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文化 >

(推薦)《文化苦旅》讀後感13篇

(推薦)《文化苦旅》讀後感13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文化苦旅》讀後感13篇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1

《文化苦旅》這本書是餘秋雨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也是他的代表作。全書所收作品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歷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是回憶性散文。它主要通過山水探求文化的靈魂、人生的真諦、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它既表現了中國歷史的深邃荒涼,又展現了江南文化的清新婉約;既展現了中國文人的艱難心路,又不忘揭露世態人情。

我今年讀了這本書,被作者優美的語言和深邃鋒利的思想所震撼。我最大的感受便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諾大的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心中的故鄉。”我想每一箇中國人都或多或少有這樣的體會,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與文化留下的較深較淺的`腳印。作者認為:“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和對它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脱也擺脱不了。”或許,這就是一種文化情結吧。

我們去某一個地方旅遊都總會不自覺的回想那裏的一切,主人是誰、修建的目的,有誰在這裏灑下熱血,有誰在這裏……一瞬間,把歷史、人文、自然全混然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文的滄桑感便將人籠罩,歷史的古蹟所藴藏的精神與文化也便奔瀉而出,使參觀者無端感動,無端的喟歎。

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洞悉能力去思考去表達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細膩的筆觸去縱觀華夏文化。文化“苦”旅,它不甘甜。苦苦的味道,透出了書頁,讓我們讀這本書更多了一道滋味。在讀這本書之前,誰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背後竟會有這麼多的涵義和故事,文化給人的包袱也越來越重。

《文化苦旅》給你展現作者優美的文字與深刻的思想。從華夏大路上走來,體會民族深重的苦難與燦爛的文化,這本書給與有思維的碰撞、真諦火花。讓我們打開此書邁着沉重的步伐,走在中華大地上。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2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到處都有值得思考的地方。如果中國文化是太平洋,那麼虞丘是一個航海家,我幾乎不是他的小跟隨者。

一路上,餘虞丘帶領我走遍全國,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思考中國文化的發展。他的探索之旅不像陳景潤那樣在文學世界中旅行。可以説,他從山腳飛到山頂,從河南岸飛到更遠的地方。

在第一站,我們到達了道斯塔。青磚和黃泥很常見。只有經過仔細的'探索,我們才能知道它有一個巨大的神祕,但它也是一種恥辱。道士塔只是一個普通的佛教場所,但當王道士挖了一個永久知識的洞穴時,它就不再普通了。王道士也成了高級官員和貴族們青睞的“公主”。不,王道士的古代文物是中國古代的文物,被用於諂媚的官場。他們的清白逐漸被玷污了。更糟糕的是,外國朋友不受歡迎,王道士咯咯地笑,中國古代文物被安全地用汽車運出國,王道士問候外國朋友,唉!心碎了!經歷瞭如此尷尬的旅程後,我想得越來越多,收穫也越來越多。

然後坐船去三峽,離開石濤鐵塔,去李白和劉備那裏。也許是因為這兩條主要河流,三峽河水日夜流淌。展望未來,隨着三峽大壩工程的逐步竣工,中國人已經逐漸滿足了他們的能源需求。這都要歸功於三峽大壩。無論如何,三峽藴藏着無限的能量和智慧。

旅途並不太苦,但只是有點情緒化。對文化的記憶和探索是無窮無盡的,因為生活也是無窮無盡的邊界。正如智者所説,“你不在乎你有多少錢,你在乎你花了多少錢。”同樣,你不在乎你有多聰明,你在乎有多少想法有內涵。如果你有更多的好想法,你就會變得富有。

不管是春天、温暖、秋天還是墳墓,最後一件事就是閉上眼睛,回到歷史的冷漠和理性的嚴峻。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3

早就聽説餘秋雨先生的大名,今天有幸讀到他的書,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借我一生苦旅無疆,尋覓中國笛聲何處歎千年。”他是深深地愛着中國文化的,他走遍祖國千山萬水寫下了這本文化散文集。

“文化苦旅”這個“苦”字不知作者有沒有經過一番思量之後才確定下來。從這個字可以看出作者的這本書情緒是低沉的,也表現出作者對文化的一片赤誠,真有點唐僧取經的`味道。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跟隨着作者的腳步,我遊覽了眾多的名勝古蹟,我聆聽過沙漠中泉水的淙淙聲,我暢遊在三峽的山水長廊裏,我領悟過廢墟中掩埋的真諦,我感受到封建社會美好的人性……我傾聽着作者談古論今,在某個充滿意境的空間裏發出對中華文化的深思與感慨。

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是這一本《文化苦旅》所能概括的。作者呼籲更多的人來保護祖先留給我們的遺贈,不要讓現代的高科技掩埋了古典優雅的亭台樓閣。我覺得,既然我們生在這個繁華的年代,就理應比我們的祖先做得更好,因為我們有足夠的能力、條件。

但看看這個社會,有多少人瞭解中國歷史,有多少人在清明節還去認真地掃墓,又有多少人在閒暇時彈琴作曲、吟詩作賦......我們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成為保護文化的使者,但最起碼身為一箇中國人,我們要懂得保護文化,而不是崇洋媚外,把祖先的遺贈拋之腦後。

我已經是一箇中學生了,我忽然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很重,當我們沉迷於網絡,或戴着耳機在高樓大廈間閒逛時,我們似乎忘記了自己的責任。兒時的我曾經天真地認為,中國的歷史文化不過是一些只能供人蔘觀而無法起到實際作用的東西。如今,我不禁為當時的想法感到一陣內疚。中國文化如同那醖釀千年的酒,時間越長,越是香飄千里。

我們要站在時代的頂峯,讓中國文化昂揚在世界之巔!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4

世間萬物,代代更迭,人們常將歷史比作長河,就是在映射這無時無刻不在發生的“變化”二字,宛如奔騰不息的流水。而在這浩浩長河中,人類渺小得比不上一朵浪花,貫穿着整個歷史的也永遠不會是脆弱的人類生命,而是山、河、樹、石,以它們堅韌的生命,默默地佇立在河水邊,冷眼旁觀着時代變化。

很難想象,也許在未來不知多少個年頭之後,我們如今生活的城市是否還存在,是否也像如今我們眼中的“歷史”一樣,只剩下幾方石料、一口廢井。

讀《廢井冷眼》,我似乎能感受到作者見到這一口廢井時的心情,彷彿有時間的細流從指間流走,又彷彿時間在廢井的冷眼中緩緩凝固。這時候眼前似乎燃起大火,灼燒着幾百年前的這口老井,燒沸了,又燒乾了,最後只剩下一副把一切都看倦了的'千年冷眼。

作者説,“歷史很漠然,在多數情況下不講曲直,不講感情。”但我想,正是歷史的漠然使我們對自己也漠然了,可以以整個歷史的眼光去看待自己,又怎會在意這微塵般的跌宕呢?

歷史中的我們每個人都是匆匆過客,甚至像渤海國這樣繁榮的大都市也不過在歷史中存在了幾百年,還不如一個傳承幾代的文明。一切活着的都將死去,在歷史上,只有文化是永恆的。有人為自己一時的起伏長吁短歎,可倘若更加達觀地來看,也許依舊沒辦法解決當下的問題,但至少可以在人生的悲歡離合中保持一個淡然的心態。而當我們真的放下了、看透了,無論到哪裏都能隨遇而安。

這是冷眼教給我們的,也是歷史教給我們的。

再回頭看這顫巍巍佇立在土地上的廢井,儘管破敗卻顯得堅韌。這副冷眼已經見慣了朝代更迭、家族盛衰,想必再不會為什麼所動了。歷史是漠然的,但它使我們寵辱不驚,使我們看一切都是過眼雲煙。我想,這已是歷史最大的慈悲。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5

有一本書,剛出世就極度暢銷,也引起了媒體的攻擊,此為何書,《文化苦旅》是也!

我無意間在書店中發現了它,它裏面的描寫細緻入微,使人身臨其境,它裏面的故事真實精彩,引人入勝。於是,我便在字與字間遊覽起來。

此書選取了幾個比較典型的遺蹟,來自於中國,南亞,歐洲等地,各地各有特色。作者孤身一人探尋,而讀者們隱形般地跟隨他的腳步,來到了一個又一個文化遺蹟,受到了一陣又一陣的震撼,發出了一次又一次的感歎。

最吸引我眼球的是那篇《沙原隱泉》,剛開頭,我就再一次感受到“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的感歎。在爬山之時,作者告訴我們“心平氣和了,慢慢地爬”的爬山竅門。作者在山上看見一清澈的泉水,便升起疑問,為什麼在這裏會有泉水?在下山時,面對危險,作者則説“咬一咬牙,狠一狠心,總要出點事的`,且把脖子縮緊,歪扭着臉上的肌肉把腳伸下去。一腳,再一腳,整個骨骼已準備好了一次重重的摔打!”就是這一篇篇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個的道理。

而在此篇結尾,作者告訴了我,這山名為鳴沙山,這泉名為月牙泉。一見到“月牙泉”這名字,我另有所思:據新聞報道,月牙泉的水位一年比一年低,幾年後就會乾涸。月牙泉是大自然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啊,我們應該多多珍惜它,保護它。

此書中的苦旅,並不是旅行之苦,而是創造之苦。創造雖苦雖難,但毀滅卻如此簡單。但如果毀滅了就在也找不到當年的輝煌了。

由創造之苦連接成了人生旅途,這便是文化的宿命。我們應該更加珍惜這一份財富,創造美好明天!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6

看了餘秋雨的這些散文我感觸頗深,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帶給我一次心靈的洗禮,很是震撼,但最讓我喜歡的還是他的《廢墟》這篇文章,它裏面的話深深地影響着我的思想,在極大數的人都認為完整才是美的時代。他卻提出了一個能夠説是另類的想法——廢墟也是一種美,也許嫩綠的葉子象徵着期望,可是誰又能否定飄落的秋葉就不是一次生命的輪迴嗎,就不是另一個新的生命的開始,落葉是人們心中“廢墟”的代表,可是它卻賦予着別樣的精彩,難道不是嗎?

圓明園曾代表着皇家高貴的身份和無盡的財富,可是此刻當我們再回首過去時,看見的又是些什麼呢?是一幅殘缺破爛不堪的景象,我們已經很難去想象它以往擁有過的那些光輝歲月。當有人提出修復圓明園的時候,有些人卻站出來否定了,因為即使修復了它原有的容貌又能怎樣樣呢?那些以往遭受過的屈辱歷史就能消失在歷史的.記錄裏嗎?答案是當然不會了,殘缺的圓明園,一個廢墟一般的存在,也是一種美,另類的一種美,因為這個殘缺般的廢墟的存在才讓我們更加牢記了歷史慘痛的教訓和慘象,廢墟是一種美,殘酷而真實存在的美。它是不會因為它的不完整而被世人所遺棄,相反的,人們只會更加記得它,它將會永遠的被人們珍藏在心中最深的那個角落。

在《文化化苦旅》中我能感受到餘秋雨那深厚的文字功底,在中國悠久的文化發展史上,有許許多多傑出的才子,他的文章並不是最華麗最優美最感人肺腑的,但卻是令我感觸最深的,他的文章教會了我許多的哲理,我也能感受到來自他內心深處的真切想法,看完這本書,我被深深地感動了,那純樸簡單的文字是我思想上的一次撼動,是我精神上的愉悦,更是我心靈上的一次完美震撼。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7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的代表作,我讀後收穫頗豐。這本書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歷史、文化散文,散點論述,探尋文化,另一部分是回憶散文。全書從《道士塔》的漫漫黃沙開篇,和着異鄉漂泊者的腳步聲結束,從兩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讀到兩千年後非常時代的吳江船,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苦旅。

這本書裏,我感觸最深的,是《道士塔》。莫高窟是我國最著名的佛教石窟。歷經一千多年的歷史。是我國文化藝術的一大寶庫。可是,這樣的一個寶庫卻被一個道士給毀了,沒有發揮它的價值。餘秋雨對於這些寶物的損失深感痛心,從中深省釀成這場不堪回首的民族文化悲劇的社會根源。這時的莫高窟,並沒有在文化保護之內,於是任由這些來自西方的“遊客”將它一卷一卷,一車一車的帶走,文化的精華的字畫竟然在道士手中成了換來銀元的交易品。在這個道士一筆又一筆的.“小買賣”中,敦煌莫高窟的文化就這樣被揮霍掉了,而王道士也萬萬沒有想到,這些使他沾沾自喜的買賣卻幾乎葬送了一個國家的文化。在外國的學者精心探索莫高窟文化時,曾幾何時,這是屬於我們中國的文化,中國的驕傲,而諾大的中國,真的容不下這片小小的土地?

看了這本書後,我發現,原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餘秋雨妙筆生花,以乾淨漂亮的散文筆觸,使它們成了一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

“我無法不老,但我還有可能年輕。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急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正是這樣的創作願望,形成了《文化苦旅》低徊、感傷的歷史氛圍,從而引導我們不斷深思。《文化苦旅》是一本沉甸甸的書,值得我好好品味。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8

這本新編的《文化苦旅》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中國古代精神文明,中西方文化對比與近代中國對文化的阻礙。後兩部分分別來自餘秋雨老師的《千年一歎》、《行者無疆》、《吾家小史》。因為三部分寫作時間不同,文筆、內容均有較大差異性。

就文學性來説,剛開始讀時覺得行文對仗、詞藻優美,但過多的堆砌顯得有些膩,特別是《天人對話》最後一段,很優美但有些多餘。我想將文化苦旅的第一部分(至《風雨天一閣》)推薦給即將大學聯考的學生,會對考試的行文有很大幫助。

就內容來説,這本書在文化方面帶給我很多啟發。書裏一些超前的觀點也在現在得到了印證。我本是衝着傳統文化而來,但這本書也讓我意識到,在當今社會文化所面臨的嚴峻形勢。原《文化苦旅》中的《牌坊》《寺廟》讓我們看到文化是如何通過時間的洗刷去粗取精流傳下來的;《道士塔》讓人體會到文物遭到竊取的心痛;《都江堰》《陽關雪》《寧古塔》更是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堅韌和血性。可是反觀現在,部分文人和作為文化傳播介質的媒體似乎無法認清自己的職責,讓文化傳播變了味。精華被人慢慢淡忘,粗劣的卻被部分保留了下來。這種潛移默化温水煮青蛙般的影響跟一次大型文化災難又有什麼區別呢?

除了文化方面的思考外,我也從本書的第二、第三部分得到一些別的'感悟。比如:媒體的作用是什麼?是掀起輿論增大關注度還是如實報道做溝通的橋樑?還有,什麼是言論自由?一些沒經過驗證且危害到他人的言論也是自由的麼?再如,在社會大環境下,是隨大流順應社會還是維持心中的一把秤勇於做自己?

總體來説,第一部分讓人從各個方面瞭解中國傳統文化和精神;第二部分昇華文化,通過與其他國家文化的對比,瞭解自身文化的特殊性;第三部分通過文化引出現代社會爭論熱點。推薦想進行文化薰陶的朋友讀第一、二部分;推薦想進行深度思考的朋友讀第二、三部分。選擇需謹慎,越往後越累,累腦又累心。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9

當無知的道士將文物低價轉賣,當他用蒼白的石灰將那精緻婀娜的天仙雕像刷平,你痛心疾首,你説你,好恨。可是,你又能怎麼樣呢?如果給你一個機會,讓你穿越時空,擋住他運輸的車馬,讓你矗立於石灰前,你又能幹些什麼呢?阻止?阻止以後呢?你該怎樣處理這些文物珍寶呢?這時,你所能做的,僅僅是吼一句:“我好恨!”任大漠的風沙刺痛你顫動的身軀,你悲痛欲絕!

是誰將這文化的盛衰矛盾,歷史的深邃蒼涼見於筆端?

又是誰以柔麗悽迷、清新婉約的.筆風,將蘇州的歷史悠久、與世無爭描繪得生動形象,將小橋流水、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表現得形神俱佳?

又是誰筆鋒直指那深刻額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國文人艱難的心路歷程?

他説就是在那些看似平常的佇立瞬間,人、歷史、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了,於是有了寫文章的衝動。

其實,他本是為了追回本身的青春活力而出遊的,可一落筆卻比過去寫任何文章都顯得蒼老。這又是為什麼呢?

他説,歷史本身不會否認一切真切的人生回憶會給它增添聲色和情致,但它終究還是要以自己的漫長來比照出人生的短促,以自己的粗線條來勾勒出人生的侷限。

他的覺悟喚醒了我們沉睡已久的思想。

我們無法不老,但卻還有可能年輕。我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筆下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雖然這也許只能是奢望。

讀過這本書才發現,作者所寄託的並不是單純的對文字的熱愛和追求,更多的是對文化、對生命的感悟。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10

初次拿到這本書的時候,一下子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軟了下來,用各種羨慕嫉妒恨的眼神看着別人手裏的書。《文化苦旅》,隨筆性散文,無劇情,無任務,無結局,這種三無的書要怎麼勾起我的閲讀興趣?於是在它在課桌裏躺了兩週之久之後,我終於翻開了它的第一頁,帶我走進了一個比現實美麗的城市。

好像又再次回到了莫高窟,回到了那個暮靄剛剛從地平線升起,瀰漫於空中的時候,那個時候莫高窟不是旅遊景點,就那麼靜靜的、靜靜的聳立在當時中國戰火紛飛的土地上,等待着是功臣也是罪人的王道士去挖掘它掩蓋了幾百年的瑰麗的美貌,那是中國乃至世界的遺產。沉溺於作者從自我角度的描述,其實我是去過那裏的,當時並沒有太大感觸。可以這麼説,在這本書之前我還從沒有體會到文字有那麼大的魅力,並不是華麗的、掉書袋的語句,他讓我感到深深地驚配,還有身為中國人不可遏止的憤怒,王道士的那副嘴臉,那種一點點銀子就把中國文化,中國遺產出賣的賣國賊!可恥!可恥至極!沒有限制性的文字讓我展開了很多想象,也給了我很多思考。

對這本書中另一篇令我記憶猶新的`文章便是《上海人》。沒有介紹上海的景點,沒有介紹上海的美食,卻從一個很少有人寫的角度入手:人。開篇便是寫上海人瞧不起外地人與上海人的傲慢無禮、井底之蛙。很敬佩他敢於這麼寫,這本書出版比我出生還要早,但現在這個問題卻是越來越嚴重,在上海兩級分化尤為明顯。他還寫了徐光啟,這位地道的華亭人,從他的角度寫了很多上海的過去,讓我這個雖然從小在上海長大但也不算地道上海人的着實長了見識。

《文化苦旅》,苦着尋找了文化,尋找了中國人的根源。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11

看完這本書。最大的感觸就是對於文化的理解,實則,文化是一種精神,一種追求,一種壓迫,一種力量!文化是美麗的、痛苦的、感人的、悲憤的,是包容一切的!一切,對於某些人來説是世界;而世界,對於某些人來説是文化了。這本書中,讓我感觸最大的就是《廢墟》一文了。“雪峯是偉大的,因為滿坡掩埋着登山者的遺體;大海是偉大的,因為處處漂浮着船楫的殘骸;登月是偉大的,因為有“挑戰者號”的隕落;人生是偉大,因為有白髮,有訣別,有無可奈何的.失落。”這個是作者發自內心的告誡俄……沒有廢墟,就沒有文化;沒有文化,就沒有我們,沒有亞洲、沒有歐洲、沒有美洲、沒有非洲、沒有大洋洲,當然更沒有中國!廢墟是必然的,他的建築者從壘上第一擔土的時候就知道,不管這建築多麼雄偉、多麼壯麗,依舊有他日後的落寞與孤寂;不久,廢墟會被掩埋,將會有新的“非虛”誕生。它的過程是同樣的,終有一天他會驀然倒下,沒有昔日的雄偉與一切,最後甚至被人淡忘……這個就像人生,每一個人都是一方建築,由往年的輝煌,有如今的黯然,然而終究免不過變成廢墟;社會也是這樣,一個建築到了,另一個新的建築就會產生來取而代之。再美麗的人生,終於會成為廢墟的。人生的偉大建立在廢墟上;歷史的悠遠建立在廢墟上;文明的初始建立廢墟上;文化的開端建立在廢墟上。廢墟不僅如此,像作者所説,如果在現代,“黃鶴樓可以裝電梯;阿房宮可以作賓館;滕王閣可以闢商場。”這個不是繁榮,這個才是文明真正的廢墟!荒漠化拉感情;淡忘啦以往;摧殘拉文明……若是圓明園重建拉,得來的是一顆沒有恥辱感的心,抹去的是,熊熊的大火,強盜的劣跡,昨日的中華文明。有時,或許廢墟比建築要好得多。廢墟真正表達的,似乎是唱響一曲對於現代的文明的悲歌,廢墟,是現代的產物,是現代的建築,或許它的重要不能與天安門、故宮相比,但是,後兩者所代表的只是中國古人的偉大,前一者讓我們永記恥辱,還有一種渴望,一種呼籲。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12

“他的生命奔瀉出淋漓而又灑潑的墨色與線條,躁動的筆墨後面遊動着不馴和無奈。”餘秋雨先生這樣就座談論他。

徐渭,鄉間老人常稱“徐文長”,他的故事不盡傳説。他曾遭遇複雜的家庭變化,參加過抗倭鬥爭,九次自殺未遂,還因誤殺妻子而坐六年大牢。他的一生在平常人看來幾乎是不可思議的,甚至是癲狂的。但正是這種富有悲劇性的人生,讓徐渭在他的作品中注入了情感。他是一位畫家,一位作家,更是一位“才華橫溢,具有充分國際可比性的大藝術家”,但這份偉大的藝術背後是他一生的不幸與坎坷。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人生經歷像徐渭一樣的'人即便是有,也無法做到將生命中的淒厲化為一幅幅本體悲劇的色彩和線條。

一幅優秀的藝術作品,必定是作者用盡畢身所學,傾盡身心,將自己的思想與情感,亦或是愁緒與思索融入其中。而懂得欣賞的人總是能夠在萬千庸常的作品中一下子被吸引,透過這幅作品搭建起和作者溝通的橋樑,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描述的心境,深入靈魂,瞭解他的生命經歷和變化,這是一幅好作品本身應具有的魅力。

生活中的人們無法時常接觸到這些與心靈相契合的生命之作,自然而然無法真正理解作品的意義,以及作品背後的人的情感。而因這種時空限制上的人與藝術的隔離又孕育不出能真正描繪藝術的藝術家,造成了如今“人疏離藝術,藝術疏離人”的惡性循環。

我們首先要親近藝術,體會這許許多多描繪多樣內心世界的美,才能讓越來越多的藝術親近人,消除人與藝術長久以來的隔閡。反觀藝術家們,或許有時是他們深遠而犀利的眼光,特立獨行的表現無法引起普通人的共鳴,於是他們的作品漸漸埋沒在歷史的塵煙中。如果現代藝術家們能從精緻入微的筆墨趣味中尋找生命的契合點,我想可能會更好。

畢竟,“人民和歷史最終接受的,是坦誠而透徹的生命”。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13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合上《文化苦旅》,我心中波濤洶湧。從踏遍中國到踏遍世界,一個個腳印中,見證着古埃及王朝盛世空前的禮讚;驚歎着羅馬軍隊不朽的英雄戰歌;見證着一戰二戰屠戮世界的無情炮火。他邊走邊悟,邊走邊寫,在修行結束的那一刻,他終於破除了“人生之惑”,終於迴歸了最原始的“生態文化”。

初讀這本書的人,如今都已經上了年紀,那個老版本曾經成為很多華人家庭三代人共同的燈下話題。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裏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温暖的方式。

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能寫出這樣一本書的作家,一定是個有故事的`人。“餘秋雨先生把唐宋八大家所建立的散文尊嚴又一次喚醒了,或者説,他重鑄了唐宋八大家詩化的思索天下的靈魂。”復旦大學空無一人的外文圖書館內,一盞燈,一支筆,一個滄桑的青年人,卻編寫出了影響深遠的鉅作《世界戲劇學》,至今,仍是這一學科的唯一權威教材。他還是個淡泊名利的人,毅然辭去一切行政職務,孤身一人尋訪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最重要的文化遺蹟,對當代世界作出了全新的思考。

許多世界知名機構一再為他頒獎,表彰他是“文采、學問、哲思、演講皆臻於高位的文學巨匠”。如果要問我所敬仰的作家是誰,我是不會猶豫地脱口而出:餘秋雨先生!

《文化苦旅》僅僅是一本普通的遊記嗎?並不是。這是一本餘秋雨先生在尋訪世界所有文化遺蹟時記錄下來的散文集,是一本令人動容的散文集!莫高窟、都江堰、三峽、廬山……他透過對世界上各處文化遺蹟的思考,寫出了現代人對當今世界的糾結,“保留”或者“埋沒”?誰想讓自己的過往如亞特蘭蒂斯般沉沒於汪洋之中呢?

人生途漫漫,長短何計?

如禹三過家門而不入,雖掛念,但他知道,他肩負的使命何等重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wenhua/551mp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