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莊子》讀後感範文

《莊子》讀後感範文

在粗略讀完《莊子》一書之後,頗有感觸。依我自己尚膚淺的認識而總結出來的對《莊子》一書的評價,主要有四點:

《莊子》讀後感範文

  1、作為百家爭鳴時代產生的作品,《莊子》首要的特點就在於其內飽含道家深邃的思想。

眾所周知,《莊子》哲學思想源於老子,而又發展了老子的思想。“道”為其哲學的基礎和最高範疇,其外涉及政治、處世、養生、世界起源論和本質論、唯物辯證法等各個方面。它既是道家用以認識世界的工具,更是其勸人律己的道德手段。“道”最重要的,也是貫穿《莊子》一文始終的觀點是“順天”和“無為”。雖然各篇內容各異,思想浩繁,但我們多多少少都能體會到作者希冀的任天為之,不加外物束縛的自由境界。“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境界何等雄渾!

然而,一些消極避世、過分脱離現實的唯心主義觀點,顯然是不足取的。

  2、正因為莊子本人的思想超脱萬物、穿越古今,必然要求文章中想象和虛構奇特磅礴,恣意汪洋。

寫大物,有扶搖而上九萬里的鯤鵬,有廕庇千頭牛的櫟社樹,有中央之帝混沌;寫奇人,有乘雲氣遊於四海之外的藐姑射山神人,有御風而行的列子,有用五十頭牛做魚餌的任公子;寫怪事,有周夢蝶、魍魎問影、骷髏論道;寫隱士,有狂人接輿、賢人肩吾、悟道者南郭子纂——總之,所繪之人、事、屋、物、景,皆使作者思想得以曲折地展現。

  3、想象和思想通過特定的創作方法表現出來——“以卮言為曼衍,以重言為真,以寓言為廣。”

卮言即出於心、自然流露之語言;重言為借尊者、名人之口,説出自己的觀點看法;寓言是虛擬地寄寓於他人他物的言語。

其中,寓言是最有名的,通覽全書,無一篇不涉及寓言故事的創作,而無一個語言故事不是獨出心裁,着意為之。《莊子》的許多思想艱深抽象,而語言卻化虛為實,將理論變得真切自然。重言也是隨處可見,尤其是借孔子之口道出道家觀點。這一點作者是矛盾的:道家避世自修的態度顯然對儒墨等積極人世的行為表示不屑;而當時儒墨並盛,孔子為名人,為了使自己的`主張為他人所接受,莊子又不得不託己説於長者、尊者之言以自重。“卮言為曼衍”,層出不窮、散漫流衍地把道理傳播開來,這一點其實在諸子百家的許多著作中都存在。這裏將其提出,莊子是想證明:自己的語言皆從內心自然湧出,言為心聲,不能為外界功利目的而矯揉造作。

  4、語言跌宕起伏,句式錯綜複雜,論辯性強。

莊子擅用尖新奇特之詞,大段排比、反問、疑問的句式去論辯,讀之或鏗鏘有力,或發想無端,或尖鋭辛辣。當然,正是因為作者不直接表明態度,而是敍議結合地讓讀者去領悟其中的道理,加之作者思維跳躍較大,邏輯上往往會有疏漏,常常是開篇的寓言與後文銜接不上,最為突出的表現是《齊物論》和《寓言》。另外,篇末附及的一些寓言讓人感覺過於重複拖沓,沒有存在的必要。

標籤: 讀後感 範文 莊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0dwgd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