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15篇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名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安塞腰鼓》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15篇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1

一、學習目標

1、知識和能力層次:通過感受模仿,訓練朗讀能力,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

2、過程和方法層次:通過自主選擇——捕捉關鍵——品讀感悟的方法,鍛鍊學生的探究和鑑賞能力。

3、通過各種方式朗讀和媒體輔助,讓學生閲讀實踐中體會聲音的藝術美,感受安塞腰鼓壯美的一面,從中領悟生命力量的偉大。

二、教學重點:通過模仿比較學習朗讀的方法,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在自主閲讀中開展探究性學習,在品味語言中領悟生命力量的偉大。

三、教學難點:讀好課文中的關鍵語句、理解課文中疑難的句子

四、教學方法:自主探究、品讀感悟

五、教學思路:情境引入、激興趣——預習交流、展成果——整體感知、理思路——自主選擇、學朗讀——合作探究、找問題——品味語言、感受美

六、教學媒體:多媒體課件 多媒體電腦 投影儀

七、教學過程:

1、情境引入、激興趣

小小的白蝴蝶、日夜飄灑的樹種讓我們對生命有了更深的感動、思索、領悟……

小小的腰鼓又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思考呢?

1)出示課件: 腰鼓

2)點撥:中國的腰鼓之鄉是哪?簡介安塞腰鼓

3)板書課安塞腰鼓

4) 視頻展示:安塞舞姿

5)説感受:安塞腰鼓給你什麼印象?

(雄壯 熱烈 火爆 ……)

2、預習交流、展成果。

1)掌握的字詞 忘情 狂舞 閃射 火烈 亢奮 晦暗 羈絆 碰撞 搏擊 燒灼 奔突 輻射 翻飛 淋漓

2)瞭解的內容(安塞腰鼓的響聲……特點……)

3)有感受的語句(讀懂了的、覺得寫得好的、令你感動)

4)説出你不懂的問題。

3、整體感知、理思路

自主閲讀課文,建議完成以下要求:

思考:文中關鍵句是哪一句?課文從哪幾方面寫好一個安塞腰鼓?安塞腰鼓有何特點?

4、 自主參與、學朗讀。

1)尋找你最喜歡的一段話 用符號作出朗讀有關要求的符號:重音(……)音量(< >) 語速(——>) 語調(ˊˋˇ)情感基調(平和、高仰、雄壯、悲傷、低沉、哀怨)

2)根據自注的符號自讀

3)小組內交流

4)個別試讀,説理由(為什麼這樣讀)

重點引導閲讀:第七段和第21——25段 領會文章主題(生命偉大的'力量)

5、合作探究、找問題

就課文內容或語言,展開探究。

1)要求:A分組:全班分兩大組,大組內各分三小組(即6~8人為一組) B、自主發現、尋找問題 (3分鐘) C、小組內流(2 分鐘),每小組推薦最好兩個問題至大組D、大組間,相互提問、解答

6、品味語言、談感受

找課文你認為值得品味的語句讀一讀,説説自已的感受和理解

例: ①它使你驚異於那農民衣着包裹着的軀體,那消化着紅豆角角老南瓜的軀體,居然可以釋放出那麼奇偉磅礴的能量!

明確;也許很多人認為。黃土地的農民已經被歲月的風霜、土地的貧瘠折磨得喪失了生氣。

②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兒,打不得這樣的腰鼓。

明確:江南的流水已經蝕消廠生命的“元氣”。已經沒有承載這樣原始生命力量的“厚土”了。

③當它戛然而止的時候,世界出奇地寂靜。以致使人感到十分陌生了。

明確,人們已經被生命的力量所折服所感動所沸騰,當腰鼓“戛然而止”時,人們已經不習慣這樣寂靜、冷清的世界了。

④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啼。

明確:當鼓聲停止後,人們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熾熱後的沉寂,這時以“雞啼”反襯寂靜。

7、課外延伸,求創新

模仿第七段,圍繞一個主題(一次表演、活動等),寫一段運用排比句式的語段

8、結課語。

9、作業。

板書設計: 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

1.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發學生對人生的思考。

2.品味排比句式的節奏、氣勢與激情。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藉助文字描繪再現形象領略意境是教學的難點;引導學生品讀描繪形象、揭示內涵的排比句,從不同角度、側面感受安塞腰鼓的所宣泄的生命力量,並通過聯繫生活,加深對生命的思考認識即教學的重點。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腰鼓表演我們並不陌生,許多大型文藝晚會裏有這類節目,現在就請大家先欣賞一個片段(播放表演片段,約1分鐘)。這就是安塞腰鼓,鏗鏘激越,發聾振聵。請大家再看一看有關的文字介紹。(播放文字資料,片刻後提問)什麼是安塞腰鼓?(安塞腰鼓融舞蹈、歌曲、武術於一體,是一種獨特的民間大型舞蹈藝術形式,具有20xx年以上的歷史。可由幾人或上千人一同進行,氣勢磅礴,獨具魅力。豪邁粗獷的動作變化,剛奔放的雄渾舞姿,充分體現着陝北高原民眾憨厚朴實、悍勇威猛的個性。)(學生能概括出一些特點即可)任何文藝形式都是對人生、社會的感受和認識的`反映。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與壯闊場景,我們只需看一看便能感受到,但安塞腰鼓所藴涵的文化價值、生命意識,卻需要我們用心去體驗和感悟。下面我們學習《安塞腰鼓》這篇課文,看看作者是怎樣用生花妙筆去描摹一場動人心魄的表演,並揭示其文化意韻的。

二、研習課文

(一)速讀,整體感知。

1.劃分結構層次。

本文共分為三大部分,請説出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來構思文章的。主體部分又可分為四個層次,請用"||"劃出並概括層意。(顯示結構圖表)

2.劃出文中明確揭示安塞腰鼓文化內涵和生命意識的一句話。

("容不得……一股勁!")

3.從句式特點及思想內涵兩方面品評這句話。(學生髮表見解,教師點撥。)

(句式特點:①排比:一氣呵成,氣勢磅礴,表現安塞腰鼓衝破一切障礙的強大力量。②前後對應,"掙脱"、"衝破"、"撞開"力量急速遞增,使人聯想到爆發生命力、排山倒海的社會變革……)

(二)精讀,重點突破。

1.過渡:安塞腰鼓是一曲生命與力量的禮讚,為了表現生命掙脱束縛、衝破羈絆、撞開閉塞的雄渾粗獷的力量,作者十分注意形式與內容的和諧。我們重點品讀其中一個片斷,感受作者是怎樣造成一種快速躍動的節奏、排山倒海的氣勢,來與所要歌頌的生命的力量相輔相助的。

2.(播放表演片斷,配合錄音朗讀)請概括本段的語言形式特點,並舉例説明其表達效果。(學生髮表見解,教師點撥。)

(①多用短詞短句,簡潔有力,清脆響亮;②善用排比,一氣呵成,表現氣勢,渲染形象,節奏鮮明,鏗鏘有力。)

3.各自放開聲音激情朗讀,體會語言的節奏和氣勢。

4.指名朗讀,自由評議。

5.安塞腰鼓不僅帶給我們視覺形象上的刺激,更帶來思想情感上的震撼。看來藝術欣賞不僅要察其形,更要重其意。我們再來探究一下作者是如何將寫形與寫意結合起來,從不同角度、側面展示安塞腰鼓的美的。

(如驟雨,如旋風,如亂蛙,如火花,如鬥虎--這是安塞腰鼓的"形";掙脱了束縛、衝破了羈絆、撞開了閉塞--這是安塞腰鼓的"意";"使人想起……使人想起……使人想起……"--聯想和想象是聯結"形"與"意"的紐帶。)

6.小結:前面我們品讀主體部分的第一層次,領略了排比句式的節奏、氣勢與激情,感受了安塞腰鼓的意藴;又分析學習了由寫實到寫意的藝術描摹手法。

現在請大家快讀其他片斷,運用前面學習所得進行賞析,並發表見解。

三、遷移練習

(播放畫面)

要求:多角度、多側面觀察(正面、側面;動態、靜態;調動各種感覺手段……)多角度、多側面聯想(由景生情,聯繫社會,感悟人生);適當運用排比句式;大約200-300字。當堂交流、評講。

四、佈置作業

(一)自由選擇文中某一精彩片段朗讀、背誦。

(二)思考課後練習三。

教後記:

1、朗讀是與文本接觸的開始,通過聲情並茂的朗讀,學生對課文的情感基調就有直接、真切的感知,能更好地進入課文情境。

2、新課程標準倡導探究式學習方式,在“師生互動,共同探討”這個環節中,教師讓學生主動質疑,合作解疑,培養學生探究性閲讀的能力。學生在多角度、有創意的品味中,拓展思維的空間,加深了對文章內涵的理解和體驗,本文的教學重難點也得到很好的解決。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渾氣勢。

2、通過朗讀課文體會文中表現出來的生命中奔騰的力量和陽剛之美。

3、理解排比修辭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

理解排比的作用,精讀重點句子。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深入領會作者所歌頌的生命力量。

教學準備:

1.讓學生查閲有關安塞腰鼓的資料,瞭解其特有的文化內涵;查閲工具書,掌 握生字詞。

2.教師將圖片資料或音像資料製作成多媒體課件。

〔設計思路〕

1.美文應美讀,好文章只有用心誦讀,才能品味出內在的美。本文教學在創設情境的基礎上,突出對文本誦讀的要求。讀法多種多樣,聽讀、範讀、齊讀、讀中品味。同時注意朗讀節奏、重音、停頓、升降的指導。在朗讀中,學生通過形象生動、鏗鏘激越的語言,領會作者對激盪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讚頌。

2.培養學生主動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教師只是學生的合作者和引導者,師生共同創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

3. 本文可用一課時學課文,用一課時作練習及質疑問難。練習就以輔導完成課後的“研討與練習”為主。可補充“新學案”中的相關練習。

教學過程 :

一、創設情境,導入 新課

(多媒體演示“安塞腰鼓”表演的畫面,學生欣賞。)

師:你喜歡這些畫面嗎?喜歡哪個方面?你此時內心洋溢着怎樣的感情?

(學生自由回答,同時交流查閲瞭解的“安塞腰鼓”的資料。).

俗語説:“一方山水養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風情。”產生於黃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粗獷、雄渾、動力十足。今天我們就一起跨越時空,走進黃土高原,走近安塞腰鼓,去感受一下它的風采和魅力。

(奔放、動感的畫面,熱烈、鏗鏘的音樂,讓學生直觀、感性地感受到生命的激越,一下子就渲染烘托出激昂的課堂氛圍,點燃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或放錄音,學生聽讀,感受文章的感情基調。

(讀是與文本接觸的開始,通過聲情並茂的範讀或課文錄音,學生對課文的情感基調就有直接、真切的感知,能更好地進入課文情境。學生各抒已見,既可訓練自已的口語表達能力,又營造了自主輕鬆的課堂氛圍。)

2. 積累本課字詞: 亢奮( )晦暗( )羈絆( )

燒灼( )宂雜( )驀然( )

震撼( )磅礴( )

戛然而止( )

2.指導朗讀。

教師指導:“第一部分是鼓聲響起之前,用中速,也不乏力量。中間部分是鼓聲響起來,語調就應該激越、高昂。鼓聲落,要讀出悠遠寂靜、若有所思的情緒,語速稍慢。”

學生組內自主朗讀,體驗作品的情感、語調,然後推薦代表,比賽朗讀。

(“閲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這一環節就是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朗讀中,受到情感薰陶,有所感悟,享受到審美樂趣。同時,用比賽來培養他們的參與意識,讓他們成為課堂的主角。)

三、精讀賞析,問題探究

(一)朗讀課文:要求學生邊讀邊思考,用“……的安塞腰鼓”對安塞腰鼓進行評價(用文中詞語或短句)

如:壯闊、豪放、火烈、有力、元氣淋漓、驚心動魄、奇偉磅礴、一捶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等

(二)理清結構:

1、 鼓響前、腰鼓表演、鼓聲止

2、 表演部分從四個角度展示腰鼓的藝術魅力(“好一個安塞腰鼓”)

(三)尋找美點:

作者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展示了安塞腰鼓的美,試用“美,你看(聽)……”的句式進行敍述。分小組討論進行。

如:1、蓄勢待發的後生美,你看,他們身後是一片高梁地。他們樸實得就像那片高梁。噝溜溜的南風吹動了高梁葉子,也吹動了他們的衣衫。他們的`神情沉穩而安靜。

2、火烈的舞蹈場面美,你看,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狂舞在你的面前。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3、 激越的鼓聲美,你聽,百十個腰鼓發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四野長着酸棗樹的山崖上,山崖驀然變成牛皮鼓勵面了,只聽見隆隆,隆隆,隆隆。

4、 擊鼓的後生美,你看,他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擊着,疾速地搏擊着,大起大落地搏擊着。它使你……

5、 變幻的舞姿美,你看,每一個舞姿都充滿了力量。每一個舞姿都呼呼作響。每一個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變幻,每一個舞姿都使人顫慄在濃烈的藝術享受中,使人歎為觀止。

(四)排比句式的理解:

A.從形式上看:

有句內的排比,如:

a.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燥熱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飛濺了,使睏倦世界立即變得亢奮了。

b.它震撼着你,燒灼着你,威逼着你。

有句與句的排比,如:

每一個舞姿都充滿了力量。每一個舞姿都呼呼作響。每一個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變幻。每一個舞姿都使人顫慄在濃烈的藝術享受中,使人歎為觀止。

有段與段的排比,如: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爾後最終永遠明晰了的大徹大悟。

B.從用法上看:

有的用以增強語勢,突出腰鼓舞的恢宏氣勢,如:

a.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脱了、衝破了、撞開了的那麼一股勁!

b.黃土高原上,爆出一場多麼壯闊、多麼豪放、多麼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有的用以渲染腰鼓形象,節奏感強,充滿旋律美,如:

a.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b.隆隆隆隆的豪壯的抒情,隆隆隆隆的嚴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雜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陣痛的發生和排解。

(五)誦讀課文

(六)佈置作業 :找出課文中你認為寫得最有氣勢、最有激情的句子並抄寫。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圍繞“讀”來進行的,讓學生結合多媒體課件中的圖片和課文錄音,通過“讀”來體會安塞腰鼓的激昂的氣勢,雄壯的場面,感受課文所表現出來的美。(重點)

過程與方法

看錶演、聽錄音、讀課文,積極的參與學習,主動的進行交流,注重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合作學習。

情感態度價值觀

理解文章對高原生命的熱烈讚美,感受其中生命律動和力量及豐富的文化內涵,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難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古老的黃土高原,溝壑縱橫,風沙滿天。在許多人的心目中,它是一片貧瘠落後的土地,然而就是在這樣的土地上卻產生了一種獨具魅力的藝術形式-----安塞腰鼓。(多媒體播放安塞腰鼓視頻)

看了以上這段視頻錄像,你們有什麼感受?(待學生回答後)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黃土高原,走近劉成章的散文《安塞腰鼓》。

(多媒體投影:課題、作者)

二.整體感知:

1.師:請快速閲讀課文,標上自然段序號,按照表演前、中、後的順序給課文劃分段落。

2.注意以下生字詞語。

(多媒體出示下列生字詞)

(1)亢奮(kàng fèn) :極度興奮。

(2)晦暗(huì′àn) :昏暗。

(3)羈絆(jī bàn):纏住了不能脱身,束縛。

(4)宂雜(rǒng zá):繁雜。

(5)驀然(m rán):突然,猛然。

(6)歎為觀止(tàn wéi guān zhǐ):讚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7)戛然而止(jiá rán′ér zhǐ):聲音突然中止。

3.學生演示結構劃分後,教師顯示結構示意圖。

4,學生初談感受。

5 教師:安塞腰鼓是我國北方具有代表性的優秀民間舞蹈之一。有人這樣形容道:“安塞腰

鼓表演起來有股能勁,揮槌有股蠻勁,跳躍有股虎勁,轉身有股猛勁,全身使出一股牛勁,看了使人帶勁,聽了給人鼓勁,實實在在足勁!”。接下來讓我們再次感受一下安塞腰鼓的震撼人心的力量。(放錄音)

三.。評點式品讀

1、師:;好一個安塞腰鼓!”的“好”體現在哪裏?任意尋找自己覺得寫得精彩的地方,要求用“ 好,好在 ”這一句式進行評點。(提示:可以從詞、句式、修辭、寫法、結構等各方面進行評點,説得越多越好。 )

2、師引導:從大家的朗讀中,我們似乎聽到了激盪的鼓聲,感受到了那烈火般的舞蹈,文章為什麼會這麼有氣勢?你能否從文章的語言材料中找一點依據?(多媒體顯示)

(1)運用比喻,使描寫的對象更加形象生動具體;

(2)運用排比,使文章的氣勢更加恢宏、雄渾有力,用來描寫安塞腰鼓很適當。

(3)這篇文章中還有許多獨句段,還有許多短句,如“交織!旋轉!凝聚!奔突!輻射!翻飛!昇華”。短促、激烈,有強烈的節奏感,正如急促的鼓點。

(4):運用反覆,使語言有了一種鼓的 韻律,形成迴環往復的氣勢,增強語言的`表現力,推動情節和感情達到高潮。

3、師:將自己喜歡的段落大聲地朗讀出來,再一次體會安塞腰鼓的壯美,然後談談你對課文內涵的理解:作者歌頌了什麼?。

(教師摘要出示:A、這是一篇歌頌激盪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 B、歌頌陽剛之美。 C、表現要衝破束縛、阻礙的強烈渴望。D、人就應該這樣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現。)D、歌頌生命中奔騰的力量。歌頌黃土地上的陽剛之美。歌頌了承載生命的黃土地。歌頌了黃土地上生活的人。

四、質疑探究

1、師:西北現在好像成了貧困落後的代名詞,作者為什麼這樣歌頌西北漢子?為什麼對黃土高原情有獨鍾?課文中哪些語句表達了作者的這些思想感情?找出來,一起探究。

五、小結、佈置作業。

這是一篇描寫抒情性散文,通過對安塞腰鼓的壯闊、豪放、火烈的場面描寫,歌頌了激盪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這是生命和力量的渲泄,這是中華民族和黃土高原特有的一種文明、一種文化。一方水土養育了一方人,不同的地域有不同文化。黃土高原所產生的壯闊、豪放的氣概和精神,催人奮進,給人震撼與鼓舞。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5

教學時間

1課時

學習者分析

1.學生基礎較好,過討論,適當的引導就能很好的學完本課。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感悟自己真實的承載着原始的和力量無窮的生命源泉。

二、過程與方法

1.利用圖片、聲響和學生的行為參與來激發學生的多種官能,使其在潛移默化中品味作品和感悟生命。

三、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觀看“安塞腰鼓”的圖片,學生能初步激昂、亢奮、雄渾,人茫茫一片,聲茫茫一片的忘我場面。

2.藉助感官的初步體會朗讀課文,感受安塞腰鼓的美。

3.藉助背景理解作品藴含的情感和深意。

教學重點、難點

1.品味主題的基礎上激活自己的生命。

教學資源

投影儀、安塞腰鼓的圖片,影像資料和製成的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1

1.導入新課

讓同學們閉上雙眼,讓後播放一小節薩克斯輕音樂,聽完後馬上播放安塞腰鼓的影像。

教學活動2

1.談感受

1)完後讓同學們談談聽完薩克斯和看完安塞腰鼓影像有什麼感受?

2)學生可能回答:聽完薩克斯讓自己心情輕聲…看完安塞腰鼓的影像使自己激情澎湃,被那激昂的場面所震撼…

教學活動3

1.師生交流

師:那麼大家能不能找幾個詞語來概括安塞腰鼓場面的特點?

生:粗獷、雄渾、恢弘、磅礴等。

師:那麼同學去朗讀的時候能夠讓聽眾聽出這些特點來嗎?同學們自己嘗試地朗讀一下,一定要能打動聽眾。

教學活動41.朗讀表演

1)分角色朗讀;

2)放朗讀的錄音;

3)學生通過自己的朗讀與錄音對比後慢慢體會,揣摩作品的意藴。

教學活動5

1.學生交流

體會揣摩後,同學相互交流自己所得:作者情感,作品深意等。

教學活動6

1.大家討論

師:作品怎麼會給我們展現這麼磅礴的力量、亢奮的生命、火熱的激情、恢宏的`場面,讓人的生命得已自由的揮灑?作者到底想給我們表現什麼呢?

學生自由討論後推選代表發言。

學生代表:

1)是為了給我們展現激越的力量。

2)是為了歌頌黃土高原的陽剛之美。

3)歌頌承載原始生命的黃土高原。

師:同學很有見解,再請同學們看一看作者的創作時間,想一想我們國家當時的背景。

2.多媒體展示背景:

1)中國改革開放於1978年12月,80年代,劉成章先生,遠離家鄉來得省城,面對祖國改革開放日新月異的景象,詩情濃郁,神經敏感的劉成章先生豈不怦然心動。很自然,這一刻,家鄉陝北那雄渾、粗獷、剛健、力量十足的安塞腰鼓---呈現理智和情感的複合物與眼前的一切都完美的糅合了。這難道不是現在的中國衝出一切束縛、羈絆、閉塞、痛快淋漓的生活麼?不真是改革開放初期,這個時代的激情自由揮灑的真實寫照麼?

它不僅是人的生命的藝術表達,讓我們沉浸在原始生命自由釋放的同時。更是當今社會的人生的深刻哲學,同學們,我們現在的生命形式呢?

2)播放改革開放時人們極富激情做事的圖片。

同學們暢所欲言。

3.師生共同總結:

祖國改革開放不久,以前的一切束縛、羈絆、閉塞都掙脱了,衝破了、撞開了,於是人們的生命力量得到前所未有的釋放,那種場面火熱朝天、幹勁十足,生活本就不好的中國人民把自己的原始生命力量揮灑得淋漓盡致!安塞腰鼓正是當時新中國新時期社會風貌的真實寫照。這就讓我們知道了人之所以為人,就因為我們有着原始生命的無窮無盡的力量源泉,有生之年併為之奮鬥!

教學活動7

1.全班同學共同釋放自己生命激情。

全班起立,共同高喊:我能行,我能成功!喊三次,一次比一次聲音高,

最後一次使出渾身的力量喊出來。

教學活動8作業

下去寫一份釋放自己生命力量的計劃書。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6

教學時間1課時

學習者分析1.學生基礎較好,過討論,適當的引導就能很好的學完本課。

教學目標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感悟自己真實的承載着原始的和力量無窮的生命源泉。

二、過程與方法

1.利用圖片、聲響和學生的行為參與來激發學生的多種官能,使其在潛移默化中品味作品和感悟生命。

三、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觀看“安塞腰鼓”的圖片,學生能初步激昂、亢奮、雄渾,人茫茫一片,聲茫茫一片的忘我場面。

2.藉助感官的初步體會朗讀課文,感受安塞腰鼓的美。

3.藉助背景理解作品藴含的情感和深意。

教學重點、難點1.品味主題的基礎上激活自己的生命。

教學資源投影儀、安塞腰鼓的圖片,影像資料和製成的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11.導入新課

讓同學們閉上雙眼,讓後播放一小節薩克斯輕音樂,聽完後馬上播放安塞腰鼓的影像。

教學活動21.談感受

1)完後讓同學們談談聽完薩克斯和看完安塞腰鼓影像有什麼感受?

2)學生可能回答:聽完薩克斯讓自己心情輕聲…看完安塞腰鼓的影像使自己激情澎湃,被那激昂的場面所震撼…

教學活動31.師生交流

師:那麼大家能不能找幾個詞語來概括安塞腰鼓場面的特點?

生:粗獷、雄渾、恢弘、磅礴等。

師:那麼同學去朗讀的時候能夠讓聽眾聽出這些特點來嗎?同學們自己嘗試地朗讀一下,一定要能打動聽眾。

教學活動41.朗讀表演

1)分角色朗讀;

2)放朗讀的錄音;

3)學生通過自己的.朗讀與錄音對比後慢慢體會,揣摩作品的意藴。

教學活動51.學生交流

體會揣摩後,同學相互交流自己所得:作者情感,作品深意等。

教學活動61.大家討論

師:作品怎麼會給我們展現這麼磅礴的力量、亢奮的生命、火熱的激情、恢宏的場面,讓人的生命得已自由的揮灑?作者到底想給我們表現什麼呢?

學生自由討論後推選代表發言。

學生代表:

1)是為了給我們展現激越的力量。

2)是為了歌頌黃土高原的陽剛之美。

3)歌頌承載原始生命的黃土高原。

師:同學很有見解,再請同學們看一看作者的創作時間,想一想我們國家當時的背景。

2.多媒體展示背景:

1)中國改革開放於1978年12月,80年代,劉成章先生,遠離家鄉來得省城,面對祖國改革開放日新月異的景象,詩情濃郁,神經敏感的劉成章先生豈不怦然心動。很自然,這一刻,家鄉陝北那雄渾、粗獷、剛健、力量十足的安塞腰鼓---呈現理智和情感的複合物與眼前的一切都完美的糅合了。這難道不是現在的中國衝出一切束縛、羈絆、閉塞、痛快淋漓的生活麼?不真是改革開放初期,這個時代的激情自由揮灑的真實寫照麼?

它不僅是人的生命的藝術表達,讓我們沉浸在原始生命自由釋放的同時。更是當今社會的人生的深刻哲學,同學們,我們現在的生命形式呢?

2)播放改革開放時人們極富激情做事的圖片。

同學們暢所欲言。

3.師生共同總結:

祖國改革開放不久,以前的一切束縛、羈絆、閉塞都掙脱了,衝破了、撞開了,於是人們的生命力量得到前所未有的釋放,那種場面火熱朝天、幹勁十足,生活本就不好的中國人民把自己的原始生命力量揮灑得淋漓盡致!安塞腰鼓正是當時新中國新時期社會風貌的真實寫照。這就讓我們知道了人之所以為人,就因為我們有着原始生命的無窮無盡的力量源泉,有生之年併為之奮鬥!

教學活動71.全班同學共同釋放自己生命激情。

全班起立,共同高喊:我能行,我能成功!喊三次,一次比一次聲音高,

最後一次使出渾身的力量喊出來。

教學活動8作業

下去寫一份釋放自己生命力量的計劃書。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基調,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氣勢。

2、認識課文中的生字,聯繫上下文理解“歎為觀止”、 “茂騰騰”的意思。

3、背誦課文12——16段

4、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義,深入體會作者所歌頌的生命力量,培養孩子對祖國傳統民間文化的熱愛。

教學重點:

從文字中體會安塞腰鼓的氣勢壯闊,體會文章的節奏美。

教學難點:

1、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氣勢。

2、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積累優美的語句。

教學準備:

有關安塞腰鼓的資料,安塞腰鼓的視頻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初讀課文,讀通全文。初步感知安塞腰鼓的恢宏氣勢。

2、交流了解有關安塞腰鼓的相關資料。

3、學習生字,理解部分詞語,理清文章脈絡。

4、學習鼓響前的內容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鼓響前,蓄勢而待起

1、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2、上節課,我們將文章分成哪幾部分內容,分別是文章的哪幾節?

3、我們已經學習了鼓響之前的內容,一起來讀一讀。(出示PPT)

二、覽全文,一葉而知秋

1、快速瀏覽課文,文章幾次寫到“好一個安塞腰鼓!”請你劃下來,讀一讀。

2、出示這四句話,説説你發現了什麼?

3、指導朗讀這幾個句子。

[設計意圖:由全文的整體感知,將文章細分為三大段,再將重點段細劃為四個部分。在教學中,有意地滲透段的意識給學生,訓練學生布局謀篇的能力。]

三、鼓聲起,沙場秋點兵

(一)場面壯闊

[這一環節,訓練點重點放在析句方面。以重點句為抓手,指導體會,再由朗讀來感悟安塞腰鼓的場面壯闊、火烈。]

1、這安塞腰鼓到底好在什麼地方呢?先看第一部分。指名讀

2、出示重點句:“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爍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A、指名讀。指導朗讀。

B、這個句子還可以説:急促的鼓點像( );飛揚的流蘇像( );蹦跳的腳步像( );閃爍的瞳仁像( );強健的風姿像( )。

出示對比這兩個句子。

C、作者為什麼要反過來寫?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倒裝句,強調的作用。)

(概括板書:場面壯闊。)這樣壯闊的場面震憾着你,燒灼着你,威逼着你。

D、再指名讀,齊讀。

E、教師引讀過度:這安塞腰鼓是多麼——(壯闊);多麼——(豪放);多麼——(火烈的舞蹈啊)!

3、重點句“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燥熱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飛濺了,使睏倦的世界立即變得亢奮了。”

讀了這段文字,你的腦海中出現了什麼畫面?(燃燒的火花,飛濺的瀑布)(設計意圖:把抽象的感覺具象化,使學生更容易產生共鳴。)

安塞腰鼓震憾着你,燒灼着你,威逼着你。作者不由得發出這樣的讚歎——好一個安塞腰鼓!

(二)鼓聲震憾

[設計意圖:仿説練習的設計,旨在一方面可以説課文內容,對課文內容進行復習鞏固,一方面想象仿説,可以將作者的感受內化,將學生帶入文章描寫的意境。在積累優美的句式的同時,加深體會課文內容。]

1、出示句子,指名讀。

2、概括這一小節的內容。(聲音震憾)

3、指導朗讀

4、出示有關黃土高原的圖片,拓展學生的思維,便於下面的想象練習。

4、填空練習

百十個腰鼓發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 ),( )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只聽見( )。

先把課文中的內容説一説。鼓聲還能碰撞在什麼地方?照樣子再説一説。

5、師生合作讀這一段

6、安塞腰鼓,它的聲音震撼着每一個觀眾的心靈,讓我們每一個人都不由得發出這樣的慨歎——好一個安塞腰鼓!

(三)鼓者強健

[設計意圖:本環節,在理解重點詞句的基礎上,加深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多種形式來理解重點詞語。談對含義深刻的句子的認識]

1、出示句子讀

2、重點句:後生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擊着,急速地搏擊着,大起大落地搏擊着。

指導朗讀這句話。搏擊的理解。怎麼急速?大起大落什麼意思,你做一做動作。這是驚心動魄的搏擊。配上鼓聲再讀。

你有什麼感受?這是一羣怎樣的後生啊?(樸實得像高粱一樣的後生,充滿着力量的後生,鼓起來就忘記了一切的後生。)

結合內容理解“茂騰騰”

[聯繫前文理解詞語,既照應了文章的開頭,加深印象,又幫助理解本句話。]

3、重點句“它使你驚異於農民衣着包裹着的軀體,那消化着紅豆角、老南瓜的軀體,居然可以釋放出那麼奇偉磅礴的能量。”

A、聯繫這句話,説説這還是一羣怎樣的後生。指名讀。概括板書:鼓者強健

B、他們要證明什麼?他們要證明——我們在這貧瘠的黃土高原上生存着,而且生存得很好,很精彩!

C、是誰給了他們這樣的力量?(黃土高原)

D、只有在黃土高原上生長起來的後生們才能有這樣的力量,也只有黃土高原這樣厚重的土地,才能承受這樣的搏擊。

E、讓我們情不自禁地感歎——好一個高土高原!好一個安塞腰鼓!

(四)舞姿火烈

[本環節教學,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優美詞句的積累。這一節本身就是對前三部分內容的一個總結。回讀的設計旨在照應全文,既將文章很好地進行復習,又用以前的內容學習了新的段落。最後設計了背誦的指導,教給背誦的方法。]

1、出示文字第十五小節

2、安塞腰鼓還好在什麼地方?(舞姿火烈)概括板書:舞姿火烈

3、聯繫內容,回讀全文。

每個舞姿都充滿了力量——回讀:後生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擊着,急速地搏擊着,大起大落地搏擊着。

每一個舞姿都呼呼作響——百十個腰鼓發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四野長着酸棗樹的山崖上,山崖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只聽見隆隆,隆隆,隆隆。百十個腰鼓發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觀眾的心上,觀眾的心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只聽見隆隆,隆隆,隆隆。

每一個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變幻——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爍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每一個舞姿都使人戰慄在濃烈的藝術享受之中,使人歎為觀止。

4、這美妙的舞姿美得到了極點,讓人驚歎,這就是——歎為觀止。

[設計意圖:聯繫前文理解“歎為觀止”,既是聯繫這一小節中的內容,又是聯繫整篇課文的內容。]

出示填空,運用剛才的方法自由背誦

每一個舞姿都( ),每一個舞姿都( ),每一個舞姿都是( ),每一個舞姿都( ),使人( )。

5、這樣的舞姿讓每一個觀看的人都發出這樣的驚歎——好一個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五)觀看視頻

[由直觀的視頻資料加深對文字的理解,更加深刻地理解內容,感受安塞腰鼓震憾人心的力量美。]

1、教師引讀第十七小節。

2、(看視頻)老師朗誦《安塞腰鼓》中的句子

四、鼓聲止,無聲勝有聲。

[設計意圖:在轟轟烈烈的視頻結束後,耳畔似乎還回響着安塞腰鼓沉重的聲音,教室會顯得出奇地安靜。教師巧妙地利用了這一點,以字幕的方式出示文章的最後一段。無聲的字幕,此時,可能比有聲的朗讀更能滋潤學生的心田,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目的。]

1、以字幕方式出示文章第三段。

2、教師學生默讀文字。

五、動手做,潤物細無聲。

1、教師總結:中國是一個有着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國家,還有許多民族藝術為世人所矚目。

2、課後可以讀一讀有關這方面的書籍,瞭解有關黃土高原和民間藝術的知識,製作一張小報

板書設計:

好一個安塞腰鼓

場面壯闊聲音震憾鼓者強健舞姿優美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8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基調,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氣勢。

2、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運用,體會文章的節奏美、詩意美。

3、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義,深入體會作者所歌頌的生命力量。

二、重點、難點:

1、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運用,體會文章的節奏美、詩意美。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義;引導學生深入體會作者所歌頌的生命力量。

三、教學方法:

1、誦讀

2、想象

3、研討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聽過“搖滾”和“勁舞”嗎?其實,在我們中國古老的黃土地上,早就有我們自己的搖滾和勁舞。它就是融搖滾和勁舞為一體的我們中華民族的藝術奇葩一一安塞腰鼓。

1、多媒體演示“安塞腰鼓”表演的畫面,學生欣賞。

師問:你看了這些畫面,此時內心洋溢着怎樣的感情?

(學生自由回答,談一談觀後感,可以從聲響、畫面等方面談:安塞腰鼓——氣勢鏗鏘激越,發聾振聵;動作變化豪邁粗獷;舞姿奔放雄渾。充分體現着陝北高原民眾憨厚朴實、悍勇威猛的個性。).

2、導入:

俗語説:“一方山水養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風情。”產生於黃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粗獷、雄渾、動力十足。今天我們就一起跨越時空,走進黃土高原,走近安塞腰鼓,去感受一下它的風采和魅力。

(本課導入的設計,從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

(二)美讀課文,學習新課

第一板塊: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課文。

(1)教師範讀或放錄音,學生聽讀,感受文章的感情基調。

( 鏗鏘激越的朗讀能深深感染學生,許多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感情可通過讀來悟出。)

(2)指導朗讀。

例段一:第7自然段

明確:本段描寫安塞腰鼓表演開始時那種壯闊、豪放、火烈的場面、讚頌了那股噴湧而出的、不可扼制的生命力。因此,“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三個短句要讀得簡潔有力;“驟雨一樣……強健的風姿”這組排比句要用急促的、富有跳躍性的節奏,來表現腰鼓場面的火烈、豪放、動力十足;最後,“多麼壯闊、多麼豪放、多麼火烈”,要讀出對腰鼓場面,對人的生命力的讚美之情。

例段二:第25、26、27段

明確:寫腰鼓表演達到了高潮,要把短句“愈捶愈烈!”的三次反覆和一切都在“交織!……昇華!”讀得簡潔有力、鏗鏘激越,使人體會到:腰鼓表演達到高潮,人的生命力被盡情釋放,生命的一切在這釋放中得以超脱和昇華。

“第一部分是鼓聲響起之前,用中速,也不乏力量。中間部分是鼓聲響起來,語調就應該激越、高昂。鼓聲落,要讀出悠遠寂靜、若有所思的情緒,語速稍慢。”

(3)學生組內自主朗讀,體驗作品的情感、語調,然後推薦代表,比賽朗讀。

(“閲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這一環節就是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朗讀中,受到情感薰陶,有所感悟,享受到審美樂趣。同時,用比賽來培養他們的參與意識,讓他們成為課堂的主角。)

2、知內容。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用“ 好一個 的安塞腰鼓”對安塞腰鼓進行評價。可填詞、短語、句子;最好用文中的內容。

(學生各抒己見,可能有如下一些答案:“壯闊”“豪放”“火烈”“有力”“元氣淋漓”“驚心動魄”“奇偉磅礴”“一捶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每一個舞姿都使人顫慄在濃烈的藝術享受中,使人歎為觀止”“好一個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等等。)

3、明結構。

説明:文章按“鼓響前、腰鼓表演、鼓聲止”可分成3大部分。第二部分為文章的主體部分,分別從4個角度來展示腰鼓舞的藝術魅力,且這4個角度的分水嶺都是一句話。

學生會很快找出:好一個安塞腰鼓!

明確:這是文章內容與結構上的核心句。

“好一個安塞腰鼓!”在13、17、22、24自然段反覆出現,怎麼讀?

(美讀時感情要熾熱、飽滿、聲調要高亢激越,充分表達本文對人的旺盛的生命力的讚頌之情。)

第二板塊:精讀文章,品味語言

4、尋美點。

佈置分組朗讀,分組進行尋找美點比賽。用“ 美,你看(聽)….”的句式或用“ 好,好在 ”這一句式進行評點。

(可以從詞、句式、修辭、寫法、結構等方面進行評點,説得越多越好。可能出現的答案有:)

①蓄而待發的後生美,你看,他們的身後是一片高梁地。他們樸實得就像那片高梁。噝溜溜的南風吹動了高梁葉子,也吹動了他們的衣衫。他們的神情沉穩而安靜。

②火烈的舞蹈場面美,你看,百十個斜背響鼓的後生,如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狂舞在你的面前。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③激越的鼓聲美,你聽,百十個腰鼓發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遺落了一切宂雜的.觀眾的心上。觀眾的心也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④擊鼓的後生美,你看,後生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擊着,疚速地搏擊着,大起大落地搏擊着……

⑤變幻的舞姿美,你看,每一個舞姿都充滿了力量,每一個舞姿都呼呼作響,每一個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變幻。

從用詞方面説:

(1)“緊貼在他們身體一側的腰鼓,呆呆地,似乎從來不曾響過”一句中“呆呆地”用得好,好在它用擬人手法形象地寫出了安靜時安塞腰鼓的狀態。

(2)“茂騰騰的後生”“噝溜溜的南風”中的“茂騰騰”“噝溜溜”用得好,好在疊詞的運用使語言親切富有韻味。

(3)“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燥熱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飛濺了,使睏倦的世界立即變得亢奮了”中反義詞用得好,好在它們對比強烈,更能突出安塞腰鼓的特點。

從句式上説:

(1)“一捶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中“發狠”“忘‘隋”“沒命”用得好,好在它們語意層層遞進,語勢步步增強。

(2)“交織!旋轉!凝聚!奔突!輻射!翻飛!昇華!”這些短句用得好,好在它們使文章語句鏗鏘,氣勢強勁,突出了安塞腰鼓的豪放美。

(3)“但是”與“看”獨立成段好,好在它們特別引人注目,自然完成畫面由靜到動的急轉。

從修辭上説:

(1)文章中排比用得好,好在形式多樣的排比增強了語勢,更突出了安塞腰鼓恢宏磅礴的氣勢。

(2)“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寫得好,好在比喻使對象更加形象具體,從而鋪排出一系列異彩紛呈的畫面。

(3)文中的反覆用得好,好在使語言節奏明快,形象深刻清晰。

從寫法上説:

(1)“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使人想起: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爾後最終永遠明晰了的大徹大悟!”寫得好,好在它使人產生了豐富的聯想和想像,增加了文章的內涵。

(2)“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啼”寫得好,好在“以聲寫靜”,更加突出了鼓聲止後的寂靜。

(3)文中開頭的靜態描寫好,好在它為文章後面寫動設下鋪墊,使文章靜中藴動,動靜結合,充滿畫面美。

第三板塊:進一步的美讀訓練,明確主題

5、可以模仿合唱的形式。1—4自然段和28—30自然段由女生讀。5—27自然段主體部分老師朗讀。其中,抒發讚美之情,音調最高亢的13、17、22、24自然段,由男生讀。

(目的:指導學生多美讀,從美讀中體味它的氣勢,感覺其中的生命律動,進而品味語言,理解語言中包孕的對人的旺盛的生產力的讚美之情。)

6、本文所要表現的主題是什麼?

劃出文中高度概括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的一句話:

“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脱了、衝破了、撞開了的那麼一股勁!”

(歌頌激盪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洋溢着一種陽剛之美、表現要衝破束縛、阻礙的強烈渴望。)

三、佈置作業

找出自己喜歡的段落,熟讀成誦。

四、結束語:

有人這樣形容道:“安塞腰鼓表演起來有股能勁,揮槌有股狠勁,踢腿有股蠻勁,跳躍有股虎勁,轉身有股猛勁,全身使出一股牛勁,看了叫人帶勁,聽了給人鼓勁,實實在在足勁!”

劉成章寫的《安塞腰鼓》這篇文章是一首生命的和力量的讚歌。腰鼓自身,就是人類生命力量的凝聚,能最充分、最徹底的表現生命的陽剛之美,作者傾注了全部的熱情與筆力歌頌。既有對陝北高原土地和土地上生命的讚美,又有對我們這個從沉睡中覺醒、邁着雄健的步伐,不斷走向繁榮的偉大祖國的禮讚!

賞美樂——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9

設計理念:

1、“審美體驗”是閲讀教學的“最高境界”,我力求在“詩意”與“歌韻”上突破,激發學生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2、學生對於黃土高原的民風民俗不是很瞭解,我試圖通過剖析語言文字背後所藴含的東西來幫助學生理解和體會,這樣,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經驗成為一個關鍵所在。如何理解文字背後所藴含的東西也就成了一個重點。而反覆讀則是解決問題的一種很好的方式。

3、讓學生在充分熟悉課文內容的前提下,自主探究文章主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學會欣賞舞蹈表演的藝術,感受舞蹈的美,體會安塞人的內在品質。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味語言之情感。

2、學習課文9—20自然段,探究,品味,瞭解安塞腰鼓獨特的魅力,感受黃土高原後生粗獷、豪放、開放的性格。

重點難點:

1、重點:後生及舞姿部分。

2、難點:文章的表達方法,第17自然段的理解。

教學過程設計:

一、複習導入

1、教師談話: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初步領略了安塞腰鼓的獨特魅力,感悟了安塞腰鼓“舞蹈”的“火烈、狂野”(板書)。現在,我們再次走進“安塞腰鼓”,去感受它,去領略它,去欣賞它。請看……

2、視頻播放“腰鼓表演”

3、複習“舞蹈”部分

(1)、出示6-7自然段

師引讀:看哪,“一捶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百十個斜背響鼓的後生,如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狂舞在你的.面前。”

生齊讀:“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師引讀:“黃土高原上,爆出了一場……”

生齊讀:“多麼壯闊、多麼豪放、多麼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師引讀:“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使恬靜的陽光立即……,使睏倦的世界立即……”

生齊讀:“……變得燥熱了,……變得飛濺了,……變得亢奮了。”

(2)、這火烈狂野的舞蹈場面,深深地震撼了作者,他不由得發出了由衷的讚歎:“好一個安塞腰鼓!”(多媒體出示,學生齊讀)

(3)、這火烈狂野的舞蹈場面,深深地震撼了我們,我們也不由得發出了由衷的讚歎:“好一個安塞腰鼓!”(課題上方板書“好一個”)

二、過渡、歸納

1、是啊,“好一個安塞腰鼓!”安塞腰鼓除好在“舞蹈”的“火烈狂野”,還好在什麼地方?

2、交流、討論(歸納整理、相機板書:響聲後生舞姿)

三、精讀課文9-16自然段,感悟文本

(一)學習“響聲”部分

1、出示9-10自然段

2、指名讀。(師生評議)

變換方式讀,男生讀第9小節,女生讀第10小節,齊讀“隆隆……”以朗讀促感悟,體會鼓聲的力量與震撼。

3、拓展:這鼓聲碰撞在黃土地上,黃土地也成了……也是……

這鼓聲碰撞在天幕上,天幕也成了……也是……

這鼓聲碰撞在你的心上,你的心也成了……也是……

這鼓聲碰撞在我們的心上,我們的心也成了……也是……

4、比較:如果去掉“隆隆……”,效果怎樣?如果不用“牛皮鼓面”來比喻,效果怎樣?(“隆隆……”增強了氣勢;比喻形象生動,把無形的聲音變得有形了。)(板書:隆隆……)

5、小結:這“隆隆……”的鼓聲,震撼着山崖,震撼着黃土地,震撼着觀眾,也震撼着我們,我們一定會發出一聲讚歎:“好一個安塞腰鼓!”(多媒體出示,學生齊讀。)

(二)、學習“後生”部分

過渡:安塞腰鼓的舞蹈無疑是魅力四射的,響聲是震撼人心的,那麼,這些擊鼓的後生呢?我請兩位“男子漢”分別讀12、13小節。

1、出示12-13自然段。

2、指名朗讀。(評議)

3、這是怎樣的後生?

4、抓住“元氣淋漓”進行自讀感悟。

(1)、“元氣淋漓”是什麼意思?

(2)、你從哪些詞句看出?(視學生具體情況而定)

重點討論“它震撼着你,燒灼着你,威逼着你。”

與“力量,激情,氣勢”對應起來理解。(見課件)

(3)、你能讀出這種味道來嗎?(教師指導、示範)

5、指導朗讀第12自然段。

6、面對這些後生,你會怎樣讚美?為什麼要讚美黃土高原?(見13小節)

7、小結:面對如此“元氣淋漓”的後生,我們怎麼能不讚歎呢?“好一個安塞腰鼓!”(多媒體出示,學生齊讀)

(三)、學習“舞姿”部分

過渡:你們喜歡“舞姿”嗎?喜歡的站起來,我們一起讀!

1、出示第15自然段。

2、齊讀。

3、這是怎樣的舞姿?(討論,板書:歎為觀止)

這裏由4句話,每一句寫了“舞姿”的一個特點,每句分別寫了什麼?

作者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排比)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讀出它的氣勢?

(指名讀,齊讀)

4、拓展,看插圖,在你心中還會有哪些舞姿?

5、小結:好一個變幻莫測、令人歎為觀止的舞姿啊!讓我們一起大聲讚歎吧:“好一個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安塞腰鼓”。(多媒體出示,學生齊讀)

(四)、體會反覆的好處

過渡:作者反覆讚美“好一個安塞腰鼓”,節奏明快,層層深入,寫出了安塞腰鼓的激情,讓我們讀出它的激情吧!

1、朗讀反覆出現的句子。

2、讓我們再次欣賞激情四射的安塞腰鼓。(播放視頻“腰鼓表演”)

四、研讀17自然段,突破難點

1、範讀17自然段。

2、學生大聲讀。

3、交流感受。

4、簡介創作背景:

黃土高原曾經出現過秦、漢、唐的繁榮,可是現在,黃土高原卻成了貧窮落後的代名詞。是改革開放給國家都帶來了希望,劉成章對改革開放充滿了熱情。1986年,劉成章創作了《安塞腰鼓》這篇優美的散文,寫出了黃土高原人的精、氣、神。

有一首歌唱道:……(多媒體播放《我熱戀的故鄉》片段)

5、齊讀,加深體會

五、略讀結尾,昇華主題

1、教師引入,學生輕讀18-20自然段。

2、“它”和“她”分別指什麼?

3、給你的感覺怎樣?

4、“一聲渺遠的雞啼”是什麼意思?

5、這裏的“靜”和開頭的“靜”有何異同?

(討論以上問題,學生如有困難,教師適當點撥。)

六、總結

舞停了,舞姿仍在眼前,鼓聲仍在耳畔,激情仍在心中!讓我們記住安塞腰鼓,記住這黃土地上表演腰鼓的後生,記住這篇文章的作者——劉成章。

七、拓展練習

1、練習背誦12-16自然段。

2、讀一讀劉成章其它有關黃土地的文章,如《老黃風記》、《山峁》等。

板書設計:

舞蹈 火烈狂野

好一個 響聲 隆隆……

安塞腰鼓 後生 元氣淋漓

舞姿 歎為觀止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10

[教學設計A]

創意説明:本文因其獨特的句式特點而極具音樂美,同時還有豐富的畫面美,以及充塞於全文的力量美。本設計旨在通過不同層次的朗讀指導,讓學生感受文章之美,並掌握基本的朗讀方法。

教學步驟 :

一、齊讀、正音

1.首先不作任何提示,讓學生齊讀全文。

2.糾正學生誤讀的字音。

二、讀出音樂美

1.學生自我評議剛才齊讀課文時所存在的問題。

2.播放課文的配樂朗誦帶。要求學生帶着剛才評議的問題去聽,並根據錄音在文中作一些標記,如節奏、重音等。

3.對比評議:將自己的朗誦與錄音帶中的朗誦進行比較,發現他人長處。

朗讀指導:朗讀最基本的要求是讀準字音,接下來就是要讀準節奏。要讀準節奏,必須注意詞與詞、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停頓,還要分析課文的句式特點:本文以短句為主,因而節奏較快:讀準節奏以後還要注意語音的輕重,這樣才會產生抑揚頓挫的效果。

4.分節朗讀,學習重點:節奏、重音。

5.齊讀全文,注意音準、節奏、重音。

6.跟讀:跟錄音帶齊讀全文。

7.學生自由朗讀。

三、讀出畫面美

朗讀指導:朗讀水平若要向高層次發展,必須深鑽課文,才能身臨其境,進而讀出文章的畫面美。

1.尋找本文主體畫面的構成因素。

黃土高原(厚實、大氣)、一羣茂騰騰的後生(熱情、充滿力量)、腰鼓(靈動而熱烈的陝北打擊樂器)。

2.分析全文畫面的構成。

以打擊腰鼓的不同過程為主,穿插一些想象的畫面(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等)、陝北農民的生活畫面、黃土高原與江南的對比畫面等。

3.播放腰鼓表演的錄像片段。

4.自由朗讀,力求進入課文情景,讀出文中的畫面美。

5.教師示範。

6.全班齊讀。在節奏、重音的基礎上,力求讀出畫面美。

四、讀出力量美

1.討論:本文的主旨。讓學生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各抒己見。儘管本文的主旨不是很容易達到統一,但有些因素卻是很明朗的:表現了腰鼓這種民間舞蹈的震撼力,更讓我們感受到了蓬勃的生命力量。此外,作者彷彿還向我們暗示了西北這塊土地所藴涵的潛力。

2.播放配樂朗誦帶,讓學生體會文章的力量美。

3.學生誦讀。力求讀出本文所特有的陽剛之美。

五、積累

1.將自己喜歡的句、段摘錄下來。

2.在摘錄的句、段中再作選擇,力求背誦下來。

[教學設計B]

創意説明:本文的句式和修辭都可以給學生提供許多學習的範例。教學中應培養學生的積累習慣,並教給學生一些積累的方法,並學會做品析式的積累。

教學步驟 :

一、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正音。通過朗讀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解決音準問題。

2.聽配樂朗誦(或教師範讀),把握節奏和語音的輕重。

3.自由朗讀,練習節奏和語音的輕重。

4.齊讀全文,在節奏和語音輕重的基礎上,力求讀出本文的陽剛之美。

二、局部雕琢,品味語言

1.分組研讀課文,找出本文在句式和修辭方面的特點。

本文短句多、感歎句多、排比句多。這些特點皆因特殊的寫作對象所決定,因為安塞腰鼓充滿了力量之美,能給人以強烈的震撼。有條件的話,可以播放一段腰鼓表演的錄像,對學生理解課文會有所幫助。

2.語言品析。從句式和修辭的角度各找一處自己最喜歡的'例句,並説明自己喜歡的理由。多讓一些學生髮言,教師只作適當的點撥。若學生品析有困難,教師可作一些示範。語言品析應在學生能夠理解和接受的範圍內進行,不要隨意拔高。

三、分類積累,鞏固品析

按照前面學習的品析方法,將課文中有代表性的句子,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類摘抄,併力所能及地寫一點賞析的文字。可從以下方面去摘錄:

美詞(含新詞彙)、詞語排比、句子排比、段落排比、比喻句、對比句、疊詞句等。

[教學設計C]

創意説明:讀寫互動是本設計的特點。在寫作實踐中,學生可以感知為文之不易,從而刺激理解課文的熱情;通過課文的學習,掌握一定的方法,再進行類似題材的寫作,學生的作文質量必然會有所突破。

教學步驟 :

一、看錄像寫作文(課前不作任何預習)

播放一段腰鼓表演的錄像(最好是在黃土高原上表演的),然後讓學生進行課堂寫作。要求:儘量再現看到的畫面;有適當的想象的畫面;15--20分鐘完成;300字左右。

二、對比研讀

1.學生展示自己的現場作文。

2.聽《安塞腰鼓》的配樂朗誦,默讀課文。

3.仔細閲讀課文,將自己的作文與劉成章的《安塞腰鼓》進行比較。

4.暢談比較結果。

三、晶《安塞腰鼓》之美

語言美(音樂美)、畫面美、力量美等。

四、延伸寫作

播放一段其他類型的精彩的舞蹈錄像,讓學生根據所看錄像進行寫作,注意借鑑《安塞腰鼓》中的一些寫法。

[資料整合平台]

課文擴讀材料

{三國演義)第五回(節選)欏貫中

王匡將軍馬列成陣勢,勒馬門旗下看時,見呂布出陣:頭戴三又束髮紫金冠,體掛西川紅錦百花袍,身披獸面吞頭連環鎧,腰繫勒甲玲瓏獅蠻帶;弓箭隨身,手持畫戟,坐下嘶風赤兔馬:果然是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王匡回頭問曰:誰敢出戰?後面一將,縱馬挺搶而出。匡視之,乃河內名將方悦。兩馬相交,無五合,被呂布一戟刺於馬下,挺戟直衝過來。匡軍大敗,四散奔走。布東西衝殺,如入無人之境。幸得喬瑁、袁遺兩軍皆至,來救王匡,呂布方退。三路諸侯,各折了些人馬,退三十里下寨。隨後五路軍馬都至,一處商議,言呂布英雄,無人可敵。

正慮間,小校報來:呂布搦戰。八路諸侯,一齊上馬。軍分八隊,布在高岡。遙望呂布一簇軍馬,繡旗招颮,先來衝陣。上黨太守張楊部將穆順,出馬挺槍迎戰,被呂布手起一戟,刺於馬下。眾大驚。北海太守孔融部將武安國,使鐵錘飛馬而出。呂布揮戟拍馬來迎。戰到十餘合,一戟砍斷安國手腕,棄錘於地而走。八路軍兵齊出,救了武安國。呂布退回去了。眾諸侯回寨商議。曹操曰:呂布英勇無敵,可會十八路諸侯,共議良策。若擒了呂布,董卓易誅耳。

正議間,呂布復引兵搦戰。八路諸侯齊出。公孫瓚揮槊親戰呂布。戰不數合,瓚敗走。呂布縱赤兔馬趕來。那馬日行千里,飛走如風。看看趕上,布舉畫戟望瓚後心便刺。傍邊一將,圓睜環眼,倒豎虎鬚,挺丈八蛇矛,飛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呂布見了,棄了公孫瓚,便戰張飛。飛抖擻精神,酣戰呂布。連鬥五十餘合,不分勝負。雲長見了,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三匹馬丁字兒廝殺。戰到三十合,戰不倒呂布。劉玄德掣雙股劍,驟黃鬃馬,刺斜裏也來助戰。這三個圍住呂布,轉燈兒般廝殺。八路人馬,都看得呆了。呂布架隔遮攔不定,看着玄德面上,虛刺一戟,玄德急閃。呂布盪開陣角,倒拖畫戟,飛馬便回。三個那裏肯舍,拍馬趕來。八路軍兵,喊聲大震,一齊掩殺。呂布軍馬望關上奔走;玄德、關、張隨後趕來

使用建議:選文與《安塞腰鼓》

皆展示了一個大的場面,但突現的人物卻不同。課文學習完畢,可將本段文字作課外閲讀材料,與課文進行對比閲讀。同樣是展現男人的豪氣與力量,呂布是縱赤兔舉畫戟獨步天下,陝北後生們則是踏黃土擊腰鼓威震山河。試比較兩文寫法上的異同。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分析,我從三個維度出發設計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與能力:讓學生掌握排比、反覆修辭及短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2、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並綜合運用其他語言品味的方法,讓學生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氣勢。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對人生的思考。

重點、難點

這篇文章語言很有特色,所以我把這堂課的重點確定為:品味語言,感受恢宏氣勢。

學生要把感性的文字上升為理性的思考具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我把這堂課的難點確定為:通過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氣勢,激發學生對人生的思考。

教學過程

一、聽讀,整體感知

1.師範讀課文。生思考:這是一個xxx的安塞腰鼓(用課文中的詞語回答)

(教師聲情並茂的範讀讓學生對課文的情感基調就有直接的感知,併為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起了很好的榜樣作用,同時通過問題的思考,讓學生對文章內容有了一個初步的感知。用文中的詞語回答更是降低了學習的難度。)

二、美讀,賞析品味

1、通過聽讀,學生已經知道了這是個壯闊、豪放、火烈的腰鼓,師提問這篇文章應該用什麼樣的基調來朗讀?根據學生的回答師總結是豪邁、激昂的基調。接着就請學生帶着這種基調,放聲、縱情地朗讀這篇課文,邊讀邊思考作者是怎樣來寫出這壯闊、豪放、火烈的腰鼓的?要求:運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提示:可從修辭、句式、字詞、結構、寫法等考慮。

(這個環節我只設計了一個能牽動全文的的主問題,通過這個問題簡化教學頭緒,更好地幫助學生理清思路,避免傳統教學中的碎問碎答,一問到底的弊端,充分發揮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可重點引導學生品讀以下幾個句子:

1.“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改成“急促的鼓點像驟雨一樣;飛揚的流蘇像旋風一樣;蹦跳的腳步像亂蛙一樣;閃射的瞳仁像火花一樣;強健的風姿像鬥虎一樣。”效果有何不一樣?(原句是短句,使語言鏗鏘,節奏急促,氣勢強勁;原句喻體提前,起強調作用,突出安塞腰鼓的壯闊、豪放、火烈的特點。)

2.“……好一個安塞腰鼓!……好一個安塞腰鼓!……好一個黃土高原!好一個安塞腰鼓!……好一個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這幾個句子採用反覆的修辭,使文章形成迴環往復的氣勢,在結構上又是文章層次的分界點,能使文章脈絡清晰,同時推動文章情節和感情達到高潮。)

3.“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爾後最終永遠明晰了的大徹大悟!”

(這句話採用排比的修辭使文章氣勢恢弘,雄渾有力,表現出安塞腰鼓氣吞山河的場面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指導學生品讀這段話時可採用想象法,讓學生想象“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的情景,從而讓學生體會打腰鼓時的場景。

指導學生朗讀時可採用兩重讀,即把學生分成三大組,當第一組的同學讀到第一句話最後兩個字的時候第二組的同學開始讀第二句,當第二組的同學讀到第二句的末兩個字的時候第三組的同學開始讀第三句,這樣就能產生此起彼伏的效果,猶如一個個念頭在腦海浮現。

(在這一環節教學中我主要運用個別讀、齊讀、兩重讀、疊加讀等不同的朗讀方法,並綜合運用句式比較法、字詞替換法等讓學生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氣勢;讓學生掌握排比、反覆、短句的運用使文章顯得氣勢非凡,從而使學生明白安塞腰鼓的內容與語言相一致。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語文學習的良好習慣——圈點勾畫法。我在這裏只是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真正體現了新課標中這一環節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我只是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這個環節具有很強的不可預見性。)

三、默讀,探究主題

1.默讀後,請生回答作者借安塞腰鼓想要表達什麼?

(文章的主題可以多角度去理解,如:“歌頌陽剛之美”;“歌頌民族藝術”;“表現西北人想要衝破束縛、阻礙的強烈願望”……)

2.那麼這篇文章對你有什麼啟示呢?

交流後師打出自己對此文的感悟:

人,活得要有一股勁!

這勁,是生命力,是上進心,是堅忍不拔的意志,是不屈不撓的精神!

學習上,要有一股猛勁;

事業上,要有一股牛勁!

有勁的生活,才是最有希望的生活!

四、延伸課外,創意展示

一起來看新浪網上的一則消息:

“安塞腰鼓”將成註冊保護品牌。

聞名國內外的腰鼓之鄉安塞縣,近日向有關部門申報註冊“安塞腰鼓”的知識產權。

屆時,“安塞腰鼓”將成為安塞縣新的經濟產業。安塞縣是全國有名的文化大縣,安塞腰鼓更是聞名天下。全縣有5萬多農民會打腰鼓,有20xx多農民靠外出打腰鼓賺了錢,年創收入百萬餘元。為了將這項民間產業做強,安塞縣政府投資將腰鼓這項藝術在國際互聯網上滾動宣傳,提高知名度。目前該縣已準備好有關材料,近日內將上北京申報註冊知識產權。

(看後)為了提高安塞腰鼓的知名度,能成功註冊知識產權,請同學們為“安塞腰鼓”擬一則廣告詞為其做宣傳,如果你的創意被採納,我想,安塞縣文化局將會發給你請柬,特邀你親臨黃土高原,現場觀看安塞腰鼓的表演。要求運用排比、反覆等修辭。(先在四人小組內交流,再把本小組內最有實力的一則作品在全班交流。)

五.作業設計

1、收集有關描寫聲音的文字。

2、調查一下本地具有特色、具有文化內涵的民間藝術,寫一篇文章。(選做,體現作業的層次性。)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12

一、 教學設計

創意説明

《安塞腰鼓》是一首生命的讚歌,力量的讚歌。它歌頌了黃土高原所藴涵的潛力和希望。作者用優美、豪放的文字描繪了一個壯闊的場面,感情跌宕起伏,寫的酣暢淋漓。作者採用了大量的比喻、排比和反覆的修辭句,描述出西北漢子表演安塞腰鼓時那種忘情、奔放、狂野的情緒。氣勢充沛,激越亢奮,讓人充分的感受到力量的奔騰,生命的昇華。本篇課文語言含蓄,內含豐富,無論是語言積累還是情感薰陶,都需要通過反覆朗讀和師生積極的討論中來實現,因此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是非常關鍵的。本節課重在整體感悟作者貫穿全文的思想感情和描述的優美畫面。調動多種朗讀手段體會其畫面美和力量美,以達到綜合培養學生的聽、説、讀、寫能力為目的。通過合作交流讓學生理解文中虛實結合、以聲寫靜等多種寫法。

知識和能力:學會理清思路,理解虛實結合的寫法,學習用以聲寫靜的手法描述鬧聲停止後耳朵裏不可捉摸的聲響。

過程和方法:看畫面,讀課文,在老師指導下合作、討論,通過實踐活動體驗寫法。

情感和態度:感受安塞腰鼓磅礴的氣勢,感受蓬勃的生命力量和作者的讚美之情。

課型:朗讀課,品味課

二、教學步驟

⑴導入新課:

我知道同學們很喜歡唱歌,你們都喜歡唱哪些人的歌曲呢?(學生自由發言)我明白你們都喜歡唱一些流行歌曲。其實,老師也喜歡唱歌,只不過我喜歡唱民歌,因為我認為流行的東西畢竟很短暫,只有那些屬於大眾的、民族的藝術才是永恆的,有一句名言説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們中華民族有很多令世人矚目的藝術,如京劇、川劇變臉、燈上芭蕾等。作為一箇中國的青少年,你們應該瞭解一些。今天,我們就隨劉成章先生一起去欣賞一種帶着濃郁的黃土味的舞蹈藝術—安塞腰鼓。

⑵播放一段安塞腰鼓的表演場面,讓學生直觀感覺安塞腰鼓表演的力量美與畫面美。(通過音象資料的展示,學生更容易理解課文)

⑶讓學生自由朗讀一遍課文,思考並向同學交流自己朗讀的情況。(包括語氣、語速、情緒、重音等)

⑷通過自讀,請學生找出貫穿全文的感情線索。(通過找關鍵句子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⑸師生共同評定朗讀技巧,師生合作再朗讀課文,老師讀主體部分,學生讀四個“好一個安塞腰鼓!”,並思考作者的寫作順序,為全文劃分層次。(培養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感悟能力,師生互評朗讀)

⑹分組討論三個部分所描寫的氣氛:靜→動→靜(理解場面描寫的重要手段)

⑺重點欣賞表演過程中作者虛實結合的寫法。(分組討論:按作者描寫時調動的各種感管,如視覺、聽覺、感覺等多角度去領悟作者精彩的描寫,在自主合作學習中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朗讀自選句段並説明。

⑻體會結尾部分,作者在表演結束後對鬧聲的特殊體驗。(明確這種“以聲寫靜”的寫法。)

方法:①讓學生用雙手敲擊桌面的聲響來體驗。

②老師舉生活實例或好的比喻句來示範。(從實踐活動中理解描寫技巧,把語文與生活密切聯繫起來。)

⑼討論:作者描寫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是為了抒發什麼感情?(師生共同討論,自由發言。老師把學生引入到國家開發大西北的主題上來,提高對課文的深層次理解。)

⑽總結全文。

三、精彩片段

師:表演過程中,作者始終貫穿着一種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生:讚美之情。

師:你們能從課文中找出直接表達作者這種感情的語句嗎?

生:能!四個“好一個安塞腰鼓”句。

師:下面老師就當你們的解説員,給你們朗讀一遍課文,把你們帶進那表演場面中,老師讀到精彩的地方,你們就大聲地讚美“好一個安塞腰鼓!”行嗎?

生:行!

師生合作朗讀課文。

師:老師讀得怎樣?

生:老師讀得很有感情!老師把我們帶進了那個場面!讓我們有一種

身臨其境之感!老師有些地方讀得較快,重音不夠突出!……

師:現在我們分六個小組討論表演過程中作者是怎樣虛實結合,描述所見所聞所感的?請同學們選出精彩語句與大家交流。

生一:作者的所見有“一捶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百十個斜背響鼓的後生,如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狂舞在你的面前。”這兩句寫出作者看見舞姿一開始時的強烈感受,是實寫。(這腰鼓)“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晦暗、爾後最終永遠明晰了的大徹大悟!”這一組排比句是作者看到火烈的舞姿後產生的聯想,是虛寫。

生二:“百十個腰鼓發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四野長着酸棗樹的山崖上,山崖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一句是實寫作者所聽到的;“隆隆隆隆的豪壯的抒情,隆隆隆隆的嚴峻的思索……”一組句子是作者聽到鼓聲時產生的聯想。

生三:“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脱了、衝破了、撞開了的那麼一股勁!”是作者看見豪放的舞姿體會到的力量美。

生四:“愈捶愈烈!形體成了沉重而又紛飛的思緒!愈捶愈烈!思緒中不存任何隱祕!……聲成了茫茫一片……”這是作者所見和所感的結合。

……

師:剛才同學們舉了這麼多很好的例子,也説明的很好。現在就請你們自由的選擇一些再在小組內朗讀。

⒉.

師:我們沒有機會親自看到安塞腰鼓的表演場面,老師播放的畫面中也沒有敲鼓的響聲。為了讓我們更真切地體會到安塞腰鼓的壯闊,下面我們把桌面當鼓面,由慢到快,由弱及強地敲擊,然後靜靜的聆聽耳畔那不可捉摸的聲響。(學生敲擊後回答)

生一:“我聽到了老師清晰的腳步聲和老師們的呼吸聲。”

生二:“我聽到了電視機的電流聲,還有窗外一聲清脆的鳥叫。”

生三:“鬧聲戛然而止時,我好像一個人來到一條從沒有人走過的小路上。多麼的陌生!”

生四:“當所有聲音都停止的時候,我好象一個人躺在了一片大草原上,天空是那樣的遼闊!”

……

師:剛才大家説的非常好!你們能討論一下這種寫法嗎?用平時不容易聽到的聲音來突出環境的靜,這是什麼寫法?

師生討論明確:以聲寫靜。

老師列舉一些優美的比喻句來示範如何描寫人對鬧聲突然停止時的特殊感受。(下去後把自己的體驗寫成一百字以內的片段作文)

(以上兩個片段重在加強對學生的合作學習和應用能力的培養)

四、教學反思

《安塞腰鼓》是一篇文質皆美的抒情散文。無論是欣賞其畫面美,還是學習其語言美,對於七年級學生來説都比較困難。所以要多方面給學生直觀的感覺和良好的引導。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啟發學生對課文的領悟能力,是很必要的。我在啟發學生朗讀課文,感悟情景方面做的比較好。訓練朗讀技巧和片段仿寫上也較成功。同時還加強了學生對課文主題的深入理解,並把語文與生活密切聯繫起來。但是在留給學生討論的時間、空間上還不夠充分;學生質疑的機會還給的不多,需要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鞏固和提高。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13

【教學目的】

1、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渾氣勢。

2、理解排比的修辭手法的類型及其在這篇文章中的作用。

3、學習朗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

4、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義。

【重點、難點】

一、重點

1、朗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

2、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渾氣勢。

二、難點

1、理解排比的修辭手法的類型及其在這篇文章中的作用。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義。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聯繫上下文,體會下列詞語的意思:

⑴ 忘情:不能節制自己的感情。

⑵ 狂舞:縱情的跳舞。

⑶ 閃射:閃耀,放出(光芒)。

⑷ 火烈:像火一樣熱烈。

⑸ 亢奮(kàng):極度興奮。

⑹ 晦暗(huì):昏暗,不明顯。

⑺ 羈絆(jī):纏住了不能脱身,束縛。

⑻ 碰撞:運動着的物體與別的物體突然接觸。

⑼ 搏擊:奮力鬥爭和衝擊。

⑽ 燒灼(zhuó):燒、燙,使受傷。

⑾ 奔突:橫衝直撞;奔馳。

⑿ 輻射(fú):從中心向各個方向沿着直線伸展出去。

⒀ 翻飛:上下或內外交換位置。

⒁ 淋漓(lín lì):① 形容濕淋淋往下滴。

② 形容暢快。

二、導入

大家在電視節目上看過陝西安塞地區的腰鼓嗎?我想大家一定會被安塞腰鼓那種壯闊、豪放、火烈的舞蹈所深深打動。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劉成章寫的安塞腰鼓,看看作家對安塞腰鼓是怎樣欣賞、體會的。

三、正課

1、朗讀課文(或老師範讀、或聽課文錄音、或學生齊讀、輪讀、個別讀均可)

2、提問: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討論並歸納:

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後分三段:

第一段:從開頭到似乎從來不曾響過。

第二段:從但是到成了茫茫一片。

第三段:從當它冥然而止的時候到完。

3、提問:第二段可以分成幾層?討論並歸納:

分成4層:

第一層:從但是到撞開了的那麼一股勁寫安塞腰鼓的舞姿及給人的聯想。

第二層:從好一個安塞腰鼓到隆隆隆隆的陣痛的發生和排解。

寫安塞腰鼓的響聲給人的感受。

第三層:從好一個安塞腰鼓到那裏再有這麼厚這麼厚的土層

啊。寫安塞腰鼓給人心靈的搏擊。

4、提問:文章怎樣寫表演前的情況?討論並歸納:

從背景寫:是一片高粱地、絲溜溜的南風。

從人物寫:是藍騰騰的後生。

從性格寫:是樸實的。從神情寫:是沉穩而安靜的。從腰鼓寫:是呆呆的、不曾響。

5、提問:這樣寫有什麼好處?討論並歸納:

為下文寫腰鼓表演蓄勢。

6、提問:作者與安塞腰鼓的舞姿有什麼特點?討論並歸納:

壯闊、豪放、火烈。

7、提問:作者是怎樣寫的?討論並歸納:

先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寫一錘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再用比喻從舞蹈的後生的舞姿寫,如強震起的石頭的狂舞。再用排比、連續比喻的修辭手法寫急促的鼓點像驟雨,飛揚的流蘇像旋風,蹦跳的腳步像亂蛙,閃射的瞳仁像火花,強健的風姿像鬥虎。

8、提問:這樣寫有什麼好處?討論並歸納:

運用比喻使描寫的對象更加形象生動具體。運用排比使文章的氣勢更加恢宏、雄渾有力,用來描寫安塞腰鼓很適當。

9、提問:這腰鼓這一段用了那些反義詞?討論並歸納:

空氣(冰冷~燥熱),陽光(恬靜~飛濺),世界(睏倦~亢奮)

10、提問:運用反義詞寫有什麼好處?

討論並歸納:用反義詞對比強烈,寫出安塞腰鼓的特點。

11、提問:如果説上面是實寫,那麼,使人想起三段是什麼寫?

討論並歸納:虛寫。

12、提問:用虛寫有什麼好處?

討論並歸納:用虛寫使人產生聯想想象,增加了文章的內涵。

13、提問:作者聯想到什麼?

討論並歸納:聯想到落日古戰場,電閃雷鳴和人的大徹大悟。

14、提問: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脱了、衝破了、撞開了的那麼一股勁!這句話怎麼理解?

討論並歸納:這裏寫出了陝北高原人們的性格特徵,是粗礦、豪邁、

開放的。

四、小結

文章描寫安塞腰鼓的特點:壯闊、豪放、火烈。先實寫,用連喻,寫安塞腰鼓的舞姿。然後用虛寫,通過聯想、想象,寫安塞腰鼓給人的感受寫出了陝北人們的性格特徵。

五、作業

1、完成課後練習一。

2、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第一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⑴ 給下面的詞配上一個同義詞:

忘情( ) 閃射( )

火烈( ) 亢奮( )

晦暗( ) 羈絆( )

搏擊( ) 輻射( )

⑵ 境空:

① 驟雨一樣,是( );旋風一樣,是( );亂蛙一樣,是( );火花一樣,是( );鬥虎一樣, 是( )。

② 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 )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 )了,使睏倦的世界立即變得( )了。

③ 容不得( ),容不得( ),容不得( )。是( )了、( )了、( )了的那麼一股勁。

第二課時

一、預習

閲讀課文,思考課後練習。

二、導入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的第一層,今天我們再來看看作者怎樣描寫安塞腰鼓的。

三、正課

1、朗讀課文,注意讀出節奏、重音、感情。

2、提問:文章第二段的第二層怎樣寫安塞腰舞的響聲的?

討論並歸納:用排比、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安塞腰鼓聲音的迴響。第一句寫聲音撞擊在山崖上,山崖發出迴響;第二句寫聲音撞擊在觀眾的心裏,觀眾的心裏發出共鳴。第三句寫聲音引起的'豪壯的抒情、嚴峻的思考、犁尖翻起的上浪、陣痛的發生和排解。

3、提問: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討論並歸納:用排比、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安塞腰鼓的沉重的響聲,氣勢不同反響。

4、提問:文章第二段的第三層怎樣寫安塞腰鼓給人心靈的搏擊?

討論並歸納:先寫後生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的、急速的、大起大

落的搏擊着,使人感到震撼、燒灼、威逼。使人鮮明的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躍和強盛。使人感受到陝北農民的那種取之人的甚少,奉獻給人的甚多的精神。寫出作者心靈深處的感悟。

5、提問:黃土高原啊這一段寫了什麼?

討論並歸納:寫只有黃土高原這麼深厚的土層,才生養了這些元氣淋漓的後生,才能有這麼驚天動地的安塞腰鼓。

6、提問:為什麼説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裏打不得這樣的腰鼓。?

討論並歸納:這裏用比喻説明江南人性格柔弱,只能唱一些江南小調,打不得這樣氣勢澎湃的腰鼓。

7、提問:第二段的第四層寫什麼?

討論並歸納:總結上面的三層的意思。從力量、聲響、光影的變幻、藝術的享受寫安塞腰鼓的舞姿給人蓬勃的想象力。從安塞腰鼓沉重的響聲寫給人心靈的淨化。從後生們生命中噴發出來的力量寫安塞腰鼓給人心靈的震撼。

8、提問:倒數第四段中的交織!旋轉!凝聚!奔突!輻射!翻飛!昇華!這幾個詞能不能對調?為什麼?

討論並歸納:不能。因為這幾個詞的排列按一定的順序。從小到大,從低到高,從中心到四周。

9、提問:為什麼説當它更然而止的時候,世界出奇的寂靜,以至使人感到對她十分陌生?

討論並歸納:這是人對鬧聲的一種感受,當鬧聲突然停止的時候,會感到特別的靜。其次,這裏用靜來反襯鬧,可收到更好的藝術效果。

10、提問;怎樣理解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聲?

討論並歸納:雞聲是天亮的標誌,是新的一天的開始,是希望的象徵。有這種安塞腰鼓所噴發出來的力量,一定會帶動生命的奔騰昇華,一定會創造出一個嶄新的世界,這正是希望所在。

11、提問:本文大量運用排比,有句內部、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排比。試舉例説明這樣的寫法,對錶現文章的思想感情起什麼作用?

討論並歸納:

⑴ 句內部的排比:一錘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

⑵ 句與匈之間的排比:狂舞在你的面前,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⑶ 段與段之間的排比: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馬鳴風流做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後最終永遠明晰了的大徹大悟!

這些排比句使文章氣勢恢宏,語氣連貫,節奏明快,語句錢鑽,能表

達出強烈的思想感情。

12、提問:訪歸納文章的中心思想。

討論並歸納:本文通過對安塞腰鼓的描寫,讚美了安塞腰鼓強健的舞姿、沉重的響聲、震撼人心的力量。寫出了安塞腰鼓壯闊、豪放、火烈的特點。

四、小結

這篇文章氣勢恢宏,語氣連貫,節奏明快,語句錫銘,寫出了安塞腰鼓壯闊、豪放、火烈的特點。表達出作者讚美了安塞腰鼓強健的舞姿、沉重的響聲、震撼人心的力量的強烈的思想感情讚美陝北高原人們粗礦、豪邁、開放的性格特徵。文章多處運用排比、比喻,使文章氣勢恢宏,節奏明快,每個詞語都簡潔有力,每個句子都罌羣激越,增強了文章感人力量。

五、作業

1、課後練習二、三、四題。

2、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第二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⑴ 寫出了面詞的反義詞:

晦暗( ) 束縛( )

閉塞( ) 歡樂( )

擺脱( ) 冰冷( )

恬靜( ) 睏倦( )

⑵ 簡答:

① 本文以什麼作為線索?

② 安塞腰鼓的特點是什麼?

③ 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脱了、衝破了、撞開了的一股勁!這句話運用了什麼類型的排比?你怎麼理解這句話?

④ 清模仿文中的排比句寫一段話。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品味西北特有的藝術奇葩。

2、學習文章形、神結合的語言。

3、感受生命的律動、蓬勃想像力。

教學重點:

1、利用多媒體教學,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

2、自主學習,師生互動,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本事。

教學難點:

理解排比和反覆的修辭手法及運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播放“安塞腰鼓”視頻,學生欣賞。

2、學生談觀感。教師從以下方面適當引導:

①安塞腰鼓,它產生於距延安四十公里處的安塞縣。它的粗獷、雄渾、動力十足的風格與當地自然環境、地理風貌、民風民情等渾然一體,不可分離。

②安塞腰鼓是人、鼓合一的.,沒有一種樂器能夠像它這樣要求人和樂器的高度和諧。人的表演和樂器的"表演完整地糅合在一齊,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所以成功的表演是人借鼓勢,鼓借人威,酣暢淋漓,精、氣、神無阻無礙一脈貫通。今日我們來學習劉成章的《安塞腰鼓》。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給合注釋,掌握下列詞語的音和義。

亢奮、晦暗、羈絆、宂雜、歎為觀止、戛然而止

2、聽課文的錄音;請學生大聲朗讀課文,體會全文語速、語調的變化。

明確:1—4自然段語速較慢,語調沉穩有力,表現腰鼓表演前安靜中蓄積力量的特點。

5—27自然段:語速較快,語調高昂激越,表現腰鼓表演的歡快、火爆、熱烈的特點。

28—30自然段:語速舒緩,語調輕柔,表現腰鼓表演結束後場面寂靜的特點。

3、找出全文中感情最熾烈、音調最高亢的句子。

明確:“好一個安塞腰鼓!”間隔反覆四次。

4、朗讀全文。

能夠模仿合唱的形式。1—4自然段和28—30自然段由女生讀。5—27自然段主體部分教師朗讀。其中,抒發讚美之情,音調最高亢的13、17、22、24自然段,由男生讀。

5、分清結構層次:

全文能夠分成三個部分。從“羣茂騰騰的後生”到“似乎從來不曾響過”是表演前;第二部分從“可是”到“聲,成了茫茫一片……”是表演中;第三部分從“戛然而止的時候”到“耳畔是一片渺遠的雞啼”,是表演後。

開篇(1—4):雕塑般的造型(靜態美)以靜襯動

(5—13):火烈的舞蹈(動態美)

(14—17):激越的鼓聲(氣勢美)

主體(5—27)(18—22):擊鼓的後生(陽剛美)

(24—27):變幻的舞姿(藝術美)

結束(28—30):無聲的世界(靜寂美)無聲襯有聲

三、師生互動,賞析文脈。

1、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話,你會用哪個字?用“靜”。

2、兩部分的“靜”有沒有不一樣?

第一部分側重於人的安靜,第二部分側重於聲音的寂靜。

3、這兩部分對第二部分的表達有什麼作用呢?

以動襯靜,構成鮮明的比較;第二與第—部分構成前後呼應。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15

學習目標

1、識記本文出現的重點字詞,瞭解安塞腰鼓。

2、學習本文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腰鼓表演的技藝,品味文章的語言。

3、學會欣賞舞蹈表演的藝術,感受舞蹈的美,體會安塞人的內在品質。

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

師:源於生活的藝術,表現形式有很多,哪位同學能夠説出自己知道的幾種?

生:畫畫、雕塑、武術

師:我們身邊的能列舉幾個嗎?

生:鬧元宵、踩高蹺、舞獅、秧歌。

師:對,其實,還有一種威風鑼鼓表演,氣勢宏大、場面壯觀。今天我們學一篇同樣為鼓的表演安塞腰鼓的文章,看看安塞人能舞出點什麼?

二、理解題目。

教師引導學生就文章題目提出問題,對課文有一個初步的整體感知。

三、整體把握課文。

1、解決文章中的生字詞。

教師把生詞分為四類:注音、解釋、書寫、累積。啟發學生體會這樣分類的目的。指出整理、累積詞語的方法,什麼樣的詞語需要整理和累積(不認識的、重要的、有價值的)?如何累積(分類、書寫記憶、運用記憶)?

2、文章寫了什麼?

要求:默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文章開始部分,寫一羣后生神情沉穩而安靜地站着;緊接着寫他們開始捶、發狠、忘情、沒命地捶;這樣的行為一直持續寫到了文章的什麼段落?文章最後説:當它戛然而止的時候,世界出奇的寂靜。由此可見,文章寫了一次黃土高原人表演安塞腰鼓的文藝活動。由此,你認為整篇文章的層次可以如何劃分?歸納一下各部分的大意。(教師預設:第一,表演前;第二,表演中;第三,表演後。)

(2)在文章中間的部分,同學們是否發現有一些句子反覆出現,在整體理解課文方面能給你什麼提示?根據這些提示,試着把這一部分劃分一下小的文章層次,總結一下層意。(教師預設:第一,寫安塞腰鼓的舞姿以及給人的聯想。第二,寫安塞腰鼓巨大的聲響給人的感受。第三,寫安塞腰鼓給人心靈的搏擊。第四,從力量、聲響、光影的變換,藝術的享受寫安塞腰鼓的舞姿給人蓬勃的想象力。)對你欣賞舞蹈藝術有什麼啟示嗎?由此初步思考,作者寫安塞腰鼓,要表現什麼?從哪些語句、段落可以看得出來?試着讀一下。

四、重點研讀。

師:你認為文章哪一句話、哪一段、哪幾段寫得比較好?好在什麼地方?説一説理由,讀一讀,體會一下;或者有什麼疑問、需要討論的問題,咱們一起討論一下。

1、文章寫表演前的情況,有什麼好處?

師提示:沒有一個靜止的開始,後面的忘情的動,好像就沒有參照系一樣。這裏的靜,是為後面的動蓄勢。

分析:人物茂騰騰的後生;背景一片高梁地,噝溜溜的南風;性格樸實;神情沉穩而安靜;腰鼓呆呆的,似乎從來不曾響過。

2、作者寫安塞腰鼓的舞姿有什麼特點?是怎樣寫的?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先用排比寫:一捶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然後用比喻寫後生的舞姿像強震擊起的石頭;然後用排比和比喻的方法寫鼓點像驟雨;流蘇像旋風;腳步像亂蛙;瞳仁像火花;風姿像鬥虎。

這樣寫的好處:比喻使描寫的對象更加生動具體,排比增強了文章的語言氣勢,很好地寫出了安塞腰鼓壯闊、豪放、火烈的特點。

3、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脱了、衝破了、撞開了的那麼一股勁!怎麼理解?

寫出了陝北高原人的性格特點:粗獷、豪放、開放。表現:在這樣一片貧瘠的土地上那消化着紅豆角角老南瓜的軀體要掙脱、衝破、撞開束縛、羈絆、閉塞,由晦暗追求明晰、光明、富裕生活的一種信心和勇氣。

4、如何寫安塞腰鼓的響聲的?

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辭方法,寫出了安塞腰鼓沉重的響聲以及聲勢的不同凡響。

第一句寫響聲撞擊在山崖上,山崖發出回聲;第二句寫響聲撞擊在心裏,觀眾的心裏產生共鳴;第三句寫響聲引起的豪壯的抒情、嚴峻的思考、犁尖翻起的土浪、陣痛的發生和排解。

5、是從哪幾個方面寫安塞腰鼓給人豐富的想象力的?(力量、聲響、光影的變換。)

6、為什麼説:當它戛然而止的時候,世界出奇的寂靜,以至使人感到對她十分陌生了。簡直像來到另一個星球?

這是人對鬧聲的一種感覺,當鬧聲突然停止的時候,人會感覺特別的寂靜。這裏是用靜來反襯剛才的鬧。

7、如何理解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啼?

雞啼是天亮的象徵,是希望的象徵。有這種安塞腰鼓所噴發出來的力量,有這些安塞人的精神,他們一定會創造出一個嶄新的世界,這也正是希望之所在。

五、小結。

1、文章寫了一次安塞腰鼓的表演活動,作者想通過敍寫,表達作者對於生命中奔騰的力量的讚美;表達作者對黃土高原人特有的內在的精神品質進行讚美的思想情感。

2、在文章的寫法上,你有什麼啟發?(按照時間劃分來寫活動的方法;語言大多使用修辭方法,以增強語言表現力;善於抓住生活中美的東西;寫表演活動可以從舞姿、聲響、給人的想象、給人心靈的衝擊等方面着手。)

3、安塞人內在的東西給你什麼啟示?(人應該有追求,應該這樣痛快地生活和追求着。)

4、閲讀這樣的文章應該注意的問題:學會調動自己的感覺經驗,體會問題背後所藴含的東西,從而達到理解語言文字的目的。

六、佈置作業(選其一)。

1、觀看千手觀音,寫一段自己的感受與同學交流。注意運用劉成章寫安塞腰鼓的手法,學習他的語言。(教師提供網址)

2、你知道我們家鄉獨有的民間藝術表演形式嗎?試着蒐集、整理、交流一下,學習本課的寫法,寫一寫正月十五鬧元宵時秧歌隊伍表演的情形。

第二部分網絡議課實錄

問題一:教學設計到教學實踐:加法還是減法

陳大偉(以下簡稱陳):讀完你的教學後記,我能清楚地感受到你對教學的理性追求。做事之前要清楚自己想幹什麼,這雖説是老生常談,但在實踐中我們卻常常迷惑和忘記。你對學生的理解基礎、達成理解可能的方式、理解什麼、學會描寫的方法,學會欣賞舞蹈等方面的認識和分析給人很多啟發。這種啟發是對認識教材和分析教材的思路的啟發,對我的幫助很大。你在反思中提到這節課,自己設計的內容過於繁重。想法太多,反而一個也沒有實現好。我很同意這樣的看法和觀點。課堂教學不能貪大求全,什麼東西都想做,結果什麼事情都沒有做好。

任念國(以下簡稱任):非常同意你的觀點。追求大而全向來是教師經常犯的一種錯誤。但是自己感覺:老師備課時還必須要大而全,只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要選擇最佳的、適時的切入點,以點代面,重點突破,從而更加深入地全面把握。

陳:我同意備課要深、透、全,但關鍵是在課堂教學的具體實踐中要學會捨得,並充分認識到一節課不可能吃成胖子,教學中不是為了展示自己對教材理解多麼深刻!想法太多,反而一個也沒有實現好。或許,現在教師要做的,不是怎麼去擴充,而是應該想想怎麼做減法。

陳:很多老師在做公開課時帶着沉重的包袱,想着得獎,想着聽課者的好評,卻失去了自我和真實。實際上,一節課就是一節課,三維目標需要在經常的教學活動中追求,不是一節課就能實現的。評課時,我們也不能求全責備,不能要求一節課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都必須出現。

任:這一點我是深有感觸。如果不能把壓力很好地轉化為動力,戰時的狀態不能很好地調整的話,這確實是一個授課教師一個用粉筆作戰的戰士要打敗仗的很重要的原因。

陳:這是很難避免的壓力。我認為,有更高層次和境界的教師在此時是心中只有學生,只根據學生的需要和現狀進行教學。

問題二:單篇教學與主題單元如何有機聯繫

陳:我把你的《安塞腰鼓》教學簡記讀了兩遍,我認為你的把握是對的:以時間為線索,分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後進行,而在表演中,又從聲響、動作、想象等方面展開。

以時間為線索是一方面,同時考慮到這是一個藝術欣賞的單元,還可以從舞台藝術的角度具體展開,比如:

表演前:

(人物)一羣茂騰騰的後生。

(場景)他們的身後是一片高梁地。噝溜溜的南風吹動了高梁葉子,也吹動了他們的衣裳。

(動作神態)他們的神情沉穩而安靜。緊貼在他們身體一側的腰鼓,呆呆的,似乎從來不曾響過。他們樸實得就像那片高梁。

我覺得這是一個電影場景的寫法,也是戲劇開幕前的場景,可以讓學生充分想象,並在想象中期待那驚心動魄的一捶。

表演中:

鼓點像驟雨(聲);流蘇像旋風(物);腳步像亂蛙(人);瞳仁像火花(眼);風姿像鬥虎(人的整體感覺)。

任:你的建議讓我很受啟發。從主題單元的角度來考慮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和策略。因為自己對舞台藝術瞭解不多,所以沒有去涉獵。陳老師所建議的設計,是一個很好的思路,對於學生來説,文化藝術舞台藝術的涉獵和儲備,可能對他一生都有好處。這個思路我會汲取的,謝謝!

陳:在我的聽課實踐中,我注意到很多老師很難把握一節課的要點,他們僅僅是就事論事,缺乏整體感和前後關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而且也很難找到展開教學的思路。所以我與中國小教師交流時常常談到:我們要學會欣賞整個畫面,而不是僅僅陷入某一個局部。我注意到你在此處特別強調謝謝,我很高興,哪怕就這一個問題我們達成了共識,都是我們討論的成果。

問題三:如何認識和處理文章的特色

陳:我以為這是一位舞蹈藝術行家的傑作。學習排比,是這節課的一個要點。通過這裏的學習,讓學生意識到,排比不是重複,而是從不同角度展開(或者不斷深入地迫近,此處是從不同角度展開)。學生要學習觀察舞蹈藝術,需要從聲、形、動態、眼神、整體感覺等方面入手。

任:關於排比,你的觀點讓我很受啟發。學生的理解不夠深刻,可能就是緣於教師的考慮膚淺。自己平時的分析也只是站在考試的`角度,讓學生體會一下:排比的使用有什麼具體意義,增強了什麼樣的語言氣勢(有什麼表達效果)而已。至於如何從哪些方面來增強語言氣勢、如何在實際運用中學會寫排比,還真的沒有深入探索過。我想這也許是自己今後應該注意和努力的方向。

陳:另外,我在此受到的一點啟示是,比喻首先應該建立在聯想和想象的基礎上,學習比喻是學習聯想和想象。對於這個看法,是否有道理?不知道你怎麼看?

任:對於比喻的產生,首先是建立在聯想和想象的基礎之上的説法,我認為還是很有道理的。比喻的本意是用另外一個大家或者聽話人比較熟知的東西,來陳述自己要説而對方不大容易理解的內容,所以,先有聯想,然後才能產生自己認為很貼切的比喻;至於想象,如果在此時有用武之地的話,換成比較好了!

陳:在這裏,比較是一種方式,我是從心理活動的角度來考慮的,你説比喻的本意是用另外一個大家或者聽話人比較熟知的東西,來陳述自己要説而對方不大容易理解的內容,對我認識比喻有好處。但我在想,有沒有把比較熟知的東西想象成更美妙的大家不大熟悉的東西(這之中的心理活動可能是想象)?你能不能想到一個例子?

任:非要找一個例子的話,找張曉風的《行道樹》好了。

陳:另外,你很注意抓住詞、突破詞、強調詞,我覺得這是很好的。但短句也是這節課的一個重點,短句怎樣利用,在運用中體會短句的作用,我覺得還需要討論或者引起重視。

任:對!自己在詞語、短句、鋪排句子組合的整體設計上,確實缺乏一個通盤的考慮,導致在語言的學習上缺乏整體性。

陳:在此,我更想向你請教:長句、短句表達的差異是什麼,在此課中怎樣處理更好。

任:可以從幾個方面來體會:

(1)短句、長句、段落的交錯使用、融合,與安塞腰鼓鼓點的急促與舒緩,沉重與輕盈,整齊劃一的隊伍行動與個體的舒展表現相結合的現場描摹是一致的。

(2)甚至可以用長句、短句、段落的重複交錯使用來完成對課文的整體梳理和把握。

(3)可以放在文章的整體把握階段,加深對文章內容的整體、深入理解和體會,以求得對這種舞台藝術的深入體會和領悟。

(4)在對這種表達方式的仿寫和運用中加以體會。

陳:真好。我還體會,鼓點急促是用短句來突出、來表現的。我在想:關於詞的教學是集中好,還是具體到句段賞析時再分散處理好?

任:我覺得是分散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體會要好一些,讓詞語成為有家的詞語、成為句子中、語言中活生生的詞語。實際上,我在詞語的設計上是想教給學生一種梳理的方法。但最後,還是少了這一環節。

問題四:生活是源還是文學是源

陳:如你所説,對安塞腰鼓你不熟悉,學生也不熟悉。因此你在教後反思中所設想的一次視頻的播放的意義和價值似乎不能低估。如何用更好呢?我想把它作為引起和展開教學的核心。我設想:是否可以先播放一段視頻,這樣安排教學流程:

(1)引導:看了這一段,你最強烈的感受是什麼?用幾個詞描述一下。

(2)啟發:我們來看一看某某作家的感受,他是怎樣描述這種感受的?

(3)體味:反覆詠讀、品味字、詞、句,體味短句、排比、比喻的用處。

(4)運用:現在我們再看一遍視頻,想一想,你對這段舞蹈有了哪些更深刻的印象。

(5)表達:想一想,面對這段舞蹈,你會寫些什麼?你將怎樣寫?

這樣的線索會不會簡單一些,會不會節約出一些時間來?

我沒有語文教學經驗,所以僅僅是一種設想,要請你思考和批評。

任:關於語言文字的理解,是先由具體的現實錄像般的視覺感受給大家一個印象,還是在學生自己感悟語言文字產生印象之後,再給學生一個具體的例子予以現身説法?我還是希望:先讓學生感悟語言文字本身,將視頻放在最後。原因很簡單: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讓學生先有自己的哈姆雷特是很重要的,一是任何事情必須先有自己的判斷,二是避免被先入為主的感性材料所左右,泯滅創造的機會和可能,這更符合語言文字理解的習慣吧!

陳:你的意見很有道理。我也説説我這樣考慮的理由,它實際上涉及生活是源還是文學是源的問題。我的考慮是:安塞腰鼓舞蹈藝術是源,這篇作品是流,先有安塞腰鼓這種藝術形式或者藝術活動,然後才有這篇文章,我想的就是先回歸本源,而不是首先用文本約束。這樣的教學進程就是:直觀地迴歸藝術本身,自己先感受、體悟;然後用文章做參照,體會文章的特色與創造;再回到藝術,提升自己對藝術的感悟和表達。這樣,學生將有更大的創造空間,一千個哈姆雷特更容易出現。我個人的感受是,音樂藝術、形象藝術留給人的創造空間比文學藝術留給人的創造空間更大,所以《易繫辭上》説: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當然,這種討論和實踐都可以繼續深入。

標籤: 安塞 腰鼓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v702n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