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音樂單元教學設計(15篇)

音樂單元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音樂單元教學設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音樂單元教學設計(15篇)

音樂單元教學設計1

課題

第五單元

教學內容

《雨打芭蕉》賞析

教學領域

欣賞

執教教師

教材分析

本節課出自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級上冊《音樂》第五單元國樂飄香中的《雨打芭蕉》。

1、本單元的學習內容以中國民族樂器為主,與之前所學的中國民歌《草原牧歌》、《勞動的歌》、《小調集萃》等單元形成呼應。

2、本節課貫穿了民族器樂藝術以後的整個教學,是學生進一步瞭解絲竹樂的基礎,也是形成學生合理知識鏈的重要環節。

3、廣東音樂《雨打芭蕉》屬於中國民族器樂中的“絲竹樂”,具有小型樂隊演奏、音樂情趣輕鬆活潑、演奏風格精緻細膩、音樂優雅柔和的特點,主奏樂器音色突出,易於欣賞、易於學習,實為學習瞭解中國名族器樂的佳作。

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生理、心理日趨成熟, 能夠體會音樂要素變化對音樂風格所起的作用,在觀察力和注意力上有了很大的進步,課堂上應通過多種形式的藝術實踐活動,增進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教學目標

情感目標

通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增強學生的求知慾,通過感受和體驗中國民族樂器豐富的意藴美,能對廣東民間音樂產生興趣。

知識目標

瞭解廣東音樂的風格特點,認識“換頭合尾”、“合頭換尾”“加花”等音樂創作手法。

能力目標

通過聆聽《雨打芭蕉》,初步感受廣東音樂的音樂風格,瞭解高胡的外觀和音色特點。運用聽賞法去整體把握全曲旋律,再運用情景模擬、小組合作等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與他人溝通交流、分工合作的能力。通過設置問題情境,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廣東音樂——《雨打芭蕉》的音樂情緒和風格特徵。

教學難點

理解“換頭合尾、合頭換尾、加花”等民族音樂創作手法。

教學方法

視聽結合法、引導探索法、思維導圖法、小組討論法、對比欣賞法等。

教學準備

多媒體、音像資料、思維導圖教具、二胡和高胡

教學過程

一、樂器導入

1、教師提問:你們知道我國有哪些民族樂器嗎?

學生回答教師所提問題

2、二胡、高胡實物介紹,請民樂社團學生演奏二胡和高胡,重點介紹高胡,聊聊廣東人的語言特點與高胡的音色有相通之處。

學生對比樂器的外觀,聆聽二胡和高胡的音色。

3、學生根據課前預習,介紹廣東音樂的特點,教師出示課題:廣東音樂——《雨打芭蕉》。

【設計意圖】

讓民樂社團學生分別演奏二胡和高胡,不僅能讓其他學生了解高胡音色,也能激發學習廣東音樂的興趣。

二、整體把握

師:播放《雨打芭蕉》,並提問:演奏的樂器有哪些?樂曲在表達什麼樣的情緒,在你腦海中浮現什麼樣的場景?

生:邊欣賞視頻《雨打芭蕉》邊思考老師所提問題

【設計意圖】

整體把握《雨打芭蕉》的旋律特點,感受樂曲情緒,瞭解廣東音樂的主奏樂器——高胡。

三、分段賞析

1.聽賞第一部分

師:播放第一部分旋律,出示簡譜。請學生找找相同的旋律,引出換頭合尾和合頭換尾。

生:找出相同的旋律,認識換頭合尾和合頭換尾。

師(出示第一部分樂譜)提問:請同學們找一找最密集的節奏在哪裏?

生:找出節奏最密集的旋律,跟琴哼唱第一部分旋律。

師:介紹“加花”的民間創作手法。

小遊戲:跟着老師練習聲勢節奏,進一步強化“加花” 的創作手法。

聲勢節奏譜例:

師:彈唱第一部分旋律,帶領學生熟悉主旋律。

【設計意圖】

通過幾個環節設計,讓學生了解民族音樂的幾個創作手法,密集的節奏象徵着雨越下越大,讓學生明白藝術源自於生活,讓學生體驗藝術的同時,懂得如何欣賞藝術。

聽賞第二部分

師:播放第二部分旋律,出示簡譜。並提問:你能聽到哪些樂器?他們在描繪什麼呢?

可以提示學生從節奏、力度、演奏法記號等方面去分析出此段旋律所要表現的音樂形象。

生:聆聽之後分小組討論所提問題。

中心發言人解答,其他小組質疑、追問、補充。

師:請大家畫旋律線,通過頓音記號模仿雨打芭蕉的動作。

【設計意圖】

讓學生根據樂器的音色特點找出其他幾件民族樂器,通過音樂中的節奏、力度、演奏技巧等去分析所要表達的音樂形象,小組合作能體現學生的主體性,通過畫旋律線模仿雨打在芭蕉上的動態特徵,將枯燥的樂理知識糅合進藝術表現中,讓學生參與表演,提高學習興趣。

3.聽賞第三部分

師:播放第三部分旋律,出示簡譜,並提問:此段的速度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主要圍繞哪個音在旋轉?

生:回答老師的問題,速度變化意味着雨和芭蕉的動作也發生着變化。

師:介紹此樂句圍繞着商音在旋轉,簡易介紹五聲調式。

【設計意圖】

速度變化也是欣賞音樂需要感受的一部分,商音的簡介讓學生了解中國的五聲調式。

四、完整聆聽

師:播放完整樂曲,帶領學生模仿各種樂器的演奏姿勢。

生:邊聽邊模仿所聽到的各種樂器的演奏姿勢。

【設計意圖】

帶着所學的知識再去聆聽,可以更清晰明瞭地瞭解《雨打芭蕉》,加深對廣東音樂的認識。

五、知識梳理

根據思維導圖回顧所學的知識點。

【設計意圖】

思維導圖的梳理,讓學生很清楚地知道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學生可以自己總結

六、作品背景介紹

教師請一位同學通過自己在課前查閲的資料,為大家介紹作品的創作背景。教師進一步補充。

【設計意圖】

一首作品的景點呈現也離不開它的靈魂——創作背景,也讓學生進一步瞭解廣東音樂。

七、拓展欣賞、知識檢驗

師:播放《歡樂歌》和《喜洋洋》,並提問:哪一首是廣東音樂?

生:聽辨哪首是廣東音樂。

【設計意圖】

知識檢驗,巧妙加入《歡樂歌》為下節課的學習做鋪墊。

八、教師小結

廣東音樂只是我國浩瀚的民間音樂的一種,更多的民間音樂需要我們去了解學習,更需要一代又一代地傳承與發揚

板書設計

卡片式思維導圖展示、旋律線。

教學反思

因自身不會演奏高胡,所以想到了可以利用學生資源,由學生去演奏二胡和高胡,既完成了這個教學環節,又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利用思維導圖展示整節課的知識點,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點,聽辨環節中將下次課程內容的江南絲竹樂與本節課廣東音樂進行音樂風格方面聆聽對比,既考察了學生的學習狀況又能為下次課進行鋪墊,從而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但從整體來講,整個課堂環節是流暢的,通過短短的一節課學生基本能掌握廣東音樂的風格特點。

音樂單元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欣賞課《嘎達梅林》

教材分析

本課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音樂六年級第四單元《五十六朵花》中的一課。《嘎達梅林》是一首短調蒙古族民歌,具有敍事性的特點,歌頌了民族英雄嘎達梅林帶領牧民起義,反抗王爺的英雄事蹟。歌曲的旋律採用了蒙古族常用的五聲羽調式作基礎,用上下句單樂段結構的曲式寫成。兩個樂句的節奏完全相同,上句的旋律起伏寬廣,情緒激昂。下句基本上是上句的變化重複,旋律低沉。總起來看,歌曲的節奏舒展從容、穩健有力,旋律寬廣豪邁、莊嚴肅穆,既表現了廣大羣眾對英雄崇敬愛戴的感情,也突出了英雄高大的形象。馬頭琴獨奏《嘎達梅林》是根據這首蒙古民歌改編的,馬頭琴獨特的音色,增添了內蒙古草原氣息,使嘎達梅林的音樂形象更加悲壯。

學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認知領域進一步擴展,體驗感受的活動能力增強。對音樂的欣賞和整體感受有了一定的提高,能夠了解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區和民族的音樂特點和風俗人情。

教學目標

1、瞭解蒙古族風土人情、生活習慣。瞭解蒙古族樂器馬頭琴,初步感受其深沉、渾厚的音色和獨特的草原韻味。

2、感受樂曲情緒,瞭解蒙古族短調音樂的特點,並能隨音樂參與表現。

3、通過欣賞及演唱《嘎達梅林》,激發學生對民族英雄的敬仰和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認識馬頭琴及其音色,瞭解蒙古族短調音樂的特點。

教學難點

瞭解蒙古族短調音樂的特點。

教具

錄音機、課件、手鼓、口風琴。

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時間分配

情景引入

教師引導學生參觀內蒙古大草原,感受蒙古族人民的風土人情。

大屏幕展示:草原風情圖片。

講述蒙古族的風土人情。

直觀教學創設和諧寬鬆課堂氛圍。

新授課

(一)欣賞馬頭琴獨奏《嘎達梅林》階段目標:認識馬頭琴,初步感受其深沉、渾厚的音色和獨特的草原氣息,感受樂曲悲壯的情緒。

1、馬頭琴是蒙古族特有的一種傳統樂器,因在琴桿的頂上雕着一個精緻的馬頭而得名,它是蒙古族人民最喜愛的一種樂器。

出示馬頭琴的圖片。

認識馬頭琴。

使學生對馬頭琴有初步瞭解。

2、現在我們認識了馬頭琴,就讓我們一起感受馬頭琴的獨特音色吧!

馬頭琴的發音柔和渾厚,音色寬闊低沉,使我們感到音樂具有草原的氣息。

播放樂曲。

感受馬頭琴音色。

使學生對馬頭琴的音色有一定認識。

(二)欣賞蒙古族民歌《嘎達梅林》階段目標:初步感受歌曲悲壯的情緒,並能演唱歌曲。

1、欣賞歌曲《嘎達梅林》。聽一聽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深情、悲壯、豪情。)

播放歌曲《嘎達梅林》。

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情緒。

讓學生初步感受歌曲情緒。

2、講述《嘎達梅林》的含義和歷史背景故事。

xxxx年前,蒙古族封建王公達爾罕勾結軍閥強行開墾土地。嘎達梅林代表人民利益到瀋陽去控告。但是,不僅控告無效,他反判處死刑。嘎達梅林的妻子牧丹聞訊後,帶領羣眾救出了嘎達梅林。嘎達梅林率眾起義,形成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反抗封建貴族統治的大規模武裝鬥爭。後來,嘎達梅林在遼河畔被敵人包圍壯烈犧牲。

講述《嘎達梅林》這一真實故事。

聆聽民族英雄的偉大事蹟。

激發學生對民族英雄的敬仰和熱愛之情。

3、分析歌曲風格特點辨別是短調民歌還是長調民歌?

這首歌曲上句的旋律起伏寬廣,情緒激昂。下句基本上是上句的變化重複,旋律低沉。結構短小、節奏規整,裝飾音較少。

總結短調民歌特點。

分析歌曲風格特點。

讓學生分析短調民歌特點。

4、現在我們就一起來學唱歌曲。(視唱旋律,填詞演唱)

帶領學生視唱,演唱歌曲。

學唱歌曲。

讓學生學會歌曲。

5、同學們已經學會了這首歌曲,但情緒還不夠準確。同學們在演唱時要注意歌曲的情緒。(完整演唱歌曲)

指導學生演唱情緒。

有感情完整演唱歌曲。

使學生更好掌握演唱情緒。

拓展

(三)不同形式表現歌曲的音樂風格。

講解蒙古舞族舞蹈動作特點。

(大雁舞,馴馬舞)

隨音樂完整做動作並演唱歌曲。

講解蒙古舞族舞蹈動作特點。加入手鼓。

學生隨音樂學動作。

不同藝術形式帶來的音樂感受,拓展學生鑑賞能力。

小結

本節課。我們走進了蒙古,認識了馬頭琴,欣賞了短調歌曲《嘎達梅林》,《嘎達梅林》是一首英雄的讚歌。讓我們記住英雄,歌頌英雄,歌頌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唱響這優美動人的頌歌。

教學設想

在這節課中,不但讓學生欣賞馬頭琴獨奏《嘎達梅林》,還讓學生學習了民歌《嘎達梅林》,使學生對歌曲的情緒有更深入的瞭解,也使學生能夠了解到不同的藝術表達形式。

1、瞭解蒙古族風土人情,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欣賞馬頭琴獨奏,使學生初步瞭解馬頭琴。

3、講述《嘎達梅林》歷史背景,激發學生對民族英雄的敬仰和熱愛之情。

4、分析短調音樂的特點,舞蹈參與歌曲的音樂表現,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蒙古族音樂特點及處理方法。

教學反思

本節課讓學生們欣賞了馬頭琴獨奏《嘎達梅林》,還學唱了民歌《嘎達梅林》,瞭解到馬頭琴獨特的音色和草原英雄嘎達梅林的故事,不僅讓學生感受到了歌曲悲壯的情緒,還讓學生對蒙古族歌曲的音樂特點有了初步感受。在欣賞馬頭琴獨奏之餘還讓學生用不同形式參與歌曲的音樂表現,拓展學生視野。激發學生對民族英雄的敬仰和熱愛之情。

音樂單元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不同的形式來欣賞歌曲《勞動最光榮》,瞭解歌曲的內容,熟悉歌曲的旋律。

2、行為目標:通過聆聽、模仿、哼唱、表演等音樂時間活動,綱手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從中體會勞動的快樂。

3、情感目標:在欣賞中激發學生熱愛來動,熱愛生活的思想情感,感知勞動的光榮,懂得勞動使生活幸福的道理。

教學重點:

通過聆聽《勞動最光榮》感受音樂的歡快情緒和音樂所描繪的人物形象,體會本次活動主題-愛勞動,教育學生養成愛勞動、愛觀察的習慣。

教學難點:

通過聆聽《勞動最光榮》,讓學生想象其歡快的音樂情緒,結合模仿滿足低年級兒童的好動性,使學生從小建立起熱愛勞動的樂觀態度。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看過小貓釣魚的故事嗎?誰知道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1、熱愛勞動

2、做事情要專心,不能三心二意

3、做事要持之以恆,堅持到最後。

二、欣賞歌曲

1、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小貓釣魚》的主題歌的名字就叫《勞動最光榮》。這首歌曾在第一次少年兒童文藝創作評獎活動中獲得音樂作品獎。歌曲生動活潑,形象鮮明,今天老師還給同學們帶來了一段這個美術片的片段,讓我們共同來欣賞一下吧

(多媒體播放錄像)

2、師:等課後老師會把完整的美術片放給大家看的,通過簡短的影片我們又對歌曲加深了印象,下面老師給同學們提出了一個問題,請你帶着這個問題再來聽一遍這首歌曲。問題是:歌曲中都出現了那些小動物,他們都在做什麼?(播放音頻)

3、學生回答(多媒體演示)

小鳥————梳粧 公雞————唱歌 小喜鵲—————造新房

小蜜蜂———採蜜糖 小蝴蝶——貪玩耍

4、按節奏讀歌詞

5、隨音樂哼唱歌曲

6、教師提問:大公雞、小鳥,小蜜蜂、小喜鵲他們的表現與小蝴蝶有什麼不同啊?(小蝴蝶貪玩耍,不愛學習不勞動,其他的小動物都很勤勞,愛勞動)

7、同學們回答 的太棒了,作為獎勵,老師再給你們放一段精美的小舞蹈,看看視頻裏小朋友是這樣用舞蹈來表現歌曲的(播放多媒體視頻)

8、這些小朋友跳的好不好啊?那你們能自己為歌曲來創編一個小表演嗎?我相信我們班的同學一定比他們跳得還要好!前後座的同學可以互相的商量一下,看看怎樣來表現歌曲的內容。

9、學生隨音樂進行展示,教師進行評價

三、活動延伸

1、師:在學習生活中,你還見過那些勤勞的小動物,他們都是怎樣勞動的?

2、師:在學校和家裏你都參加過哪些勞動?感受是怎樣的?

3、遊戲:下課了,同學們都走了,可是教室裏還有一些沒有打掃好的地方,你能幫忙找一找,看看哪些地方沒有打掃好。

四、小結:同學們太棒了,你們不僅表演得好,而且做得也很好,老師相信你們人人都會成為勞動的小能手,用你們親來的雙手把我們的教師,我們的校園,我們的生活打扮的更加美麗,因為勞動是一件光榮的事,也是一件快樂的事,讓我們大聲的説“勞動最光榮,”請同學們隨老師的琴聲共同演唱一遍這首歌曲,讓我們到歌聲中再一次體驗勞動的快樂。

教學反思:孩子們對這首歌曲很熟悉,大部分孩子都會唱歌曲,編創活動很積極,課堂效果很好。

音樂單元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管絃樂曲《森林中的鐵匠》,指導學生根據樂曲的旋律、節奏、速度、力度、情緒等音樂要素,感受理解樂曲所塑造的音樂形象。

2、通過對樂曲的多次感知和欣賞,在理解的基礎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進一步培養學生音樂的注意力、思維力、想象力、表現力和創造力。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隨音樂表演《勞動最光榮》

師:勞動是很光榮的,勞動的形式也很多,打鐵就是其中的一種。古時候,人們使用的兵器、勞動工具、生活用品等等鐵器都是由鐵匠用手工敲打出來的。

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首由德國作曲家米夏埃利斯譜寫的管絃樂曲《森林中的鐵匠》。

誰能説説管絃樂器包括哪幾種?大屏幕展出

1、初聽

(1)師:很好,下面我們就來完整地欣賞管絃樂曲《森林中的鐵匠》,請大家邊聽邊想,在你聽音樂的同時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a、學生欣賞

b、欣賞後學生自由發言

(2)師:對,這首樂曲描寫了美麗大森林的景色和鐵匠們愉快打鐵的場面。你能模仿打鐵的動作嗎?

2、復聽

師:小朋友們聽得真仔細,現在請大家更仔細地聽一遍這首樂曲,想一想可以分成幾個部分?為什麼?

a、學生欣賞

b、欣賞後學生自由發言

師:全曲可以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的音樂比較抒情優美,第二部分的音樂比較歡快熱烈。

二、分段欣賞

〈第一部分〉

1、初聽

(1)師:現在我們就先來欣賞第一部分音樂。請大家聽一聽這部分音樂的旋律在速度、力度、節奏、情緒[出示板書]等方面是怎樣的?描繪了森林早晨怎樣的景色?

a、學生欣賞

b、學生欣賞後自由發言

[根據學生的回答分出示:速度 較慢 ; 旋律 平穩 ;節奏舒展 ;力度 較弱 ;情緒 優美抒情 ]

(2)師:這部分音樂以較慢的速度,舒展的節奏,較弱的力度,平穩且優美抒情的旋律,表現了大森林早晨寧靜祥和的景象。

2、再聽

師:下面就讓我們再來欣賞樂曲的第一部分,感受一下大森林清晨時的美麗,並且邊欣賞音樂邊用身體動作來表現音樂所描繪的情景,天矇矇亮了,沉睡的森林甦醒了。[放音樂]

3、小結:

剛才,我們仔細欣賞了第一部分樂曲,作曲家用緩慢的速度,舒展的節奏,優美的旋律表現了大森林美麗的晨景。

〈第二部分〉

1、初聽:

(1)師:現在我們就來欣賞樂曲的第二部分。請小朋友聽聽這部分樂曲在速度、節奏、力度以及情緒方面起了什麼變化?第二部分音樂與第一部分音樂有什麼不同?這一部分的樂曲表現了怎樣的情景?

a、學生欣賞

b、學生欣賞後自由發言

[根據學生的回答分別出示:速度 較快 ;力度 較強 ;節奏 明快 旋律 跳躍 ;情緒歡快熱烈 ]

(2)小結:

師:第二部分的音樂節奏明快,旋律活潑歡快具有波爾卡午曲的風格,表現了森林中的鐵匠愉快而辛勤勞動的場面。[出示圖片]

(3)復聽:下面就請大家隨着音樂的節拍用打擊樂器來敲一敲,學做小鐵匠。另外,再仔細聽一聽這一部分的結尾在情緒上起了什麼變化?表現了怎樣的場景?

a、學生邊欣賞邊表演

b、欣賞後自由發言

(4)小結:結尾部分節奏更緊密,速度更歡快,情緒也更熱烈,表現出鐵匠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時喜悦的心情。

問:打鐵是一種很辛苦的工作,為什麼鐵匠們卻那麼高興,幹得那麼歡呢?

學生回答

師:説得對,因為勞動是很光榮的,勞動能創造財富,勞動能給我們帶來幸福,所以我們要從小熱愛勞動。接下來,就讓我們完整地再次欣賞樂曲,進一步感受樂曲塑造的音樂形象,並且用自己的動作來表現。

三、欣賞全曲

1、欣賞全曲

2、師:誰來説説今天我們欣賞了什麼樂曲?欣賞之後你懂得了什麼道理?

3、小結:今天,我們欣賞了由德國作曲家米夏埃利斯譜寫的管絃樂曲《森林中的鐵匠》,通過欣賞使我們懂得了勞動是很光榮的,我們要從小熱愛勞動。

教學反思:學生們能隨音樂熱情的演奏樂器,節奏把握的比較準確。

音樂單元教學設計5

單元概述:

聽賞《尋找春天》和《杜鵑圓舞曲》,以聲尋春;學唱《請你唱個歌吧》、《春曉》與《藤兒長長牽着瓜》,以聲現春。律動“請你唱個歌吧”、“森林音樂會”和“歌詞創編”是綜合性創造活動,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讚美春天、打扮春天。其中“森林音樂會”是本單元創造活動的“重頭戲”,讓學生利用生活中的聽覺積累,用音樂的方式進行表現,既活躍他們的創造性思維,也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激發孩子們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積極情感。“採集與分享”則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活動機會和更大的創造空間。

單元主題目標:

1、能結合自己的體驗在生活中尋找春天,在音樂活動中抒發自己對春天的喜愛。

2、聆聽本單元的歌曲,感受音樂的歡樂情緒和所表現的春天之美,並能用簡單的動作進行表演。

3、能根據歌曲表情和演唱形式的提示整齊地歌唱,感受不同節拍的韻律特點,並作出表情和體態反應。背唱《請你唱個歌吧》。

4、在“我的創造”中模仿生活中的聲音,嘗試進行多層次的聲音配合,感受豐富的音響效果,表現出較好的節奏感。在“採集與分享”中能較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樂於與他人共同參與表演。

課時安排:

3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

1、唱歌曲《請你唱個歌吧》

2、欣賞樂曲《杜鵑圓舞曲》

3、律動《春天來了》

二、教材分析:

1、《請你唱個歌吧》是一首歡快、活潑的歌曲。歌詞淺顯易懂,旋律輕快流暢。歌曲營造了一種人與小鳥親切對話的情境,表達孩子們對杜鵑鳥的喜愛,對春天到來充滿了喜悦之情。2、《杜鵑圓舞曲》是根據瑞典作曲家約納森創作的一首同名鋼琴曲配器的管絃樂曲。樂曲採用三拍子圓舞曲體裁,由三個小圓舞曲組成。由於曲調優美,音樂形象鮮明生動,深受人們喜愛。

三、學情分析:完整地感受歌曲旋律,讓學生設計符合三拍子強弱規律的聲勢動作,並在音樂情境中動起來。

四、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用歡快的情緒、輕鬆而富於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請你唱個歌吧》。

2、通過欣賞樂曲《杜鵑圓舞曲》讓學生感受3/4拍的節奏以及三拍子舞曲的特點,引導學生聽辨出《杜鵑圓舞曲》各部分不同的情緒和所表現的音樂形象,並能用不同的動作加以表現。

3、通過律動《春天來了》,讓學生在音樂中感受春天。

五、教學重點:

1、正確演唱歌曲《請你唱個歌吧》

2、感受樂曲《杜鵑圓舞曲》三拍子的特點,引導學生聽辨樂曲、感受樂曲、表現樂曲。

3、感受樂曲《杜鵑圓舞曲》不同的情緒以及舞曲輕快活潑的特點。

六、教學難點:

1、認識並掌握頓音記號的作用與唱法。

七、教學準備:鋼琴、cd、打擊樂器若干

教學過程:

一、 教學組織

二、趣味律動

1、猜謎導入:

師:在上課之前,老師要請小朋友來猜個謎語:“三人同日見,百花齊爭豔——打一字”(春), 春天來了,小草悄悄地從土地裏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到處都是,小朋友,你們看到了哪些變化呀?(學生回答……)

【設計意圖】:通過猜謎的方式導入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小朋友觀察地真仔細,從這麼多地方都看到春天到了我們的身邊,春天終於到了我們的身邊,我們脱去了厚重的棉衣,讓我們在明媚的陽光下活動活動,感受一下春天的氣息。

2、律動《春天來了》(教師帶學生跟音樂作律動)

【設計意圖】:旨在激發學生興趣,由此產生學習慾望。

三、欣賞《杜鵑圓舞曲》

師:小朋友都知道春天是個非常美麗的季節,你們聽,連**鵑也跳起了舞來慶祝春天了,**鵑還想請大家聽聽它跳的舞曲是幾拍子的呢!請你根據舞曲的情緒,讓我們來分一分它有幾部分?

(一)初聽全曲

1、生交流討論:師生共同得出結論:樂曲是三拍子的,可以分成三個部分。

2、師總結:對!根據樂曲不同的情緒我們可以把它分成三個部分,下面讓我們分段來欣賞。

(二)分段欣賞樂曲

1、聽賞第一部分並提問:這段樂曲的情緒怎樣?請你們隨着音樂用相應的表情和動作來感受這一部分的情緒。

2、生討論後得出結論:第一部分的情緒是活潑歡快的。

3、聽賞第二部分並提問:情緒有什麼變化?請你隨着音樂用相應的動作來表現這一部分的情緒。

4、生討論後得出結論:第二部分情緒是優美抒情的。

5、聽賞第三部分並提問:第三部分和哪一部分相似?情緒怎樣?請用動作來表現。

6、生討論後得出結論:第三部分和第一部分相似,它的情緒也是活潑歡快的。

(三)復聽樂曲

自己找好夥伴,一同隨着音樂不同的情緒用相應的動作來完整表現樂曲。

【設計意圖】:通過完整聽、分段聽來欣賞《杜鵑圓舞曲》,引導學生聽辨出樂曲各部分不同的音樂情緒,讓學生在聽賞中自己得出結論,教師起到啟發、引導作用,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四、學唱歌曲《請你唱個歌吧》

師:春天到來了,杜鵑不光高興地跳起了舞,它還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呢!你們聽!杜鵑唱的歌好聽嗎?

1、播放歌曲範唱。

2、用聽唱法教學,學生自己找出教唱的難點。

a、隨琴聲輕聲唱詞

b、隨琴聲復唱歌詞

要求:(1)找出歌曲中不認識的音樂記號

(2)找出歌曲中難唱或唱不準的旋律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找出歌曲中不懂的地方,讓他們善於勇敢地提出問題,以便更深刻地掌握知識點。

3、解決難點:

(1)學生找出不認識的音樂記號:頓音記號“▼”作用:唱得輕快而富有彈性

解決方法:

①學生提出的音樂記號如果其他同學認識,就由會的同學説出此音樂記號的名稱和作用並鼓勵其利用歌中旋律演示其唱法。

②學生提出的音樂記號,如果大家都不認識,就老師説出其名稱和作用,並演示其唱法。

(2)學生找出難唱或唱不準的旋律

①學生提出難唱和唱不準的旋律,老師先鼓勵會唱、唱得準的同學示範演唱,然後集體訓練演唱。

②學生沒提出來,但唱不準的旋律,老師要進行範唱、教唱。

4、音樂表現:

學生分小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歌曲(歌表演、繪畫、打擊樂伴奏、歌唱等形式)

練習形式:a、小組討論用哪種形式來表現歌曲。

b、各小組展開活動,合作表現歌曲。(教師到各組指導、幫助、鼓勵)

c、各小組表演,展示成果。(教師鼓勵、肯定)

【設計意圖】:歌曲的學唱及表現,都把學生放在了第一位,成為學習的主角。並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和探究,獲得學習上的成功,以此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五、課堂小結

播放《杜鵑圓舞曲》的音樂,讓學生在音樂聲中做着動作離開教室。

課時安排:3/7 二(3)

3/8 二(4)

教學後記:

通過本堂課的教學,大部分學生能熟練地用歡快的情緒,輕鬆地演唱《請你唱個歌吧》這首歌曲,對3/4拍的節奏把握較準確。對歌曲的內容及音準的把握都很好,達到了課前的教學要求。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孩子對頓音記號的作用及唱法還把握不夠好,在今後的學習中,還需繼續鞏固。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容:

1、學唱《春曉》

二、教材分析: 《春曉》是根據唐代詩人孟浩然的詩歌《春曉》創作的一首優美、深情的歌曲。歌詞描繪了春天雨後清晨鳥語花飛的動人情景,表達了詩人賞春、惜春的複雜心情。

三、學情分析:學生對歌曲內容比較熟悉,引導孩子們用巧妙的聲音編織春天早晨的詩意情景。

四、教學目標:

1、能利用古詩意境來學唱《春曉》這首歌曲,並聲情並茂的演唱全曲

2、通過我的創造,能增強孩子們的創新意識,培養其創造力,讓他們深刻的瞭解大自然的春天,並培養孩子們的合作精神。

3、由採集與分享,能使學生從生活中尋找春天,在音樂中感受春天

五、教學重點:

1、感受歌曲的意境,正確地演唱歌曲

2、通過創造活動、培養學生的音樂創造能力

六、教學難點:用聲音來再現春天的美景

七、教學準備:鋼琴、cd、節奏卡片(卡片上畫出相應的動物)、各種能表現春天的材料

教學過程:

一、 教學組織

二、故事導入:小朋友們,春天是那麼的美,那麼的春意盎然,小草、**鵑、小動物們盡情地歡唱、盡情地跳舞,這時,有一位詩人見此美景,忍不住作了一首詩(顯示古詩《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師:這首詩小朋友們讀過嗎?

生:讀過。

師:老師知道小朋友不止讀過,還很熟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有感情地朗讀一下吧!

1、生讀詩。(師在旁講解詩的大意:春天的……)

師:讀得真美,可惜就是少了點什麼?

生回答:音樂

師:是呀,如果我們加上一點音樂的話,一定會錦上添花,給詩增添春意。老師這兒就有一段音樂(放伴奏音樂)

現在,我們一起隨音樂再次朗誦

2、生隨音樂再次有感情地誦詩。

【設計意圖:詩歌結合,加深學生對音樂形象的理解,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新歌教授

師:有了音樂,這首詩就顯得更美了!可見這音樂的作用可真大啊!你們覺得剛才老師為《春曉》配的音樂好聽嗎?(好聽)其實呀,這段音樂就是作曲家們為《春曉》而寫的。你們想不想隨着音樂輕輕地來唱一唱呢?

1、播放《春曉》的範唱

(師生隨音樂輕聲哼唱旋律)

師:誰能告訴大家,這首詩表現了什麼樣的意境呀?

2、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見解。

師:那這麼美的意境,我們在歌唱時應該用怎樣的聲音來表現呢?

生:優美、柔和、抒情

3、師:現在,我們就以這種輕柔的、優美的聲音一起來演唱《春曉》。

【設計意圖:學生對《春曉》這首詩非常地熟悉,所以先詩後曲更容易讓學生掌握歌曲,從歌曲形象上也是如此,掌握了朗誦的語氣後,再來把握歌曲的情緒就輕而一舉了】

四、音樂創造表現

師:今天呀老師要帶小朋友一起去參加春天裏舉行的音樂盛會, 喲!好多小動物也都來參加了,讓我們看看參加盛會的小動物有哪些呢?

(師邊説邊用各種素材表現春天的各種聲音)

師:聽——春姑娘來了, 一陣春風吹來(師用吹礦泉水瓶來表現春風並出示春風的節奏卡片×--),靈巧的布穀在枝頭向人們傳遞美好的祝福(師模仿布穀叫並出示布穀鳥的節奏卡片0 × ×),可愛的蜜蜂也揮動那輕盈的翅膀(師模仿蜜蜂叫並出示蜜蜂的節奏卡片×× ×× ×),哇,震撼的春雷打響了(用鑔來表現打雷的聲音),春雨也悄悄地下了起來(用自制的沙錘{即在各種瓶子裏裝入沙或米}來表現春雨的沙沙聲),落在樹葉上(師用筆輕輕敲打書本模仿雨滴落在樹葉上的聲音並出示樹葉的節奏×-×),雨停啦!春天的小溪也快樂地唱起了歌(師用兩隻杯子相互倒水錶現溪水潺潺流動的聲音)……多美妙!

【設計意圖:用形象的動作來創造意境,給以學生創造啟發與靈感,括號裏的師要用紙模擬聲響】

師:在這麼美麗的春天裏舉行音樂會,感覺真是太美妙了!小朋友,你們還希望誰來參加音樂會呢?這些小鳥、蜜蜂、樹葉、小溪還會唱什麼歌呢?

【設計意圖:逐步過渡使學生進入到創造階段】

1、分組討論練習進行創造。(師到各組指導,幫助。)

(可有多種創造形式:

a、在書本節奏的基礎上創編其他不同的節奏

b、可利用各種素材創編出書本上沒有的其他各種春天的聲音。)

2、將創造出來的各種春天的聲音進行合作表演。

如:小鳥 蜜蜂 樹葉 小鳥

小鳥 風 蜜蜂

樹葉……

(不侷限於以上兩種形式,可視各班學生的情況而定)

五、採集與分享

師:我們就是春天,每個人的美好一面都會打扮我們的生活空間,使它春意盎然。那我們怎麼來打扮春天?(生各抒已見)

師:是的,比如剛才老師吹礦泉水瓶表現的春風;用筆敲打書本的聲音模仿雨點落在樹葉上的聲音……

【設計意圖:利用紙的音響探索、採集來表達春天的喜愛,培養學生的聽覺及音樂再創能力】

師:還有其他的方法嗎?請小朋友們回去找一找春天的聲音,唱一唱春天的歌曲,下節課帶過來與大家一起分享。

【設計意圖:拓展這一活動的展開,有利於學生親身體驗尋找春天、蒐集春天聲響的喜悦感覺】

五、課堂小結

課時安排:3/9 二(3)

3/11 二(4)

第三課時

一、教學內容:

1、唱《藤兒長長牽着瓜》

2、聽賞《尋找春天》

二、教材分析: 《藤兒長長牽着瓜》是首歡快、有趣的兒童歌曲,表現了少年兒童在種瓜過程中的喜悦心情。《尋找春天》是一首充滿活力的歌曲。

三、教學目標:

1、能用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藤兒長長牽着瓜》,讓學生了解領唱與齊唱兩種演唱形式。

2、通過聽賞歌曲《尋找春天》,瞭解合唱的演唱形式,使學生盡情享受春天帶來的喜悦並融入春天的氛圍中。

3、通過歌曲的各種表現形式,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四、教學重點:用歡快的情緒正確演唱《藤兒長長牽着瓜》。

五、教學難點:用領唱和齊唱的形式唱好歌曲。

六、教學準備:鋼琴、cd、打擊樂器等

教學過程:

一、 教學組織

律動進教室(播放《春天來了》的音樂)

【設計意圖】:一開始就把學生帶入到濃濃的音樂氣氛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感受階段

(一)説一説

師:美麗的春天來到我們的身邊,上節課老師讓小朋友回去採集有關春天的音響(聲音或歌曲),你找到了嗎?(生答:找到了)那請你把你的找到的春天跟大家一起來分享吧!

1、生回答自己找到關於春天的聲音及歌曲,並表演給大家看。

2、生相互評價,師給予鼓勵與肯定。

【設計意圖】:激發探索興趣,使更多的學生在音樂生活中敢於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

(二)(聽一聽)

師:小朋友找到的春天的音響可真豐富!找到的歌曲也很好聽!老師呀,也回去找了一首歌曲,請小朋友一起來欣賞一下!不過聽了之後要回答這兩個問題去哦: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麼?歌曲的情緒怎樣?

1、初聽歌曲《尋找春天》,初步感受歌曲情緒。

2、學生回答歌曲的演唱形式及歌曲情緒。

3、復聽歌曲《尋找春天》,生隨着音樂用肢體動作表現歌曲情緒。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主學習,加深對春天的體驗,為下一階段學習作好鋪墊。

(三)唱一唱

師:春天又是播種的季節,你們聽!這裏種下了一顆什麼種子呀?

1、師有感情地範唱歌曲《藤兒長長牽着瓜》。

2、用聽唱法教唱歌曲。

3、全體學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4、用領唱、齊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1)師領唱、生齊唱

(2)請唱得好的學生領唱。

【設計意圖】:通過對歌曲的演唱充分認識春天,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三、音樂表現階段:

學生分小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歌曲《藤兒長長牽着瓜》(通過歌詞創編、歌表演、繪畫、打擊樂伴奏、歌唱等形式)

練習形式:

a、組討論用哪種形式來表現歌曲。

b、小組展開活動,合作表現歌曲。(教師到各組指導、幫助、鼓勵)

c、各小組表演,展示成果。(教師鼓勵、肯定)

【設計意圖】:整節課的主線離不開春,更離不開小組的團隊意識,充分體現了春天是由我們裝扮的。

四、課堂小結

課時安排:3/14 二(3)

3/15 二(4)

教學後記:本節課我儘可能地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全身心全方位地參與音樂實踐活動之中,讓他們獲得音樂審美體驗。音樂是情感藝術,審美教育是一種情感教育。《藤兒長長牽着瓜》是一首歡快、有趣的兒童歌曲,表達了少年兒童在種瓜過程種的喜悦心情。歌曲起伏旋律較大,學生不易掌握,所以採用聽唱法教學。聆聽是很重要的,通過反覆聆聽,感受作品中的音樂形象,情緒,體驗情感。對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有重要作用。不過聆聽也要有目的性,教師可以通過設問或其他要求,賦予每次的聆聽一個具體的方向性。第一次聆聽時,我設問:有音樂你彷彿看到了什麼?歌曲情緒如何?復聽讓學生感受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麼?反覆聆聽主要是讓學生熟悉曲調,為後面的學歌作準備,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歌曲節奏。

我十分清楚地認識到:音樂教學過程是一個在教師啟發與指導下,引導學生參與體驗音樂的過程。沒有學生主體參與體驗,就難有真正的音樂教學。只有當學生參與到音樂活動之中,自己親身主動地去體驗、領悟、探尋,與音樂融為一體時,才能對音樂知識、技能技巧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才能實行對音樂的欣賞與創造。

在創編動作和以“春”為主題的交流活動中,要給予學生想象的空間,提供展示舞台。音樂教育如果與其他藝術能相互連通,互相遷移,就能提高其綜合藝術之審美能力,給學生以深刻的審美體驗。此活動旨在加強音樂與文學、美術等藝術形式的聯繫,通過畫畫、唱唱、誦誦等實踐活動,使學生真切地感受春天的美景及其並將它表現出來,而且還發揮了學生的特長,培養其綜合思維能力。

音樂單元教學設計6

一、導入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小胖胖,他呀,原來很沒有禮貌,在家看見奶奶,就裝作沒看見,看見叔叔,跟叔叔説話,説:“喂!喂!喂!”真是沒禮貌,大家見了都搖頭,後來呢,小胖胖變了,看見奶奶,遠遠地就叫:“奶奶好!”看見叔叔,趕緊跟叔叔招招手。現在人人都誇胖胖是個懂事的好孩子。今天我們一起學這首《小胖胖》。

二、學習歌曲。

1、節奏遊戲——模仿打拍,提示注意傾聽(培養良好的音樂傾聽習慣)

2、學習歌曲

1)欣賞歌曲範唱,聽聽小胖胖是怎樣的孩子第一段,回答問題

2)用表情告訴老師。再聽—————小胖胖經過大家的幫助後又是怎麼樣?欣賞第二段回答問題

3)學習歌詞—隨老師一起朗讀(教師有感情的朗讀)

4)表演小胖胖和叔叔———請兩位學生,(進一步體會歌曲情節幫助學生理解歌詞)

5)隨老師分句教唱第一段

6)教唱第二段

7)分句領唱,齊唱,(比比誰的記性好)

8)學生演唱

3、分小組扮演角色:奶奶、小胖胖、叔叔。

三、拓展

分小組創編角色,自己加動作,自己編歌詞。

聽歌曲《對不起沒關係》

四、課堂小結

教學反思:這首歌歌詞通俗易懂,一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是非分辨能力,所以對於小胖胖的前後的言行能夠分辨出對錯。而小胖胖又是跟自己年齡差不多的孩子,所以唱起來學生的積極性還是比較高的,在學唱的環節的節奏遊戲時,有幾個學生跟着老師還可以,自己獨立打拍的時候就有點亂了,有的手跟嘴不和諧,有的唱歌結束後還在拍着,我知道是因為平時的訓練缺乏目的性,是在將來的教學中應該注意的。

這是一首領唱的歌曲,讓同學領唱讓學生的表現慾望得到滿足的同時,不但使知識掌握得更牢固,還使他們獲得快樂、享受了成功的歡愉。

音樂單元教學設計7

教學內容:歌曲教學《動物説話》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對描寫小動物的歌曲感到有趣,知道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人與動物應和諧相處。

2、過程與方法目標:能用愉快的心情演唱《動物説話》這首歌曲,並領會歌曲中愛環境、愛動物的情感。創造性地參與音樂活動,嘗試進行音樂創編活動,初步創編歌詞的樂趣。

3、知識技能目標:學習“x x | xx x | ”的節奏型,能準確運用在歌曲中。

教學重點:能用聽唱法完整的演唱、表現、創編歌曲。

教學難點: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動物説話》,並進行創造性的音樂實踐活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歌曲

師:先聽我拍,然後請大家模仿我的,拍節奏

師:拍 x x | xx x |

生:拍x x | xx x |

師:我們用這個節奏給下面這段音樂伴奏怎麼樣?

二、講授新課

1、播放歌曲《動物説話》,引導學生拍節奏。

師:,今天老師帶來的歌曲,你覺得應該叫什麼名字?《動物説話》請同學們仔細聽聽歌曲中唱了哪些小動物?小動物出場的順序是什麼?這些小動物是説了什麼話?(播放歌曲《動物説話》)

生:傾聽歌曲,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情緒。

師:提問:誰記得老師剛才提的什麼問題?

生:回答問題——————小雞、小鴨、喜鵲、青蛙

師:它們是怎樣説話樂嗎?它們説的是什麼呀?

生: 小雞:嘰嘰嘰 小鴨説話:嘎嘎 嘎

喜鵲唱歌:吱吱喳 青蛙唱歌:咕兒呱

師:大家記得真清楚,誰記得,小動物們説話之後歌曲就有停頓,就好像小動物們説累了,緩和一下再説,這些地方是用伴奏的形式出現的。我們一起再來聽一遍。

生:再次感受作品。

二.學唱歌曲

1.學習第一段歌詞

師:歌曲中有停頓,我們加上拍手 x x| xx x|

生:嘗試用拍手的方式進行伴奏。

師:我用這樣的動作代表小雞在説話(雙手食指並在一起按照節拍點兩下),停頓的地方大家進行拍手伴奏

2.合作學習

師生合作(教師唱歌詞,學生拍手)

生生合作(學生分成兩組,學生唱詞,學生拍手)

師:小雞説話聲音很好聽,很短,小鴨説話跟它一樣嗎? 還是那樣短嗎?(播放第二段歌詞)

生:自主表現。

3.學習第二段歌詞

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4.學習第三、四段歌詞

師:下面出現的動物是吱吱喳的小喜鵲和呱瓜叫的小青蛙,它們就不説話了,它直接就唱歌了。

生:演唱第三、四段歌詞

5.完整演唱歌曲

師:剛才我們花費了些時間,分別學習了四段歌詞,現在,我們能不能把四段歌詞連起來演唱一下?

生:完整演唱歌曲

6.分組創編歌詞

師: 生活中一定還有其他可愛的小動物,請把你喜歡的小動物編進這首歌曲裏,使歌曲更加豐富。

生:分組進行創編

三.展示活動

師:把你們創編的歌詞唱給大家聽,好不好?

生:上台展示

師:給大家評價的機會(或拍照片給大家看)

四、課堂小結:

師: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大家要怎樣對待它們呢?

生:愛護小動物

師:人與動物和諧相處。

第四單元 音樂中的動物

第二課時《鴨子拌嘴》

教學目的:

1、通過聽賞打擊合奏《鴨子拌嘴》,使學生初步接觸並喜歡民間音樂。

2、通過介紹我國豐富的打擊樂器和學生的實踐活動,使孩子們知道各種豐富的音響能生動地表達一定內容。

教學重點:認識打擊樂器

教學難點:聽便樂器的音色,並用樂器表現動物的形象。

教具:鴨子拌嘴動畫課件、碰鈴、三角鐵、舞板、雙響筒、小鼓、鈴鼓、鑼、鑔。

教學過程:

一、遊戲導入

師:老師這有一棵打擊樂器樹,請同學到樹上找出認識的打擊樂器(碰鈴、三角鐵、舞板、雙響筒、小鼓、鈴鼓等)

學生認識打擊樂器並做節奏回聲遊戲。

通過聽辨,學生進一步熟悉各種打擊樂器的音色及名稱。

2、檢查學生模仿、自制的打擊樂器為歌曲《新年好》伴奏。

二、新課

1、師介紹打擊樂器—————鑼、鑔

2、出示課題——————《鴨子拌嘴》

師:同學們知道拌嘴什麼意思嗎?

生:拌嘴是吵架的意思。

3 、學生帶着鴨子拌嘴這個問題出聽全曲。(生聽完談自己的想象)

4、看動畫片《鴨子拌嘴》,要求學生邊看畫面,邊聽音樂,並説出聽到樂曲中有哪些打擊樂器。

生:有鑼和鑔的聲音。

師:這首樂曲描寫一羣小鴨子(用小鑔演奏)、大鴨子(用大鑔演奏)清早走出舍門來到池塘,戲水打鬧,饒舌拌嘴,然後心滿意足搖搖擺擺回窩去的生動情景。

5、創作活動

(1)老師引導學生進行鋪墊練習了,利用形象思維,啟發學生自覺進行節奏片段創作。師:請同學們用自制打擊樂器發出的聲音,來表現一隻小狗在啃骨頭的聲音;一隻小老鼠在偷吃東西的聲音。

(2)學生用自制打擊樂器所發出的聲音來表現一定的音樂形象後,創作一首自己的《鴨子拌嘴》,邊看畫面邊創作。師用小鑔表現小鴨子並用錄音機錄製。

(3) 播放師生共同創作的《鴨子拌嘴》通過聽賞進一步啟發學生的想象空間。

6、再次聽賞《鴨子拌嘴》

老師要求學生用自己創作的《鴨子拌嘴》和此曲作比較,鼓勵學生多學音樂知識,將來就能創作出優秀的音樂作品。

三、小結:希望同學們在以後聽賞樂曲時,都能展開想象的翅膀,在音樂的天空中翱翔。

第四單元 音樂中的動物

第三課時《小動物回家》

教學內容:歌曲《小動物回家》

教學目標:

1、學會演唱《小動物回家》這首歌。

2、能積極參與音樂表演,並主動擔當劇中的角色。

3、能在《小動物回家》的遊戲中正確拍擊節奏,並與同學一起分享“找到家”的快樂。

教學重點:

能在《小動物回家》的遊戲中正確拍擊節奏,並與同學一起分享“找到家”的快樂。

教學難點: 能積極參與音樂表演,並主動擔當劇中的角色。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森林裏的音樂會散場了,小動物們要回家了,讓我們一起來看它們是怎麼回家的?

二、講授新課

1、初聽歌曲

小鹿回家 跳跳跳 小鴨子回家 搖搖搖

小烏龜回家 爬爬爬 小花貓回家 靜悄悄

2。再次傾聽歌曲

隨音樂做動作

3、讀歌詞,師讀紅字,生讀黑字。然後交換。

4、隨音樂跟唱歌曲。

5、隨伴奏音樂完整地演唱歌曲。

6、為歌曲設計不同的速度、力度、表現四種動物形象。

三、編一編

1、分組為歌曲編創動作。

2、模仿小動物的動作,參與歌曲表現。

四、課堂小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呢?

第四單元 音樂中的動物

第四課時《小狗圓舞曲》

教學內容:欣賞《小狗圓舞曲》

教學目標:

1、感受a段與b段旋律不同的情緒,初步瞭解作品所表達的主要內容。

2、嘗試用身體動作表達自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

3、體驗小狗嬉戲的快樂。

教學重點:感受a段與b段旋律不同的情緒,初步瞭解作品所表達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嘗試用身體動作表達自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播放樂曲《藍色多瑙河圓舞曲》引導學生隨音樂律動,聽了這樣的音樂你最想做什麼?它給你什麼感覺?

2、介紹圓舞曲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首圓舞曲。

二、講授新課

1、初聽樂曲

提問:"聽了這段音樂,你覺得開心嗎?""音樂是快快的還是慢慢的呀!"(快快的)是什麼樂器演奏的?

2、再次傾聽,隨音樂律動,樂曲分幾部分?

3、聆聽a段旋律,初步感知音樂形象

提問:"其實,這段音樂裏還藏着一隻小動物,會是誰呢?你們來聽聽。"

4、隨音樂請孩子們用動作表現,。

5、音樂欣賞b段。

(1)播放b段音樂,感知音樂變化。

提問:"小狗玩累了,這個時候它會幹什麼呢?"(播放b段音樂)

用動作表現。

提問:"你怎麼知道的?你從哪裏聽出來的。"(音樂裏)

"那這個音樂是變快了還是變慢了?"

(2)、隨樂集體表演。

再次欣賞a段音樂,體驗音樂得再次速度變化。

6、完整欣賞音樂,邊遊戲。介紹音樂名稱及作者。

五、結束部分

 延伸活動:提供自制樂器、傳統樂器讓學生嘗試隨着節奏演奏,細細品味樂曲的旋律及樂曲所表達的情感。

第四單元 音樂中的動物

第五課時《小貓釣魚》

 教學內容:歌曲表演《小貓釣魚》。

教學目的:

1、指導學生以輕鬆、詼諧的歌聲表現小貓釣魚的有趣情景,並使他們懂得做事必須“一心一意”的道理。

2、啟發學生感受音樂,積極參與表現音樂,豐富和發展學生的審美情趣。

3、通過歌詞創編、為歌曲編故事並表演,發展學生個性,培養生自信、大膽的心 理素質,對學生進行創新意識、創造能力的培養。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唱準六度、七度大跳,停準歌曲中出現的休止符。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師:同學們,想聽故事嗎?

生:想。

師:(播放媒體課件講述故事)。

師:這故事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歌曲《小貓釣魚》這首歌曲的故事了

板出課題—————《小貓釣魚》。

二、講授新課

1、學習歌曲

(1)初聽歌曲:音樂是怎樣講述這個故事的?

(2)再聽歌曲:歌曲有幾段歌詞?

(3)師範唱歌曲《小貓釣魚》

(4)學生讀歌詞二遍。

(5)學生跟師彈琴學唱歌詞第一段。(注意:歌曲中的休止符的停頓以及怎樣唱好下滑音)

(6)反覆學唱,哪一句存在問題,請學生互相幫助解決問題。

(7)採用接龍的方式演唱歌曲。

(8)師引導學生演唱時體會歌曲每一部分的情緒:風趣、着急、傷心、自信、高興。

(9)學生完整的演唱歌曲兩段。

2、歌曲處理

師:《小貓釣魚》這首歌的歌詞分為幾段?(二段)

師:歌曲第一部分的小貓是如何釣魚的?(三心二意)

師:那第一部分我們應該怎麼唱?(活潑一點,遇到休止符號要停)

a、全班演唱第一段

師:三心二意的小貓能不能釣到魚?(不能)

師:小貓沒釣到魚,心情怎麼樣?(傷心、失望)

師:那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第二部分?

b、分組演唱第二段

師:三心二意的小貓一條魚也沒有釣到,這可怎麼辦啊?

生:小貓改正缺點,不再貪玩了

師:現在請全體同學用自信的語氣來演唱歌曲的第二歌詞。

c、集體演唱第二段

師:好在小貓知錯就改,功夫不負有心人,專心的小貓終於釣到了一條大魚。它此時的心情有什麼變化?(高興、喜悦)

師:那我們一起來用歌聲來讚美小貓吧!

d、齊唱歌曲最後樂句。

三、表演

1、小組合作 進行表演

(1)由教師佈置活動的背景,示範釣魚的動做,小河岸邊的小草動作,花兒的動作,全體學生參加歌表演。

(2)學生自由討論,設計表演動作,自己創造角色。

(3)播放《小貓釣魚》歌曲,分組表演。

2。表演後學生互評,啟發學生開闊思路,互相學習

五、小結

通過創編和表演,大家明白了做任何事都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養成做事專心的好習慣。

第四單元 音樂中的動物

第六課時《龜兔賽跑》

教學內容:欣賞《龜兔賽跑》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感受不同的節奏、旋律、速度及不同樂器的音樂所表現的不同音樂形象,能夠運用豎笛吹奏主題音樂,並理解這首樂曲所表現的內容。

2、能力目標:通過創作表演,培養學生的音樂創造能力、音樂表現能力及音樂想象能力。

3、情感目標:在學習中,注意用鼓勵性的語言,幫助學生克服緊張的心理,樹立自信心。通過音樂故事使學生獲得思想情感上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體會音色、速度節奏在音樂中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新課教學

1、導入。提出問題:同學們《龜兔賽跑》的故事你們都聽過了吧,誰能把這個故事描述一遍?

2、作品介紹。聽同學講作品簡介,檢查課前查找資料的情況。

3、欣賞全曲。先提出問題:請同學們邊聽邊分析作品特點?作品使你明白了什麼道理?再播放動畫片。

4、分析作品,學習主題音樂。

①引導學生小組討論,然後彙報。

②提出問題,引出主奏樂器大管和單簧管。播放主題音樂。

5、樂器進課堂。自由吹奏豎笛,出示兩段主題音樂,引導學生分小組練習後,再統一練習。

(小組互相討論學習。體現探究式教學,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6、分組表演。引導學生用別的方式表演《龜兔賽跑》。

二、小結

希望同學們都能學習烏龜踏踏實實的,做事堅持不懈的精神,努力學習。

音樂單元教學設計8

設計意圖:

“巧嘴巴,會説唱,開口吐出一串花。你也練,我也練,個個都是巧嘴巴。”本單元以“巧嘴巴”組合,活動中讓學生感知和體驗聲音創造之“巧”。聽賞《我家小院嘴巴多》、《鴨子拌嘴》、《唱大戲》、《蟈蟈和蛐蛐》,增強孩子對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多種音響和好奇和興趣,嘗試模仿與表現。學唱歌曲《數鴨子》、《猜謎語》和有創意地練習“繞口令”,練練自己的“巧嘴巴”,讓小朋友對擁有“巧嘴巴”充滿信心,並體驗到音樂更講究聲音之“巧”。

單元目標:

1、在聽賞和演唱歌曲的活動中,感受音樂情緒,拓寬學生的動物知識面,激發學生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2、能積極有序地參加音樂遊戲和音樂表演,並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和熱情,表演大膽、投入。

3、通過練習《繞口令》和欣賞《鴨子拌嘴》,感受與瞭解速度與節奏的變化對錶達音樂情緒和音樂形象的作用。

4、通過本單元的學習,知道真正的“巧嘴巴”就在我們的身邊,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尋找美、發現美、感受美、體驗美。

單元重點:

1、能用不同的速度和節奏念“繞口今”。

2、在演唱、聽賞歌曲的過程中,充分培養學生對動物的熱愛之情。

單元難點:

1、用自已創作的節奏及不同的速度念出獨特的“繞口令”。

2、能在老師的幫助下創編和表演樂曲的動作。

課時安排:

4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動:我的創造:用不同的速度和節奏念繞口令

2、聽:《我家小院嘴巴多》

教學目標:

1、通過用不同的速度我節奏念繞口令,知道不同的節奏和速度對錶現情緒和氣氛的作用。

2、通過《我家小院嘴巴多》的聽賞與表演,從各方面瞭解家畜和家禽的知識。

教學重點:

用不同的速度和節奏念繞口令。

教學難點:

用自己的方式和不同的速度有節奏感地念繞口令,儘量與其他同學不同。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學生聽音樂《我家小院嘴巴多》律動進教室入座。

2、安定情緒,師生問好。

二、學習“用不同的速度和節奏念繞口令”

1、遊戲導入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遊戲,遊戲的題目是“請你跟我這樣説”。

出示:

①今天 天氣 真正 好

②今天 天氣 真正 好

③今天 天 氣 真正 好

【設計意圖】:教師按不同的節奏、速度説一遍,學生跟一遍,並請學生找出不同點。

師: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發現剛才我們説的幾句話,有什麼變化?有什麼不同?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環節讓學生知道,相同話可以用不同的節奏與速度來表達,不同的節奏與速度可豐富表達方式,併為以下繞口令學習起到示範與鋪墊作用。

2、用不同的速度和節奏念繞口令

①出示繞口令

把學生分成四組,每組討論並選出代表上台展示本組的成果,一起跟着讀一讀、比一比,哪一組的繞口令念得最有創意。

②教師總結表揚

我發現我們班的同學都是“巧嘴巴,會説唱,開口吐出一串花。你也練,我也練,個個都是巧嘴巴”。

【設計意圖】: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創作,感受創作的樂趣,並在朗讀體驗的過程中學會評價。

三、學習“我家小院嘴巴多”

(一)情境創設

師:其實,老師家的小院裏也有很多的巧嘴巴,你們猜是什麼?

生:説出各種動物的名稱,並模仿動物的叫聲與動作。

【設計意圖】:通過模仿各種動物的叫聲與動作,增加對各種動物的瞭解與熱愛,併為以下的演一演作好準備。

(二)導入學習

1、學生聽錄音範唱,熟悉歌曲旋律,體驗歌曲情緒。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聽聽它們的合唱吧。

2、跟着錄音唱一唱,並模仿動物的動作演一演。

3、把歌詞中的動物換成其它動物唱一唱、演一演。

①説出其它動物的特徵,在老師的幫助下創編歌詞。

②根據創編的歌詞唱一唱、演一演。

【設計意圖】:學習書本上的歌詞後,創作自己的歌詞並實踐演唱,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課堂小結

1、師:今天,同學用自己的方式來念了繞口令,並給樂曲《我家小院嘴巴多》編了第二段歌詞,老師感到非常高興,你們都是“巧嘴巴,會説唱,開口吐出一串花。你也練,我也練,個個都是巧嘴巴”。

(出示順口溜“巧嘴巴”,生齊讀。)

2、隨音樂“我家小院嘴巴多”律動出教室。

上課時間:3/14 二(1)

3/15 二(2)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唱:《數鴨子》

2、聽:《鴨子拌嘴》

教學目標:

1、能用清晰的聲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數鴨子》,能用唱名跟老師模唱該歌歌譜,並背唱這首歌。

2、通過欣賞《鴨子拌嘴》,感受打擊樂器用不同的節奏與速度演奏時,在音樂作品中表現出的不同音樂情緒與音樂形象,並能有所描述。

教學重點:

能有表情地背唱《數鴨子》。

教學難點:

感受節奏與速度對樂曲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學生聽音樂《數鴨子》進教室入座

2、安定情緒,師生問好。

二、學習樂曲《數鴨子》

1、聽錄音範唱

師:上節課,我們在小院裏看到了那麼多的巧嘴巴,熱鬧的氣氛引來了一羣鴨子。瞧,它們過來了。聽錄音範唱,熟悉旋律,整體感受歌曲。

2、有節奏地跟教師讀歌詞,並用動作模仿鴨子的形象。www。xkb1。com

【設計意圖】:在熟悉歌詞內容的同時,為以下的表演唱做準備。

3、學生隨着《數鴨子》的範唱樂復學唱歌曲,並隨歌曲自由律動。

4、分組演唱兩段歌詞,並交換演唱內容。

5、跟老師模唱歌譜。

6、背唱這首歌,並請學生上台表演唱。

【設計意圖】:以不同的演唱方式演唱歌曲,鞏固歌曲的教學。

三、鴨子拌嘴(打擊樂合奏)

1、初聽樂曲,初步整體感受樂曲形象。

導入:這麼多活潑的鴨子我們數也數不清,哎呀,現在它們又在幹嘛呀?

師:聽了這首樂曲,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師總結:原來鴨子們在拌嘴呢,導出曲目《鴨子拌嘴》。

【設計意圖】:學生在描繪的同時,展開豐富的想象,培養了學生的音樂想象力。教師在學生的發言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出欣賞的題目。

2、復聽樂曲用動作模仿鴨子拌嘴,體驗速度與節奏的變化對樂曲的重要性。

學生分成幾組,邊聽音樂,邊想象自己就是那羣鴨子中的一隻,隨着音樂的進行用動作來模仿鴨子拌嘴的情景,並對有創意的動作小組予以激勵表揚。

上課時間:3/17 二(1)

3/18 二(2)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1、唱 《猜謎謠》

2、聽 《蟈蟈和蛐蛐》

教學目標:

1、能用輕快活潑的聲音,充滿童趣地演唱《猜謎謠》,並拓寬學生對各種動物的知識面,從而激發對動物的熱愛之情。

2、通過聽賞和表演《蟈蟈和蛐蛐》,瞭解這兩種昆蟲。

教學重點:

能用輕快活潑的聲音充滿童趣地演唱《猜謎謠》

教學難點:

歌曲《猜謎謠》中襯詞的演唱。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學生聽《猜謎謠》的伴奏音樂進教室入座

2、安定情緒,師生問好。

二、學習樂曲《猜謎謠》

(一)導入

師:今天在上課之前,老師給大家猜一個謎語:

兩個角,抱着頭。

上樹頂,爬村頭。

扁扁嘴,細長的脖。

坐着高,站着低。

在這個謎面中,每一句都可以猜一種動物。

生根據謎面猜謎底,對説出不常見的動物答案的人給予肯定與表揚。

師:同學們到底猜得對不對呢?聽聽人家是怎樣回答的。

【設計意圖】:通過猜謎的遊戲,熟悉歌曲內容,並且不公佈謎底,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聽錄音範唱,整體感受歌曲。

哦,原來每句謎面都有幾種答案呢。

(三)把歌詞以兒歌的形式來朗讀

1、按歌曲的節奏齊讀歌詞

2、用一問一答的形式朗讀歌詞

【設計意圖】:這本來就是一首兒歌,頗具幽默性,學生在朗讀的同時,既熟悉了歌詞內容,又熟悉了歌詞節奏,誘發了學習興趣。

(四)學唱歌曲

1、跟着範唱反覆學唱樂曲,並用動作模仿該種動物。

2、學生分成兩組,一組問一組答,後兩句齊唱,並交換演唱內容。

3、給予學生上台表演的機會,請兩人一組進行對唱,並讓學生評價,如認為有不足的地方,就用自己的表演來糾正。

【設計意圖】:以不同的演唱方式鞏固學習內容,激發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鍛鍊學生的表演能力。

三、聽一聽,演一演《蟈蟈和蛐蛐》(男聲獨唱)

1、導入:在夏天的夜晚,當人們都進入夢鄉的時候,田野卻熱鬧了起來,同學們説説看都有些什麼?(生回答,師出示一蟈蟈和蛐蛐的圖片)

師:這兩隻昆蟲長得多像呀,同學們再仔細看看,它們到底有什麼不同?學生説出不同點後,教師可再介紹一下這兩種昆蟲。

【設計意圖】:與其他學科相融合,增長學生的知識面。

2、欣賞

①初聽樂曲,熟悉樂曲。

師:聽,現在蟈蟈和蛐蛐它們唱起了歌,聽聽看,它們唱得到底是什麼?

②復聽樂曲,鞏固拓展。

學生根據樂曲描繪的音樂形象來表演和想象。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1、聽 《唱大戲》

2、拓展 綜合表演本單元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聽《唱大戲》和念念白,瞭解戲曲的打擊伴奏樂器,初步瞭解戲曲鑼鼓經。

2、綜合拓展本單元的內容,説出在生活中的其它“巧嘴巴”,在老師的幫助下,在生活中尋找美、發現美、感受美、體驗美。

教學重點:

跟着《唱大戲》的音樂準確地念唸白。

教學難點:

用自己的方式來表演本單元中的“巧嘴巴”。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前幾節課,我們跟很多的動物巧嘴巴做了好朋友。今天,老師又帶來了一個新朋友,你們聽聽它的嘴巴巧不巧。

教師拿出一件戲曲打擊樂器,如鑼、釵等,敲出豐富的節奏,激發學生的興趣。

師:同學們,你們知不知道,這件樂器在什麼情況下用得比較多?

生回答戲曲。

欣賞舞蹈《姥姥門前看大戲》,引出歌曲題目《唱大戲》

【設計意圖】:在導入的同時,初步瞭解戲曲中的打擊樂器。

二、學習《唱大戲》

師:你們有沒有看過唱大戲?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唱大戲吧!

1、聽聽《唱大戲》,感受樂曲中藴含的戲曲元素。

2、跟着《唱大戲》的音樂念一念歌曲中的唸白。

【設計意圖】:讓學生知道並初步接觸戲曲鑼鼓經。單並不要求掌握。

三、綜合拓展

師:在這一單元中,我們認識了那麼多的巧嘴巴,同時你們的嘴巴也越來越巧了,那你們還記得這些巧嘴巴都唱了些什麼呢?(生回憶所學過的內容)

師: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着很多的巧嘴巴,這要靠同學們不斷地去尋找、去發現。

【設計意圖】:所學的內容有個整體的把握,知道本單元學習了什麼內容。並引導學生到生活中去尋找音樂。

師:呀,所有的巧嘴巴都到這兒來了,我們一起來開個聯歡會吧。現在請同學們選一個你最喜歡的內容,可以自己一個人獨自表演,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表演。老師給你們一點時間準備一下,要拿出最好的水平來哦!老師這裏還準備了小小的獎勵呢!

生:自由組合排練,並踴躍上台表演。

老師根據表演的情況,評出各獎項,如:大大方方獎、最佳颱風獎、最佳效果獎、最佳節目獎等等。

《數鴨子》教學反思

《數鴨子》是一首非常經典的兒歌,很多小朋友張嘴就能夠唱出來。但是殊不知,越是熟悉的歌曲,學生的優越感就越強烈,就會毫不吝嗇的大聲唱出來,這樣就少了聆聽的步驟,容易出錯。

三班教學這一課時,初聽《 數鴨子》這首歌時,有些學生已經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了起來,而且我發現那些學生的口型跟歌詞都合得上。因此,在接下來的教學環節中,我把原本要聆聽兩遍的,改成一遍。接着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歌詞,然後就跟着伴奏慢慢地加歌詞。一遍結束之後,學生已經基本會唱了,接下來的兩遍隨錄音範唱,學生都唱得很好,沒多少時間,學生已經很快掌握了這首歌曲,比我預設的快得多。但是在教學後期卻出現了很多的問題,比如學生演唱歌曲後,用動作來表現的時候,就不能兩者兼顧了,記得動作就不會唱,能唱就不能演,並且學生在節奏上還掌握得不是很好。而且就連歌曲中的四分休止符也忽視了。這是我在備課中沒有預料到的問題。

在一班上這一課時,我吸取在三班的教訓。由於很多小朋友在學前班都已欣賞或演唱過,根據這一實際情況,我把這一課時的教學重點改放在了“o”四分休止符的感受和運用上。首先創設情境,感受表現休止符。通過設計音樂遊戲“木頭人”表現休止符。學生跟着音樂手舞足蹈,可做一些簡單的舞蹈動作也可同學間相互配合,音樂停止時,學生馬上擺出了一個個形態各異的可愛造型。再讓學生哼唱這一旋律,感受四分休止符的時值。在“0”處,鼓勵學生用各種動作表示,用點頭、拍肩、打響舌等。“木頭人”遊戲是一個學生比較熟悉,又簡單易學的遊戲,在課堂運用中,給其配上簡單的旋律,能讓學生把音樂和遊戲結合起來,進一步用肢體語言表現休止符。其次在情境中演唱休止符。學生模仿鴨子的可愛樣子學一學,進一步在情境中表現四分休止符。再進行歌曲教學,初聽歌曲《數鴨子》,生隨琴演唱,休止符“o”用鴨子叫聲“ga”來表示,邊演唱邊進行即興表演。隨後進行歌曲創編。在整堂課的設計中,着眼於讓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運用四分休止符,動中感受、體驗,玩中表現,唱中運用。我們都知道國小生愛動的天性,特別是低年級的孩子,他們善於模仿,喜好遊戲,他們的情感想象等心理活動往往與活躍的肢體語言有密切的關係。對於相對枯燥、單調的基礎知識的教學,以遊戲貫徹於四分休止符的教學,層層遞進,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在遊戲中,在玩樂中,在師生的互動中學會這一基本樂理知識。一節課下來,學生學會了演唱歌曲,也基本掌握了歌曲中的四分休止符,教師也上得輕鬆,學生也學得開心,課堂還很活躍。

這節課我最大的收穫,就是深刻地體會到了:在低年級的音樂教學中將某一特定的節奏或旋律融到他們所熟悉的某一特定的動作組合之中,孩子就特別容易接受和掌握。而且真正是不知不覺、自然而然掌握的,但這對我們教師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生活、對學生、對音樂學習規律的深刻洞察力,深刻的文化素養以及較高的教育教學技巧。

音樂單元教學設計9

單元概述:

本單元編選了演唱《小孩不小歌》、《我當老師》、《買菜》三首不同風格的歌曲,欣賞《變媽媽》、《老師的通知書》、《釘釦子》等歌曲,音樂遊戲“買菜”、“根據聲音編故事”,以及“採集與分享”勞動歌曲等一系列音樂實踐活動,將音樂與生活、音樂與情感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充分感受和表現不同風格、不同情緒的歌曲,並享受音樂創造的成功與快樂。

單元主題目標:

1、增強獨立自主意識和熱愛生活的樂觀態度。關注生活中的聲音,知道音樂可以表達豐富的情感。

2、音樂欣賞活動中能理解歌曲的內容和基本情緒,能隨音樂做出自然的表情與體態反應,能隨樂律動。

3、用自然、較有力的聲音唱出歌曲《小孩不小歌》的自豪感;用活潑、輕巧的聲音唱出《我當老師》的幽默天真。體驗數板在歌曲中的運用。能用唱名模唱該歌曲的歌譜。

4、能認識簡單的由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組成的節奏譜,知道反覆記號在歌曲中的運用。

課時安排:

4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

1、唱《小孩不小歌》

2、聽《變媽媽》

二、教材分析:

1、《小孩不小歌》是一首通俗、簡練的兒童歌曲,表現出頑皮與略帶挑戰意味的自豪感。《變媽媽》是一首活潑有趣的兒童歌曲,曲調、歌詞充滿了少年兒童的天真爛漫,用“調換角色”的想象表達了對媽媽的情感和怎樣當好“媽媽”的判斷。

三、學情分析:在聆聽獲得較深印象後,通過感受終止感和節奏、旋律線的變化,四、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用飽滿的聲音演唱歌曲《小孩不小歌》,努力表現出年紀小志氣高的精神風貌。

2、指導學生用心聽賞歌曲《變媽媽》,通過欣賞歌曲,增進學生對媽媽的感情,理解媽媽的辛勞。

五、教學重點:正確地學習演唱歌曲《小孩不小歌》,並把握好歌曲的情緒。

六、教學難點:欣賞《變媽媽》時要充分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幫助學生理解媽媽的辛苦,讓學生學會體諒媽媽。

七、教學準備:多媒體、鋼琴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分享導入

(1)師:同學們,我們都還是小孩子,但小孩子也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今天,媽媽不在家,想象一下我們一個人在家能幹些什麼事呢?

生答:(自由回答:如打掃衞生、整理房間、自己做飯……)

(2)師:同學們回答得真好,老師要是生了這麼乖巧的孩子一定會很開心的!為了你們這麼乖孩子,現在我要獎勵大家聽首歌!(放歌曲《竹馬》的vcd碟片)。

生:聽賞。

(3)師:這首歌曲神氣吧?(生答)今天老師要帶領大家來學一首神氣、有精神的新歌,歌名就叫《小孩不小歌》(板書,揭題)

三、學習新歌《小孩不小歌》

(1)多媒體課件播放勞動畫面,配以《小孩不小歌》的錄音;

(2)學習朗讀歌詞(按節奏朗讀):

人人都説小孩小,誰知人小心不小嗨!你若小看小孩小,就比小孩子還要小。

a、老師有表情地範讀歌詞;

b、學生模仿朗讀。

(3)教師跟伴奏音樂範唱歌曲,邊唱邊做表演;

(4)運用聽唱法教學生演唱歌詞;

(5)請學生跟範唱cd完整演唱兩遍歌曲,邊演唱可以加上動作表演。

(6)小小演唱擂台賽

(a)師:同學們用很短的時間學會了這首歌曲,不過老師想聽聽個別小朋友的演唱,是不是每個人都唱得很好了?!現在進入“小小演唱擂台賽”時間,請各小組推選1~2名小朋友上前來表演唱卡拉ok,請音樂組長為他們分別打分,老師作參謀。

(b)學生按要求競爭上前表演。

(c)師生配合公佈擂台賽的結果(以激勵為主)。

(d)教師點評,糾正演唱中暴露出來的錯誤或少到位的樂句。

(7)、師生一同背唱歌曲《小孩不小歌》,可配以動作表演。

四、談話導入欣賞童聲獨唱《變媽媽》。

(1)師:現在老師有個問題想問問大家,不知小朋友知道不知道每年的三月八號是什麼節日?(生:婦女節)

(2)師:為了我們的成長,媽媽在日夜不停地忙碌着、操勞着!(放動畫片《拇指姑娘》片段給學生欣賞。)

(3)師:媽媽在不停地做家務,臉上的皺紋也增加了不少。我們都是愛媽媽的孩子,那怎樣讓我們的媽媽不要日漸變老呢?現在請小朋友們動動腦筋,説説解決這件事情的方法看!(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自由回答)

(4)師:同學們回答得真好,我們要學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給媽媽分擔一些,還要少淘氣一點,讓媽媽少操一些心……聽聽看,這個小朋友是怎樣做的。(放歌曲《變媽媽》的錄音,課件出示歌詞)

(5)請學生齊讀歌詞,理解歌詞意思。

(6)復聽《變媽媽》全曲,請學生邊聽音樂邊做律動表演(老師可以適當啟發)。

五、小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上得很開心,學會了一首好聽的歌曲——(生):《小孩不小歌》;還聽了一首關於媽媽的歌曲,叫——(生):《變媽媽》。通過學習我們收穫了愉快,還懂得了許多道理。課堂小結

課時安排:4/13二(3)

4/15二(4)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容:

1、唱《我當老師》

2、欣賞《老師的通知書》

二、教材分析:

1、《我當老師》是一首天真活潑、極富兒童情趣的歌曲。節奏活潑明快,旋律幽默詼諧,歌詞具有很濃的童話色彩,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

2、《老師的通知書》是一首進行曲風格歌詞采用假設的形式,表現了同學們內心深處對輕鬆活潑的學習環境的渴望。

三、學情分析:演唱歌曲時應做到吐字輕巧,聲音有彈性,唱出俏皮、幽默、快樂的情緒。

四、教學目標:

1、學生能用富有感情的聲音演唱歌曲《我當老師》,並能根據歌詞內容做一些簡單的動作。

2、通過欣賞童聲獨唱《老師的通知書》,讓學生感受、瞭解日本歌曲特有的韻味。

五、教學重點:讓學生在學唱、欣賞歌(樂)曲中感受、體驗、表現作品的情緒;理解作品所表現的內容。

六、教學難點:正確演唱後四分休止和後八分休止。

七、教學準備:錄音機;錄像片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學生隨着歌曲《小孩不小歌》的音樂學做解放軍神氣地大踏步地進教室,並唱一唱《小孩不小歌》。

二、欣賞童聲獨唱《老師的通知書》

(1)多媒體課件——日本小女孩。

師:看,來了一個日本小姑娘,她説給我們小朋友帶來了一首日本歌曲,你們想不想聽啊?

(欣賞《老師的通知書》)讓學生感受、體驗樂曲的韻味、情緒,聽後請學生説説歌曲中唱了什麼,再由老師告訴學生歌曲的名稱,然後再次欣賞歌曲,提醒學生注意感受日本歌曲特有的韻味。

三、導入新歌,學唱歌曲《我當老師》

(1)導入與欣賞

師:日本小姑娘走了,也帶走了日本歌曲《老師的通知書》,不過沒關係,老師這兒還有一首我們中國的歌曲,下面就讓我們來聽聽中國歌曲和日本歌曲有什麼不同?

(多媒體課件引入新授歌曲《我當老師》)

(2)歌曲學唱

①欣賞歌《我當老師》

師:這首歌與《老師的通知書》有什麼不同?

(學生回答後教師歸納總結中國歌曲與日本歌曲的不同之處)

師:這首歌在唱什麼呢?能用歌曲中的話來告訴我嗎?

(學生回憶歌詞,回答問題)

師:你能邊説邊用動作來表現嗎?

(學生回答並表演)

老師總結並示範(邊朗讀歌詞邊表演)

②再次欣賞《我當老師》,師生共同表演。

師:我們跟着音樂邊説邊做,好嗎?(用動作幫助學生記歌詞)

③教師彈琴,學生輕輕地哼唱歌詞

(反覆進行數遍,對較難唱的地方重點指導)

④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歌表演《我當老師》

師:老師覺得大家都成了一個個小老師,那我們就一起唱起來,動起來吧!

(邊唱邊表演《我當老師》)

四、我的創造(用你在家聽到的聲音編個故事)

(1)多媒體課件——我的家

師:今天,我們歌曲中的小老師還請我們小朋友到他家去做客呢!瞧!他的家到了。(展示畫面)

師:這個家好漂亮哦!裏面都有什麼呀?

(學生觀察後回答)

(2)節奏練習

師:請大家聽一聽,這些是什麼聲音?

五、小結

師:小朋友,你們編的小故事真好聽,但還有很多小朋友編的故事我們來不及聽了,那請你們下次再講給我們大家聽,好嗎?

(在歌曲《我當老師》的音樂聲中結束這節課。)

課時安排:4/18二(3)

4/19二(4)

第三課時

一、教學內容:

1、唱《買菜》

二、教材分析:《買菜》是一首湖北民歌。獨特的旋律手法,中間的數板,以及緊跟其後的重複開頭句的結尾,都賦予歌曲以濃郁的民族風格。歌曲旋律生動活潑,歌詞非常通俗而生活化,表達了愉快的勞動情趣。

三、教學目標:

1、學會並喜歡《買菜》這首歌。

2、認識蔬菜的品種,瞭解買菜的經過。

四、教學重點:

1、準確、清晰地唱好並記住歌詞。

2、説唱結合部分自然協調。

五、教學難點:説唱部分的節奏訓練,要求與之結合自然協調

六、教學準備:鋼琴、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教學組織

二、導入,激發興趣

師:今天某某想為大家來表演一個節目,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一個學生表演“賣菜”,其餘學生欣賞)

師:誰來説説,他在幹什麼呀?(學生回答)

(老師由學生的回答引入“買菜”這一概念,並提出要求,由“獨角戲”轉入“對戲”。)

師:那你們願意和自己的好朋友來表演嗎?(組織學生,分配好蔬菜進行即興表演)

同時播放歌曲《買菜》

三、趣味學歌

(歌曲導入)

師:表演的真不錯!可以看出來不管是“買菜”的還是“賣菜”的,大家的買賣都做的很開心,連老師都被你們調動起來了!所以啊,老師想,你們是不是願意把你們的蔬菜賣給老師呢?

(學生回答,老師開始表演,邊演邊範唱,學生配合表演。)

(老師的範唱要求準確到位,情緒自然流露。)

師:你們想不想學這首歌呀?

(學生回答)

師:就請你們跟着老師來做一做,唱一唱吧!

(在遊戲中學唱歌曲,採用整體聽唱法與分句模唱相結合的方式學唱,説唱部分採用奧耳夫的“聲勢”教學法,學生感受着用自己身體發出的響聲與老師一起進行節奏訓練,

律動中強調

××××|××|

××××|×××|

的節奏,意在突破節奏難點,為自然協調的唱好説唱部分作鋪墊。中間可以加入“報菜名”的遊戲,使節奏與菜名連接協調。演唱過程中學生可以提出感覺困難的樂句,由會唱的同學幫助解決,如無法解決再由老師幫助,直至學會。歌曲教學中還要注意反覆記號和休止符的意義。)

四、快樂演唱

(老師在學生熟練歌曲的基礎上再要求完整演唱。)

播放多媒體課件,師生邊欣賞,邊跟着課件裏的音樂演唱

(要求再一次感受買菜時的快樂心情)

五、品位生活

設置情境,角色扮演(師為學生布置場景,讓學生置身其中。)

歌表演《買菜》

過程要求:

1、“我”和奶奶出場,對話若干;

2、“我”和奶奶來到菜市場,開始買菜;

3、即興創作;

4、滿載而歸。

六、小結

播放課件,學生邊唱歌曲《買菜》邊整隊出教室。

教學反思:這節音樂課,主要通過學生採用各種不同的形式學習歌曲,參與音樂遊戲,採集與分享這些環節而構成,我在設計這節課時,我將所有的環節都緊緊新課程理念而進行,緊扣住音樂審美這個核心開展!二年級的學生年齡比較小,各方面的能力還需很好的進行培養,在課的一開始,我讓孩子們表演唱《勞動最光榮》過渡到自己動手模仿表演家務活;然後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愛吃的菜,在黑板上貼一貼,唱一唱;在音樂遊戲這一環節,讓他們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買賣菜,最後在採集與分享活動中,讓他們模仿各種勞動者表演,學生在一次次的親身參與和實踐中,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鍛鍊,從而也感受了音樂給自己帶來的美感,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整個獎賞過程也都圍繞這課的主題“菜”進行,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很濃厚。整個教學過程充分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讓教師的教變為他們主動的學,讓他們參與想象,盡情參與到音樂中來。看着孩子們課後那喜悦表情,我甭提有多開心了!我不是在上音樂課,而是在和學生在分享音樂課,以後我還要把更加好的、更加精緻的音樂課奉獻給我最愛的孩子們!

課時安排:4/20二(3)

4/22二(4)

第四課時

一、教學內容:

1、聽《釘釦子》

二、教材分析:《釘釦子》表現小朋友學着自己釘鈕釦時認真的態度和喜悦的心情。音樂旋律流暢,有較強的律動感,歌詞平實,充滿稚氣,較易上口。

三、教學目標:

1、感受音樂的情緒,要求用動作來表示。

2、能與同學共同分享收穫的快樂。

3、學會用不一樣的蔬菜名創編歌詞。

四、教學重點:感受音樂作品歡快地情緒。

五、教學難點:學會用歌聲及恰當的肢體語言表現歌曲內容。

六、教學準備:磁帶、錄音機、vcd動畫片、勞動歌曲vcd片若干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

師:上一節課我們學會了買菜,那今天我們又要做什麼了呢?

(播放《釘釦子》,初聽,要求靜靜聆聽。)

師:哪位小朋友來回答老師剛剛的問題?

(學生回答)

師:你能説出你聽這首的心情嗎?

(學生各抒己見)

師:誰來為這首歌起個名字呢?

(學生自由回答,老師有目的地進行選擇。)

師:小朋友們一定見過自己的家人為你們釘釦子吧,想不想和老師一起來學學呢?

(再次播放《釘釦子》,復聽,要求用動作表現心情)

老師邊做示範動作邊輕輕哼唱,學生模仿老師來做。

師:小朋友,告訴老師你們開心嗎?

(學生回答)

師:接下來,我們要進行一個小比賽——看看誰扣扣子扣得最快!

(老師組織,可以集體比,也可以分組比或個人之間比,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組織遊戲,遊戲結束進行評比。)

最後,一起隨音樂邊輕輕唱邊做釘釦子的動作。

三、分享

師:你還會唱哪些勞動歌曲呢?

(生:《勞動最光榮》

生:《洗手絹》

生:《我有一雙勤勞的手》……)

師:小朋友們知道的可真多!老師這裏也有一些勞動歌曲的碟片,你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分享呀?

(學生回答)

(老師根據課前提出的要求進行此環節的教學,讓同學之間建立共同分享勞動成果的友誼,可以請個別同學邊演邊唱,也可以組合表演)

最後,大家一起唱着勞動歌曲,開始實地練習

四、拓展

佈置課後作業,歌詞創編《買菜》

(這一環節老師可以先舉例創編,要求學生改編歌曲中的若干蔬菜名進行創編,可小組進行,老師做好課後的分配工作。)

五、課堂小結

課時安排:4/25二(3)

4/26二(4)

音樂單元教學設計10

單元分析:

本單元通過學唱《快樂陽光》、《飛吧,飛吧》、《翅膀》;聆聽西班牙歌曲《鴿子》、羅馬尼亞器樂曲《雲雀》、法國器樂曲《天鵝》、祕魯的《飛馳的雄鷹》;朗誦小詩《畫太陽》等活動,讓學生感受異國音樂的不同風格,初步瞭解音樂與詩歌、文學之間的密切關係、使學生在放飛歌聲的同時放飛自己的理想,從而達到激發想象力、增強音樂表現力的目的。

教學目標:

1.在聆聽聲樂作品《鴿子》時,能感受到歌曲所表達的特定情感;在聆聽器樂作品《雲雀》、《天鵝》、《飛馳的雄鷹》時,能感受到樂曲的速度變化對錶達相應情緒所起的作用,能説出不同的樂器音色在塑造音樂形象時的差異,同時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音樂作品風格差異有粗淺的認識。

2.能用較和諧、統一的聲音唱好多聲部合唱歌曲;能熟練地演唱《快樂陽光》。

3.理解拍號的含義,感受節拍的強弱規律。

本單元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飛吧飛吧》

教學時間:

4月20日~4月22日

教學內容:

1、聽賞歌曲《鴿子》、《快樂陽光》

2、學唱歌曲《飛吧飛吧》

教材分析:

1、《鴿子》是一首優秀的男聲獨唱歌曲。誕生於十九世紀,由西班牙民間作曲家依拉蒂爾作曲,至今仍在世界各地廣為傳唱。歌曲的旋律悠揚婉轉,其節奏及三連音的運用頗具特色,伴奏聲部的探戈節奏型渲染出濃郁的西班牙音樂風格。

2、《快樂陽光》是一首歡快活潑,充滿活力的童聲合唱歌曲,大調式,兩段體。詞曲結合緊密,散發着時代氣息,表現了當代兒童如同鮮花一樣沐浴着新時代的陽光幸福的生活。

3、《飛吧、飛吧》是一首古老的德國民歌。歌詞借用小鳥的口吻,勉勵學生在少年時代要養成珍惜光陰、努力學習、勤奮勞動的好習慣。歌曲音樂語言簡練,結構規整,配以逐步加入的三部合唱,簡單的和聲濃郁豐滿,增強了音樂的立體感、形象性和趣味性,給人以美的享受。

教學目的:

1、《飛吧,飛吧》通過學生自己的配樂朗誦導入到歌曲,感受歌曲柔和、深遠的意境;最後進行三聲部的合唱,邊練習邊引導學生感受和聲的美妙效果。

2、在聆聽聲樂作品《鴿子》、《快樂陽光》時,注意引導學生感受到歌曲所表達的特定情感;注意引導學生感受樂曲的速度變化對錶達相應情緒所起的作用,能説出不同的樂器音色在塑造音樂形象時的差異,同時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音樂作品的風格差異有粗淺的認識。

教學重點:

1、感受歌曲柔和、深遠的意境。

2、感受樂曲的速度變化對錶達相應情緒所起的作用,能説出不同的樂器音色在塑造音樂形象時的差異。

教學難點:

三聲部合唱練習

教學過程:

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備註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唱問好歌,開始上課。

2、進行連音和斷音的發聲練習。

用歌聲進行師生問好

發聲練習

二、欣賞“鴿子”“快樂陽光”

1.請同學們欣賞兩首歌曲。説説他們的演唱形式。

2.播放歌曲《快樂陽光》、《鴿子》

聽賞兩首歌曲,聽辨他們的演唱形式

男女聲重唱

童聲齊唱

三、教授新課:

1、師導入:在我國古代有一位著名的詩人,他曾經寫了這樣有名的一句詩,“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你知道這句詩是什麼意思嗎?

師:在外國也是同樣的道理。下面我們就來學唱一首德國歌曲《飛吧,飛吧》,它借用了小鳥的口來向大家講述了這樣的一個道理。

2、師播放錄音歌曲。分析:

這首樂曲很簡單,只有幾句,但卻有三個聲部。我們可以很快的將歌譜和歌詞學會,再進行合唱。

3、教師彈奏旋律。

4、學習歌詞:

1)學生集體朗讀歌詞。

2)教師播放歌曲錄音

3)播放歌曲伴奏。

説説詩句的意思

和大家一起學習歌曲《飛吧飛吧》

聽賞老師播放的歌曲錄音

感受三聲部的和聲

在演唱聲音要統一,時邊唱邊聽,注意各聲部的音準以及聲部與聲部之間的和諧。

學習歌詞

集體朗讀

播放歌曲錄音

播放歌曲伴奏,跟唱

五、課堂小結:

1、小結:同學們,從這首歌曲的學習當中,我們可以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不管是外國還是中同,都要在小時候就養成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習慣,長大了才不會一事無成,碌碌無為,而流下後悔的淚水。

2、課後作業:學習了這首歌曲,你對今後的學習有什麼打算?

在學習了歌曲後為今後的學習做做打算

第二、三課時《翅膀》

教學時間:

5月25日~5月29日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翅膀》

教材分析:

《翅膀》是一首優美抒情的兒童歌曲,採用比喻的手法,多側面的反映出少年兒童的精神風貌。全曲由兩個樂段構成,第一樂段為齊唱或領唱,第二樂段為合唱,具有副歌的性質。曲調歡快活潑,洋溢着青春的熱情。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以歡快的歌聲,抒發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的真摯感情及有遠大的理想。

2、進一步提高二聲部歌唱的技能,注意做到音準和諧、音量均衡及因色統一。

3、初步感受三、八拍節奏、音樂。

教學重點:

《翅膀》教師引導學生了解樂曲結構特點,指導學生嘗試合唱之前可運用柯達伊手勢進行三度和四度的音程訓練。

教學難點:

教學中既要追求聲音的和諧、統一,又不可為達到此目的而進行過於枯燥、苛刻的訓練。

教學過程:

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備註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聲練習

12345—54321—

miyamiyo

用歌聲進行師生問好

找到正確的發聲位置,口腔中的軟齶抬起,氣息通暢,聲音具有頭部氣流感,注意韻母的口型。

二、體驗三、八拍節奏

1、複習三、四拍,認識三、八拍;

2、聽音樂,用不同的拍擊形式體驗三、八拍歌曲;

3、創編三、八節奏及樂句。

和老師一起復習拍號

體驗三八拍的律動

三、合唱練習。

1、利用柯達伊手勢進行兩聲部的和聲音程練唱。

2、練習合唱發聲練習曲。要求一氣呵成,韻母發音位置統一。

3、視唱二聲部旋律

做一做柯伊達手勢

和同學一起進行二聲部音程練習

四、新歌教學《翅膀》。

1、激趣導入,播放課件:

學生聽賞歌曲《翅膀》。老師提問:你們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有何感想?

小結;刻畫了兒童們在灑滿陽光上,愉快歌唱的動人景象,抒發了他們熱愛祖國、熱愛幸福生活的真摯情感及遠大的理想。

2、聆聽範唱,劃分樂段。

3、朗讀歌詞。

4、跟琴唱詞。

5、找出曲譜中的節奏較難的樂句,跟師唱一唱。

6、跟琴唱一唱高聲部歌譜。

7、小組練唱,並隨即指導,主要是唱準確。

8、鞏固演唱歌曲

9、再引導學生唱一唱低聲部的歌譜

10、指導學生能分別演唱高、低聲部的歌譜。

學生聽賞歌曲《翅膀》

感受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再次聆聽範唱,分一分樂段

朗讀歌詞

和老師一起解決較難的樂句

跟琴唱譜

小組比一比誰唱得更準

再唱唱低聲部的歌譜

指導學生能分別演唱高、低聲部的歌譜

五、歌曲藝術處理。

1、討論、實踐後總結:

這是一首帶副歌的分節歌,高潮在副歌部分。我們在演唱時可以怎樣處理呢?

2、各組按新的要求練唱全曲。

3、各組展示演唱。

4、評議。

合唱部分可用“mf”合唱部分用“mp”,總的'是以輕柔、優美、舒展的聲音來表現歌曲的意境。

各組練習

小組展示、活動評價

六、小結

每個人都有很好的理想,讓我們把握現在美好的時光,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

教學後記:

這首合唱歌曲的教學我計劃用兩課時完成,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我設定的教學目標是能夠完成分聲部的歌譜和歌詞的演唱。音樂是由心的表達,結合這首歌曲的情緒,我從和孩子們談談自己的理想入手,他們在快樂的氛圍中暢談、交流,師生間的情感也拉進了。歌曲學唱部分,我主要從引導學生感知樂曲的三拍子律動開始,因為這首歌曲的節奏很活潑輕快,我希望學生能從聽覺、律動、感知等方面體會。在歌曲學唱環節,我主要用了聽音模唱的教學方法,學生前面的聆聽已經對這首《翅膀》有了整體的感覺,因此學唱部分繼續調動學生的聽力,從整體感受換到樂句的一句句仔細聽辨,由這節的學習情況中發現,學生在前面四個樂句的演唱中最容易忽視的是最後一個五拍的音總是不唱足時值。所以在教唱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注意節拍的準確和氣息的支撐。在副歌部分,我主要採用了學生自己視唱歌譜的教學方法,因為這首歌曲的合唱部分歌譜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説還是比較適合的,裏面絕大部分小節比較簡單,只有個別小節需要老師指導,這裏我也是採用了讓學們多聆聽、多模唱,還有由會唱的同學進行示範唱的方法,這樣可以使學生有更多自己探究學習的機會。歌譜演唱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幫助學生更準確地演唱歌曲,所以在學唱歌譜中我主要經常強調學生要輕聲唱譜,多聽琴聲。由於時間關係,在這節課中我對歌譜演唱的練習還不是很多,在後面的課中我還會引導學生多練。在歌曲處理方面,我認為這節課也沒有達到我預期的效果,副歌部分“啦啦啦”的這些樂句應該有連貫和跳躍兩種不同的聲音表達,這樣歌曲的情緒就更加活潑輕快了。總的説來,這節教研課中我對歌曲的技能訓練比較偏重,對情感的滲入不夠,在日後的教學中還需要有很多修改的地方。

音樂單元教學設計11

學情分析:

1.聽辨不同情緒的音樂,能用語言做簡單描述

2.聆聽不同體裁和類別的器樂曲,能夠通過律動或打擊樂對所聽音樂做出反應

教學內容:

1.欣賞樂曲《楚詞》(選段)

2.瞭解“曾侯乙編鐘”、“金編鐘”的故事

教材分析:

青銅器在我國的藝術長河中佔有重要的地位。青銅器種類繁多,有飲食器、酒器、水器、樂器、兵器、車馬器、工具雜器等。本單元旨在以藝術與文化、藝術與生活、藝術與情感等幾個方面聯繫青銅器的文化與歷史,讓學生通過故事和傳説有興趣地探究傳統文化,在繪畫、表演、音樂、詩歌等活動中感受我國悠久的文化和青銅器藝術。

教學目標:

讓學生通過故事和傳説有興趣地探究傳統文化,能對青銅器器形和紋樣進行觀察、分析、瞭解、描繪,根據青銅器圖案、形態進行模仿與創作表演,喜歡欣賞古代樂器和音樂,能在表演、音樂、詩歌等活動中,感受我國悠久的歷史和青銅器藝術。

教學重點:

1.瞭解編鐘以及古代青銅器樂器的發展情況,瞭解我國古代樂器和音樂的相關知識。

2.感受和探究青銅器紋樣上所表現的音樂、舞蹈、美術等不同主題及故事。

教學難點:

聽賞編鐘音樂作品片段,感受其音樂特有的聲音效果,瞭解我國古代音樂知識,感受悠久的文化藝術魅力。

教時安排:三課時

第三單元 第一課時

教學時間:六(1)(2)(3)(4)

教學準備:

1.有關“曾侯乙編鐘”的音響資料

教學內容:

通過老師介紹和視頻資料瞭解曾侯乙編鐘的故事

教學目標:

瞭解編鐘的故事,感受我國悠久的文化藝術魅力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學生活動備註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調整情緒帶着愉快的心情開始上課

用歌聲進行師生問好

二、介紹青銅器(邊看課件邊介紹)

1.青銅器的類別

2.青銅器的用途

a農具與工具b兵器c飪食器d酒器e水器f樂器

a兵器b禮器

在等級社會中,一部分青銅器被用於貴族間各種禮儀活動

三、介紹編鐘

1.通過課本圖片瞭解中國古代樂器—編鐘,激發學生的興趣

2.將收集到的《國寶檔案——曾侯乙編鐘》的視頻播放給學生看

1.對編鐘這個中國古代青銅器樂器有初步瞭解

3.通過視頻資料瞭解曾侯乙編鐘的故事

a曾侯乙編鐘的挖掘、歷史

b編鐘的構造、發聲

c編鐘的複製、保護

視頻時間較長,

分上、中、下三部分,根據課上時間靈活安排。

四、小結

帶領學生回顧這一課時所瞭解到的曾侯乙編鐘的內容

第三單元 第二課時

教學時間:六(1)(2)(3)(4) 3/24~3/25

教學準備:

有關“曾侯乙編鐘”、“金編鐘”的音響資料

教學內容:

通過老師介紹和視頻資料瞭解曾侯乙編鐘、金編鐘的故事

教學目標:

瞭解編鐘的故事,感受我國悠久的文化藝術魅力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學生活動備註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調整情緒

用歌聲和老師進行問候

二、曾侯乙編鐘的故事

老師:上節課我們瞭解了曾侯乙編鐘的歷史和它的挖掘工作。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往下看。

回憶上集的內容

和老師一起觀看中集、下集

瞭解曾侯乙編鐘的構造、發聲

以及編鐘的複製、保護

節選 15分鐘左右

三、金編鐘的故事

北京故宮博物院有一套金編鐘,它是乾隆80大壽時送的大禮,關於這套編鐘的故事讓我們一起通過短片瞭解一下。

瞭解“金編鐘”的故事

15分鐘左右

四、小結

編鐘知識小競賽

用競賽的形式檢驗一下自己對編鐘的瞭解。

第三單元 第三課時

教學時間:六(1)(2)(3)(4) 3/28~3/30

教學準備:

1.編鐘的音響資料

2.銅鼓舞的圖片及音響資料

教學內容:

1.聽賞樂曲《楚辭》片段

2.瞭解銅鼓舞

教學目標:

1.聽賞編鐘音樂作品片段,感受其音樂特有的聲音效果,瞭解我國古代音樂知識,感受悠久的文化藝術魅力。

2.認識銅鼓舞,並簡單瞭解它的歷史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學生活動備註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和老師用歌聲進行問候

二.欣賞樂曲《楚辭》

1.學生視唱歌譜

2.對較難的小節進行重點練習

有相似的樂句,找一找,再對比唱唱

3.聽聽編鐘與眾不同的音色

4.編鐘的演奏特色

5.再欣賞,跟唱旋律

慢速視唱歌譜一遍

難點小節大家一起練習解決

全曲有八行,每兩行的節奏、音都比較相似

欣賞編鐘的音色

它屬於變音打擊樂器,發音類似鐘聲,清脆悦耳,延音持久具有東方色彩

跟唱旋律(唱歌譜)

可以根據班級情況節選一些樂句唱

三.欣賞銅鼓舞

1.欣賞表現舞蹈主題的青銅器作品

2.瞭解《奏舞》

3.先今的腰鼓舞、長鼓舞、太平鼓舞和蓮湘舞等都由《奏舞》演變而來

a周代青銅壺

b戰國青銅圓壺

是一種與祭祀禮儀有關的舞蹈,它原來用於祭祀,後來也用於羣眾性的自娛和表演

四.欣賞壯族等少數民族銅鼓的表演欣賞少數民族的銅鼓舞表演

五、小結

鼓勵有興趣地學生可以再自己收集一些資料

音樂單元教學設計12

學情分析:

1、學生能夠在感知音樂節奏和旋律的過程中,初步辨別節拍的不同

2、能夠多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加齊唱、合唱

教學內容:

1、欣賞歌曲《游擊隊歌》

2、學唱歌曲《致音樂》

3、學唱歌曲《游擊隊歌》

4、欣賞樂曲《牧童短笛》

教材分析:

在本單元藝術家的故事裏,分別介紹中外美術家和音樂家東山魁夷、舒伯特、張大千、賀綠汀,他們的藝術道路和人生追求為人們展示了創新,執着的精神,是我們藝術學習的光輝榜樣。

教學目標:

1、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介紹了四位著名藝術家的故事,從而引導學生在欣賞、感受、歌唱、繪畫表演活動中體驗藝術的精髓感悟藝術家的精神。

2、從舒伯特的故事中感受音樂家舒伯特的藝術人生,體會其作品的魅力。

3、欣賞音樂家賀綠汀的其他音樂作品和他的故事。瞭解音樂家賀綠汀的生平與創作,感受音樂家的品格和用藝術報效祖國的經歷。

教學重點:

1、從舒伯特的故事中感受音樂家舒伯特的藝術人生,體會其作品的魅力,學習歌曲《致音樂》,基本能感受和表現歌曲的情緒。

2、欣賞感受賀綠汀的音樂作品,能夠哼唱出把部分《牧童短笛》。

教學難點:

1、《致音樂》的節奏比較複雜,附點節奏比較多,音高和音準要注意

2、《游擊隊歌》中的節奏比較複雜,十六分音符多,是歌曲的節奏很密。

教時安排:

五課時

第七單元 第一課時

授課時間:

六(1)、(2)、(3)、(4) 5/9~5/11

教學準備:

1、有關賀綠汀音樂作品的錄音帶

2、音樂家賀綠汀的故事、生活、創作活動的圖片

教學內容:

1、介紹賀綠汀

2、欣賞《游擊隊歌》

教學目標:

欣賞賀綠汀的《游擊隊歌》及他的故事。瞭解音樂家賀綠汀的生活與創作,感受音樂家的品格和用藝術報效祖國的經歷。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學生學習備註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聲練習

1 3 5 6 5 3

mi hi hi hi hi hi

1 3 5 6 5 3 1—

ma ha ha ha ha ha ha

a、斷音練習

(喉嚨放鬆,聲音自然鬆弛的發出來,腹部有氣息支撐)

b、連音練習

(注意頭腔共鳴,聲音位置高,口腔有空間,不咬緊,軟齶抬起)

調整好情緒準備上課

用歌聲進行和老師問好

用準確的方法進行發聲練習

分別用斷音和連音唱法

隨時引導學生要注意演唱姿勢和發聲位置

二、介紹賀綠汀瞭解賀綠汀的生平:

賀綠汀湖南人,早年參與湖南農民運動和廣州起義,後任武昌起義,後任武昌藝術專科學校教員。1931年,賀綠汀考入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

三、欣賞《游擊隊歌》

1、欣賞歌曲《游擊隊歌》,體會歌曲情緒。

2、介紹《游擊隊歌》的創作背景

3、瞭解了創作背景後對歌曲進一步欣賞

對戰鬥充滿信心

1937年底,“八、一三”事變爆發:作者為鼓舞士氣創作了這首獻給全體將士的歌,從洪洞縣高莊召開了八路軍總部高級將領會議的一次晚會上首演,從此傳唱開來。

四、小結

第七單元 第二課時

授課時間:

六(1)、(2)、(3)、(4)

教學準備:

《游擊隊歌》的欣賞資料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游擊隊歌》

教學目標:

學唱歌曲《游擊隊歌》,感受歌曲並能夠運用卡農形式進行演唱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學生學習備註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聲練習

5 5 5 5 5 4 3 2 1-

mi mi mi mi mi yi yi yi yo

a、斷音練習

(喉嚨放鬆,聲音自然鬆弛的發出來,腹部有氣息支撐)

b、連音練習

(注意頭腔共鳴,聲音位置高,口腔有空間,不咬緊,軟齶抬起)

用歌聲進行師生問好

用老師所給出的旋律分別進行斷音和連音的練習

用正確的方法進行發聲練習,注意自己的發聲位置

同時要注意每個學生的演唱姿勢是否準確

二、學唱歌曲

1、複習歌曲創作背景

2、聽賞歌曲

請大家聽一聽每個樂句是怎麼分的?

3、學習歌譜

a、找一找歌曲中有沒有相同旋律的樂句

b、用慢速、分樂句唱一唱

c、用中速唱一唱

4、學習歌詞

a、用慢速填上歌詞

b、用稍快的速度唱一唱

1937年底,“八。一三”事變爆發後,作者為鼓舞士氣創作了這首歌獻給全體將士……

按照歌曲中的標點符號分

找出相同樂句

注意十六分音符和變化音的音準

注意音符唱清楚

注意樂句中的變化音

注意吐字要清晰

三、用正確的情緒唱一唱

四、小結

反思:

歌曲旋律朗朗上口,旋律輕快、簡單,學生一下子就樂於接受,學生對那個年代的戰爭不夠了解,通過對歌曲的歷史背景、作者的介紹,讓他們瞭解更多,也更能體會歌詞表達的樂觀向上的革命精神,從而可以從歌曲演唱中表達出來。

第七單元 第三課時

授課時間:

六(1)、(2)、(3)、(4) 5/16~5/18

教學準備:

《牧童短笛》音響資料

教學內容:

1、複習《游擊隊歌》

2、欣賞《牧童短笛》

教學目標:

欣賞、感受賀綠汀的音樂作品,能夠哼唱出部分《牧童短笛》的旋律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學生學習備註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聲練習

1 3 5 6 5 3

mi hi hi hi hi hi

1 3 5 6 5 3 1—

ma ha ha ha ha ha ha

a、斷音練習

(喉嚨放鬆,聲音自然鬆弛的發出來,腹部有氣息支撐)

b、連音練習

(注意頭腔共鳴,聲音位置高,口腔有空間,不咬緊,軟齶抬起)

調整好情緒準備上課

用歌聲進行和老師問好

用準確的方法進行發聲練習

分別用斷音和連音唱法

隨時引導學生要注意演唱姿勢和發聲位置

二、複習歌曲《游擊隊歌》

1、複習歌譜

2、複習歌詞

a、用慢速唱一唱

b、唱出游擊隊員的機智

c用多種演唱形式鞏固

第三樂句的後十六分音符:

5 5 1 1 2 3 4 5 6 56 5 3 2 4 3

旋律中的變化音要唱準:

2 2 2 3 #4 5

吐字清晰地進行演唱

三、欣賞《牧童短笛》

1、介紹《牧童短笛》

2、欣賞《牧童短笛》,感受樂曲的情緒

3、輕輕地哼唱樂曲的主旋律

20世紀30年代,在中國,作為舶來品的鋼琴音樂,幾乎無人問津,然後,有一首成熟的並以鮮明的個性和民族特色登上國際藝術樂壇的中國鋼琴曲就是賀綠汀的鋼琴作品《牧童短笛》。

樂曲中情緒舒緩到活潑再到舒緩變化。

a+b+a

四、小結

第七單元 第四課時

授課時間:

六(1)、(2)、(3)、(4) 5/19~5/20

教學準備:

1、舒伯特藝術創作和生平小故事

2、《魔王》的cd資料

教學內容:

1、瞭解舒伯特的生平

2、欣賞《魔王》、《搖籃曲》

教學目標:

1、從舒伯特的故事中感受音樂家舒伯特的藝術人生,體會其作品的魅力。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學生學習備註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聲練習

5 5 5 5 5 4 3 2 1-

mi mi mi mi mi yi yi yi yo

a、斷音練習

(喉嚨放鬆,聲音自然鬆弛的發出來,腹部有氣息支撐)

b、連音練習

(注意頭腔共鳴,聲音位置高,口腔有空間,不咬緊,軟齶抬起)

用歌聲進行師生問好

用老師所給出的旋律分別進行斷音和連音的練習

用正確的方法進行發聲練習,注意自己的發聲位置

隨時引導學生要注意演唱姿勢和發聲位置

二、介紹舒伯特的生平

瞭解舒伯特

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於1797年1月31日出生維也納。他從國小習鋼琴和小提琴,十一歲被帝國小教堂唱詩班錄取。

僅18xx年一年,舒伯特寫了144首歌曲期中10月的一天就寫了8首歌曲……

三、介紹《魔王》

1、介紹《魔王》的

《魔王》是一首戲劇性藝術性很強的敍事歌曲。這首歌曲創作於18xx年是舒伯特最著名的歌曲。

一個昏暗的大風之夜,父親懷抱生病的兒子在煙霧籠罩的森林裏策馬疾馳,黑暗中傳來昏迷的孩子緊張驚恐的驚呼……

四、介紹《搖籃曲》

a、從它寫出那時起,直到今天還被世界各國的母親們和歌唱家傳唱着。

b、欣賞《搖籃曲》

輕聲哼唱

五、小結

第七單元 第五課時

授課時間:

六(1)、(2)、(3)、(4) 5/23~5/25

教學準備:

《致音樂》的音響資料

教學內容:

學習歌曲《致音樂》

教學目標:

學習歌曲《致音樂》,基本能感受和表現歌曲的情緒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學生學習備註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聲練習

5 5 5 5 5 4 3 2 1-

mi mi mi mi mi yi yi yi yo

a、斷音練習

(喉嚨放鬆,聲音自然鬆弛的發出來,腹部有氣息支撐)

b、連音練習

(注意頭腔共鳴,聲音位置高,口腔有空間,不咬緊,軟齶抬起)

用歌聲進行師生問好

用老師所給出的旋律分別進行斷音和連音的練習

用正確的方法進行發聲練習,注意自己的發聲位置

隨時引導學生要注意演唱姿勢和發聲位置

二、學習歌曲《致音樂》

1、欣賞歌曲、體會歌曲的情緒

2、歌曲中的休止符較多,邊聽邊感受

3、聽歌曲旋律,歌曲中的附點節奏要聽清楚

4、唱一唱歌譜:

a用慢速唱一唱

b、用中速唱一唱

5、填上歌詞:

a、用慢速唱一唱

b、中速唱一唱

抒情、優美地

數好休止符的時值

注意歌曲中的附點節奏

先去掉裝飾音唱一唱,數好休止符的節奏

注意音高及音準

注意連音線的歌詞:

使我的心中充滿了幸福和温暖

帶進美好的世界中

三、用適合的情緒唱一唱用適合的情緒唱一唱

四、小結

教學反思:

舒伯特的作品可能學生在平時課外聽到過但不熟悉,進過介紹他的生平以及其他作品,使學生對他了解更多、更深。藝術歌曲經過了時間的推敲成為經典,但並不是經典都可以被學生馬上接受,關鍵在於老師的正確引導,要幫助學生在反覆的演唱中體會到藝術歌曲的魅力。

音樂單元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瞭解歌曲《猴子蒸糕》的歌曲內容,感受歌曲的風趣、活潑特點,並能進行簡單的故事創編和表演。

2、通過多媒體課件對音樂的播放,讓學生在看中學,通過可愛的卡通形象瞭解歌曲所表達的意思。

3、通過欣賞壯族民歌《猴子蒸糕》,在瞭解壯族音樂曲調的同時,總結勞動光榮,不勞而獲可恥的真理,加強學生對勞動的熱愛。

教學重點:

欣賞《猴子蒸糕》,感受歌曲的風趣、活潑特點。

教學難點:

能主動參與音樂表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兩個什麼樣的小動物?(出示小狗、小猴頭飾)

師:今天我們要來聽一個《猴子蒸糕》的故事。

二、欣賞歌曲

1、初聽:(播放動畫歌曲)

師: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什麼事呢?請同學們仔細聽(聽歌曲錄音)。

2、回答問題:好,大家都聽明白了嗎?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啊?哪位同學來敍述一下?(找學生來敍述故事情節)

3、闡述道理:不勞動者不得食,不勞動就不能得到吃的。

三、學唱歌曲

1、根據歌曲內容,為五副圖片排順序(出示圖片課件)

①一邊聽歌曲,一邊為圖片排順序

②有表情地模仿小猴和小狗的語氣和動作。

2、(出示歌詞)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師:現在老師請大家把歌詞讀一遍。(在讀的過程中糾正學生的語氣)

總結:要用心去體會歌詞的意思,實際上就是説不勞動就得不到吃的,勞動最光榮。

3、隨歌曲旋律哼唱。

4、加入表情和動作去演唱。

四、歌表演

1、分組進行討論,應該怎樣演。(提示:道具有粉糕、蒸鍋、頭飾)

2、一組表演,另外一組給予評價

五、小結

同學們演得真不錯,老師想問問你們,通過這節課我們懂得了一個什麼道理?不勞動者不得食,勞動最光榮!

教學反思:學生們能夠隨音樂自由地進行表演。學習中充滿了樂趣、

音樂單元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江蘇民歌《楊柳青》,使學生能從中感受到濃郁的揚州民歌風格;

用輕快、活潑的聲音演唱《楊柳青》,使學生增加對民歌的認識,並喜愛民族文化。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感受民歌獨有的地方風味;

難點:嘗試用揚州方言演唱歌曲。

教學準備:

準備:出示相關圖片,播放課前音樂揚州民歌《茉莉花》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江蘇揚州的詩句

誰能説出一句與揚州有關的古詩?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李白曾在詩中提到揚州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好一個xxx煙花三月下揚州xxx!

出示揚州風光圖,讓學生欣賞畫面。揚州美嗎?

二、寓教於樂

感受歌曲

怎麼樣?陶醉了吧?告訴你們,揚州的民歌也是很有名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聽一首揚州民歌《楊柳青》。

全體同學聽賞歌曲一遍

聽了這首歌曲,你有什麼感受?

輕鬆、活潑,充滿活力,表達了勞動人民過上幸福生活後愉快的心情。

生跟範唱音樂輕聲唱歌詞。

生跟琴聲填歌詞唱。邊唱邊找什麼地方感覺比較難唱

三、創造表現

有難唱的地方嗎?

引導學生練習,並滲透樂理知識結合用讀歌詞的方法解決附點節奏難點

好的,我們把歌曲連起來唱,不要唱錯哦!

一到兩遍,直至唱熟

生再唱一遍歌詞唱出活潑與詼諧的感覺來注意歌曲的強弱感覺、襯詞的表達等。

同學們唱得不錯!《楊柳青》是一首揚州民歌,關於民歌我們以前也講過這方面的一些知識。誰能夠説説,民歌是怎樣產生的?

不錯!民歌產生於民間,在民間的各種風俗活動中,由口頭創作又經過口頭廣泛流傳,在流傳的過程中不斷地被加工進行再創作,使之更加完美。正因為這樣,許多民歌都是用當地的方言來演唱的。《楊柳青》這首歌曲如果用方言來演唱的話一定會更加有趣的。

原來民歌中的襯詞這麼有意思。接下來,我們再用揚州方言來唱一遍,不過我有個要求,變換一下方式來演唱。你們給我出出注意。

1、領唱、齊唱;

2、加動作演唱;

3、加上一些打擊樂器唱

拓展延伸:

同學們唱得真好!民歌《楊柳青》因題材的不同,有很多變體,下面我們來聽一聽女聲獨唱和女聲合唱的《楊柳葉子青》。

生聽歌曲

四、完美結課

音樂單元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能理解勞動給我們帶來的愉快;

2、用輕鬆愉快的聲音邊唱邊表演《理髮師》;

3、通過編創動作表演,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創造意識。

教學重點:

能在遊戲中熟悉歌曲並能初步學會。

教學難點:

在歌曲中加入動作的聲音。

教學準備:

電子琴、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理髮都用哪些工具?它們都發出什麼樣的聲音?(用你的聲音配合老師)

2、引出小歌謠:

“小剪刀呀,剪起來呀,咔嚓,咔嚓!

小木梳呀,梳起來呀,刷、刷、刷、刷!

吹風機呀,吹起來呀,嗚~~嗚~~!

小鏡子呀、照起來呀,真好看!” (老師做動作表演)

3、伴着音樂説歌謠,一定要合着音樂。(《理髮師》歌曲伴奏)

4、請幾位小顧客和老師扮演的理髮師一起表演。(《理髮師》歌曲伴奏)

5、集體表演,分成4組,每組右邊的同學扮演小顧客,左邊的同學扮演理髮師,再交換。(《理髮師》歌曲伴奏)

二、學習歌曲《理髮師》

1、初聽歌曲。

“表演這麼久了,休息一下,一起來聽聽理髮店的歌,在歌曲當中,是誰在理髮?他都用了哪些工具,比一比誰的小耳朵最靈?”

2、老師範唱。引導學生加動作表演。

請同學們幫老師伴舞好嗎?

3、學習歌曲,按節奏讀歌詞,(大屏幕出示課件)

4、隨音樂接唱歌曲,

紅色是你的,其他是我的。然後交換。

5、學唱第二段,讀歌詞、跟琴唱。

“知道老爺爺是怎麼請下一位顧客的嗎?~”

6、知道歌曲的演唱聲音和情緒。

“你的剪刀是小剪刀,噴壺也是小噴壺,那在演唱ka cha 和sha sha sha時應該用什麼樣的聲音(輕快):老爺爺成功了嗎?那高不高興?那用什麼聲音來演唱?不用説出來,用你的聲音告訴我。”

7、完整演唱。

“你能不能用你的歌聲把顧客請來,來試一試,小理髮師起立,跟伴奏唱,加上你的動作”

8、唱曲譜。

“你已經是一級理髮師了,顧客送了你一個禮物,看看是什麼(幻燈片)紅色你唱,黑色我唱,唱好了小顧客就出現了”

9、“請看小顧客,老爺爺為小顧客設計的小發型” (幻燈片)

10、“老爺爺設計的好嗎?不過,你要想成為特級理髮師,不僅歌和小歌謠要唱的好,還要在演唱時加入工作的聲音(咔嚓),仔細聽,老師是在什麼地方加進去的。”(師範唱)

(1)、師唱後兩句,生加工作的聲音(跟琴);

(2)、分兩組,一組唱一組加聲音;

(3)、完整演唱,歌曲加小歌謠,邊唱邊表演;

(4)、歌曲、小歌謠和加工作的聲音一起表演一邊。

三:小結

教學反思:孩子們對於理髮的興趣很高,都有切身體會,參與活動的編創很積極,也很形象。課堂效果很好。

標籤: 單元 教學 音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emj9g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