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君子之道》讀後感

《君子之道》讀後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君子之道》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君子之道》讀後感

《君子之道》讀後感1

我讀餘秋雨這篇文章,心中很佩服作者的讀書功力及記憶力,筆觸所到,思隨文至,傳統經典信手拈來;層次、段落,似無刻意打造,卻自成體系,可能是一種讀書的高境界罷。我的疑慮主要是就作者為文的總立意來的。君子之道,就是剖析君子,歌頌君子,褒獎傳統,拜服經典吧。然則,君子、傳統、經典就真的這麼重要麼?聯繫到20多年來社會上掀起的一股股崇古覆儒的思潮,我總在憂慮它們到底要將中國引向何處。於是,我開始認真閲讀此文,並將自己的思索追問逐一記下。

首先,餘秋雨談到了西方學者榮格,講到他關於文化的作用在於培養集體無意識的人格。這個觀點説得玄乎,其實從思想灌輸的角度看則很清晰:無非一個民族的觀念文化薰陶其後代所致的思想思維特點,並且由此而發的特定行為方式和文明類型罷了。餘秋雨關注的可能在於榮格看重中國文化的態度,及中國不要跟着西方走的希冀,特別還推出了道家物極必反法則遠超西方思想。餘的這段文字很值得質疑。現代化是不是跟西方走?物極必反的道理究竟有多深,中西於此(具體)所受益損究竟何在?

餘秋雨對於中西文化的總體屬性有一個簡賅的概括,即西方是霸道文化,中國是王道文化。霸道文化者,可能着意於其侵略性破壞性,王道文化者則是強調其自修德行圓滿。問題是這種概括似乎只是存在於作者心中美好想象中的概念。讀者只要稍微回到幾千年中西曆史的無窮事實中去想,從中西各自在其基本思想理念引導的發展趨勢下去想,就根本得不到這樣的結論的。簡單的詰問可這樣下,請餘秋雨思考回答:其霸道文化建基於平等意識,王道文化建基於等級意識,何談後者之優?

當然,餘秋雨看重的王道文化自修功德也不全是無稽之談。實質上所謂內聖外王説到底還就是儒家的修齊之道。人們通過各自的道德修養來提升自身素質很有必要。但這種修養未必僅只中國人獨有。事實上,基督教的繁複誦讀經書、牧徒懺悔贖罪和現代心理學講究的自省自究,未必就不是另一種修齊之道。從儒家一些基本思想理念所具有的落後性去分析,王道文化也註定了存有許多破漏。比如上面提到的等級意識就是一個犧牲多數的淵藪。由其執鞭,個體修養之域尚可,社會羣體卻是壓抑性的、無知性的、被動性的。

聯繫後文,餘秋雨講到自己曾寫過小人,那是對一些頑劣人性的批判,現在則是對立於小人寫出其君子以及褒讚,作者似可長抒口氣,歎為大成了。可是我左讀右想,並沒有覺得餘秋雨的這篇君子題材有什麼大好大善的。聯繫實際評價的話,倒認為余文更多的是書生意氣。我的'邏輯是這樣的,歌頌君子尋找君子實踐君子,已經是中華文人幾千年樂此不疲的熱鬧話題,但它一直從來都沒有真正使故國的君子更多起來。為什麼?因為傳統觀念文化的落後性使然必然。坐而論道不如紮實學習先進,治國還靠法治。君子不如法治。

為什麼君子不如法治?其答案應與為什麼人治不如法治相似。人性總是兩面的,思想信仰才是確定的,法治規束則能夠讓習慣成自然。人性的兩面性可分許多兩兩相反的對立取向,如善良性與惡毒性、上進性與墮落性、文明性與野蠻性、仁愛性與仇恨性、真誠性與虛偽性、全面性與片面性,等等。任何人任何時候在任何地方都會存在這兩種人性的可能,只是被其當即的思想狀態才確定了其行為取向的。所以由既定的思想信仰來確定人們的行為具有根本性意義。而法治的規束則能強制性地確定人們行為習慣的發展走向。

上述可見,餘秋雨的君子之道實質是一種脱離實際的書生空議。要命的是像這種脱離實際的思考常常普遍地存在於儒家及崇拜者中。他們脱離的實際不是別的,就是中西文明發展不同類型及其趨勢下無窮對比鮮明的事實而已。在這個視角下,更可看清儒家君子(學説)之難:在信仰之弱,在神督之缺,在思維之淺。儒家最終追求沒有上升到純粹崇高的精神層面,停留在低下的器物利益中而意志不堅。崇拜凡人偶像,行為缺乏神只監督的巨力。缺信仰,求器物,勢必思維膚淺;進一步看,思維膚淺則造成了君子不力。

《君子之道》讀後感2

文化人類學認為,一切重大文化的核心機密是集體人格。餘秋雨進而認為,中華文化的人格理想是君子之道,中國文化的鑰匙也在其中。瞭解君子之道,是在追蹤中國人的精神家園和人格世界的底藴。

全書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介紹君子之道的輪廓,縷析儒、道兩家在君子之道上的九項要點和四大難題,同時探討君子如何處理與世間、名譽、偽君子、自由的關係;

第二部分闡述了作者面對人生問題從佛學中得到的修行感悟,得益於三個“無”,精進於三個“少”,以自如、自在、自由之心化解難題;

第三部分為當代中國願意做君子的年輕人,提供更充分的國際視角,在故事中介紹國外思想家和藝術家的人生價值和終極關懷,互為觀照,互相滋養;

第四部分彙集了作者的幾十篇短文,着眼於君子人格的構建,呼應全書主旨。

試讀

中國人的人格理想

中國人的集體人格應該是什麼樣的呢?這個問題,既帶有歷史性、現實性,又帶有理想性。

顯然,這種集體人格必然與其他民族很不一樣。

我可以再借一個外國人來説明這個問題。

這個人我説過多次,就是那位十六世紀到中國來的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他對中國文化進行了數十年精深和全面的研究,很多方面已經一點兒也不差於中國文化人,但我們讀完長長的《利瑪竇中國札記》(China in Sixteenth Century:The Journals of Mathew Ricci)就會發現,最後還是在人格上差了關鍵一步。那就是,他暗中固守的,仍然是西方的“聖徒人格”和“紳士人格”。

與“聖徒”和“紳士”不同,中國文化的集體人格模式,是“君子”。

中國文化的人格模式還有不少,其中衍伸最廣、重疊最多、滲透最密的,莫過於“君子”。這也可以説是一個龐大民族在自身早期文化整合中的“最大公約數”。

“君子”,終於成了中國人最獨特的文化標識。世界上的其他民族,在集體人格上都有自己的文化標識。除了利瑪竇的“聖徒人格”和“紳士人格”外,還有“騎士人格”、“靈脩人格”、“浪人人格”、“牛仔人格”等等。這些標識性的集體人格,互相之間有着巨大的區別,很難通過學習和模仿全然融合。這是因為,所有的集體人格皆如榮格所説,各有自己的“故鄉”。從神話開始,埋藏着一個遙遠而深沉的夢,積澱成了一種潛意識、無意識的“原型”。

“君子”作為一種集體人格的雛形古已有之,卻又經過儒家的選擇、闡釋、提升,結果就成了一種人格理想。儒家先是謙恭地維護了“君子”的人格原型,然後又鮮明地輸入了自己的人格設計。這種在原型和設計之間的平衡,貼合了多數中國人的文化基因和文化選擇,因此儒家也就取得了“獨尊”的地位。

不少中國現代作家和學者喜歡用激烈的語氣抨擊中國人的集體人格,揭示醜惡的“國民性”。看似深刻,但與儒家一比,層次就低得多了。儒家大師如林,哪裏會看不見集體人格的毛病?但是,從第一代儒學大師開始,就在淤泥中構建出了自己的理想設計。

這種理想設計一旦產生,中國文化的許許多多亮點都向那裏滑動、集中、灌注、融合。因此,“君子”兩字包羅萬象,非同小可。儒家學説的最簡捷概括,即可稱之為“君子之道”。甚至,中國文化的鑰匙也在那裏。

對中國文化而言,有了君子,什麼都有了;沒有君子,什麼都徒勞。

這也就是説,人格在文化上收納一切,沉澱一切,預示一切。

任何文化,都是前人對後代的遺囑。最好的遺囑,莫過於理想的預示。

後代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中國文化由儒家作了理想性的.回答:做個君子。

做個君子,也就是做個最合格、最理想的中國人。

我一直認為,中國文化沒有淪喪的最終原因,是君子未死,人格未潰。

中國文化的延續,是君子人格的延續;中國文化的剛健,是君子人格的剛健;中國文化的缺憾,是君子人格的缺憾;中國文化的更新,是君子人格的更新。

如果説,文化的最初蹤影,是人的痕跡,那麼,文化的最後結晶,是人的歸屬。

《君子之道》讀後感3

作為散文家,餘秋雨寫出的《文化苦旅》,在當代文壇具有經典意義。而現在這本新著《君子之道》(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xx年8月第1版)中,餘秋雨則以細膩的筆觸,解讀中國文化的鑰匙--君子之道。讀之,感到這是一道特別的風景,因為它揭開了中國文化的核心機密。

這本《君子之道》,是在追蹤中國人的精神家園和人格世界的底藴。餘秋雨以“君子之道”為入口來講述中華文化,剖析君子,闡述君子之道的主要輪廓。因為君子之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理想的人格模式,只要君子之道存在,中國文化就不會淪喪。全書引經據典,深入淺出,從童年的小人書攤到李清照,從文革偽君子到造謠者,從詐捐門到與輿論的恩怨情仇,俯拾今昔,觀照他我,認識君子,分辨君子、珍惜君子、做一個君子。因此,閲讀此書,可以從中瞭解中華文化的底藴、精髓,思考我們的文化發展。

“君子”是中國人最獨特的文化標識。世界上的其他民族,都有自己的`集體人格作為文化標識。比如“聖徒人格”和“紳士人格”,以及“騎士人格”、“浪人人格”、“牛仔人格”等等。這些標識性的集體人格,互相之間有着巨大的區別,很難通過學習和模仿全然融合。對中國文化而言,有了君子,什麼都有了;沒有君子,什麼都徒勞。由此,如何復興中華文化,餘秋雨給出瞭解答,就是要尋找和優化中國人的集體人格。追求君子之道,中國人的靈魂便找到了故鄉,也是建立現代社會和諧的文明秩序、重塑國民性格必不可少的條件。

君子和小人的劃分,使君子這一人格理想更堅硬了。餘秋雨説,孔子沒有對君子下定義,卻劃出了一道道君子與小人的分界線,讓我們知道君子是什麼,以及作為對立面的小人是什麼。例如我們熟悉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等。劃分君子和小人的界線,具有極高的實踐意義。而且直到今天,我們還找不出另外的科學概念能替代這一命題。今天中國文化界如果有什麼令人擔憂的趨向,就是君子話語常常被小人話語所淹沒。

中國民間判別君子的通俗標準是“君子成人之美”。“成人之美”,也就是促成別人的好事。這裏的“人”,並不僅僅是指家人、友人、認識的人,而是範圍極大,廣闊無邊。例如救窮、賑災、治病、搶險,只能説是“與人為善”,而不便説是“成人之美”。“成人之美”更多的是指促成良緣、介紹益友、消解誤會、幫助合作等等。總之,“成人之美”更多的是指錦上添花的正面建設,而且具有一定的形式享受。這樣的判別標準,也可謂“君子之道”。

餘秋雨認為,中國文化沒有淪喪的最終原因,是君子未死,人格未潰。中國文化的延續,是君子人格的延續;中國文化的剛健,是君子人格的剛健;中國文化的缺憾,是君子人格的缺憾;中國文化的更新,是君子人格的更新。如果説,文化的最初蹤影,是人的痕跡,那麼,文化的最後結晶,是人的歸屬。而這本《君子之道》,就是餘秋雨十幾年探索,閲遍文化,行盡千里的成果。這些研究,都是為了研究中華民族的集體人格做準備,因為只要是中國人,都會對自己的集體人格極為敏感。

讀完全書,感覺尋找到了真實的餘秋雨。真實的餘秋雨只在於他的思想中,尤其是在於他對文化的探索與思考中。整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任何文化,都是前人對後代的遺囑。最好的遺囑,莫過於理想的暗示。”後代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中國文化由儒家做了理想的回答:做個君子。做個君子,也就是做個最合格、最理想的中國人。

標籤: 讀後感 君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n5o04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