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文化 >

中西飲食文化對比

中西飲食文化對比

吃還是人們聯繫感情、社交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交際應酬活動多在餐桌上完成。俗話説就是填飽肚子,就是一個“吃”字。小編為你整理了中西飲食文化對比,希望對你有所參考幫助。

中西飲食文化對比

文化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英國文化學家泰勒説:“文化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任何人作為一名社會成員而獲得的能力和習慣在內的複雜體。飲食文化作為文化的一個分支,是指人們在長期的飲食消費過程中創造和積累的物質財富總和,是關於人類吃什麼、怎麼吃、為什麼吃的學問,涉及飲食品種、飲食器具、飲食方式、飲食觀念、烹調方法等等。但如今因為“習慣成自然”的習慣思維,很少有人去探析飲食中所藴含的文化,更少有人深入進行中西飲食文化的對比分析。其實,飲食文化是中西文化的一個側面,通過“旁敲側擊”,可以為我們進行跨文化交際的研究提供一個很好的視角。中西飲食也如同其他文化一樣,在傳播、交流中不斷的碰撞、融合,為世界飲食文化添磚加瓦。 中西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維方式從根本上早就了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也反映中西方人不同的文化信仰及思維習慣 俗話説“民以食為天”,“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所以説每個人每天必須做的一件事就是吃飯,飲食是人們再熟悉不過的事情了,是人類最基本的生存活動之一,是人類社會生活的主要內容,也是文化的先驅。無論是從事物原料的採收、加工還是從飲食習慣、飲食方式及飲食觀念來看,飲食文化無不反映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底藴、民族風情、生產模式及哲學理念。由於受地理環境、歷史因素等的影響,中西飲食文化各樹一幟,各領風騷。

而同時,各民族飲食文化作為一種文化也在文化發展的過程中烙上了各個民族文化的烙印。中國飲食有着二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創造了無數的燦爛文明,在這種文化藴藏中,使中國的飲食更加博大精深,其技術之高超,菜式之多樣,造型之精緻,不得不令人驚歎;而西方的一些國家曾淪為一些國家的殖民地,並且彙集着來自世界各國的移民,因此這些國家深受其他國家飲食文化的影響,博採眾長,並結合自己的飲食習慣,從而使西方的飲食文化成為一種精巧專維、自成體系的綜合性飲食文化。中國人注重“天人合一”,而西方人注重“以人為本”。 接下來,我們就從烹飪方式,飲食方式,營養和美味的追求等方面對中西飲食文化進行詳細的比較並分析其中的差異。

就烹飪方式而言,中國人的烹飪方法歷來以食譜廣、烹調技術的精緻而聞名於世。中國的烹飪強調隨意性,各大菜系各有所長,都有自己的特色,即便是同一菜系的同一個菜,所用的配菜及各種調料的搭配,都會因廚師的個人風格而有所不同。即便是同一個廚師做同一道菜,也會就季節、場合、用餐人身份的不同而加以調整。同時,同一道菜還可能因廚師的即時情緒變化而做出不同於其原烹飪特色的菜餚。據史書載,南北朝時,梁武帝蕭衍的廚師,一個瓜能變出十種式樣,一個菜能做出幾十種味道,烹調技術的高超,令人歎為觀止。烹飪在中國向來被視為一門藝術具有極大的趣味性,還帶有一定的遊戲性,吸引着眾多以飲食為人生之樂的國內外人士,幾乎可以説是中國飲食的專利,它同中國傳統文化的緊密結合,體現了嚴密性與即興性的統一,使之達到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境界,令西方乃至世界其它民族可望而不可及。

中國烹調的核心是五味調和,即講究整體配合效果,最終要求其美味可口。而要配合得好,就需要掌握好調和的分寸,這就使烹調成為一門大學問。中國人管做菜叫烹調,但實際上是以調為基本的手段,即將多種原料再加上各種配料、調料"在鍋中加熱、攪拌、調和而成。在西方語言中根本找不到與烹調確切的對應詞彙,英語的cook,法語的La cuisine都是烹熟的意思,即所謂的以“‘煮’包括‘煎’’炸’為其主要手段"將原料放入水中或油中"略加調料"用火加熱。

英語中也沒有廚師,chief來源於法語 le chief,這個一般指稱伙伕。英語中原也無menu菜餚,這個詞來源於法語’le menu’(一詞"而稱之為裝盤菜)他們也沒有gourmet美食家",來源於法語gourmand(一詞"只好借用催眠曲裏的字"稱之為greedy gut貪吃星.由此看來"中國人把做菜叫“烹調"這意味着我們歷來將烹與調合為一體。西方原來有烹無調"雖説現在也有了調,但仍屬前後分立的兩道工序。中西烹調的這一不同"體現了中西文化的差異,突出原料的本味"就是突出該原料的個性"強調它的與眾不同,這正和西方文化的注重自我個性"注重標新立異,分界的心理張力是一致的。而突出眾味,追求調和後所產生的新味"則體現了中國文化的注重他人"注重羣體"注意求同!取中!和合的心理傾向。

與中國截然不同的西方烹飪,其菜餚製作講究規範性,要求調料的添加量要精確到克,烹飪時間精確到秒。就拿西餐中的牛排來説吧,除了可以根據自己口味添加的調料以外,剛做出牛排的味道從紐約到舊金山如出一轍,其配菜也只是番茄、土豆、生菜有限的幾種;再拿美國來説,其食品廣告鋪天蓋地,但也依舊是萬變不離其中,炸土豆條、炸雞、炸魚塊、麪包夾肉等;1995 年第1 期《海外文摘》刊載的《吃在荷蘭》一文中還描述了“荷蘭人家的廚房備有天平、液體量杯、定時器、刻度鍋,其調料架上排着整整齊齊、大小不一的幾十種調味料瓶,活像個化學實驗室”。烹飪在西方已成為了一份機械性的工作,毫無趣味可言。而在現代西方烹飪技術之上發展起來的分子料理更是將科學的烹飪方式發揮到淋漓盡致。分子料理就是運用化學理論於煮食之上,將食物的分子進行重組,其最大的特點就是:眼見未必為實,不入口也不知道它是什麼。例如一道叫神仙爆米花的菜就是將熱脆的爆米花放進零下196度的液氮裏爆炒,創造出了冰火兩重天般的新穎搭配。這體現了西方人於飲食強調科學與營養的烹調方式以及嚴格按照科學規範行事的行事風格。至於中西方的飲食方式,我們將從進食方式,飲食結構,餐具的使用三方面進行簡析。

吃中餐時,無論是什麼樣的宴席,食客們都是圍坐在餐桌旁,廚師做好飯菜以後,將所有的飯菜都?於食客的中央,食客們可根據各自的喜好各自行選取相應的飯菜,即各取所需。它既是一桌人享用的對象,又是大家交流感情的媒介。然而,在吃西餐時,餐桌上的任何一種飯菜都不屬於任何一個食客,主人會預先根據來客的多少將準備好的飯菜分為相應的份數,廚師將做好的飯菜分成相應的幾份,將每一份飯菜端到相應的食客面前,然後自顧自地食用,每個食客只能吃各自的那一份飯菜;中國人還喜歡勸酒、夾菜,舉杯共飲,氣氛和睦生趣。而西方人則沒那麼熱情,且客人與主人之間也沒那麼客氣,他們更注重個人的獨立性;此外,中餐講究豐盛,品種多樣,從主菜到湯,到甜點,到水果,可謂琳琅滿目,且對上餐次序也非常之講究。而西方人在宴客時,則是以牛、羊、豬排等為主食,餐後甜品以甜為主,種類有煮燴類、炸制類、酥皮類、布丁類、冰糕類。有人會問,熱狗、三明治等與正餐的關係,其實這只是快餐食品,對西方人而言,這隻能是快節奏生活下的職業食品,是不能取代正常的飲食享受的。

中國人的飲食結構以穀類即澱粉為主,西方人的飲食結構則以肉類(蛋白質為主,凡飲食都離不開菜。中國菜的菜字為形聲字與植物有關,在中國人的菜餚裏素菜是平常食品,葷菜只有在節假日或生活水平較高時才進入平常的飲食結構,所以中國自古便有菜食之説。菜食在中國人平常的飲食結構中占主導地位。而西方人秉承着遊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統,以漁獵、養殖為主,以採集、種植為輔。葷食較多,吃、穿、用都取之於動物連西藥也是從動物身上攝取提煉而成的。

有人根據中西方飲食對象的明顯差異這一特點,把中國人稱為植物性格,西方人稱為動物性。反映在文化行為方面,西方人喜歡冒險、開拓、衝突,而中國人則安土重遷,固本守己。這是因為食肉為主的民族是同各種野獸打交道,所以必須具備強悍的體魄和進攻性的性格。而以穀類為主的農業民族,其對象是土地和農作物,他們需要的不是進攻和兇猛,而是在耕作時的精心照料和耕作後的耐心等待,因而他們的性格必然傾向於平和閒靜。的確,西方人如美國人在開發西部時,他們把整個家產往車上一拋,就在隆隆的輜重聲中走出去了。而中國人則時時刻刻記掛着家和根,儘管提倡青年人要四海為家,但在海外數十年的'華人末了還是拄着枴杖來大陸尋根問宗,這種葉落歸根的觀念人文精神不能不説是和中國人飲食積澱相通合,它使中華民族那麼地富有凝聚力,讓中國的民俗那麼地富有人情味。

在食用餐具方面,中西差異就更為明顯了。中國人包括亞洲一些黃種人的國家,使用的是筷子、湯匙,吃飯用碗盛。而西方人則是盤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湯也有專門的湯匙。筷子和刀叉作為最具代表性的兩種餐具,代表着兩種不同的智慧,不僅僅是帶來了進食習慣差異,影響了東西方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影響了東西方人生活觀念。遊修齡教授認為,刀叉必然帶來分食制,而筷子肯定與家庭成員圍坐桌邊共同進餐相配。西方一開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講究獨立,子女長大後就獨立闖世界的想法和習慣。而筷子帶來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單元,從而讓東方人擁有了比較牢固的家庭觀念。雖然不能將不同傳統的形成和餐具差異簡單對應,但是它 們適應和促成了這種分化則是毫無疑問的。筷子是一種文化傳統的象徵。華人去了美國、歐洲,還是用筷子,文化根深蒂固,而老外們在中國學會了用筷子,回到自己的國家依然要重拾刀叉。

基於以上幾方面,我們可以發現,中西方的飲食文化差異與其自身的文化背景的不同有很大的關係。中國人崇尚集體主義而西方人則信奉個人主義。

集體主義思想在亞洲有着很深的歷史根源。250多年以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對儒家文化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國文學中也不難發現含有集體主義的諺語,如“獨木不成林” ,“眾人拾柴火焰高”。在中國文化中,人們崇謙虛知禮,不喜歡爭強好勝,社會風氣也往往封殺過於突出的個人,正所謂“行高於眾,人必非之” 。集體主義取向佔據主導地位,強調個人要服從集體,追求個性獨立發展被視為是一種嚴重的個人主義,被認為是追求自由散漫的生活作風。 集體主義通過區分羣體內和羣體外兩種社會框架為特徵。在集體主義為指導的文化下,人們以羣體內部(如家庭、親屬、家族、機構等)的關係為依靠,希望羣體給予個人幫助照料,同樣地,個人對羣體也報以極大的忠誠之心。集體主義強調羣體大於個人,羣體內的個人更趨向於合作性。因此,東方人在交際中傾向於使用間接的表達方式,為他人着想,尊重集體意見,加強合作關係。以飲食為例,中國人趨向於“有福同享,精美的菜餚要大家一起享用才有氣氛,才能體現同呼吸、共患難的民族文化。

西方最主要的價值觀念就是個人主義,這種觀念在美國尤為顯著。從廣義上來講,個人主義指起源於十七世紀英國哲學家約翰·洛克所提出的一系列理論,他認為每個個體都是獨一無二的,是自然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個人主義的起源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公元前兩百年,拉丁詩人恩尼烏斯就給過人們這樣的建議:“Don’t expect strangers do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self.” 一語道破了個體的獨立性。後來,本傑明·富蘭克林寫道: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themselves.英語中也有和個人主義有關的諺語,如:“A man’s home is his castle.”意思是一個人的家是不可侵犯的,未經許可不得入內西方人強調隱私權.”詢問個人的年齡、財產、婚姻狀況、宗教信仰等,即是侵犯T 別人的“城堡”。 諸如“How old are you?How much that car cost you?Are you married? Are you a Christian?

等問題在交談中是要避免問的。個人主義這一概念在西方反響強烈。在崇尚個人主義的社會中,個人目標高於對羣體的忠誠個人對某一特定的羣體有太多的忠誠感,他們認為自己屬於很多羣體而且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改變本人的角色,如改變祈禱的教堂,更換僱主等等。

在注重個人自由發展視個體為中心的西方文化中,相對於合作來説,人們更鼓勵競爭個人目標先於集體目標。人們在情感上不依賴於機構和團體。這種文化強調個體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成功為導向重視直接明確的交流和自我決策。因此反映在飲食上,就有人把中式宴會比作是集體舞,而把西式宴會比喻為交誼舞。

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個人主義是西方人的特性而集體主義是東方人的特質,但是這兩者並不是相互分離的實體,也就是説,並不是西方人不具備集體主義精神,而東方人缺乏個人獨立,中西方文化中都包含有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的價值觀。

將飲食文化的縱向和橫向發展結合起來,我們可以發現,中國飲食文化有着與眾不同的魅力及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中國的飲食文化能夠從中原地區的魯菜發源至今衍生出八大菜系,現今又與各國小吃,各色餐飲同在街頭林立,這與中國飲食文化中中國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元素有着密切的關係,中國文化在中國飲食文化的注入中讓中國飲食文化擁有了包容和創新的氣度,因此,我個人對中國飲食文化未來的發展是十分看好的。

而説到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方向,我覺得應該會有以下這幾個方面吧。 一是順應中國國民的飲食習慣和需求的變化,順應歷史潮流的發展,不斷演變以適應中國國民的需要。而這些變化中想必會有中式快餐的出現,現今日益加快的生活節奏讓世界各國的都市男女們對飲食有多了一層方便快捷的需求,而中國自古以來都視三餐為人一天中很重要的事,因此中式的快餐還有諸多可以發展的地方,市場前景也將是很廣闊的。

二是中醫藥膳,食補進食的進一步發展,中醫藥膳乃中國之偉大發明,藥膳文化一直薪火相傳至今,有着諸多好處,能夠解決許多現代科學醫學無法很好地解決的問題,而中國民間擁有大量還未開發的藥膳進補資源,如能進一步合理開發,將能夠為弘揚中國飲食文化做出重大貢獻。

三是發揮中國飲食擅調味的優勢,與西方餐飲注重科學營養的長處相結合,使中國飲食能如虎添翼,增強在飲食界的競爭力,力爭引領科學美味,健康營養的世界飲食潮流。

標籤: 飲食文化 中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wenhua/7wne9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