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竹林的故事讀後感(通用5篇)

竹林的故事讀後感(通用5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竹林的故事讀後感(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竹林的故事讀後感(通用5篇)

  竹林的故事讀後感1

在中國人的眼中,竹子一直是高潔出塵的象徵,這是一個發生在青翠的竹林裏的故事,是一個世外桃源裏的鮮為人知的故事。

?是著名京派作家廢名的代表作,講述了居住在竹林裏的一家人的故事。女主人公三姑娘是??淡雅素淨的女子,她的父?很早去世,留下她和母親兩人相依為命。三姑娘是一個平淡如水的人,不喜歡熱鬧,也不愛梳粧打扮,培育着一個菜園子,賣菜為生。後來母親也過世了,她嫁了人,還是過着和從前沒多大分別的平凡生活。可以説,這篇小説沒有高潮,沒有所謂的跌宕起伏的情節,通篇辭藻樸素,清澈透底的小溪,緩緩流過讀者的心田。作為鄉土文學家,廢名卻不像其他人一樣,將落後農村裏人們的愚昧揭露給世人看,也不會一個勁地批判封建思想有多麼束縛人的發展。他所寫的鄉土農村,就像《竹林的故事》裏那樣,悠閒自由,沒有條條框框的限制,沒有殘暴的禮義制度,有的只是純真的人們的故事,透着淡淡的禪意,給人一種心靈的安定,讓人讀之忘卻周遭的一切事物。

誰人能像三姑娘這般淡泊寧靜?像她這般洗盡鉛華,美好得叫人屏住呼吸?廢名並沒有刻意從外貌上描寫三姑娘,但從"顏色淡得同月色一般"、"棲在竹林的雀子"中不難發現三姑娘的美。她的美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美得讓買菜的人掏出錢也會自覺俗氣。我最愛的還是廢名筆下小時候的三姑娘,她喜歡跟着爸爸去打魚,她總是靜靜地看着爸爸的舉動,等待魚上了鈎,"三姑娘小小的手掌,這時才跟着她的歡呼的叫聲熱鬧起來,"一個天真活潑的小女孩的形象躍然紙上;有時候她又會把爸爸忘記了,"只是不停地摳土,嘴裏還低聲的歌唱,頭毛低到眼邊,才把腦殼一揚",一個可愛純潔的小女孩就浮現在我們的腦海中。

後來三姑娘漸漸長大,更加乖巧恬靜,親戚朋友逢年過節喊她出去遊玩,她都微笑着推辭,人道她不喜熱鬧,殊不知她是放不下家中孤單一人的母親。她的懂事讓人心疼。她勤勞善良,每天早起將房裏的傢俱抹得乾淨,賣菜時總會給顧客多稱一點。每當外頭敲鑼打鼓、繁鬧非凡的時候,她也會想起死去的父親在她小時候經常帶着她出去玩耍的場景,然而只是懷念而已,之後還是乖巧地留在家中照顧母親。

做女子當如三姑娘這般淡雅恬靜,知世故而不世故,才美好得叫人憐惜。

  竹林的故事讀後感2

廢名,原名馮文炳。(在鄉土小説的現實主義發展中,有一位特異的田園作家以抒情見長)(1901—1967),字藴仲,湖北黃梅人,1926年8月開始用筆名廢名。語絲社成員,現代小説家。馮文炳出生於小康之家,幼時在家鄉讀私塾,十五歲到武昌上師範,後當國小教師。1922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兩年後入英文系本科,1929年畢業,因成績優秀留校任國文系講師。自1922年起,馮文炳先後發表《長日》、《講究的信封》、《柚子》、《少年阮仁的失蹤》等短篇小説。

1924年語絲社成立後,成為語絲社的成員,並在《語絲》上發表《竹林的故事》等作品,第一部小説集《竹林的故事》於1925年10月出版。1928年——1931年出版短篇小説集《桃園》、《棗》,長篇《莫須有先生傳》,並與馮至、樑遇春合辦雜誌《駱駝草》,1932年創作長篇《橋》。1937年北平淪陷,馮文炳回故鄉避難,在家鄉任中國小教師,這段經歷他後來寫入未完的長篇小説《莫須有先生坐飛機以後》。抗戰勝利後,馮文炳於1946年重返北大中文系任副教授、教授,1952年調至東北人民大學(即吉林大學)任教授,1967年病逝於長春。

我是先接觸沈從文,今天看到廢名的《竹林的故事》,感覺兩者的寫作風格很像,後來看了相關資料才知道,沈從文是廢名的繼承和發展。

《竹》裏有很美的環境描寫,但是沒有獨立的環境描寫,環境都是與人結合在一起,人與環境相得益彰。比如小説開篇是這麼寫的,"出城一條河,過河西走,壩腳下有一簇竹林,竹林裏露出一重茅屋,茅屋兩邊都是菜園:十二年前,它們的主人是一個很和氣的漢子,大家呼他老程。"作品的人物在寥寥幾筆環境的描寫下帶出來,絲毫沒有牽強之感。"河"、"竹林"、"茅屋"、"菜園"、"老程"這幾個事物自然而然的結合在了一起。

《竹》裏關於人與自然地和諧寫得很妙,通篇找不到情節的衝突、人物的大喜大悲,甚至包括死亡都沒有給讀者一個殘酷的概念。比如"老程家的已經是四十歲的婆婆,就在平常,穿的衣服也都是青藍大布,現在不過系鞋的帶子也不用那水紅顏色的罷了,所以並不現得十分異樣。獨有三姑娘的黑地綠花鞋的尖頭蒙上一層白布,雖然更顯得好看,卻叫人見了也同三姑娘自己一樣懶懶的沒有話可説了。然而那也並非是長久的情形。母女都是那樣勤敏,家事的興旺,正如這塊小天地,春天來了,林裏的竹子,園裏的菜,都一天一天的綠得可愛。老程的死卻正相反,一天比一天淡漠起來,只有鷂鷹在屋頭上打圈子,媽媽呼喊女兒道,"去,去看但裏放的雞娃。"三姑娘才走到竹林那邊,知道這裏睡的是爸爸了。到後來,青草鋪平了一切,連曾經有個爸爸這件事實幾乎也沒有了。"老程的死在小説中像一個自然現象一樣,而且廢名從側面來寫,完全脱離了世俗界定的死就是結束、就是悲哀的概念。人的生老病死被賦予了同自然界的動植物生死的同等概念。

《竹》中關於三姑娘美的描寫,也很有意思。在小説的中間是這樣描寫的:"三姑娘這時已經是十二三歲的姑娘,因為是暑天,穿的是竹布單衣,顏色淡得同月色一般——這自然是舊的了,然而倘若是新的,怕沒有這樣合式,不過這也不能夠説定,因為我們從沒有看見三姑娘穿過新衣:總之三姑娘是好看罷了。三姑娘在我們的眼睛裏同我們的先生一樣熟,所不同的,我們一望見先生就往裏跑,望見三姑娘都不知不覺的站在那裏笑。然而三姑娘是這樣淑靜,愈走近我們,我們的熱鬧便愈是消滅下去,等到我們從她的籃裏揀起菜來,又從自己的荷包裏掏出了銅子,簡直是犯了罪孽似的覺得這太對不起三姑娘了。而三姑娘始終是很習慣的,接下銅子又把菜籃肩上。"

三姑娘無疑是美的,但是作品卻不在一開始寫她的美,而是到小説的中間,我們已經對三姑娘有所瞭解的時候才描述三姑娘的美。我覺得廢名之所以不在開頭就描寫其外貌,是不想讀者對其有先入為主的想法,對三姑娘的行為娓娓道來,當讀者認為三姑娘的形象快要在腦海裏形成的時候,有了這段描寫。這段對三姑娘美的描寫,也很有意思,他採取了動態的方法來寫一個人的美,同時還有比喻手法的運用。

這段也沒有寫三姑娘的具體外貌,但是卻使我們心目中想象的三姑娘形象更加的清晰。在描述中廢名做了一個比喻,把"三姑娘"和"先生"相比較,看似沒有可比性,仔細一琢磨,這個比喻妙在兩者既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尤其是不同點突出了三姑娘的美。

  竹林的故事讀後感3

廢名先生《竹林的故事》上演的是一個普通的故事,但卻真摯感人。他以三姑娘的成長為線索,把竹林的故事與人物的心境相結合,在樸實之中,透露着淡淡的憂愁,文中沒有大喜大悲的場景描寫,卻可以把其中的情感傳達給每一個讀者,在平淡中感動着每一個讀者。

廢名先生筆下的三姑娘是一個美的形象。他主要是從兩方面去刻畫。

其一是外貌美。三姑娘小的時候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從小就討人喜歡,文中這麼寫道:老程有一個小姑娘,非常的害羞而又愛笑,我們以後就借了割菜來逗她玩笑。長大後的三姑娘也依舊是美麗的,文中這樣寫道:在燭光之下現一現那黑然而美的瓜子模樣的面龐。三姑娘這時已經是十二三歲的姑娘,因為是暑天,穿的是竹布單衣,顏色淡得同夜色一般——這自然是舊的了,然而倘若是新的,怕是沒有這樣合式,不過這也不能過説定,因為我們從來沒有看見三姑娘穿過新衣:總之三姑娘是好看罷了。

其二是心靈美。這也是廢名先生在文章中所要着力刻畫的。一方面,三姑娘她從小就勤奮孝順。見了媽媽抽筷子,她便趕快拿出杯子來。八歲的時候就能夠代替媽媽洗衣服了。每天清早起來,把房裏的傢俱抹得乾淨。每天早晨,還要挑菜出去賣。生活的重壓也就落在她幼小的肩上。但她並沒有因此而抱怨。父親死了,她與母親相依為命。因為封建思想的影響,寡婦是不能去人羣中湊熱鬧的,阿三怕母親一個人在家孤獨,賽龍燈,雞上塒的時候,留在家裏陪伴母親。

並不是三姑娘不愛熱鬧,文中有寫道,當年背在爸爸的背上是看過了多少次的,所以聽了敲在城裏響在外的鑼鼓,都能夠在記憶中畫出是怎樣的情境來。三姑娘對於這一切彷彿親臨一般的高興。即使是如此,生活的重擔,對媽媽的愛,已經把她從活潑的女孩快速成長為懂事的女孩,她的一顆活潑的心也因此而緊鎖了。另一方面是她心地善良純真。我們可以從其他人對三姑娘的評價看出:三姑娘的白菜原是這樣的好,隔夜沒有浸水,煮起來比別人的多,吃起來比別人的甜了。我們一望見先生就往裏跑,望見三姑娘就都不知不覺的站在那裏笑。不提防三姑娘果然從籃子裏抓起一把擲在原來稱就了的堆裏。

廢名先生塑造三姑娘美得形象的同時,也賦予了她淡淡的憂愁。兄或姐很早就夭折了,家裏生活貧困,更不幸的是,父親也在自己很早的時候就去世了。從小就與母親相依為命,生活的重擔就壓在她的身上。對於這些,廢名先生並沒有用很傷感的語句訴説,他是在很平淡的語句中,把這份感情貫穿其中。

竹林是一個有着清幽環境的地方,在這個地方,或許人的心境也會變得很安寧。生活的不幸,也許也會在這裏一點一點的消逝。對待事物的平和,即使是生死,也看得很淡然,這也許就是廢名先生所要追求和嚮往的一種境意。

  竹林的故事讀後感4

竹子,密密地、錯落地長了一大片,翠綠翠綠的,綠得好像要滴出水來、冒出煙霧來。然後,只聽傳來一陣細細地,人的腳踩在竹葉上的聲音,三姑娘從這片竹林中走出來,微一抬頭,朝我們,羞澀地笑。

這是讀完《竹林的故事》,在我腦海裏浮現的三姑娘和她的竹林的形象,寧靜美好,正如我現在正聽着的《一人一花》。

廢名的這篇文章寫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正值鄉土小説潮。而《竹林的故事》雖然也是描寫故鄉生活的,雖然也被歸在了鄉土小説裏,卻不同於其它大多數的鄉土小説。它不是主要着眼於描寫家鄉落後的民風民俗什麼的,而是表現了一個純樸乾淨的鄉村世界,全文的字裏行間滲透着禪宗的達觀睿智及親近自然的思想。這與廢名的家鄉——佛教禪宗興盛的黃梅對他的影響是分不開的,另外與胡適、周作人在佛禪方面對他的啟發也是分不開的。而廢名的這種佛學思想對本文的浸潤,使得文章具有一種美感。這種美感,使讀者得到精神上的放鬆和愉悦,並暫時從日常生活中解脱出來,進入到一個想象世界的王國,使讀者得到靈魂上的淨化。

《竹林的故事》是以第一人稱手法敍述的,文章前兩段,敍述者“我”以一種非常懷念的口吻向我們描繪了一幅田園鄉村圖,裏面有和氣豪爽的老程,迷信但愛惜三姑娘的老程家的,愛玩的“我們”,還有,非常害羞又愛笑的三姑娘。

接下來,文章先是寫了三姑娘隨着父親老程去河邊看爸爸打魚這麼一件事。老程把搖網朝水裏兜來兜去,三姑娘則在一旁的草地上自己玩耍,只在爸爸捕到魚了才興奮地拍着掌,歡躍地叫着,蹦跳着,好久才又坐下草地,望着爸爸。後來媽媽沿壩走來,説家裏的鹽怕是夠不了一餐飯。於是,老程便提了魚去賣。回到家除了該買的,還不忘給三女兒阿蘭買紅頭繩,當然還有一壺犒勞自己的小酒。三姑娘快速地接過了頭繩和酒壺,奔向灶角。媽媽燙了酒,然後取了下酒菜,抽了筷子,三姑娘趕快拿出由自己照管的家裏唯一的杯子,站着腳送在桌上,雖然還是得老程挪上一挪。這些場景向我們傳達了,一種農村人家雖然在物質上不夠豐富但家人間都將對方放在自己心裏的精神上富足的温馨幸福。最可愛的是,三姑娘的一句“爸爸喝酒,我吃豆腐乾!”然後是敍述者的一句解釋,“老程實在用不着下酒的菜”,於是老程便對着三姑娘慢慢的喝了酒。這裏特別能表現爸爸對三姑娘的疼愛,還有三姑娘理所當然地享受疼愛的嬌俏。

老程大概是在三姑娘八歲的時候去的,其家裏的境遇以一種可以預見的速度衰落了。三姑娘更懂事了,八歲就可以代替媽媽洗衣。母女二人的勤敏終是使家事一點點興旺,而煩瑣的生活沒有留給三姑娘太多時間去追懷已逝去的父親。但終是在三姑娘心裏留下點什麼的,三姑娘不愛去看正二月的龍燈,不愛去瞧熱鬧了,只愛守着媽媽,不讓她孤獨,不讓自己再失去。畢竟,只有媽媽這麼一個親人了!但老程家的卻不希望三姑娘這樣,因為自己畢竟是會先老去先死去,三姑娘最後還是會只剩了她自己一個的。母親愛自己的女兒,希望她能快樂,像其它有父親的女孩兒一樣。然而,母女倆人都是這麼地為對方着想,卻缺乏有效的溝通,以致於二者的代溝隔閡越來越大。

最後一件以前的事,“我”還清楚地記得的是三姑娘賣菜。三姑娘誠信善良,賣的菜都是頂好的,頂受人歡迎的。而此時的三姑娘已是十二三歲的姑娘了,雖然穿着淡色舊單衣,卻是十分好看,淑靜美好,讓人不感褻瀆,即使是向她買菜掏出銅子給她,也覺着是犯了罪孽一般。

“我”最後的也是最近的對三姑娘的印象,是在竹林上壩的小徑偶遇嫁了人的三姑娘,她去得匆匆,“我”也有些無措,便轉過身暫時面對了流水。這裏隱隱透出生活給她的壓力,卻不曾明説,只留給讀者自行想象。

《竹林的故事》美雖美,但我細細讀下來,覺得無論是在詞句或是情節上都有些讓人不是很明白的地方,這好像確實應了文學界對廢名先生作品特點的概括,美與澀的'交織。

  竹林的故事讀後感5

《竹林的故事》寫了在宗法制農村中少女三姑娘的成長。但是,祠堂裏的《了凡綱鑑》,教書先生的戒方,這些宗法制的代名詞在《竹林的故事》裏就像陳年的鮮血僅在剝了漆的牆上留下淡黃的印跡,而三姑娘就如同竹林中的筍芽兒絲毫不受沒落的宗族制度的影響,在竹林的滋潤和菩薩的保佑下健康的成長起來。

當三姑娘的父親老程還在世的時候,三姑娘還小,她是愛玩的—背在爸爸的背上看龍燈,跟着爸爸去打魚等。當被老程兜住的魚兒進了挖就了的蕩,“三姑娘的小小的手掌,這時跟着她的歡悦的叫聲熱鬧起來,一直等到碰跳碰跳好容易給捉住了,才又坐下草望着爸爸”。三姑娘玩得入神的時候,連爸爸站在哪裏都會忘掉,“只是不住的扣土,嘴巴還低聲歌唱,頭髮低到眼邊,才把腦殼一揚”,大概只有老天才知道三姑娘在想什麼吧!天真無邪的三姑娘喲!

三姑娘也是個懂事並且能幹的乖孩子,“八歲的時候,就能夠代替媽媽洗衣服了”,不知道有多少同齡的孩子正賴着媽媽買糖葫蘆串兒吃呢?每次老程打了酒回到家,三姑娘就會“接下酒壺,奔向灶角里去”交給媽媽熱。站着腳還不及桌子高的三姑娘會拿出自己保管的家裏唯一的酒杯子送到桌上給爸爸喝酒,當然只能送到桌沿上了,“老程還要是朝中間挪一挪”。“爸爸喝酒,我吃豆腐乾”,三姑娘説完這句話的時候,會有多少人羨慕這樣的三口之家呢,會有多少個父母希望有這樣的一個小甜心呢?

然而就在三姑娘八歲的時候,“綠團團的坡上,從此也不見老程的蹤跡了”,多了戒方一般模樣的土堆和三姑娘鞋上的白布。老程走了,竹林裏蒙着點淡淡的憂傷,日子卻仍舊是平靜的過下去。有時候,三姑娘走到竹林那邊,看到了土堆,“知道這裏睡的是爸爸了”,但是“到後來,青草鋪平了一切,連曾經有個爸爸的事實幾乎也沒有了”。

老程死後,三姑娘變得更加的勤敏乖巧,“每天清早起來,把房裏的傢俱抹得乾淨”。正兒月間城裏龍燈,鄰近各村上的女人像一陣旋風一樣從這街走到那街。然而“鑼鼓喧天,驚不了她們母子兩個,正如驚不了棲在竹林的雀子”。儘管有壩上下堂嫂子們的邀請和媽媽的極力鼓勵,三姑娘仍然不去火燭之下現一現那?然而美的瓜子模樣的面龐,卻像影子一般依在媽媽身邊。難道真如三姑娘自己説的“不歡喜玩”嗎?“‘再是上東門,再是在衙門口領賞……’”忖着所來的地方三姑娘自言自語的這樣猜,她的心不是跟過去了嘛!三姑娘愛媽媽,老守在媽媽旁邊,誰知道哪一天會同樣看不見媽媽了呢?

三姑娘總不在外面玩,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恐怕就是賣菜這一件事了。“人一見了三姑娘挑菜,就只有三姑娘同三姑娘的菜,其餘什麼也不記得,因為耽誤了一刻,三姑娘的菜就買不到手;三姑娘的白菜是這樣的好,隔夜沒有浸水,煮起來比別人的多,吃起來比別人的甜了”。同時,三姑娘雖然做的是賣菜的小買賣,但是她從不斤斤計較,反而很大度,“從籃子裏抓起一把擲在稱就了的堆裏”多給買者煮魚吃。

然而三姑娘卻總是這樣的忙碌,在花樣的年紀裏不多去外面玩,即使“偶然一出門做客,只對着鏡子把散在額上的頭毛梳理一梳理”,從不戴枝花襯托自己的美麗。在文章的結尾,在從竹林上壩的小路上,迴盪着這樣的一句話“我的三姐,就有這樣忙,端午中秋請不來,為得先人來了飯也不吃!”

標籤: 讀後感 竹林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1734e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