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熱門】教師教學設計

【熱門】教師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教學設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師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熱門】教師教學設計

教師教學設計1

【設計理念】

“語文一旦與生活相聯繫,馬上就能生動活潑起來”。在本教學設計中,教師要善於挖掘文本中知識、言語、情感等與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的契合點,把文本嫁接於豐富多彩、興味盎然的生活之樹上,對現有的文本進行“活化”處理,就能使學生在喜聞樂見中學習拼音。

【教學目標】

1.學會聲母b p m f,能夠讀準音,認清形,並能正確書寫。

2.認識音節,學習“兩拼法”,能準確拼讀b p m f與單韻母組成的音節。

教學重點

1.教讀、教寫b p m f

2.學習拼讀音節。

3.教學帶調拼讀。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教學課件、掛圖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激發情趣、談話導入

我們已經認識了韻母家族的6個朋友(出示a o e i u ü)一起讀讀,你們讀得真準,能不能按字母順序擺一擺,再按順序讀一讀。你們記得真清楚。這節課我們一起到拼音王國裏再認識四個聲母家族的朋友,你們願意嗎?

[設計意圖]用擬人化的口氣敍述舊知,導入新課,引導學生一起到拼音王國裏再認識四個聲母家族的朋友,充滿生活情趣。

二、創設情景、學習“b p”音形

(一)導入新課

指導兒童看“情境圖”,通過談話引出有關聲母。

師問:爸爸帶着一個小朋友去看什麼呀?(看大佛)對,這就是“大佛”的“f”,相機出示卡片“f”指着圖上的山坡部位,問,他們看大佛,要先爬一段什麼呢?(山坡)這就是“山坡”的“p”,出示卡片“p”,這個小朋友看到大佛很好奇,就想用手去──(摸),這就是“用手去摸”的“m”,出示卡片“m”。這個時候旁邊的大喇叭正在廣播:“大佛是文物,我們要愛護文物,不要用手去摸!”這就是“廣播”的“b”,出示卡片“b”。

[設計意圖]練習生活親情導入,使語文課堂充滿的生活味兒。這樣的設計,可以使國小生學得親切自然。

(二)教學發音:教學聲母“b”:

1.看圖説話引出b。

圖上畫着誰?他在幹什麼?

b這個音就是把“廣播”的“播”讀得又輕又短。

2.教學b的發音,認清字形。

(1)先讓學生知道讀音是“廣播”的“播”,然後教師示範,學生仔細觀察老師發音時的口型變化,教師帶領學生練習發音。一定要讀的又輕又短,也可以運用教材中“波浪”的的“波”。編口訣“帆船衝浪bbb”。

指導發音要領:雙脣緊閉,然後嘴脣突然張開,吐氣成音。讀時要輕而短。

(2)師範讀、領讀,正音。

(3)憶字形。

啟發學生看圖:b像什麼?b的一豎像收音機拉出的天線,右半圓像收音機。讀順口溜:“我聽廣播b、b、b。”

3.學習b和ɑ的拼音。

(1)看圖引出bá。

圖上畫着什麼?(一隻小白兔,拔個大蘿蔔。)

(2)卡片演示兩音相碰:

b á 讓學生拼讀,體會“前音輕短後音重,兩音相連猛一碰”,拼成一個音節:bá。bá

(3)指導國小生念兒歌,邊讀邊表演,作為課中操:“一隻小白兔,用力拔蘿蔔。”

(4)指導學習b與o、u 的拼音。

[設計意圖]把兒歌、遊戲引入課堂,符合一年級國小生的認知心理特點。

(三)教學聲母“p”:

1.看圖説話引出p。

圖上畫着誰?他在幹什麼?

可以這樣説:“鼕鼕用臉盆潑水。”“潑”的聲母是p。

2.教學p的發音,認清字形。

(1)發音要領:雙脣緊閉,突然張開嘴脣,把氣送出,發出p音,要輕而短。

(2)師範讀、領讀,正音。

(3)b、p對比讀。教師用一張白紙放在嘴前,讀b時白紙不動,讀p時氣流吹動白紙。讓學生口對着手心試讀,體會送氣和不送氣的不同。

(4)憶字形。

啟發學生看圖想象,p的一豎像水往下流,p的半圓像臉盆。順口溜:“臉盆潑水p、p、p。”

3.學習p和a的拼音。

(1)看圖引出pá。

圖上畫着什麼?(一隻猴子在爬竿。)

(2)卡片演示兩音相碰:p→á →pá

學生自由拼讀,指名、正音、領讀。

還可變聲調,讓學生拼讀:pà、pā、pǎ。要求帶調拼讀。

(3)指導學習p與o、u的拼音。

4.口訣記憶。編口訣為:猴子推車p p p。

[設計意圖]採用兒歌方式教學,易學、易懂、易記,使學習過程充滿情趣,這樣的教學設計,是充滿智慧的設計,語文課堂上充滿了人文氣息。使國小生在學習拼音的過程中,受到了良好的人文教育。

三、鞏固練習

1.認讀卡片。

2.用紙條演示,教師讀音後讓學生説説,老師在發什麼音?

四、指導書寫

1.親情導入

剛才,我們已經學會了b和p的讀音,與它們交上了朋友。現在,我們來練習寫一寫,比一比誰寫的漂亮,好嗎?

2.指導書寫b

(1)講:我們先認識一個字母基本筆畫:“丨”上豎。

(2)請同學們觀察書中字母“b”先寫哪筆,再寫哪筆,幾筆寫成?佔什麼格?同桌同學互相説説。

(3)學生説筆順、位置,教師範寫,強調“b”的第一筆在上格的三分之一處起筆到第三條線停筆。

(4)學生書空筆順。

(5)學生在拼音本上抄字頭。教師行間巡視,進行個別輔導。糾正學生的寫姿和執筆方法。對姿勢正確的學生及時表揚鼓勵。

2.指導書寫“p”

(1)認識基礎筆畫:下豎。

(2)請同學們觀察書中“p”的書寫,先寫哪筆?再寫哪筆?幾筆寫成?佔什麼格?觀察後同桌同學説一説?

(3)學生獨立書寫一個。

(4)教師選擇一位同學書寫的字母在投影上進行展示。

你認為哪筆寫得好?哪筆寫得不太好!教師範寫強調第一筆豎從第二條線起筆寫豎,到第四條線上面一點停筆,然後再寫右半圓。

(5)學生結合書中的範字進行對照比較,修改!

(6)學生再獨立寫一個。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設計意圖]培養一種好習慣,收穫一生幸福。本環節的設計從一開始就注意培養學生認真書寫的習慣,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好習慣,為下面的教學搭橋鋪路,作好了鋪墊。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教學聲母m、f以及拼音。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1.卡片認讀b、p。(集體練,個別讀)

2.拼讀bá、pá及四聲。

二、教學聲母m

1.看圖説話引出m。“摸”的聲母是m。(出示“m”的圖)

(1)問:圖上的小朋友在幹什麼?你們做過摸人遊戲嗎?

(2)這個字母怎麼讀?

(3)發“m”音時,雙脣閉攏,把氣賭住,氣流從鼻子裏出來,聲帶有些顫動。教師示範讀。

(4)學生練習讀,體會發音方法。

(5)開火車讀。

2.學“m”的形,記憶字形。

(1)看圖説説怎樣記住“m”的形?

(2)編記憶小兒歌:兩個門洞“m m m”,“兩扇小門m、m、m。”

3.指導書寫。

(1)認識基本筆畫:右彎豎。

(2)學生書空。

(3)請同學觀察書中字母“m”的筆順:先寫哪筆、再寫哪筆、幾筆寫成、佔什麼格?【m的筆順是:m,一筆寫成。m寫在四線格的中格。】

(4)教師範寫,強調“m”佔中格,注意左邊和右邊的門洞要一樣大。

(5)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6)展示書寫好的,有進步的,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教學m和單韻母的拼音。

看課本上的圖,拼讀mù、mǎ。

三、教學聲母f

1.看圖説話引出f。

2.教學f的發音。

(1)提問:從圖上你知道了什麼?

(2)藉助“佛”的音讀“f”。教師範讀講發音要領。上牙輕輕地放在下脣上,摩擦一下發出音。

(3)學生體會讀。

3.學習“f”的形

(1)怎麼記憶“f”的形呀!你們見過枴杖嗎?

教師出示枴杖,幫助記憶“f”的形。

(2)編記憶“f”的小兒歌:

爺爺枴杖“f f f”。

一根枴棍“f f f”。

像根枴杖“f、f、f。”

像把雨傘“f、f、f。”

4.指導書寫。

(1)認識基本筆畫:右彎豎。

(2)觀察書中“f”的筆順,先寫哪筆?再寫哪筆?幾筆寫成?佔什麼格?同桌小夥伴互相説一説。f兩筆寫成,寫在四線格的上格和中格。

(3)教師範寫。強調第一筆在上格的三分之一處起筆,寫到中格第三條線停筆,第二筆橫寫在第二條線下邊略低一點的'位置上。

(4)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個別輔導。糾正學生的寫姿和執筆方法。

4.教學f和單韻母的拼音。

看課本上的圖,拼讀pí、pá。

[設計意圖]教學中多采用兒童樂於接受、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形式如遊戲、兒歌、小組合作等,把遊戲、兒歌等形式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在由讀到寫的學習過程中,輕鬆自如,使教學過程快樂而富有情趣。

四、鞏固練習

1.讀語境歌:指導兒童練讀語境歌。

“爸爸帶我爬山坡,爬上山坡看大佛,大喇叭里正廣播,愛護大佛不要摸。”

2.猜字母。

(1)兩扇小門是什麼聲母?

(2)一豎像天線,右下半圓像收音機,是什麼聲母?

(3)一豎像水往下流,右上半圓像個盆,是什麼聲母?

(4)像根枴杖是什麼聲母?

3.聽音取卡片。教師讀一個聲母,學生取出卡片。

4.用卡片認讀聲母和音節。

5.創新思維:指導學生編兒歌

①你們能編一個記憶“b”的小兒歌嗎?

預設: 拉開天線聽廣播“b b b”。

右下半圓“b b b”。

6字“b”。……

②你們能編一個記憶“p”的小兒歌嗎?

預設: 右上半圓“p p p”。

端起臉盆把水潑“p p p”。

路燈“p”。

③你們能編一個記憶“m”的小兒歌嗎?

預設: 兩扇小門m、m、m。

鑽進門洞m、m、m。

兔採蘑菇m、m、m。

④你們能編一個記憶“f”的小兒歌嗎?

預設: 爺爺枴杖“f、f 、f”。

一根枴棍“f、f、f”。

手扶枴棍“f、f、f。”

[設計意圖]此環節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學生的記憶能力,引導學生快樂地複習所學的內容,同時有培養了國小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五、學習小結,課後激勵

1.今天我們又認識了四個聲母家族的朋友,它們分別是“b p m f”。同學們學習得可認真了!回家以後讀給親人聽好嗎?

2.放學回家以後,把你學會的拼音兒歌説爸爸媽媽聽,爸爸媽媽一定會誇獎你是一個聰明的好孩子。

【特別建議】

1.要注意的是,教學掛圖僅僅是提供了一個語言環境,只要孩子們能理解圖意,引出b p m f 四個聲母即可,不要在研究圖意上花太多時間,以免喧賓奪主,把一節拼音課上成半節看圖説話課。關於情境圖與語境歌,它只是激發學生興趣、幫助識記的輔助手段,僅僅是為學生學習字母提供了一個語言背景和環境。教師注意不要花費過多的時間去要求學生看圖説話和背誦兒歌。

2.要始終把準確拼讀、正確書寫字母、韻母作為重點。重點是培養學生準確的拼讀音節的能力。對音節,只要求能夠準確拼讀、進行適量描紅、抄寫,不要默寫。以減輕負擔,保證重點。值得注意的是拼讀要與識字、與發展語言結合起來,不能只是單純技能上的訓練。

3.書寫的重點在於寫字習慣的養成。寫字過程中,正確的坐姿、正確的握筆姿勢、寫字時觀察範字的習慣、按筆順寫的習慣、寫完後檢查的習慣、簿本的整潔等,這個過程的重要意義遠遠甚於字寫得好與壞。寫字的過程要比寫的結果來得更重要。所以,我們一定不要過於看重孩子字寫得是否又快又好,而應十分重視學生寫字過程中的一系列良好習慣的培養。讓學生一入學、初握筆就養成良好的習慣。使他們終身受益。

4.在寫字過程中要注意孩子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兒童化,儘量設計多種多樣的適合兒童的練習。避免簡單、重複的抄寫。比如課堂上安排書空訓練、口頭書寫、同桌互相寫在對方手心上並檢驗等等。大量的書寫作業會使學生感到疲倦、無味,導致不寫作業、厭惡學習等一系列問題的產生。

教師教學設計2

邱龍濤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設喻論證的方法和“對舉”的行文方式。

(二)瞭解荀況關於學習意義和學習態度的論述。

二、難點、重點分析

(二)作者從哪幾個角度論述中心論點的?每組比喻包含什麼意思?各組比喻之間在意義上有什麼內在聯繫?

分析: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學不可以已。接着圍繞這個中心論點分三段從三個不同角度進行論述:

第l段作者用了五個比喻。第一個比喻“青出於藍”,不能認為它的意思是比喻學生超過老師。這是它作為成語後新產生的意思。本文中這個比喻和“冰寒於水”,説明事物經過一定的變化,可以提高。“直木為輪”説明事物經過一定的變化,還可以改變原來的狀態。這樣,三個比喻分了兩層意思。作者在這基礎上,用“故”歸納上文,又用了“木受繩則 直”、“金就礪則利”兩個比喻作為事例,進而推論出人必須通過學習和參省才能達到“知明而行無過”的境地。後面兩個比喻並列説明:肯下功夫,必見成效。它們是對後面推論的有力襯托。綜上所述,本段是從總論學習的重要性這個角度來論述中心論點的。

第2段作者用了五個比喻。開頭作者用“終日而思…‘不如須臾之所學”先來闡説,接着就用“****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見”這個比喻,形象説明只有擺正“學”和“思”的關係才能使學習產生顯著效果。為了把道理説得更透闢,作者順勢而下,連用“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揖”四個比喻,從見、聞、陸、水等方面闡明瞭在實際生活中由於利用和藉助外界條件所起的重要作用,從而説明人藉助學習,就能彌補自己的不足,取得更顯著的成效。最後由此得出結論,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並非先天素質與一般人有差異,而完全靠後天善於學習。綜上所述,本段是從學習的重要作用這個角度來論述中心論點。

第3段作者用了十個比喻。作者先用兩個比喻,從“積土”、“積水’’推論到“人的積德”,正面論述積累的作用,説明學習上的成就是不斷積累起來的。接着又用“不積跬步”、“不積小流”兩個比喻從反面説明如果不積累就不能達到遠大目標。這是本段第一個層次,説明學習要積累。下面就分兩層説明如何做到積累。作者用四個比喻正反對照:先用“騏驥”、“駑馬”對比,説明主觀條件的好壞,不是學習的決定因素,堅持不懈才是學好的關鍵;又用“楔而不捨”,“鍥而舍之”對照,説明只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恆,才會有所成就。這是本段第二個層次,説明做到積累就要堅持不懈。最後一個層次,作者用蚓和蟹兩個比喻正反對照,説明做到積累還要專一。後面兩個層次説明:做到積累的兩點保證,兩者缺一不可。綜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個層次,是從學習的方法和態度這個角度來論述中心論點的。

(二)本文設喻有什麼特點?

分析:本文是闡述學習道理的議/lw/>論文,通篇設喻,使所講道理形象生動,深入淺出,既有説服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設喻特點:

(1)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情或現象作為喻體。如説明“學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們生活中常見的靛青色的提取,車輪的製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為喻加以説明,充分表達了“學不可以已”而必須有所造就的道理。這樣化深奧為淺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誠服。

(2)設喻方式多樣:①正面設喻,如“青出於藍”、“冰寒於水”、“***木為輪”、“金就礪則利”等從正面闡明學習的重要性。②正反設喻,如“蚓”和“蟹”、“騏驥”和“駑馬”、“鍥而舍之”和“鍥而不捨”,通過正反對照把所要説明的道理説得更具體明白。③反覆設喻,如“****而望”、“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揖”,連用幾個不同的比喻,使讀者加深對道理的理解。

(3)設喻與説理結合緊密,形式十分靈活:①有的是將道理隱含於比喻之中,如“青出於藍”、“冰寒於水”;“鍥而舍之”、“鍥而不捨”。②有的先設喻,後引出道理,如第2段,作者先連用五個比喻,後引出“善假於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設喻,引出道理後,再用另外的比喻進一步論證,如第3段第一層,作者先用“積土成山”、“積水成淵”設喻,引出 “積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積跬步”、“不積水流”兩個比喻從反面進一步論證。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提示本單元教學目標和本文教學目的。

(二)預習檢查。

(三)導入新課。

從七年級學過的課文《為學》導入,指出它與本文都用設喻方法,講有關學習的道理。

(四)作者介紹(結合註釋①)。

荀子(約公元前313一前238)名況字卿,戰國末期趙國人,曾遊學於齊,當過楚國蘭陵令。後來失官居家著書,死後葬於蘭陵。

荀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後的代表,樸素唯物主義思想集大成者。韓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學生。他反對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規律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並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的思想。他強調教育和禮法的作用,主張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視教化兼用“禮”治,強調“行”對於“知”的必要性和後天學習的重要性,認為後天環境和教育可以改變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該書由《論語》、《孟子》的語錄體,發展為有標題的/lw/>論文,標誌着古代説理文的進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説理透徹、語言質樸、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勸學》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幾段的節錄。

(五)解題。

《勸學》的“勸”起着統領全篇的作用。教師先在黑板上寫一個“勸”字,問道:這個字是什麼意思?學生往往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勸告”。教師趁此在“勸”字後加上一個“學”,再問:“勸”是什麼意思?學生才會領悟:原來它還有“勸勉”的意思。這在心理學上叫做給學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講:“勸”的繁體字“****”是形聲字,凡是用“力”作聲旁的字,多數有給人們勉勵的意思,如“勵”、“努”等。這是“勸”的本義,而在現代漢語中,“勸”,解釋為“勸阻”,詞義已經轉移了。作者在這篇以《勸學》為題目的文章中,勉勵人們要不停止地堅持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增長知識,發展才能,培養高尚的品德。

(六)指導學生處理課文字詞句中的疑難問題。

l.對照註釋,藉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組:通假字

第二組:其他易寫錯讀錯字

2.給本課12個重點文言常用實詞圈畫加註,理解它們的意義和用法。

3. 複習國中知識,綜合“思考和練習”二,學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虛詞“於”、“者”、“而”的用法。

4.學生試譯難句,教師點撥指正。

(1)君子曰:學不可以已。“君子”是一個合成雙音詞。“可以”在古漢語中是兩個單音詞,相當於現代漢語“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體語境中“以”已失去介詞的作用,只協調音節。因此,這兩個詞中只有“可”有意義,與現代漢語的“可以”差不多;它還表示情理上應當如此,可譯為“應該”。全句譯為:有學問有修養的人説,學習是不應該(可以、能夠)停止的。

(2)木直中繩,****以為輪,其曲中規。句中兩個“中”作動詞,“符合”的意思。“繩”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線,這個詞的意義現在已擴大,泛指各種繩索。“***”和“為”是兩個動詞,“***”通“糅”,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彎曲的一種方法,現作“揉”,解釋“使……彎曲”。“為”,做成。“以”在兩個動詞之間表明它後邊的行為是它前邊行為的目的或結果,作連詞用,譯作“而”。全句譯為:(一塊)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線,假如使它彎曲而成為車輪,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圓規(畫的圓圈)。

(3)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句中“神明”即“神靈”;“聖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現代漢語中的合成雙音詞,“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因果關係的連詞。這句譯為:積累善行養成美德,因而能自通於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備了。

(4)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句中“舟揖”是合成雙音詞,偏義複詞,聯繫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詞用如動詞,“游泳”。“絕”是會意字,從“***”,從“刀”,從“卩”(象人形),意思是人用刀橫斷絲織品,“絕江河”很像橫斷水流,所以“絕”引申為“橫渡”。“江河”古人專指長江、黃河,現在的詞義擴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譯為:藉助船隻的人,並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橫渡江河。

(5)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句中兩個“之”是定語後置的標誌。“爪牙”在本文中是兩個單音詞,它們的本義是爪子、牙齒。後來形成褒義的比喻義:幫手、武士;現代又轉為貶義的比喻義:幫兇、走狗,詞義的感情色彩有了變化。“強”讀***,堅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詞作狀語,“向上”、“向下”。“黃泉”是特殊的單純雙音詞。“用心”不是合成雙音詞,“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詞,譯作“由於、因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動詞,專一的意思。全句譯為: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堅硬的筋骨,(卻能)上吃泥土,下飲地下水,(這是)由於心思專一(的緣故)。

(七)誦讀第l段。

1.誦讀的準備。

先給下列句子劃分節奏(學生試劃,教師糾正):

學不可以已 ***使之然也

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讓學生解釋下列詞語:

“已”——在現代語中有沒有相同用法?請舉例。(奔騰不已,不能自已)

“以為”——跟“自以為得之矣”(《石鐘山記》)中的“以為”用法是否相同?(不同。

“自以為”是自己認為之意;此句中的“以為”是“以之為”(用它做成)的省文。)

“雖”——這個“雖”跟下面兩句話中哪一個“雖”字的用法相同:①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不同)②雖大風浪不能鳴也。(相同)

“木受繩

教師教學設計3

教學設計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為教學活動制定藍圖的過程。通過教學設計,教師可以對教學活動的基本過程有個整體的把握,可以根據教學情境的需要和教育對象的特點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採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實施可行的評價方案,從而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另外,通過教學設計,教師還可以有效地掌握學生學習的初始狀態和學習後的狀態,從而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方法,採取必要的教學措施,為下一階段的教學奠定良好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説,教學設計是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基本保證。好的教學設計可以為教學活動提供科學的行動綱領,使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忽視教學設計,則不僅難以取得好的教學效果,而且容易使教學走彎路,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

1.有利於媒體教材質量的提高

國外有專家認為,在早期視聽教材令人失望的情形下,“是教學設計使他們走出了困境。”後來他們取得成功的“祕訣”之一就是“在節目的製作過程中致力於嚴格的教學設計。”

2.有利於教學工作的科學性

傳統教學以課堂為中心,書本為中心、教師為中心,教學上的許多決策都憑教師個人的經驗和意向作出。有經驗的'教師憑藉這條途徑也能取得較好效果,這是具有教學藝術的表現。但運用這門藝術的教師畢竟有限,而且教學藝術很難傳授。教學系統設計克服了這種侷限,將教學活動的設想建立在系統方法的科學基礎上,用可以複製的技術作為教學的手段。只要懂得相關的理論,掌握了科學的方法,一般教師都能實際操作。因此,學習和運用教學設計的原理是促使教學工作科學化的有效途徑。

3.有利於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的溝通

教學活動作為一種社會實踐源遠流長。為了使教學活動有序有效,人們早就開始探索教學的機制,對教學過程中涉及到的各個要素的相互間的關係進行研究,並形成了一套獨立的知識體系即教學理論。但長期以來,教學的研究偏重於理論上的描述和完善,廣大教師批評教學理論脱離實際,對改進教學工作幫助不大。這固然同理論研究不夠深入有關,而更多的原因是由於忽視應用研究,致使在實踐上無法操作造成的。在這種情況下,被人稱之為“橋樑學科”的教學設計起到了溝通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的作用。教學設計為了追求教學效果的優化,在解決教學問題的過程中,注意把個別教師的教學經驗昇華為便於廣大教師掌握和運用的教學科學,注意把已有的教學研究理論成果綜合應用於教學實踐,使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緊密地連接起來。

4.有利於科學思維習慣和能力的培養

教學設計是系統解決教學問題的過程,它提出的一套確定、分析、解決教學問題的原理和方法也可用於其他領域和其他性質的問題情境中,具有一定的遷移性。例如,在教學內容或學習任務分析這個設計環節中,要求設計者將總的教學目標分解成單元教學目標和更具體的使能目標,建立一個教學目標羣,然後根據每一個具體目標擬定策略。這與現代管理學中的目標管理的思路是相同的。因此,通過教學設計原理和方法的學習、運用,可以培養有關人員科學思維的習慣,提高他們科學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寫人的記敍文,記敍的人物為法布爾——一個著名的昆蟲學家。而且題目也明確了這篇文章所要記敍的事件即觀察昆蟲。通過題目就可以瞭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因此,在學習這篇文章時,要抓住主要事件的描述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徵。這篇文章共分四個自然段,根據作者的寫作思路,可將文章分為三部分。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中重點詞語,全神貫注、堅持不懈等。

3、培養學生只有勤奮刻苦,才能成功的道理。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體會法布爾有鍥而不捨的精神。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交流資料,激發興趣引入新課。

1、聽一段錄音《昆蟲記》中的一個片段——螳螂捕食蝗蟲。 聽了這個片段,你的眼前出現了一幅什麼樣的畫面?這是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所寫的《昆蟲記》中的一個片段。

2、你們對法布爾有什麼瞭解嗎?

3、你是通過什什麼方法蒐集到資料的?

4、為什麼法布爾會取得這樣的成就呢?相信我們讀了這個故事就會明白。出示課題《法布爾觀察昆蟲》指名讀、齊讀。

二、初讀課文掃清生字障礙。

1、看拼音讀課文,要求:字音讀準、課文讀通。

2、看漢字讀課文,要求:不會字看拼音,標出有幾個自然段。

3、指名讀課文,要求:讀後學生進行評議,評議重點是生字字音是否讀準。

4、再讀課文,瞭解課文的大至內容。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寫了法布爾是怎樣觀察昆蟲的幾件事?

三、細讀課文,瞭解課文的大至內容。

1、指名説課文寫了法布爾是怎樣觀察昆蟲的幾件事?

2、輕讀2、3自然段,思考法布爾是怎樣觀察昆蟲的?用筆畫出有關語句。

3、小組內分句讀課文,出示小黑板

4、用“有還有”説一句話。

5、朗讀展示:點名讀課文,檢查檢查學生讀課文的情況。

6、交流,引導學生抓住有關語句談感受,深入品讀。

7、辯析句子的寫法有什麼不同?

8、齊讀最後一自然而然段,理解“堅持不懈”的意思。用“因為所以”練習説話,深入理解法布爾成為著名的昆蟲學家的原因。

四、指導學生圖文結合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五、拓展交流

大家預習時蒐集了很多法布爾的有關資料,資料中有許多關於法布爾迷戀昆蟲的事例,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

六、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教師教學設計5

遊戲活動:

洪水來了

活動目標:

1、練將沙子堆高、拍緊、挖深等動作技能和拎沙袋負重走的潛力。

2、在玩沙活動中感受同伴間相互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小動物頭飾(小貓、小狗、小羊若干),玩沙衣服(紅、黃、綠),帽子,鞋子。

2、玩沙工具:鏟子、耙子等,尼龍大口袋(人數的兩倍),樹(用小樹枝代替)若干,地上堆好一條低低的堤壩,堤壩不遠處用積木搭房子作為動物新村。

活動過程:

1、以遊戲口吻引出主題:"據動物新村防汛指揮部通知,洪水要來了,請小朋友想一想,我們怎樣防汛抗洪?"

(1)加固堤壩,阻擋洪水。

(2)開溝挖渠,分流洪水。

2、引導幼兒分隊練。

(1)加固、築高"防洪大堤",學將沙築高,拍緊的技能。

(2)裝沙袋比賽。可兩人一組,比一比,哪組合作得好,沙子裝得又快又多又好。

(3)開溝挖渠,進行引流準備。指導幼兒挖得長、挖得深。

3、遊戲:洪水來了。

(1)請幼兒紮好沙袋袋口,兩人一組抬到"防汛壩"前,整齊地疊到"大堤"上。

(2)分流排水,指導幼兒把溝渠挖長、挖深。

4、遊戲:種樹。

(1)"洪水被我們擋住啦!我們的家園保住了!怎樣才能保證江邊的泥土不被洪水沖走?"

(2)引導幼兒討論減少水土流失的'辦法,讓幼兒明白最好的辦法是植樹造林。

(3)幼兒在河流兩旁"植樹造林"。

教師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瞭解內能的概念

2.能簡單的描述温度和內能的關係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練習舊知,利用類比分析總結的方法概括出什麼是內能

2.通過查找資料,瞭解地球的温室效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演示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並使學生通過實驗理解做功和內能的變化的關係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內能概念的建立;影響物體內能的因素。

【難點】

正確理解內能的概念和改變內能的兩種方法的本質。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新課導入

【師】演示實驗,可觀察到:水沸騰後塞子飛出去,試管中出現白氣。

引導學生觀察並思考:推動塞子的能量來自哪裏?

環節二:建立概念

【問】內能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能量呢?學生思考。結合大屏幕圖片提問:什麼事動能呢?什麼是勢能?什麼是機械能?學生回憶並回答。

【師】出示一組圖片,説明分子有“分子動能”、“分子勢能”。引導學生討論形成內能的概念。

【問】內能的大小與那些因素有關?是什麼關係?引導學生分析,分子動能,分子勢能有哪些影響因素?

內能與機械能有什麼不同?屏幕展示對比

環節三:深化概念

【小組討論】

討論:一定質量的某物體的內能大小和什麼有關呢?

【學生思考】

物體的温度變化,它的'內能就發生了改變。要改變物體的內能有哪些辦法?

從能量轉化角度,分析改變內能的兩種方法的本質。

熱傳遞是能量的轉移;做功的本質是內能與機械能的相互轉化。做功和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是等效的。

環節四:鞏固提高

用題目對本堂課所學知識進行鞏固。

環節五:小結作業

引導學生總結本堂課學的主要內容。

四、板書設計

教師教學設計7

目標:

1、學習用語言,動作大膽地表現自己對作品語句的理解。

2、感受作品中所藴含的幽默感。

準備:

圖畫、音樂《洗澡》、白紙、油畫棒

過程:

一、開始

1、播放音樂《洗澡》“小朋友,我們一起來跳舞吧!”幼兒跟着音樂一起做動作。

2、“剛才我們跳了一個什麼舞蹈啊?剛才小朋友都是怎麼樣洗澡的啊?”幼兒自由回答

3、“那現在我們來聽聽森林裏的小動物是怎麼樣洗澡的,好嗎?”

4、教師講述故事一遍

提問:

⑴故事題目叫什麼?(洗澡)

⑵故事都有誰?小青蛙在裏面洗澡時,是誰先來洗澡的?然後接下去都是誰來呢?它們都是怎麼樣過來的?

5、請幼兒一起學學小動物過來時的動作,教師可以先請個別幼兒上來表演。“老師先請一個小朋友上來表演(小狗、小豬、河馬)的動作。”

6、全體幼兒一起表演這麼小動物的.動作。

7、河馬走過來時有沒有洗成澡呢?為什麼?(學習詞:散架、泡湯)

8、後來小動物都到哪裏去洗澡了?

二、基本部分

1、“老師這裏有幾幅圖畫,本來老師打算把這個故事編成一本圖書,可是老師不小心把這些圖畫的順序給打亂了,現在我請小朋友一邊講故事一邊把圖畫的順序給排列整齊,好不好?”

2、幼兒跟教師把圖畫排列整齊後,教師出示封面,在封面上寫上故事的題目。

3、“我們把這本大圖書,放在圖書角里,給小朋友以後看,好嗎?”

三、結束部分

1、“剛才小動物本來在木桶裏洗澡的,後來又到河裏去洗澡,可是他們都怎麼樣?”(很開心)

2、“那小朋友,你們要到哪裏去洗澡呢?”幼兒自由想象回答。

3、“我們一起在到外面去找找還有沒有洗澡的地方”結束。

教師教學設計8

英語的決心和信心,也懷有極大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作為教師應最大限度保護和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動力。學習成功與失敗的關鍵因素是情感教育,而情感教育的實質是愛心教育。情感教育是一種温馨和諧的情感交流,是一種智慧潛能的研發。所以,作為高一教師要儘快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係、尊重、信任、期待和欣賞學生。賞識教育在教育藝術中具有獨特魅力,教師要從開始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在課堂展現自我,肯定自我,要讓全班學生都樹立信心和興趣,對學生一視同仁,熱情鼓勵和表揚學生,從學習和生活方面關愛他們,不歧視和挖苦學生,幫助和培養學生的自信以及健康的心理品質的`形成。一句話,在英語教學中時刻滲透情感教育是搞好教育教學的基石和前提。

其次,抓好初高中知識的銜接。新生入校通過學月測試瞭解每個學生的大致學情,及時給學生查漏補缺,鞏固國中的語音,詞彙、語法、句型及基礎知識。教師可以暫以國中教材為主線,高中教材為輔線,温故而知新,以舊帶新。在課堂中形式多樣複習國中知識,根據教學大綱主要內容抓好基本知識和能力“雙基”工程,根據各班學生學習水平情況實行初高中學習的“緩衝期”。教師一定不要為了趕進度匆忙教學,而忽視了重書本,重規範,重過手,重基礎的“四重”原則。再次,加強學生學習方法指導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除了傳授知識外,更重要是督促學生學習好習慣的養成。如何引導學生預習課本,聽課,完成作業,複習總結,作筆記等方面都是我們教師應考慮的話題。所以教師在平日的工作中多指導學生預習的習慣,朗讀和背誦範文習慣,如何查閲和使用工具書習慣以及寫作習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課堂中要指導他們如何作筆記,如何整理和規範作業本,筆記本和錯題本,要求所測試或運用過的相關試卷資料彙集成冊,用不同顏色的彩筆鈎畫出所講的語言點。在講題中多傳授解題方法技巧,在適當引申中尋找規律。再者,課堂注重實效,形式豐富多樣化。高中起始階段着重落實“雙基”和“四重”上下功夫,注意培養學生的運用語言能力。教師要轉變觀念,打破傳統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師生的互動性,在練中學語法,重點突出,精講易懂,以趣味性教學進行聽説訓練,適當運用口語,舉例通俗易懂有趣。在課堂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詩歌朗誦,記憶範文比賽,戲劇表演,對話或聖誕晚會等活動提升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教師的用語方面上抑揚起伏,激情四射也是高質量課堂的保證。上課內容要有特色,形式各異,要始終讓學生保持新鮮感和適度的緊張感。要多讓後進生展示自己,多鼓勵和讚揚他們,讓其實現價值和榮譽,體味成功的喜悦。在評講試題中多運用啟發式設問,開發學生的思維和解題能力,不能一味講下去,成了全堂課是“填鴨式”教學方法。高中學習能力培養要有針對性,要循序漸進,穩步提高。在聽説訓練方面藉助多媒體聽歌曲,聽精美範文和看英文片等多樣化訓練,學生每天的英語值日報告和討論迫使學生養成用英語交流的習慣。

教師教學設計9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從得氧和失氧的分類標準認識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

2、從化合價變化的分類標準認識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徵。

3、培養學生用概念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推理能力。

過程與方法

1、重視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學探究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3、探究與活動,氧化還原反應概念的發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對學生進行對立統一等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使學生形成勇於創新的習慣、培養創新能力。

[教學重點]

探究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及其發展

[教學難點]

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徵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投影儀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人類的衣、食、住、行,生物體的產生、發展和消亡,化工生產約50%以上的化學反應等等都涉及氧化還原反應。氧化還原反應與我們的生活、生命、生產有着十分重要的關係,例如,研究燃燒中的化學反應、能量變化、燃燒效率及產物對環境的影響等問題與本節知識有密切關係。下面我們就討論氧化還原反應這一問題。

師:國中學習的燃燒是指可燃物與空氣中氧氣發生的發光、放熱的氧化反應,現在我們來進一步研究。請同學們舉出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的實例。

[板書]第三節氧化還原反應

新課推進

師:引導學生思考交流(學生填寫此表)。

引導學生討論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的概念。

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

氧化反應

還原反應

分類標準

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是否同時發生

CuO+H2====Cu+H2O

H2跟O2結合生成H2O的過程稱為H2的氧化反應

CuO跟H2反應失去O的過程,稱為CuO的還原反應

得氧、失氧的角度

Fe2O3+3CO====2Fe+3CO2

生:得出以下結論

[板書]根據反應中物質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把化學反應分為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

分類標準:得失氧的情況。

氧化反應:得到氧的反應。

還原反應:失去氧的反應。

師:在複習化合價概念的基礎上,請分析填寫下列表格:

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

反應前後化合價升高的元素

反應前後化合價降低的元素

是否屬於氧化還原反應

氧化反應與化合價升降的'關係

還原反應與化合價升降的關係

是否只有得氧、失氧的反應才是氧化還原反應

CuO+H2====Cu+H2O

2Mg+O2====2MgO

Fe2O3+3CO2====Fe+3CO2

2Al2O3====4Al+3O2↑

2H2O2====2H2O+O2↑

Mg+2HCl====MgCl2+H2↑

Mg+2H+====Mg2++H2↑

Fe+CuSO4====Cu+FeSO4

Fe+Cu2+====Cu+Fe2+

師:CuO+H2====Cu+H2O

1、在以上反應中,氧化銅發生氧化反應還是還原反應?依據是什麼?

2、標出反應中各元素的化合價,從中分析三種元素化合價各有什麼變化。

小結國中氧化反應、還原反應的知識後,引導學生把氧化還原反應跟化合價變化聯繫起來。

[合作探究]

2Na+Cl2====2NaCl

H2+Cl2====2HCl

這兩個反應雖沒有氧的得失,但是氧化還原反應,為什麼?哪種物質發生氧化反應,哪種物質發生還原反應?為什麼?

[課堂小結]

上述[合作探究]討論後,得出:

物質所含元素的化合價發生變化的一類反應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所含元素的化合價升高的物質發生氧化反應;所含元素化合價降低的物質發生還原反應。

[板書設計]

第三節氧化還原反應

一、氧化還原反應

1、定義:根據反應中物質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把化學反應分為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

2、兩類標準:

(1)得失氧的情況

氧化反應:得到氧的反應。

還原反應:失去氧的反應。

(2)化合價升降情況

所含元素的化合價升高的物質發生氧化反應;所含元素化合價降低的物質發生還原反應。

凡是有元素化合價升降的化學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

[活動與探究]

下列反應中哪些是氧化還原反應?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各是什麼物質?

2NaBr+Cl2====2NaCl+Br2

2NaOH+H2SO4====Na2SO4+2H2O

MnO2+4HCl====MnCl2+2H2O+Cl2↑

Ca(ClO)2+CO2+H2O====CaCO3↓+2HClO

[隨堂練習]

1、下列各類反應中,全部是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A、分解反應B、化合反應

C、置換反應D、複分解反應

2、下列各説法正確的是()

A、在氧化還原反應中,某元素由化合態變為單質,此元素可能被還原,也可能被氧化

B、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元素化合價升高的反應是還原反應

C、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元素化合價降低的反應是氧化反應

D、化合物分解的產物有單質,則該分解反應必屬於氧化還原反應

3、下列反應中屬於氧化還原反應,但反應類型不屬於四個基本反應類型的是…()

A、Fe2O3+3H2SO4====Fe2(SO4)3+3H2OB、CuO+H2====Cu+H2O

C、Fe2O3+3CO2====Fe+3CO2D、H2+S====H2S

教師教學設計10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老支書在危難面前所表現出來的無私無畏、捨己救人的高尚品質和人格魅力。

2.積累課文特色語言,瞭解課文佈局謀篇、人物刻畫、環境描寫等方面的表達特點。

3.認識6個生字,學會本課新詞、生字詞,瞭解課文內容。

學習重點

學習課文的表達方法,體會和學習老支書忠於職守、捨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以“橋”引入,初步感知

我們在三年級學過《趙州橋》,四年級學過《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是《橋》,出示課題──《橋》,如果以“橋”為題讓你也寫一篇文章,你會寫什麼,又會怎樣寫,看到這個課題你會產生什麼猜想,讀完課文,你又有什麼特別的感受。

2.自學課文,要求:

(1)自由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2)想一想:課文寫了怎麼樣一件事?嘗試用自己的話説一説。

(深夜,當洪水襲來時,老村支書記冒着生命危險,不存私念地指揮一百多號人有秩序地過橋,最後自己和兒子卻被洪水捲走了。)

3檢查自學(學生讀完課文後感到特別意外:以“橋”為課題講述的是一個十分感人的故事。)

二、再讀課文,感受“感動”

默讀第七到第二十三自然段,想想老漢是個怎樣的人?你是從哪兒感受到的`?(板書:老漢)

1.學生自學課文,品味關鍵詞句並做旁註,教師巡視指導。

2交流彙報。

(1)出示句子:“老漢清瘦的臉上淌着雨水。他不説話,盯着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大山。”

①老漢“不説話”,卻使人們停住了腳步,不再瘋一樣地擁上木橋。老漢真是“一座山”嗎?為什麼?

老漢先村民到來到木橋前,卻沒有奪路而逃生,真是一個為村着想,為民着想的好書記,怪不得他受人“擁戴”,老漢在村民中的威信“像一座山”。

②聯繫上下文,理解:擁戴。老漢為什麼會受村民“擁戴”呢?想象老村書為村着想,為民着想的事例。

③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2)出示句子:“老漢突然衝上前,從隊伍裏揪出一個小夥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後面去!’老漢兇得像只豹子。”

①比較句子:

◇老漢突然衝上前,從隊伍裏揪出一個小夥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後面去!”老漢兇得像只豹子。

◇老漢突然跑上前,從隊伍里拉出一個小夥子,叫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後面去!”老漢兇得很。

“衝、揪、吼、像只豹子”寫出了什麼?(動作果斷,不容置疑。)

②老漢明知道這是自己的兒子,是自己生命的後代,為什麼還一定要小夥子排到最後去?這是一個怎麼樣的老漢?(堅持原則,秉公辦事,不殉私情,捨己為人)

③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3)出示句子:“老漢似乎要喊什麼,猛然間,一個浪頭也吞沒了他。”

①老漢如果能喊,要喊的是什麼?寫下來。

交流朗讀學生所寫的句子。

三、作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聽寫,回顧前文

1.聽寫詞語:咆哮

瘋狂

獰笑

擁戴

放肆

豹子

呻吟

胸膛

攙扶

祭奠

2.説説老漢是個怎樣的人。

二、領悟寫法,激發情感

1.自由朗讀全文,想想課文在表達方式上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2.交流:.根據學生的理解和領悟,隨機指導學生在課文中發現。

(1)討論:課文為什麼最後才交代老漢與小夥子的關係?(構思新穎別緻,設置懸念,前後照應)

(2)比較:

(1)出示句子進行對比:

①黎明的時候,雨突然大了。像潑。像倒。

黎明的時候,雨突然大了。雨像一瓢瓢似的從天上直潑下來;接着又像一盆盆似的倒了下來。

②山洪咆哮着,像一羣受驚的野馬,從山谷裏狂奔而來,勢不可擋。

山洪咆哮着,從山谷裏狂奔而來,勢不可擋。

③死亡在洪水的獰笑聲中逼近。

死亡在洪水中逼近。

哪句話寫得好?為什麼?(簡短的語句渲染緊張的氣氛;採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富有藝術表現力)

(2)理解:“咆哮”是什麼意思?山洪是怎麼咆哮的?理解“勢不可擋”

(3)知道學生讀出洪水的兇猛。

(4)還有哪些句子寫出了洪水的兇猛?找出來説一説,讀一讀。(隨機理解詞語:跳舞、獰笑)

小結過渡:當洪水襲來時,村莊驚醒了。人們翻身下牀,卻一腳踏在水裏。驚慌失措的人們你擁我擠地逃跑,尋找生路?他們找到了嗎?(找到了,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橋。)這是一座普通的橋嗎?不,這不是一座普通的橋,因為它窄窄的身軀上將承載一百多號人的生命,整個村莊的生命啊!於是,急於求生的人們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橋擁去……

三、總結全文,探究“橋”的含義

1、課文中留給大家印象最深的是老漢的形象,為什麼卻用“橋”為題?

2、用自己的話來讚美老漢(老支書),並使用上“橋”字

四、作業:

抄寫文中的比喻句和擬人句。

板書設計:

老支書(威信如山、形象如山、人格如山、精神如山……)

教師教學設計11

湖南省芙蓉教學名師楊華當工作室歐婷

教學目標

語言建構與運用瞭解作家查爾斯狄更斯的生平及小説的創作背景;體會並理解本文環境描寫的作用。

思維發展與提升學習本文綜合運用肖像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語言描寫等來塑造人物的方法,把握人物的主要特徵。

審美鑑賞與創造體會小説敍述角度帶來的藝術效果,品味其中的情感意味。

文化傳承與理解體會分析米考伯先生的形象特徵並理解作品藴含的對當時社會的批判。

教學重點理解並分析米考伯先生這一人物形象;體會作者通過語言、外貌、動作等方面的細節塑造人物形象的精湛手法。

教學難點理解作者對當時社會現實的深刻批判;體會作者對人世間善良、寬厚、仁愛等美德的讚美之情。

教學方法提問法、自主探究法、討論法、點撥法。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了得的巨匠,不朽的作品

1.導入新課

他,被高爾基稱讚為“不僅是一位反映了現實,而且還盡力對現實起作用的作家”;被蕭伯納評價為“是一位革命者,敢於蔑視重議院”;被後人讚譽為是十九世紀英國最偉大的小説家,他就是狄更斯。今天我們一起來進入他傑出的作品《大衞科波菲爾》。

2、作者簡介

查爾斯約翰赫芬姆狄更斯(1812----1870),是十九世紀英國最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同時也是一位以反映現實生活見長的作家。生於樸次茅斯的波特西地區,狄更斯的父親是海軍中的小職員,嗜酒成性,揮霍無度,常常入不敷出。他從小就能演會唱,所以常被父親帶到酒店去表演節目。10歲時,全家被迫遷入負債者監獄,11歲起就承擔了繁重的家務。16歲時在一家律師事務所當繕寫員,走遍倫敦的大街小巷,20歲開始當報館採訪員,報道下議院。1837年他完成了第一步長篇小説《匹克威克外傳》,先後出版了《霧都孤兒》《雙城記》《遠大前程》《艱難時世》《大衞科波菲爾》《老古玩店》《董貝父子》等。狄更斯在《大衞科波菲爾》第十一章中,把他的創作方法概括為“經驗想象,糅合為一”。馬克思把他和薩克雷等稱譽為英國的“一批傑出的小説家”。他的作品藝術上以妙趣橫生的幽默、細緻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氣氛的有機結合著稱。

3.作品介紹

《大衞科波菲爾》(1850)是半自傳體的小説,它的成就超過了狄更斯所有其他作品。於1849至1850年間,分二十個部分逐月發表,被稱為他“心中最寵愛的孩子”。當時由於英、法革命運動的失敗,資產階級的反動勢力更加囂張,狄更斯對社會的認識不斷深化,從而作品反映的社會生活也更加廣闊。它通過一個孤兒的不幸遭遇描繪了一幅廣闊而五光十色的社會畫面,揭露了資產階級對勞動人民的剝削、司法界的黑暗腐敗和議會對人民的欺壓。作品塑造了不同階層的典型人物,特別是勞動者的形象,表現了作者對弱小者的深切同情。作者還企圖通過大衞科波菲爾的最後成功鼓舞人們保持對生活的信心,極力培養讀者的人道主義觀點。這部小説最後仍以一切圓滿作為結局,表現了作者的一貫創作思想。

附:資料鏈接

《大衞科波菲爾》故事梗概

大衞科波菲爾還未出生,他的父親就去世了。大衞出生以後,就和母親及女僕闢果提一起生活。她們把全部的愛都傾注到他一個人身上,這段日子過得平靜而愉快。

不久,母親改嫁,後父摩德斯通兇狠貪婪,他把大衞看作累贅,婚前就把大衞送到闢果提的哥哥家裏。闢果提是個正直善良的漁民,住在雅茅斯海邊一座用破船改成的小屋裏,與收養的一對孤兒(他妹妹的女兒愛彌麗和他弟弟的兒子海穆)相依為命,大衞和他們一起過着清苦和睦的生活。

大衞回家後,後父常常責打他,並且剝奪了他母親對他的關懷和愛撫。母親去世後,後父立即把不足10歲的大衞送去當洗刷酒瓶的童工,讓他過着不能温飽的生活。他歷盡艱辛,最後找到了姨婆貝西小姐。

貝西小姐生性怪僻,但心地善良。她收留了大衞,讓他上學深造。大衞求學期間,寄宿在姨婆的律師威克菲爾家裏,與他的女兒安妮斯結下情誼。大衞中學畢業後外出旅行,邂逅童年時代的同學斯提福茲。兩人一起來到雅茅斯,訪問闢果提一家。已經和海穆訂婚的愛彌麗經受不住闊少爺斯提福茲的引誘,竟在結婚前夕與斯提福茲私奔國外。闢果提痛苦萬分,發誓要找回愛彌麗。

大衞回到倫敦,在斯本羅律師事務所任見習生。他從安妮斯口中獲悉,威克菲爾律師落入詭計多端的希普所設計的陷阱,處於走投無路的境地。這使大衞非常憤慨。但這時,大衞墮入情網,愛上斯本羅律師的.女兒朵拉。他倆婚後生活並不理想,因為朵拉是個容貌美麗、但頭腦簡單的“洋娃娃”。姨婆也瀕臨破產。這時,大衞再次遇見他當童工時的房東密考伯,密考伯現在是希普的祕書。密考伯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揭露了希普陷害威克菲爾並導致貝西小姐破產的種種陰謀。在事實面前,希普只好伏罪。後因他案併發,被判終身監禁。貝西小姐為了感謝密考伯,送他一筆資金,使他在澳大利亞發財致富,事業上取得成功。

與此同時,闢果提多方奔波,終於找到了被斯提福茲拋棄後淪落在倫敦的愛彌麗,決定將她帶到澳大利亞,重新生活。啟程前夕,海上風狂雨驟,一艘來自西班牙的客輪在雅茅斯遇險沉沒,桅杆上攀着一個瀕死的旅客。海穆不顧自身危險,下海救他,不幸被巨浪吞沒。當人們撈起他的屍體時,船上那名旅客的屍體也漂到岸邊,原來是誘拐愛彌麗的斯提福茲!愛彌麗懷念海穆,去澳大利亞後在勞動中尋找安寧,終身不嫁。

最終大衞成了一名作家。朵拉卻患了重病,在闢果提去澳前夕離開人世。大衞滿懷悲痛,出國旅行,其間,安妮斯始終與他保持聯繫。當他三年後返回英國時,發覺安妮斯始終愛着他。他倆終於結成良緣,與姨婆貝西和女僕闢果提愉快地生活在一起。

4.題目解説

“大衞科波菲爾”是本書的主人公,作者在他身上寄予了自己的情感。作者通過主人公大衞一生的悲歡離合,多層次多角度地揭示了當時社會的真實面貌,突出地表現了金錢對婚姻、家庭和社會的腐蝕作用。

《大衞科波菲爾》全書採用第一人稱敍事,其中融進了作者本人許多的生活經歷,本書節選的是第十一章,前面的情節是:大衞科波菲爾出生前,父親就去世了。大衞從小和母親克萊拉、善良的女僕佩格蒂相依為命。天真無知、不知人世險惡的克萊拉被冷酷陰險的謀得斯通先生哄騙,改嫁給他。大衞遭到謀得斯通的虐待,被送進寄宿學校,他在學校裏結識了斯蒂福思、雷特德爾等人,母親去世後,謀得斯通霸佔了科波菲爾家的財產,把大衞送到謀得斯通-格林比貨行當童工。

二、瑣碎的事件,清晰的線索

1.檢測預習

(1)字音積累

污垢()咄咄()怪事

顫抖()招攬()

邋遢()()襤褸()()

契據()諢名()

褪色()訴訟()

(2)詞義識記

侷促不安:意思是拘謹不自然,形容舉止拘束,心中不安。

自食其果:比喻自己做了壞事,自己遭受到損害或懲罰。

能屈能伸:能彎曲也能伸展,指人在不得志的時候能忍耐,在得志的時候能施展才幹、抱負。

孤苦伶仃:形容孤獨困苦,無依無靠。

屈尊俯就:委屈對方俯下身將就你。有對方高人一等,看不起人的意思。

孑然一身:孤孤單單一個人。

泣不成聲:哭得喉嚨哽住,出不來聲音,形容極度悲傷。

明媒正娶:舊時指有媒人説合,按傳統結婚儀式迎娶的婚姻。

2.主要事件

初讀課文,小説節選部分敍述了大衞在格林比貨行當童工的經歷,共寫了哪些主要的事請呢?

(1)“我”在十歲那年被送到謀得斯通-格林比貨行當童工。

(2)結識米考伯先生,入住他家併成為他的房客,與他們一家逐漸成為朋友。

(3)米考伯先生欠債被捕入獄,我去監獄探視米考伯先生。

(4)米考伯太太和孩子也搬進了監獄,我另找住處,仍與米考伯一家交往。

(5)米考伯先生將援用債務人法,請求釋放。

(6)多年後回顧這一段經歷,“我”收穫了豐富的人生感悟。

3.小説線索

本文的線索是什麼?請簡要分析。

通過結識米考伯夫婦,緊扣“成長”這一線索,體現了“我”的善良以及對造成米考伯夫婦這一切社會根源的深刻批判。

三、生動的形象,精湛的描寫

1.示範分析米考伯先生的形象

小説的主題是靠人物形象來體現的,這一課的主要人物就是米考伯先生,我們只有弄清楚他的性格與命運,才能懂得課文的主題,那麼,米考伯先生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我們一起來探究和分析米考伯先生的形象。

先回顧:人物描寫的方法有外貌、動作、語言、神態、心理等。再引導學生分析小説中出現的人物。

(1)肖像描寫

他身穿褐色外套,黑色馬褲,黑色皮鞋,腦袋又大又亮,沒有頭髮,光禿得像個雞蛋,他的大臉盤完全對着我。他的衣服破舊,但裝了一條頗為神氣的襯衣硬領。他手裏拿着一根很有氣派的手杖,手杖上繫有一雙已褪色的大穗子,他的外套的前襟上還掛着一副有柄的單片眼鏡——我後來發現,這只是用作裝飾的,因為他難得用來看東西,即使他用來看了,也是什麼都看不見的。

作者運用了肖像描寫,通過對他體型、頭及臉的描寫,突出了他長相滑稽的特點;通過對手杖與眼鏡的描寫,突出了他生活貧困卻極力掩飾,體現了他愛慕虛榮、喜歡講排場的性格特點。

(2)語言描寫

“我的印象是,”米考伯先生説,“你在這個大都市的遊歷還不夠廣,要想穿過這座迷宮似的現代巴比倫,前往城市路,似乎還有困難---簡而言之,”説到這兒,米考伯又突然露出親密的樣子,“你也許會迷路---為此,今天晚上我將樂於前來,以便讓你知道一條最為便捷的路徑。”

米考伯先生詳細給我介紹地址,設身處地地替“我”着想,多次“露出親密的樣子”,寫出了米考伯先生的善良;“又帶着先前那種文雅的氣派”寫出了他愛慕虛榮、不切實際的性格特點。説話中帶着上等人屈尊俯就以及喜歡賣弄學問的那種迂腐的味道。

(3)動作描寫

遇到這種時候,米考伯先生真是又傷心又羞愧,甚至悲慘得不能自制,用一把剃刀做出抹脖子的動作來(這是有一次他太太大聲尖叫起來我才知道的)。可是在這過後還不到半個小時,他就特別用心地擦亮自己的皮鞋,然後哼着一支曲子,擺出比平時更加高貴的架勢走出門去。

當陷入困境,債主上門逼債時,他會愁眉苦臉,甚至聲淚俱下,拿着刮鬍刀要往脖子上抹,想一走了之,而債主一走,頃刻之間將皮鞋擦得鋥亮,顯示出米考伯先生窘迫尷尬的生活處境,又突出了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樂天派。

小結:通過以上的分析,米考伯先生是一個對我熱情、關心、真誠為我處處考慮的“慈父”形象,但又是一個愛慕虛榮、喜歡講排場、債多不愁、樂天知命、隨遇而安的滑稽形象。

2.探究分析“米考伯主義”。

米考伯先生為什麼能夠成為世界文學中的一個典型形象?

米考伯是大衞在格林比貨行做童工時的房東,最後與他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因無力償還賬務而身陷囹圄,最顯著的特點是得樂且樂,夢想有一天會時來運轉,一副盲目樂觀的樣子,他的愛慕虛榮、樂觀,尤其是他樂天知命、債多不愁、喜歡講排場的性格,使他成為文學中的一個典型形象,後人將這些行為及其背後的思想概括為“米考伯主義”。

3.自主分析米考伯太太的人物形象

參照上面對米考伯先生的分析,請同學們結合課文想一想,作者是通過什麼描寫手法來塑造這個人物的呢?

探究成果展示

(1)語言描寫

a.“我結婚以前,”米考伯太太帶着雙胞胎和其他人領我上樓看房間,坐下來喘口氣説,“跟我爸爸媽媽住在一起,當時我從來沒有想到,有一天我不得不招個房客來住。不過,既然米考伯先生有困難,所有個人情感上的好惡,也就只好讓步了。”

寫出了米考伯太太結婚前後生活狀況的變化,表現了米考伯家庭的困難,也讚美了米考伯太太善解人意的性格特點。

b.眼下米考伯先生的困難,幾乎要把我們給壓垮了。”米考伯太太説,“到底是否能讓他渡過這些難關,我不知道。當我跟爸爸媽媽一起過日子時我真的不懂我現在用的‘困難’這兩個字眼是什麼意思。不過經驗能讓人懂得一切——正像爸爸時常説的那樣。

寫出了米考伯太太對眼下家庭困難的擔憂,表現了她的理性和堅強,但她又把孃家以前的輝煌掛在嘴邊,體現了她的愛慕虛榮與膚淺的性格特徵。

(2)外貌描寫

米考伯太太是個面目消瘦、憔悴的女人,一點兒也不年輕了。

通過外貌描寫,寫出了米考伯太太目前生活的不盡人意。

(3)側面描寫

朝街的大門正中,全讓一塊大銅牌給擋住了,牌上刻有“米考伯太太青年女子寄宿學舍”的字樣,可是我從來沒有發現有什麼青年女子在這一帶上學,沒有見到有什麼青年女子來過這兒,或者打算來這兒,也沒見過米考伯太太為接待什麼青年女子做過任何準備。

表象與實際不一致,表現了米考伯太太的能力低下和不務實的思想態度。

總結:作者通過對米考伯太太語言、外貌以及側面的描寫,塑造了一個善解人意、愛慕虛榮、能力低下與不務實際的人物形象。

4.小組討論

作者對米考伯夫婦的態度是什麼?

作者一方面同情他們悲慘的遭遇,但又對他們的缺點加以温和的諷刺,用喜劇的方式巧妙地避免了他們的悲劇色彩。

(1)賦予人物盲目樂觀的精神

米考伯太太的每一次出場都是一部滑稽劇:將孃家的富裕天天掛在嘴邊,她的“孃家人”卻一直沒有出現過,用典當生活用具的錢大吃大喝;米考伯先生遇到債主逼債時,甚至拿着刮鬍刀要往脖子上抹,但債主一走頃刻有説有笑,信奉説法“有朝一日,時來運轉”。

(2)讓現實形成強烈反差的喜劇色彩

米考伯夫婦在貧窮和債務的苦孩子備受折磨,命運悲慘又滑稽,在他因欠債而被關進監獄後,他曾告誡大衞:“一個人要是每年收入二十鎊,花掉十九鎊十九先令六便士,那他會過得很快活,但要是他花掉二十鎊一先令,那他就慘了。”就在他剛經歷過這樣沉痛的懺悔後,他又馬上向大衞借了一先令買酒喝,並又變得高興起來。

四、獨特的視角,深刻的主題

1.本文選取什麼樣的敍述角度?具有什麼樣的作用?請簡要進行分析。

(1)本文選用第一人稱敍事,容易拉近作品與讀者的距離,使讀者更快進入“我”這個角色。

(2)便於“我”抒發情感,對作品進行詳細心理描寫。

(3)使文章更具真實性,故事性、波折性,更生動形象。

(4)通過“我”的視角,來喚醒讀者內心的感受和思考;使故事情節敍述雜而不亂,情感更加動人。

2.作者以“童年”的視角進行分析,它的利弊體現在哪裏?

(1)用“我”做小説的主人公好處在於用一個見證者的視角來講述故事,自然而然的讓人感到親切、自然、切感、真實。只要“我”願意,就可以隨意吐露心聲,即使有時候誇張了也會叫讀者覺得是“我”率真的表現。本文的節選就是以“我”的經歷為主,讓讀者見到了一個童工的真實遭遇,瞭解“我”所接觸的周圍的人的狀況。人物既真實又飽滿。

(2)但是,這種敍事角度也有它的劣勢。主要表現為人物自身條件的限制。一般表現為年齡、性別、學識、性格、氣質等方面。如果處理不好容易造成敍事口吻或者格調與主人公身份錯位,從而使小説的可信度不高。還有一點就是受小説敍事者身份的限制,往往有些故事背景不是“我”能表達出來的,比如重大事件的背景。再者就是第一人稱很難描寫“我”自己的形象。比如課文中的大衞,我們就很難具體描述他的長相。

3.聯繫寫作背景,談一談本文的主題是什麼?

(1)寫作背景

當時英國正處於工業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的時期,狄更斯的作品廣泛而深刻地描寫這時期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鮮明而生動地刻畫了各階層的代表人物形象,並從人道主義出發,對各種醜惡的社會現象及其代表人物進行了揭露批判,對勞動人民的苦難及其反抗鬥爭給以同情和支持,但他對勞動人民的反抗鬥爭抱行動上支持而道德上否定的矛盾態度,表現了他的現實主義的強大力量和軟弱空想。

(2)主題思想

本文節選部分描述了大衞科波菲爾在謀得斯通-格林比貨行開始獨立做工的現狀,與米考伯夫婦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突出了大衞科波菲爾的善良、誠摯以及米考伯夫婦愛慕虛榮、得樂且樂、盲目樂觀、喜好揮霍、債多不愁、樂天知命但又樂觀開朗的性格特徵,揭示了當時社會的真實面貌,突出了金錢對於家庭、婚姻、社會的腐蝕作用,批判社會中人性的缺失以及道德的淪喪,表達了作者對患難與共、真誠與自強不息優良品質的肯定與讚揚,對造成主人公和米考伯夫婦苦難的社會根源進行了批判。

五、髒亂的環境,濃縮的時代

1.知識回顧

小説中的環境描寫具有什麼作用?

環境作為小説三要素之一,是小説閲讀的重要考點之一。小説中的環境描寫包括社會環境描寫與自然環境描寫。

自然環境描寫:指的是對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季節、氣候、以及景物等的描寫。

社會環境描寫:指的是對特定的時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環境的描寫。

作用:

(1)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節令,暗示社會環境。

(2)渲染氣氛,奠定情感基調。

(3)突出……環境特點,營造……意境。

(4)激發讀者的閲讀興趣。

(5)交代了人物活動及其成長的時代背景,揭示了各種複雜的社會關係。

(6)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為下文做鋪墊。

(7)揭示、暗示或昇華文章的主題。

2.小組探究:請同學們以組為單位,劃出文中有關環境描寫的語句,討論並分析這些環境描寫的作用。

小組展示:

(1)對貨行的描寫

貨行的房子又破又舊,有個自用的小碼頭和碼頭相連,漲潮時是一片水,退潮時是一片泥。這座房子真正是老鼠橫行的地方。它那些鑲有護牆板的房間,我敢説,經過上百年的塵污煙燻,已經分辨不出是什麼顏色了;它的地板和樓梯都已腐爛;地下室裏,成羣的灰色大老鼠東奔西竄,吱吱亂叫;這兒到處是污垢和腐臭:凡此種種,在我的心裏,已不是多年前的事,而是此時此刻眼前的情景了。

a.運用了自然環境描寫,工作的房子里老鼠橫行,就連地板和樓梯都已潮濕至腐爛,體現了貨行環境的惡劣:外部狹窄、泥濘;內部破敗不堪,腐臭難聞。

b.既交代了“我”當時工作的地方環境惡劣,讓人心生同情;又襯托了人物當時灰暗的心境。

c.展現了當時英國的社會風貌,資本家為了僱傭更加廉價的勞動力而大量使用童工,在殘酷剝削下,許多童工貧病交加甚至過早夭折,無不揭露了盛世下的陰暗面,批駁了資本主義社會中一味追逐私利而不顧道德底線和法度情理的醜惡行徑,體現了作者對英國童工制度的指責,嚴重侵犯了人權,不合人道。

d.也暗示了英國社會想要進一步的發展就必須要採取適當措施,解決問題並改進現有制度。社會差異的懸殊導致的尖鋭社會矛盾呼喚着對制度內人性弊病的改革,社會問題的日益顯現昭示着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性。表現了作者對人道主義的強烈呼喚。

(2)對米考伯住宅的描寫

到達温澤裏他的住宅後(我發現,這住宅像他一樣破破爛爛,但也跟他一樣一切都儘可能裝出體面的樣子),她正坐在小客廳裏(樓上的房間裏全部空空的,一件傢俱也沒有,成天拉上窗簾,擋住鄰居的耳目。)

a.“破破爛爛”、“全部空空”突出了米考伯先生一家生活的窘境。

b.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為下文米考伯先生被追債與入獄做鋪墊。

c.也從側面突出了米考伯夫婦二人愛慕虛榮的人物形象,從而昇華了文章主題。

(3)對監獄的描寫

在它附近會看到一個院子,穿過那個院子,再一直往前走,就能看到一個監獄看守。最後,終於看到了一個看守(我真是個可憐的傢伙),我想到了羅德里克藍登關在監獄裏時,跟他同獄的只有一個人,那人除了身上裹的一塊破地毯外,一無所有。

A.突出了監獄的簡陋

B.米考伯先生入獄,“我”前去探監,突出了“我”的善良和對友情的珍惜。

C.謳歌和讚揚了建立在善良正直的人性光輝之上的人道主義,強調“仁愛”的復歸,大衞便是作者人道主義精神的具體體現。

六、獨到的認識,深刻的感悟

同學們,為什麼作者要塑造大衞“孤兒”這一人物形象?讀完你有怎樣的感悟?

(1)從人物形象上:作品主要描寫了他從孤兒成長為一個具有人道主義精神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作家的過程。他善良,誠摯,聰明,勤奮好學,有自強不息的勇氣、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積極進取的精神,在順境中加倍努力,在逆境中滿懷信心,終於獲得了事業上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在這個人物身上寄託着狄更斯的道德理想。

(2)從現實意義上:大衞科波菲爾無疑傾注了作者的全部心血。不論是他孤兒時代所遭遇的種種磨難和辛酸,還是他成年後不屈不撓的奮鬥,都表現了一個小人物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尋求出路的痛苦歷程。經歷了大苦大難後嚐到人間幸福和温暖的大衞,靠的是他真誠、直率的品性,積極向上的精神,以及對人的純潔友愛之心。狄更斯正是從人道主義的思想出發,暴露了金錢的罪惡,從而揭開“維多利亞盛世”的美麗帷幕,顯現出隱藏其後的社會真相。

感悟:

感悟1:我們要學習大衞這種堅持、奮發向上、刻苦努力的精神,一個人如果能在逆境中成長是難能可貴的,一個人如果在逆境中取得自己的成績是更可貴的,大衞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只要堅持就能成功,只要善良就能被人喜愛。

感悟2:不管遇到多少困難,只要不逃避,只要勇敢堅強的去面對,想方設法去解決,才能戰勝自己,才能成功,這才是對我們人生的考驗。

感悟3:從大衞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在危難之中,擁有樂觀的心態是多麼的重要,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為那逆風飛翔的蝶,其實成功離我們並不遙遠,只要堅持追求,總能將他捉住,今後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我們一定要以大衞為榜樣,做一株看似柔弱,但歷經風雨永不彎曲的青竹。

板書設計

米考伯先生米考伯太太

租户租户

我(大衞科波菲爾)

(善良、誠摯、患難與共)

侯曉旭

教師教學設計12

教學內容

青島版國小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信息窗一第一課時(課本73-74頁)。

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初步認識角和三角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今後進一步學習幾何初步知識的基礎。該信息窗呈現的是一幅工地上挖掘機繁忙的作業景象。觀看的小朋友看到正在隆隆工作的機器,興奮地交談。擬藉此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討論“剷車的工作臂”在工作中可能形成什麼樣的角”的問題,引入對角的知識的系統學習。

教學目標

1、經歷從具體物體中抽象出角的過程,認識角,知道平角、周角及周角、平角、鈍角、直角、鋭角的大小關係。

2、在觀察、操作、驗證的學習過程中,學習角的知識,發展空間觀念;提高初步的推理能力。

3、主動參與各項學習活動,自覺運用角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體驗教育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點:認識平角、周角

教學難點:認識平角、周角並會畫平角、周角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活動角、直尺等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課

1、師:(課件)仔細觀察信息窗,你發現了什麼?

(將發現集中到:剷鬥臂上形成的各種角)

生1:畫面上有4台挖掘機和一輛大卡車在工作。

生2:工人叔叔工作非常辛苦。

生3:我發現挖掘機上有角。

生4:剷鬥臂上的角不一樣大。

生5:有的角大,有的角小。

……

2、師:誰能用手指指一指剷鬥臂上形成的各種角?

哪位同學願意到台上來指出角來,大家看仔細,看看有哪些發現?

生到黑板上指角。

師:要指一個角,正確的方法是從頂點開始,分別指出兩條邊。(動作説明)

生再次指角。

(動作與語言相結合:從頂點出發,先指出一條邊,再指出另一條邊)

師:同學們發現了這麼多角,你們真了不起!

3、剷鬥臂在工作的時候,能形成的各種角分別是什麼角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板書課題:角的認識)

二、探索新知

(一)認識平角、周角

1、 師:老師課前讓大家準備了活動角,下面我們運用我們製作的活動角研究一下。

師提要求:

(1)請大家把活動角的兩邊重合,一邊不動,另一條邊開始轉動,就可以得到一個角。(2)把你得到的角沿邊畫下來。

(3)小組同學説一説,你得到的是什麼角。(小組交流):

生:學生自主研究,根據要求進行操作。

(師時刻關注學生的操作,並隨時指導。)

師:哪組的同學願意上台給大家展示一下你們小組轉動的角?

生1:我通過轉動得到了一個鋭角

生2:我得到了一個鈍角

生3:我得到了一個平平的角

……

2、,並且教師選擇學生畫的有代表性類型的角實物投影展示,再把角貼在黑板上

3、彙報交流、分類

看黑板上的角,認識它們的名稱。(老師指,學生進行辨認)

生1:直角

生2:鈍角

生3:鋭角

生4:平角

這麼多角,看起來太亂了,能不能把他們分類整理一下呢?(學生動手操作)

説説你是怎麼分的?為什麼?

生1我把直角分為一類

生2:我把鋭角分為一類,

生3:我把鈍角分為一類。

……

4、認識平角。

(1)質疑:

方案一:學生畫出平角

師:剛才有位同學畫出了這樣一個圖形(指着學生畫的平角)這個角是誰畫的?

生回答

師:你是怎麼得到的這個圖形?你能給大家演示一下嗎?

生:(手拿一個活動角)從兩邊重合開始,一邊不動,另一條邊轉動,轉到兩條邊成一條直線。

師:“這是角嗎?為什麼?”(質疑辯論)

生1:是,因為他仍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生2:我認為不是角,因這裏是平平的,不尖了。

生3:我也認為不是角,因為它看上去是一條直線。

師:有的同學説是,有的同學説不是,請問同學們角是怎樣形成的?

生1:角是由一點引出的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

生2:一個頂點,兩條邊

師:(演示平角的形成過程)同學們請看,這個角的兩邊成一條直線了,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平角。(板書)

方案二(預設):學生作品中沒有出現,教師演示,面向提出疑問“這是角嗎?為什麼?”

運用已經學過的角的定義來解釋這個圖形也是角

(2)畫平角

師:那麼平角怎麼畫呢?自己試着畫一下

生動手試着畫角。

(規範畫法,示範平角的畫法,學生跟着一塊畫)

師:先畫頂點,再畫一條邊,然後再畫另外一條邊,這樣就可以了嗎?

生1:感覺像一條直線。

……

師:想一個辦法,能使它看起來更像平角?(學生疑惑的表情告訴老師“他們沒能相出辦法”)

還記得剛才我們是用什麼辦法得到的平角嗎?

生1:轉動的`辦法

師:看來只有在圖中把旋轉表示出來,看起來才更像是平角。那麼,用什麼符號來表示旋轉呢?

生1:箭頭

……

師:一般情況下,在角的兩條邊之間畫一條“弧線”來表示旋轉所成的角。你們修改一下吧!

生:動手修改。

5、認識周角。

師:我們輕鬆一下,一起來做個遊戲:

(1)老師先説出一種角,你們利用活動角轉出這種角:開始!鋭角!直角!鈍角!

(2)老師轉動活動角,你們説出它的名稱。開始!

問:轉動一週,兩條射線重合,這是角嗎?為什麼?(質疑辯論)

生1:我認為是,從剛才的討論中我發現這個圖形也是一條射線繞着它的端點旋轉形成的,而且是旋轉了一週,所以,我認為是角。

生2:我認為不是,角是由一點引出的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而這裏只有一條射線,所以不是角。

生3:我補充,因為這兩條射線重合了,其實是有兩條射線的。

師:同學們的回答都很精彩!請看大屏幕(一起用活動角演示周角的形成過程),這是一條射線繞端點旋轉一週組成的圖形,我們給它叫周角。(板書)

畫周角

師:好,跟着老師畫周角。(示範周角的畫法,並提醒學生,用弧線表示旋轉。)你能自己再畫一個嗎?

生自己畫

6、小結(用課件):今天我們見到了以前學過的鋭角、直角、鈍角,又認識了兩種新的角——平角和周角。你都認識他們了嗎?他們都有哪些特點?

生彙報:生1:從一點起,畫兩條射線就組成了一個角

生2:有一個頂點兩條邊組成的

練習:課件出示課本77頁自主練習1

(二)角的表示方法(把定義放前面小結,畫法與前面重複)

師:我們認識了這麼多角,角應該怎樣表示呢?誰有好方法?

生思考,創造符號(兩生上台板演)

師:角可以這樣表示:從一點起,畫兩條射線,就組成一個角。通常用符號“∠”表示。記作“∠1”(或“∠2”等)。讀作“角一”

(三)探索三種角的關係

師:直角、平角、周角這三種角之間有什麼關係呢?請小組合作利用手中的活動角研究一下。(小組彙報):

師:哪個小組來彙報一下:你們發現了什麼結論?

生1:我們發現:平角是直角的2倍

生2:周角是直角的4倍

生3:周角還是平角的2倍

師:同意嗎?(學生都點頭同意,師板書)

三、迴歸生活

1. 解決情境中的問題

現在我們來看看剷鬥臂在工作時都形成了哪種角?

(課件播放,學生回答:直角、鋭角、鈍角、平角)

2、師:其實,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有角,比如在鐘錶中就有角的學問(出示課件,看鐘表中分針和時針所成的夾角)

生彙報交流

3. 師:在生活中你還在哪見到過角?

生1:三角板上有鋭角和直角

生2:我的直尺展開就是一個平角,中間是頂點

……

師:你們説的都非常好,其實,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地方存在着角。

請看大屏幕(播放:生活中的角畫面:國旗、鐘錶、剪刀、房屋等等)

看到生活中這麼多的角,你想説什麼?

生1:角有很多用處

生2:生活離不開角

生3:角的作用很大

……

四、回顧整理

師:這節課你們都有哪些收穫?

生1:我認識了平角和周角

生2:我會畫平角和周角了

……

師:同學説的真好!是的,我們的生活離不開角,書包裏、教室裏、家裏、校園裏、上學的路上……到處都是各種各樣的角,角的世界豐富多彩,角的知識奧妙無窮,今後我們將會了解更多關於角的知識,今天的課上到這兒,下課!

教師教學設計13

20xx年11月4日—12日,我很榮幸地參加了市教育局組織的“江西省萬名鄉村音體美教師培訓”鄉村體育教師為期9天的培訓活動。本次培訓的主要內容有:農村體育教師的使命、鄉村國小定向越野的介紹和設計、教案的設計與撰寫、體操隊列隊形與口令、鄉村氣排球運動的開展、觀摩學習等。通過這次培訓給予了我們體育教師強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論引領,一個個教學資源實例、一個個有效教學的內涵,使我們在感悟中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教學技能和運動訓練水平。

此次培訓我帶着一種責任和壓力而參加的。我們每一位學員都非常珍惜這次培訓機會,希望通過這次培訓能在教學能力、理論水平上上一個新台階。在培訓中,上饒師院體育學院萬建新教授為我們開設了一堂如何上好體育課精彩講座。豐富了體育課堂展示了體育教師多才多藝的一面,也讓技術動作更加的直觀,給我們今後的體育教學提供了新的方法。還聆聽了上饒師院楊教授的運動訓練體制等、在這些講座中不僅讓我們瞭解了當前的體育改革動態和文件精神,而且也理解了一些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怎樣上好每一節體育課、怎樣做好每一個技術動作等等。我經常在領導、專家們講授的一些教育教學的實例中產生一些共鳴,從而讓自己能從理論的高度來解釋自己在教學中的一些現象。通過領導專家的點拔,困擾了許久的一些教學問題也迎刃而解。講座中我們還不時的觀看了優秀體育課圖片,更直觀地認識如何上好體育課,拓寬了我的視野,更新自我理念,使我在體育教學中有了新知識、新思路、新方法。

九天的培訓雖然結束了,可帶給我的思考與學習才剛剛開始。當我來參加這個培訓之前,只是抱着學到一些新東西的想法,可培訓結束的時候,我們心中都明白,在這

裏所收穫的遠超出預計的設想。如何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的教學中,如何上好一節體育課?如何設計出高水平的教學設計,上出高效率的課?只有我們體育教師的觀念轉變,把適應新的課程方法和理念應用到我們的'教學中,才能使我們的學生在體育課堂中快樂學習,健康成長,達到我們的追求的“讓學生在樂中求學,在學中取樂”。

通過這次培訓我也真正感受到教育是充滿智慧的事業,深刻意識到自己賦有的責任,我們從領導、專家身上不但學到了教學本領,而且學到了如何為人師。我知道培訓只是一個引領,一個導航,主要是靠我們自己去感悟,去體驗,去實踐,去總結,去反思。“師父領進門,修行在本人”,年輕的老師們,努力吧!新課改給了我們成長的挑戰,同樣也給我們一個磨礪的平台。我會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學習,為做一名優秀的體育老師而努力。

教師教學設計14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圍攏搭建的興趣。

2、鞏固幼兒對大小的辨別能力,發展幼兒的語言和創造性。

活動準備

1、5種玩具動物,每種動物各一大一小,玩具老虎一隻。

2、5筐不同材料的建構積木。

活動過程

1、導言興趣:

a.出示小動物,分別與各種小動物打招呼,如:“小牛媽媽你好!小牛寶寶你好!”知道大的是媽媽,小的.是寶寶。

b.冬天到了,小朋友你們的家裏暖和嗎?可是這些小動物也想有一個温 暖 的家,我們一起來幫幫它們的忙,幫它們造一個温暖的家,你們願意嗎?

2、感悟表現:

a.老師先給小牛媽媽和小牛寶寶造一個温暖的家。(老師講解示範圍攏搭建的方法 )要求把小動物圍在當中,不能有漏縫的地方。

b.現在就請小朋友為你們的小動物朋友造一個温暖的家吧!(幼兒動手操作,老師觀察指導,引導幼兒搭建不同的家)

c.引導幼兒與動物交談,如:“____你喜歡什麼樣的家啊?”“等家造好了你就不冷了。”

3、點撥指導:

a.出示大老虎,創設夜晚小動物睡覺的情景。(關掉一半的燈或全部的燈,小動物倒下表示睡覺。)

b.情景表演:大老虎天都沒有找到東西吃了,肚子好餓啊!咦,這裏有好幾個小動物的家,看看哪個小動物家的門和窗沒關好,我就可以進去把它吃掉了。

c.老虎依次觀察每個小動物的家:

這個小動物家的門和窗都關好了,看來吃不到它了。

這個小動物家的門沒有關好,我可以進去吃掉它了。(老師或其它幼兒提醒主人趕快進行補救)

d.老虎還是沒有找到吃的,就活活餓死了。(引導幼兒表現出高興的情緒)

4、擴展延伸:

你們為小動物們造了很温暖的家,小動物們都非常高興,它們想和你們做好朋友,你們願意嗎?

請幼兒每人抱一個小動物,帶小動物到綠草地玩。

教師教學設計15

一、導入

公元1205年,春初,風和日麗的一天,鎮江北固山北固亭中,一位鬚髮全白、滿面愁容的老人正憑欄遠眺:碧天千里遼闊,羣山連綿起伏,江山如此多嬌!老人仰天長嘯:什麼時候能駕長車、踏破賀闌山缺,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哎,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這位憂國憂民的老人就是號稱“人中之傑、詞中之龍“的辛棄疾。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板書題目、作者)

二、學習目標

1、用典,借古喻今

2、詞人的愛國熱情

三、知人論世

1、作者簡介

2、背景簡介

四、反覆誦讀

1、讀準字音、節奏(正音、斷句)

2、讀懂詞義(疏通文意)

3、讀出感情(悲憤激昂)

4、析情明技(用典,藝術手法)

(一) 詞中一共寫了哪幾個歷史人物?

6個:

1、孫權

2、劉裕(寄奴)

3、劉義隆

4、霍去病

5、拓拔燾(佛狸)

6、廉頗

(二)請用簡潔的語言來概括他們的事蹟?(板書)

1、孫仲謀大敗曹軍

2、劉裕建劉宋政權

3、劉義隆北伐慘敗

4、霍去病封狼居胥

5、佛狸擊敗宋文帝

6、廉頗得不到重用

(三)作者在詞中講這幾個故事用意何在?(小組討論,完成表格)

(板書:仰慕英雄 激勵北伐 有備而戰 勿忘國恥 壯志難酬)

詩文中引用的古書中的故事或詞句的手法叫做用典故。用典是辛詞的一大特色。作者懷古的目的不僅僅在於寫歷史,而在於傷今。(板書“懷古傷今”)

五、佈置作業

1、熟讀成誦

2、課後練習

結語:成熟的文學往往帶有悲劇色彩。無論是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還是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或是陸游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亦或是辛棄疾的“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讓我們學會品位悲劇,在悲劇中感受詩人的憂國憂民的情懷。

標籤: 教學 教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ggkpj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