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我的家》教學設計

《我的家》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教學設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的家》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的家》教學設計

《我的家》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能力要求:理清文章思路,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過程與方法要求:研讀重點段落和重點語句,深入領會語句的深層含義,鑑賞作品的哲理美。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要求:體會作者濃濃的鄉愁和對過去美好生活的留念。

二、教學重點:

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難點:

研讀重點段落和重點語句,深入領會語句的深層含義,鑑賞作品的哲理美。

四、教學媒體:

幻燈片

五、教學課時: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你們現在的家是什麼樣子的?你心目中的未來的家又是什麼樣子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探討。請翻開P66頁,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一位94歲的老人筆下的那個“家”。

二、朗讀課文。(老師朗讀)

三、具體分析。

(一)通過閲讀文章,誰能告訴我冰心老人的家在哪裏?

明確:“只有住着我父母和弟弟們的中剪子巷才是我靈魂深處永久的家。”這句也是點題之句。

(二)她是怎麼得出這個答案的?文章從什麼寫起?

明確:夢見自己在大街上喊“洋車”要車伕送她回家,回的那個家就是中剪子巷。文章從一個真實的夢境寫起。巧妙構思。這一切是從老人的夢境裏幻化出來的。

(三)奇怪了,為什麼冰人老人是在夢裏找到了這個答案?那句話是怎麼説的?

明確:夢,最能“暴露”和“揭發”一個人靈魂深處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嚮往”和“眷戀”。有時夢是不會撒謊的。這句話的意思實際上就是説一個人在夢裏“暴露”與“揭發”的往往是他寄情最深的東西,喚起他潛藏在心底的美好感情。冰心先生漂泊了一生、走了幾乎整整一個世紀,用她的話來説她曾居住過的四川、雲南、東京、倫敦、巴黎、柏林、開羅、莫斯科、美國“都不是她的家”。照理,一個女性在自己成了家庭主婦、有了完整的家庭意識後的家才是真正的家,冰心老人在夢中完全應該回到成年後安家的任何一個門庭,不管它在哪座城市。

(四)“只有住着我的父母的弟弟們的中剪子巷才是我靈魂深處永久的家”?這句話是體驗整篇文章情感的關鍵句,我們怎麼來理解呢?首先我要問問大家這句話的關鍵詞是什麼?

明確:“靈魂深處”、“永久”

在北京中剪子巷的家裏,父母之愛、姐弟之情陪冰心走過了一生中的黃金歲月,即“一生中最熱鬧、最活躍、精力最充沛的一段”。從十一二歲到三十來歲她生命中最初的榮譽與美德,理想與追求都在中剪子巷裏生根發芽。

冰心在她的《寄小讀者》中這樣説過:“我的故鄉,我的北京是一無所有!但北京縱使一無所有,然而有了我的愛,有了愛,便是有了一切!”

晚年的冰心,心境豁達而不死寂,她的內心依然有着純真的情的湧動。冰心心靈的深處,藏着一個永遠惦念的家,與其説她的家在中剪子巷,不如説她的家在家庭的親情裏,在愛裏面。

我相信,每個同學對這句話都有各自不同的體驗,而且隨着年齡的增長,對家的思念也會越來越深。

(五)我們已經知道,冰心筆下的這個家,有父母之愛、兄弟之情,有血肉親情,這是最自然、最純真的愛,是其他家都不能比的。那僅僅因為這樣,就説“中剪子巷才是我靈魂深處永久的家”嗎?還有沒有其他的原因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作者是怎樣描寫她夢中回到的那個家的?(品味第二、三自然段)(請同學來讀)

1、這一段有這樣一句:“我感覺到他稱‘你’而不稱‘您’。”還有“他就把我舉上車去”説明作者是以怎樣的眼光去審視那個夢中的世界的?

明確:美好、無爭鬥;用兒時清純的眼光去看的。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對童年的眷戀,實際上是對童年所代表的人生的真、善、美的眷戀,對純淨的外界的渴望。

2、第三段的最後一句“也還沒有走到中剪子巷!”意味着什麼?

明確:年少時的歲月永遠回也不去了。

(六)我們分析了冰心的夢中的世界之後,再來看看她心目中的現實世界是怎樣的?冰心為什麼説她“一無所有”呢?(看最後一段)

在表面上看來,她無官無權,無級無款,但實際上正因為沒有了這些人性爭鬥的事務,作者便擁有了坦誠為人的一世清白,擁有了真誠生活、清白做人的正直;擁有一種寧靜厚實的心境。

(七)擴展練習:中剪子巷寄寓了作者對精神家園的追求:不受外界干擾,遠離世俗名利,喧囂浮躁。甚至也沒有人生的各種牽絆顧慮。這就是冰心老人的這篇散文——《我的家在哪裏》。好的,同學們,這篇課文我們大致上把它學完了,接下來請同學們結合我們所學的這篇文章,也可以結合自己的體會,談談你們對家的認識,你們渴望的、理想的家是什麼樣的?

如果要為你心目中理想的家挑選一種顏色,你會選什麼顏色?説説為什麼要選這種顏色?老師先來説吧,我會選擇紅色,因為紅色代表熱情,我理想當中的家應該是其樂融融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笑聲充盈了整個家,好,老師説完了,下面輪到你們了。

(八)板書:

父母之愛,兄弟之情

夢――――靈魂深處永久的家

真善美

《我的家》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草原就是我的家》是一首原汁原味的內蒙古短調民歌。為2/4拍,六聲羽調式,一段體結構。全曲旋律明朗豪放、節奏較為整齊,表現了蒙古族兒童對家鄉深深的摯愛。

【學情分析】

為全面落實本課的教學目標,教學時我針對二年級學生好奇、思維活躍、集中注意持久性較差,但容易對有趣、富有童趣的事物產生興趣等特點,遵循直觀性、啟發性原則和循序漸進的原則,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充分利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肢體動作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使整個教學活動成為師生間不斷進行交流和溝通的過程。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充分感受蒙古族音樂的風格特點,瞭解蒙古族風情,增進民族間的團結及熱愛家鄉的情感。

知識與技能目標:感知附點節奏、一字多音在歌曲中的表現作用,在老師的指導下為歌曲選擇打擊樂器進行伴奏。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聆聽音樂中指導學生隨着音樂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學會簡單的蒙古族舞蹈動作,培養學生小組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充分感受蒙古族音樂的風格特點,指導學生用輕快、柔美的聲音準確的演唱《草原就是我的家》。

【教學難點】感知附點節奏、一字多音在歌曲中的表現作用。

【教具準備】鋼琴、多媒體課件、鋁板琴、筷子等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歡樂音樂課,快樂在進行,歡迎來到今天的音樂課堂,我是今天的音樂嚮導,由我帶領的X年X班快樂團即將出發,在出發之前,老師要給大家準備了一段小小的民族舞,你們來猜一猜老師今天會帶你們去哪裏?

師:大家猜出來老師跳的是哪一個民族的舞蹈了嗎?

生:……(蒙古、內蒙古)

師:同學們可真棒!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蒙古、走進大草原。內蒙古有美麗的草原,珍珠般的湖泊,草原上馳騁着勇敢的蒙古人,那裏牛羊、馬匹、成羣,水草肥美,天高雲白,一座座蒙古包就像天上的星星灑落在草原上。

師:蒙古人生活多姿多彩,他們熱情好客,非常歡迎你們的到來,他們每年的7、8月份是草原上最熱鬧的時候,他們會舉行盛大的那達慕大會,有摔跤、騎馬、射箭等體育項目,一個個英勇的蒙古人都特別的神氣,我們來到了大草原,不僅要享受大草原的美麗,當然要感受一下來自大草原的歌聲啊。

二、學習新知,培養興趣

1、初聽歌曲範唱、為歌曲打節奏,出示課題

師:大家想不想做一回小牧民,去體驗一下草原人的樂趣?那我們就把教室比作美麗、遼闊的大草原,現在你就是神氣的小牧民,拿出筷子為歌曲打打節奏。根據樂譜中的提示每聽到每一樂句的最後一小節,就像我這樣打擊一次…

師:大家説當小牧民的感覺好不好?草原的小夥伴説了,要想真正成為小牧民,還要會唱草原的歌曲,那就讓我們來學學這首好聽的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2、再聽歌曲熟悉旋律,感受節拍(劃出旋律線)

師:在聽音樂的過程中希望大家靜下心來好好感受一下,大草原中美麗的音符。和老師一起感受歌曲節拍、用我們的指尖劃出大草原上的山山水水,劃出優美的旋律線。你聽…草原上的小牧民來啦!

3、隨琴用“la”音慢速的、輕聲模唱旋律

師:這麼好聽的歌曲,是幾拍子的呀?你們想不想試着感受一下呀!接下來,請跟隨我的琴聲,輕輕地用“la”音模唱旋律。注意!我們要輕輕地,不要吵醒大草原上睡着了的小動物們。

4、隨琴唱譜(接龍方式)

師:同學們,大草原美不美啊。那我們就一起看看,大草原上的音符又是怎麼樣的呢?我們一起合作來完成大草原的樂譜吧!(師生合作,由教師演唱每樂句前三小節的樂譜,學生負責演唱每樂句的最後一小節)【鋁板琴】

5、有感情朗讀歌詞

師:剛剛同學們的旋律唱的非常棒,老師都好像在眼前看到了你們在大草原上嬉戲玩耍的場面了呢!但是音樂是流動的文字,我們要把歌詞填進去,大草原才會更美呢!請同學們跟着老師有表情地、有動作地,讀一讀、演一演,我讀一句你跟讀一句。大草原上的小朋友可説了,誰的表情不豐富、動作不誇張,照相機可就要拍不到他啦!

強拍(拍手)弱拍(拍腿、騎馬、硬手、聳肩)

6、填詞演唱(解決八度音程大跳、附點音符等難點)

師:在剛才的讀歌詞的過程中,老師覺得你們就是蒙古族的小牧民,騎着馬兒自由自在地奔馳在遼闊的大草原上,讓我們跟着老師的琴聲試着唱一唱吧!

第一句:感受藍天、感受白雲(輕柔、大氣)

第二句:感受快樂、騎上小紅馬的喜悦(歡快、瀟灑)

第三句:注意跨八度演唱的地方、揮動鞭子動作(瀟灑、快活)

第四句:熱愛家鄉的美好心情(熱愛、快樂)

師:老師發現有的同學臉上掛着燦爛的笑容,唱得美美的,有的同學眼睛睜得亮亮的,讓我們大家都像他們一樣,用愉快、優美的聲音來演唱,看看誰的表情最美啊,我們隨着音樂完整的演唱一遍。再加上讀詞時候的小小律動,看看誰是草原上最帥氣的小牧民!

三、課堂展示,才藝比拼

師:蒙古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唱歌的時候一定會是有舞蹈來搭配的。開動你的小腦筋,讓我們為這首美妙的蒙古族歌曲配上好看的舞蹈動作!分組合作,來編一編好看的蒙古族舞蹈吧!

四、拓展延伸,激發情感

師:欣賞了你們的歌舞表演,老師很高興。你們不僅唱得好聽,會為歌曲伴奏,跳得也好看,真為你們感到驕傲!這次快樂的草原之行眼看就要結束了,你有哪些收穫呢?大家來談一談(或者你有什麼想對草原上的小夥伴説的嗎?)

師:熱愛音樂的人一定是熱愛生活的,希望同學們今後也能像她們一樣樂於用音樂的形式讚美自己的家鄉,最後讓我們騎上草原的小駿馬,隨着優美的音樂走出教室。

《我的家》教學設計3

【學習目標】

1. 體味理解“散”的材料通過“線”(散文的“神”,即散文的主題)有機組合的方法。

2.整體感知課文,學習本文獨特的敍事角度。

3.品味文章生動、活潑、風趣、口語化的語言特點。

4.理解本文一些句子的情味,進而領悟作者家庭生活中的民主、和諧、快樂的氛圍和情趣,培養學生熱愛自己的家庭、關心家人的美好感情。

【學習重點、難點】

1.學習本文“人稱錯位”的寫法和作用。

2. 品味文章生動、活潑、風趣、口語化的語言特點。

【教學過程】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俄國作家托爾斯泰説: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你覺得自己的家庭幸福嗎?請二位同學描述一下自己家庭成員之間相處的情況.今天我們就一起去一個幸福的家庭去坐一坐。(作者簡介略)近年來,舒婷的散文也頗受人們關注,今天我們要學的《我兒子一家》就是其佳作之一。

作者簡介:舒婷,原名龔佩瑜,1952年生,福建廈門市人。1969年到閩西山區插隊,後當工人。1981年調福建文聯工作。出版的詩集有《雙桅船》、《會唱歌的鳶花》、《舒婷顧城抒情詩選》,其中《雙桅船》獲全國第一屆新詩詩集優秀獎。她的詩有典型的浪漫主義風格,有美麗雋永的意象。

一、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內容。

1.自由朗讀課文並概括回答:本文共寫了幾件事?(用幾個字或一句話概括)

方法引導:提示“劃分段落”就是分別合併那些內容集中的自然段,把整個文章分成幾個部分。分段可以按照①時間順序、②事情發展的順序、③總分順序、④空間順序、⑤主次順序以及⑥事物各個方面的順序進行劃分。劃分段落沒有固定的方法,也沒有絕對的標準,但必須"合理"。劃分段落層次時,要注意那些顯示上下文關係的語言標誌,如關聯詞語、過渡句、過渡段等。

精讀一段文字,要能夠用一兩句話説出它的大致意思,這叫做“概括段意”。可以用中心句概括;可以串聯中心詞概括;也可以用自己的話概括。有的段,作者已經把段意濃縮在一兩句話裏了,這種提示段意的句子稱作“中心句”。中心句經常放在段首,也有放在段中或段尾的。為了合乎概括段意的要求,有時需要對畫出來的中心句作一些改動。如果精讀的是一段記事的文字,段中含有中心句的情況比較少見,一般要循着“什麼時間、什麼地點、誰、做了什麼事”這樣的思路,用自己的話來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l-4):“我”的孕育、出生、命名。

①媽媽懷孕時反應重,愛看驚險小説,愛同小朋友玩,喜歡小孩;②取名字。

第二部分(5-13):“我”從小成長的家庭“德育”背景,即家庭對“我”的影響和教育。

①媽媽囑咐我不要説自己是舒婷的兒子,教育我不能有優越感;②文學陶治;③生活習慣的培養;④待客之道;⑤家庭成員的和睦相處。

第三部分(14-18):母子深情:媽媽愛“我”,“我”也愛媽媽。

2. 討論哪些是詳寫?為什麼要詳寫?

提示:(1)媽媽坐月子;(2)熄燈前與熄燈後;(3)“學玩”;(4)爸爸的鼾聲是詳寫。這些之所以詳寫,是因為最能突出表現主題。

二、再讀課文,理清記敍的線索。

1.寫的是哪一類的事?這些事有哪些共同特點?從文中哪些地方看得起來?請學生結合課文具體內容舉例説明。

提示:本文寫的都是家庭生活瑣事。這些事的共同特點是:充滿情趣。反映了“我”的家庭生活和諧的情趣。(具體事例略。)

2.由以上可以看出,這篇散文的“散”的材料,是通過一個什麼線索貫患起來的?

3.想一想,除了“情趣”這條主線之外,還有沒有另外一條線索,這篇文章記述的事件是誰觀察到的?這是否有助於找到另外一條線索?

提示:這篇文章的所有事件都是在“我”成長的過程中發生的,是“我”的親聞親見。所以“所聞所見”應是文章的另一條線索。正是由於我的親聞親見,才使事件那樣生動,真實可信。

4.“所聞所見”這條線索對於有機地組織材料有什麼作用?

提示:文章作者“剪輯”了十多個家庭生活“鏡頭”,這些鏡頭都相對獨立,作者在寫作時有時,有時也沒有着意安排材料與材料之間的過渡。但我們讀來並無割裂之感,而是很自然,很順暢。這除了"情趣"主線的貫串作用外,“所聞所見”這條線索也起了重要作用。因為每件事都是通過“我”發生的,我是第一“證人”,所以真實可售。無論講哪一件事,都無需着意過渡。

三、速讀課文,把握敍事角度

1.點撥:記敍的人稱:敍述人從不同角度,對作品中的人物所設的稱呼稱為人稱。如果敍述人是作品中的人物,他是以當事人的身份來敍述的,就叫做“第一人稱”(“我”、“我們”)。本文從題目看便知是從第一人稱角度記敍的。採用第一人稱敍述便於直接表情達意,使讀者感到親切自然、真實可信。

本文題目中的“我”與文章中的“我”不是指同一個人。題目中的“我”指作者,而文章中“我”指的是作者的兒子。

2. 文章作者是舒婷,兒子卻成了第一人稱,作者這樣安排有什麼好處?(教學難點:人稱錯位) 如果把人稱改一改,讓作者(文中的媽媽)做第一人稱,兒子做第二人稱,效果會如何?試改文章第3段,把改前與改後的表達效果比較一下,看哪一個更好。(讓學生改寫第三段,然後進行比較)

提示:這樣安排便於把文章寫得生動有趣。因為孩子的眼光和筆法與成年人存在很大不同,孩子有孩子的特點和優勢,作者正是巧妙地利用了這一特點和優勢,使得文章生動、活潑、天真、風趣。

四、品讀課文,體會語言特點。

速讀課文,回答:這篇文章語言有什麼特點?請學生結合課文舉例,並稍加分析説明。

提示:因為文章以一個五歲孩子的眼光和身份寫的,所以口語化,天真、生動、活潑、新穎是其重要特點。這是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當然這個世界就是清新的,美好的,純真無邪的,而又天真有趣的。(具體事例略)

小結:本文語言生動、風趣、口語化。

五、歸納總結。

①文章線索 ②文章主題 ③文章語言特點 ④文章人稱的妙換。

提示:讓學生歸納,不再贅述。

總結語:

本文沒有完成的故事情節,所寫的都是一些生活細節,但選材典型,富有表現力,使媽媽、爸爸、“我”幾個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躍然紙上。作者運用錯位的方法,從兒子的視角,運用生動、風趣的語言,描寫了自己一家人,表現了作者家庭生活中的民主、和諧、快樂、幸福的氛圍和情趣。

《我的家》教學設計4

一、 感受蒙古風情。

1、導入:

師:今天高老師要當一回導遊帶大家去一個美麗的地方,想知道去哪裏嗎?(想)我先不告訴大家,一會到了你就知道了!今天我們不坐汽車火車,也不乘飛機,那讓我們一起騎上馬兒出發吧!(放歌曲《賽馬》,老師帶領學生做起碼的動作。)

2、觀賞課件,瞭解蒙古風情。

師:我們到站了,請看!我們到了什麼地方?(課件展示:藍天、大草原、牛羊羣、蒙古包……)

生:(內蒙古大草原)

師:你看到這裏有什麼?

生:藍天、白雲、蒙古包......

師:説得好,這個美麗的地方就是蒙古族人民的居住地。你知道蒙古族嗎?誰來把你知道的告訴大家?

生:自由説。

師:蒙古族人民熱情好客,勤勞善良,他們喜歡騎馬射箭,能歌善舞。他們的飲食以牛羊肉和奶為主,他們的服飾也很有特色,(課件展示:蒙族服飾)男女都穿寬大長袖的袍子繫腰帶,長筒靴,平時以紅、黃色布纏頭,女子盛裝時戴漂亮的頭飾。

生:欣賞課件畫面。

師: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們趕上了蒙古族一年一度的那達慕盛會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人民為了慶祝草原上的莊稼豐收而舉辦的,非常熱鬧,我們看看他們都幹些什麼?(課件展示:摔跤、騎馬、射箭三幅圖片。)

二、表演

1、導入

來了這麼久了,怎麼都沒見到草原的小朋友啊?想不想知道他們在做什麼?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2、出示擠奶圖

(原來,這裏的小朋友説我們趕路也累了,就去擠牛奶給我們喝了!哇,這裏的小朋友真能幹,你們知道怎麼擠牛奶嗎?

擠牛奶有一定的竅門,想不想學會以後和蒙古族小朋友一起擠牛奶啊?)

3、學習擠奶、硬肩、硬腕、笑肩動作(輕聲播放《擠牛奶音樂》)

4、跟隨老師聽音樂表演

5、小結:

小朋友們真厲害,這麼快就把擠牛奶給學會了,你們知道嗎?草原上的人們把這種用來表現擠牛奶的舞蹈叫作“擠奶舞”。

三、《草原就是我的家》(想象體驗,創造表演)

1、聽(範唱)

師:同學們,你們聽蒙古的小朋友唱起了他們最喜愛的歌曲,聽一聽他們是怎樣歌唱草原的。(想草原)你們聽到了什麼?來誰來説説?(學生再説草原)

2、揭示課題:《草原就是我的家》

師:下面我們一起學唱這首蒙古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來一起讀一讀歌名。(生齊讀)

3、教師有感情的朗讀歌詞

師:下面和老師有感情的朗讀這首歌的歌詞。

4、師生一起讀歌詞,併為歌詞加上動作

師:那好,你們跟這老師來讀一讀,我們再為歌詞加上動作,(教師帶讀一邊加動作,學生模仿)嗯,同學們讀得真棒!

6、播放錄音同學們隨着音樂輕聲哼唱

7、隨着琴聲小聲唱la

8、學唱歌曲(唱草原)

學生跟音樂有感情的演唱,老師做提示讓孩子唱得更有感情。

9、用動作表演歌曲(跳草原)

10、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四、 創編歌詞

1、師:同學們,蒙古的小朋友這麼熱愛自己的家鄉,你們熱愛自己的家鄉嗎?那現在我們把這首歌的歌詞稍稍改動一下,來讚美我們自己校園好嗎?

小結:

同學們,剛才我們用優美的舞蹈、甜美的歌聲來表現了大草原的美。如果你們想更加了解了蒙古的民族風情。有機會,讓你們的爸爸、媽媽帶你們去內蒙古大草原旅遊,親自感受大草原的美,到蒙古包做客。

《我的家》教學設計5

課前準備:教學光盤、各種紙盒、剪刀、雙面膠

教學目標:

1、設計製作一個立體的房間模型,要求有簡單傢俱。

2、能夠注意到空間物品形色的合理搭配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授新課

1、觀看光盤,瞭解設計六要素,欣賞不同居室風格、色彩與居室的關係、重點看兒童居室,傢俱的各種造型、欣賞學生作品

2、分組討論交流,吧帶來的各種材料進行分析,同時要引導學生從材料的特質,色彩等方面進行討論,知道哪些東西適合做什麼。

3、學生作業,老師輔導

鼓勵學生本着家居設計的原則:簡單、統一、匹配、調和、變化。把討論的結果用草圖勾畫出來,進行交流,互相提建議,進一步完善設計思路。對於製作中出現傢俱的比例和房間的比例不當,老師要及時提醒糾正。對於有創意的設計要及時展示給大家。

三、課後小結

分組合作的同學,選一名代表對本組設計進行詳細介紹。

《我的家》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體會作者對生命的認識,對人生的思考、感悟。

2.學習作者平實的敍事中藴含着豐富哲理的寫作手法,學習象徵手法的運用。

教學重點:理解文章的哲理內涵,體會作者的人生思考和感悟

教學難點:學習象徵手法的運用

教學方法:多媒體輔助,課堂以講授法、討論法、探究法為主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古詩鑑賞:樂遊園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園。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思考:詩歌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本詩的基調如何?

在詩人李商隱的眼中,黃昏、晚霞意味着美好即將失去,帶着感傷的色彩,那麼在其他作家心中又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冰心的《霞》,看看她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

(二)整體感知

文章以《霞》為題,全文都是描寫自然界的霞嗎?如果不是的話,那文章究竟寫了那些內容呢?

明確:全文主要寫了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寫自然界的霞,二是寫作者的人生感悟。

(二)思考討論活動

學生自由暢談自己喜歡的句子或對本文的看法、體會

(首先同學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並談談自己的看法,然後其他同學也談談他們的看法,最後老師總結、引導)

1.“雲彩更多,霞光才愈美麗。從雲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對此,大家是怎樣理解的呢?

(同學們發表意見後,老師出示圖片,引導學生進行對比領悟)

——由圖片我們可以看到,由於光的折射、反射,有云翳的時候霞光就更加色彩繽紛了。另一方面,“雲彩“比喻生命中的各種經歷,包括快樂的、痛苦的,生命的內容越豐富,生命才越美麗。“雲翳”比喻挫折、困難和艱辛,在經歷了這些考驗之後,仍然能讓自己發出光彩的人生。“霞光“比喻度過了黑暗日子後所迎來的光明和快樂,或者是走過風雨後形成的樂觀、豁達的心態。

2.“生命不是隻有快樂,也不是隻有痛苦,快樂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互相襯托的。”

明確:這是作者對人生的感悟,直白而富有哲理韻味。

對於這句話,同學們有什麼體會嗎?你有過這樣的經歷、感悟嗎?現在,請同學們同桌之間,四人小組間互相討論自己的經歷或感悟。(學生自由討論)

3.“快樂是一抹微雲,痛苦是壓城的烏雲,這不同的雲彩,在你生命的天邊重疊着,在‘夕陽無限好’的時候,就給你造成一個美麗的黃昏。”

明確:經歷過痛苦的磨難的生命才更有價值。不見風雨,怎麼見彩虹,唯有經歷過苦難、挫折的人生,才是美麗精彩的。

(三)重點分析

作者通過霞寫出自己的人生感悟,運用的是什麼手法呢?

明確:託物言志(象徵)。託物言志就是通過客觀事物,寄託、傳達作者的某種情感、抱負、志趣等。這裏霞象徵着人生的精彩、幸福和快樂,快樂只有和痛苦相互襯托,相互重疊,才能構成精彩、幸福、完整而充實的人生。

託物言志的手法可以化抽象為具體,作者由霞的感悟揭示自己對生命的理解,避免説教,感染力強。

全文以霞為題,有三大妙處,一是霞是貫穿全文的線索,二是霞藴含着人生的哲理,三是霞象徵着人生的精彩、幸福和快樂。

(四)小結

本文是作家經歷了人生滄桑和風風雨雨後對人生的感悟,這讓我想起“浮生若茶”這個詞,沏茶的時候,用的水不同則茶葉的浮沉不同。用温水沏茶,茶葉輕輕浮再水面,沒有沉浮,也就沒有茶香。而用開水沏茶,茶葉就會在水中沉沉浮浮,飄出茶香。浮生若茶,就是説我們的生命也是一杯清茶,茶葉因為有了開水才釋放了深藴的清香,而生命也因為有了一次次地挫折和坎坷之後,留下了一陣陣的幽香。所以,在我們經歷挫折的時候,不要灰心喪氣,要正確地對待人生中所遇到的各種遭遇。

(五)音樂鑑賞,深化理解

聽歌曲《陽光總在風雨後》,體會本文的深刻含義,並暢談自己的感想。

二、我的家在哪裏

教學目標:

1.體會作者對家的眷戀,對精神家園的強烈嚮往。

2.學習作者平實的敍事中藴含着豐富哲理的寫作手法。

教學重點:理解文章的哲理內涵,體會作者對家的嚮往之情。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平實的敍事中藴含着豐富哲理的`寫作手法。

教學方法:多媒體輔助,課堂以講授法、討論法、探究法為主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播放音樂《我想有個家》,創設對家的嚮往、眷戀的課堂情景。

(二)速讀課文,整體感知

劃出文章中有“家”的句子?(幾句?能把它讀出來嗎?)

第一次:“我要回家,回中剪子巷。”

第二次:“只有住着我的父母和弟弟們的中剪子巷才是我靈魂深處永久的家。”

第三次:“------但都不是我的‘家’!”

第四次:“萬萬沒想到我還有一個我自己不知道的,牽不斷,割不斷的朝思暮想的‘家’!”

首先寫夢中追尋,表達渴望回家的迫切心情,接着,寫夢醒時的追尋,表達對家的真切眷戀,最後,在回顧中追尋。

(三)思考討論

1.為什麼説“中剪子巷”才是作者心中的家?

(關於“舊時的北平”“大街上的人”“車伕”的描寫説明了什麼?)

男女老幼,都是“慢條斯理”地互相作揖、請安、問好,一站就站老半天。

作者在敍述夢境時,被車伕稱作“你”而不是“您”,還有動詞“舉”“拉”等

(1)雖然貧窮,落後,但那是一個沒有爭鬥的美好的世界。那裏的男女老幼親如一家,它平淡,祥和,温馨。

(2)那是年少生活的一段日子。代表着一種真、善、美。那是她十多歲到二十多歲度過的地方,她的理想、抱負正是在那樹立的。在北京中剪子巷的家裏,父母之愛、姐弟之情陪冰心走過了一生中的黃金歲月,即“一生中最熱鬧、最活躍、精力最充沛的一段”。她生命中最初的榮譽與美德,理想與追求都在中剪子巷裏生根發芽。

一個人對這段日子的眷念,意味着眷戀什麼?

參考答案:眷念人生的真善美,對純淨的外界的渴望。

2.“只有住着我的父母和弟弟們的中子巷才是我靈魂深處永久的家。作者為何要在“家”前面加“靈魂深處永久”幾個字?

a、作為一個遲暮的老人,作者會對早年,尤其是童年的生活產生無盡的眷念。回首之際,才會發覺這一切都會珍藏在記憶的最深處。

b、作者對童年的眷念,實際上是對童年所代表的人生的真、善、美的眷念與堅持。對那段追求知識和真情的激情歲月的嚮往,對一股股流溢着愛與温馨的生命靈泉的眷念。是作者精神家園的追求。

3.為什麼説世界各地我住過的地方都不是我的家?

(世界各地我住過的地方只是一所所房子。它安放的只是作者的身體,而中剪子巷有父母、弟弟們的親情,有人與人之間的真情。是對人生的真善美的嚮往和眷戀。眷戀兒時的純真、快樂;眷戀人情的温暖、親密;眷戀無世俗煩擾、玷污的生存環境。它已上升為作者的精神家園。)

4.既然作者心中有個家,為什麼説自己“一無所有”?作者説自己“一無所有”其實表達了怎樣的情懷?

因為作者無權、無官、無級、無款、無舊。物質上不豐富,但精神上卻非常富足,正如她的筆名“冰心”一樣,她有一身的清白,一顆坦蕩從容、堂堂正正做人的心靈。表明了作者對爭名奪利的現實世界的憎惡和對純淨的精神家園的追求。

(讓我們一起滿懷激情,把最後一段文字朗讀一遍)

5.作者心中的“家”代表的是一種怎樣的追求呢?

是作者的精神家園的追求。渴望一個清淡、素雅、平和、充滿親情與温馨,又不受外界干擾的世界。它藏在人心裏的最深處,“從來不需要想起,但永遠也不會忘記”

《我的家》教學設計7

1.瞭解居住地的位置和名字的由來等基本情況。2.認識和體會居住地對自己成長的重要性,對居住地有歸屬感和認同感。學生通過各種實踐活動及討論交流等方式,在探索問題的過程中感悟社區或村莊對自己成長的重要性。3.有為村莊或小區盡責任的意識,積極參與社區公共生活。

教學重點

從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兩個方面去認識和體會居住地對自己成長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學生通過各種實踐活動及討論交流等方式,在探索問題的過程中感悟社區或村莊對自己成長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一、運用兒歌,激發興趣

1.出示文章《家》,(單擊)同學們,老師給大家帶來一篇散文——家,請你邊看邊想,白雲、小鳥、魚兒、種子的家在哪裏?“藍天是白雲的家,樹林是小鳥的家,小河是魚兒的家,泥土是種子的家。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請你留言。是的,白雲的家在藍天,小鳥的家在樹林,魚兒的家在小河,種子的家是泥土。

2.那麼你的家在哪裏?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我的家在這裏》(單擊)。【設計意圖】一篇節奏感很強,也易於理解的散文,可以自然而然地將學生帶到學習情境之中。

二、學習新課

(一)熱愛這裏的一草一木

1.你的家在哪裏?那裏都有什麼?老師送給你們幾個温馨提示:第一個問題,説清楚自己住在哪個省,哪個市,哪個區,哪個鎮,哪個村(或者哪個小區),按從大到小的順序説出。第二個問題,是你要把標誌性建築物等説清楚。連麥回答。

2.從同學們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你有多愛自己的家。我們繼續來從圖片中,看看其中的標誌性建築物等包括什麼吧!(單擊)瞧!可以是一片農田,可以是一片果園,可以是廣場,打太極的老爺爺,跳廣場舞的阿姨、奶奶,還可以是同學們喜歡的遊樂園......總結一下,可能是事物,也可能是人物;(單擊)可能是農村,也可能是城市,對不對?

3.在你生活的社區,一定有你喜歡的。我們繼續看看圖片中的例子吧!我最喜歡在小竹林看螞蟻、捉迷藏,在兒童樂園玩耍。(單擊)那麼什麼社區呢?我們所生活的地方一般都有一定的區域和範圍,比如,一個小區,一個村子,我們稱之為社區。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社區裏。這次疫情,也正是因為有社區的羣防羣控,讓我們取得了勝利。

4.(單擊)讓我們繼續看看社區的人和事吧!奶奶經常給我講家鄉的傳説。你知道居委會、村委會、小區物業在哪裏嗎?他們都負責什麼?瞧!保潔阿姨維護環境衞生。電工師傅會更換掉小區裏不亮的燈泡。除此之外,你還熟悉這裏的什麼人和事呢?請你留言。

5.你是否記得空中課堂的老師,給我們帶來過這樣的主題內容?許多同學住在這裏,我們瞭解一下“中韓村”的由來。(單擊)明永樂年間,韓姓在張村河西南佔山,郭姓在白果樹西河套高處劃地立村,名韓郭莊。後在北面趙李山(現棗兒山一帶)佔山的趙、李二姓人家到白果樹下居住,後有唐、崔、曹、王、於各姓氏遷此。因地緣關係,稱韓哥莊。解放後,為與西韓、東韓有別,該村定名為中韓村。

6.之前同學們也查閲過自己所住社區的資料,保存好,復學後,我們展示同學們蒐集的成果。

7.學生讀《井深情更深》,思考:村裏家家户户有了自來水,人們為什麼還喜歡到井邊來呢?我們走進小區,感受到這裏的人、事、物帶給我們美好生活!我們繼續聊一聊這個話題吧!【設計意圖】在學習活動中,學生了解小區,體會到小區的人文情懷,讓學生在社會中得到情感的薰陶。

(二)我能做點兒什麼

第一關:火眼金睛找問題

(單擊)圖一:小河邊沒有警示牌,如果有人下河游泳會很危險。這可是我們非常熟悉的防溺水安全內容,請你留言。

圖二:小區裏的健身器械又壞了……需要改進的地方可真不少!請你留言,我們可以做點什麼呢?

圖三:唉!這片草坪又被小區裏的人種上菜了。對個人而言種菜,綠色環保蔬菜,對小區而言,可就不對了。有些需要改進的事情,我們可以自己解決,那麼解決不了的問題,怎麼辦呢?

第二關:行動起來為大家同學們,班級裏的圖書總有同學擺得整整齊齊;黑板總是擦得乾乾淨淨......那麼小區裏貼了小廣告,怎麼辦呢?連麥。是的,同學們都是有主意的孩子。我們的少先隊行動中,同學們清除小廣告的例子,到現在我還記憶猶新呢!而且,同學們還有撿草坪垃圾的行動呢!這是我們可以做的。那麼領養土地種綠植,路面壓壞整修就需要我們反映給所在的小區物業或者居委會了。

第三關:爭做小衞士,為小組掙積分

遇到下列情況,你會怎麼辦?這也是我們留的一個作業:

小區垃圾沒人管,我會找________________。

水渠遭到破壞,我會向______________報告。

生活區道路被佔,我會向____________反映。

小區綠地被佔,我會找_________________……【設計意圖】學生在挑戰活動中,可以調整學生學習注意力,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

教學反思:

《我的家》教學設計8

目標要求:

1、字介紹家庭成員、回憶甜蜜往事的活動中,引導學生體驗家庭生活的歡樂與幸福,激發學生愛親敬長、熱愛家庭生活的積極情感和態度。

2、通過開展生活小故事的講述活動,引導學生學會關心,初步養成文明禮貌的行為,逐步培養良好的家庭生活習慣。

3、初步瞭解家庭的組成及家庭成員的年齡、屬相、興趣愛好;初步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獲取信息、團結合作、表達情感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每個學生準備一張家庭生活照。

2、《可愛的家》歌曲磁帶。

3、課文插圖。

活動過程:

一、介紹自己的家

1、播放歌曲《可愛的家》,學生邊聽邊介紹自己的家。

2、揭示活動主題:我的一家。

二、瞭解長輩、愛長輩

1、看課文插圖,討論他們在幹什麼,説什麼。

2、老師引導學生介紹佳人的生日、屬相、長相、職業、愛好、品質及自己的感受等。

3、親子活動。

三、歡樂家庭故事多

1、老師介紹一個自己家庭生活中的小故事。

2、學生説一説自己家庭中的歡樂故事。

四、親親熱熱一家人

1、以小組為單位,家長與孩子一起佈置展板。

2、自由參觀,相互交流。

3、老師總結。

《我的家》教學設計9

教案設計:

我的家 在這裏

教學內容:二年級上冊

活動目標:

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自己生活在什麼地方,能簡單地向他們介紹自己生活的地方。

活動重點:

讓學生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能簡單地向他人介紹自己生活的地方。

活動難點:

讓學生把自己住的地方清楚地介紹給別人。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觀察你生活的地方(觀察你家周圍的標誌性建築)。

3、準備繪畫的工具。

活動時間:一課時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一)出示小紅的家的課件。

1、指名學生觀察圖,這是小紅的家。

説説這都是些什麼地方?你知道哪裏都有一些什麼好玩的?

2、出示兒歌課件。

抽生朗讀兒歌:我的家,在鄉下,荷塘裏,樣魚蝦,前庭白鵝叫嘎嘎,後院搭棚種絲瓜。

3、這首活潑、清晰的兒歌告訴我們什麼?

教師小結:你生活的地方到處都有快樂。

(二)出示城鎮圖

1、抽生棍茶居民區,你觀察到什麼?(標誌性的建築)

過度:介紹了別人的家,那麼,你的家在哪裏呢?怎樣才能説清楚自己住的地方呢?別急,

先聽聽以下幾個學生的對話吧!

二、出示多媒體展示小夥伴的家

(一)看呀!他們來歡迎你們了,你們願意到他們家做客嗎?

1、師提出要求:他們在説的時候,注意説清楚了一些什麼?你們要認真聽喲,不然找不到他們家。

教師小結:他們説清楚了自己住的哪個市(縣)哪個區以及哪個鎮(村),你們請他們到你們家來的

時候也要從大到小的説自己家住的地方,這樣別人才早得到。

2、你們開始請客吧!(自己下坐位請客吧)

3、抽生上台表演請客。同學們評價。

(二)出示兩個小夥伴的對話。

1、想一想“我家住在郵局的後面,旁邊還有一個米店”這一句為什麼不能讓人明白他家究竟住在哪呢?

他要怎樣説才能讓人明白?

2、小組討論

3、教師小結:他們雖然把標誌性建築物説清楚了,但是沒有把自己傢俱體的地點説出來。小朋友們記

住你們不要做粗心的小孩了。

三、交流

1、要把自己住的地方説清楚要注意的要點是什麼?

小組討論。抽小組總結。

教師小結:如果你要請客,他們又是你的同鄉,就可以直接説你家的詳細地址;如果是外鄉的朋友,你

就有要説大的地方,比如:重慶市北碚區XX;如果是外國朋友,你就要把我們祖國的名稱説清楚,如:中華

人民共和國重慶市XX。

2、出示課件

你們瞧!我們的外國朋友吉米來了,你們願意請他到家做客嗎?

抽生請客,同學們評價。師評價。

3、同學們你們都學會了如何把自己家的地址介紹給別人,但是不要把自己家的詳細地址隨便告訴給陌

生人,要注意安全。

四、認識幾種常見的標誌性建築

1、出示課件。

大家認一認,你家附近有這些標誌性地方嗎?它們分別在你們家的哪個方向。

2、用多媒體展示常見的建築圖

學生觀察,並抽生説建築物。

3、根據自己家附近的標誌性建築以及方向,準確地説出自己生活的地方。

小組裏介紹,學會用標誌性建築物介紹自己的家。

教師小結:你們用建築物介紹自己的家,你們的朋友就會更快找到你家了,到你家做客了。

五、活動

1、你家周圍還有些什麼呢?畫畫你生活的地方。

2、展示學生的作品

3、同學們評價,師評價。

總結:同學們,今天大學到了什麼知識?對,以後就可以把你的好朋友請到你家做客了。

《我的家》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運用多種識字方法自主學習8個漢字,會正確書寫8個漢字,參照“我的詞語庫”自主積累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文章的語言美。

3、瞭解課文內容,體會想象的奇特有趣,積累與月亮有關的知識。

教學重點難點:

1、瞭解課文內容,體會想象的奇特有趣。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文章的語言美。

教學準備:

課文朗讀帶、生字卡片、有關月亮的知識和童話故事等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自由想象,如果有一天你的家搬到月亮上,你認為會是什麼樣子呢?

2、今天我們來學習發揮想象的一篇課文《我的家在月亮上》。

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自由讀文,標出自然段序號,把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句畫出來。

2、小組內交流學習情況。

3、出示要求認識的8個字,找出與生字相連的詞語讀一讀。

4、指名認讀生字。

三、再讀課文,感知內容

1、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哪些地方你認為想象最大膽最有趣?為什麼?

指名讀出有關句子。

2、你知道“吳剛伐桂”“嫦娥奔月”這些傳説嗎?課文中又是怎樣描寫他們的?

交流自己的看法。

3、課文中你明白了哪些與月亮有關的知識,找出相關的句子。

4、質疑問難,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四、品讀課文: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自己當成作者,邊讀邊想象。

第二課時

一、鞏固複習:

1、開火車認讀生字、詞語。

2、分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後評價。

二、指導寫字:

1、出示要寫的8個字,認真觀察這8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書空練習,重點指導“庭、迅、敞”這三個較難的字。

3、利用組詞造句記住生字。

4、練習寫字,師巡視、評價。

三、發散思維:

1、讀了這篇童話,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談一談。

2、你還知道哪些關於月亮的知識?把蒐集到的資料讀給大家聽聽。

四、拓展延伸: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

2、蒐集有關月亮的古詩詞,摘抄下來讀一讀。

3、你認為家在月亮上會是什麼樣子?寫一寫或畫一畫。

板書設計:

6、我的家在月亮上

盪鞦韆

和玉兔玩

我-----在月亮上 吃星星果

飛到老家

《我的家》教學設計11

教材分析:

曲《我是小音樂家》是一首曲調歡快活潑、歌詞簡練、富有童趣的美國兒童歌曲。歌曲生動地表達了孩子們一個美好的願望和共同心聲“我是小小音樂家”。歌曲為2/4拍,一段體結構,弱起節拍貫穿全曲。第一樂句從弱起開始,四度跳進旋律上行,繼而下行,曲調流暢,情緒歡悦,即刻點明瞭主題“我是小小音樂家。第二樂句是第一樂句的變化重複,僅在節奏上作了緊縮的變化。第三樂句的五度跳進和附點節奏的連讀出現,級進的旋律配以樂器演奏時發出的象聲詞使得歌曲的情緒歡快而又熱烈。第四樂句突出了“跳、唱”二字,讓孩子們盡情表現歌曲的歡快。歌曲的旋律輕鬆活潑、賦有感染力;在歌詞中又向學生介紹了英國——倫敦、德國——柏林、法國——巴黎,吉他——彈奏、提琴——拉奏、法國號——吹奏等知識。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吉他、小提琴和法國號。

2、聆聽《我是小音樂家》,感受歌曲輕鬆活潑情緒,激發學習興趣。

3、在輕鬆活潑的律動中學會歌曲。

教學重難點:

在輕鬆活潑的律動中學會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正確演唱第四樂句,對比第四樂句與其他樂句的不同之處。

教學過程:

一、在律動中體會歌曲的情緒特點。

1、導語:今天我們要舉行快樂的音樂會,在這個快樂的音樂會上老師要帶給大家一首快樂的音樂,你們想聽麼?(播放《我是小音樂家》的伴奏音樂,師做拍手錶演)

2、師:你們覺得這首歌曲的情緒如何啊?

師:那你們打算用什麼方式把它表現出來呢?

(師鼓勵學生用多樣化的形式表現出來)

3、師:老師也想來表達快樂的心情,下面請你們來看看老師是怎麼表演的。

(師根據樂句做不同的拍手動作)

4、師:你們能發現老師的表演有什麼特點麼?拍手方式都一致麼?

師告訴學生相同的樂句拍手動作一致的特點,並請學生根據音樂來模仿師的動作。

(設計意圖:從開頭就出現《我是小音樂家》的音樂,並通過簡單的律動來表現樂曲、感受樂曲,旨在創設一種輕鬆活潑的情緒,使學生在快樂輕鬆的氣氛中初步感受歌曲的特點,為後面學習歌曲作下鋪墊)

二、初步認識吉他、小提琴和法國號。

1、師:剛才我們正在享受快樂的時候,有三位小音樂家帶着樂器想來加入我們的表演,你們看,第一位小音樂家給我們帶來什麼樂器?

師:你們知道剛才第一位小音樂家帶來的是什麼樂器麼?

師:那你們知道吉他的故鄉在哪裏麼?(課件出示吉他的外形以及演奏的姿勢圖,師簡要介紹吉他的特點,並請學生聽它的音色)

師:吉他的音樂好聽麼?下面我們一起來學學書上表現吉他音色的樂句。(師彈琴請學生來唱)

2、師:第二位小音樂家也迫不及待地想來展示了,你們看,她帶來了哪種樂器?

師:你們知道她帶來了哪種樂器麼?

師:那你們知道小提琴的故鄉在哪裏麼?(課件出示小提琴的外形及演奏姿勢圖,師簡要介紹小提琴的特點,並請學生聽聽它的音色)

師:小提琴的聲音好聽麼?下面我們一起去學學書上表現小提琴音色的樂句。(師彈琴生唱)

3、師:第三位小音樂家早已做好樂器表演的準備了,你們看,是什麼樂器呢?(師用繩子表現圓號)

師:知道是什麼樂器麼?

師:那圓號的故鄉在哪裏知道麼?(課件出示圓號的外形圖,師簡要介紹圓號的特點,並請學生聽聽它的音色)

師:圓號的聲音好聽麼?下面我們來學學圓號的音色吧!(師請生找出書上表現圓號音色的樂句,並彈琴請學生來唱。)

(設計意圖:用課件介紹樂器,旨在讓學生更容易更直觀地瞭解三種樂器的特徵,並能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認識三種樂器;用先聽樂器的音色來學唱歌曲,旨在使學生進一步瞭解歌曲的內容,真正的用聆聽法來學唱歌曲。)

三、學唱歌曲

1、師:三位小音樂家要出場為我們演唱歌曲了,讓我們用歌聲來迎接小音樂家。(播放錄音範唱《我是小音樂家》)

2、師:你們能來唱唱第一段麼?下面請小朋友們跟着老師的琴來唱唱第一段。(師根據學生的演唱及時糾正唱得不好的地方)

3、師:看到你們唱得這麼開心,老師也想來唱唱,但是在老師唱的時候要交給你們一個任務,你們聽歌曲中連音與跳音的區別。(師提示連音與跳音的含義,並提示通過看師的動作來區別連音與跳音)

(設計意圖:用動作來提示學生跳音與連音的區別,旨在使學生更容易更直觀的掌握歌曲中活潑與舒展的旋律的對比,同時很好的解決了難點,也能使學生在輕鬆活潑的氛圍中完成教學任務。)

4、師:我們來加入動作表演吧!(師帶領學生邊做動作邊演唱第一段)

5、師:你們能用同樣的方法來唱唱第二段麼?(師彈琴請生唱第二段)

6、師:完成了前兩段,第三段是不是更容易演唱了呀?在第三段的演唱上老師要提出一個新的任務,你們看到“我吹起法國號”這個樂句了麼?老師想在這個地方鍛鍊一下你們的嘴皮子,看誰的嘴皮子最快。(師彈琴範唱,請生模仿,直到唱對為止。)

7、師:你們三段都會唱了麼?下面我們一起加上動作把三段完整的來唱一唱,但老師有一個要求,在遇到樂器的樂句時,我們用演奏樂器的姿勢來完成。好,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表演吧!

(設計意圖:用與前面不同的動作來表演,旨在進一步加深對樂器的印象,很好的完成教學目標一)

8、用多種形式來演唱,但樂器的音色的地方要求齊唱。

(設計意圖:用多種形式演唱,比如分角色唱、分小組唱、領唱與齊唱,旨在進一步鞏固歌曲的演唱,很好的完成教學目標二)

四、小結下課

師:小朋友真棒,一招一式都有音樂家的風範,老師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你們當中肯定能產生出一個音樂家,下面老師要把一首好聽的歌曲送給你們,願你們的音樂夢想在歌聲中實現!(播放歌曲《乘着歌聲的翅膀》離開教室)

(設計意圖:在音樂中開始在音樂中結束,旨在增加課堂的音樂性,更好的調動學生的情緒,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我的家》教學設計12

教材分析:

這首歌曲是國小音樂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母親河》中的歌曲。是在香港、澳門迴歸,人民期盼海峽兩岸早日和平統一的社會背景下誕生的。20xx年在中央電視台《大風車》播出,立即受到廣大少年兒童的喜愛,獲得了第四屆中國兒童音樂電視大賽金獎。

歌曲以“長江是我的家,我要去看媽媽”為主題,從兒童的視角反映了一個厚重的主題,歌詞極富兒童色彩,寓意深刻,朗朗上口。曲調優美抒情,極具童真、童趣和童情。

歌曲為二段體,第一樂段富有敍述性,曲調具有温暖、親切感,第二樂段旋律躍上高峯,突出了“長江是我的家”的主題,接着是低迴歌唱,然後旋律又一次躍上高峯,表現了主人公對長江的感情和“呼喚媽媽奔回家”的決心。

教學內容:歌曲《長江我的家》;欣賞紀錄片《話説長江》片段。

 教學目標:初步學會歌曲《長江我的家》,在演唱和欣賞時能激發學生熱愛母親河的感情,豐富有關長江的相關文化知識。

教學重點:運用深情而又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長江我的家》。

教學難點:能夠正確區分並演唱歌曲中重複歌詞的部分。

教學準備:鋼琴、口風琴、電視片《話説長江》音像資料。

 教學方法:複習引入法、講授法、演示法、情境法。

課型:歌曲新授課

教學流程為:複習→引入→新課教學→課外拓展→課堂總結五大環節。

教學過程:

一、常規訓練。

(1)節奏訓練。老師用手指出示不同的節奏,學生用da讀出。

(2)分組視唱,兩組唱do,兩組唱mi

(設計意圖:每節課前都會貫穿的基本能力的訓練,是我多年來一直堅持的,我認為這是一個長期的,必須的過程,學生只有經過長期的訓練,才會在自己的音樂素質方面達到一定的高度。)

二、鞏固練習。

(1)在上一單元五十六朵花的學習中,我們認識了哪幾個民族?(羌族、瑤族、彝族)。

(2)其中學唱了一首貴州彝族歌曲,叫做《阿嘍嘍》,我們一起再來鞏固一下。(師彈琴,生唱歌曲《阿嘍嘍》強調發聲方法。)

(設計意圖:進一步鞏固上節課的內容,強調學生用科學的發聲方法來唱歌,避免大喊大叫對變聲期學生的聲帶造成破壞)

(3)師:通過上一單元的學習,我們瞭解到我國的大部分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各民族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祖國母親的懷抱裏,用他們的勤勞和善良,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祖國母親也以她博大的胸懷和甘甜的乳汁哺育着各族兒女。

三、引入新課:

(1)有人把河流比作大地的動脈,河流世世代代滋潤着大地,哺育着人民,所以我們把這些河流稱為“母親河”。今天我們將進入第三單元的學習。

板書:母親河(設計意圖:用波浪圍繞“母親河”三個字,讓學生更直觀地看到母親河在流淌)。

(2)我們知道每個國家都有他們的母親河,誰來説説你知道的外國的母親河有哪些?我國的母親河是哪些河流?(亞馬遜河、尼羅河等等。從而引入我國的母親河長江、黃河)

設計意圖(豐富相關的文化知識)

(3)今天我們首先來學習本單元的第一首歌曲。

板書:長江我的家

四、新授課。

(1)師:有家才有愛,有愛才有家。我們應當用一種什麼樣的聲音和情緒來表現這首歌呢?(親切地、飽含深情地)

(2)請大家用飽含深情的語氣來朗誦第一段歌詞。

大家讀得很投入,老師也想讀了。(老師示範)

(4)學生齊聲朗讀第二段歌詞。

(設計意圖:學生在沒有學唱歌曲旋律之前,就對歌詞內涵有了深刻的理解,從而為下一步以情帶聲做好了鋪墊,最終達到在音樂中淨化心靈,陶冶情操的目的)

(5)歌曲背景介紹:這首歌是在香港和澳門即將回歸祖國的時候,由音樂家魏嵐和焦虎林聯合創作的一首歌曲,表達了港澳少年兒童對祖國母親的思念和迴歸祖國的迫切心情。所以説,此時的長江已經不再單單指長江,而是指整個祖國了。

(6)下面我們來學唱歌曲。出示1=F,讓學生説出調號、拍號。(設計意圖:每節課都要鞏固的樂理的相關基本知識,避免學生盲目張嘴就唱,引導學生在拍節的基礎上,有目的,有方法地去唱。)

(7)老師有感情地範唱歌曲。(設計意圖:老師的範唱直接影響着學生對歌曲的總體感受,用老師的範唱更直觀地引起學生對歌曲的興趣)

(8)跟琴學唱歌曲第一段歌詞。用線條畫出音的高低。

(設計意圖:突破難點,藉助直觀的視覺讓抽象的音更直觀、更明朗。)

(9)在學會第一段歌詞的基礎上,進入第二段的學習。

(設計意圖:高年級學生已有了一定的樂理知識、音樂感覺和自覺性,本環節有效鍛鍊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10)完整演唱歌曲。

(設計意圖:鞏固整首歌曲,進一步加深印象)。

五、拓展。觀看紀錄片《話説長江》。

(設計意圖:讓學生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從而更加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六、總結:看完這段錄像,此時此刻我想大家的心情和我一樣。我們已經無需用更多的語言來表達,就讓我們把讚美和熱愛化作對母親河深深的讚美和祝福,祝福母親河永遠年輕,也祝福人類在母親河的哺育下永遠繁衍生息下去。

《我的家》教學設計13

一、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理清文章思路,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過程與方法:

研讀重點段落,深入領會語句的深層含義鑑賞作品的哲理美.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作者樸素純美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1、理解文章的深層含義。

2、學習本文的寫作手法。

三、教學難點

理解文章的深層含義。

四、教學課型

講讀課。

五、教學方法

朗讀法、提問法、講解法、討論法。

六、教學過程

1、導入設計:

1983年,發生在盧旺達的一個真實的故事,盧旺達內戰期間,有一個叫熱拉爾的人,37歲,他的一家有40口人,父親兄弟姐妹妻兒幾乎全部離散喪生。最後絕望的熱拉爾打聽到5歲的小女兒還活者,輾轉數地,冒着生命危險找到了自己的親生骨肉後,他悲喜交集,將女兒緊緊摟在懷裏,第一句話就是:“我又有家了”。

在這個世界上,家是一個充滿親情的地方,它有時在竹籬茅舍,有時在高屋華堂,有時也在無家可歸的人羣中。

是呀,家是遊子最後的方向,家是永恆温馨的港灣,家是不變的細心地照顧,家是永恆的精神歸宿!

今年,讓我們一起學習冰心的另一篇散文《我的家在哪裏?》,讓我們跟隨作者一起去追尋理想中的精神家園。

2、生齊讀課文:感受冰心老人想念夢中的、兒時的家的那份親切的情感。

3、引導學生理解冰心“靈魂深處永久的家”的含義:

冰心老人的家在哪裏?

為什麼説只有中剪子巷才是她的家呢?

作者為什麼要在家之前加“靈魂深處永久的”幾個字?

4、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從文中看,你認為作者嚮往、眷戀的家是怎樣的呢?

5、探究本文的藝術技巧:

我們明白了冰心老人的家在哪裏了,她是怎樣得出這個答案的?文章從什麼寫起?

生朗讀有關夢的片段,聯繫全文思考,作者開篇為什麼從“夢”寫起,為什麼不直接寫“家”?

生朗讀最後一段,作者真的是一無所有嗎?為什麼這樣説?

6、延伸:以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

我們與冰心先生分享了“家”的感受,那麼,大家對“家”是如何理解的呢?(引導生暢談)

教師示範:自己來河源,背井離鄉的感受,談談自己的感受。

7、總結:愛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的香花瀰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着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也不悲涼。

《我的家》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 蒐集一位藝術家的資料,將他的故事及自己讀後的感受啟發等講清楚。

2、 培養學生認真傾聽他人發言的習慣

3、 指導學生正確評價他人的發言

重難點:1、培養學生認真傾聽他人發言的習慣。

2、指導學生正確評價他人的發言。

學情:學生對藝術家瞭解不夠多,需要蒐集一下藝術家的資料為本課服務

教具:藝術家資料片

教學流程:

1、 出示多位藝術家的照片,激發學生交際的興趣

2、 學生講述交流

3、 談自己喜歡的一位藝術家

4、 全班交流

活動要求:

發言人要將這幾位藝術家的故事,講述清楚説出自己喜歡這位藝術家的理由,其他同學認真傾聽。

師生評議:

教給學生正確評價他人的發言,如:講的內容好在哪裏,講清楚了沒有,有什麼欠缺等,還要注意評價時,客觀公正、態度誠懇。

總結與展示:

教師總結學生將自己蒐集到的資料,圖片在班級展示腳張貼展示,促進交流。

《我的家》教學設計14

教學內容:

一年級音樂《草原就是我的家》

教學目標:

1、學生能用優美、親切的聲音演唱歌曲,突出學生為主體,通過情感體驗和肢體語言的融合互動,培養學生的協調交往能力。

2、拓寬思維,豐富知識,為學生自主發展提供一個開放的空間與平台,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3、藉助多種手段讓學生在培養集體意識的同時,感受集體創作帶來的樂趣,結合教學激發學生民族情感,增進民族團結。

教學重點:

能用自然優美的聲音唱歌,會創編協調大方的動作來表現歌曲。 教學難點:讓學生體驗把握蒙古族音樂的風格特點。 教具準備:鋼琴、課件、部分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一、感受蒙古風情。

1、導入:

師:今天馬老師要帶大家去一個美麗神奇的地方,想知道去哪裏嗎?(想)我先不告訴大家,一會到了你就知道了!今天我們不坐汽車火車,也不乘飛機,那讓我們一起騎上馬兒出發吧!(放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老師帶領學生做騎馬的動作。)

2、觀賞課件,瞭解蒙古風情。

師:我們到站了,請看!我們到了什麼地方?(課件依次展示:藍天、大草原、牛羊羣、蒙古包、奶酪、奶茶、馬。)生:(內蒙古大草原)

師:叔叔阿姨都在等着我們呢,去看看他們吧,他們住在什麼地方?(課件展示:蒙古包)

師:老奶奶為我們準備了奶酪,來,嘗一嘗,還有熱騰騰的奶茶,來,吹一吹,比一比,看誰的氣息最長(課件展示:奶酪,奶茶)

師:再來看,他們主要的交通工具是什麼?(課件展示:馬)

師:蒙古族人民熱情好客,勤勞善良,他們能歌善舞,喜歡騎馬射箭。平時上學,走親戚的時候都用馬,所以又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

生:欣賞課件畫面。

師:更值得一提的是蒙古族一年一度的那達慕盛會,非常熱鬧,我們看看他們都幹些什麼?(課件展示:那達慕大會——摔跤、騎馬、射箭三幅圖片。)你想參加嗎?

生:想。

3、創編,聲音創編同時進行。

師:誰想來為大家表演摔跤、騎馬、射箭的動作呢?

生:試着表演創編的動作。

師:誰能為這些動作配上聲音呢?

生:創編聲音並上台表演。

根據學生回答課件展示:摔跤:嘿—嘿—

騎馬:嗒嗒 嗒嗒 嗒嗒 嗒嗒, 射箭:嗖0嗖0

4、遊戲:找朋友

師:這些動作下面有幾種節奏,這些節奏應該和那個動作交朋友呢?(出示動作名稱、節奏與象聲詞的課件,引導學生找出相應的節奏。)

5、課件三幅畫面,師選擇不同畫面,請學生作出相應的表演。(表演是放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設計意圖】

1、創設情景是導入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引導學生自主參與教學的必須手段。我根據主題內容運用多媒體,創設蒙古族那達慕大會的情景進行教學,引發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產生興趣,積極參與,並能產生相關的聯想、想像。

2、藉助觀看蒙古族那達慕大會的課件,讓學生在模仿摔跤、、射箭、賽馬等動作來體驗民俗的同時,進行節奏練習,以及學生的即興創編能力的培養,使之在玩玩跳跳中輕鬆達到教學目標。

3、在體驗民俗、節奏練習及即興創編時都採用本課歌曲做為背景音樂,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反覆感受、體驗蒙古民歌《草原就是我的家》的風格特徵,提前熟悉歌曲的旋律,為下面的歌曲教學做準備。

二、新授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1、欣賞歌表演,再次感受歌曲。

師:蒙古族的那達慕盛會熱鬧又動人,這裏的人民熱情善良又勇敢,這裏的小朋友們更是熱情,還為我們準備了一首歌,我們趕緊去聽聽吧!(課件展示:歌詞圖片,播放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生:欣賞歌曲。

師:歌怎麼樣,還有個好聽的題目,叫《草原就是我的家》跟着老師有感情地讀一讀。

師:我們再來聽一聽小朋友們用什麼樣的心情去演唱的。

生:高興的、開心的心情。

師:你從什麼地方感受到的?(老師提醒一下,從速度和旋律上聽一聽。)

生:速度很快,旋律優美動聽。

師:聽老師來唱一唱

師:再聽,仔細聽老師都唱了什麼?

2、熟悉歌詞。

師:不用唱,用你的動作告訴老師,你都聽到了什麼?(教師帶領學生按節奏讀歌詞)

師:誰來給大家表演一下。

師:聽歌曲時,你彷彿看到了什麼?用你最美的聲音讚美一下大草原

3、用身體為歌曲伴奏,再次熟悉歌曲。

師:這麼好聽的歌曲還想再聽嗎?

生:想

師:不過這次老師是有要求的,請你們用自己的身體為歌曲伴奏,比如:拍手、跺腳、拍肩等都可以,請欣賞!

生:一邊欣賞,一邊用身體來伴奏。

師:有幾個音唱的還不太準確,再來聽

師:歌曲有幾句?四句都用一個感情唱出來嗎?

師:我們加上動作來表演好不好?

4、跟鋼琴直接唱歌詞,教師伴奏。

師:在唱的時候,你認為那一句最難唱呢?(引導學生自己找問題,並思考解決辦法。)

生:第三句。(八度音程大跳和附點)

師:誰來當小老師,幫他唱好這一句?(指名兩名學生上台教唱,老師在一邊點撥)

5、師生對唱一遍。(教師伴奏)

6、直接跟鋼琴完整的唱歌詞,教師伴奏,穿插歌曲的處理。

師:剛才大家唱得不錯,請説説我們應該帶着一種什麼樣的心情來唱呢?是唱得強一些還是弱一些?

生:討論問題後按自己的方法表現歌曲。 (教師伴奏,學生唱)

7、教師帶領學生逐句創編動作,最後放歌曲完整的表演唱。

師:大家已經會唱歌詞了,想不想和老師一樣給他配上好看的舞蹈動作?

生:想。

8、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學生選擇並説明理由)

師:除了唱歌、舞蹈你還有別的方法來表現這首歌曲嗎?

生:樂器。(自選樂器並試着演奏。)

最後師生一起邊唱邊用打擊樂器伴奏。(放歌曲錄音)

【設計意圖】

這一部分是本課的重點,集情感體驗、知識認知、能力培養為一體。由於有前面的鋪墊,學生對蒙古風情已有所瞭解,併產生喜愛之情。當學生有了較為深刻的情感體驗時,再進行認知教學,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一片段採用了合作學習、自主探究的教學方式,注重引導學生在學習實踐中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之從小養成主動學習、互動、關注、欣賞他人的品質。

三、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遊覽了美麗的內蒙古大草原,你有哪些收穫呢?(學會了唱歌、舞蹈,為歌曲伴奏)今天大家的表現都很棒!熱情好客的小牧民還為我們準備了豐盛的晚餐,我們一起去吧?(在集體歌表演中結束本課)。

課後反思:

本課教學我創設了四個環節:

1、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瞭解風情,體驗音樂。

3、學習歌曲,挖掘歌曲。

4、拓展教學,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

我感受最深刻的是:學生積極參與,興趣盎然,情緒隨着教學的推進不斷高漲,快樂地歌唱舞蹈,通過“看——説——聽——唱——演”的教學活動,一步一步加深對“蒙古族”的瞭解。特別是他們高歌的同時騎馬揮鞭表演,彷彿是真的奔馳在遼闊的草原上,還情不自禁地在歌曲的間隙加上“駕”的襯詞,恰倒好處地表現了蒙古族兒童騎上小紅馬奔馳草原的情景以及他們對草原、家鄉深深的摯愛之情。他們的情緒深深地感染了我,不知不覺中我也和他們一起盡情高歌舞蹈了。因此我覺得我們的課堂教學過程應將學生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給學生創設最大的空間去感受、體驗、想象、表現和創作,從而使他(她)們能充分展示才華、挖掘潛力、釋放情感、體驗成功。課上也有許多不足和缺點,如:學生在進行律動時,相互之間的距離太擠了,這就需要我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地提醒學生。在摸索中不斷前進。

《我的家》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離不開家,培養對家的歸屬感。

2.通過講述日常家庭生活,難忘的親情關愛,讓學生體味家的温暖,激發愛家的情感。

3.通過講述長輩們過去的生活與現在生活的差異,激發學生珍惜温馨的家。

課前準備:

一、讓學生回家做小調查

1.長輩們過去住的是什麼樣的房子?

2.長輩們過去穿的是什麼衣服,吃的是什麼食物?

3.像你這麼大的時候,他們已經會做些什麼事?

二、教師準備一張全家福、家的圖片

學生準備一張全家福

時間安排:3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法引入課堂。

同學們放學後,大家都會──回家

到了親戚家太不習慣了,就非常想──回家

快過年了,在外打工的父母及長輩,都會從遙遠的地方興沖沖地──回家

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對家有眷念之情。家為什麼能有這麼大的魅力,把所有在外的人給召喚回家呢?

生可能説:家很温暖,有爸爸媽媽的關心。

家裏人最熟悉,相處得最長。

二、説説我的家,並激發學生愛自己的家。

1.介紹我的家人。

家真的很温暖,我也和大家一樣很想念在家的感覺。我的家在柑橘之鄉豐都龍孔,畢業後就在這裏工作,回家需要40塊錢的車費,所以我不常常回家,常常在一個人的時候會想起我的親人。我每每想起家人,都會拿出這張全家福瞧瞧。我的爸爸是退伍軍人,他特別喜歡穿舊軍裝,媽媽是個熱情好客的人,而弟弟呢,非常淘氣,你們看,照相時還在扮鬼臉呢?

2.展示家的圖片,師生互動介紹。

我每每想起家人,就會想起我那温馨舒適的家,我的家雖在農村,但是爸媽很有講究,家裏佈置得整齊。我的家門口是一棵高高的白楊樹,在遠點就是──梯田;後面是──連綿的小山;左邊是──栽滿蓮藕的小魚塘;右邊是──一片柑橘林。初冬時節,果實累累,這時候如果你到我家做客,我的媽媽肯定會挑頂大的柑橘來款待遠方的客人。

我的家房前屋後這樣美,你們羨慕嗎?能不能介紹你們的家呢?

3.聽到老師這樣美美地介紹自己的家,你也一定想起自己的家了吧!請同學們把印象最深的家景畫一畫。然後展示照片,像老師這樣介紹自己的親人,及其家裏周圍的環境。

4.學生介紹全家福及其家的周圍情況。

(學生介紹家的情況內容省略)

5.小組合作:講印象最深的事。

老師和大家一樣,認為家很美。我還注意到了,同學們在説自己的家的時候,都説到:爸爸媽媽很關心自己,自己也愛爸爸媽媽。那你們能不能講述自己經歷的一件事,證明爸爸媽媽關心自己或自己愛爸爸媽媽呢?

6.指名講述最感動的故事。

7.傾聽者歸納感動原因。

第一個學生的故事感動原因:父母省吃儉用,讓她吃最好的,穿最好的。

第二個學生的故事感動原因:快開學了,他爸媽沒有錢交學費,急得流眼淚,最後懇求有錢的大伯借錢供他讀書。

第三個學生的故事感動原因:他媽媽去年生了一場大病,一家人急得團團轉,我幫媽媽檫汗、洗臉。學會了關心人。

第四個學生的故事感動原因:每當過年,他們的爸爸媽媽會從很遠的地方回家,一起吃湯圓。

……

8.我聽懂了,一家人相互關心,相互呵護,相互幫助和理解,這樣的家真是太好了。所以──我愛我的家。

三、通過長輩們過去的生活環境和現在我們的生活環境的對比,激發學生珍惜自己的家。

我們現在知道了家的温馨,有家的重要,我們也都愛自己的家。課前老師叫你們回家做了一個小調查,誰來彙報?

生彙報:長輩們過去住的是土牆房子;長輩們過去穿的是哥哥姐姐們穿舊且縫補幾遍的衣服;吃的主要是些玉米、高粱、紅薯、土豆等食物。像我這麼大的時候,我的爸爸已經會挑水挑糞,背大捆的柴,還會犁田。媽媽會做豆花,會縫補衣服,會做布鞋等。

聽了這位同學的彙報,有什麼感受?

生彙報:

生1:爸爸媽媽過去的日子過得很苦,我們長大了應該孝敬他們,奉養他們。

生2:爸爸媽媽有現在的生活條件很不容易,我以後不亂花錢了。

生3:因為是一家人,所以我們要互相幫助,讓每個人都開心地過每一天。

生4:家,來之不易,我們要珍惜家,珍愛家的温馨。

師:是的,家是温馨的、是美好的、是舒適的,我們都愛自己的家,更應該──珍惜每個來之不易的家。(生齊聲説)

標籤: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nnyr4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