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有關於藝術的讀後感

有關於藝術的讀後感

首先是關於這本書的名字。這本書的名字是一種失敗,特別是對於國內的人文環境來説。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我很容易地就把它歸納於那些“火星和水星”之流的消費文學。如果我不是看到這本書的一篇書評,我還真不會去看了。

有關於藝術的讀後感

我們處於一個這樣的時代,各種信息氾濫,各種觀點橫飛,新媒體對此推波助瀾,使得人非常容易淹沒在其中,盲目地接受。在這一領域,我也曾經深受其害。所以,我只相信兩種觀點,其一是禁得起時間考驗的觀點,即所謂的經典;其二是禁得起邏輯和理性考量的觀點,即所謂的科學。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有一位心理學家和哲學家來闡釋是再合適不過了,而本書的作者弗洛姆確實沒有令人失望。

《愛的藝術》中有不少富有挑戰性的觀點,其中之一,弗洛姆開篇做題就提出:“愛是一門藝術,愛絕不是一個對象問題,而是能力問題。” 弗洛姆是從三個方面反證。

(1)人們關心的更多的是自己會不會被愛,而不是自己有沒有能力愛。特別是所以受到消費主義和資本主義經濟的影響,人們為了達到自己被愛的目的,會不斷地提高異性吸引力和努力贏得人心。所以反過來看,所謂的愛是對象問題的本質,也就在於對象無法符合自己的需求,無論是感官上的吸引力,還是理性上的門當户對,而這些對於愛都是次要的。

(2)二十世紀以後,人選擇對象的方式發生變化,特別是從家庭包辦婚姻到“浪漫式愛情”,對象的選擇的自由度變大,從側面上強化了愛的對象的重要性。而對象選擇的標準本身就是同時代精神、文化制度和利益關係有密切聯繫,本質上忽略了愛的意義。

(3)無法區分荷爾蒙和愛的區別。有句話弗洛姆説得很好,“人們往往把那種如痴如醉的'入迷,瘋狂的愛戀看作強烈的愛情的表現,而實際上只是證明了這些男女過去是多麼寂寞。”

故在弗洛姆眼裏,愛是一門藝術,要學會愛情,就像是學會一門藝術一樣,需要愛的理論和愛的實踐。

在弗洛姆的愛的理論中,完全可以看出他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辯證法和弗洛伊德心理分析主義的繼承者。《愛的藝術》中也是佔用了大量的章節討論愛的理論的問題,在這裏不可能完全用一兩句話加以概括。不過裏面是有不少有趣的見解:

(1)愛是人類生存問題的答案。這個觀點和我之前寫的《生命之意義——關於人們為什麼而活的思考》是異曲同工。(自吹自擂一下~~)

(2)父母對子女的愛會給每個人的愛,無論是愛的能力或者是方式,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而且,每個人都需要擺脱其中的消極影響才能達到真正意義的愛。這個確實是一個值得反思自己的問題,雖然從這裏就可以看到不少弗洛伊德的影子。

(3)真正的宗教信仰是一種神愛。

(4)真正愛一個人,就像愛自己一樣沒有區別。所謂愛己如愛人,愛人如愛己。但是,愛己不是自戀,反之,自戀者不僅無法愛別人,也無法愛自己。有趣又容易混淆。

《愛的藝術》最後一章是講愛的實踐問題,也就是如何學會愛這門藝術。弗洛姆提出的學會一門藝術的要求是:

(1)紀律,積極地自律,而不是消極地約束。——學會一個人獨處。

(2)集中,就是專注。——學會傾聽,學會感受,不以我為中心,保持清醒。

(3)耐心,需要時間。

(4)培養興趣。

而,對於愛這門藝術特有的要求是:

(1) 克服自戀

(2) 學會客觀

(3) 愛是以信仰為基礎(不是指宗教信仰)。信仰,即是植根於自己的感情和經驗的堅定的信念。反映在人與人關係上,就是信任。

標籤: 讀後感 藝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dq1r5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