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讀後感的作文錦集六篇

讀後感的作文錦集六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後感的作文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後感的作文錦集六篇

讀後感的作文 篇1

我讀過很多書,其中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叫《草房子》,它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

這本書寫了桑桑在油麻地國小度過的六年快樂時光。這本書還寫了許多人物,如陸鶴、細馬、秦大奶奶、杜小康、紙月……,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桑桑。

桑桑是個活潑、調皮的男孩。他用碗櫃做成了高級的鴿籠,用蚊帳做魚網去捕魚,結果,被媽媽打了一頓。後來桑桑生病了,很嚴重,他的爸爸桑喬四處奔走求醫,結果,桑桑的病沒有好轉。大家都以為桑桑要死了,可是桑桑一點也不畏懼,而是堅強地和病魔作鬥爭。看到這裏,我忍不住哭了,桑桑要承受那麼大的病痛,該有多難呀!比起桑桑,我很膽小。記得有一次我發燒了,媽媽帶我去醫院打針,當我看到針頭的那一刻,我嚇得“哇哇”地哭了起來,死活都不肯打針,後來無奈,還是被強行打了針。

看了這本書,我感受到了温暖的父愛和無私的母愛。還懂得了一個道理:朋友之間要和諧相處,遇到困難不低頭,不退縮,只有真正的去面對困難,才能夠解決困難。

讀後感的作文 篇2

書是世界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好書能給人真長知識。在暑假裏,我讀了《綠山牆的安妮》這本書,有很深的感觸。

這篇小説的主人公安妮是個身世淒涼的小女孩,出生不久便父母雙亡,成了一個不幸的孤兒,後來在托馬斯先生家中生活到了八歲,看護他們家的孩子。後來安妮又被送到了孤兒院。在她11歲的時候,綠山牆的上的馬修和瑪莉拉收養了她,盡心盡力地把安妮撫養長大,因為安妮的善良和直率,從而贏得了友誼和真摯的愛。可是不幸的事又降臨在了她的頭上,馬修在一次意外中不幸去世,安妮雖然考上了大學,可是她為了照顧生病的瑪莉拉,從而放棄了學業,留在家鄉當國小教師

這是一個孤兒長大成人的故事,故事中的許多情節有趣感人。在本文中,安妮是一個愛幻想的小女孩,我非常佩服她的想象力,她能把那片林子想象成一個“鬧鬼的森林”,當她無聊時,她會想象的有兩個小姑娘陪着她,使她在寂寞中多了一份樂趣。儘管多次遭到了瑪莉拉的批評,不該如此痴迷想象。但是她仍堅持自己的想法,是想象力讓她得到了朋友和朋友真摯的愛,使她在生活中可以得到很多朋友的幫助。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這是一個充滿愛的世界,安妮離她的夢想只有一步之遙,但是她為了生病的瑪莉拉,為了讓瑪莉拉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妙,她選擇了放棄自己的學業,她放棄了自己的榮譽,放棄了自己的前途,她選擇當一個默默無聞的鄉村教師,這得需要有多大的決心呀!儘管瑪莉拉不是她的親生母親,但是安妮仍然很孝敬她,這便是安妮她那顆金子般的心。現在有多少人為了權力,而不顧他人的安危,我們應該給安妮點贊,向安妮學習這良好的品質!

在小説中安妮是一個不怕困難、勇敢向前的人,我們應該要像安妮一樣,樂觀向上,用積極的心態去迎接生活中的每一次挑戰。越過一次次障礙,突破一個個難關,打敗生活中的攔路虎,向自己的夢想前行。不管有多麼大的挫折,只要你有一顆積極向上、百折不撓的心,奮勇前行,在大的問題在你的面前也只是小菜一碟。你們要記住,不要讓困難打敗自己,要讓自己變的強大,打敗困難。人就是這樣,越是困難越沒信心,但是你要堅信:沒有一切可以難得倒自己。

讀了這本書,我受益匪淺,在人生的道路中,哪個沒有困難,只要你敢於挑戰它,突破它,你就能獲得成功。

讀後感的作文 篇3

《大森林裏的小木屋》是我讀過的最有趣最生動的一本書了,我非常喜歡它。

這本書主要介紹了作者童年時期和父母在大森林裏艱辛與幸福的生活。把作者的成長經歷和家庭拓荒史描寫的格外豐富和具體,讓我充分體會到了家庭的堅強、艱苦和辛勞。

作者勞拉與父母和姐姐瑪麗、妹妹嘉莉一同居住在威斯康星州的大森林裏,一幢灰色用圓木建成的小屋裏。大森林裏沒有其他房屋,四周也沒有道路沒有其他人家,爺爺奶奶也住在另一片森林裏。經常有野生動物出沒,環境十分惡劣。勞拉一家就是生活在這樣一個荒無人煙的地方。

雖然生活條件十分艱辛,可勞拉一家卻過得温馨和甜蜜。父親打獵、種地,母親料理家務,照顧孩子。父親空閒時就會唱歌、拉琴、講故事,還會與他們玩遊戲,幽默風趣,母親會做許多美味給孩子們吃,還會給孩子們做漂亮的衣服,温柔賢惠……看得我都有些羨慕勞拉一家幸福的生活了。

勞拉一家和鎮上的親戚們關係也十分好,雖然去鎮上的路很遠,但是也會去和他們交往互動、聚會……每年聖誕節,勞拉一家都會去鎮上,那裏格外熱鬧,大家跳舞唱歌,講笑話,他們共享歡樂。

這本書使我體會到勞拉一家在森林裏艱苦卓絕,堅持不懈的勞作精神,也令我感受到勞拉一家那淳樸樂觀的品質。可以説《大森林裏的小木屋》令我受益匪淺,也讓我從這一家子身上學到了勤勞,善良,樂觀,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我很喜歡這本書!

讀後感的作文 篇4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當這首耳熟能詳的曲調再次觸摸我的耳膜。我彷彿又看到學駱駝吃草的小英子、瘋瘋癲癲的秀珍和身世可憐的妞兒。

《城南舊事》是我看過的最震撼人心的一本名著。它是女作家林海音的自傳體小説,寫了小英子用她童真的雙眼,觀察大人世界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惠安館》《我們看海去》《爸爸的花兒落了》,這些故事都讓我久久不能忘懷。讀完這部書,我好像長大了,看得清事物的是與非、對與錯。

拿起《城南舊事》的時候,書中的一切是那麼有條不紊,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駱駝隊和緩緩而逝的歲月完美結合,恰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詩。讀書的時候.最讓我感動的是,文字之間盪漾着的一種淡泊與純潔。在半個世紀的離別中,城南的落花依舊,然而飄零的,只是人們記憶的碎片。

看罷,心頭漾起一絲絲的温暖,因為已經很少看見這樣樸素的東西,因為它不刻意表達什麼,只一個場景一個場景地從容描繪一個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説它自己一樣,那樣的不疾不徐、温厚醇和,那樣的純淨淡泊、彌久恆馨,那樣的滿是人間煙火味,卻無半點追名逐利。

全文的最後一章——《爸爸的花兒落了》是我感觸最深的一章,寫出了作者所感受到的那種影響自己一生的最真摯的父愛。當我讀到“夾竹桃是你爸爸種的,帶着它,就像爸爸看見你上台一樣”就明白父親不能看着女兒上台做代表,僅僅以一朵夾竹桃襯托女兒渴望父親去看的心情。作者一直以來都把父親的話銘記在心裏,努力拼搏。

文章寫英子父親病危,以花暗示了父親的病情加重直至死亡。英子不再逃避現實,她鎮定地接受了事實,決定擔負起幫助家人的責任。文中以“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結尾。是呀,長大了就得負責任,長大就意味着不再讓人擔憂。雖然生活的重擔壓在幼小生命的肩上,但是人的心靈已經長大,不再任性。

驀然回首,滿地零落的花瓣兒,訴説着盛夏的情懷……沉沉的情思之中,少了一絲惜懂,多了一份緬懷。落寞之後,那清越悠然、古樸婉轉的音樂仍在耳畔縈繞着: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讀後感的作文 篇5

讀了《會飛的教室》這本書後,我覺得這本書中有很多道理,這裏面的禁煙老師就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做事不能用武力解決,要靠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問題;膽小的鄔理告訴我們,一定要做個勇敢的孩子,就算從很高的地方跳下來,也要有勇氣去面對。

只要我們永遠不放棄希望,總有一天我們都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勇敢地去面對所有的困難。

讀後感的作文 篇6

最近在湛廬讀者羣裏和大家一起讀書,剛剛讀完的一本書是《真實的幸福》。這本書我在前年就讀了,但是並沒有留下太深刻的印象。這次有機會再次和大家一起同讀,也許是因為自己這兩年在不斷成長,對這本書也有了新的體驗。

《真實的幸福》是“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的扛鼎之作,1998年,他以史上最高票當選美國心理協會主席。

我在這本書裏的收穫有:

一、學習了一個快樂公式。

快樂公式: H = S + C + V

H =幸福的持久度

S =Set Range幸福的範圍

C =Circumstances生活環境

V =Voluntary Activities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

簡單來説,S就是代表先天的快樂潛質,其對快樂的影響大約40%。C是環境因素,其影響約為20%。V是個人信念及思想行為,其影響佔40%。

這個公式首先指出,基因並不能主宰我們的快樂。第二,自由意志比外在環境,對於快樂有更大影響。第三,快樂與否,個人能夠改變的,往往比不能夠改變的還要多。

積極心理學的目的就是要教導我們,如何從思想開始,爭取自己的幸福。

二、書裏説:“喝香檳、開名牌跑車是愉悦的生活,但不是美好的生活。美好的.生活是每一天都用你的優勢去創造真實的幸福和豐富的滿足感,這是你在生活的每一個層面上——工作、愛情、教養孩子等,都可以學着做到的”。

塞裏格曼將快樂分為愉悦及滿足感。愉悦主要是一些感官及情勢的感覺。不需要思考,是本能反應,或腦內化學反應。而滿足感則是完成一件喜歡做的事的感覺。期間不一定有愉悦,甚至會有痛苦。可完事後,比起愉悦,快感能持續較久。他不反對我們追求愉悦,但若想得到更廣大更深層的快樂,他建議我們應該主力追求後一種快樂,即滿足感。

獲得滿足感的最好途徑是發揮自己的長處及美德。

什麼是長處?如果進行某活動時,你會感到興奮,不覺累,以及能夠主動學習,進步神速,並想尋求更多展現機會。那就是長處。

什麼是美德?美德是每個人獨有的,性格中的正面力量。某人的美德是慷慨,另一人的美德可能是寬恕。你瞭解自己的美德嗎?你享受過展現自己美德時的滿足感嗎?

三、塞利格曼把工作分為“三種不同的層次:工作(job)、職業(career)及事業(calling)”,而calling的本義正是“召喚”。塞利格曼在書中建議人們選擇自己能感覺到召喚的職業作為工作,才能達到職場中的幸福。

四、學習了一個新的心理學術語“習得性無助”。失敗後就認命,不再嘗試或努力的心理狀態是習得性無助,習得性無助的人比一般人更為悲傷與焦慮。

五、我們很多人都是悲觀者的思維模式。塞利格曼提出了ABCDE模式去反駁悲觀的想法。

A(adversity)代表不好的事。

B(belief)代表當事情發生時自動浮現的念頭、想法。

C(consequence)代表這個想法所產生的後果。

D(disputation)表示反駁。

E(energization)表示你成功進行反駁後所受到的激發。

舉個例子

A不好的事:下週我安排了一次正面管教公益分享課,週末班報名比較踴躍,但是週三班只有兩個人報名。

B想法:正面管教的課程是體驗式的,兩個人無法進行角色扮演,分組討論,這次週三班的分享課根本就無法正常開課。我如此滿腔熱忱,為何沒有更多的人願意報名呢?難道是我不適合當正面管教講師嗎?我完全不知道如何宣傳自己,也完全不知道怎麼讓更多的人知道我精心準備的課程。

C後果:失望沮喪,想放棄繼續做正面管教講師

D反駁:有什麼證據可以證明我不適合做正面管教講師?這只是我的臆想。誰都可能遇到不順利的時候,按照前面幾期的學員反饋,絕大多數學員是喜歡我的課程的。

E激發:我感覺好一點了,一份試聽課的事情嘛,幹嘛把它看得生死攸關。我在朋友圈再發一次報名通知好了,加油!

六、對過往的美好時光不能心存感激和欣賞,對過去的不幸誇大其詞、念念不忘,是我們得不到平靜、滿足和滿意的罪魁禍首。

七、獲取幸福的24種優勢:

- 智慧與知識:好奇心、熱愛學習、判斷力、創造性、社會智慧、洞察力

- 勇氣:勇敢、毅力、正直

- 仁愛:仁慈、愛

- 正義:公民精神、公平、領導力

- 節制:自我控制、謹慎、謙虛

- 精神卓越:美感、感恩、希望、靈性、寬恕、幽默、熱忱

我做了書中的測試,我最突出的優勢是:正直和熱忱。最突出的劣勢是:領導力。

揚長避短是獲取幸福之道。

八、在最後一章裏,塞利格曼充滿熱情和浪漫地討論了人生意義的一種積極可能:“美好的生活來自每一天都應用你的突出優勢,有意義的生活還要加上一個條件——將這些優勢用於增加知識、力量和美德上。”

另外一個收穫是:看到有的讀者,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把整本書的脈絡畫了出來,非常直觀,思維導圖的形式可以用於我的讀書會。

標籤: 讀後感 錦集 六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e1pkr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