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冬至節 >

冬至養生方法(6篇)

冬至養生方法(6篇)

冬至養生方法1

冬至節氣養生要如何做冬至養生攻略

冬至養生方法(6篇)

禦寒

冬至是"數九"的開始,冬至養生的首要任務就是做好防寒保暖。在飲食上以温熱為主,如食用糯米、狗肉、大棗、桂圓、芝麻、韭菜、木耳等,少吃冷飲、海鮮等寒性食物;外出時注意保暖,老人在早晚氣温較低時儘量少出門,適度保暖、適量運動。

養藏

冬至後,天氣寒冷、陽氣伏藏,順應這一變化,此時養生應注重於"藏",早睡晚起,勿過渡操勞;避免急躁發怒,以免擾動藏在內的陽氣。補養腎臟十分重要。

補陽

冬至時陰氣已達到極盛,陽氣開始萌芽。順應這一趨勢,冬至養生亦應適當補養陽氣,可以適當吃一些羊肉、枸杞、韭菜等藥食,注意生活規律,定時開窗換氣,常呼吸新鮮空氣適當進行室外體育鍛煉。

益陰

《內經》有"秋冬養陰"的説法,而北方冬季氣候一般比較乾燥,常有大風天氣,因此,滋益陰精也是冬至養生的重要內容。辛辣厚味、燒烤油炸食物少吃為妙,平時多喝水、多吃水果,卧室內要適當通風並注意保持一定的濕度,預防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晚上泡泡腳

正所謂"寒從足下生",在中醫的陰陽屬性上,寒邪屬陰,下半身屬陰,所以冬天腿腳的保暖尤為重要。對於血寒的人,可以每天堅持用熱水泡腳。泡腳的時候,最好選用高一點的塑料桶或木桶,可是將整個小腿的下半段都泡到。

預防感冒

冬天除了用飲食預防感冒外,還可以食用一些特別的手段來保護身體。比如將麝香虎骨膏貼於湧泉穴上,24小時更換一次,這樣可以起到預防感冒的效果。

20xx冬至養生方法有哪些冬至養生祕訣

1、清內火

冬天是"上火"的高發期。吃了過多的熱性食物,積聚在消化道內,就會導致上火,稱為"食火"。經常貪玩或加班熬夜,尤其是晚11點~凌晨1點不睡,容易導致體內的陽氣持續亢奮,引發內臟出現上火症狀,稱為"情緒火"。

2、飲大麥茶清食火

冬至季節由於體內陽氣開始萌動,容易上火,所以很多人過了冬至可能有很多不適。大麥茶剛好有清火功效,可以清除體內積累陽氣轉變成的火氣。每天3杯大麥茶,飲食之火會漸消漸退。

3、飲合歡花茶清情緒火

中醫認為我們日常的情緒都可以引起"上火",當喜怒憂思過度時,就產生了"情緒火"。這種內火出現後,脾氣會變得非常煩躁,此時一盞解鬱怡情的合歡花茶是很有必要的,合歡花是中醫化解不良情緒的第一食材。每天20朵,泡在茶飲中,一天都會情緒愉悦。

4、通腸道

如果你經常精神不振,尤其每到下午三四點體力下降很快,到了夜晚卻煩躁、疲勞不易入睡,這是因為體內痰濕代謝廢物太多,需要"通腸道"。我們説的可不是簡單的"排宿便",而是一種促進腸道內新陳代謝的方法,有利於深冬季節的體內儲備更新和增加,不論是否有便祕都可以用。

冬至養生方法2

禦寒

冬至是“數九”的開始,冬至養生的首要任務就是做好防寒保暖。在飲食上以温熱為主,如食用糯米、狗肉、大棗、桂圓、芝麻、韭菜、木耳等,少吃冷飲、海鮮等寒性食物;外出時注意保暖,老人在早晚氣温較低時儘量少出門,適度保暖、適量運動。

養藏

冬至後,天氣寒冷、陽氣伏藏,順應這一變化,此時養生當注重於“藏”,早睡晚起,勿過度操勞;避免急躁發怒,以免擾動閉藏在內的陽氣。補養腎臟十分重要。

補陽

冬至時陰氣已達到極盛,陽氣開始萌芽。順應這一趨勢,冬至養生亦應適當補養陽氣,可以適當吃一些羊肉、枸杞、韭菜等藥食,注意生活規律,定時開窗換氣,常呼吸新鮮空氣適當進行室外體育鍛煉。

益陰

《內經》有“秋冬養陰”之説,而北方冬季氣候一般比較乾燥,常有大風天氣,因此,滋益陽光也是冬至養生的重要內容。辛辣厚味、燒烤油炸食物少吃為妙,平時多喝水、多吃水果,卧室內要適當通風並注意保持一定的濕度,預防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晚上泡泡腳

正所謂“寒從足下生”,在中醫的陰陽屬性上,寒邪屬陰,下半身屬陰,所以冬天腿腳的保暖尤為重要。對於血寒的人,可以每天堅持用熱水泡腳。泡腳的時候,最好選用高一點的塑料桶或木桶。一是可以將整個小腿的下半段都泡到。二是水量比普通的盆大些,也不容易涼。如果頭部微微出汗,是最好的。根據各人喜好,還可以加入幾片姜或些許鹽,也有助於驅寒和治療腳部皮膚等疾病。此外,怕冷的朋友早上起來的時候,也可以喝杯薑糖水,能温脈養血。

預防感冒

冬天除了用飲食預防感冒外,還可以食用一些特別的手段來保護身體。比如將麝香虎骨膏貼於湧泉穴上,24小時更換一次,這樣可以起到預防感冒的效果。

另外將食用的小蘇打用涼開水配成6%的水溶液或5%的醋溶液,每次滴鼻2~3滴,或用棉籤蘸取擦鼻孔,每3小時一次。用茶壺或者茶杯一個,倒入開水後使鼻孔對着冒出的蒸汽呼吸,距離以能忍受為宜,直至水不冒氣為止,每日5次,對預防感冒和鼻炎都有一定好處。

適當的吃堅果可以補充身體所需

説到堅果大家一定會想到很多種,瓜子花生這兩種比較普遍經常吃的我們就不多説了。我們要經常吃些核桃、栗子、松子、榛子這樣的堅果,這樣的堅果營養價值更高,就連孕婦在懷寶寶的時候都是要吃這些堅果好讓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裏補充每天身體所需的養分,無論是胎兒還是小孩子經常吃這些堅果可以使他們更聰明。所以就連孕婦都可以經常食用的食物,我們在這個適合滋補的節氣裏有什麼理由拒絕這些堅果呢。

適當調好空調温度不能過高也不要過低

冬至的時候我們北方的家家户户已經開始供暖了,而且已經供暖一段時間了,即使是在農村各家各户也已經燒了熱熱的暖氣或者爐子來保暖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我們把温度調的高我們就不會冷,但是我們也不能做到一個冬天都不出屋吧。所以我們在室內的時候空調、暖氣的温度不要調的太高,不能和室外的温度相差太多,那樣如果我們外出的話很容易感冒。

天氣晴好的情況下要經常曬曬太陽

冬至以後的天氣也是“喜怒無常”所以晴好的天氣對於冬至來説應該是難得的,所以在晴好的天氣裏我們要經常曬曬太陽,這樣不僅可以使身體暖和,小孩子經常曬太陽的話還可以補鈣。所以無論是老人還是小孩子在天氣晴好的時候都需要在太陽底下曬曬太陽,這樣有利於身體健康。

謹記冬至進補四大忌

一忌虛實不分

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虛則補,不虛則正常飲食就可以了,同時應當分清補品的性能和適用範圍,是否適合自己。專家認為,進補主要作用是“補虛益損”,而虛又分氣虛、血虛、陰虛和陽虛四種,各有各不同的補法。

二忌無病進補

無病進補,既增加開支,又會傷害身體,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另外,補藥也不能多多益善,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

三忌盲目食狗肉

一些體質虛弱和患有關節炎等病的人,在嚴冬季節,多吃些狗肉是有好處的。但不宜盲目食狗肉,以免食用狂犬肉,染上狂犬病。吃狗肉後不要喝茶,這是因為茶葉中的鞣酸與狗肉中的蛋白質結合,會生成一種物質。這種物質具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可使腸蠕動減弱,大便裏的水分減少。因此,大便中的有毒物質和致癌物質,就會因在腸內停留時間過長而極易被人體吸收。

四忌慕名進補

雞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喝的,雞湯(包括燉雞湯和下藥材熬的雞湯)營養豐富,雞湯所含的營養物質是從雞油、雞皮、雞肉和雞骨溶解出的少量水溶性小分子,其蛋白質僅為雞肉的7%左右,而湯裏的雞油大都屬於飽和脂肪酸。

冬至養生方法3

冬至的養生方法

1、生活起居:冬至起居注意事項

冬至在養生學上是一個最重要的節氣,主要是因為“冬至一陽生”。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節,患心臟和高血壓病的人往往會病情加重,患“中風”者增多,天冷也易凍傷。

因此,在寒冬季節,對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患者來説,要特別提高警惕,謹防發作,應採取以下預防措施:

A.注意防寒保暖。在氣温降到0℃以下時,要及時增添衣服,衣褲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軟寬鬆,不宜穿得過緊,以利血液流暢。

B.合理調節飲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煙,不過度勞累。

C.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緒要穩定、愉快,切忌發怒、急躁和精神抑鬱。

D.進行適當的禦寒鍛鍊,如平時堅持用冷水洗臉等,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性和耐寒能力。

E.隨時觀察和注意病情變化,定期去醫院檢查,服用必要的藥物,控制病情的發展,防患於未然。

2、飲食進補:冬至進補註意事項

冬至日不可吃太過辛辣刺激的食品,過食辛辣只可生陽動火,導致內熱積聚,鬱熱上衝。過食羊肉、狗肉等肥甘厚味,易導致飲食不化,聚濕生痰。北方在補充熱性食物的同時,也得吃一些補充津液的食物,如荸薺、藕、梨、蘿蔔、白菜等。“是藥三分毒”嘛,食補是最安全。

3、精神面貌:冬至養生注意“冬藏”,重點養心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説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説法。

這一節氣的到來是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鋭,為來春生機勃發作準備。正如“冬時天地氣閉,血氣伏藏,人不可作勞汗出,發泄陽氣。”因此,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不可大汗淋漓。

養生也要重點養心,要養生先養善良、寬厚之心,心底寬自無憂。保持精神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不要強求名利、患得患失。兒女要對老人噓寒問暖,使老年人在精神上得到保養。

4、日常保健:冬至鍼灸通穴注意事項

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這個陰陽交接的時候艾灸神闕穴是激發身體陽氣上升的最佳時間。

在冬至前後四天,加上冬至這一天共九天中,可以通過用艾條灸神闕穴的方法養生。把艾條點着後以肚臍為中心,薰灼肚臍周圍就可以了。注意不要燙到皮膚,有温熱的感覺即可。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鐘。

神闕穴是五臟六腑之本,為任脈、衝脈循行之地、元氣歸藏之根,為連接人體先天與後天之要穴。艾灸神闕穴可益氣補陽,温腎健脾,祛風除濕,温陽救逆,温通經絡,調和氣血,對身體非常有好處,甚至會使人第二年都少生病。

5、疾病預防:冬至注意甲流疫情“抬頭” 防治要趁早

流感病毒擁有驚人的傳染力,直接吸入空氣中的病毒,或經手將病毒帶入呼吸道都會引發流感。因此,預防流感首先要切斷流感病毒的傳播,如及時發現和隔離流感患者,少去人羣密集的場所等;第二,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加強體育鍛煉、注意休息、補充維生素C等;第三,有條件的要預先接種流感疫苗;第四,平時可以服用一些有效的流感預防藥物。

冬至應該注意什麼

1、起居有常

在起居上,應早睡晚起,等待陽光出現才出外活動。同時也要多穿衣服,避免不必要的户外活動,防止陽氣過度的消耗。

“起居有常,養其神也,不妄勞作,養其精也”冬令時節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養神氣,勞逸適度可養其腎精。儘量做到“行不疾步、耳不極聽、目不極視、坐不至久、卧不極疲”。

冬至前後睡好“子午覺”在養生學中具有重要地位,除了保證夜間睡眠,午飯後可適當打個盹,但要避免睡時着涼。其次,要注意防風防寒。再次,冬至節氣宜在白天多曬太陽,以利陽氣的生長。

2、鍛鍊不要大出汗

冬至前是一年中陰氣最盛的時候,冬至後雖然陽氣逐漸增加,但實際上氣温下降,人體皮膚的寒冷感覺會更加明顯。此時應注意防寒,特別是頭、背、足三處要保暖。

冬至後不宜進行高強度的體育鍛煉,不宜大出汗。體育鍛煉者可選擇太極拳等動靜結合的運動。在起居上,應早睡晚起,等待陽光出現才外出活動。

3、數九寒天要通風換氣

天氣寒冷,人們在保暖時喜歡緊閉門窗,這會導致空氣質量下降,應該適度打開門窗通風換氣。尤其是學校等人員密集的場所,教室裏空氣往往很濁,不利於學生們的健康,每到下課時更需要打開窗户。

4、壯不競時,精神滅想

養生重點是要養心。要養生先養善良、寬厚之心,心底寬自無憂。冬至養生,要靜神少慮,保持精神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不要強求名利、患得患失;避免長期“超負荷運轉”防止過度勞累,積勞成疾。

5、審慎調食

俗話説,藥補不如食補。在冬至如果能恰當選擇既美味,而又具有補益身體的食物,無疑會讓大家接受。

天寒地凍,首選温補類食物。如雞,羊肉,牛肉,鯽魚等。上述幾種,均屬美味,在冬至可作為進補的佳品。但過多地進食温補類食品,容易上火。

進補平補類食物,如蓮子、芡實、苡仁、赤豆、大棗、燕窩、蛤士蟆、銀耳、豬肝等,這些食物既無偏寒、偏温的特性,又無滋膩妨胃的不足。

還有一類滋補類食物,具有滋陰益腎、填精補髓的功效。主要有:木耳、黑棗、芝麻、黑豆、豬脊、海蔘、龜肉、甲魚、鮑魚等。

冬至養生小常識

冷水洗臉

冬天天氣寒冷,很多人早上會選擇用熱水洗臉,事實上,清晨冷水洗臉不僅能讓人變得清醒、精神振奮,還可以預防冬季外出冷空氣侵襲而引起的感冒。若能結合按摩耳廓、印堂、太陽、頰車等穴則效果更佳。

早睡晚起

在起居上,應早睡晚起,等待陽光出現才出外活動。同時也要多穿衣服,避免不必要的户外活動,防止陽氣過度的消耗。除了保證夜間睡眠,午飯後可適當打個盹,但要避免睡時着涼。其次,要注意防風防寒。

温水刷牙

冬天刷牙最好用温水。醫學專家對牙齒生態的調查顯示,人的牙齒在35-36.5攝氏度的口腔温度下能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35℃左右的温水是一種良性的口腔保護劑,用這樣的水漱口,會使人產生一種清爽、舒服的口感。尤其是在冬天,更需要用温水刷牙,避免引起牙齒敏感。温水的温度以接近體温為宜,太熱的水也不好。

喝温開水

洗臉刷牙後喝一杯温開水,一方面可暖身清洗胃腸;另一方面可稀釋血液,預防腦血栓、心肌缺血,同時能維持細胞滲透力,促進細胞代謝。

熱水泡腳

睡前用55-70攝氏度的熱水泡腳,既解乏,又有助於睡眠。人體的足部穴位很多,在熱水的浸泡下,舒筋活絡,加速血液循環,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尤其是對於凍瘡、足部靜脈曲張的患者。方便時可用中藥泡腳,這裏有個藥方,可以在水中放幾片當歸、紅花、川斷及金銀花等,可以活血補腎,還可以防止冬天皮膚乾燥、皸裂。

冬至養生方法4

一、糖尿病冬至養生之日常起居篇:

冬季對於糖尿病的患者來説是最需要加倍注意的季節。冬季到來血流速度減緩,血粘度增加,糖尿病人的血粘度本身就高於常人,血液中過高的糖分每時每刻都在傷害着血管。所以冬季糖尿病患者心腦血管的犯病率極高,造成死亡的人數也要高於任何季節。同時,冬季由於血粘高、血流遲緩,血樣供給很難達到人體血管末端,極易形成凍瘡。

一旦凍傷,傷口就很難癒合,很多糖尿病人的截肢都是由於傷口的感染形成下肢壞疽所致。所以糖尿病人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是下肢保暖。針對已經出現凍瘡的糖尿病人,這裏介紹一款在家就能自制的凍瘡膏:醫用凡士林、蜂膠各一份,凡士林加熱融化,温度降至36度左右,加入蜂膠液體和珍珠粉各10克,均勻攪拌,每日熱水泡腳後塗抹患處即可。

呼吸道、皮膚、尿路感染等是糖尿病最常見的併發症,且在冬季高發,甚至成為危及生命的因素。故應注意皮膚的清潔衞生,要經常洗澡;注意口腔衞生,堅持早晚飯後刷牙漱口,患有牙病的患者應及時治療;積極治療慢性咽炎、鼻竇炎、支氣管炎,以消除發生肺炎的隱患;儘量避免到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預防感冒,以免加重糖尿病。

二、糖尿病冬至養生之運動篇:

冬至應避免大汗淋漓的高強度運動,否則會使陰津和陽氣丟失,不利於閉藏,還容易感受風邪,尤其是女性,以及陽虛、血瘀體質者要特別小心。鍛鍊者應以強度適中的運動為主,讓身體發熱或微微出汗即可。

冬季運動應以靜態運動為主,但是不要小看這些運動 ,對於振奮精神十分有益。可選擇散步、慢跑、太極拳等,運動強度以微微出汗為佳,不宜過度運動,使大汗出,使陽氣外泄,寒邪容易入侵。運動可有效地改善生理機能,使身體呼吸代謝功能增大,加速體內循環,提高大腦的供氧量,運動時,要選擇在向陽的地方進行,如操場、運動場等,早上運動不宜過早,要等日出見陽光後才運動,以防陰氣太重損傷陽氣。

冬至運動要選擇恰當的時間。如果運動時間不適合,會消耗人體內儲存的能量,擾亂正常的生理週期,無法得到真正的健康。等陽光出現才出外活動,因為冬季天氣寒冷,晨練過早容易使人體受寒冷空氣刺激,誘發心腦血管疾病。何主任建議,時間自由度大的鍛鍊者,可將晨練安排在7點到9點這個時間段;早晨時間緊張的上班族,則可在六七點時進行適度鍛鍊。

三、糖尿病冬至養生之飲食篇:

根據中醫學“冬至是一陽生”的觀點,冬至及隨後的三九天,也是進補的最佳時節,此時進補,可扶正固本,培育元氣。使閉藏之中又醖釀着勃勃生機,有助於陽氣的升發,增強體質和抗病能力,為來年春天陽氣的生髮打下堅實的基礎。

冬至時陽氣初生,火力方微,飲食養生宜順應體內陽氣潛藏,飲食性味宜減鹹增苦,補理脾胃。在飲食選擇上,可以選用牛肉、羊肉等血肉有情之品來滋養臟腑,可多吃核桃、芋頭、枸杞、海蔘、羊腎、益智仁、杜仲等補益肝腎之品,也可結合藥膳進行調補。

由於冬季天寒地凍,人類活動量減少,腠理閉固,陽氣外泄較少,多潛伏於體內,使人體內陽氣相對過盛,陰精相對不足,加之冬季乾燥,人們閉户取暖,更易消耗陰精,因此冬季養生還應保養陰精,飲食上也應注意益腎養陰。

總之,冬季進補既當助陽,又應注意護陰,以期保持人體陰陽平衡。糖尿病患者進補主要針對虛症者,進補前要諮詢醫生,望、聞、問、切,分析臟腑虛實的本質,明確其屬氣虛還是血虛、陰虛還是陽虛,再分別採用補氣、補血、補陰、補陽的方法對症施補。

冬至養生方法5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説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説:“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説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現在,一些地方還把冬至作為一個節日來過。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養生專家提醒稱,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主要是因為“氣始於冬至”,此時生命活動開始由盛轉衰、由動轉靜。因此,冬至之時更應科學地運用養生之道,調理得當。

養生專家建議,冬至時節飲食宜多樣,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適當選用高鈣食品。食宜清淡,不宜吃濃濁、肥膩和過鹹食品。冬天陽氣日衰,脾喜温惡冷,因此宜食温熱之品保護脾腎。吃飯宜少量多餐。應注意“三多三少”,即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多,糖類、脂肪、鹽少。

飲食:多用温補少食寒涼

冬至是“冬令進補”的最佳時節,民諺素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今年冬令補,明年可打虎”之説。”冬至以後“陰極陽生”,此時人體內陽氣蓬勃生髮,最易吸收外來的營養而發揮其滋補功效,充分説明在這一天前後進補最為適宜。俗話説:“藥補不如食補。”冬至之後,多吃温性食物,少食甚至遠離寒涼食物,對於平衡人體陰陽、增強抵抗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飲食調養方面,營養專家建議,公眾尤其要注意“三多三少”,即多吃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含量高的食物,少吃糖類、脂肪、鹽分含量高的食物。冬至時節的飲食還宜多樣化,谷、果、肉、蔬菜要合理搭配,適當地選用高鈣食品。宜食一些清淡的食物,不宜吃濃濁、肥膩和過鹹的食物,還不可過食太過辛辣刺激的食品。冬天陽氣日衰,脾喜温惡冷,因此最好吃一些温熱食品來保護脾腎,吃飯也最好是少量多餐。

冬至過後,便是冬季最冷的“三九”天了,冬季養生不僅要進行適當的耐寒鍛鍊,還要靠進補來驅寒保暖,在這三九天的氣候裏,大家的飲食起居要以斂陽護陰為根本,並注意防寒保暖、避免過度勞累。

三九養生要訣:

第一字:勞

冬令起居勞而勿過

冬至為我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古人曰: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説的“進九”。

冬至到小寒、大寒這段時間,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這一時期尤其要注意提防關節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發作。要注意防寒保暖,切忌發怒、急躁和精神抑鬱,避免過度勞累,保證充足的睡眠,老人最好早睡晚起,每天晚上睡七八個小時。很多人都覺得老年人覺少是很正常的,其實不然。另外,無論是老人還是上班族,最好中午都能小睡一會兒。午睡半小時可以使心腦血管病發病率下降30%。

進行適當的禦寒鍛鍊,但要選擇陽光充足、避風的地方,時間不宜太長,強度以微微出汗為宜。冬季天冷,有些人喜歡緊閉門窗或矇頭入睡,這是很不好的習慣。除了白天要開啟門窗,讓空氣對流外,晚上也應開小氣窗通風。

第二字:食

飲食養生宜食温熱熟軟

“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餃。”在我國北方地區,每年農曆冬至這天,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據説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張仲景辭官返鄉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後人學着“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雖説現在我們吃餃子不是為了醫治凍瘡,但冬令進補仍是傳統的養生之道。

進入數九寒天,萬物生命活動由盛轉衰,由動轉靜。人們養生調理也應以斂陽護陰為根本。飲食調養宜多樣化,宜食清淡、温軟的食物,少食多餐,適當選用高鈣食品,並保證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以及高鈣食品的充足攝入。冬季飲食養生的基本原則應該是以“藏熱量”為主,宜多食羊肉、鵝肉、鴨肉、蘿蔔、白薯等。堅果大多有補腎健腦、強心健體的作用,而冬季應特別注意對腎臟的保護,所以冬季進補多吃堅果對身體也很有好處,如花生、核桃、栗子、榛子和杏仁等。

第三字:貼

三九敷貼祛病強身

我國陰曆用“九九”計算時令。從冬至曰算起,每九天為一“九”。第一個九天叫“一九”,第二個九天叫“二九”,依此類推,一直到“九九”,數滿九九八十一天。這時冬天過完,春天來到了。

冬至日是三九的第一天,三九穴位貼敷從今天開始。省中醫院兒科黃春霞主任提醒大家,今年三九貼敷的時間為:一九,12月22日-12月30日;二九,12月31日-1月8日;三九,1月9日-1月17日。每一九的第一天是最佳貼敷時機,想進行穴位貼敷的人最好按時貼敷,別錯過了時間。

冬天的“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此時陽氣斂藏,氣血不暢,毛孔閉塞,此時貼敷穴位,能温陽益氣,健脾補腎益肺,祛風散寒,起到疏通經絡、調節臟腑的功效。

對於那些患有過敏性鼻炎、反覆感冒、慢性咳嗽、慢性咽喉炎、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亞健康等疾病的人來説,連續貼敷一至三年,可以調整機體免疫、減輕患病症狀。貼敷期間要禁食生冷、油膩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要注意的是,急性呼吸道感染、發燒期間不能貼敷。

冬至是一年之中天氣最為寒冷的時節,羊肉、牛肉、狗肉有燥熱温補的效果,能預防“三九寒冷”,但量不宜太多,過食羊肉等肥甘厚味,易導致飲食不化,聚濕生痰。冬至時還可以多吃些諸如花生、核桃、栗子、榛子和杏仁之類的堅果,因為堅果性味偏温熱,在其它季節吃容易上火,而冬天天氣較冷,吃堅果有禦寒的作用,可增強體質、預防疾病。當然吃堅果也要適量,且因人而異。

在補充熱性食物的同時,也得吃一些補充津液的食物,如荸薺、藕、梨、蘿蔔、白菜等。其它很多蔬菜也要多加攝入,比如土豆、番茄、菌類、韭菜、南瓜、芹菜、菠菜、山藥等。除此之外,還要適量多吃水果,冬天寒冷乾燥,使人覺得鼻、咽部乾燥和皮膚缺水、容易上火,因此每天能吃點水果不僅能滋陰養肺、潤喉去燥,還能攝取充足的營養物質,會使人頓覺清爽舒適。獼猴桃、甘蔗、柚子、大棗、桔子、龍眼、蘋果、桂圓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起居:防寒保暖動中求靜

有了食物温補方法,大家也不要忽略日常起居需要注意的細節。在養生學上冬至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主要是因為“冬至一陽生”,從中醫陰陽理論説,冬至是陰氣盛極而轉衰,陽氣開始萌芽的時候,陰陽轉化,在運動中構成了自然界與人體的平衡與和諧,養生也要順應此規律。此時科學養生有助於保證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人們應當加強對身體的保健,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大自然的規律。我國中醫學認為“天人相應”,冬至到小寒、大寒的這段時間,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在此期間應注意養生“冬藏”。在冬至養生中我們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避寒邪,此時陰寒之氣隆盛,專家提醒公眾要多着衣、注意防寒保暖,儘量減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動。如果外出,應特別注意頭部和足部的保暖,以防發生凍瘡。天氣寒冷時,最好還要戴上暖帽、口罩、手套避免寒氣的侵入。

冬季運動,首先要避免寒邪的侵襲,其次運動量不宜過大,要在動中求靜,以臻安身靜體、氣定神閒的境界。八段錦、太極拳等平和的運動都是很好的'選擇。此外,在精神調養方面,要儘量保持精神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不要強求名利、患得患失。合理用腦,有意識地發展心智,培養良好的性格,時刻保持心態平和,在日常發現生活當中的樂趣。避免勞累過度、早睡晚起、積勞成疾,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公眾在日常起居上應有所講究、合理調節。冬至時節要勤曬被褥,養生保健專家表示,勤曬被褥可避免潮濕;陽光中的紫外線有強烈的殺菌消毒作用,可殺死各種細菌和微生物;經日光曝曬後的被褥也會更加蓬鬆、柔軟。穿衣要注意防寒保暖,及時增添衣物,在冬裝的選擇上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軟寬鬆、穿脱方便,不宜穿得過緊,以利血液流暢。平時堅持用冷水洗臉等,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性和耐寒能力。

冬至養生方法6

冬至到了,這個時節人們應該如何養生呢?下面由小編帶領大家簡單瞭解一下吧。

冬至養生——起居調養

冬至前後在衣着和起居上應有所講究,穿衣要保暖,穿睡衣應以無拘無束、寬柔自如為宜。因為睡衣直接與皮膚接觸,因此不宜穿化纖製品,其面料以自然織物為佳,如透氣吸潮性能良好的棉布、針織布,柔軟的絲質料子。

如果外出,應注意頭部和腳部的保暖,以防生凍瘡。患有氣管炎、哮喘、胃潰瘍的人,最好再增加一件厚背心,有利於保護心、胃和肺部,不致受寒。中國吃網特別提醒,冬至後要早睡晚起,適當午休。

冬至時節要勤曬被褥。養生保健專家表示,勤曬被褥有很多好處。首先,可避免潮濕;其次,被褥上的細菌和微生物在人體分泌的汗水及油脂中極易繁殖。陽光中的紫外線有強烈的殺菌消毒作用,可殺死各種細菌和微生物。再次,經日光曝曬後的被褥更加蓬鬆、柔軟。

入冬以後,有人經常會覺得腿腳冰涼。中醫專家建議,每天堅持泡泡腳,對於緩解腰腿痠困、失眠焦慮都有幫助,尤其是冬至後,配合養生的各種要訣,每天堅持泡腳可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但要注意熱水泡腳並非人人適用。如果患有腳氣的人常用熱水泡腳,容易造成傷口感染。此外,糖尿病患者和心腦血管患者也不宜熱水泡腳,所用水温以温度適宜為好。

天氣寒冷,人們在保暖時喜歡緊閉門窗,這會導致空氣質量下降,應該適度打開門窗通風換氣。尤其是學校等人員密集的場所,教室裏空氣往往很污濁,不利於學生們的健康,每到下課時更需要打開窗户。

嚴冬時節還要注意老人的低體温。低體温是以35℃為界限,低於35℃者為體温過低。由於老人出現低體温後,可能無任何不適與痛苦,所以往往容易被忽視。體温過低的老年患者,發病多緩慢,甚至危及生命時也無明顯症狀。因此,在寒冷的冬季,老人的居室應採取防寒保暖措施。

冬至養生——飲食調養

養生專家建議,冬至時節飲食宜多樣,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適當選用高鈣食品。食宜清淡,不宜吃濃濁、肥膩和過鹹食品。冬天陽氣日衰,脾喜温惡冷,因此宜食温熱之品保護脾腎。吃飯宜少量多餐。應注意"三多三少",即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多,糖類、脂肪、鹽少。

天寒地凍首選温補類食物,如雞肉、羊肉、牛肉、鯽魚等均屬美味,在冬季可作為進補的佳品。但過多地進食温補類食品,容易上火。其次是進補平補類食物,如蓮子、芡實、苡仁、赤豆、大棗、燕窩、銀耳、豬肝等,這些食物既無偏寒、偏温的特性,又無滋膩妨胃的不足。還有一類滋補類食物,具有滋陰益腎、填精補髓的功效,主要有:木耳、黑棗、芝麻、黑豆、豬脊、海蔘、龜肉、甲魚、鮑魚等。

冬至飲食要吃熟食熱食,避免生冷食品。應以優質蛋白質為主,如瘦肉、雞蛋、魚類、乳類、豆類及其製品等,可以採用煲湯燉制的方式,以便於消化吸收,合理攝入米、面等主食、脂肪攝入量不能過多。冬至之際,可根據體質的不同,進食滋補陰陽的膳食。

冬至吃什麼

冬季養生更要記着多喝點水。大人在這個季節的飲水量,一天大約在1200毫升以上,但是也別一次喝太多,最好是少量多次,上午、下午、傍晚,都記着提醒自己和周圍的人喝些水和熱湯,反正,千萬別等到感覺口渴才喝水就對啦。

值得一提的是,廣東人有常年喝粥的習慣。這種飲食方式是正確的,尤其是早餐喝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粥,可以潤燥滋陰,益於養生。專家説,日常煮粥時,可根據喜好,在粥中加入各式水果、棗、魚片、雞絲、皮蛋等做成美味粥。

具體説起來,小麥粥可以養心除煩,芝麻粥可以益精養陰,蘿蔔粥是消食化痰的,核桃粥能夠養陰固精,要健脾養胃的話可以多喝點茯苓粥,加紅棗一起煮出來的大棗粥呢,對益氣養陰非常不錯。

冬至養生——冬至進補

冬令進補是我國民間傳統的養生方法,民諺素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今年冬令補,明年可打虎"之説,冬至以後"陰極陽生",人體內陽氣蓬勃生髮,最易吸收外來的營養而發揮滋補功效。

市民在進補前,應全面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否則可能導致錯誤進補,甚至亂補不適。尤其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三高"人羣,更應該當心過度"進補"補出病來。有感冒、咳嗽、腹瀉的人,應暫停服用補膏。

吃補藥先調理腸胃。人體的體質有陰陽寒熱之別,臟腑氣血的盛衰千差萬別,過去的疾患史也錯綜複雜,因此進補方案需因體質制宜、因病制宜。在吃補藥前先要調理好脾胃,或先吃一些"開路方",才補得進去。

傳統醫學認為,正常人進補,男子宜在40歲左右開始,女子宜在35歲左右開始。這種説法是有根據的。首先,中年人的脾胃運化功能優於老年,既能進補亦能受補。其次,男子在40歲以前,精力旺盛,肌肉飽滿,筋骨強健;40歲後則開始出現"腎氣衰"現象。而女子35歲前身體健壯,面貌嬌嫩,頭髮生長旺盛;35歲後,精力開始不濟,面部開始焦枯,頭髮開始脱落。

老年人冬令進補不能忘記人體臟腑、氣血、陰陽等各方面的平衡。專家認為,老年人往往集多種疾病於一身,在服用進補的膏方時,應對膏方輔料的性能、飲食禁忌等有所瞭解,以防止引起不良反應。如服含有人蔘、黃芪等補氣的膏方時,應忌食生蘿蔔;服用膏方時一般不宜用茶水衝飲;如遇感冒發熱、傷食腹瀉等,也應暫停服用膏方。

冬至養生——運動調養

冬至前是一年中陰氣最盛的時候,冬至後雖然陽氣逐漸增加,但實際上氣温下降,人體皮膚的寒冷感覺會更加明顯。冬至後不宜進行高強度的體育鍛煉,不宜大出汗。體育鍛煉者可選擇太極拳等動靜結合的運動。

市民應早睡晚起,等陽光出現才出外活動,因為冬季天氣寒冷,晨練過早容易使人體受寒冷空氣刺激,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專家建議,時間自由度大的鍛鍊者,可將晨練安排在7點到9點這個時間段;早晨時間緊張的上班族,則可在六七點時進行適度鍛鍊。

冬季高血壓患者如果晨練太早,氣温太低會使血管驟然收縮,導致血壓迅速升高,可能引起心絞痛發作,因此高血壓患者晨練最好在上午八九點之後開始,晨練之前應先遵醫囑服用降壓藥。

冬季運動應以靜態運動為主,但是不要小看這些運動,對於振奮精神十分有益。可選擇散步、慢跑、太極拳等,運動強度以微微出汗為佳,不宜過度運動,使大汗出,使陽氣外泄,寒邪容易入侵。運動可有效地改善生理機能,使身體呼吸代謝功能增大,加速體內循環,提高大腦的供氧量,運動時,要選擇在向陽的地方進行,如操場、運動場等,早上運動不宜過早,要等日出見陽光後才運動,以防陰氣太重損傷陽氣。

冬至養生——精神調養

養生重點是要養心。要養生先養善良、寬厚之心,心底寬自無憂。冬至養生,要靜神少慮,保持精神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不要強求名利、患得患失;避免長期"超負荷運轉"防止過度勞累,積勞成疾。上班族可在午飯後適當小睡片刻,以緩衝工作壓力。

保持良好的心情,切忌急躁、發怒。家人、同事相互關懷鼓勵,破除精神抑鬱,在和諧的氣氛中,人的免疫能力能獲得積極提高。總之,存好心、説好話、做好事,在任何時候都是趨吉避凶的最佳方法。

冬季人們順應自然,活動少,再有城市生活繁雜,年底臨近,工作壓力加大,加上寒冷,抑鬱焦慮情緒容易產生,兩者有可能交替發生,那麼,我們對應自然,冬季要多多曬太陽,尤其要多曬後背,背部是身體最重要的七條運輸和管理陽氣的經脈彙集處,經常背對日光而坐,讓太陽把脊背曬得微暖,體內陽氣充足,經脈通暢,我們又可以精神抖擻地享受生活。女性還可以用玫瑰花、厚朴花、枸杞子泡茶飲用,調整氣機。

標籤: 冬至 養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dongzhi/jno0o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