性認識昇華到理性認識。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麼是向心力,理解它是一種效果力。

(2)理解向心力公式的確切含義,並能用來進行簡單的計算。

(3)知道變速圓周運動中向心力是合外力的一個分力,知道合外力的作用效果。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向心力概念的探究體驗,讓學生理解其概念。並掌握處理問題的一般方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2)在驗證向心力的表達式的過程中,體會控制變量法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

(3)經歷從勻速圓周運動到變速圓周運動再到一般曲線運動的研究過程,讓學生領會解決問題從特殊到一般的思維方法。並學會用運動和力的觀點分析、解決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經歷從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過程,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實例、實驗緊密聯繫生活,拉近科學與學生的距離,使學生感到科學就在身邊,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和公式的建立。

(2)理解向心力的公式,並能用來進行計算。

(3)理解向心力只改變速度的方向,不改變速度的大小。

2.教學難點

(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和公式的建立。

(2)理解向心力只改變速度的方向,不改變速度的大小。

【教學策略與手段】

向心力是高中物理的一個重點內容,同時也是一個難點內容,在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時,往往不清楚運動過程中什麼力提供向心力,這説明學生對向心力的認識和理解不夠深刻、全面。為了突破難點,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具體的實例、實驗,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的過程,成為學習的主體,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和能力。

本節課的教學流程設計為:創設情境→發現問題→進行猜想→理論推導→實驗驗證→得出結論→指導實踐。

在教學手段上,充分使用PPT、視頻、演示實驗、故事講述,以增強教學的生動性和形象性,活躍課堂氣氛,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落實教學目標。

【課前準備】

1.實驗儀器:帶細繩的鋼球(兩人一個),鐵架台,鋼球一個,細繩一條,刻度尺,圓形瓶蓋,秒錶,物塊,圓形瓶蓋。

2.視頻:自行車轉彎,公園的轉椅。

3.製作PPT。

高中物理教學設計 篇5

一、背景和教學任務簡介

動能定理是高中物理中十分重要的內容之一,是中學階段處理功能問題使用頻率最高的物理規律。而在動能定理的運用中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有兩個:一個是初狀態、末狀態的確定;一個是合外力所做的功的計算。本節課在上一節對《功和功率》複習課的基礎上展開對《動能動能定理》 複習課的教學。希望通過師生對一些實際問題的共同討論,使學生能根據題意,正確的確定初狀態、末狀態;在不同情形下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合外力做功。希望使學生能加深對動能定理的理解,瞭解動能定理的一般解題規律,通過動能定理進一步加深功與能的關係的理解,讓學生對功、能關係有比較全面、深刻的認識。

本節課的方法主要是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學生討論、教師點撥,然後歸納得出解決一些常見問題的方法,希望對提高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有所幫助。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一個簡單問題的引入讓學生回憶動能和能定理的內容;

2、理解和應用動能定理,掌握動能定理表達式的正確書寫。

3、分析得出應用動能定理解決問題的解題步驟。

4、能熟練應用動能定理解決一定的物理問題。

能力目標:

1、能根據功是動能變化的量度關係解決簡單的力學問題。

2、理論聯繫實際,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動能定理的理解和解題應用,培養學生對物理複習課學習的興趣,牢固樹立能量觀點,堅定大學聯考必勝信念。

三、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

1、本節重點是對動能定理的理解與應用。

2、總功的分析與計算對學生來説始終是個難點,總功的符號書寫也是學生出錯率最多的地方,應通過例題逐步提高學生解決該問題的能力。

3、通過動能定理進一步複習,讓學生學會正確熟練應用動能定理,掌握應用動能定理解題的步驟,這是本節的難點。

四、教學設計思路和教學流程教學設計思想:通過同學們每天都做的踢毽子游戲引入複習內容,然後通過一個熱身訓練讓學生明確應用動能定理解題的步驟,同時教師把規範的解題步驟展示給學生,以便學生能逐漸掌握應用動能定理解題的正確書寫。教學過程中始終貫徹“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採用學生討論、思考、信息獲取、演算、總結及口頭表述的方法,突出老師與學生教與學的相互性,力求改變老師一講到底的傳統上課方式,在課堂教學模式上有所突破,同時根據學生的認知過程強化雙基教學,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基本能力。

教學流程是通過一個遊戲活動引出動能和動能定理的複習內容。以受力分析為線索,通過師生對問題的共同討論分析,最後由學生討論、發言,總結出動能定理解題的.一般步驟,並且通過鞏固練習和思考提示學生進一步掌握應用動能定理解題的方法步驟。通過本節的複習,應使學生理解動能定理的內容,清楚動能定理的解題步驟,通過對比分析使學生體會到應用動能定理解題較牛頓運動定律與運動學公式解題的優點:即運用動能定理解題,由於不涉及物體運動過程中的加速度和時間,適合於恆力做功,也適合於變力做功,既適用於直線運動,也適用於曲線運動,因此用它來處理問題有時比較方便。從而使學生樹立應用動能定理解題的更高(高端思維方式)、更快(加快解題速度)、更強(強化能量意識)的思想。

五、學習資源準備

教學課件,“五羊大學聯考”複習資料

六、案例實錄: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踢毽子游戲活動中有沒有對毽子做功,如何求這個功) 學生討論並回答:有做功,可以用動能定理求解做功

板書:動能定義和動能定理內容及公式

動能和動能定理的幾點説明:

1、動能是標量,沒有方向;動能也沒有負值。

2、動能定理公式中的左邊是合力做的功,右邊是動能的變化。

3、動能變化一定是末動能減去初動能。

4、合力做功是物體受到的所有力做功的總和,而不是某一個力做的功。

二)、動能定理的熱身訓練(學生獨立完成)展示幾個學生的答案,最後教師展示規範解題步驟,通過學生對比討論,總結出應用動能定理比動力學和運動學結合的方法解題的優勢,從而樹立能量思想;並總結出應用動能定理解題的一般步驟,

教師總結並課件展示:運用動能定理解題的步驟:

1、確定研究對象;

2、分清研究對象受力情況,研究各力做功,確定合力做的功;

3、分析選定階段的初、末動能,確定動能增量;

4、運用動能定理求解

三)、動能定理應用之一:(學生做例1)通過該題的練習主要讓學生明確研究對象的選取問題,特別是連接體問題,物體的受力、做功與動能的變化應具有同一性,不能張冠李戴相互混淆;

四)、動能定理應用之二:多過程問題(學生做例2)通過該題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確定正確應用動能定理解題的方法步驟,特別是多過程問題如何選取研究過程至關重要;能全程的最好全程;然後通過變式訓練2鞏固全程思想,最終確定根深蒂固的能量觀點;

教師課件展示多過程問題的解決辦法,特別是全程法;

五)、動能定理應用之三:變力做功問題(學生獨立完成訓練3)請同學到黑板展示解題過程,檢查學生掌握程度;

教師最後總結:通過以上練習我們認識到動能定理不管物體運動軌跡是直線還是曲線、不管受力是恆力還是變力都可以應用,沒有任何使用條件的限制,因此我們要牢固樹立能量意識。

高中物理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瞭解超導體以及超導體在現代科學技術中的應用.

能力目標 通過超導體知識的學習,擴展知識面.

情感目標 知道超導體在現代以及未來科技中的重要性,學習科學家的堅韌精神.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教材從介紹昂尼斯發現水銀超導現象的物理學史知識入手,講述超導體的一般概念,基礎知識.

進一步講解超導的優點、缺點和目前科學家面臨的問題.

教法建議 本節的教學要注重科技的聯繫,避免孤立的學習,要注意聯繫實際.

可以提出問題學生自主學習,學生根據提出的問題,可以利用教材和教師提供的一些資料進行學習.

也可以教師提出課題,學生查閲資料,從收集資料、信息的過程中學習,提高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設計方案

【教學過程設計】 方法1、學生閲讀教材,教師提供一些關於超導體的'材料,教師提出一些問題,學生閲讀時思考,例如:什麼是超導體現象?採用超導體有什麼經濟效益?

方法2、對於基礎較好的班級,可以採用實驗探究和信息學習的方法.實例如下

實驗探究:可以組織學生小組,圖書館、互聯網查閲有關超導體方面的資料,小組討論,總結超導體的優點、缺點以及討論超導體的未來發展方向.

【板書設計】

1.超導體 概念 超導現象2.超導體的優缺點3. 我國的超導體的研究

探究活動

【課題】超導現象的歷史

【組織形式】個人或學習小組

【活動流程】 制訂子課題;制訂查閲和查找方式;收集相關的材料;分析材料並得出一些結論;評估;交流與合作.

【參考方案】 1、嘗試總結超導體的發展現況.

2、討論超導體的未來發展趨勢.

【資料來源】 1、圖書館、互聯網查找資料.

2、交流,發現共性和差異.

高中物理教學設計 篇7

物理教學是科學過程在教學上的一種特殊形式,如何在建構物理知識的同時,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改變傳統物理課重理論、輕實踐,重動腦、輕動手,重知識、輕能力的教學局面,是當前物理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

按學生主動性程度劃分,物理教學的開展有三種形式:教師演示,學生模仿探究;教師引導,學生探究;教師提示點撥,學生自主探究。這三種形式中,學生探究的主動性、主體性與創造性程度不相同。物理教學中具體採用哪一種形式,一方面要看學生的技能、能力水平,另一方面還要看客觀條件(如時間、實驗設備)情況。但是不管哪一種探究,都要做好如下設計工作。

1設計好認知措施

建構主義特別強調新舊知識、經驗之間的對接、整合,實現有效的同化和有準備的順應,達到認知的進步與發展,因此,任課教師非常有必要在課前對學生關於新知識的適應情況作全面調研。在傳統教學中,這一點往往被忽視。那麼,究竟作哪些調研呢?筆者認為,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哪些新知識可以通過同化進行認知,要調研學生新舊知識間的差距或台階,是否具有表象基礎、是否學過類似的方法,數學知識是否具備等方面。如由速度概念來建立對加速度的理解,前者表示位置變化的快慢,後者表示速度變化的`快慢,這裏方法相同,容易遷移,但後者物理意義更難以理解;磁場概念可以運用電場的表象同化來建立,但要注意它們有區別。二是哪些知識必須運用順應,這是我們常常所説的難點。一般地,新舊知識在方法、表述上相差太大的,或者本身無法被同化時,則要通過順應讓學生接受,如電磁感應現象,國中是閉合迴路的一部分導體“切割磁感線”,高中描述為“穿過閉合迴路的磁通量的變化”,這兩種表述差別較大,需要順應學習。除了新知識的認知調查外,問題解決方面的情況也應作好相應準備。

2設計好教學環境及素材

教學環境設計包括內外環境設計,內環境是指學生積極的學習心態,外環境包括物理環境和人際環境。物理環境的設計已經又很多這方面的成果,這裏不再多談。人際環境中要特別設計學生和學生合作、交流和討論活動,以及教師與學生之間創建民主氛圍的措施設計。比如一堂課中哪些環節設計為小組合作完成任務,哪些環節設計為集體討論或分組討論,是否設計交流探究成果的環節,等等。這些環節都是基於人際環境來開展的。對於民主氛圍設計的措施,可以從總體上安排,如教師控制提問幾個問題和多長時間,教師引導探究為多長時間,學生自主與合作探究多長時間,在課前都應做好設計,臨場可以有所調整,但不應超過上限時間。對於激發學生積極心態的設計,必須有具體的措施,如明確新知識的重要性及對於後續學習甚至個人理想實現的意義,可以介紹知識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科學人文等,也通過插播課堂錄像片段或課件來實現。

3設計好教學目標

設計教學目標要考慮來自兩個方面的要求,一是課題的內容具有的教育教學功能,二是學生在此學習階段的可接受性;前者反映了目標設計的內容要求,後者反映了目標設計的主體要求。就某一課題而言,這兩方面相互作用而可能達到的認知、技能與能力、態度等的最近發展水平都應該成為課題教學目標。為了讓學生有效地建構知識和發展能力,應該根據物理知識特點和學習條件,分辨出課題內容的主(要)目標和次(要)目標,主目標的實現是該課題教學的主要任務,次目標可以考慮在完成主目標的基礎上有意識地延展任務來完成。例如,在課題的探究教學中,要探究的知識的結論獲得和探究能力的發展這兩個目標一般都是主目標,而培養興趣等目標可以在引入課題和結果的運用等環節通過激發好奇心和動機來達成,通過發揮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的首創精神來實現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目標等等。實際上,也有很多情況是完成主目標的同時也完成了次目標,例如科學態度的養成與發展。

4設計好教學模塊、環節

一般地説,課堂教學過程是由主目標指導下的若干環節組成,這些環節具有特定活動和完成特定功能。為了完成特定功能,必須設計每一環節活動及其措施。有些環節是物理教學常用的,如實驗操作環節,它們一般使用的程序和方法變化不大,具有較穩定的結構,把這樣的環節稱為模塊較合適;還有些環節是根據需要課堂上教師臨時增加的,可以稱為臨時環節。因此,教學設計可以分為模塊設計和臨時環節設計。模塊設計主要考慮它的功能、程序、所用方法、可能的難點及措施等,臨時環節着重考慮其功能。物理教學中,模塊通常有課題引入、實驗設計、實驗操作、數據分析處理、結論應用等;臨時環節如知識鋪墊性環節。在某一堂課中,該組合哪些模塊和環節,各自佔用時間多少要根據具體情況斷定。一般地,模塊可以主要在課前設計,臨時環節可根據需要臨時增加,次數不宜多,時間不宜長。如高中“電磁感應現象”的教學設計,“條形磁鐵插入閉合線圈實驗,及以通電螺線管代替條形磁鐵的實驗”可設計為模塊,教師上課時發現“國中的部分導體切割磁感線實驗”學生忘了,可以臨時複習這個實驗內容和結果,這就是臨時環節。

5設計好教學思維

總體上講,課堂教學思維有發散思維和輻合思維兩類。教學主線一般由教師來駕御,以某一問題作為立足點,啟發學生思維發散,同樣以某一結論的得出作為歸宿,使學生思維輻合。思維散而不收,則顯得凌亂,缺乏目的性;思維收而不散,則顯呆板,缺乏靈活性,這些都影響物理知識的有效構建。思維發散與輻合的這種辨證統一關係,存在於物理教學的各個環節,教學設計應予以重視。當然,教學中也存在分析思維(邏輯推理)和直覺思維的成分,設計時也應該關注。

在求異中思維發散,在目標指引中思維輻合,這是教學思維設計的基本原則。物理教學思維設計,應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夠將內部思維與外部行為自然地結合起來,在操作中充分感知、識記、領會物理現象;通過理性思考和數據分析,把握物理客體及其運動變化的規律性。同時,還讓學生在迷惑或困境中不斷地發現、提出問題,觸發解決問題的慾望,有所發現有所創新,以及親自體驗成功與失敗,科學的思想、方法和歷程。

高中物理教學設計 篇8

一、內 容 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物理必修2第六章第4節《萬有引力理論的成就》

二、教學分析

1.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萬有引力定律》之後的一節,內容是萬有引力在天文學上的應用。教材主要安排了“科學真是迷人”、“計算天體質量”和“發現未知天體”三個標題性內容。學生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一方面對萬有引力的應用有所熟悉,另一方面通過卡文迪許“稱量地球的質量”和海王星的發現,促進學生對物理學史的學習,並藉此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學習。

2.教學過程概述

本節課從宇宙中具有共同特點的幾幅圖片入手,對萬有引力提供天體圓周運動的向心力進行了複習引入萬有引力在天體運動中有什麼應用呢?接下來,通過“假設你成為了一名宇航員,駕駛宇宙飛船……發現前方未知天體”,圍繞“你有什麼辦法可以測出該天體的質量嗎”全面展開教學。密度的計算以及海王星的發現自然過渡和涉及。在教材的處理上,既立足於教材,但不被教科書所限制,除了介紹教科書中重要的基本內容外,關注科技新進展和我國天文觀測技術的發展,時代氣息濃厚,反映課改精神,着力於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通過 “計算天體質量”的學習,學會估算中數據的近似處理辦法,學會運用萬有引力定律計算天體的質量;

(2)通過“發現未知天體”,“成功預測彗星的迴歸”等內容的學習,瞭解萬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學上的重要應用。

2.過程與方法

運用萬有引力定律計算天體質量,體驗運用萬有引力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發現未知天體”、“成功預測彗星的迴歸”的學習,體會科學定律在人類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

(2)通過了解我國天文觀測技術的發展,激發學習的興趣,養成熱愛科學的情感。

四、教學重點

1.中心天體質量的計算;

2. “稱量地球的質量”和海王星的發現,加強物理學史的教學。

五、教學準備 實驗器材、PPT課件等多媒體教學設備

六、教學過程

(一)、圖片欣賞複習引入

通過幾張宇宙圖片的欣賞,學生體驗宇宙中螺旋的共同特點,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是天體都遵循的規律。那麼,萬有引力定律在天體運動中還有哪些具體的應用呢?讓我們一起進入本章《萬有引力理論的成就》的學習。

(二)、創設情境 解決中心問題

情境創設:假如你成為了一名宇航員,駕駛宇宙飛船航行在宇宙深處,突然,前方一美麗的天體出現在你的面前。你先關閉了宇宙的發動機,然後飛船剛好繞美麗天體做了完美的圓周運動,繞行一週後,飛船就平穩的降落在了星球上。

合作討論:你有什麼辦法可以測得這一神祕天體的質量嗎?

(學生通過小組探究,教師巡迴指導,形成自己本組的意見,由小組選出的代表來向全班展示自己思考的結果。)

小組代表講解展示:

思路一:測出宇宙飛船繞行一週的時間和軌道半徑,根據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即:

從而得出星球(中心天體)的質量

思路二:根據宇航員降落在星球表面上後,重力近似等於萬有引力,

即: 得出

在思路二完成之後,緊接着問題:如何測得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呢?

(學生討論回答,現場教師展示藉助小球的自由落體運動,通過現代技術“傳感器”現場完成重力加速度的測量。)

設計説明: 1.通過“學生成為宇航員駕駛宇宙飛船發現未知天體”的情境創設,圍繞”如何測得星球的質量?”這一中心問題展開學生的討論活動,在讓學生覺得有趣味的同時,通過小組討論、合作學習來促使學生創造性的思考、解決本節課的中心問題。2.多媒體和現代測量方法——傳感器讓學生感受技術帶來的便捷。

(三)、物理學史 展現人文魅力

啟示:一旦測出了引力常量G,那麼就可以利用公式 得到地球的質量了。

1798年,卡文迪許通過自己設計的扭秤實驗,成功得到了引力常量的值。因此卡文迪許把自己的實驗説成是“稱量地球的重量”,是不無道理的。

而正是這段故事,讓一個外行人、著名文學家馬克·吐温滿懷激情的説:“科學真是迷人。根據零星的事實,增添一點猜想,竟能贏得那麼多的收穫!”

(四)、課堂延伸——如何得到這一天體的密度?

設計説明:在這一問題中,老師提示了球體的體積公式,然後就把時間交給學生了。學生進行了積極的'演算,可得到的答案有兩種,一種是帶有半徑的,而另一種則是把半徑約分掉的 。“為什麼半徑可以約掉呢?”這一問題又再一次促進了學生的思考。而這也保證了課堂的開放性。

(五)、發現未知天體

視頻:“海王星的發現”,——展現科學發現的足跡,注重學生進行科學態度和情感。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物理學家馮勞厄説:“沒有任何東西像牛頓引力理論對行星軌道的計算那樣,如此有力的樹立起人們對年輕物理學的尊敬。從此以後,這門自然科學成了巨大的精神王國……”

(六)、課堂小結與反饋 簡單回顧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七、板書設計: 第4節《萬有引力理論的成就》

一、 圖片欣賞,引入新課

二、 測中心天體的質量

三、 卡文迪許——人文魅力

四、 應用

1.測天體密度

2.發現未知天體

八、教學反思:

本節課在教學設計上創造性的使用教材,通過“學生成為宇航員駕駛宇宙飛船發現未知天體”的情境創設,讓學生在極大的趣味中完成了本節中心內容的教學。學生的學習過程脈絡清晰。物理學家的人文魅力學生也有一定的感知。

高中物理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力的分解的含義。並能夠根據力的效果分解力

2、通過實驗探究,理解力的分解,會用力的分解的方法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3、培養觀察、實驗能力;以及利用身邊材料自己製作實驗器材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經歷力的分解概念和規律的學習過程,瞭解物理學的研究方法,認識物理實驗、物理模型和數學工具在物理學研究過程中的作用。

2、通過經歷力的分解科學探究過程,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嘗試應用科學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問題,驗證物理規律。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通過學習,瞭解物理規律與數學規律之間存在和諧美,領略自然界的奇妙與和諧。

3、發展對科學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培養主動與他人合作的精神,能將自己的見解與他人交流的願望,培養團隊精神。

設計意圖

為什麼要實施力的分解?如何依據力的作用效果實施分解?這既是本課節教學的內容,更是該課節教學的重心!很多交換四認為只要教會學生正交分解就可以了,而根據力的效果分解沒有必要,所以覺得這一節根本不需要教。其實本節內容是一個很好的科學探究的材料。本人對這節課的設計思路如下:受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的啟發,按照伽利略探究的思路:“猜想――驗證”,本節課主要通過學生的猜想――實驗探究得出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讓學生通過實驗自己探究出把一個理分解應該根據力的效果來分解。同時物理是一門實驗學科,本節課通過自己挖掘生活中的很多材料,設計了一些很有趣而且效果非常好實驗讓學生動手做,親身去體驗和發現力的分解應該根據什麼來分解。同時也讓學生了解到做實驗並不是一定要有專門的實驗室,實驗的條件完全可以自己去創造,從而激發學生做實驗的興趣。

教學流程

一. 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引入新課:激發學生的興趣

【實驗】“四兩撥千斤”

(兩位大力氣男同學分別用雙手拉住繩子兩端,一位女生在繩子中間只用小手一拉就把兩位男生拉動了)

二. 通過演示實驗引入“力的分解”的概念

【演示實驗】在牆上固定一個鬆緊繩(帶有兩個細繩套),教師用一個力把它拉到一個確定點,然後請兩個學生合作把它拉到確定點。

得出“力的分解”的定義

三.探究“力的分解”方法:

探究一:力的分解遵循什麼定則?

結合伽利略探究的思路:

問題-猜想-邏輯(數學)推理-實驗驗證-合理外推-得出結論

請學生猜想

請學生邏輯推理: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運算,所以它們遵從同樣的規律

請學生實驗驗證(思考:如何驗證?)

利用上面的演示實驗的器材,請一位同學用一個繩套把結點拉到一定點O,記下力的大小和方向;而另一位同學用兩個力把結點也拉到O,記下力的大小和方向。從而驗證平行四邊形定則。

得出結論: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探究二:在實際問題中,一個已知力究竟要怎樣分解?

請學生思考:一個力可以分解成怎樣的兩個力?分解的結果是否唯一?有多少種可能性?(根據一條對角線可以做無數個平行四邊形,所以有無數解)

請學生思考:那在實際問題中,一個已知力究竟要怎樣分解呢?

通過課堂一開始的實驗啟發學生:為什麼一個人可以拉動兩個人,她的一個力從效果上來説可以分解成兩個沿着繩子的拉力從而把兩個人拉動。因此我們在實際問題中應該根據力的效果來分解已知力。

探究三:如何確定一個力產生的實際效果?

實例1、在斜面上的物塊所受的重力的分解

學生猜想:斜面上物體的重力會有哪些效果?

實驗驗證:用海綿鋪在斜面上和擋板側面,把比較重的物塊壓在上面可以明顯看到海綿發生的'形變,這就是重力作用的效果

根據實驗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就可以確定兩個分力的方向。

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通過計算可以求出兩個分力的大小

總結:力分解的步驟:

1、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2、據力的作用效果定分力的方向;(畫兩個分力的方向)

3、用平行四邊形定則定分力的大小;(把力F作為對角線,畫平行四邊形得分力)

拓展引申:為什麼高大的橋要建造引橋,為什麼公園的溜溜板要傾角很大?

實例2、三角支架上的力的分解

學生猜想:物體對繩的拉力會有什麼效果?

實驗一:用橡皮筋、鉛筆、繩套、鈎碼為器材做學生實驗自己體會(學生每人一套器材,人人動手實驗)

實驗二:兩名同學相互合作,一人一手叉腰,另一同學在肘部用力下拉去體會力的效果,然後兩人互換

實驗三:觀看視頻(在支架與豎直牆相連處用橡皮膜展示力的效果)

拓展引申:如果上方細繩與水平杆的夾角變小,兩個分力大小如何變?

實驗驗證:(自制教具:用一個枴杖,沒有拐的一端繫上很寬的橡皮筋,同時那一端掉着一個3千克的鉛球,有拐的一端讓學生頂在腰間,慢慢減小橡皮筋與枴杖之間的夾角,會發現學生手臂上越來越吃力,同時腰間感覺越來越難受,)請一位同學做演示實驗去體會。

探究四:合力一定,兩個分力隨它們之間的夾角變化如何變化?

學生猜想:

實驗驗證:用一根繩中間吊一鉛球,然後把兩個繩的端點距離逐漸拉大,最後會發現繩子拉斷,説明分力是逐漸變大的。請學生上講台親自實踐,其他同學觀察分析。

請同學解釋一開始的實驗,為什麼“四兩可以撥千斤”?

拓展引申:請同學們思考,我們自己可不可以自制一個專門用來測繩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的一個儀器呢?應該如何製造?

課後探究:一個已知力分解成兩個力,在一定條件下分解結果有多少種?

教學反思:

執教完該課節後感到最大的成功就是如何圍繞體驗性探究實驗做好了精心的設計,不僅有利於學習任務的推進,更主要是對教學重點和難點的分化起到了有效的化解。這就讓學生明白實驗對物理的重要性,同時也知道要自己創造條件去探究物理世界中很多未知的奇妙的東西。真正明白了物理就在生活中,這對學生的終身發展是非常有益的。覺得不足之處在於由於受上課時間的限制,這些實驗都是老師課前準備好的,如果能夠讓學生自己去思考設計,親歷那設計的過程,這樣就更加有意義,對學生的終身發展更加有益。

高中物理教學設計 篇10

教材分析

本節重點講述了人造衞星的發射原理,推導了第一宇宙速度,並介紹了第二、第三宇宙速度。人造衞星是萬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學上應用的一個非常重要實例,是人類征服自然的見證,體現了知識的力量,是學生學習瞭解現代科技知識的一個極好素材。教材不但介紹了人造衞星中一些基本理論,更是在其中滲透了很多研究實際物理問題的物理方法。學生通過行星的運動一節已經知道了行星的運動規律,因此在分析人造衞星的運動學特點,和動力學特點可採取類比的方法,近而進一步理解應用萬有引力定律分析天體運動的方法。因此,本節課是“萬有引力定律與航天”中的重點內容,是學生進一步學習、研究、探索天體物理問題的理論基礎。另外,學生通過對人類在宇宙航行領域中的偉大成就及我國在航天領域成就的瞭解,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學情分析

學生已掌握了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牛頓運動定律、圓周運動等章節的理論。並在本章之前學習了天體的運動,和萬有引力定律的知識,能運用萬有引力定律揭示一些天體運動的特點。學生可以類比行星運動的特點原理自己分析人造衞星的規律。另外學生也可以利用前面的知識和對宇宙奧祕的好奇心來探索人造衞星的發射及宇宙速度。學生可以通過聯想上一章所學的對平拋物體的運動的處理方法來探究牛頓的思考,以地心為參考系平拋出去的物體從空間運動效果上可分解為指向地心的自由落體運動和繞地心的勻速圓周運動。而這兩個分運動都是變速度運動,它們都需要一個指向地心的力來維持它們各自的運動狀態。因此萬有引力就有要改變兩個運動狀態的效果,即要既要產生自由落體加速度又要產生向加速度。當萬有引力只能提供向心力時,自由落體加速度就變成零,這樣平拋出去的物體就落不下來了,從而得到第一宇宙速度。再根據圓周運動和機械運動的知識可知道速度再大一些會做橢圓運動或擺脱地球對它的約束。這樣,人們就可以到更遠的地方去探索宇宙的奧祕了……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人造衞星的有關知識

2.分析人造衞星的運動規律

3.掌握三個宇宙速度的物理意義,

4.會推導第一宇宙速度;

5.簡單瞭解航天發展史;

6.能用所學知識求解衞星基本問題。

過程與方法

1.培養學生觀察數據分析數據的能力;

2.培養學生科學推理、探索能力;

3.培養學生在處理實際問題時,如何 構建物理模型的能力;

4.學習科學的思維方法培養學生歸納、分析和推導及合理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介紹世界及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現狀,激發學習科學,熱愛科學的激情,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學重點

衞星運行的動力學特點規律,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導。

教學難點:

1.衞星的運行速度與發射速度的區別;

2.第一宇宙速度是衞星發射的最小速度,是衞星運行的最大速度

教學過程

新課引入

教師:仰望星空,浩瀚的宇宙蒼穹給人以無限遐想,千百年來,人類一直嚮往能插上翅膀飛出地球,去探索宇宙的奧祕,李白的“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是怎樣的一種豪情?到今天這一夢想實現了嗎?

學生:實現了。(激起學生興趣)

教師: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衞星的發射,揭開了人類探索宇宙的新篇章。

提問(1):1.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衞星是哪一年由哪一國家發射的?

2.我國哪一年發射了自己的人造衞星?

3.迄今我國共發射了多少顆人造衞星?

教師:從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一號的成功發射,到20xx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發射

我國發射人造衞星和其他探測器60多個,他們分別在通信,氣象,探測,導航等多個領域發揮着重要作用。

引入新課。

一、人造衞星規律的探究

教師:現在我們地球上空有這麼多衞星,他們運行的速度一樣嗎?他們是怎樣被髮射升空的今天我們就通過的學習來解決這一問題。

教師:這是我國目前發射的部分衞星的運行規律的數據。

提問觀察數據思考:

1.不同衞星的其運行軌道相同嗎?

2.不同的衞星運行時有什麼規律?

3.你能試着用你學過的知識解釋為什麼有這樣的規律嗎?

衞星名稱 衞星質量(kg) 軌道近地點(km) 軌道遠地點(km) 運行週期(h)

返回型遙感衞星 2100 205 315 1.48

東方紅2號甲通信衞星 441 35786 35863 23.9

東方紅2號試驗通信衞星 461 35469 35782 23.76

返回型遙感衞星 2100 175 400 1.5

風雲1號A 750 900 901 1.7

巴達爾1 50 210 992 1.57

大氣1號 873 900 1.712

學生:1.觀察數據,發現規律。

2.合作交流,類比行星運動特點分析人造衞星的運行特點。

3.試着從力和運動的角度分析問題。

教師引導學生髮現。

人造衞星運行特點運動學特點:(板書)

1.軌跡:橢圓 有的近似為圓

2.人造衞星的半徑不同,其運行的週期也不同,而且半徑越大,其週期越大。

3.類比行星運動分析原因,衞星圍繞地球作勻速圓周運動,需要向心力。

地球和衞星之間的引力提供向心力。

4.學生自己應用前面萬有引力知識分析

衞星與地球間的萬有引力提供了向心力(板書)

(1)由 得 ,

∴r越大,v越小.

(2)由 得 ,

∴r越大, 越小.

(3)由 得 ,

∴r越大,T越大

教師小結:衞星繞地運轉軌道半徑越大,速度越小、角速度越小、週期越大;(板書)

演示課件:幾顆不同軌道衞星同時繞地運行動畫,從而直觀判斷以上變化關係

二、應用知識解決問題

教師:學習了衞星的相關知識,我判斷一下下列幾種軌道哪一種是可能的為什麼?

思考問題1:

下圖中,有三顆人造地球衞星圍繞地球運動,它們運行的軌道

可能是 ,不可能是 。

學生:分組討論闡述觀點

教師:結合學生討論引導學生從動力學角度解決問題。

衞星近似做勻速圓周運動,需要向心力,且向心力時刻指向圓心。所以地球與衞星之間指向地心的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所以衞星作圓周運動的圓心應該是地心。

思考問題2:

如圖所示,a、b、c是在地球大氣層外圓形軌道上運動的3顆衞星,

1.試比較三顆衞星的線速度、角速度、加速度、週期,萬有引力的關係。

2.如果c 的速度增加,能否與同軌道的b相撞。

三、衞星發射原理

教師:過渡:不同的軌道的衞星其速度不同,那人類是怎樣將衞星發送到指定軌道上的呢?

介紹牛頓的衞星設想(FLASH)

教師引導:我們拋一物體怎樣才能拋的遠?

討論:依據平拋運動學生知道:速度越大,越遠,那速度足夠大,又有什麼現象?

學生探討:統一結論:不落回地球。

教師總結:這時由於有引力在,衞星想落回地面,但有一定的速度又落不回地面就形成了衞星?

思考:物體需要多大的發射速度,才能剛好貼着地面轉?

學生討論

教師點撥:這時(r=R)

學生

得出第一宇宙速度7.9 km/s

四、宇宙速度

1.第一宇宙速度7.9 km/s

定義:人造衞星在地面附近繞地球作勻速圓周運動所必須具有的速度。

思考:發射什麼樣的衞星最容易?

統一結論:高軌道發射衞星比低軌道發射衞星困難,原因是高軌道發射衞星時火箭要克服地球對它的引力做更多的功。

以第一宇宙速度發射衞星時其剛好能在地球表面附近作勻速圓周運動;如果衞星的速度小於第一宇宙速度,衞星將落到地面而不能繞地球運轉;

進入半徑越大的軌道,所需要的發射V 越大。

思考:這與剛才得出的半徑越大的'軌道,所需要的 運行速度V 越小矛盾嗎?

討論:

人造衞星的發射速度與運行速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1)發射速度

所謂發射速度是指被髮射物在地面附近離開發射裝置時的初速度,並且一旦發射後就再無能量補充,被髮射物僅依靠自己的初動能克服地球引力上升一定的高度,進入運動軌道。要發射一顆人造地球衞星,發射速度不能小於第一宇宙速度。若發射速度等於第一宇宙速度,衞星只能“貼着”地面近地運行。如果要使人造衞星在距地面較高的軌道上運行,就必須使發射速度大於第一宇宙速度。

(2)運行速度:是指衞星在進入運行軌道後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線速度。當衞星“貼着”地面運行時,運行速度等於第一宇宙速度。根據 可知,人造衞星距地面越高(即軌道半徑r越大),運行速度越小。實際上,由於人造衞星的軌道半徑都大於地球半徑,所以衞星的實際運行速度一定小於發射速度。

(板書)運行速度 指衞星在穩定的軌道上繞地球轉動的線速度

發射速度 指被髮射物體離開地面時的水平初速度

類比得出:

(板書)2.第二宇宙速度(脱離速度):

①意義:使衞星掙脱地球的引力束縛,成為繞太陽運行的人造行星的最小發射速度。[]

②如果人造天體的速度大於11.2km/s而小於16.7km/s,則它的運行軌道相對於太陽將是橢圓,太陽就成為該橢圓軌道的一個焦點。

(板書)3.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

①意義:使衞星掙脱太陽引力束縛的最小發射速度。

②如果人造天體具有這樣的速度並沿着地球繞太陽的公轉方向發射時,就可以擺脱地球和太陽引力的束縛而邀遊太空了。

這個速度目前能做到嗎?教師介紹以第三速度發射的探測器,先驅者一號。

教師小結: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做不到的。

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探測太空的腳步會越走越快,越走越遠。也許有一天我們也能到其它星球旅遊定居。

但是今天我們就必須掌握一些必備知識。也就是我們這節課的重點。

分層練習:

C類

1.關於第一宇宙速度,下面説法:①它是人造衞星繞地球飛行的最小速度;②它是發射人造衞星進入近地圓軌道的最小速度;③它是人造衞星繞地球飛行的最大速度;④它是發射人造衞星進入近地圓軌道的最大速度。以上説法中正確的有(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B類

2.對於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人造地球衞星,下列説法正確的是( )

A.人造地球衞星的實際繞行速率一定大於7.9km/s

B.從衞星上釋放的物體將作平拋運動

C.在衞星上可以用天平稱物體的質量

D.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衞星(週期是6.84×103s)離地面高度比地球同步衞星離地面高度小

A類

3.三顆人造地球衞星A、B、C在同一平面內沿不同的軌道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且繞行方向相同,已知RA<RB<RC 。若在某一時刻,它們正好運行到同一條直線上,如圖所示。那麼再經過衞星A的四分之一週期時,衞星A、B、C的位置可能是( )

高中物理教學設計 篇11

長期以來,許多中學物理教師在課堂教學的改革中作出自己的努力和嘗試,取得不少很有價值的成果。但是從總體上説,當今的中學物理課堂教學,仍然是灌輸式教學佔絕對優勢。仔細分析一下就不難看出,以往許多來自教學第一線的改革主要是圍繞2個問題進行的:一是如何使基本知識的傳授和基本技能的訓練更加有效、更加紮實;二是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能夠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從而更好地掌握教師所傳授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很顯然,這些教學改革就其內在動機而言,主要還是面向各種考試,特別是應付大學聯考的。

可以預言,隨着國家新課程標準的全面實施,尤其是隨着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的面世和進人實驗區,高中物理教學無論是在理念層面還是在操作層面,都將面臨許多新的挑戰。因此,高中物理教學如何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所提出的各項要求,就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學,筆者認為在教學設計的立意上要有新的突破。眾所周知,在應試的重負之下,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通常都是從知識的理解記憶、技能的規範操演和解題的強化訓練來立意的,課堂教學的目的幾乎被唯一地定位在向學生傳授應試所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上。因此,“傳道、授業、解惑”就被片面地當做傳遞知識、教授技能和幫助學生解決在掌握知識與技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這樣一來,灌輸也就必然成為主要的課堂教學模式。在新課程改革中,依據現代教育理念所提出的教學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新課程標準又把它具體化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3個維度的課程目標。由於課堂教學是課程實施的重要渠道,因此,為了使課堂教學能夠真正成為充分體現新課程理念的實踐場所和實現新課程目標的重要保障,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就必須突破單純以“雙基”來立意的舊框框,本着教學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這樣的高度責任感,從3個維度來全面構思教學內容、精心安排教學活動。對於教學內容的構思,要以課程標準中的相關條目為依據,以所用教材的相關內容為參照在“知識與技能”維度,不僅要關注物理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要關注物理學的歷史進程、取得的主要成就、未來的發展趨勢、與其他學科之間的關係以及對人類社會方方面面的影響。在“過程與方法”維度,要注意把物理規律的探究過程、物理探究的重要意義、物理科學研究的主要方法、物理學發現並提出問題的獨特角度和物理學思考並解決問題的典型思路等納入教學的內容。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維度,要把揭示大自然的奇妙與和諧、展現探索自然規律的艱辛與喜悦、關注身邊的物理現象和與物理學相關的熱點問題、判斷大眾傳媒有關信息是否科學等納入教學內容。

對於教學活動的安排,要以教學內容為依據,以教師本人以及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所在學校的現實條件為基礎在“知識與技能”維度,要根據知識的內在邏輯和技能的複雜程度以及學生在學習中的接受邏輯和心理特點,有度又有序地安排教學活動。在“過程與方法”維度,要留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嘗試運用實驗方法、模型方法和數學工具來研究物理問題、驗證物理規律,嘗試運用物理原理和方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讓學生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見解,並與他人討論、交流、合作;還要讓學生通過物理課程,來學習如何計劃並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逐步形成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維度,要注意發展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與求知慾激發他們參與科技活動的熱情;鼓勵他們主動與他人合作,並通過合作學習來培養敢於堅持真理、勇於創新、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以及團隊精神;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將所學的物理知識服務於他人、服務於社區,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3個維度的課程目標不是互相孤立而是有機統一的,在課堂教學中不能把它們割裂開來分別操作。這是因為就課堂教學而言,3個維度的課程目標既涵蓋了當今素質教育的核心部分和重點內容,又針對當前中學物理教學中存在的現實問題和薄弱環節,體現了物理教學的完整性;就學生的發展而言,健全人格的培育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健全的人格是一個整體,如果課堂教學只偏重培養人格中與認知有關的部分而忽視其他部分的培養,就可能會導致學生完整人格的解體和內心世界和諧的破壞,其結果必然嚴重影響學生的終身發展。所以,教師必須有意識地以更高的立意,從3個維度出發對課堂教學進行精心設計,力求在教學中把三維目標的各項要求融為一體,使學生在掌握物理知識與技能的同時,親身經歷與體驗學習和探究的過程,潛移默化地受到科學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滋養和薰陶。與此同時,還要特別注意避免對三維目標採取形式主義的態度,機械套用、生硬拼湊,或者“穿靴戴帽”、畫蛇添足。事實上,教師只有通過完整的教學才可能培育出學生健全的人格。

高中物理教學設計 篇12

一、教學內容分析: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物理教科書教學設計--恆力做功與物體動能變化的關係物理2(必修)》(司南版)第二章 第一節動能的改變 2.恆力做功與動能改變的關係。

動能定理是力學中最重要的規律之一,它的應用貫穿於以後的許多章節,通過實驗探究恆力做功與物體動能變化的關係,是對動能定理的初步研究,是學習整章內容的重要的前期準備,這部分知識的學習讓學生從一個新的角度思考問題,即開始培養學生從功和能相互聯繫的角度定量分析解決力學問題。所以本節要求學生通過做功轉化成其它能量的數學描述。為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打下基礎。

二、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國中時學生已學過了動能的初步知識,這為本節教學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瞭解物體的動能與物體的質量和速度的定量關係,為實驗探究外力做功與物體動能變化的定量關係做好鋪墊。另外,通過“必修1”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實驗探究的一些科學研究方法,經歷了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研究過程等相關知識

三、設計思想:

“課堂探究教學”並不在於讓學生在課堂解決多少實際問題,而是通過研究訓練,幫助學生逐步學會發現問題、熟悉研究過程、模仿研究方法,提高合作能力和實踐習慣。

本課時採用“問題—討論—分組實驗—交流歸納”的教學過程。從生活中實例發現問題,激發學生思考討論,進而確定實驗方案並進行分組實驗,得出結論。在教學中要的是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教育觀念,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使學生在知識獲取的同時建立一種成就感,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全課教學流程如下:

四、教學目標 :

1.知識與能力:掌握動能的概念,實驗探究外力(恆力)做功與動能的變化數值關係。初步認識動能定理。

2.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探究,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探究的主要方法。鍛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對實驗原理和方法的遷移能力和利用已知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探究過程中大膽發表自己對問題的看法,並與他人相互交流討論。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五、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建立動能的概念,實驗探究外力做功與物體動能變化的定量關係,為理論推導動能定理奠定實驗基礎。

難點:實驗探究外力(重力)做功與物體動能變化的定量關係。

六、教學方法 :

採用實驗探究教學法,讓學生在實驗探究的過程中,對動能定理有個初步的認識。

七、主要教學過程:

1、建立場景,導入學習。

生活實例演示:讓一小球做自由落體運動。

問(1):小球的速度如何變化?動能如何變化?

生活實例:列車離站加速行駛時,速度越來越大,即動能越來越大:汽車剎車後,速度越來越小,即動能越來越小。

問(2):什麼原因導致物體的動能發生變化?(重力做功)

[這個簡單的小實驗調動學生,複習鞏固動能定義,同時從情境中引入問題,比較符合高一學生認識過程,激發進一步探究的興趣,]

2、 提出問題

為了研究方便,以自由落體運動中的重力做功為例,研究重力所做的功與物體動能改變量之間的定量關係。你能否根據已有的知識對這種關係作出猜想,並設計一個實驗來驗證你的.猜想?

3、討論設計實驗方案[這一環節是這節課的關鍵,學生能做好這一環節,後面的探究就順理成章了,所以教師在讓學生積極思考,討論的同時,應該適時的給他們一定的指導和點撥。最後討論出的方案可能有好幾個,現列舉兩個最容易討論出,並行之有效的方案]

方案A:研究做自由落體運動的物體重力做功和物體動能變化的關係

這個方案比較簡單,學生在前面生活實例演示和根據“必修1”的學習,已經經歷並掌握了自由落體運動——一種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研究過程很容易想到,實驗裝置圖如下:(教師事先備用,直接展示。)

方案B:課本上介紹的方案這個方案,學生在實際操作時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難,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怎樣確保小車在運動過程中受恆定的外力作用(實驗條件)?怎樣平衡小車在斜面上所受的摩擦力,使小車只受拉力的恆力作用(判斷平衡依據)?教師要引導學生排出難點。(這裏我們就讓學生明白:教材上給出的方案不一定就是最簡單的)

[使學生易於對實驗方案的優劣進行理解,從而進一步鼓勵學生開拓思路,不要拘泥於一種方案。學生的探究過程可能會有一些困難,此時教師可適當作一些指導,留給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體現出學生是學習的讓人。]

結合討論後的方案,確定可能用到的實驗器材:

小車、電火花計時器、刻度尺、紙帶、細繩、木板、砝碼、定滑輪、鐵架台、夾子等。

4、學生分組實驗,記錄並分析數據

根據之前的討論,學生自主選擇實驗方案,確定實驗步驟,(建議每個方案都要有人)進行分組實驗,教師巡視給與適時的指導和點撥。

[學生通過自己實驗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一步體現把課堂交給學生的教學思想,讓學生明確在課題已經確定的情況下應如何逐步通過實驗對課題研究。]

不論選擇哪一方案,實驗數據處理都是對紙帶分析,在紙帶上取兩個合適的點(如上圖中紙帶上的 B點和D點),用刻度尺測出這兩點間的距離SBD,用求平均速度的方法求出打點計時器打B、E兩點時,重錘的速度VB和VD,(提示學生勻變速直線運動物體在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於這段時間中點時刻的速度教學設計--恆力做功與物體動能變化的關係)。

力F/N位移S/m功W=FS(J)B點速度VB(m/s)D點速度VD(m/s)動能的變化ΔEK(J)第1次第2次

由實驗數據得出結論:

在誤差允許的範圍內,恆力所做的功等於物體動能變化的大小。

[這時,教師呈現各代表小組的表格,要求學生分析總結,結論由學生自己總結得出,這樣有助於加深印象,教師只是在學生總結的基礎上,規範其文字的表述。]

5、評估與交流

小組間相互交流,瞭解其他組的實驗情況,在實驗結果上和其它組是否一致?試分析影響實驗結果的可能因素,對實驗過程中好的方面和不妥有待改進的地方,進行評估。先讓每個小組推薦一兩個代表對自己小組進行評估、總結,教師可以在學生髮言前設置下面幾個問題:

(1)、在實驗結論數據中,功W和動能的改變ΔEK是否一致?

(2)、在實驗過程中,你們認為影響實驗結果的可能因素是什麼?又如何減少實驗過程誤差的?

(3)、實驗裝置可有改進的地方?

[培養學生虛心向他人學習,正確聽取、採納他人意見的好習慣,達到相互學習,共同促進的作用。]

教師歸納:大量更為精確實驗表明,能量轉化可以用做功來量度。如合外力做總功等於動能的變化。

八、課後作業

1、用數學表達式描述恆力做功和動能改變的關係(動能定理)。

2、理論推導:請根據牛頓運動定律和運動學知識從理論上推導動能定理。

九、 教學反思

“物理課堂實驗探究課” ,目的是讓學生經歷動能定理的實驗研究過程,體會實驗在發現自然規律中的作用,這就是體現了“過程與方法”的培養目標。在本節課中,通過學生動手實驗探究恆力(重力)做功數量,進一步分析物體動能的改變數值,從而建立功和能量變化之間的定量關係,讓學生主動參與、全面感受到實驗探究的全過程,培養了學生觀察、分析、歸納等各項綜合本質。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學習是比教師單純教授知識更有效,思維訓練也更加深刻,學生得到的不僅有知識,還包括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獨立思考的認知技能和實際操作能力等。

高中物理教學設計 篇13

一、設計思想

本節課打破以往的教學結構,將摩擦力作為一個整體來逐步研究,而不是分別研究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的產生條件、方向和大小,使得學生更全面的從本質上掌握摩擦力的特點。

本節課的教學有三大特點:

1、採用“學習即研究”的理念展開教學,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感受來提出所要研究的問題,並圍繞提出的問題,設計實驗方案,來解決問題。讓學習的過程轉變為研究的過程,從而實現物理學習的本質。

2、採用體驗式的學習方法,通過就地取材的物品來進行小實驗,看似簡單易操作,但卻能帶給學生最真實的體驗,讓學生有最直接的感受。

3、採用知識教育和科學方法教育融於一體,通過實踐找規律,讓學生通過觀察與類比、猜想與假設、實驗與歸納、控制變量法、描點作圖法等探究物理問題的基本方法,歸納出摩擦力的特點。

本節內容是學生已具有一定國中知識背景下,進一步來理解摩擦力的產生條件,摩擦力方向的判斷以及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二、學情分析和教材解讀的深入

(一)學情分析

1.學生國中已經學習了力的概念並可應用二力平衡進行計算靜摩擦力的大小;

2.在國中階段對摩擦力有定性瞭解,但不夠深入高中階段加以細化;

3.在國中學習電阻時用到過控制變量法歸納出摩擦力的特點。

(二)教材分析

本節課選自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三節P57-P61,本節內容是在國中摩擦力知識基礎上的延伸。是本章教學的重點,難點,也是高中物理中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的重點和難點。大家在國中已接觸過摩擦力的學習,高中應從更深的一個層面來認識摩擦力,靜摩擦力的問題很複雜,具體表現出“動中有靜,靜中有動”,有時似乎又是“若有若無,方向不定”。本節課,我力求使學生們可以正確認識靜摩擦力。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麼是靜摩擦力;可以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判斷靜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可以列舉説明靜摩擦力在生活中的應用,明白最大靜摩擦力的決定因素有哪些。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演示及動手體驗,培養學生的觀察和操作能力。

2、通過對靜摩擦力的教學,可以使學生形成在生活中認識“力”的科學素養。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最大靜摩擦力進行的實驗探究及數據分析,使學生感受到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更好的培養學生尊重事實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通過分析靜摩擦力的應用,進一步體現出物理源於生活並服務於生活的道理。

四、重點難點

(一)重點

1、研究靜摩擦力大小的範圍。

2、研究靜摩擦力的方向。

(二)難點:如何對靜摩擦力進行方向的判斷。

五、教學策略與手段

講授法、實驗法、討論法相結合的實驗探究模式

實驗和多媒體教學:

(1)教師演示用:玻璃杯,大米,筷子,氣球,玻璃球,兩本交疊在一起的書,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木板,紅墨水,細線,木塊,礦泉水瓶,PPT課件。

(2)學生用實驗器材2人一組:彈簧秤、毛巾;玻璃板,毛刷。

六、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導入新課

1、趣味實驗演示

向壓實的整杯米中插進一根筷子,用筷子將米杯提起,將氣球放進玻璃杯內,向氣球內充氣,用氣球將玻璃杯提起。

發問設疑:將整杯米和玻璃杯提起的神奇力量是什麼呢?

2、深入分析:

對整杯米進行受力分析,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作用,還有筷子對整杯米的向上的作用力,向學生提出疑問,這個作用力可能是什麼性質的力,進而給出在物理學中像這樣產生於兩個相對靜止的物體間的摩擦力叫做靜摩擦力。

(二)新課教學

1、靜摩擦力的產生條件

①兩物體接觸且相互擠壓

通過回顧課前氣球提杯子的小實驗,向學生髮問,為什麼乾癟的氣球不能夠提起杯子?

對比分析,當氣球充滿氣時,氣球可以提起杯子,此時氣球與杯子接觸且存在擠壓,當氣球內氣體放出時,氣球與杯子不接觸且不存在相互擠壓,氣球也不能提起杯子,進而得出靜摩擦力的產生條件之一是兩物體接觸並存在擠壓。

②兩物體存在相對運動趨勢

仍然由氣球提杯子的小實驗入手,當氣球與杯子都放在桌面上,且相對桌面靜止時,氣球和杯子之間不產生靜摩擦力。當氣球提起杯子時,氣球和杯子之間就產生了靜摩擦力,這是由於當氣球提起玻璃杯時,玻璃杯會“想”相對氣球向下運動,我們將其稱為玻璃杯有相對氣球向下的運動趨勢,進而自然得出靜摩擦力的又一個產生條件是兩物體存在相對運動趨勢。

③兩物體接觸面粗糙

夾玻璃球競賽:

競賽規則:誰能在十秒鐘之內,用筷子夾起的玻璃球多誰就獲勝。

十秒鐘過去,我們會發現,一位同學夾起了幾個玻璃球,而另一位同學幾乎沒有夾起玻璃球。引發學生的好奇心,進而追問,為什麼比賽結果會如此懸殊?

教師解密,這是由於老師給“獲勝”的同學所用的筷子提前穿上了一層“橡膠外衣”,進而使筷子與玻璃球接觸的表面變得粗糙,才使得“獲勝”同學順利夾起玻璃球。

由此自然得出靜摩擦力產生的第三個條件是兩物體接觸面粗糙。

2、靜摩擦力概念

通過得出了靜摩擦力產生的三個條件,可進一步概括得出靜摩擦力的具體概念,即:兩個相互擠壓且相對靜止的物體,由於存在相對運動趨勢而在接觸面上產生阻礙物體相對運動的力叫做靜摩擦力。

給出定義後,教師提出一個將兩本交疊在一起的書分開的小遊戲,讓學生親身體會靜摩擦力“巨大”力量,進而對靜摩擦力有一個更直觀的感受。

3、靜摩擦力的三要素

①、作用點

引導學生通過定義直接得出,靜摩擦力的作用點在兩物體接觸面上。

②方向

①用刷毛彎曲方向表示刷子所受靜摩擦力的方向,在引導學生分析靜止在斜面上的刷子的相對運動趨勢方向,引導學生運用假設法分析得出刷子所受靜摩擦力的方向與刷子的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這一結論。

②對被氣球提起的`杯子進行受力分析,引導學生利用已學過的二力平衡的知識逆向思考,分析靜摩擦力的方向。

③大小

實驗探究靜摩擦力的大小變化:

杯子與木塊相連,不斷向杯中加水,直到木塊滑動,可直觀定性的觀察物體所受靜摩擦力的大小變化,自然提出猜想,靜摩擦力的增大存在一個限度,教師加以解釋説明,給出靜摩擦力大小情況:靜摩擦力的增大有一個限度,即fmax,這個最大值稱為最大靜摩擦力,其數值範圍fmax≥f≥0,且最大靜摩擦力大於滑動摩擦力。

4、鞏固提高

①引導學生利用定義判斷靜止在曲面上的物體所受靜摩擦力的方向。

教師加以總結概括,得出:靜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觸面切線方向並與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②讓學生分析在超市電梯上的人的受力情況,和人走路及傳送帶上的物體所受到的靜摩擦力。

教師加以糾正和強調:受到靜摩擦力作用的不一定是靜止的物體,靜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5、應用

教師給出靜摩擦力在生活中應用的相關實例,並給與解釋,讓學生進一步體會靜摩擦力的利與弊。領會自然的神奇力量。

七、知識結構或板書設計

靜摩檫力

一、靜摩擦力的產生條件:1、相互接觸、擠壓(彈力產生的條件)

2、與接觸面有相對運動趨勢

3、接觸面粗糙

二、靜摩擦力的定義: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發生相對運動趨勢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生阻礙相對運動趨勢的力,這種力叫做靜摩檫力。

三、摩擦力的方向:所以無論物體是靜止還是運動,物體受到的靜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四、摩擦力的大小[來靜摩擦力的大小0

八、作業設計

課後完成課後“問題與練習”中1、2、3題。

九、問題研討

(1)物理研究以實驗為基礎,我們這節課的學習過程中,利用身邊的現象設計小實驗的方法來探索物理問題,如何能更好的利用實驗讓學生探索物理問題?

(2)利用學習小組分組實驗並討論,如何運用小組評價機制?

高中物理教學設計 篇14

教師教學的困惑是什麼

高中新課程方案的核心設計思想是“讓每一位高中學生實現在共同基礎上的有個性發展”。通過必修課程,保證學生獲得共同基礎;通過選修課程,保證學生有個性發展。我們的工作是堅持積極、穩妥、創新、務實的基本原則。新課程倡導的理念反映時代的要求和課程改革的趨勢,新課程實驗是一個漸進和不斷完善的過程。新課程實施會給我們帶來許多新的問題,需要我們在實施中逐步加以解決。我們認為新課程要順利實施,首先要從根本上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事實上,目前困擾教師們的最大問題是教學評價。傳統的考試還需要嗎?考試的成績還重要嗎?考試的重要其實還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作為教師更是無法迴避的,在強調這個重要,那個重要的時候,教師最敏感的恐怕還是考試成績的重要,只要考試不取消。即如何評價教學事實上是制約新課程實驗順利進行的瓶頸,也是教師們心裏最關心的問題。

1.1 如何落實新課程理念

“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新課程核心理念相信教師們都是熟知並認可的。關鍵的癥結在於在具體教學中如何體現並落實這一理念。

根據我們對新課程下課堂教學常態觀察,目前教師們的常態課更多是一種傳統講授式為主導的改進型,應當承認教師角色的轉變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不能急於求成。當教師試圖引導學生髮現規律、歸納結論時,由於學生長期形成的習慣於被動接受,依賴於教師講授的學習方式很難一下子改變,往往不會找,歸納不出來,就等着老師你説出結果,造成教與學關係不協調。有的課從表面上看學生動起來了,小組合作學習也開展起來了,課堂氣氛也很活躍,但仔細觀察便會發現,這些課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熱熱鬧鬧,沒有真正激發學生深層次的思維。導致的結果是傳統的東西沒有了,新的內容又沒掌握。

思考與建議:課堂教學是實踐性很強的事,教師的執教能力是一種默會知識。雖然教師們都經過了市級學科培訓,甚至省級國家級培訓,但很多在紙面上很容易説的問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就變得很難了,這不是培訓就能解決的,還得要教師在實踐中探索和總結,在實踐中得到解決才是真正的解決。形式要為內容服務,要真正落實新課程所提出的要求,使用好新教材,就要求教師要有較強的執教能力,並通過創造性的勞動來實現。

1.2 教學過程如何組織實施

新課程必修教材在組織結構和教學內容上都作了適當調整,雖然刪除了部分內容,但也增加了一些內容。從本質上看新教材的教與學要求比原教材高,平均每課時的教學內容比原教材多,主要滲透了學科研究的思想和方法。

教師們普遍感到課並不如原先想象的那麼好上!這包含有三個方面的具體問題。

1.2.1 教學目標如何把握

這是實施新課程中急需解決的一個突出問題。新教材重視過程目標的落實,重視情感目標的體現,重視聯繫學生的生活、社會實踐和現代科技。許多教師可能受多年教學實踐積澱的經驗干擾,加上教學評價嚴重滯後,擔心過程與情感目標的落實,在一定程度上會削弱知識與技能的掌握。認為新課程強調了三維目標,勢必使教師在課堂上關注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對於知識目標從時間上就顯得比較緊張,甚至會來不及進行課堂小結、例題的討論、學生課堂練習,從而導致對知識掌握缺失,課外作業錯誤增加,會直接影響學習興趣與學習成績。

思考與建議:制定教學目標的水平是衡量教師專業化水平的重要標誌。在教學目標的陳述中,知識目標的“瞭解”、“認識”、“理解”、“應用”和體驗性要求目標的“經歷”、“反應”、“領悟”的區分並不容易,需要教師經過較長時間有意識的經驗積累。在教學目標的把握上,我們要從傳統的知識本位迴歸到三維目標。三維目標應有機整合,不應只重視知識技能目標而忽視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教師們需要仔細研讀省“教學指導意見”和教材,熟悉、掌握新舊教材變化,體會這些變化隱含的目的從而領會編者意圖,並在此基礎上通過自己的再創造,才能在課堂教學中更好地體現新課程的要求,避免用老方法使用新教材。

1.2.2 教學內容如何取捨

教材組織結構都變了,如教材中的“做一做”、“説一説”、“STS”、“科學漫步”,雖説為學生提供了探索、交流的時間與空間,但實際操作起來頗感困難。對教材如何處理,對教材提出的要求如何把握,對省“教學指導意見”中提出的要求又如何把握,可能大多數教師還是心中無數。有些教師過分強調教材,把教材看成唯一的教學資源,教材裏有什麼就講什麼,不敢大膽地取捨,更不會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握不準一節課的具體教學要求,補充舊教材上的內容,無形中加重學生負擔,造成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苦的現象。新教材對學生的各種能力要求是有所提高,“説一説”、“做一做”、“思考與討論”頻繁出現在新教材中,要求學生既要動口,又要動手,更要動腦。學生自然會感到學習的要求增多了,學習的難度也提高了。例如,直線運動提前到第一、二章後和國中講的概念完全不同,導致學生由於前概念的缺失,思維能力一下子拔高,學生就可能跟不上。

思考與建議:新課程強調“三維目標”的共同要求和融合發展,對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提出了高要求:如何處理各方面的不同要求,課的結構如何安排等等,相信多數課都需要教師花很多時間、精力去準備很多材料。這些對教師來説也都是新的問題和困難。俗話説: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教師在課堂上45分鐘所呈現的內容,課前要花費數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準備。以“教學指導意見”為綱,認真細緻的準備,嚴謹流暢的.教學設計,會使教師上課時底藴十足、如數家珍,教學過程如行雲流水。

1.2.3 課時與進度的矛盾

按照省裏每週2課時的安排建議,難以完成教學任務,更不要説達到規定的教學要求了。好在學校安排的課時多一些。一個模塊36課時,相信多數學生會感到非常吃力:每節課的容量特別大,且每節課的內容都是新的,複習與鞏固要靠自己課後下功夫。其實學生對學科知識的學習,不可能像聽報告講座看電影那樣,聽過了看過了就算數,它畢竟對學生有一定的教學要求,對知識的理解掌握需要通過一定量的訓練,對錯誤的做法和理解也需要反覆糾正,這些其實都需要一定時間作保證。例如,必修教材1的第一章就集中了位移、速度、加速度等高中物理的核心概念,學生又是第一次接觸“矢量”問題,這對很多學生來説都是新東西,理解上都存在困難,所有這些都不是一節課下來學生就明瞭的,要經過反覆的糾正和體會才能較好地掌握。

思考與建議: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學設計應當重在創設問題情景,以問題引導學習,鋪設恰當的認知階梯,呈現與學生思維最近發展區相適應的學習任務,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既讓學生應用了原有知識,又啟迪學生思維,使知識得以深化。在課堂教學有限的時間和空間裏,教師的任務是將學習最大化,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恰時恰點適度的問題,為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搭建了平台,有利於學生知識的自主建構。“問題引導學習”應當成為教學的一條基本原則。

1.3 如何進行探究性學習

新教材很強調學生的探究活動,增加了許多探究性教學內容,要求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去解決一些生產和生活相關的實際問題,其用意何在?在於培養學生的自主發展、個性發展和創新能力。探究性教學方式對教師自身的執教能力而言是一個挑戰,一是不習慣這樣的教法。二是怕費時費力,如果探究活動課時少花了,可能流於形式,達不到應有的作用和效果;如果花的課時太多了,過多強調“學習體驗”,又會覺得效率太低,疏於其它知識的落實和鞏固。探究性學習方式對大多數學生來説這本身也是一個傳統的薄弱環節,或者説大多數學生這方面的能力本身就很低,要想提高學生的能力,取得比較好的成效,還得要花較多的時間。教師要習慣於這樣的教法,學生也要習慣於這樣的學法,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有些教師這樣認識,讓學生探究,教師講的時間就少了。有時感覺讓學生探究太浪費時間,半天還得不到應得的結論,教師乾脆把結論講了算了。

新教材設計了許多科學探究、小課題研究案例,一般學校對這些資源沒有很好地實施與利用。一則因為學生課餘負擔很重,忙於應付作業;二則社會、學校、家長對這方面的意識欠缺。從而使學生的科學探究、小課題研究留於表面。教師在教學中有口難言,也只能處於應付狀態,無法真正地按課程標準落實到位。

思考與建議:實際教學中,教師在形式上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實質上還是一個假探究真活動。我們認為,實驗不是探究的本質特徵。在思想認識上不要一提到探究,就想到實驗。科學探究的目的在於通過學生自主的探究行為,變求知為已知。其中是否有實驗,不是問題的本質特徵。如“探究彈性勢能表達式”這節課,儘管沒用實驗,但探究的過程卻體現得很好。可見,課堂上的探究活動,並不在於什麼形式,關鍵在於是否體現了探究的意識,是否滲透了探究的方法。新課程強調“學生的體驗性學習”,在教學中教師應適度地利用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的經驗作為教學資源,為教學鋪墊。不能片面誇大“體驗”的教學功能,畢竟生活世界存在着知識零碎、隱蔽等問題,需要科學世界與生活世界的有機整合,避免以“學習體驗”為時尚的隨意、無謂的體驗,不應把教學體驗等同於錄像、照片的展出。新課程呼喚新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教師應創造條件使學生有機會經歷物理知識的發現、發生、發展的過程,在實現知識與技能目標的同時,形成意識,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實踐告訴我們,新課程需要一種理性迴歸,尊重傳統的學習方式,適度開展探究性學習。

1.4 相匹配的教學資源匱乏

1.4.1 作業、練習等教輔資料不配套

有一些發下的配套練習,學生普遍反映上課基本聽懂,但很多題目不會做。仔細研讀其中一些題目,竊以為教輔用書依然停留在原教材的套路上,與所學內容脱節。教師們感到,難以找到適合新教材和本校學生的輔導用書和配套練習。

思考與建議:把握省“教學指導意見”的要求,對習題要精心選擇,大膽取捨,不要被資料束縛,提倡自編。

1.4.2 教學設備陳舊和實驗器材缺乏

新課程中有關實驗裝備有很多更新,但學校實驗室還沒能跟上,導致教材和實際實驗脱節。例如,我校沒有添置教材中介紹的傳感器。真可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相信許多教師會有這樣的感慨:實施好新課程,任重而道遠。新課程,想想是好,做做是難,要想愛你真的不容易。

勻變速運動規律的應用習題課教學設計

【《課標》研讀】

1.《課標》要求

(一)運動的描述

(3)經歷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研究過程,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瞭解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體會實驗在發現自然規律中的作用。

(4)能用公式和圖像描述勻變速直線運動,體會數學在研究物理問題中的重要性。

2.《課標》研讀

知識性行為動詞2個;技能性行為動詞1個;體驗性行為動詞3個。由此不難看出,新課程在重視知識的同時,更加強調學生的體驗過程。

【教材分析】

教材中安排了兩個活動一個討論交流,即:活動1“飛機跑道的設計”;活動2“飛機制動系統的設計”;討論交流“一起交通事故的分析”。“設計”兩個字反映出編者意在把學生放在自主學習的位置,活動中要求學生“1.畫出設計分析草圖;2.寫出設計依據的公式;3.算出你的結果”。也適合對學生進行過程和方法的訓練,如果在加上“4.拿你的設計方案和同學交流”,就多了一個探究要素。因此,這節課不應該是一節普通的習題課,而應該是一節應用規律解決實際問題的探究課。

考慮到活動1和活動2本身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設計中將討論交流“一起交通事故的分析”等內容作為後續課程,旨在突出重點,分散難點。

【學生分析】

學生對勻變速運動有一些瞭解,但是解決問題對規律的應用和理解仍有較大的困難。

【設計思路】

本節的內容是應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探究和解決實際問題。教材給出的實例比較典型,但是略顯平淡。為此,我們在教學中特別選擇了當年震驚世界的“協和飛機失事”事件為線索,設置問題情境,以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和熱情。通過獨立思考、交流討論,讓學生體會應用物理規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和方法。教學過程中力求體現新課程的教學理念,落實三維目標。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在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的應用中深化對規律的理解和認識。

2.嘗試運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

(二)過程與方法

1.在探究活動中體會用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和方法。

2.使學生在對設計結果的分析、論證和交流中,嘗試經過思考發表自己的見解。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創設真實的、富有震撼力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熱情。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進一步領會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性。

3.通過“協和飛機失事”原因的分析,使學生領悟細節決定成敗,提高責任意識。

【教學重點】

用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和方法

【教學難點】

將實際問題轉化為物理模型

【教學方法】

探究討論、分析講解

【教學資源】

教材、ppt課件、有關視頻資料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通過“協和飛機失事”視頻的演示,創設問題情境,強化感官與心靈體驗,激發學生對飛機起降問題的關注

賦有“空中驕子”之稱的協和超音速飛機是由英國和法國聯合研製的一種超音速客機,它的最大飛行速度可達2.04馬赫(2150km/h)。

1969年10月1日,協和飛機首次超音速飛行; 20xx年10月24日,協和式飛機退出了商用飛機的歷史舞台。

20xx年7月25日,協和客機AF4590班機在法國戴高樂機場進行起飛,當起飛速度達到328km/h時,飛機接到塔台傳來消息飛機尾部起火。但是,機長還是拉起了飛機。飛機於起飛後約2分鐘爆炸,墜毀於機場附近,這場悲劇造成了113人喪生。

教師:讓我們把沉重的心情化為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來研究下面的問題。

第二環節:通過對〖問題1〗的探究和討論,體會用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和方法

〖問題1〗飛機跑道的設計

請你設計一種飛機跑道,給一種特殊類型的噴氣式飛機使用。

該飛機在跑道上滑行以a=4.0m/s2恆定的加速度增速,當速率達到85m/s時就升空,如果允許飛機在達到起飛速度的瞬間停止起飛而仍不會滑出跑道,且能以大小為5.0m/s2的恆定加速度減速,跑道的長度應當設計為多長?

1.畫出設計分析草圖

2.寫出設計依據的公式

3.算出你的結果

4.拿你的設計方案和同學交流

獨立思考 ――發現問題

交流討論 ――修正設計

設計展示 ――規範要求

第三環節:通過對〖問題2〗的討論分析,深化對研究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悟知識的運用價值

〖問題2〗協和號AF4590班機的機長為什麼還是拉起了飛機?有關數據:法國戴高樂機場跑道的總長度為4000m,飛機起飛時的加速度約為2.1m/s2,降落過程中加速度大小能夠達到約1.4 m/s2,飛機拉起時速度已達到328km/h。

學生通過計算分析,得出結論:此時速度達到328km/h,飛機已經跑了20xxm,如果此時採取制動措施,還需跑出3000m才能停下來。因此,在地面減速已經不可能了,於是機長拉起了飛機。。。。。。

第四環節:通過對〖問題3〗和〖問題4 〗的思考和討論,引出飛機的制動系統設計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鞏固用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解決問題的方法

〖問題3〗為了避免AF4590班機空難的發生除了延長跑道長度外,還可以採取什麼方法?

學生討論得出結論:增大飛機的制動加速度。

〖問題4〗噴氣式飛機的制動系統設計

機場跑道長為2500m,噴氣式飛機以恆定的加速度a=3.5m/s2增速,當速率達到95m/s即可升空。假定飛機在達到此速率時因故要停止飛行,設計出的噴氣式飛機的制動系統至少要能產生多大的加速度。

學生分析計算,得出結論。

第五環節:通過協和式AF4590班機失事的原因的分析,使學生領悟細節決定成敗,提高責任意識

(1)協和式AF4590班機失事的原因

事故調查結果表明:AF4590班機在進行起飛時,輾過了跑道上另一架美國大陸航空公司的DC-10班機脱落的小鐵條,造成爆胎,而輪胎破片以超過音速的高速擊中機翼中的油箱,之後引發大火。

教師:你從中悟出什麼道理?

(2)協和式飛機為什麼退出了商用客機的歷史舞台?

高能耗、高燥聲、載客量少、安全性……

教師:人類在追求高速度與保護環境兩者之間應該做出怎樣的抉擇?

(3)第二代協和飛機將於20xx年上天 載客能力達250人。

教師:讓我們關注它吧!

第六環節: 通過師生互動歸納出用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和方法

〖小 結〗用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和方法。

(1)將實際問題轉化為物理模型;

(2)畫出物理過程的分析草圖;

(3)運用物理規律和方法,分析計算得出結論。

教師:你可以使它更加完善嗎?

【發展空間】

汽車的制動加速度是保證行車安全的重要指標,請你嘗試設計一種測定汽車制動加速度的方法。

(課外研究)

【課後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是我們高一物理備課組集體完成的。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為了實現三維培養目標,課堂應該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平台,為了搭建好這個平台,就需要從創設一個好的問題情景入手,儘可能使學生獲得強烈的、深刻的、真實的、有生活與社會意義與價值的體驗。

在本節課的教學實踐中,“協和飛機失事”的視頻對學生產生了極大的心靈震撼,這種體驗使他們更加主動、熱切地投入問題的探究。在真實的情景中,利用所學習的知識與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強化了知識的實際運用意義與價值感悟。課堂上學生們以較大的熱情認真思考,積極交流,實現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針對高一新生的特點,教學中特別注意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良好習慣和解決問題的規範方法。

但是,隨着學生自主活動的增多,課堂的組織略顯鬆弛,對學生設計的展示和交流有些不足。

新課程的實施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搭建了一個更大、更堅實的平台;同時,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教師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空間。面對許多困惑,我們只有不斷地學習和實踐,才能“站的更高,看的更遠”。在給學生創設“體驗課堂”的過程中,也體驗着創新、創作的快樂。

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反思二: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反思(800字)

我經歷這麼多教學坎坷,我對教學理念,物理教師專業化的發展要求有了一定的領悟.曾經年少愛追夢,一心只想往前飛,踏遍千山和萬水,一路走來不能回,而今才發現,一個人,不僅要低頭趕路,還要學會遙望遠方,更應仰望蒼穹,走走停停,回頭望望,不斷反思總結,為下一段路的風兼程而養精蓄鋭。

一、作為二十一紀的教師要轉變自己的角色,以學生為主體。新課改要求教師要注意三維目標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特別要求教師注意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理解和應用,要求教學中要有情感,要有對學生的評價和激勵。要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注重實踐活動,理論聯繫實際。這樣的課堂才顯得“有血有肉”,“充滿生機”,才會激起學生無窮的學習慾望。

二、作為物理教師,不僅應該具有豐富紮實的學科專業知識,而且還要有較高的專業應變能力和專業情感。新課程對物理老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課堂教學目標已從過去的“學會”轉變為了“會學”,而學生的終生學習能力直接來自於教師的合理指導。這便首先對教師自身的學習能力提出了相應的要求。教師要想教好學生,首先得自己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潛移默化的將這種能力傳授給學生。

三、作為新課改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教師,應該懂教育學、心理學,掌握高中學生的認知心理和接受知識的過程與特點。高中學生正處於青春發育期,思想不夠成熟,在某種程度上情感的波動對學習的影響較大,而且這時的學生也非常渴望老師的理解、鼓勵和關懷。因此,我們應該有健全的專業感情,真心去關愛學生,理解學生,走到學生中去,多和學生交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樣學生就會喜歡你這位老師,更會喜歡你這門學科了。這也就是所謂的“感情投資”了,回報要比付出大得多。

教育以學生為本,關注生命,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所以教育教學是一項系統工程,一脈不和,周身不暢,我將繼續不斷反思提練,爭取最終上為理論,從而更有效的指導我的物理教育教學工作。

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反思三:高中物理有效課堂教學的反思(2875字)

實施有效的物理課堂教學,首先就要明確物理學科的思想:把複雜問 題簡單化,簡單問題理想化,理想問題模型化,模型問題具體化。其次明確物理教學的任務:在課堂上播撒一種思想,收穫一種行為;播撒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撒一種習慣,收穫一種人格;播撒一種人格,收穫一種命運。

有效物理課堂的教學,首先取決我們老師對課堂上應做什麼作出正確的決定;其次取決於我們如何實現這些決定,課堂上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其中也包括對人對已的情感,態度和價值等心理成份。有效的物理課堂教學應從平面走向立體,從單元走向多位。高中物理教學不僅應該重視科學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而且還應該重視對學生終身學習願望、科學談究能力、創新意識以及科學精神的培養。有效的物理課堂教學應該重視知識的傳承,但應改變過分強調知識傳承的傾向。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我對有效課堂教學談以下幾點看法:

1、 重視培養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常儀器簡單、現象鮮明直觀的演示實驗、或能使學生多觀察、多動手的學生實驗,利用設懸念、擺疑點、設置矛盾的方法,可以激發起學生的興趣;而根據教材舉出一些生動、直觀、新奇的現象,也可以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如,蘋果為什麼落向地球?如果拋出的石塊速度足夠大,還會落向地球嗎?在光滑的平面上,一隻螞蟻能推動一個很重的鐵塊嗎?在雪地上開車時為什麼速度不能太大?如果太大會有哪些危險?有哪些方法可以辨別一根木棒哪頭是樹根?在此基礎上再不失時機地設法強化、鞏固學生的興趣。

2、 讓學生在活動掌握物理知識

教師在組織教學中要讓學生聽中學、做中學、聽懂以後做出來、做好以後説出來。教師教學中要“敢放”“能收”。新課標下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就高中階段的學生所研究的題目來説,結論是早就有的。之所以要學生去探究,去發現,是想叫他們去體驗和領悟科學的思想觀念、科學家研究問題的方法,同時獲取知識。所以教師要相信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在充分動腦、動手、動口過程中主動積極的學,千萬不要只關注結論的正確與否,甚至急於得出結論。

學生實驗及有趣的小實驗,也是現實生活的一部分。我發現,學生對實驗的興趣是最大的,每次有實驗時候,連最不學習的學生也會目不轉睛的看着實驗,物理教材中有許多學生實驗及有趣小實驗,既生動又形象,能使學生在分工合作,觀察、記錄、分析、描述、討論等過程中獲得與概念、規律相聯繫的感性認識,引導學生探索新知識。千萬不要因實驗儀器或教學進度的原因放棄實驗,而失去一個讓學生動手的機會。有趣小實驗更能發揮這種作用。例如在講慣性一節時,我先給大家演示一下慣性小球的實驗,然後讓他們自己做一下,來體會一下,把筆或者文具盒放在一張紙上,迅速抽出紙張時發現放在紙上的物體並沒有隨紙一起運動,再一次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迫使其回到課本中找到答案。再如將重心時,拿來一根木棒,然學生開辦法找出那頭是樹根,然後當堂動手找出。激發他們探究新知識的積極性,讓教學內容事先以一種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出來,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營造一個寬鬆愉悦的學習環境,使學習的內容富有吸引力,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講授聲音的發生時,可讓學生用手摸摸自己的喉嚨,讓學生驚奇的發現原來每天都聽到的聲音是由聲帶的振動而產生的等等,這樣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掌握物理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同時,瞭解這些知識的實用價值,懂得在社會中如何對待和應用這些知識,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和應用能力。

3、 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

有效物理課堂教學離不開啟發講授式、實驗探究式、小組合組式、自主學習式、科學研究式等多種教學方式。孔子在《論語》中指出了“悟”的邊緣狀態是“憤”、“悱”。説出了啟發教學的精髓。通過啟發讓學生達達“憤悱”的狀態:“心求通而尚未通,口欲言而未能言”。 探究式教學有多種形式,靈活運用,把握好提出問題這個要素,讓問題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成為課堂的中心。愛因斯坦講:“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讓學生經歷真實的學習過程,一堂有效的物理課,必須使所有學生都經歷“真實的學習過程”。“真實”,體現在學生從不懂到懂、不會到會、模糊到清晰、錯誤到正確、失敗到成功的過程之中;體現在教師的循循善誘、真誠幫助、嚴格要求和規範訓練的方法之中;體現在學生不同方法不同過程的交流、不同思想不同觀點的碰撞和懷疑、爭論、發散、統一以及自圓其説之中;體現在教師真情實感的批評和表揚之中;體現在學生有充分的時間獨立思考、有個性的語言表達和有膽魄的對一切權威的否定之中;體現在教師機敏地捕捉動態生成的教育教學資源,對預設教案的必要調整和捨棄之中。真實的,才是最美的、最精彩的。

4、發揮多媒體技術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的優勢。

創建物理情景、渲染氣氛,增強學生求知的興趣。在課堂教學中合理藉助於多媒體技術,可以輕鬆的引領學生進入直觀、形象、甚至虛擬的場景,使學生猶如身臨其境,學習興趣倍增。如在講授 "曲線運動”這一節時,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過山車情景來引入新課,學生會被刺激的情景深深吸引,有的還會想起自己的親身經歷,有的還會以後去試試。教師適時提出問題:在高處,為什麼過山車在軌道的下面也不掉下來?其中包含了什麼物理道理?這樣可啟發學生的思維,教師再結合其他生活中的例子,指導學生思考提出假設,這會給學生產生難以忘懷的印象,從而加深對光沿直線傳播的認識。

5、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利用猜想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猜想的過程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思維發散過程,通過猜想力的鍛鍊和培養,激發和保持學生研究物理問題的濃厚興趣和慾望,從而使學生自覺地、積極地去探求物理知識。這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能起到重要作用。

利用猜想可以提高學生的分析力、觀察力、操作力和其他方面的技能,啟發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可以使物理教學過程變成學生積極參與的智力活動過程,鍛鍊和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探討研究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為創造力的孕育、萌發創造了條件。

總之。一堂有效物理課的教學,需要有豐富的“知”和“識”,“知”和“識”是黃金搭擋,只有“知”,而沒有“識”,那隻能是個容器,所學的東西不能內化為自己的血液,只能是一種外加的累贅,有了“識”,才能化死為活,化古為今,為我所用,更要有真摯的情感與探索體驗,這是任何時候評價有效物理課堂教學的底線。檢驗的標準就是學生的接受程度與效果。在課堂上,主要考查學生有無切實掌握這些知識,並將這些新知識納入自己原有的知識體系中融會貫通。這本身也是一種能力。同時,還要了解獲得知識的過程,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積極主動地跟進、共鳴和投入,每一個學生是否在原有基礎上得到了儘可能大的進步與發展。在致力於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是否能使“優等生”“吃得飽”,讓“暫困生”“吃得了”,真正學有所得,各有發展。要充分開展課堂有效教學,一切要從教學的實際出發,順應學生的學情、講究實效,正確處理好教、學、練關係,靈活運用各種教學策略和手段,採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全面有效的提高課堂效率。

高中物理教學設計 篇15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掌握楞次定律的內容,能運用楞次定律判斷感應電流方向。

2、培養觀察實驗的能力以及對實驗現象分析、歸納、總結的能力。

3、能夠熟練應用楞次定律判斷感應電流的方向

4、掌握右手定則,並理解右手定則實際上為楞次定律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踐活動,觀察得到的實驗現象,再通過分析論證,歸納總結得出結論。

2、通過應用楞次定律判斷感應電流的方向,培養學生應用物理規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本節課的學習中,同學們直接參與物理規律的發現過程,體驗了一次自然規律發現過程中的樂趣和美的享受,並在頭腦中進一步強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一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

1、楞次定律的獲得及理解。

2、應用楞次定律判斷感應電流的方向。

3、利用右手定則判斷導體切割磁感線時感應電流的方向。

教學難點

楞次定律的理解及實際應用。

教學方法

發現法,講練結合法

教學用具:

乾電池、靈敏電流表、外標有明確繞向的`大線圈、條形磁鐵、導線。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教師:[演示]按下圖將磁鐵從線圈中插入和拔出,引導學生觀察現象,提出:

①為什麼在線圈內有電流?

②插入和拔出磁鐵時,電流方向一樣嗎?為什麼?

③怎樣才能判斷感應電流的方向呢?

本節我們就來學習感應電流方向的判斷方法。

(二)進行新課

1、楞次定律

教師:讓我們一起進行下面的實驗。(利用CAI課件,屏幕上打出實驗內容)

[實驗目的]研究感應電流方向的判定規律。

[實驗步驟]

(1)按右圖連接電路,閉合開關,記錄下G中流入電流方向與電流表G中指針偏轉方向的關係。(如電流從左接線柱流入,指針向右偏還是向左偏?)

(2)記下線圈繞向,將線圈和靈敏電流計構成通路。

(3)把條形磁鐵N極(或S極)向下插入線圈中,並從線圈中拔出,每次記下電流表中指針偏轉方向,然後根據步驟(1)結論,判定出感應電流方向,從而可確定感應電流的磁場方向。

根據實驗結果,填表:

磁鐵運動情況N極下插N極上拔S極下插S極上拔磁鐵產生磁場方向線圈磁通量變化感應電流磁場方向

教師:N極向下插入線圈中,磁鐵在線圈中產生的磁場方向如何?

教師:再把該磁鐵從線圈中拔出時,磁鐵在線圈中產生的磁場方向如何?

教師:S極向下插入線圈中,情況怎樣呢?

教師:再把S極從線圈中拔出時,情況如何?

教師:通過上面的實驗,同學們發現了什麼?

教師:剛才幾位同學的説法都正確。物理學家楞次概括了各種實驗結果,在1834年提出了感應電流方向的判定方法,這就是楞次定律。投影打出楞次定律的內容。

[投影]

感應電流具有這樣的方向,即感應電流的磁場總要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的變化,這就是楞次定律。

(師生共同活動:理解楞次定律的內涵)

(1)“阻礙”並不是“阻止”,一字之差,相去甚遠。要知道原磁場是主動的,感應電流的磁場是被動的,原磁通仍要發生變化,感應電流的磁場只是起阻礙變化而已。

(2)楞次定律判斷感應電流的方向具有普遍意義。

教師:楞次定律符合能量守恆。從上面的實驗可以發現:感應電流在閉合電路中要消耗能量,在磁體靠近(或遠離)線圈過程中,都要克服電磁力做功,克服電磁力做功的過程就是將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的過程。

楞次定律也符合唯物辯證法。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電磁感應中,矛盾雙方即條形磁鐵的磁場(B原)和感應電流的磁場(B感),兩者都處於同一線圈中,且感應電流的磁場總要阻礙原磁場的變化,形成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賴的矛盾,在迴路中對立統一,正是“阻礙”的形成產生了電磁感應現象。

2、楞次定律的應用

教師:[投影]應用楞次定律判斷感應電流方向的基本步驟:

(1)明確原磁場的方向。

(2)明確穿過閉合電路的磁通量是增加還是減少。

(3)根據楞次定律確定感應電流的磁場方向。

(4)利用安培定則確定感應電流的方向。

教師:下面讓我們通過對例題的分析,熟悉應用楞次定律判斷感應電流方向的基本步驟,同時加深對楞次定律的理解。

標籤: 高中物理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9j2j5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