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生活範例 >科普知識 >

就業形勢分析報告3篇(合集)

就業形勢分析報告3篇(合集)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後撰寫的。你知道怎樣寫報告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就業形勢分析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就業形勢分析報告3篇(合集)

就業形勢分析報告1

1. 前言: 中國改革開放的30年也是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30年,在這期間大學生的數量更是突飛猛進。大學生也有過去的天之驕子成為今日的無人問津!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情況,怎樣才能讓大學生更好的就業,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呢?帶着這一問題和思考,同時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我們進行了這一次調查並進行了準確統計和深入分析:

2. 方法:

被試:被調查的學生為青島科技大學的在校大學生。共發放調查問卷62份,收回有效調查問卷60份。有效問卷調查者主要來自編輯出版專業、機電專業、工業設計專業、船舶專業、外語專業、信息專業、經管專業和廣告專業等專業!採取隨機抽樣的調查方法。男女比例24:36。

工具:我們採用自制的大學生就業調查問卷,通過qq在線、深入宿舍、自習室、圖書館和路邊攔截的方式進行!問卷樣題如下:

1、你認為現在就業形勢如何:

a 形勢嚴峻,就業難

c形勢較好,就業容易

b 形勢正常

d不瞭解

2、你對學校就業指導工作的滿意程度是

a 很滿意

b 較滿意

c 不太滿意

d 很不滿意

3、你最希望學校加強哪類服務? (可多選)

a 求職面試技巧培訓

d 就業信息發佈

b 就業心理諮詢

e組織校園供需見面會

c 就業政策、形勢分析

f與用人單位建立關係,做好推薦工作

3. 結果:大學生未來就業形勢嚴峻主要是由學生、學校和社會三方面造成的。主要問題體現在大學生的心理狀況、本身的工作能力和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不足和社會上對大學生的要求嚴重不一致造成的。我們主要對這三方面進行了分析:

(一) 激烈的市場競爭情況

第一,隨着企業改革的深化,還會不斷有一些工人下崗或者失業,這批人的就業難度是非常大的。第二,城鎮新增勞動力就業人數比較大。比如説大學生,今年應屆大學畢業生將達到495萬人,這也是近幾年來最高的。今年要求職的大學畢業生在600萬人左右。第三,中國農村有大量的富餘勞動力要轉移到城市裏就業。基於這三條原因,做好就業工作,今年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當前社會普遍壓迫大學生,尤其是剛畢業涉世未深的大學生,他們的能力還只浮於理論上,社會經驗不足,處事和辦事能力不夠,況且每年有那麼多大學生,供大於求從而造成當前的局面。

(二) 學校對安排大學生就業方面指導不足

在我們受訪的大學生中,只有5人對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感到很滿意,感到較滿意的有24人,兩者合計佔48%,而感到不滿意和很不滿意達到52%,充分體現我們學校的就業指導還需加強,照顧到更大多數學生的.情況。教育導致大學生就業難的因素還有很多,我們主要從以下三點進行分析:

首先,根本的問題是,教育與生產相脱離。我國現在生產模式是世界加工廠,主要需要的是廉價勞動力的血汗工人和有經驗的技工,是體力勞動者,而大學教育培養的是高價勞動力的腦力勞動者。所以,要説頭腦還缺乏市場經濟意識,那不是大學生,而是指責大學生的專家、學者和領導者自己。但這不是我們認識問題的出發點,我們認識問題的出發點應當是:中國不應該是大學生供過於求,需要降低大學生的價值體現,而是要儘快改變我國的生產模式,使大學生的價值能夠充分體現;使中國能夠自主創新,發展生產。黨中央一再強調發展自主創新經濟,但大學生就業難卻成了問題,這種情況説明發展自主創新經濟還沒有落到實處,還是停留在文件上。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大學生就業的實際,可以檢驗黨的發展方針。

第二,重要的問題是,教育之本是育人。教育產業化要正義,説法可以不改,但含義要矯正:教育產業化是為社會生產人才。那種為學校、校董和一些教授生產利潤,應該叫做教育資本化現在許多學校名曰產業化,實質資本化。而社會培訓機構被產業化人士評為資本化,是為自己謀利益,卻為市場化人才做出了具大貢獻。像我們最熟悉的北大青鳥教育就可以稱得上it教育航母。教育改革要撥亂反正,要改變對學校亂擴大升級,對學生廣種薄收的狀況;要學習培訓機構,根據社會發展的進程需要,決定學校培育人才的結構,各專業的高、中、低人才要有比例。

第三是觀念問題。中國是有社會主義特色的國家。因此,中國的教育應當是公有制為主體,為人民服務為宗旨。教育不應該是個人的投資,而應當是社會對發展的投入,是一種社會積累。教育費用應當由國家、社會承擔,從物質基礎上培養學生的為祖國、為社會回報而學習的思想觀念。教育費用由國家、社會承擔之後,還縮小了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勞動力的生產價值的個人差別。這不僅有現實的意義,而且有很深遠的意義。

(三) 大學生自身素質因素

4 結論:在我們的調查中,可以很清楚的發現當前就業形勢嚴峻,並在大學生之中形成了一種談就業色變的狀況。但是從另一方面,大學生對自己和就業形勢有了一個很清晰的認識和認真思考,這對他們以後他們的努力方向和激勵都是很好的。總之,大學生就業形勢已清楚的擺放在面前,學校社會和大學生們應該找到合作點,達到共贏。

5 建議:

(1)大學生在大學時應該全面關注社會動態,早早做好職業規劃,並不斷朝着這個方向奮鬥。同時在不影響學業的情況下,適當的做些兼職工作,增加對社會的認識和經驗的積累。充分利用大學的資源,全面掌握知識,以便在各行各業都能夠快速接手工作。同時大學生們也應避重就輕,不要總湧往發達城市,西部地區更有利於發揮大學生的抱負和才能,而且薪酬待遇普遍高於東部,為西部發展做出貢獻。

(2)學校應該實行積極的大學生安排就業政策,不僅在未來的發展方面,而且在心理調節上面,減輕大學生的就業焦慮心理。同時老師們應該對學生們加強教育,並進行積極暗示,多增加學生們的鍛鍊機會(別出現面試事心裏緊張表達不清等情況)。

(3)社會應該寬容對待大學生,不能因為大學生涉世未深,經驗不足就拒絕接納大學生,給他們更多的發展空間。

就業形勢分析報告2

從20xx年第一批擴招後的大學生畢業以來,就業難的問題每一年都會被輿論拾起,成為人們眾説紛紜的焦點。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景不同,學子們在為工作奔波忙碌時,對前景似乎比以往更加迷茫。大學生面對就業市場眾生相,無奈之餘,只好“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1、高學歷,卻敲不開企業的大門 本科生遍地都是,碩士生也沒那麼稀罕,博士都擴招了,所謂的高學歷還能在市場上所向披靡嗎?不看學歷看能力,學歷只不過是求職就業的“敲門磚”,很久以前人們這樣説。時過境遷,曾經被人們看好的高學歷在今天似乎怎麼也敲不開企業的大門。

研究生白送都沒人要 就學歷來講,研究生在求職中處於“上不去、下不來”的尷尬位置。同樣在51job論壇上,一位hr這樣説:“我們公司只有研發部門才招研究生,其他的崗位還真是沒有這個必要;如果要讀研究生,那就讀到博士,這樣出來才會有‘銷路’。” 選擇考研,學子們本想以此為就業拓寬道路,期待獲得可以給自己增重的學歷砝碼。然而,當他們走出象牙塔再次面臨就業的時候,卻發現學歷在市場上的吸引力已大大縮水。

廈門市公安局翔安分局要招聘一名高學歷的洗碗工,其條件之高被網友怒稱“這是對國家學歷的藐視!”雖然在輿論的壓力之下,招聘方修改了苛刻的招聘條件,豐富了工作內容,可被傷自尊的網友還是“窮追不捨”。相比之下,有些網友則顯得“淡定自如”,51job論壇網友“時間換空間”回帖説:“聽到這樣的消息,15年前憤怒,10年前麻木,5年前呵呵一笑!” 另有網友則在高唱“你傷害了我,我一笑而過,你要求貪婪我只能懦弱”。 這一事件,不僅直射學子就業難,同時也使學歷貶值的問題凸現出來! 學歷貶值,大學真的無用?

當所有看似殘酷的事實集中呈現我們眼前時,人們很容易草率的得出結論,讀完大學,有了學歷依然很難找到工作。學歷貶值、大學無用論便在學子們的腦海中應運而生。 前不久,“熊貓燒香”的作者李俊提前出獄,國內一些知名it公司得知消息後紛紛向他發出邀請函。李俊因“毒”得“名”,“熊貓燒香”雖不是為“名”而作,卻讓大眾看清這位連高中都沒有考上的水泥工藝技校生在網絡安全領域的天賦。早年李俊曾在北京、廣州等地闖蕩過,無一例外地被數家網絡安全公司因學歷低而拒之門外。在51job論壇上的一項調查顯示,43%的人曾遭遇過“學歷歧視”,位居各種常見就業歧視的前列。 高學歷敲不開企業的大門,除了埋怨社會的不公,企業的苛刻,大學生能否從自身的角度來考慮“敲門”方式存在的問題呢?在採訪德勤華東區校園招聘經理胡豔紅時,她一再強調:“德勤非常看重應聘學生在校的學習成績、組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許多大學生以學不到東西為由揮霍四年的青春時光,或者為拿一紙文憑而晃晃度日,面對hr的“火眼晶晶”,這樣的學生定會“原形畢露”! 高學歷敲不開企業的大門的原因之一,不是學歷貶值,而是學歷的“含金量”降低!學生在校不好好學習專業知識,實習時不積累為人處事能力,再高的學歷對於企業來説只是一張象徵意義的白紙而已。 2、就業難,紛紛回爐短訓

9月末媒體報道“哈爾濱大學生‘回爐’短訓就業受寵”,新年伊始,廣東曝出“技校生就業好過大學生”,“企業爭搶技校畢業生,造成人才提前‘脱銷’”等類似的新聞。即學即用的技校培訓pk“華而不實”的大學教育,學子們心寒之餘,不得不“識時務者為俊傑”,紛紛加入“回爐”培訓的行列。 曾經有一些專家和學者認為大學生“回爐”技校是一種人才和教育資源的浪費,然而隨着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凸顯,大學畢業生為了增強就業競爭力回技校“充電”的現象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和認同,“回爐”大學生也從當初的“個別現象”發展到今天成為一個羣體。 技校生受寵,大學生“回爐”,曾經的`“天之驕子”,如今卻需要技校的“鍍金”才能真正發射光芒。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副研究員曾燕波在解釋這一“反常”現象時説:“技校、職校不可能替代大學教育,當大學畢業生紛紛回潮讀技校尋找就業出路時,拷問的不是教育體制,更深層次折射出的是當前經濟結構的問題。目前,我國的產業結構不完善導致一些重要產業對大學生的需求有限,社會上需要大學畢業生從事的白領崗位不足。” 3、有工作,卻與農民工同酬掙扎在職場中的大學生千辛萬苦找到工作,還來不及慶幸自己拿到了眾人相傳的2000元薪酬的市場價,中國社科院發佈的統計數據無疑又一次刺傷了學子脆弱的心靈。 社科院的這一統計也許是無心之舉,可已經覺得倍受歧視的學子們這下似乎又被揭了傷疤。媒體上沸沸揚揚的炒着“大學生與農民工同酬”,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所所長蔡昉也表示:“部分青年農民工進入勞動力市場較早,積累了經驗技能,具備一定的就業競爭力,可能會與剛出校門的大學畢業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就業競爭關係。” 4、學子就業難,難在哪裏學子説,求職難金融危機讓企業招聘慎之又慎,在大學生供過於求的職場上,企業當然更親睞與崗位最匹配的求職者。於是,危機下的求職變得更為艱鉅。一位網友在51job論壇上發帖説:“每次去找工作,都被人鄙視沒有工作經驗。可是一個剛剛出校門的人哪來那麼多工作經驗?”應屆生把自己放在最低的位置,無薪實習叫賣自己,可企業並未因此拋出橄欖枝。沒有工作經驗,這樣的理由把許多應屆生擋在企業招聘的大門之外。 企業説,招聘難 企業在招聘中一看能力,二看潛力,這兩點都是根據應屆生在校期間的表現來判斷。在51job論壇上一位hr説:“有些同學既沒學習成績又沒實踐經歷,還總渴望企業先給他一個機會,他會在進入企業後好好表現。企業可不敢打這個賭,要想拿到offer,學生必須首先證明自己的能力。” 一些大學生不重視在校期間專業知識的學習,面試時一些基本的行業問題都不瞭解。emc公司人力資源總監狄巧告訴51job:“在校園招聘中我們會從應聘學生的學習成績、在校參與的研究課題來判斷應屆生汲取知識、開拓創新的能力。在第一輪面試中我們對於專業知識的考察會極為詳細。不合格者即被淘汰。” 剛出校門的大學生職業定位模糊,踏上工作崗位後又覺得自己不適合這份工作,試用期還沒過就想着跳槽,這不僅浪費了自己的時間,也給企業帶來損失。這也是企業聘用應屆生的憂慮。 專家説,這個問題很複雜 上海社科院研究員曾燕波稱,大學生就業壓力不能推責於大學擴招。擴招雖然帶來大學生就業壓力,但擴招後的大學生即使不讀大學,一樣要就業。現在,大學生就業的供求矛盾主要表現在:畢業生的專業結構、知識結構、綜合素質、學歷層次,甚至就讀院校的開設等不適應市場需求;畢業生的擇業傾向與技能不適應市場需要;畢業生的擇業期望值與用人單位要求不一致。這些矛盾的存在,導致了現在的大學生即使願意接受現有的工資水平,但仍然找不到工作,即非自願失業,以及經濟結構(包括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地區結構等)發生了變化,現有大學生的知識、技能、觀念、區域分佈等不適應這種變化,與市場需求不匹配而引發的結構性失業。

就業形勢分析報告3

為深入瞭解當前大學生的就業狀況及存在問題,掌握第一手的資料,國家統計局湘潭調查隊於20xx年4月—5月組織專題調研,實地走訪了湘潭大學、湖南科技大學、湖南工程學院、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等五所在潭高校,與就業指導部門負責人和部分大學畢業生就當前的就業形勢與就業方向開展座談、交流,並和市人事局、教育局、勞動局等部門有關專家進行了深入探討。調查中,嚮應屆畢業生髮放了無記名調查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36份。

一、當前大學生就業現狀

1、企業進校招聘明顯萎縮,簽約率大幅下降。

4、就業呈現性別差異。

除了專業差異,高校就業市場還呈現了明顯的性別差異,女生的就業難度遠遠大於男生。調查問卷顯示,男生的正式簽約率為1

5、專科、高職層次畢業生就業情況明顯好於本科生。

據教育部發布的信息顯示,20xx年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平均就業率達到95.77%,從20xx年開始全國中職學校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四年達到95%以上。今年雖然受金融危機影響,但就目前調查的情況看,我們發現專科、高職層次的畢業生整體就業情況要明顯好於本科畢業生,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的整體就業率高出湘潭大學、湖南工程學院近20個百分點。

專科、高職畢業生在對薪酬的心理預期和職業層次的要求都相對要低,而且很多專科、高職院校對學生的培養目標本來就定位在實用型“藍領”人才,側重於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動手能力,很多院校採取聯合辦學、“訂單式”培養等方式,使學生的就業成功率大大提高。譬如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是省建設廳的下屬院校,其建築類專業的學生很大一部分能在建設系統相關單位實現就業;湘潭教育學院對全日制學生實行訂單式培養,與廣東、江浙等地多家用人單位簽訂了聯合辦學協議,為畢業生多方提供帶薪頂崗實習與就業平台。

6、定位城市,不願去西部、下基層。

雖然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很多大學生轉變了觀點,不再一窩蜂的湧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孔雀東南飛”的景象也一去不復返,但是相當大比例的畢業生仍不願去西部省份,不願下基層工作。問卷調查結果顯示,77.2%的學生在求職時優先考慮個人發展機會,儘管有95.6%的畢業生表示贊成“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及政府新近出台的大學生到農村基層擔任“村官”計劃,但是隻有35.3%的學生表示願意去西部或農村尋求個人發展,有45.6%的學生認為這會限制個人未來的發展,而且有35.3%的學生對相關措施的配套優惠政策缺乏信心,湖南科技大學08年還有5名通過了村官考試的畢業生出於種種顧慮放棄了當村官的.機會。

7、考研、“考公”熱持續升温。

8、就業難引發了明顯的社會問題。

一些學生遭遇多次求職受挫之後,容易引發焦慮、自卑、失落、懷疑等消極情緒,甚至出現了媒體上報道的就業不成而厭世輕生的慘案。調查問卷顯示,在求職受挫後有8.8%的學生個人生活態度比較消極,有16.9%的學生懷疑自己的能力,5.1%的人懷疑政府的能力。湘潭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介紹,很多貧困生傾家蕩產舉債讀大學,一畢業就失業,心理落差很大,校方擔心因學生們找不到工作,無法正常離校而帶來一系列不安定因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sh/kepu/q9lpd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