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生活範例 >科普知識 >

現代文閲讀答題技巧合集15篇

現代文閲讀答題技巧合集15篇

現代文閲讀答題技巧1

①結合原文。散文閲讀的考查目的在於把握並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傳達的信息,還沒有完全提升到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層次,因此,要依照作者的思路來理解作品;同時用原文作答也有利於閲卷中形成比較統一的評分標準。所以,回答主觀題時要儘可能的用文章中現成的詞語或句子作答、以文章中的詞或句為基礎略作改寫來作答或綜合連綴文章中的詞或句作答(從全文來提取相關信息加以整合)。

現代文閲讀答題技巧合集15篇

②篩選原句。先確定題幹中的語句在原文中哪個段落,從而劃定有效區間。認真審讀題目,弄清所問,找準答題方向,再結合上下文(包括上下段落)進行分析,找出最切題的語句作答。具體的方法有:

A、善於利用文中詞句。答案所涉及到的關鍵詞語、句子就在原文中。大多數題目在文章裏就能摳出答案來。當然找出的詞語、句子不一定能夠直接使用,還需經過有效的提取、剪輯、重組,這樣組織起來的答案,一般都比較接近標準答案。

B、選用恰當的句式。這就是怎麼問就怎麼答,使答與問有直接的關聯性。有時在原文摘取的句子中有答案所需的內容,但不能從命題者所問的角度作回答,如果直接使用會使回答不到位,甚至答非所問。因此,一定要緊扣題乾的要求,將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排列組合,特別注意到用句式的變換來重組,使之成為與命題提問角度一致的契合要求的答案。

C、精煉的表述語言。這對於受字數限制的表述題來説是至關重要的。對於高度概括的題目,當我們篩選整合好文中的相關信息之後,要把具體、形象的語言轉換為抽象、概括的語言;對於解釋、闡述、評價性的題目,我們可刪去描述性的修飾語,較長的限制語;或合併同類項,或改字縮詞,或使用指代詞,使語言的表述高度濃縮,以符合題目的要求。

③審清題幹。

A、題乾的結構,是表意的外在形式,暗示着語句含義由哪些方面構成,分析結構可以把握思路、組織語言。遇到題幹是否定形式,就採用先反後正的答題方式,避免遺漏要點;遇到題幹是肯定形式,就採用正面的答題方式。

B、弄清題幹中作者的話和命題者的話。題目中出現作者的語句,一般是理解和分析的對象,命題者的話一般起到引導明確解答重點或者提供限制條件的作用。

④組織語言。

A、全面概括具體內容。所謂具體的內容,一般指命題所涉及到的信息區域,它可以是一個小節,可以是兩個小節,也可以散見於全文的相關區域。概括就是根據命題要求,運用求同思維從不同的信息區域,抽象出相同點,化實為虛,化繁為簡。其實這是一個分析綜合的過程。有些考生由於尋找相關信息的失誤,而導致概括的內容完全脱離命題的要求;由於掌握概括方法的不當,而導致概括的內容抓了次點而丟了重點,或不夠全面。由此可見,教會學生準確尋找相關信息的方法,提高學生分析綜合的能力,在概括中注意到概括角度的一致性,涵蓋內容的全面性,就能減少答題的失誤。

B、準確解釋含蓄內容。所謂含蓄的內容是指閲讀中需要理解的重要語句、疑難語句、有言外之意的語句,這些語句有的是文眼或警策句,有的內容深奧、隱晦,有的運用比喻、象徵等手法來表達。其含義的深廣、內容的藴藉,使人撲朔迷離難以準確把握,望文生義往往就會陷入泥潭。要準確、明白地解釋清楚這些含蓄的'詞語或句子,必須依靠語感去揣摩,聯繫語境去辨識,結合作者的寫作意圖和相關背景去領會,而聯繫語境挖掘其隱含的信息是根本途徑。

四.解題示例

抒情散文借景抒情主旨:景之特點與人之情感相通處

江南的冬景

郁達夫

凡在北國過過冬天的人,總都道圍爐煮茗,或吃煊羊肉,剝花生米,飲白乾的滋味。而有地爐,暖炕等設備的人家,不管它門外面是雪深幾尺,或風大若雷,而躲在屋裏過活的兩三個月的生活,卻是一年之中最有勁的一段蟄居異境;老年人不必説,就是頂喜歡活動的小孩子們,總也是個個在懷戀的,因為當這中間,有蘿蔔,雅兒梨等水果的閒食,還有大年夜,正月七年級元宵等熱鬧的節期。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過後,大江以南的樹葉,也不至於脱盡。寒風一一西北風間或吹來,至多也不過冷了日兩日。到得灰雲掃盡,落葉滿街,晨霜自得象黑女臉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陽一上屋檐,鳥雀便又在吱叫,泥地裏便又放出水蒸氣來,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門前的隙地裏去坐着曝背談天,營屋外的生涯了;這一種江南的冬景,豈不也可愛得很麼?

我生長江南,兒時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銘刻特深;雖則漸入中年,又愛上了晚秋,以為秋天正是讀讀書、寫寫字的人的最惠節季,但對於江南的冬景,總覺得是可以抵得過北方夏夜的一種特殊情調,説得摩登些,便是一種明朗的情調。

江南的地質豐腴而潤澤,所以含得住熱氣,養得住植物;因而長江一帶,蘆花可以到冬至而不敗,紅時也有時候會保持得三個月以上的生命。象錢塘江兩岸的烏桕樹,則紅葉落後,還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頭,一點一叢,用照相機照將出來,可以亂梅花之真。草色頂多成了赭色,根邊總帶點綠意,非但野火燒不盡,就是寒風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風和日暖的午後,你一個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則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歲時的肅殺,並且還可以飽覺着一種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裏的生氣;若是冬天來了,春天也總馬上會來的詩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裏,最容易體會得出。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濱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氣裏時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時也會下着微雨,而這微雨寒村裏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種説不出的悠閒境界。你試想想,秋收過後,河流邊三五家人家會聚在一道的一個小村子裏,門對長橋,窗臨遠阜,這中間又多是樹枝槎丫的雜木樹林;在這一幅冬日農村的圖上,再灑上一層細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層淡得幾不成墨的背景,你説還夠不夠悠閒?若再要點景緻進去,則門前可以泊一隻烏篷小船,茅屋裏可以添幾個喧譁的酒客,天垂暮了,還可以加一味紅黃,在茅屋窗中畫上一圈暗示着燈光的月暈。人到了這一個境界,自然會得胸襟灑脱起來,終至於得失俱亡,死生不同了;我們總該還記得唐朝那位詩人做的暮雨瀟瀟江上樹的一首絕句罷?詩人到此,連對綠林豪客都客氣起來了,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麼?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則雪月梅的冬宵三友,會合在一道,在調戲酒姑娘了。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是江南雪夜,更深入靜後的景況。前樹深雪裏,昨夜一枝開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樣喜歡弄雪的村童來報告村景了。詩人的詩句,也許不盡是在江南所寫,而做這幾句詩的詩人,也許不盡是江南人,但假了這幾句詩來描寫江南的雪景,豈不直截了當,比我這一枝愚劣的筆所寫的散文更美麗得多?

[解析]

第一步:定內容,定文體

1.定內容。題目《江南的冬景》,讀開頭、結尾以及中間各段的開頭結尾部分,可知這篇文章正如題目,寫的是江南的冬景。讀作者郁達夫,聯想學過的郁達夫的《故都的秋》,從而略推本文的風格。

2.定文體。以上的分析,可以基本確定,這篇文章是一篇寫景的散文,在下一步的研讀中,就要注意體會江南的冬景有什麼特點,從而確定作者的感情,即文章的主旨。

第二步:定結構、定中心、定特點

3.定結構。本文的題目是江南的冬景,開頭寫的卻是北國的冬景,接着寫江南的冬景之美,從地質到河港到一天中冬景的變化。即:北國之冬景江南的冬景:地質,河港,一天中冬景的變化。

4.定中心。文章中並無直接地抒發感情的句子,但從作者對景色的描寫中,能夠體會出作者對江南的冬景的喜愛之情,聯繫《故都的秋》的描寫手法,可知這種喜愛之情就是文章的主旨。

5.定特點。文章借景抒情,完全把情融於景中,這就是本文的特點。

現代文閲讀答題技巧2

現代文閲讀有關佈局的題型:

提問方式:某句(段)話在文中有什麼作用?

答題思路:

1)確認指定段落(句子)在行文中的位置

1.文首:開篇點題;照應題目;總領全文;渲染氣氛,埋下伏筆;設置懸念,為下文作輔墊。

2. 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呼應前文。

3. 文末:點明中心;昇華感情,深化主題;照應開頭,結構嚴謹;照應上文,前後呼應;畫龍點睛;言有盡而意無窮。

2)明確段落的的作用,明確答題的方向(一般從內容和結構兩個角度入手)

答題示例1:我怕我父親,他打我是真打。看着他瞪圓了眼,一步一步逼近,還不敢躲,繃緊了肌肉等着,於是一巴掌扇過來,於是腦袋嗡的`一聲……(節選自韓羽《父子之間的怯意》)問:請簡析第一自然段(即上文)在作品中的作用。

答:(1)為下文寫父親對“我”的愛作反襯;(2)為文末寫父親對“我”的怯意作鋪墊;(3)照應了“父子之間的怯意”這個題目。

答題示例2:(20xx年大學聯考題)從全文看,第六段“朋友打來電話”這件事,在內容和結構上分別起了什麼作用?——① 內容上,這件事啟示人們要熱愛生命,感悟生活,詩意地看待生活。② 結構上,起過渡作用,深化了作者的思考,引發了議論。

答題示例3:(20xx年大學聯考題)本文以懷錶為線索,可以分三個層次,請分析這樣安排的作用和好處。

①作用:第一層寫修表的經過,為下文介紹表的來歷作鋪墊;第二層寫表的來歷凸顯父親的精神;第三層寫表的傳承突出作者對父親精神的感悟。②好處:由表及人,層次分明;環環相扣,嚴密緊湊。

補充:

1.線索:記敍文常以時間推移、空間轉換、情景變化、思維邏輯順序等來安排層次。散文構思的線索,一般常見的有如下幾種:以情為線索;以理為線索;以物為線索;以空間位置為線索。

2.矛盾句:從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卻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內涵,表達深刻見解。

3. 段意的歸納

記敍文: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議論文: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麼,作者的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麼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現代文閲讀答題技巧3

筆者覺得,答考語文現代文閲讀題,首先是學生要看文體,其次是學生要結合自己平時積累的經驗看一下題乾的特點,從而比較迅速地作出選擇。具體地講,解答現代文閲讀題要按以下幾個步驟進行。

一、通讀全文力求把握主旨

1.要注意對文章題目的把握。

文章題目往往會對揭示文章主旨有幫助。例如,人物傳記《笑神趙本山》從題目中我們便可以看出文章的主題是從幽默這一面來談趙本山的。

2.要理清文章的思路。

章的每一段、每句話歸根到底都是為闡明中心服務的,都歸向文章的主旨。平時,學生要學會為文章標段,歸納每段意思,歸納中心思想。這樣做往往行之有效。歸納段意可以通過勾劃關鍵詞句來完成。特別是那些體現作者立場觀點、反映文章深層次內容、內涵較豐富、形象生動的詞句。尤其是文章的開頭句、結尾句、獨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連問句、過渡句、抒情議論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隱含其中。如果沒有合適的自己在每段旁邊概括,用詞標註。

3.要把握全文的思路。

讀完全文後,要根據自己對每段段意的把握來給全文分層,從而把握全文的思路,從而明確的把握全文的主旨,為下文的答題做充分的準備。

筆者把這一方法總結為:先化整為零,即對全文通讀,肢解每段,把握每段段意;再化零為整,即概括完每段段意後,總結全文思路,把握主旨。

二、讀題、答題、組織答案

1.用心審題。

做現代文閲讀主觀題的關鍵在於準確地審題,抓住了審題這個關鍵,就找到了答題的訣竅。現代文閲讀的審題,就是要仔細分析題幹,把握題目要求,即把握題幹中包含的與答案相關的各種信息。這是答題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題幹一般由兩個部分組成,一是文章作者的話,一是命題者的話。

注意:題幹提示了答題範圍,題幹規定了答題角度,題幹提供了答題思路,題幹隱含了答題信息,題幹體現了答題規律。

2.確定答題區域。

設置題乾的目的,主要是限定答題內容;同時,命題者為了使考生不至於茫然無緒,往往又會在題幹中提示答題內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個句子中。這樣我們就可以根據題乾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題的出題點,鎖定答題區間,具體到段、句、詞。只要找準了原文中的相關區域。

3.在答題區域內按題幹要求篩選關鍵詞句。

認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準確抓住關鍵詞句,準確地把握住答案的有關信息,大多數題目的答案是能夠在原文中找到的。有的題不能直接找到答案,找出與答案相關的詞句,在此基礎上根據題乾的要求概括出關鍵的詞,為答題做準備。

4.整合概括,定向表述。

能不用作者原話的情況下儘量不用作者的原話,按題幹要求定向組織關鍵詞來作答

文學作品閲讀多為主觀題,其題幹不僅能顯示答題的區域,還能顯示答題的方式。要站在命題人所“問”的`角度回答問題,問什麼答什麼,使所答充分、到位、準確、有條理。整合時一定要確保文通句順。還有當答案不只是一點時,要分點作答。

三、答題注意事項

1.弄清題幹中具有的態度或傾向。

遇到的題幹如果是否定形式,就採用先反後正的答題方式,避免遺漏要點;遇到的題幹如果是肯定形式,就採用正面的答題方式。

2.弄清題幹語言的構成形式,確定答題語言形式。

題乾的結構,是表意的外在形式,暗示着語句含義由哪些方面構成,分析結構可以提示考生答題時如何組織好語言。

3.弄清題幹中作者的話和命題者的話。

題目中出現作者的語句,一般是學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對象,而命題者的話一般起到引導學生明確解答重點或者提供限制條件的作用。

4.變含蓄為直接,變分説為概括。

大學聯考中現代文閲讀材料多為散文,語言不僅有豐富的內涵,還很講究藝術技巧。有的含蓄委婉,有的生動細膩,有的形象具體。具有這些特點的語句在大學聯考中歷來成為考查的重點。組織答案的時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關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關段落所傳達的信息的共同點,然後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點的那些具體的、形象化的語句,把這些具體形象化的語言轉換為抽象,概括性的語言,即為所需答案。

5.多從原文中篩選、提煉、整合語句作答。

現代文閲讀的考查目的在於把握並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傳達的信息,因此,要依照作者的思路來理解作品,多從原文中尋找答案。但並不是直接摘抄,有時以文章中的詞或句為基礎略作改寫來作答,有時要求綜觀全文,從各段中提取相關信息加以整合。這類題在大學聯考中出現最多。

6.多角度多層次答題。

特別對付分較大的最後一道探究題,要注意平時的訓練,儘量從多角度多層次的答題,儘量讓答案的骨架牢固,漂亮,讓答案的內容豐滿,充實;還要注意探究題應是要求在文本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所以一定要恰當的結合文本,不能脱開文本高談闊論,不管不顧的答題。

現代文閲讀答題技巧4

學生們在享受學期的同時,也要面對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學習。

(一)常見加點詞語品析

答題格式:A。回答可以還是不可以(一般情況不可以,特別是書上的原文時);

B。比較刪去前後意義上的差別(刪去某詞後句子的意思是……,有這個詞句子的意思是……);

C。刪去後語境有何變化(選用:①體現語言的準確、嚴密、生動;②與事實不符;③太絕對了;④是作者的一種猜測)

加點詞類型:

1、表推測,説明結論或説明對象的特點、某方面的作用不確定,體現了説明文語言的準確、嚴謹。

2、從時間上限制,説明結論或説明對象的特點、某方面的作用在一定的時間段成立,在別的時間段不一定也是如此,在體現了説明文語言的`準確、嚴謹

3、從範圍上限制,説明結論或説明對象的特點、某方面的作用在某一範圍內成立,在別的範圍不一定如此,體現了説明文語言的準確、嚴謹

4、表信息來源,説明結論或説明對象的特點、某方面的作用是根據某一方面的信息總結得出的,在其他方面不一定也成立,體現了説明文語言的準確嚴。

5、表約數,説明數量無法確切獲得,是估計得出的,體現説明文語言的準確嚴謹。

6、表程度,表明説明對象的作用大小(比如處於首位)

(二)篩選題:從文中確定關鍵詞或中心句作答

(三)選擇題:一定將每個選項涉及的內容都還原到文中去,不憑印象作答

(四)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答題格式:此句用何種方法表明了此句的説明對象的何種特徵(説明文常用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引名言等);此句用何種論證方法表明了何種論點或觀點,對中心論點起到了何種作用,在文中起到了總結,總起,過渡、強調,使形象、通俗易懂等作用(議論文)。

現代文閲讀答題技巧5

怎樣讀懂文學類文本:

邊讀邊畫出文中表明作者觀點的詞句,畫出文中表明文章結構的詞句。議論性文章特別要注意論點和結論,敍事性文章看畫出的詞句就能理清這篇文章的情節結構。第二遍閲讀時可以只看這些畫的詞句,尋找答題的區位,根據題幹要求確定答案位置,根據分值和字數限制來組織答案。第三遍閲讀主要是核對答案是否符合主旨和題旨。

【名詞術語及概念性試題】

如果是揭示概念的特點,要根據該詞語出現的具體語境來剖析它的具體含義,這必須與句子聯繫起來考慮,如果是概念間的區別,則要依據語境來判斷幾個概念間的相互關係,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這就要與句羣和段落聯繫起來。一般來説,作者會在一個詞語(概念)出現的前面或後面做具體的`闡釋,或者換一種説法揭示它的內涵。命題者既然出了這個題,那答案就一定在原文中。答題時要找準原文中相關的句子,一般只需在詞語的附近找答案即可。

【關鍵性語句試題】

對於此類題,做題時要參照主要段落或者全文的整體意旨來考慮,在文章意旨的大語境中來探求核心文句的內涵,解題時才能披文入理,析文入情,瞻前顧後的根據其語段的"形",深入領悟其語句段的"意"。

【信息篩選性試題】

解決本類題時一定要善於追本溯源尋找依據,抓因求果找到理由,因為此類題答案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隱蔽分散的,或像蜜一樣藴含在花蕊裏,或像珍珠一樣藴藏在蚌殼裏。在做這一類題時,一定要抓牢題目的具體要求,根據要求要非常謹慎地從原文中一點一點尋找辨識有效信息,並將有效信息進行再剪輯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歸納主旨性試題】

快速讀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記敍、議論了哪些方面的事)——跳出文章外,整體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會問題)——舍末逐本,歸納要點,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圖是什麼)——按照題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

【清理文思的題型】

本題重在弄清文章是怎麼寫的,文章各段説的是什麼內容,是從哪些角度説的;段與段之間是什麼關係,它們之間是如何照應的,又是如何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只要你把作者起承轉合的行文思路看明白了,把文章的領起段、過渡段、中心段、歸旨段、結語段分辨清楚了,文章的脈絡層次就在你的眼前了。

【審美鑑賞性試題】

這一類題要求我們能分辨出文章語句段落的表現技法,領悟其表達技巧,審視其藝術效果,把握其獨特風格。例如:問你文中用了哪些修辭格(大綱規定的八種),有何表達效果;藝術手法上,記敍、描寫、説明、議論、抒情有何作用;文中哪些詞語用得如何巧妙;文章構思上某一點或幾點妙筆好在何處;文章的整體風格(豪放、婉約、明朗、含蓄、雄壯、纖巧等),文章所表現的情況(喜悦、哀婉、明快、灰暗、悲壯等)是如何展示的;等等。其實,審美鑑賞題還是在於理解文意。

【綜合探究題】

總體建議:

(1)先通讀全文,標好段落,初步掌握全文意思。

(2)如果有選擇題,先做選擇題(往往落足在對全文思想的把握上),對全文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後再做其餘三道題。

(3)能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儘量在原文中找,不提倡自作聰明,勉強用自己的話概括。目前推斷至少有一道題目是可以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而且往往是第一題,一分不能丟。

(4)實在要概括的題目也請注意分析題幹及分值設置,推斷得分點。找到原文中出處,前後兼顧,整體把握。

(5)字跡工整,寫滿為止。

現代文閲讀答題技巧6

氣質,就是品質散發出來的味道。

有一年,一個美國小夥子考上了哈佛大學,學工程。哈佛大學第一年有個核心課程,所謂核心課程,就是新生進校不是上專業課,而是上全體學生都必須上的公共課。這些課程的內容千奇百怪,什麼都有,學校認為這些是任何一個哈佛學生都應涉獵的知識領域。於是,這個學生就選了一門課,但選完後他非常後悔,因為他選的是“中古英文文學”。想想看,一個想學工程的學生,跑去念“中古英文文學”,肯定非常痛苦。

更要命的是,代課教授年紀大,説話慢,講課風格老派,聽着很悶,所以他經常逃課。好不容易熬完了一學期的課,放暑假了,他很高興。他要打工掙錢,於是就在學校附近的一家舊書店裏找了份工作。

幹什麼呢?這種書店常常接到電話,被叫到別人家裏收一些舊書回來,然後出售——他就幹這個。

有一天,老闆派他去哈佛大學旁邊的一户人家裏收書。他去了,一個老太太開的門,老太太看上去一臉憂傷。自我介紹後,他發現老太太竟是那位教他“中古英文文學”課教授的夫人。原來那位教授上完這學期的課後沒多久就死了,死後留下了一屋子的書。老太太覺得這些書讓她睹物思人,所以決定把它們賣掉,於是就給這家舊書店打了電話,恰好是這個小夥子被派來收書。這時,小夥子意識到,原來他剛上完的那門課是那位教授一生中最後的一門課,他是那位教授一生中最後一批學生之一。雖然他不喜歡那位教授,但他的心情也很沉重。當他去看這些書該怎麼搬時,他發現教授書房的.一整面牆的書櫃裏全是廉價的偵探小説。這個學生笑了,他想,這個老傢伙平時上課很嚴肅,原來最愛看的是偵探小説。他竟有這種興趣!小夥子越想越覺得好笑。書房後面是一扇大玻璃門,出去後是一個小花園,非常漂亮。老太太説:“我丈夫生前最大的嗜好就是種花剪草。”

玻璃門旁邊還有兩個書櫃,裏面放的全是園藝書。看了半天,這個學生做出決定:不搬這些書了!

於是他回去對老闆説:“老闆,我想把那位教授的書都買下來。”老闆驚訝地問:“你全要?價錢你付得起嗎?”學生説:“那薪水我就不要了。”老闆説:“那也不夠。”學生説:“那這樣吧,我接下來的幾個暑假都來你這裏打工,薪水全給你,行嗎?”

老闆問:“你為什麼要買這些書?”這個學生説,以前上課時,他只覺得那位教授很沉悶、很學術,原來那隻反映了教授的一面。當他去了教授的家,看了他的書房和藏書後,他才發現了教授完整的人格。那位教授喜歡廉價版本的偵探小説,還在小説裏面畫線做筆記,筆記裏還有粗話。他還喜歡種花草。這些都是教授生前最愛的東西。

現代文閲讀答題技巧7

一、文題解讀。首要考查學生對文題的理解及文題對閲讀文本所提供的必要幫助,目的在於告訴學生通過閲讀文題的路子來選擇課外的閲讀材料進行閲讀。也就是説,透過文題,可知文章的體裁;或是敍事的線索、或揭示文章的主旨。

二、羣體感知。首要考查學生在閲讀過程中,蒐集和歸納文本信息的能力,包含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的中心內部實質意義。

三、文意把握。首要考查對蒐集的文本信息進行處理、感悟、評價等,從而體會筆者的態度、觀點、情感及文本的價值取向。

四、語言品味。首要考查學生對語言材料的闡釋説明、理解感悟、分析判斷、歸納整理等能力,仔細體會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五、作品感觸感染。首要考查學生對形象、情感、價值、語言抒發的領悟能力。具體説就是,感觸感染人物性格特點,感觸感染事件,感觸感染主旨;對文和段的.抒發技巧,表現方面的理解以及對藝術特色的理解;理解詞句的感情色彩,感觸感染作品的情感價值;對各種描寫的作用理解等。

六、賞評拓展。首要考查學生閲覽文字作品。能從中獲得對天然、社會、人的生活的有益啟示,對作品思考感情偏向,能接洽相關的配景和自身的生活體驗認識做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動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説出自己的感悟和體驗認識,對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能領略其中的含義。

這是會考記敍文閲讀考試的幾個大的方面,但願我們在組織複習時可以或許抓住美文的摘抄點,給學生以指導,特別是答題要領的指導,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考查形式,不再列舉。

語段閲讀題答題總原則:

(1)先讀題後讀文。讀題時注意從題幹中找出“題眼”(即答題關鍵點),攜帶需要解答的題目,使閲覽具有明確的目標。

(2)讀文時,要注意羣體把握文章的首要內部實質意義和中心意思。

(3)準備答題時,必須再次細讀題目,找準“題眼”。

(4)答題時,具體題目涉及到相關段落,要對這些個段落重複研讀;如涉及全篇,則要再讀全文。

現代文閲讀理解題型的設置,都具有一定的依賴性,即依據原文出題,哪怕是一些能力性極強,要求考生髮揮想像答題的題型,也不可能脱離原文而單獨出題。因此,在原文中一定能找到各題答案的影子。議論文或夾敍夾議的散文,答案往往潛伏在總結性或議論性文字中,只要發現歸納合並總結體會,就不難答出正確的答案。寫物類散文,作者往往藉助物的特性、相互間的關係來闡明一定的人生哲理,而物的特性、相互間的關係在描寫中都呈顯性特點,只要能發現歸納並能結合人生,作答時就輕而易舉了。

具體過程是:閲讀理解文章題目——閲讀文章——看清文章後面的試題——按試題要求回頭有重點地再看原文——答題。文章要看兩遍或以上。尤其是開頭和結尾。

現代文閲讀答題技巧8

為了幫助參加大學聯考的同學更好的複習考試的課程,語文網整理了現代文閲讀實用答題技巧,供考生參考。

現代文閲讀(3題9分)

現代文閲讀有9分。我們要求同學答題前,都要默想一下現代文閲讀之口訣。即:問什麼答什麼,怎麼問怎麼答;就近找答案,儘量抄原文;抓住關鍵詞,短語答題目,分條來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據;一篇文章看開頭和結尾,一個段落看第一句和結尾句。

當然,至於如何看句子之間的關係,如何看過渡句過渡段,什麼承上啟下,什麼鋪墊烘托,還是要理解的,平時腦子裏還是記一些有關文章理論的術語。

一般論述類和説明類文章的閲讀(9分)

考綱陳述:

1、理解:(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綜合:(1)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意結構,把握文章思路。(3)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一】:依據文體特徵讀懂文章

(1)根據文體特徵讀懂文章。一類是以社會科學為研究對象的一般論述類文章(學術論文),主要運用説明的議論的表達方式行文,內容涉及到經濟學,教育學,文化學歷史學,語言學,美學等,且內容多為介紹學術論點及其分論點,論據,背景和意義。一類是以自然科學為對象的科技説明文,主要運用説明的表達方式行文,內容多為介紹新科技新發現新認識,主體文字若干段落從不同角度具體介紹這個"新":背景,構造,原理,特點,現狀,發展,評價(優點缺陷)及其研究應用前景。(根據文體特徵,可邊閲讀邊猜測下文內容,提高閲讀速度。)

(2)注重整體閲讀。逐段閲讀,標出各段的`中心句子,並在頭腦中大體複述各段內容。最後在找到全文説明對象(議論對象)的基礎上整合文意。

【二】:選擇題的解答

明確此類題目是在玩文字遊戲,命題者改造原文設置錯部分定語或狀語(複句的部分分句),從而改變句意。

(1)設誤的常用五種方法:添:添加定語或狀語,刪:刪除句子而改變句意。換:換用別的的詞語代替,造成似是而非。調:調換詞語或句子順序,從而改變句意。湊:將意義有關或無關的幾個詞語(句子)雜糅湊合而造成錯誤。

(2)仔細辨別干擾項邏輯錯誤,特別關注選項中處於定語或狀語位置的類似詞語是否等值轉換:

㈠偷換概念:通過漏字,添字,改字,換序等方法擴大、縮小或轉移概念。尤要注意代詞的指代。

㈡以偏概全:以部分代整體(或相反),以個別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重點關注:

a表數量多少的詞語(少數,部分,幾個,大多數);b表範圍大小的詞語(凡,全,都,所有;部分等);c表程度輕重的詞語(特別,十分,稍微等);d表頻率高低的詞語(通常,總是;有時,偶爾等)

㈢混淆時態:(已然與未然)已經,曾經,過去;現在,目前;將要,尚未等

㈣混淆模態:(可能與必然)一定,必將;可能,估計,如果,未必等

㈤正話反説:即肯定和否定顛倒。

㈥順序錯亂:時間先後錯位,邏輯事理先後錯位,空間位置錯亂。

㈦顛倒因果:"因"與"果"錯位;或"條件"與"結果"錯位。

㈧強加因果:即兩件事無因果關係,卻強行説成有因果關係。

㈨無中生有:即原文無此信息。

㈩答非所問:即選項回答的不是題幹中的問題,或沒有答全題幹中問題的幾層意思。

另外,別讓以下幾點成為答題盲區:

(1)記住:不能只看選項本身的錯對,注意選項是否答非所問;(2)記住:題幹中有"根據"、"證據"、"原因"等字樣,選項與題幹之間要能構成因果關係;(3)記住:有的選項要選最佳答案,而非正誤選擇;(4)記住:題干涉及幾層意思,選項中則要答全幾層意思。

現代文閲讀答題技巧9

現代文閲讀在會考滿分120分的卷面中佔據1/4的比重,其重要性顯而易見,而這一塊的提高也是最需要花時間和下功夫的。它需要語感和技巧兩方面的配合,而貫穿其始終的是一條基本的解題思維或者説答題思路,在有效思路的引導下才能做對題目,這一思路需要我們在平時有意識的訓練和強化,在此,將基本答題思路做一歸納分析。

閲讀的基本思路是分別從整體和細節兩部分掌握一篇文章,而這兩方面是分步進行的,兩遍閲讀分別完成這兩個部分。

第一遍:通讀全篇,大致瞭解。第一遍整體略讀全文,大致感知文章整體意思;同時憑藉感覺劃出自認為重點的詞語、句子;(閲讀速度可以稍快)。文章整體意思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文章的大致內容。5W+1H(who,when,where,why,whathow)也即六要素(人物,時間,地點,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2)文章的脈絡結構。表層結構是指事件的行文結構,即分為幾個自然段,哪幾段是一個意思,講述一個主要內容,這樣的大段有幾段,即可知道一共講述了幾件事,或是幾個方面,做到對文中事件心中有數,瞭如指掌;深層結構是指事件背後的感情線索,即每一個結構層面上的感情發展程度,這對於理清作者情感思路,以致最終找到文章主旨非常有幫助。

(3)文章的思想、感情、主旨。在完成前兩步的基礎上,通過對事件的瞭解和作者感情的分析,得出這篇文章的通篇情感傾向,價值取向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主旨或者闡明的道理。

以上是讀第一遍文章時需要從整體上獲知的三方面信息。

第二遍:審清題意,回讀原文。看一遍題目,確定回答問題的閲讀範圍,再結合試題找到相關的段、句,截取關鍵性文字;找出或歸納出答案。文章細節關鍵信息的獲取方法:

(1)找特殊位置的語句:標題、開頭句、結尾句、過渡句以及獨立成段的句子都需要高度關注,這些句子會直接、間接的表明中心主旨及作者的立場;

(2)找特殊含義的語句:警句、比喻句、連問句、抒情句、議論句、反覆出現的詞句,這些句子往往和語句賞析或者段落作用一類的具體感知題相結合,所以在通讀時要對這類句子在內容和結構上格外關注;

(3)找含有關聯詞的語句:重點關聯詞(如段落開頭的詞:不但……而且……,雖然……但是……,因為……所以……,何況,然而)等等,應特別注意那些體現情節的突變,作者的觀點、文章的深層次內容、以及有特殊內涵的詞句。文章的`主旨往往就隱藏在這些句子當中。

當把這兩點完成之後,接下來就是結合題目要求,理清要點,加工改造,概括提煉,認真答題。

答題時有這樣幾點注意事項:

1、審清題目,學會引用原文。題目要求引用原文答題的,直接找出答案認真的寫上。沒有要求引用原文的,但是原文概括已相當簡練,可以引用或者以近義詞來變換其中的某些詞語,進而保持原文原意來替換。

2、細讀全文,提取關鍵信息。沒有明確要求引用原文答題的,不能機械地照抄原文的句子。但是要學會提取原文中的關鍵信息,答案中涉及到的一些關鍵詞語、句子是必須準確表達中心主旨或作者情感時,要學會有效提取,並進行相關剪輯、概括、重組、歸納。

3、瀏覽分值,組織語言作答。先根據分值理清要答幾個要點,再作答。答題時要緊扣題意,儘量包含文中對應的關鍵詞句,選用恰當的句式,選取適宜的角度作回答,即如何問就如何答,按照題幹要求將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進行排列組合,使所答充分、到位、準確、有條理;但還有一些題目無法用簡單的重組文章語言的方法來回答,那就需要把自己對文章的理解用自己的語言組織起來進行表述。

以上是在做閲讀時的一個基本思路,平時要按照這種思路多做練習,反覆訓練,才會形成一種習慣性的思維和意識,在考場上應對自如,在答題中滴水不漏。

現代文閲讀答題技巧10

大學聯考現代文閲讀主觀表達題出現在試卷的第Ⅱ卷,是對學生篩選、抽象、概括、整合信息能力的全方位考查,有一定的難度。無論是平時訓練還是考試學生對這道題普遍存在着畏難心理,歷年大學聯考這道題的得分率也都偏低。於是一些語文老師認為在這一考點上投入太多時間得不償失,不如把精力轉向那些更能見效的考點上去。誠然,想在短時間內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不是件易事,似乎無所作為,但從應試的角度看,使學生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把該拿的分拿到,應該是有可能的。如何讓學生把該拿的分拿到呢?筆者以為以下幾個環節在平時閲讀訓練中是不容忽的。

閲讀選文時要勾畫圈點。

“不動筆墨不讀書”。在有限的時間內閲讀一篇文章,如果從頭讀到尾不作任何標記,很可能讀後腦子裏是一片空白,什麼印象也沒有,在這樣的狀態下去做題能有什麼好效果呢?閲讀時對文章中首段、尾段、每段首尾、題目、反問句、設問句、獨立段、中心句、過渡句、關聯詞、指代詞、有意義能上升一定高度的語句、抒情議論句、重複出現的句子、表達作者情感看法的詞句等作勾畫圈點,不僅可以增加對內容的印象,還能大體上把握文章的中心和作者的行文思路,有了這些,解題時就得心應手了。

閲讀現代文,理解文意,要抓好十種句子的分析

抓首句。一個語段往往是相對獨立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轉承作用。

如果是記敍文首段,首句中大多數是概括全段內容或交待事件發生發展的空間順序或內部發展順序。如《威尼斯》第一段首句是“威尼斯是一個別致的地方”,它是全文的文眼。“別緻”二字準確地概括出了威尼斯的特點;如果是議論文首段,首句常常是提出分論點。如《崇高的理想》第二段的首句是“理想是有社會性、階級性的”,它是該段的分論點;如果是説明文首段,首句則往往指明對象的某一特徵。如《南州六月荔枝丹》第二段的首句是“成熟的荔枝,大多數是深紅色或紫色”,它交待了荔枝成熟時的顏色。

抓中心句。語境中的句子不是按等同價值排列的,而是既有關鍵的中心句,又有作為附加成分的句子。分析時要迅速從大量的擴展句和敍述句中抓住中心句。如:《瑣憶》首段中的“魯迅先生有兩句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它是本段的中心句,概括了魯迅先生偉大的人格。

抓轉承句。有的語段有幾層意思,為了使層次問連貫緊湊,中間常用轉承句或轉承詞。如:《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第六段中的“他作為科學家就是這樣”,承上文,“但是這在他身上還不是主要的”,啟下文。

抓點睛句。有的句子在語段中能起畫龍點睛的作用。如:《風景談》在每幅畫面後面加上了一句或兩句簡短的議論,這些議論文字昇華了文章的主題。

抓警句。有的語段中的有些句子含義深刻,耐人尋味,讀後能給人以啟迪。如:《包身工》最後一句話:“黑夜,靜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來畢竟是無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國人當心枕木下的屍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當心呻吟着的那些錠子上的冤魂。”這組句子既藴涵着作者對萬惡的舊社會的無限憤激,又深刻地揭示了黑暗終將過去,黎明定會到來的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警句內涵豐富,寓意深刻,它是作者對於生活的高度提煉、概括,並進行邏輯推理的結果,領悟它的含義,有助於提高認識能力。

抓矛盾句。語段中的有些句子,從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卻寄寓了深刻的用意。如:《孔乙己》最末一段中的“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此句表面看來矛盾,實際上是絕妙好辭,揭示了孔乙己悲劇命運的必然性。

抓感情句。語段中的有些句子明顯地表達出作者的喜怒哀樂和對事物的褒揚貶抑。如:《誰是最可愛的人》第三段中的“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純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作者直抒胸臆,熱情歌頌志願軍戰士。

抓特殊句。閲讀語段時,有時會碰到一些特殊句式,只有弄清句式特點,才能夠準確理解句意。如《祝福》第三段中的“她一手提着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句中的“空的”“下端開了裂”都是後置的定語,分別修飾“破碗”“竹竿”,它表明祥林嫂走投無路,淪為乞丐了。

抓修辭句。為了更好地寫景狀物,傳神達意,作者往往在語段中要運用一些修辭格。如《荷塘月色》的第三段,比喻疊出,作者把荷葉比作舞女的裙,把荷花比作明珠、星星,把荷香比作渺茫的歌聲,這些比喻形象貼切,新穎生動。

抓尾句。語段中的尾句或概括總結上文,或留下餘地讓人思索,或飽蘸筆墨抒發感情。如《背影》末段的尾句“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深切思念和無限熱愛之情。

如1997年大學聯考題現代文選文中有這樣一些句子:“就是我所説的從前的‘散文的心’。”“從前的散文的心是如此,從前的散文的體也是一樣。”“你想,在這兩重械梏之下,我們還寫得出好的散文來麼?”如果我們在閲讀時能畫出這些句子,那麼在回答第26題“文中的‘兩重械梏’分別指的是什麼”這一問題時,就能快速確定答題方向了。

大學聯考現代文閲讀主觀表達題出現在試卷的第Ⅱ卷,是對學生篩選、抽象、概括、整合信息能力的全方位考查,有一定的難度。無論是平時訓練還是考試學生對這道題普遍存在着畏難心理,歷年大學聯考這道題的得分率也都偏低。於是一些語文老師認為在這一考點上投入太多時間得不償失,不如把精力轉向那些更能見效的考點上去。誠然,想在短時間內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不是件易事,似乎無所作為,但從應試的角度看,使學生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把該拿的分拿到,應該是有可能的。如何讓學生把該拿的分拿到呢?筆者以為以下幾個環節在平時閲讀訓練中是不容忽的。

閲讀選文時要勾畫圈點。

“不動筆墨不讀書”。在有限的時間內閲讀一篇文章,如果從頭讀到尾不作任何標記,很可能讀後腦子裏是一片空白,什麼印象也沒有,在這樣的狀態下去做題能有什麼好效果呢?閲讀時對文章中首段、尾段、每段首尾、題目、反問句、設問句、獨立段、中心句、過渡句、關聯詞、指代詞、有意義能上升一定高度的語句、抒情議論句、重複出現的句子、表達作者情感看法的詞句等作勾畫圈點,不僅可以增加對內容的印象,還能大體上把握文章的中心和作者的行文思路,有了這些,解題時就得心應手了。

閲讀現代文,理解文意,要抓好十種句子的分析

抓首句。一個語段往往是相對獨立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轉承作用。

如果是記敍文首段,首句中大多數是概括全段內容或交待事件發生發展的空間順序或內部發展順序。如《威尼斯》第一段首句是“威尼斯是一個別致的地方”,它是全文的文眼。“別緻”二字準確地概括出了威尼斯的特點;如果是議論文首段,首句常常是提出分論點。如《崇高的理想》第二段的首句是“理想是有社會性、階級性的”,它是該段的分論點;如果是説明文首段,首句則往往指明對象的某一特徵。如《南州六月荔枝丹》第二段的首句是“成熟的荔枝,大多數是深紅色或紫色”,它交待了荔枝成熟時的.顏色。

抓中心句。語境中的句子不是按等同價值排列的,而是既有關鍵的中心句,又有作為附加成分的句子。分析時要迅速從大量的擴展句和敍述句中抓住中心句。如:《瑣憶》首段中的“魯迅先生有兩句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它是本段的中心句,概括了魯迅先生偉大的人格。

抓轉承句。有的語段有幾層意思,為了使層次問連貫緊湊,中間常用轉承句或轉承詞。如:《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第六段中的“他作為科學家就是這樣”,承上文,“但是這在他身上還不是主要的”,啟下文。

抓點睛句。有的句子在語段中能起畫龍點睛的作用。如:《風景談》在每幅畫面後面加上了一句或兩句簡短的議論,這些議論文字昇華了文章的主題。

抓警句。有的語段中的有些句子含義深刻,耐人尋味,讀後能給人以啟迪。如:《包身工》最後一句話:“黑夜,靜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來畢竟是無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國人當心枕木下的屍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當心呻吟着的那些錠子上的冤魂。”這組句子既藴涵着作者對萬惡的舊社會的無限憤激,又深刻地揭示了黑暗終將過去,黎明定會到來的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警句內涵豐富,寓意深刻,它是作者對於生活的高度提煉、概括,並進行邏輯推理的結果,領悟它的含義,有助於提高認識能力。

抓矛盾句。語段中的有些句子,從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卻寄寓了深刻的用意。如:《孔乙己》最末一段中的“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此句表面看來矛盾,實際上是絕妙好辭,揭示了孔乙己悲劇命運的必然性。

抓感情句。語段中的有些句子明顯地表達出作者的喜怒哀樂和對事物的褒揚貶抑。如:《誰是最可愛的人》第三段中的“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純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作者直抒胸臆,熱情歌頌志願軍戰士。

抓特殊句。閲讀語段時,有時會碰到一些特殊句式,只有弄清句式特點,才能夠準確理解句意。如《祝福》第三段中的“她一手提着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句中的“空的”“下端開了裂”都是後置的定語,分別修飾“破碗”“竹竿”,它表明祥林嫂走投無路,淪為乞丐了。

抓修辭句。為了更好地寫景狀物,傳神達意,作者往往在語段中要運用一些修辭格。如《荷塘月色》的第三段,比喻疊出,作者把荷葉比作舞女的裙,把荷花比作明珠、星星,把荷香比作渺茫的歌聲,這些比喻形象貼切,新穎生動。

抓尾句。語段中的尾句或概括總結上文,或留下餘地讓人思索,或飽蘸筆墨抒發感情。如《背影》末段的尾句“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深切思念和無限熱愛之情。

如1997年大學聯考題現代文選文中有這樣一些句子:“就是我所説的從前的‘散文的心’。”“從前的散文的心是如此,從前的散文的體也是一樣。”“你想,在這兩重械梏之下,我們還寫得出好的散文來麼?”如果我們在閲讀時能畫出這些句子,那麼在回答第26題“文中的‘兩重械梏’分別指的是什麼”這一問題時,就能快速確定答題方向了。

現代文閲讀答題技巧11

面對一篇文章,先整體快速閲讀,弄清文章的體裁及大致內容。是説明文,則先弄清説明對象和説明中心;是議論文,則把握中心觀點;是散文,則看懂描寫對象,抒情基調;是小説,則抓住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捷徑:一看前端標題,二看文後註釋。

記敍文閲讀

一.修辭方法及作用

1.比喻:形象生動、簡潔凝練地描寫事物、講解道理。

2.擬人: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從而達到形象生動的效果。 3.誇張: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徵,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4.排比:條理清晰,節奏鮮明,增強語勢,長於抒情。

5.反問:態度鮮明,加強語氣,強烈抒情。

6、對比手法 :通過比較,突出事物的特點,更好地表現文章……主題。

7、反覆:強調某種意思,強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8、反問:態度鮮明,加強語氣,強烈抒情。

二.表達方式

1.記敍 2.議論 3.抒情 4.描寫(環境、動作、語言、神態、心理) 5.説明

●類型1

三、寫作手法及作用?

常見寫作方法、表現手法:

聯想、想像、象徵(託物言志)、比較、對比、襯托、反襯、烘托、以小見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筆和鋪墊、前後照應(呼應)、直接(間接)描寫、揚抑(欲揚先抑、欲抑先揚)。

作用分別如下:

1、象徵(託物言志):通過詠物來抒情,常常藉助於某些具體植物、動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將作者的感情表達出來。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現為具體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運用眼前之物,寄託深遠之意。

2、襯托:以他體從正面、反面兩個角度陪襯本體。作用:突出本體的××特徵。

3、對比:把兩種相反的事物或一種事物相對立的兩個方面作比較。

作用:鮮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徵。

4、借景抒情:通過描寫具體生動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場景,表達作者某種真摯的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滿詩情畫意。

5、先抑後揚:先否定或貶低事物形象,爾後深入挖掘事物特點及內在意義,再對事物予以肯定、褒揚,作用:突出強調了事物(人物)的特徵。

6、側面(間接)描寫:側面烘托出該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結構更加集中緊湊,表達更為簡潔精練。

直接和間接描寫方法結合運用,可以使被描寫的人物或景物的特點更加鮮明、突出。

7、伏筆和鋪墊:作用:內容前後照應,情節嚴絲合縫。

8、照應:記敍文:使文章渾然一體,整體感強,突出主題。

議論文:強化××論點。 散文:反覆地抒發××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9、聯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過程。

作用:豐富文章內容,使人物形象更豐滿,性格更鮮明突出,情節更生動感人。

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礎上,創造新形象的心理過程。

作用:為塑造形象、表現主題服務。使讀者接受美的陶冶。

( 注:必須結合相關語句分析。 )

現代文閲讀答題技巧12

不同文體、類型的問題,解答的思路和方式不一樣,集中複習訓練階段,同學們更要有意識地進行歸納、總結並融會貫通。這裏,仝老師就幾種典型考點的答題思路、技巧為同學們作了指導:

1、理解詞語的語境義

一是搞清楚詞語的本意,二是分析這些詞語在文句中的表意作用,三是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內涵。

例如:“似乎遇着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魯迅《阿長與〈山海經〉》)這句中的“震悚”的本意是“因恐懼而顫抖;震驚”聯繫上下文,它強烈地表現了“我”被深深感動的情感;從而説明了阿長的熱心對“我”成長的.意義的重大。

2、理解某句子的含義或分析句子的作用

(1)理解句子的含義,首先抓住句子的中心詞語,明白句子的表層含義,再結合上下文或主旨,並聯系句子的修辭、表現手法等,用通順、明白的語言把深層含義詮釋出來。

(2)分析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一般從內容和結構兩個方面考慮,可以從它在文中的位置入手,結合表達方式等來進行。

在文章開頭,內容方面上:(議論、抒情句)開門見山,開篇點題(主旨、話題、論點);(描寫句)交代故事發生的環境、地點,渲染氣氛,定下感情基調等。結構方面:或總領下文,或埋下伏筆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記敍文),或設置懸念、吸引讀者(記敍文)等。

在文章中間,內容方面:(議論、抒情句)畫龍點睛,點明事件的意義,抒發作者的感情等;結構方面:承上啟下(過渡);概括分論點(議論文)等。如果句子單獨成段,還有強調的作用。

在文章末尾,內容方面:(議論、抒情句)點明(強調)中心,深化(昇華)主題(記敍文);歸納總結論點(議論文);照應題目,首尾呼應,使結構完整等。

現代文閲讀答題技巧13

大學聯考語文現代文閲讀考點與答題技巧-借代的表達效果

現代文閲讀考點與答題技巧-借代的表達效果

説話或寫文章時不直接説出所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它密切相關的人或事物來代替,這種修辭方法叫借代。

被替代的叫“本體”,替代的叫“借體”,“本體”不出現,用“借體”來代替。

借代的作用

恰當地運用借代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徵,增強語言的形象性,而且可以使文筆簡潔精煉,語言富於變化和幽默感。

恰當地運用借代可以引人聯想,使表達收到形象突出、特點鮮明、具體生動的效果。

例如:①把名字刻入石頭的,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有的人》)

例①中的“石頭”,通常用來作紀念碑的材料,這裏借“石頭”代紀念碑,含蓄地揭示出與人民為敵的反動統治者想名垂後世的美夢終將破滅。

借代的運用

借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部分代整體。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體事物。

例如:②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望天門山》)

例②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

二、特徵代本體。即用借體(人或事物)的特徵、標誌去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例如:③圓規一面憤憤的迴轉身,一面絮絮的説,慢慢向外走去……(《故鄉》)

④旌旗十萬斬閻羅。(《梅嶺三章》)

例③是特徵代本體,因為楊二嫂長得細腳伶仃,故稱之為“圓規”。例④是標誌代本體,借“旌旗”代替軍隊或武裝力量。

三、具體代抽象。

例如:⑤南國烽煙正十年。(《梅嶺三章》)

例⑤中的“烽煙”,原是古代邊境用以報警的煙火,這裏代指戰爭,把戰爭這個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了。

四、工具代本體。

例如:⑥等到驚蟄一犁土的季節,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開鍋。(《榆錢飯》)

例⑥中的“囤”是裝糧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糧:“鍋”是做飯的工具,用“揭不開鍋”代指沒飯吃。

五、專名代泛稱。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專用名稱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例如:⑦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樸,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起來!(《最後一次講演》)

例⑦中第二個“李公樸”,代指不怕流血犧牲,為爭取民主和平而戰鬥的`人們。

借代與借喻的區別

借代與借喻有相近的地方,都是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但它們的性質卻完全不同。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借喻側重相似性,借代側重相關性;借喻可以改為明喻,借代則不能。

借代的本體與借體之間有實在的關係,一般地説,這種關係還是相當密切的;

借喻的本體與喻體是本質不同的事物,人們不過根據它們之間具有的相似點,通過聯想把它們聯繫起來。

【遷移突破】

請寫出以下各句中的借代詞所代表內容

1.她靜靜地在金黃的草地上坐着,臉上竟有「彩霞的顏色」。

答:

2.衣索比亞是個窮困的地方,到處都是「襤褸的衣、光赤的腳」。

答:

3.半生的漂泊與歷練,使他煉就了一雙「鋭利的眼睛」。

答:

4.昨晚,在「沉睡的森林裡」,我彷彿又看見了童年的那隻風箏飛揚。

答:

5.我深深地感動於海的「咆哮」與「無言」……

答:

6.「這條波光潾潾的綵帶」,流過幾萬里,流過幾千個世紀。

答:

7.不停地敲打着、探聽着,「樹醫生」始終不會退休。

答:

8.鐵幕裡的人民窮盡一生,無非只希望能看見「飛翔的白鴿」。

練習答案

1、生動、愉快的神色

2、窮人

3、洞察力

4、童年時光

5、海的狂暴和温柔

6、河

7、啄木鳥

8、和平

現代文閲讀答題技巧14

“能閲讀一般社會科學類、自然科學類文章和文學作品”,這是語文學科考試《大綱》中對現代文閲讀的總體性要求,具體考點包括3個能力層級共9項內容。大學聯考命題在檢測現代文閲讀能力時,共有兩種題型兩個大題,即在第一卷客觀性選擇題中檢測社會科學類或自然科學類文章的閲讀能力,共有4個小題12分;在第二卷主觀性試題中檢測文學作品的閲讀能力,共4個道題,18分。要想在現代文閲讀題上拿到比較理想的分數,我們認為除了平時多閲讀勤思考多練習,還得掌握一些解題技巧,並且靈活運用。

首先,樹立整體閲讀意識,力爭從宏觀上把握文本的大體意思。如從文本的標題入手明確文本的表現對象,並且多方設問:本文的表現對象是什麼?作者是從哪些方面表現這一對象的?表現對象的什麼?為什麼要表現這一對象?作者的終極目的是什麼?從尾註或夾註入手,力爭大體瞭解文本的寫作背靜,或者與文本有關的情況等。從題乾的設問,特別是文學作品閲讀的多項選擇題的選項入手大膽推測文本的表達技巧和大體內容,以進一步驗證前面的推斷。例如,廣東省20xx年秋季的大學聯考試題第五大題《説樹》,從標題入手,我們知道文本是以樹為表現對象的,第一段主要內容和第二段開頭部分文字是從鄉情(或對故鄉的感情)角度來表現的,第一段的末尾處是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表現的,第三段主要是對與樹相關的經歷(探索樹的精靈)的回顧,第四段是從樹與人生與藝術的關係角度來表現的。那麼,作者為什麼要表現樹呢?從第四段的內容,我們可以推斷出來:表現樹的終極目的是為了表達對藝術的認識。從多項選擇題的選項尤其是E項中,我們進一步驗證了這一點;至少,我們可以想到文本可能表現的是這一主旨。這樣,我們在動手做題之前,對文本就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這是下一步準確解題的保證。

其次,樹立問題意識,速讀文本。所謂問題意識,不是我們在平時學習或閲讀中的那種質疑,而是認真審題,明確題乾的設問。心繫這些問題,迅速閲讀文本。這一步的閲讀,是以段落為單位的,是對文本大致上的瞭解,而不是逐字逐句的推敲理解。為了迅速把握語段的大體意思,我們可以通過捕捉段落主旨句的辦法大體瞭解語段的意思。一般來講,段落的主旨句,要麼在段首,要麼在段尾,要麼在段落的中間;當然,有的段落是沒有主旨句的,這就需要自己通過整合來概括。對社科類文本和自然科學類文本,我們還應該在捕捉段落主旨句的前提下,善於提取主旨句中的關鍵性詞語,因為寫作這類文章的`人更加註重文章結構的嚴謹性和表情達意的準確性,如同做學問那樣作文章,緊緊圍繞關鍵性的詞語具體解釋,或深入闡發,一步一步,一板一眼,邏輯性是非常強的。就大學聯考命題來看,特別是第一卷中“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的客觀性選擇題,大多也是圍繞着關鍵詞來設題的,如20xx年秋季全國大學聯考河北等六省卷的第7題,就是考查對第一自然段的關鍵詞——“人類胚胎幹細胞”的理解,青海卷的第7題考查對第一段的關鍵詞——“茶馬古道”的理解,天津卷第7題考查對第一段關鍵詞——“技術跨越發展”的理解。

在閲讀過程中,我們還要隨時進行整合,即將意思相同或從不同角度表現同一意思的內容迅速整合到一起,形成表意完整的語意板塊。從閲讀的目的上説,此步的閲讀依然屬於整體感知,而不屬於精讀,更算不上研讀,所以,一般來講,我們還不能動手做題。從閲讀的時間分配上看,完成此項工作,大體上是三四分鐘。

此外,準確確定閲讀區間,即牢牢鎖定答題的範圍。例如,前面所舉的例子,第18題題目設問:“從文章的第二段看,作者為什麼欣賞冬天的樹?”要回答這一問題,必須關注文本的第二段,特別是本段的最後幾句話,也就是把目光牢牢鎖定在這個範圍內。經過篩選並提取信息,我們確定正確答案應包括兩層意思,即作者喜歡冬天的樹的直接理由是“冬天的樹,更見體態魁梧或綽約多姿之美,是線結構之美。”本質上的更深刻的理由是“冬天的樹充滿強勁的筋骨,是樹之精靈的世界,是人之精靈的世界。”

在解答主觀性表述題時,我們還應樹立“賦分”意識,即根據試題的分數來大膽推斷答案大體上可分為幾點來表述,如4分的題一般可分為兩條來表述,6分的題可分為三條來表述。事實上,標準答案也是按照兩條或三條來確定答案要點的。在組織答案時,可以採用摘錄式方法,即文本中如有現成的答案,如高度概括性的又能準確解答題目設問的句子,就可以直接抄錄;可以採用重組法組織答案,即從所確定的閲讀範圍內提取能夠回答題目設問的關鍵性詞語,然後用我們自己的話連綴起來;可以採用自撰式方法組織答案,特別是那些含蓄性語句的理解的題目的答案,一般來講,文本中沒有現成的概括性的語句,有時甚至連關鍵性的詞語都找不到,我們只能根據自己的理解來組織答案。

現代文閲讀答題技巧15

(一)明確説明對象:閲讀事物説明文,不管是整篇還是整段,都要首先從整體人手,把握文章説明的是什麼事物,即説明的對象是什麼;閲讀事理説明文,要弄清文章説明了什麼事理。

如何找準説明對象呢?

1、看題目,不少題目都表示説明的對象。如(中國石拱橋)。

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説明文往往運用這種句子來突出所要説明的事物和特徵。

(二)抓住事物特徵:事物的特徵主要表現在構造(內外),形態(大小、長短等),性質(硬、軟、冷、熱等),變化(動、靜、快、慢),成因(簡單、複雜),功用(廣狹、正反)等等方面。一般來説,説明文要説明的要點,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徵。除説明的重點外,還要弄清作者介紹的是事物哪些方面的特徵,又是從哪些角度介紹的。例如《死海不死》一文,圍繞死海的特徵,從三個角度進行説明:先説死海的“死”(現象特徵),再説死海的“不死”(本質特徵),最後又説到死海的“不死”與“死”(現狀與未來發展特徵)。這樣死海的全面特徵便被一層一層地揭示出來了。又如《蘇州園林》一文,圍繞“無論站在哪一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這一總特點,從五個方面加以説明:亭台軒榭的佈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樹木的映襯;近景遠景的層次;以及門窗雕鏤琢磨和顏色等。這樣從不同方面歸納分析,也就全面把握了蘇州園林的特色。

(三)歸納説明方法:閲讀説明文時,邊讀邊標出文章所使用的説明方法,然後總結主要使用了哪些方法,並進而分析這些説明方法對準確説明事物特徵所起的作用。

(四)逐段概括要點,理清説明順序:概括要點時,要重視首括句、尾結句或提問式語句的作用,重視給概念下定義或解説的語句的作用。閲讀時可以把這些語句勾畫出來。概括要點時最好用完整的`句子,意思要簡明扼要。在逐段概括要點的基礎上,用“同類合併”的方法,把全文劃分為相對獨立的幾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把每部分的大意依次連綴起來,就能比較清楚地顯示出全文的説明順序了。使用什麼説明順序,還要看説明的對象。一般來説,説明事物的演變發展的,用時間順序;説明建築物的,用空間順序;介紹高科技產品或説明事物間的聯繫的,用邏輯順序。

五)整體感知,把握中心:在理清説明順序的基礎上,分析段與段、部分與部分之間的關係,就容易看出文章的基本結構了。如是總—分式的結構還要着重分析“分”的部分是按什麼原則組合的,是並列,是遞進,還是包含有總分關係。遞進式結構要着重分析各層意思是怎樣逐步深入展開的,是由現象到本質,還是由個別到一般,或是從結果到原因等等。把握結構後,最好能畫出結構示意圖。説明中心就是歸納出一篇説明文説明了被説明事物的怎樣的特徵,或闡釋怎樣的事理。在理清説明順序、把握文章結構的基礎上,再歸納説明中心也就不難了。

(六)體會語言準確性:準確是説明語言的特點。分析説明文語言,就是看遣詞造句是怎樣準確説明被説明事物的特徵的。要注意分析關鍵詞語的作用。如《向沙漠進軍》一文中“沙漠是人類最頑強的自然敵人之一”中去掉“最”不足以説明沙漠危害之嚴重;去掉“自然”“敵人”性質就不清楚;去掉“之一”就絕對化了。當然,文字的生動性也應充分注意。

標籤: 現代文 答題 閲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sh/kepu/71rpo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