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文化 >

讀《文化苦旅》有感[精選]

讀《文化苦旅》有感[精選]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文化苦旅》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文化苦旅》有感[精選]

讀《文化苦旅》有感1

很早就有同學跟我強烈推薦《文化苦旅》這本著作,但是一直找不到機會靜下心來認真去品位這本書,上了大學,終於有機會細細地去體會這本書所帶來的深刻內涵。 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這本書的自序中寫到“報紙上説我寫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温秋肅,還是大喜悦大悲憤,最後總得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本書不僅是一部山水集,它還把歷史解剖在人們面前,踏着歷史的腳印,走遍祖國的大江南北,傾聽其講述的中國歷史文人,回到那真實的場景,去感受文化帶來的震撼。所以,看這本書要慢、要細,裏面的思考,只有慢慢地去品位,才能真正理解,真正領悟。 手捧着《文化苦旅》,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天高地闊,萬事萬物如此真實。餘秋雨就象一個導遊,在指引着我,在牽動着我的思緒,讓我真實去體驗這苦澀的旅行。旅行本應是陶醉於祖國的壯麗山河、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然而我卻無法使自己陶醉,心頭莫名地湧出一種苦澀的感覺。這樣,就在這一瞬間,把人、歷史、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籠罩在每一位參觀者的全身,歷史古蹟所藴藏着的精神與文化也就能嘩的一聲奔瀉而出,使每一位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一定的歷史事件,無端地感動。走過汨羅江,我們看到了汨羅,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愛國精神與浪漫詩篇。去參觀長城,我們感歎她的雄偉與壯麗,走在長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覺到無數英靈在抗擊匈奴時的勇猛。“不到長城非好漢”這一口號的提出,大概也是來自一個簡單的願望: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歷代相存。 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對於“廢墟文化”的描寫。餘先生似乎對此情有獨鍾。他好多次都寫到了墳,並在敍述中多次插入對墳的描寫。

無論什麼墳,都標誌着一個人的死去,這個人的一生也許悽慘黯淡,也許風流千古為萬人景仰,抑或是揹負沉重的情愁在這個世上走上這麼一遭。即使沒有名垂千古,至少也該有“一堆黃土掩風流”吧。或許他認為死亡比活着更美好些吧。有些東西留有回憶就夠了,至少蝴蝶來過這世界。他説:“只要歷史不阻斷,時間不倒退,一切都會衰老。老了就老了吧,安詳地交給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飾天真是最殘酷的自我糟踐。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這就是人類的大明智。”沒有周遭的閒言碎語,走向比現實更高的殿堂,繼續新的輪迴。而我們所能做的只能是默默地在前人的墓碑前佇立上幾分鐘,感歎滄海桑田的變遷,悟一會兒人生之真諦,因為只有在現代的喧囂中,歷史的寧靜才有力度,只有在現代人的沉思中,過去才能上升為寓言。

這本書裏有歷史上的匆匆過客,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有空守着古老文化遺產的範欽的後代們,有淳樸善良但又愚昧無知地剝奪美的人,深刻地刻畫了一個又一個文化的側面,令人為之汗顏。看完了餘秋雨的《文化苦旅》讓我感受倍深,感受到了中國的文化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感受了中國歷史的苦澀與堅強,也讓我領悟了人生之路的得與失!

讀《文化苦旅》有感2

竟是自己也不知從何時開始,文字於我的定義開始有了不同。它從之前的一粒沙石、一片落葉、一陣芬芳和一支清蕭中踱步,身姿優雅的走了出來,它的字符變成了家國的千年歷史,它的音韻轉化為筆者身為炎黃子孫所抒發的內心無限崇敬與熱愛。

到今時我仔細想來,答案也算得上簡單,或是因為它,或是因為他罷。

《文化苦旅》這本書,應該是在國中的語文學習中所第一次聽到的名字,起先是因為這鏗鏘的四個大字感染了我,於是在閒暇時光開始斷斷續續的閲讀,也曾在第一遍通讀後就帶着“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闖勁對這沉澱深遠的文字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席間也不過是對廣大山河的讚美和對其作者由衷的敬佩。那時的讀後感雖然是酣暢淋漓,但也終歸要有個句點,但這股神祕的`力量卻始終驅使着自己在或是明媚的午後或是陰鬱的清晨去再次閲讀,一次又一次。

記不得有多少個深夜,輾轉夢鄉中也能透過他的筆觸勾勒一幅山水,那裏有李白的狂傲不羈,有蘇東坡的放浪形骸,有千年之前的文人騷客在山水間起舞翩翩,他們衣袂下流傳的是不朽的歌謠,他們眉眼間表達的是永恆的盼望。他説那是一段“苦旅”,可也曾在心上小小否定,我這樣説

——苦旅,左不過是苦了軀體。卻充盈了內心,卻強壯了精神。

然而我必須要承認的是,時至今天再翻開那書頁都帶着和第一日絲毫不減的敬畏。我説不清那究竟是今人對亙長曆史回味時所特有的凝重還是筆者所書寫之一花一草都帶了快餐文化少有的洗練,終歸是覺得讀不懂、讀不透,就算是今天躍躍欲試還想要一展自己的見解,卻要也誠然內心的惶恐,就像其中的一篇題目所説,這是三十年的重量,而於我,這冊書恐怕是更長的歷史疊加、更厚的文字傳承、更重的精神分量。

無疑,餘秋雨老師是當代中國文學的領軍人物,更是今天我們少年報效祖國的標杆楷模。人的一生,或長或短,看其價值;人的一生,奉獻多少,看其晚年回眸時的作為。而這位長者,這位智者,拋卻了功名利祿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走上山水尋根之路的“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且不提身為讀者的自己還資歷尚淺根本沒有立場去評論他的行跡,單是這一份浩然,這一份對祖國文化的熱忱,便足以令人內心吶喊,手中搖旗。

文化,本就是一段漫長的旅程,而其中璀璨奪目從未中斷的中華文明,卻也不曾躲過歷史的陰霾和晦澀,讀罷我心上竟有那麼清晰的慶幸——這文化苦旅,還好有這樣優秀的筆者記錄,還好有這樣睿智的筆者鼓舞。

一次關於尋根的閲讀,一次關於歷史的叩問,它終將繼續,它永不褪色。

讀《文化苦旅》有感3

五千年的歲月滄桑,朝代更迭,註定造就了神州大地上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

隨着時間的推移,統治者換了一批又一批,最長的也不過短短的幾百年,然而他們曾經燦爛的文明,卻或靠書籍,或依名勝建築而永久的保留下來。

當今日的我們再次去祭奠那些先祖的饋贈的時候,心情又是如何呢?我們之中又會有多少人還記得當年的種種呢?又有多少遊人會對着蒼老的墓碑,宏偉的樓閣去做跨越時空的潛心思考?好在,我們之中還是有那麼一些人,正悄悄地指引着我們走進那段曾經燦爛的歲月,體味各地截然不同的風土人情。

如果説中國文化是太平洋的話,那麼餘秋雨就是一個航海家,而我,勉強算得上是不經意間搭船的船客吧。

這一路,走得辛苦,走得辛酸,走得心痛。

一路上跟着餘秋雨踏遍祖國的大江南北,領略着大自然的美好風光,然而更多的,是對中國文化及其發展的深思。

思想跟着足跡一起飛翔,從山腳到山頂,從漫漫黃沙到江南水鄉,又從江南飛向那更遠的地方。

第一站,我們來到了道士塔。

青磚黃泥,這再普通不過,夕陽西下,朔風凜冽,那破落的塔羣更顯得悲涼。

其中一座塔的碑文,分明寫着那個道士王圓籙的名姓。

餘先生不覺憤怒起來,弄得我有些茫然,但當我細細聆聽了餘先生的娓娓道來,卻不得不恨得想打那個道士幾下。

道士塔本是佛教聖地,卻不知為何交由如此一個淺薄勢力的道士看管?看不慣“暗乎乎”、看着有點眼花的壁畫,於是找了兩個幫手,拎來幾桶石灰,開始了它的`粉刷。

從此那洞裏什麼也沒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只剩下一片靜白。

中座的塑雕過分耀眼,於是才幾下,婀娜的體態變成了碎片,柔美的淺笑成了泥巴。

取而代之的是道士那粗製濫造的天師和菩薩。

有一天,道士發現了滿滿一洞的古物,於是這些珍貴的物件變成了他阿諛奉承的工具,那些古文物的清白也漸漸被抹黑。

更糟的是:外國友人的不客氣,將中國古文物就此一車一車地安全運出國境,運到倫敦,運到巴黎,運到彼得堡,運到東京。

如此輕而易舉。

而王道士呢?傻笑着與外國友人寒暄,唉!傷心欲絕!正如餘先生説的,有時候倒真的希望那些珍奇被運走,畢竟外國那些識貨者們會永久地將它們珍藏,不會在石洞中,行途間被人們摧殘!讀到此處,不禁一陣心酸。

經歷如此難堪的旅途,思的多了,得的也多了。

當然也會有欣慰。

像天一閣,它只是一個藏書樓,卻已成為一種極端艱難,又及其悲愴的文化奇蹟。

要保存下一座藏書樓是極為不易的,它凝聚了一個家族的人世世代代的努力。

明代嘉靖年間,一個叫做範欽的人開始了他的藏書之路。

從此以後,世世代代,便謹遵先祖的遺命保護着它。

不難想象,天一閣藏書樓對於許多範氏後代來説幾乎成了宗教式的朝拜對象,只知要誠惶誠恐地維護和保存,卻不知為什麼,的確有些可悲,不過也很慶幸,正因為他們,才使得天一閣保留至今。

它的價值,已不再是簡簡單單的藏書,它昭示着一個家族靈魂!苦旅,也不算太苦,只是思想上受點兒跌宕而已。

其實,作為中國人,我們對中華文化的反思和探索應是無休止的,就像不斷探索和反思生命一樣。

正如有智者説“不在乎你擁有多少錢,就在乎你花了多少錢。

”同樣不在乎你有多聰明的頭腦,就在乎你做了多少思考,思考多了,靈魂便豐富了。

無意中瞥見了這樣一句話:不管是春温秋肅,還是大喜大悲,最後都是要閉上眼睛,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罷了。

讀《文化苦旅》有感4

我非常喜愛餘秋雨這個近代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不僅寫得很打動人,更是一代大師,在文學上有這樣的成就,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他的作品《文化苦旅》就是代表作之一,我非常喜歡。

讀過餘秋雨的`這本書,給我的觸動有很多,讓我瞭解了很多文化古蹟,這些勝蹟的出現和保留讓我們看到了古代文人的心酸和艱難,今人應該珍惜和繼承發揚。散文集中還寫到了人生之旅等主題,也讓我明白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思想,所謂閲歷不光是要多讀書,還要多思考和經歷,這樣才是真正的見多識廣。

讀《文化苦旅》有感5

讀過餘秋雨先生的很多本著作,但令我最深刻的還是這本《文化苦旅》,在老先生筆下的每一個文字都有靈魂,很真實,真實到彷佛你就是文中的人物,在經歷着文中的年代。

第一次打開這本書,就被裏面的文字深深吸引,從敦煌莫高窟走進去,跟着老先生一起感受文化的'偉大,感受着歷史給我們留下的氣息,那種莊嚴神聖感盪漾在心中,彷彿在撫摸一個初生的嬰兒,但同時也很傷感,因為我們的私慾、我們的無知,我們一遍又一遍的去破壞這生生不息、吐納百代的獨特秉賦,可惜、悲憤、氣惱的情緒無處安置。莫高窟,它是一千年的層層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這生命裏藴藏了我們所有的信仰,我們要虔誠的接受它的洗禮和薰陶。

從莫高窟開始,跟着老先生一起暢遊了陽關雪、白帝城、都江堰等等歷史著名聖地,感受着那個年代的繁華,聯想着當時文人墨客的集會,你的心中似有龐大的力量推動着你,向前,一直向前,去看,去聽,去感受,那些古詩詞裏面的場景就這樣呈現在你的眼底,很美,很愜意,一場文化的盛宴在你心中種了蠱,客觀可歎。

一本書,出神入化的講解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探索了千秋百代歷史的更迭,囊括了中華大地的人文山水,在你沒時間出去走走的日子裏,我想你應該去讀讀這本書,給自己心靈上來一次洗禮。

讀《文化苦旅》有感6

相對於自然,地理,不過是細節。相對於人生,歷史,不過是細節。——題記

你有沒有見過,西風大漠駱鈴響,疲憊的旅者,腳下的路從落日餘暉的最深點延伸到地平線,遠方;你有沒有見過,江南小調漢家水,吳音的姑娘,腳下的路在季節裏如蓮花的開落,娉婷;你有沒有見過,陽關匆匆塞北雪,不捨的離人,腳下的路不再盼顧這柳色的最後一眼,再見。

我跋山涉水。

你有沒有聽過,北極寒夜窗外呼嘯的風和呼嘯的荒涼;你有沒有聽過,西太平洋海面上拍打的滔天浪花和海鳥的戛然長鳴;你有沒有聽過,尼泊爾終點的熄火聲,和穿越聲。

我踏足遠方。

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功成名就的老人緩緩垂暮,臨死眼神澄澈;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個老人受盡迫害,卻依然温潤的活着;你有沒有想過,一個老人於睡夢中死亡,留下他痴傻的兒子 。

我仰望人生。

這是中國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

我很欣賞的一本書,《文化苦旅》。

我很欣賞的一個作家,餘秋雨先生。

他來自上海,一個如此繁華的城市,卻有着如此乾淨的文字。

二十多年前,他毅然辭去一切高位任命和行政職務,孤身一人尋訪被埋沒的重要遺址。二十世紀末,他冒着生命危險貼地穿越數萬公里考察了巴比倫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來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遺蹟,他作為全球迄今唯一完成全部抵達現場的.人文學者,對當代文明的思考和提醒,在海內外引起廣泛關注。

餘秋雨先生有很多著作,《行者無疆》,《千年一歎》,《中國文脈》等,我最欣賞的卻還是他的《文化苦旅》。這本書分為三部分: 中國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其中的文章在《行者無疆》,《千年一歎》,《霜冷長河》中皆可找到。然而,作者把他們編在一起,卻絕非簡單的拼湊,從中國到世界再到人生,不僅僅是內容上的昇華,更是萬般皆歸一的體現。因此,我唯獨鍾愛這本書。

周國平説,我是一個直接面對自然和生命的人,相對於自然,地理,不過是細節。相對於生命,歷史,不過是細節。

我想,細節又何嘗不好呢?

是的,地理是細節,歷史是細節。但不面對細節就無法面對真實。

歷史是一種宏大而又美麗的悲觀,文化是歷史的產物,文化又是歷史的靈魂。文化是永存的,因而歷史變成了片段式的。我總會發呆,想想唐宋元明清,千年不枯的笑容,我卻只記住了李杜,東坡,稼軒,易安,顯祖,容若,只記住了驚心動魄的那一段,也是隻有文化靈魂的那一段歌。

地理也與文化有着無法言説的聯繫,自古以來,文化傍山水,文化襯山水。行者無疆,似乎更有苦旅的味道,一如陶潛的那句“託體同山阿”。特此摘錄幾句:

“山河間的實際步履,使一切偉業變成了尋常風景,因此也使我們變得輕鬆。人類本應把一切都放下,放下在山河之間。因此我們也就找到了終點,價值的終點和生命的終點。”

我想,行走的人有權將腳下的一切,稱作我的山河。

是的,這是我的山河。

秋雨先生的文章雖是講述的是歷史文化這樣深重的話題,卻絕不佶屈聱牙。他的文章是質樸的,親切的,而不是空談一些似是而非的東西。通過文字我可以猜想,秋雨先生應該是很温和的,微微地笑着,不多説什麼,卻能以這樣洗練的文字感動人心。

他的文字雖温和,但同樣也是犀利的。他毫不留情的指出了中國乃至世界文化的通病,讓我們在驚歎於文化的偉大的同時也深深的反省自身。

文化的終途是生命,這一點倒是與周國平先生一致。文化苦旅的苦,在這個嬉鬧的時代,總是顯得不合時宜。然而我們必須知道,高貴的生命要創造文化,必然會經歷坎坷。

文化,需要無數個高貴的生命苦苦來支撐。

我是在軍訓返程的時候在車的側邊欄看見這本書的,誠然,如此深刻的話題,對於沒有多少閲歷的我來説,談起來一定有很多漏洞。然而我卻深深的着迷了,我不知道我能有多少理解,但我希望人們也能看看,尋找自己的山河。讓那些支撐着的人,多少有些慰藉。

謹以此文,紀念屬於我的文化苦旅,和我的山河。

讀《文化苦旅》有感7

敦煌文化,多麼的燦爛與輝煌,走進它,一股自豪之情就會油然而生——看,這是我們華夏民族創造出的史歌一般壯麗的文化。可是,在敦煌莫高窟,你會發現,一片殘缺的壁畫,一面刷白的牆,它們與這古老的輝煌格格不入。

而這些完全不搭調的風景,絕大部分出自一人之手——王道士。

王道士原先是個農民,他愚昧無知,外國人用極少的錢物就可以換走一大箱價值不可估量的珍貴文物:

xx年,一個外國商人用幾塊銀元就換走了幾大箱敦煌壁畫與文卷。又是同一年,德國人用幾件不值幾個錢的珠寶,就換走了幾十箱敦煌珍品……

像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無數價值連城的寶物因此流失,而現在,我們的專家只能屈辱地從外國人那購買昂貴的攝影膠捲。但,我們也不能全怪王道士,因為真正的罪魁禍首,是當時的清政府。

如果當時,清政府對敦煌莫高窟進行保護,並派專人來看守,那些價值連城的寶物怎會如此輕易地流失?

當外國探寶人翻過一望無際的沙漠,又幹又渴時,中國的官員卻躺在花梨木的大椅上,悠閒地品着香茗;當外國人將珍寶偷運出國門時,中國官員卻躺在香榻上,尋歡作樂。乾清宮龍几上堆積如山的奏摺裏,沒有一個字是關於敦煌莫高窟的。於是,一大箱一大箱的'珍貴文物被運到海外。

真的,我們真的不能怪王道士,他只是一個如螞蟻般渺小、卑微、可憐的人,他對敦煌的“貢獻”實在是微不足道。怪就只能怪腐敗的清政府。

然而,怪又有什麼用呢,歷史的一頁已經翻了過去。那一頁留下的文化債,我們永遠還不清。

因此,我們只能站在王道士的圓寂塔前,輕輕地發出一聲耐人尋味的歎息……

讀《文化苦旅》有感8

《道士塔》不知道這是第幾次讀這篇《道士塔》了。每次的感覺卻都是相同的,凝成那三個字:“我好恨!”恨愚昧無知、愚蠢透頂的王道士;恨數不清的貪婪官員污吏,把珍貴的文物隨意糟蹋;恨斯坦丁、伯希和、吉川小一郎……他們盡情地、冠冕堂皇地把書卷、畫像、雕塑掠走;我甚至恨石窟的建造者,你們為什麼不把密室得再隱蔽些、再牢固些,讓文物過一百年再重見天日,讓我國的研究者們好好地鑽研。

但無論如何,那滿滿實實的一洞古物,已絕不再全屬中國了。屬於中國的,只有高價買回的微縮膠捲。《道士塔》在寫作手法上也極為優秀,諷刺、反語恰到好處,抒發感情時噴薄有力。一聲憨厚的笑、一具無知的身軀、一方慘白的石屋、一縷尖鋭的炊煙、一支載着一個文明古國文化的車隊、一抹悽豔的晚霞、一片顫抖的清單,還有一羣為了敦煌文獻傾入一生心血的專家。?或許是想和王道士有個鮮明的對比,樂樽和尚僅僅因為那一道金光燦爛,就要築窟造像,而且過了千百年,這裏真的成了佛教聖地,或者説文化勝地。各朝各代的文化精華都肆意在一樽樽精美的塑像上,於是匯成了色彩的長河、歷史的長河。再於是就散成了一種聚會、一種感召、一種狂歡、一種釋放、一種儀式、一種超越宗教的宗教。

而現在在莫高窟,成千上萬的遊客是否只把莫高窟當成一處名勝、一處由前人開鑿後人欣賞的藝術殿堂,然後就輕飄飄地走過那10華里,絲毫不覺得勞累,對於歷朝歷代沉重的文化視而不見,那麼就把那些石像當成泥土堆好了。

《陽關雪》,“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他們褪色的青衫裏,究竟藏着什麼法術呢?”其實哪有什麼法術,如果一定要説個答案,那我看兩字足矣:文化。這是人們對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崇敬的表現。

那一座坍了大半的土墩,若不是因為王維瀟灑地揮筆寫下了《渭城曲》,説不定早已溶解在時間裏,無影無蹤了。也就是因為這一曲渭城,才使無數文人迎着寒雪烈日,來尋找土墩,尋找那個千年前穿過陽關的人,尋找千年後仍持之以恆卻不得不失落的唐朝文化。

這便是大唐,能包含一切美與醜、繁榮與衰敗。所以有了唐朝詩人的灑脱、肆意。但可惜唐朝是會結束的,於是經歷了五代的紛亂後,一切全變了。

“風雨天一閣”的藏書令人稱奇。在這裏我知道了天一閣是一個藏書樓,但實際上它已經成為一種極端艱難、又極端悲愴的文化奇蹟,範欽一生的心血需要他的子孫後代們用無私和奉獻來延續,需要他們有人義無返顧、別無他求地承擔起這艱苦的藏書事業,要麼只能讓一切都隨自己的生命煙消雲散,這本身就是對文化遺產的一種捍衞,這不由得不讓我們對此蒼老的屋宇和庭園倍加註目了。

在餘秋雨“西湖夢”一文中使我更加深刻地瞭解了西湖另外一個不被我所知的一面,林和靖這位以梅為妻、以鶴為子隱居孤山二十年,遠避官場與市囂看透一切的機智、狡黠的文人,一句“流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千古絕唱,然而,春去秋來,梅凋鶴老,剩下一堆梅瓣、鶴羽、象書籤一般,夾在民族精神的史冊上。

從他的“上海人”一文中,讓我們更加佩服他的`生活和文化閲歷,他用大量的篇幅從各方面描寫了上海人,尖鋭地刻畫了上海人的那種無法自拔、中國近代史開始以來的最尷尬的一羣,並引人思考撞出這種上海文明的契機。上海人、上海人的生活環境、上海的地理優勢是各具特色。上海文明,首先是一種精神文化的特徵,而對實際效益的精神估算卻又是另一心理品性,還有就是發端於國際交往、歷史的開放型文化追求,他們已經傾聽過來自黃土高原的悲愴壯歌,也已經領略過來自南疆海濱的輕快步履,將整個城市陷入思索之中,繼而又很深刻地指出如果要繼寫上海新歷史,關鍵是重朔新的上海人,“如果人們能夠從地理、空間上發現時間的意義,那就不難理解:失落了上海的中國,他就失落了一個時代;失落了上海文明,是全民族的悲哀”。X從那篇《五城記》,我更加了解了背靠一條黃河、腳踏一個宋代的開封和《清明上河圖》;只需六朝金粉就足以垂名千古的《石頭城》南京,何況它還有明清兩代的政治大潮,還有近代和現代的殷殷血火,展望氣可吞天的未來;還有羣山密佈的西南邊躲藏着一個“怕不辣”的成都,中國歷史文化的豐盈偏倉,茶館小吃與歷史一起細細咀嚼品嚐,等待着從深厚走向寬廣;風韻濃厚與清甜,座落在黃河上游邊的狹長古城,有着令人難以忘懷的牛肉麪與白蘭瓜,也在蘭州民風中迴盪,我們穿越千年無奈的高原時也會浮起一絲自豪;最後説的是廣州的花市,不管潮漲潮退、雲起雲落,始終悠悠然地把慶祝打扮得最為誠實、最為透徹,這些都讓我耳目一新,久久不忍合上我的書頁。

作品是作者以一個文化人的身份,站到時代的角度上,發現生活和挖掘文化的極點!最大限度地批判了民族文化的微軟之處,我覺得現在的作品很多都難以做到這一點了!這是我們應該借鑑的地方,我一直認為作品的作用就是要讓讀者看到自己的意圖和真實所在!在這部作品真的把那些都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不愧為文學的經典!

經歷了生活的磨難與心靈的掙扎,作者運用沉重的筆調闡釋演繹了生命之歌。如歌如泣,如怨如訴,讓人蕩氣迴腸,讀後久久回味不已。

文章的細膩,感覺的獨特,也讓人佩服之至。

作者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

這部《文化苦旅》的三十七篇文章文字優美,見解獨到,是一部能讓人眼前一亮的好書。它記錄了大半個中國的人文故里、風土淵源,從莫高窟到江南小鎮,從唐朝走到宋代,涉足當今,縱橫交錯,在這裏我知道了好多好多的“人文山水”領略了博大精深的中國人文。

通讀完了這部“文化苦旅”,才真的有些瞭解到其中的一些文化淵源,關鍵詞也就落在了這個“苦”字上,用餘秋雨自己的話説:“我發現我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和古代文化和人文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説明我的心底的山水並不完全是自然的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脱也擺脱不了。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住我的全身,使我無端地感動、無端的喟歎,常常像傻瓜一樣木然佇立,一會兒滿腦章句,一會兒滿腦空白”,這種文化內涵的奔瀉便有了“寫文章的衝動”,只是“沒料到的是我本為追回自身的青春活力而出遊,而一落筆卻比過去寫的任何文章都顯得蒼老”,“我就是這樣邊走邊想,走得又黑又瘦,讓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洗去了最後一點少年英氣,疲憊地伏在旅舍的小桌子塗塗抹抹……”

從餘秋雨的書我們能夠讀出他的人,他的文筆、睿智和探求人文的足跡都讓我望塵莫及。苦旅,不僅僅在人文。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處處都要有這種勇於探求的精神,我們行走在苦旅中。

讀《文化苦旅》有感9

杭有湖兮,名之西湖

西子湖畔,兩三行人。

我猜想現在並不是來這兒的最好時節。正值五月,陽光微灼。初夏的粉蓮尚未長開,全然無了六月的旺盛豔麗。

漫步北山街口,不難想象得出南宋的杭城是極盡怎樣的富麗堂皇,實在是稱得上"一步一風景,一景一傳説"的美譽。

"沒有了西湖,杭州也將不復存在。"

第一次接觸這個名字,是在國小的文化課上。還不識字,用不標準的拼音念出蘇東坡三個字,然後慢慢會一筆一劃地寫在紙上。

蘇東坡作為詩人,文采驚世;作為朝臣,憂國憂民。或者可以説,在蘇東坡後,才有了容光煥發的西湖,才有了極度奢華的南宋國都,才有了許仙白蛇的傳説。

我很難忘記結局並不圓滿的故事。漫無目的地走到堤邊,在這裏可以看見斷橋,可以看到雷峯塔。總是驚豔於她的一襲素衣,驚歎於她的為愛痴迷,惋惜於她的百年孤獨。

寺廟晚鐘

"衰的,靜的,冷的.,是吳山廟;榮的,動的,熱的,是學校。"

搬家前,我並不在這座校舍裏。

記憶稍有些模糊了。大概是很久以前,還在老家的時候,住在一條小巷子裏。

巷裏的人並不多,所以鄰里都互相認識。巷裏有間小校舍,説是校舍其實有些誇大了,實際上也只有七八個五六歲的孩童和一個老校長。

校舍挨着座寺廟。同樣也很簡陋,廟沒有名字,只有四五個僧人。校長和僧人是老友,得空就去看看。

説來也奇怪,校舍是沒有散學鈴聲的。幾個學生掐時間掐得極準確,一到點上,老校長正搖頭晃腦講得興致正高,"唰唰"就閃個沒影。老校長自然是信不過我們的,請了隔壁的老僧整點撞鐘。不過結果還是差不太多,老校長講得唾沫橫飛,少得可憐的幾根頭髮甩來甩去,底下的學生鬧得起勁,紙飛機飛來飛去。"噹噹噹"一陣響後,學舍又只剩了老頭兒一人。

那段時間我一直期待着寺廟震耳的晚鐘聲響起來。整一天寂靜的寺廟因為晚鐘聲熱鬧了起來,清脆的木魚聲,和尚唸經的聲音,寺廟因為這變得稍顯活力了些。

讀到餘秋雨先生書裏的這篇寺廟,突然想起了很多。

西出陽關

"從未見過這樣完整的天,一點兒沒有被吞食、被遮蔽,邊沿全是挺展展的,緊扎扎地把大地罩了個嚴實。"

讀了書中的《陽關雪》,突然叫人想去大漠看看。想去親眼見見王維詩中心心念念着的故土,無數將士的白骨安息之地。

"身後,沙墳如潮;身前,寒峯如浪。"

長途跋涉的飢寒,進退兩難的大漠,對故人的極度思念,造就了將士們心頭的哀音。但卻那樣從容。告別是經常的,步履是放達的。猶是這種豪放,不得不使人歎服於唐人的微笑。

胡笳和羌笛的合奏,自然渾厚,奪人心魄。漸漸被朔風吞沒,消逝於一個民族風塵的歷史中。空留如潮的沙海、微涼的雪。

回去吧,時間已經不早,怕是還要下雪。

讀《文化苦旅》有感10

一直很喜歡餘秋雨先生,喜歡看他的《文化苦旅》、《行者無疆》、《霜冷長河》,而最讓我愛不釋手就是他的《文化苦旅》。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作為一名教師,在讀完這本書後也從中找出了絲許的感覺。

作者餘秋雨先生從九三年開始從上海戲劇學院辭職後,便慢慢地行走在青史曾經駐足的角角落落。用他獨具的慧眼和感悟纂寫着一段段親身感悟。或許作為我們是沒有這樣的機會去嘗試這樣的一種體會,這種苦行僧般的高尚,我們只是以另一種特殊的方式在傳承着這樣一種精神。

讀《文化苦旅》,是讀行走的哲學。在遊歷山水之間,去感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諦。我們去到了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總是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裏發生過的一切,曾經在我們所站的這個地方有誰走過,又發生過的什麼樣的歷史事件呢,又是誰在這裏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又是什麼呢等等。就在這樣的一瞬間裏,那所有的一切都會很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會油然而升,歷史古蹟所藴藏着的精神與文化重燃而生,使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了一般。那我們的教書育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與學生們做着不同的互動,在同他們的交流中,我感覺到他們對知識的渴望,此時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覺自己是無比的自豪。我們在默默耕耘的同時,看到學生們快樂成長,在知識的海洋中暢快的遊歷着,我感覺到無比欣慰,感覺我們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讀《文化苦旅》並不是在欣賞山水風景,而是在對歷史的滄桑的一種回顧,歎息和哀傷,也是對人生的一種激勵。一次次的漂泊旅程,都是在增長我們的智慧,洗滌着我們的`心靈。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又能讓我們得到一種啟迪,一種精神的寄託。文化的傳承,歷史的見證在這裏留下了最真實的寫照。歲月的流逝,讓歷史的滄桑在人們的記憶中早已經是越磨越淡,漸漸地淡出人們的生活圈子,時間磨損了最值得深藏的記憶,或許也只有當我們身臨其境的那一刻才能將這些詮釋出來。

作為新老師,由於經驗的缺乏和能力的不足,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同樣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教學是一種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孜孜不倦,我們看不到吶喊聲,沒有歡呼聲,更加沒有掌聲。我們所做的就是盡我們最大的努力把學生教好,把自己所知道的傳授給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教師面對的是學生的未來,而不是個人眼前的榮譽和利益,要立足於學生的成長。因此教書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從大處着眼。更不能因長久以來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而習慣於只看眼前,不顧將來,以剝奪學生個性為代價換取教師的師道尊嚴,以犧牲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代價,過分苛求學生的成績,換取暫時的高分。教學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讀《文化苦旅》有感11

路,就是書。以足跡為筆,以學識為墨,以大地為紙,以山河為硯。去做一個行者,一個旅途上的行者,歷史軌跡上的行者,人生路上的行者,還愁無處可達嗎?

——題記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句話一時火遍大江南北,正是因為它道出了無數人心中的願望。而我此時,在讀了《文化苦旅》之後,真想衝出家門,去看一看這個世界,去尋一尋那沉甸甸的歷史,即便再“苦”,也義無反顧。而現在的我做不到,只能無盡地想象,想象都江堰那“壯麗的馴順”;想象攔下車隊時血色的殘陽,訴盡歷史的淒涼;想象陋室的老尼孤守沙原隱泉,秋雨先生的曲折領悟;想象凌厲荒原,王維温厚傾訴友人的陽關古址;想象荒無人煙的喀什雪峯之上的人煙;想象“廢井的冷眼”;想象疏浚西湖的偉業……我的靈魂在衝撞,在突破,終於它找到了《文化苦旅》,找到了這扇門,它更加激動,攻勢愈發猛烈,想要帶上我的身體,撞破路的桎梏,不顧一切地去往那些地方!門終於被撞開,我的靈魂還在不顧一切地痴痴衝撞,突的沒了阻攔,它以令人咂舌的速度衝了出去,彷彿一道看不見的光,它得償所願,終於在那些地方好一番遊覽,好一番驚歎,卻驚奇地發現,我的身體還在門邊遙遙張望,而我的靈魂只是與秋雨先生一番共視罷了。我這才頓悟,行者無疆,即便只是靈魂。

那個黃昏,無盡的宂長,那抹晚霞,無盡的悽豔,“那裏,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流血”,到底,是怎樣的傷痛,以至於血染天邊,我一眼望去,只剩下觸目驚心。

那個不惑之年的秋雨先生,背對着如血的晚霞,伸出雙臂攔下了他們的車隊,夕陽將他的影子拉得老長,是那樣的無奈。他苦苦辯論,終於,斯坦因在他的説服下留下了車隊,那一行人離去了,卻一次次的回頭,終於消失在了黛褐色的山丘後面,其實他們也看出了秋雨先生的難處,我不知道那是否帶着一種嘲笑的憐憫,我只知道這一批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這一批象徵民族自信的經文,註定要歷經一場千年後的劫難,它的發現就是一個悲劇。我作為一個行者的“腳步”延伸回溯,彷彿看到了那千年後的人們永遠無緣目睹的場景,玄奘運回經文的途中,部分經文不幸落水,玄奘不分日夜地搶救補抄,終於有了這個藏經洞的一切,然而,卻在千年後被一個愚蠢無知的守護者和兩個連哄帶騙的小偷把這批文物統統拔離了原生的土地,構成一場掠奪。可憐秋雨先生,就連他在希冀中好不容易攔下了偷運經文的車隊,處處混戰的中國也沒有一座城、一個人能夠保留他們,只剩下了覬覦和褻瀆。最後,換來的,只有沙漠裏的痛哭,彷彿受傷的狼最後的掙扎、哀鳴,他在哭訴什麼?是這個民族的傷痛嗎?

我好像在這裏初嚐了“苦”,歷史明晃晃攤在你的眼前,“苦”得理所當然。

秋雨先生的文字何其犀利,他甚至未有言明,卻一語道破了這些行竊者的祕密。全書像這樣對歷史遺留下的深深傷痛而發出的憤懣並不僅僅只這一處。我細細思量,是啊,中國是一片多麼遼闊的土地,它的歷史又是多麼厚重,這裏的苦,豈是輕易便能嘗完的?秋雨先生用他最難放下的筆,腳下永未停息的路,和從未有遺忘的歷史遺留,發出了最犀利的泣訴,句句直指人心,甚至可以説是口無遮攔,但凡是他認定的歷史罪人,便逃不出承受唾罵的結果,他寫到王圓籙,寫到斯因坦,寫到蔣孝琬,它是在一點一點撕破他們千奇百怪卻始終帶着罪惡的嘴臉,甚至不着痕跡的表達了對蔣孝琬所做之事的厭惡,又進而提升到對他本人的不屑;他寫到烏台詩案,更是對其中所涉及的人物愛憎分明,也在其他篇章中多次表達了對蘇東坡的敬仰,就更突出了那一夥告狀的人是多麼的好笑善妒。

當然,並不僅僅只有歷史的沉痛是苦澀的,那些豐功偉績,那些美麗的文化背後也有着隱隱的苦澀。多少人的放棄與執着才成就馬克·波羅眼中杭州稱甲的美景;被流放的文化人再多麼悲哀煎熬的歲月裏熬盡了希望,苦苦做工,終於發現了歷史遺蹟卻因時日無多而無法深入探究……秋雨先生的筆觸寫到這些偉大的人們,好像替他們抒發了胸中苦悶,這苦悶是我們對於他們的苦而形成的悲傷,其實他們一直豁達開朗,心甘情願,就像白居易、蘇東坡,他們甚至放棄詩文而投身西湖的疏浚,更有錢鏐放棄了政治上的建樹,一心一意造福西湖;而流放的文人心知沒有明日的光芒,此時能找到遺蹟並寫在筆記裏留給後世,便已知足。這便使我們更加感懷。

豁達背後的苦,“苦”得如泣如訴。

秋雨先生在這場近乎宏偉的旅途中找到了歷史與文化的苦澀,那是作為一個行者的價值實現,秋雨先生腳下的路,心中的路,都匯聚成眼前的這本《文化苦旅》。多久以前,我還是不明白這苦的。

想要明白歷史與文化種種的苦,似乎就只有兩條路。一條,來一場這樣宏偉的文化苦旅,深切體會;一條,讓心靈在文字中頓悟。而秋雨先生是文化苦旅的鼻祖,任何只有行走而沒有慨歎的旅行都不算是真正走上過旅途,而無病呻吟的慨歎是濫竽充數的天馬行空。是他,給予我們靈魂的“文化苦旅”。

我的腳步,穿行於大江南北,穿行於歷史,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一種無疆的境界,就是在秋雨先生的`書中,不僅僅侷限於土地的無疆,更是時空的無疆,思想的無疆,思想的無疆是多麼的豪邁與奔放,是最遙遠、最廣袤的無疆。“未來將屬於兩種人,思想的人和勞動的人。實際上這兩種人是一種人,因為思想也是勞動。”唯有行走,唯有思想,才能帶給你無疆的未來。

土地的無疆讓我們領略時空的更迭變換;時空的無疆帶給我們獨立的思想;而思想的無疆讓我們忘卻了他們只是存在於歷史中的人們,與我們毫無關聯,功臣也罷,罪人也罷。當我們有幸能夠得見那些歷史的遺蹟一眼,就好像來到了他們身邊。

要麼旅行,要麼讀書,身體和心靈,總有一個要在路上,總有一個,要去體悟行者無疆的境界。如果你此時正被年齡禁錮,沒有辦法來一場需要無限學識和勇氣的文化苦旅,那麼,你便放空自己,在侷促的房間也好,遼闊的山野也好,只要你翻開《文化苦旅》,你便成為了行者,能夠領悟無疆之境界。

秋雨先生是真正的行者。他在不惑之年受到了一位美國教授的影響,便毅然決然地辭去官職,走出書齋,踏上了旅途,開始了文化苦旅。最開始的黑白照片裏的秋雨先生,髮絲微亂,眼神中是沉重的嚮往、思索與追尋。我在他的眼裏找到了一枚厚重的靈魂。

行者擁有無疆的靈魂。

讀《文化苦旅》有感12

既然是漂泊旅程,那麼,每一次留駐都不會否定新的出發。基於此。我的筆下也出現了一些有關文化走向的評述。

—泰戈爾

我不知道,到底是懷着一種怎樣的心情,餘秋雨踏上了這趟文化之旅。而又時懷着一種怎樣的心情,他一路洋洋灑灑,在紙上銘刻下了一路的歷程。

他曾經説過那是一種很和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提筆就感到年歲的陡增。不管是春温秋肅,還是大喜悦大悲情,最後總要閉一閉眼,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

但即使是這樣一樁勞其筋骨的苦差事,但卻仍做的樂此不疲。是什麼使他無法抗拒。那是一種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那是一種虔誠的信仰,是一個信徒對文化的頂禮膜拜。

苦,苦,苦。這趟文化之旅的確是苦。

是誰,時常徘徊在河畔,痛心那些被別人褻瀆和遺忘的文化。那個老人臉上,是化不開的固執。

路徑莫高窟,卻苦於不懂得珍惜文化。多無奈,那麼輝煌的莫高窟,卻只由一個道士來掌管,他是如此渺小,如此卑微,如此無知,讓人竟無處傾瀉滿腔的憤慨。只得是一臉的苦笑,這是一個巨大的悲劇,而他只是戲前的小丑罷了。只可惜了那滿箱沉重的經文,飛天華麗的.轉身,那些夜夜細細織起的絲絹,僅只是換來一沓骯髒的錢財。

路經廬山,他苦於對文化的破壞。廬山竟成了諸多政治活動的寄居地。“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這如此清秀,純淨的廬山,盡蒙上了金錢,政治的色彩,多麼悲涼。那密密層層的雲霧,都藏進了功利的經緯網中。餘秋雨不禁感慨:難道廬山和文人從此失去了緣分?少了文人的廬山,免不了少了份韻味。正如他所説“沒有詩人的廬山,就像一個廟宇沒有晨鐘暮鼓,就像一位少女沒有流盼的眼神。”

路經山海關,他苦於文化的被遺忘。餘秋雨一直堅信:語言便是一種音符,輕輕吐出,就能托起一個湮沒的天地,開起一道生命的閥門。如此神聖的語言卻被有些華僑輕易地拋棄。換了一住地,就換了一種口音,換了一身的文化。徹頭徹尾、心安理得地隸屬另一個民族,另一種文化。那些根深蒂固於土地的根系,那些觸及先人墳墓的枝條,硬是被深深地拔起,修修剪剪,儼然有了外國的樣子。

一路的遊,一路的苦澀。然而,最讓人難以忘懷的,便是莫高窟。

一路走來,敦煌的壁畫,盡是歷史的寫照,是一千多年的層層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北魏的色彩濃郁,沉着的如同立體,筆觸奔放豪邁的如同劍戟。那是一股力,將北魏整個凝聚於此。隋唐時的畫有了香氣、笑聲和脈搏,有了呼吸和牽掛,有了圓潤的線條和硬朗的輪廓。到了元朝,已頗覺勞累,像是成了一個長途的旅人。它以最聖潔的姿態,引領人們走向寓言和神話。於是周圍都變得安靜,呼吸變得勻穩,只是輕輕彎下腰,詢問起每一筆線描的故事。當走完一整片畫,伴隨着飛天,像是經歷了五千年的歷史,厚重沉澱,像是進行了一場莊重的彌撒。

苦,苦,苦,腳印是一串歷史的見證,是苦是憂,都凝結於此……“多少情笑和吶喊,多少脂粉和鮮血,終於都喑啞了,凝結了,凝結成一個角落,凝結成一種躲避。躲避着人羣,躲避着歷史,只懷抱着茂草和鳥鳴,懷抱着羞愧與罪名,不聲不響,也不願讓人接近。”

玉門關的雪永遠也癒合不了這文化的傷口。一切是空殼,種種的一切都在那些隨手可拾的細節裏還魂,在洞庭湖的一角具象出血液,在貴池灘拔節出骨骼,在柳具祠裏點睛,在白蓮洞裏生出翅膀。種種的一切拆分後的偏旁和部首,還原至當初的位置,誰都可以看得出那個大大的“苦”字。

這場文化之旅實在是苦!但又何止一個“苦”字了得。

讀《文化苦旅》有感13

難得有了一陣子的閒情逸致,便輕輕翻開了這本《文化苦旅》,讀後,感慨萬千。

或許有人會説,文化為我們所展現出來的一切,皆是銀裝素裹、分外妖嬈,但他們何曾想過,文化竟有苦澀的一面!

久遠的歷史之路,鮮花耀眼,可那鮮花一旁的一棵古樹,卻衰老滄桑,不知經歷了多少次的風吹雨打。漫漫的歷史長河,宛如仙境,夢幻飄渺,可那湖水之下的礁石,卻傷痕累累,不知承受了多少次波濤的衝擊。

現在的文化總是將她們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那漂亮的外表,那所謂的”打扮“,或許就是文化的經歷與結果罷。就敦煌莫高窟而言,它是由一位名為樂樽的和尚來到此處修築的,石壁精美,結構美觀,氣息古樸,夕陽之下,落輝滿窟,彷彿萬物都在它那柔和的眼中被看透,它如今的美麗,也就是綿綿歲月的傑作,還記得作者對它做出了這麼一個評價:它的'歷史,就離不開工匠斧鑿的叮噹聲。是啊!一幅極佳的藝術作品,又怎不會是在千錘萬鑿之下誕生的呢?

我們的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或許現在可以看見一些企業家,坐在名貴的椅子上,抽著名貴的煙,他們都是一些成功者。難道一個人的成功天生便有?不,人們唯有在人生路上歷經磨難與挫折,在艱難險阻面前逆流而上,方能獲取經驗,為成功之路鋪上一塊又一塊的磚。

在少年時,我們需要經歷一些必要的挫折,或許也就是如此,我們往後的成就才會更加輝煌。

古今人皆歎: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讀《文化苦旅》有感14

在距今半個世紀之久的明朝,寧波月湖西畔,一位身着朝服的官員揹着一隻近乎磨白了的藍布包袱,手中緊緊攥着一張卷邊的墨紙,佇立在湖邊,朝着遠方的晨曦久久凝望。他是範欽,他在尋找下一個文脈連接處。

範欽一生輾轉各地,最高官職以兵部右侍郎為終。很難想象,如此一位官吏,竟然與藏書這一項事業存在交集。餘老就曾在《風雨天一閣》一文中作出了個人的見解——先是功利,再是熱愛,最後堅守。不可否認,範欽的藏書事業着實創造了一番輝煌,但是藏書事業的開始卻是以謀求仕途高升為目的的。但是,在收集了各方政書、實錄、地方誌後,範欽在機械的搜尋、研讀、實踐官場理論後,恍然發覺自身興趣似乎與藏書開始了一段似有若無的微妙關係。適逢此時範欽在官場上遭受誣告而因“廷杖”入獄,這一切徹底改變了他一心求官酬志的熱情,卻轉而將這似火熱血一門心思拋灑在壯闊的藏書事業上。退去朝服,範欽走得更加輕鬆;拋去雜念,範欽找尋的是生生不息的中國文脈,傳承的是延綿不斷的文化基因。

範欽的熱愛和堅守已經達到了一種極致,以至於這座始創明朝的天一閣能夠逃離朝廷的搜刮、戰亂的危難與水火的無情,如今已併入於世界三大家族藏書閣之列。但就像餘老在書中反覆提及的,藏書雖然完好的.保存了,但如果沒有廣泛的傳播與普及,再多再好的古籍也只能淪為一堆廢紙,在中華文明的纜索上發出沉重的歎息。

“藏”不是終極目的,藏書的關鍵在於將其廣泛傳播。偉大藏書家範欽在這一點上確實略有欠缺,所以更需要如今的我們擔起使命。在多元文化競爭的社會轉型期,挖掘傳統文化的深層精神內核,將其坦示世界成為了我們的共同責任。同時,我們又面臨着這樣一個棘手的問題:傳統到底應該用何種方式健康久遠地傳承?不經聯想到對待韓國泡菜申遺事件,與其計較泡菜的原產地在不在中國,四川泡菜的味道有沒有韓國的好,不如將目光着眼於傳承、創新本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就傳播而論,不能持有故步自封的態度,更不能不問目的愚忠式地傳遞責任,而是要懷着開放包容的心態,在與世界各地區特色文化的交融互鑑中迸發出新的生命活力,以一種飽滿昂揚的精神面貌屹立於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讀《文化苦旅》有感15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讀完這本書後也從中找出了絲許的感覺。

日記

作者餘秋雨先生從九三年開始從上海戲劇學院辭職後,便慢慢地行走在青史曾經駐足的角角落落。用他獨具的慧眼和感悟纂寫着一段段親身感悟。或許作為我們是沒有這樣的機會去嘗試這樣的一種體會,這種苦行僧般的高尚,我們只是以另一種特殊的方式在傳承着這樣一種精神。

讀《文化苦旅》,是讀行走的哲學。在遊歷山水之間,去感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諦。我們去到了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總是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裏發生過的一切,曾經在我們所站的這個地方有誰走過,又發生過的什麼樣的歷史事件呢,又是誰在這裏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又是什麼呢等等。就在這樣的一瞬間裏,那所有的一切都會很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會油然而升,歷史古蹟所藴藏着的精神與文化重燃而生,使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了一般。那我們的教書育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與學生們做着不同的互動,在同他們的交流中,我感覺到他們對知識的渴望,此時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覺自己是無比的自豪。我們在默默耕耘的同時,看到學生們快樂成長,在知識的海洋中暢快的遊歷着,我感覺到無比欣慰,感覺我們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讀《文化苦旅》並不是在欣賞山水風景,而是在對歷史的滄桑的一種回顧,歎息和哀傷,也是對人生的一種激勵。一次次的漂泊旅程,都是在增長我們的智慧,洗滌着我們的心靈。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又能讓我們得到一種啟迪,一種精神的寄託。文化的傳承,歷史的見證在這裏留下了最真實的寫照。歲月的流逝,讓歷史的滄桑在人們的記憶中早已經是越磨越淡,漸漸地淡出人們的生活圈子,時間磨損了最值得深藏的.記憶,或許也只有當我們身臨其境的那一刻才能將這些詮釋出來。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同樣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教學是一種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孜孜不倦,我們看不到吶喊聲,沒有歡呼聲,更加沒有掌聲。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教師面對的是學生的未來,而不是個人眼前的榮譽和利益,要立足於學生的成長。因此教書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從大處着眼。更不能因長久以來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而習慣於只看眼前,不顧將來,以剝奪學生個性為代價換取教師的師道尊嚴,以犧牲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代價,過分苛求學生的成績,換取暫時的高分。教學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讀着《文化苦旅》,讓我漸漸地明白了很多東西。我想,讀一本書除了能夠獲得理性和知識的收穫之外,最大的享受可能是那種喜悦,有所思有所悟的那種喜悦。讀《文化苦旅》並不是一件舒心的事,因為需要用全部的心去感悟。但是讀着讀着,便會有所收穫。猶如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發現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其階段性,不能強求一致,更加無法整齊劃一。而真正能夠給學生以偉大啟迪和深刻影響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的細節。要知道學生們真正的想要的是什麼,想聽的是什麼,感興趣的是什麼,然後引導學生自讀、自悟。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及時的表揚,真誠地賞識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僅僅有責任心還是不夠的,變單純的“責任”為豐富的“情感”,才是真正的關鍵之所在。這些是我在讀完《文化苦旅》後的所思,所想,所感。

標籤: 苦旅 有感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wenhua/71j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