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中秋節 >

中秋節的泉源

中秋節的泉源

每年夏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以是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夏曆裏,一年分為四序,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門,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玉輪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豁亮,以是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瞻仰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天然會期盼家人團圓。遠在異鄉的遊子,也藉此請託本身對家園和親人的忖量之情。以是,中秋又稱“團聚節”。

中秋節的泉源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進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箇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玉輪神像放在玉輪的誰人偏向,紅燭高燃,百口人依次拜祭玉輪,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聚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百口共有幾多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路,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鉅細要一樣。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年少時曾虔敬拜月,長大後,以超羣德性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皇帝在月光下見到她,認為她瑰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仙顏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流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豈論貧富老少,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説出心願,祈求玉輪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聚之義。有些處所尚有舞草龍,砌寶塔等勾當。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尚越發流行;很多處所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玉輪、舞火龍等非凡風尚。

本日,月下流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流行。但設席賞月仍很流行,人們把酒問月,道賀柔美的餬口,或祝遠方的親人康健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的習俗許多,情勢也各不溝通,但都請託着人們對餬口無窮的熱愛和對柔美餬口的憧憬。

中秋節有久長的汗青,和其餘傳統節日一樣,也是逐步成長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日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實。其後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着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撫玩祭拜,請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勾當,一向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尚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牢靠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實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流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首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的傳説長短常富厚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傳播甚廣。

標籤: 泉源 中秋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zhongqiu/2elvp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