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薦】《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

【薦】《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薦】《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1

快樂工作,無怨方能無悔

各位同仁,大家好!

近來,董事長給我們推薦了美國心靈導師威爾·鮑温的最新力作《不抱怨的世界》,本人有幸先閲為快。該書確實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和領會,相信會讓各位受益匪淺,甚至使你的命運得以改善,享受到工作和人生的快樂!

人的一生,必然要工作,要發展自己,每個人都希望實現

自己的美好願望和理想,但他需要一輩子的奮鬥才可能得以實現。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難免要遭遇很多挫折和失敗或不盡如人意的事情。每當這時,有些人便不能正確對待,產生不滿,引發很多牢騷和抱怨,往往是怨天、怨地、怨命運、怨同事、怨領導?

其實抱怨的最大受害者是自己。有的人自認為才華橫溢,卻得不到提升,他們懷疑環境不好,對工作總是抱怨不休,不認為主動完成工作是自己的責任,而將訴苦和抱怨視為理所當然;還有不少人自命清高、眼高手低,他們動輒感到自己的能力沒有得到展示、領導對自己不重視、單位對自己不公平,因而在思想上產生嚴重的牴觸情緒,聰明才智沒有用於思考如何盡善盡美做好工作,而是整日抱怨,把大好的光陰和精力,在怠慢的蹉跎中白白浪費掉了。一個人一旦被抱怨束縛,不盡心盡力,應付工作,在任何單位都是自毀前程。沒有人會因為喋喋不休的抱怨而獲得獎勵和提升,在10個失業者中至少有9個人抱怨原上級或同事的`不是,絕少有人能夠認識到,自己之所以失業是失職的後果。

袁輝是一名汽車修理工,從開始就抱怨“太髒、太累”,討厭這份工作,因此便偷懶耍滑,應付師傅。轉眼幾年過去,當時與他一同進廠的兩個工友,各自憑着精湛的手藝,或被公司送進大學進修,或另謀高就。獨有袁輝,仍舊在抱怨中做他討厭的修理工。抱怨的結果當然不會得到更多的重視和提拔,不會得到更好的待遇。不抱怨是一種最起碼的道德。

如果你選擇了在某個單位工作,就應該做到在其位、盡其責、謀其政,全身心地投入到具體工作中去,堅持對你所承擔的事情竭盡全力、主動負責。這樣你會得到極大的鍛鍊和成長,當你真正有了責任感,有了全面的工作能力,相信你一定會得到發展。

一個單位、一個企業、一個領導,他們都會重視人才,選拔人才。每個人無論職位高低,都應當把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工作中充分展現出來。當你通過勤奮努力取得了成績、做出了貢獻的時候,也就是你受到肯定和重用、體現個人價值、享受工作快樂的時候。

付出終有回報,無怨方能無悔。這也是我一生工作中的實踐體會吧!

謹以此與各位同仁共勉!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2

通過閲讀《不抱怨的世界》,我感到受益匪淺,我認識到“不抱怨”的內涵。書中鮑温牧師説:“我們之所以會抱怨,我們就和我們做任何事情的理由一樣:我們察覺到抱怨會帶來好處。優秀的人都不抱怨。”

《不抱怨的世界》,這是一本很棒的心靈勵志書。看了這本書後心靈受到很大的觸動,慢慢沉浸在書中世界時,才發現,它其實就是一面心靈的鏡子。裏面並沒有什麼大道理,只是很普通的方式,很普通的事例,來告訴我們一種生活的態度,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在鏡子裏我們能看到自己的外表是否整潔,我們的臉上是什麼表情,是憤怒還是喜悦。而這本書就是反照內心的鏡子,讓我們看到自己不能外露的內心世界,是樂觀向上的,還是消極低沉的?這些可能在表情上我們沒有表露,但在言語上或多或少有抱怨的`產生。當然,有人認為抱怨是一種宣泄,一種情緒的調節方式。沒有看這本書前我也是如此認為:我們把抱怨俗稱“發牢騷”,認為偶爾發發牢騷有助於自己內心平衡的調節,有助於擺脱心靈的陰影,但當我看完這本書後,我才知道原來抱怨是一種流行病,你的抱怨會喚起他人的共鳴,讓抱怨成為一種傳遞的心靈疾病,不但不能找到解決的方法,還可能讓你因為抱怨的快感而升級抱怨的程度,最終又可能導致不可收拾的結果。書中主人公的狗被車撞了後,就差點讓他自己成為了憤怒及抱怨的奴隸,是理智讓主人公在抱怨的行為中停了下來,沒有讓事情更糟糕,而理智就是內心世界對自己行為的理性剖析與理解,而這一切都是“不抱怨”所能給予我們做到的。

在這書中我看到了也有很多人和我一樣,突然發現自己是一個有如此多抱怨的人,心中多了些不安,可是書中的一句話讓我頓然醒悟:“誠實面對情緒,安於自己的不安,對發現自己的不足不必驚慌,既然已經產生了,就應該誠實勇敢的面對它;就應該去想辦法結束它,也才能最終安於自己的不安”。書中就是要求我們勇於剖析自己、找出不足、勇於改變自己。由少説到學會沉默,再到安於不會沉默,再到安於不説的狀態,最後就能真正擁有“不抱怨的世界”。當我們沒有了抱怨,我們的心理就只剩下快樂,當人人都拋棄了抱怨,那這個世界就肯定更加和諧。

最後引用比爾·蓋茨的一句話:“人生是不平等的,去接受它吧。請記住,永遠都不要抱怨。”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3

早已聽聞“紫手環”的魔力,最終有機會體驗一回。但正如《不抱怨的世界》開卷語所説的,“紫手環”只是一種象徵、一種媒介、一種手段,最根本的還是改變自我的內心。或許要真正到達“不抱怨”很難很痛苦,實在這只是尋找內心平靜的一個過程。

《不抱怨的世界》書中多處提到生活中一些我們經常會“抱怨”的細節,我們總是“抱怨”別人怎樣不好,“抱怨”外部環境如何不利,書中所説的,讓我不禁聯想到近期熱播的電視劇《婚姻保衞戰》,該劇導演趙寶剛在被問到“取得婚姻保衞戰勝利、雙贏的祕訣是什麼?”時,他回答:“別企圖要求別人,要做的僅有改變自我。”我以為趙導的這句話與“不抱怨”所提倡的精神境界是異曲同工的。俗話説心態決定狀態,僅有擺正我們自身的心態,才能發現他人的.美。

回想起上大學的時候,總會聽説哪間宿舍又吵架,問其原因,無非是誰不講衞生,誰太晚睡影響到他人。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便會引起一場戰爭。我們宿舍四人也並不是對彼此完全沒有意見,但卻從未發生爭吵,只因我們善於忍耐,善於理解,善於溝通。人與人的相處之道總是如此,得饒人處且饒人。假如你有時間打掃衞生,那麼幫幫人家打掃又如何呢?假如你真的影響到別人,為何不能多站在別人態度將心比心,改變一下自我的作息呢?實在很多事情看起來總是那麼簡單,但不明白為什麼人類總會把他們複雜化。“不抱怨”不就是對別人多多忍耐、理解與溝通,對自我多多省視、要求、改變嗎?

在想想此刻的工作,日復一日,有時自我很努力,成效卻很微小,於是我們總會在別人身上尋找原因,某某不配合,指導不正確,對手太強大……等等,總有成千上萬的理由,卻無一條是關於自我的,就算有也是運氣太背之類的。此刻想想,實在我們能“抱怨”的永遠僅有自我,僅有“抱怨自我”才能轉化為生產力,才能轉化為前進動力,這種“抱怨”於人於己才是有意義的。抱怨別人、抱怨外部都是愚蠢、無濟於事的,這種消極心理更會使自我永遠得不到提高、永遠無法取得成功。

很多時候,我們會感到不歡樂,是由於我們要求太多卻無法實現;很多時候,我們會感到很失看,是由於我們總按着自我的設想臆造客觀世界,卻發現事實原先不是所想的。想要歡樂實在很輕易,珍惜眼前便可;想要滿足實在很輕易,平常心理解現實便可。

讀《不抱怨世界》,用“紫手環”時刻提醒自我:永遠別企圖要求別人,要做的僅有改變自我。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4

年前,老公就在公司組織員工讀《不抱怨的世界》這本書,當時我很是不理解,不知道這本書講的是什麼,又能解決什麼問題,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過年時,老公看到我父親因為身體的原因,總在發脾氣,情緒又很低落,索性就又買了一本送給父親,想讓這本書來改變父親的想法。於是,我和父親就一起看了起來。認真閲讀後,我感到受益匪淺。

其實這世界不公平的事情太多,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又難免要遭遇很多挫折和失敗。所有這些事情,都讓人感慨,令人難免抱怨不已。每當這時,有些人便不能正確對待,產生不滿,引發很多牢騷和抱怨。抱怨是容易的,正如心理專家所言,“抱怨帶來輕鬆和快感,猶如乘舟順流而下,那是因為我們是在順應自己負面思考的天性。停止抱怨,而改用積極的態度去欣賞事物美好光明的一面,卻需要意志力。”雖然本書中教導我們不要抱怨,但我認為不抱怨真的很難,人離不開抱怨,但切忌抱怨後不要一直輪迴在抱怨之中,這樣既解決不了問題,又影響個人情緒,長期處於這種狀態,對身體也有很大的傷害。

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有時候,我們的抱怨不僅會針對人、也會針對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我們的不滿。而且如果找不到人傾聽我們的抱怨,我們會在腦海裏抱怨給自己聽。我們可以這樣看:天下只有三種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應該試着學習接納自己;抱怨他人的人,應該試着把抱怨轉成請求;抱怨老天的人,請試着用祈禱的方式來訴求你的願望。這樣一來,你的生活會有想象不到的大轉變,你的`人生也會更加地美好、圓滿。

本書讓我學到了很多,因無法一一講述,特將書中一些很感觸的話,和大家一起分享:

1.當你抱怨時,其實是在排斥自己指名想要的東西;你的抱怨會推開、驅逐你説你想要的東西。所以,要給自己積極的暗示。

2.和別人在一起聊天,不要和他一起抱怨。

3.成功就是從失敗到失敗,也依然不改熱情。

4.你的態度,也就是你內在思維的外顯表現,決定了人們和你之間的關係。

5.不要讓消極的人們,剝奪了你對理想生活的追尋。 任何時候,事情都有兩面,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不管是多麼痛苦的事情,想想好的那方面,也許能緩解你的情緒。就像詩人瑪雅.安潔羅説的一樣“如果不喜歡一件事,就改變那件事;如果無法改變,就改變自己的態度,不要抱怨。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5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著名文學家歌德也曾經説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談話!

在這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20xx寒假裏,一陣濃濃的書香味伴着充滿求知心的我成長。《不抱怨的世界》就是它温柔而醒目的名字。

在這書中,內容分為四個部分。分別為:無意識的無能,有意識的無能,有意識的有能和無意識的有能。這也就是養成不抱怨的21天中的四個階段。

其中書中有兩件事最令我震撼,第一件事是:"有一輛卡車撞死了作者家的狗,然而那個司機卻跑了,作者死命追上他,而且還有這樣的想法:等我追上他,一定要把那個卡車司機揍死。最後,在憤怒之後,他就明白了:那個卡車司機雖然撞死了狗,但其實他才是內心最受傷害的那個人。第二件事是:"一位因車禍而截肢的太太,在重大車禍之後,她經受了千辛萬苦,不停的開刀與康復,飽受身體和精神的挑戰。而她是個很有資格怨天、怨地、怨命運、怨撞擊她的駕駛者的人。但是她卻沒有,她相反每天祈禱感謝救助他的醫生、護士和每天照顧自己的丈夫。"這兩個事例,讓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抱怨的人會失去快樂,失去幸福。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會因一點小小的`事情而去抱怨他人,從不去理解他人。這使我想到書中的一句話"誠實面對情緒,安於自己的不安,對發現自己的不足不必驚慌,既然已經產生了,就應該誠實勇敢的面對它;就應該去想辦法結束它,也才能最終安於自己的不安。"這就是要求我們勇於剖析自己、找出不足、勇於改變自己。由少説到學會沉默,再到安於不會沉默,再到安於不説的狀態,最後就能真正擁有"不抱怨的世界"。當我們沒有了抱怨,我們的心理就只剩下快樂,當人人都拋棄了抱怨,那這個世界就肯定更加和諧!

是啊,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人生旅途不可能一帆風順、四通八達。免不了磕磕絆絆,但在危機和困難來臨時,我們應該端正態度,不抱怨,不放棄,勇敢接受挑戰。正如《不抱怨的世界》書中所言"凡是你所渴望的東西,你都有資格得到,快朝夢想前進吧。不要打壓自己、替自己找藉口,或是假借批評和抱怨,將注意力移。你應該要接受不安感來襲,同時在這樣的時刻支持自己。"

開心和快樂才是人生的重要寶貴財富!在生活中,我們要做到少抱怨,多理解,多寬容!為構成一個和諧、美麗的社會而約束自己,昇華自己!!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6

讀《不抱怨的世界》,掩卷沉思,感慨很多,受益匪淺。

書中提到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總會有意無意的種種“抱怨”細節,一下子把我的回憶拉到了大學時光自我評價,讀後感《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有一個同學至今使我難忘。他就是一個無時無刻都在抱怨生活的人,他生活得痛苦,他四周的同學也覺得與他在一起很難過。

記得那個同學從新生報到的那一刻起就開始抱怨,一進宿舍門抱怨學校怎麼沒為學生預備牀上用品,接着抱怨住宿費那麼貴還沒有配洗衣機,之後抱怨飯堂飯菜難吃,生活的方方面面,似乎沒有一點使他滿足的。之後的日子,抱怨得越來越厲害,抱怨廣東夏天太熱冬天不冷,就連天上下雨,他都覺得是老天專門與之作對。同學們都不喜歡跟他一起,從他嘴裏聽到的`,總沒有一件開心的事情,不是這不好就是那不好。然而抱怨這些,對他來説,又有什麼實際作用呢?他只會越來越不開心,心態一不好,幹什麼事情都不會順利,抱怨就越厲害,如此惡性循環,生活還有什麼樂趣呢?

看完《不抱怨的世界》,再結合身邊活生生的例子,不難發現,我們經常抱怨的事情,只是在當時的心境下覺得像晴天霹靂一樣,但只要恢復平靜之後,回頭看,我們就會覺得一切都是過眼雲煙,神馬都是浮雲。隨着時間的流逝,很多事似乎連性質都變了。實在,事情還是那件事情,唯一改變的只是我們的心境。

假如我們碰到題目時,一開始就能以冷靜的態度和平和的心境往看待和處理,很多題目都不再是題目。當工作不順利時,是否能夠暫時放下一切,或許到空曠的地方走一走,呼吸下新鮮空氣,再重返辦公室,煩躁的心情只會讓工作越來越糟。當生活不如意時,是否可以將其當成一種難得的經歷,人生因起伏而出色,橫看成嶺側成峯,或許換個角度就能發現另一處風景,換個心情便能重新啟程,怨天尤人只能使自己陷進困境不得自拔。不抱怨的人看世界總是天堂,總抱怨的人走到哪都像是地獄,你願意過那種人生呢?答案無疑是前者。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人生總是如此。有時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把自己逼到一個死角,痛苦不已。但也只有自己,才能救贖自己,關鍵就在於是否能改變心態。這也是領導們為什麼總不停告誡地我們,在工作中,必須要先處理好自己的心情,再處理事情。不同的文字,實在闡述的都是同個簡單卻很難做到的道理:心態決定一切!

讓我們用《不抱怨的世界》來警醒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樂觀平和的心態,努力工作,專心生活,做個快樂PA人吧!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7

閲讀了《不抱怨的世界》,認真閲讀後,我感覺受益匪淺。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難免要遭遇很多挫折和失敗或不盡如人意的事情。每當這時,如果我們不能正確對待,產生不滿,引發很多牢騷和抱怨,往往是怨天、怨地、怨命運……那我們就陷入一個自擾的困境,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抱怨的最大受害者還是自己。 威爾·鮑温在《不抱怨的世界》一書中不留情面地指出,“我們抱怨,是為了獲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我們不敢做的事。”

為什麼會抱怨呢?怨天尤人是一種負面的思考與具殺傷力的表達方式?是人們只看到了生活中缺憾與不完美的一面,當現實與理想有差距時,當事情背離自己的價值觀時,抱怨便應運而生,這也是我們生活的常態,工作、家庭、學習、交通都是抱怨的對象,抱怨就象腳臭,它會傳染,而習慣抱怨的人,就是在向自己的鞋子裏倒水,如何讓自己成為一個不抱怨的人,成為一個快樂的人,那就是凡事要懂得知足、感恩和惜福。

每個人共有的需要,就是獲得注意,受到重視,而且會以各種方式方法去獲得注意。我們常常在努力維持不抱怨與落回現狀之間掙扎,改變自我的勇氣、不懈地自我覺察,共同打造了一把神奇的鑰匙——這把鑰匙,讓我們長久以來封閉着的意識緩緩敞開。

知足常樂做為一句俗語,耳熟能詳,知道滿足,就總是快樂的,而快樂的根本便是惜福,珍惜擁有的.一切,心裏手裏全是滿滿的,便騰不出手或心來攫取更奢侈的東西了,也就不會為得不到而抱怨。放下抱怨,這並不等於在困境面前不作為,或者放棄對社會不公正的言説權。帶有負面情緒的抱怨,恰恰才是不具建設性的消極,而源於生命的熱愛,並由此生髮的感恩、寬容和同理心。這才是一種積極的心態,一種智慧的生活態度,人人都懷有一顆如此感恩的心,那麼人生一定會過得堅實而有信心!因為感恩,我們才擁有了一個多彩的社會。

從現在起,做一個積極的人,談論自己想要的事物、而不是抱怨不要的東西。這樣大家都想和你共事或為你工作,而你會締造更高的成就、得到更多的收穫,遠勝過自己夢想所及。給它一點時間,同時仔細觀察,這一切就會發生。“不抱怨”行動只是一把鑰匙而已,在我們忙碌的生活工作中,藉助這鑰匙,開啟我們對生活的不抱怨,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成為一個快樂的人,一個懂得感恩的人,讓我們都擁有一個“純淨無暇”的世界——不抱怨的世界!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8

《不抱怨的世界》是組織所推薦的第一本書,當我知道我要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正在抱怨,因為我找不到它的紙質版,於是只能在網上查找電子版。

還沒完全接觸這本書之前,我堅信自己是樂觀、開朗的人,不會抱怨,至少不是經常抱怨。但是,當我慢慢深入看這本書時,才知曉自己陷入了抱怨這個十面埋伏的困境。

我是多麼的愛抱怨,以至於成為習慣也無法察覺。

我時常抱怨家裏長輩的嘮叨,抱怨弟弟妹妹的任性不懂事,甚至抱怨小狗給家裏添亂;我也抱怨學校的一切不如己願。當我抱怨這些的時候,發覺自己漸漸地煩躁,悲觀,毫無活力,似乎對周遭的一切都失去信心。

毫不誇張地説,這本書像廟裏的洪鐘那樣震醒了我!

它讓我意識到了過去的自己,甚至包括現在的自己,都是在經常在抱怨,處於“無意識無能”狀態。

“如果不喜歡一件事,就改變那件事;如果無法改變,就改變自己的態度。不要抱怨。——詩人 馬雅*安潔羅”

“我們的想法創造我們的生活,而我們的話語又表明了我們的想法。”

這兩句話是我最喜歡、也是最能啟示我的句子。

從這兩句話我找到了不抱怨的緣由和方法,我應該遵從先知的指示,改變內心的世界來接納外在的世界,學會不抱怨。我也遵從威爾*鮑温牧師的指導,開始改變自己對外面世界的看法,嘗試着通過接受現實來達到不抱怨的效果。事實上證明,這的確是有效的,雖然它目前尚不能根除我抱怨的劣根性,但是我不得不承認我已經開始有意識地減少抱怨。例如,我週末去銀行辦理業務,以往我見到這大廳裏等候着這麼多人,一定會心情煩躁,可是現在,我會告訴自己,應該靜靜地坐角落,不抱怨,可以趁機思考一些問題。

威爾.鮑温牧師發起的“二十一天不抱怨”運動,把許多人從抱怨的囚牢中解放出來,而我也正嘗試爬出抱怨的'牢籠。

人生,像許多哲人所説那樣,就像一趟列車。

我們從降臨這個上帝創造的這個世界開始出發,經過塵世,駛往通向天堂的墳墓,這就是一生的旅途。路上,我們會遇到給予我們祝福、愛的人,也會遇到冷漠、刁難的人。只是對於前者,我們感恩他們,祝福他們;對於後者,我們要學會寬容,學會不抱怨,並儘量給予他們祝福。人生旅途中的低谷高潮,順境逆境,平坦坎坷,都只不過是一個又一個的路標,鞭策着我們前進。所以,我們又何必抱怨呢?

現在,我很感恩,感恩工作室給我推薦了這本好書,讓我有機會注視自己內心的世界,也感恩工作室在假期鞭策我繼續捧起書來學習,不至於在整個假期過着慵懶的生活。我感恩,我用感恩周遭的一切,來代替抱怨這一切。

我在黎明前的一刻,躲在黑暗的角落,側耳細聽那遙遠的聲音,那是來自上帝之口的語音,他説,用仁慈的愛來迎接黎明的到來吧!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9

最近我們學校很流行一本書《不抱怨的世界》,該書的作者威爾·鮑温被譽為美國曆史上最著名的心靈導師之一。他發起的“不抱怨”運動,就是想最終實現人們“平和心態”在自己個性中能生根。

在 這個世界有太多的事情要抱怨:工作忙了,成天要風吹日曬了,消費水平漲了,家庭壓力大了,生活環境差了,孩子的成績下降了,或是感冒發燒頭疼了,都要抱怨一番,怨天怨地,怨當今的社會不公,怨人心不古,怨金錢至上,......似乎藉此可以發泄自己的不滿,並獲得他人的同情。可是抱怨過後,一切照舊,問題該怎麼解決還得怎麼解決。

自從我讀了這本書,自從我帶上了這個紫手環,書中抱怨不如改變的理念,正不知不覺悄然影響着我平時的工作與生活,當我有時再説抱怨的話時,心裏馬上就會有個聲音提醒我,“你在説抱怨的話,停止抱怨”,在聽到身邊的人抱怨時,我也會告訴他們,不要説抱怨的話,抱怨不如改變。首先讓我們學會知足,讓我們用一種超然的心態對待眼前的一切,對生活不挑剔,不苛求,不怨恨。其次是感恩,對生活懷有一顆感恩之心的人,生命會時時得到滋潤,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也能熬過去。最後是珍惜。光陰一去不復返,只有把握住最值得珍惜的時刻,我們才能抓住現在,抓住未來。而讓我更加欣喜的是這隻紫手環停留我右手的時間也越來越長了,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紫手環神奇的力量,正如它的顏色物語一樣,我的思想正在發生着蜕變,心底裏那份積極向上的細胞正在活躍起來,生活中正面思考的雪球愈滾愈大,我學會了用微笑來面對生活和工作,面對着一羣羣的孩子,我變得更有耐心、愛心啦,更積極、寬容了,更能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了!也變得更快樂了!紫手環,只是能起到監督的作用, 從現在開始一種陽光的、積極的、獨特的心靈體驗,讓我每天的抱怨少一點點,試試自己的'人生會不會有所改變!

俗話説的好:愁一愁,白了頭;笑一笑,十年少。不要抱怨,每個人的人生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而正是因為有這些波波折折,才練就出異彩紛呈的人生。生活本來就不是事事如意,生活本來就不會十全十美,相反,起起落落,悲歡離合才是家常便飯。如果能常換個角度來看問題,你可能會很容易發現自己的人生照樣很精彩。 反思我做教師的行為,還算慶幸,我一直沒有鄙視過哪個學生,也沒有一直打擊某個孩子。但是,在有意無意中,我可能真的太過嚴厲,要求過高。今後,努力做個不抱怨的老師,不抱怨孩子的犯錯,不抱怨家長,不抱怨自己的選擇!懷一顆寬容的心,靜靜等待孩子在跌跌撞撞中成長!

最後,再次把書中的一句話和大家分享:“如果不喜歡一件事,就改變那件事;如果無法改變,就改變自己的態度,而不要抱怨!”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10

《不抱怨的世界》的確是一本能夠給人以氣力的勵志書籍。與其他勵志書籍誇大“明確的目標”遠大的理想“不同,它誇大的是一種平和的心態。失敗的原因千千萬萬,成功的例子卻總那麼相似,無疑都是堅強的意志和勇往直前的信念,或許,心態是堅持這些意志和信念的基礎。不抱怨,才能成就美美人生。

《不抱怨的世界》之所以如此受人歡迎,乃至膜拜,便是由於書中的例子都是我們身邊經常碰到的活生生的例子,引起了我們讀者的共叫,書中的例子總能讓我們聯想到自己,深進淺出,從自己的角度往領悟出一定的人生哲理。

例如,看這本書的時候,我就想起了那部讓我流了無數眼淚的電影――《唐山大地震》,23秒,32年,改變兩個女人的一生。設想,假如方登能放下對母親的”仇恨“,不抱怨這段不愉快的童年記憶,是否她的人生是另一番景象?但那肯定會改變她母親的一生,她母親可以離開唐山,跟隨兒子享受富裕的生活,抑或另嫁,組成美滿家庭。方登就是放不下,無法停止抱怨,帶着仇恨過了不愉快的32年,到最後原諒母親的那一刻,兩人相跪而泣時,可以想象,她內心是何等的開釋和解脱。不抱怨了,才能發現,值得珍惜和享受的事情很多很多。

還有另一部感動了無數人的`電影――《山楂樹之戀》。電影之所以感動人心,引人落淚,除了那段革命時期青澀純真的愛情讓人羨慕,而最後結局的不圓滿讓人心生不忍之外,更感動我的是,”老三“面對疾病的那份從容樂觀。即使罹患白血病,他並不抱怨老天待他的不公,也沒有意志消沉,萎靡不振,而是促使他往調查與他一起工作的人都得白血病的原因,面對深愛卻無法一起的”靜秋“,他也沒有抱怨,而是”我不能等你到25歲了,而是等你一輩子“,默默地守護。這麼美麗的誓言怎能不讓人動容?如此寬廣的心靈如何能不讓人感動?正是由於老三的”不抱怨“,才成就了這麼一段美麗的愛情故事。

藝術來源於生活,電影雖是虛構,但總能讓我們重新反省生活。生活中總會有這麼些人,即使經濟困難、身患重症,依然笑臉滿面,樂觀生活;但也總有一些人,即使家財萬貫、身體健康,卻總是悶悶不樂,鬱鬱寡歡。二者一對比,”不抱怨“的精神顯得如此重要。有時不得不感慨,人的一生除了必須擁有幾張人壽保單外,還須有一個健康的心態。只有經常感恩、不抱怨,才可能快樂地生活,擁有無憾的人生。

《不抱怨的世界》所提倡的精神不在於你是否帶着紫手環,而在於你是否能真的擁有一個闊達平和的心境,是否能真的擁有一個樂觀開朗的心態。放下所有的不滿、失看吧,不抱怨了,心裏的包袱就會隨之卸下了,生活自然便會過得輕鬆有趣。或者這個過程很難,但一起為之努力吧,相信會有收穫的!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11

黃金週假期中,學校要求我們讀《不抱怨的世界》這本書,説實話,心裏當時還忍不住抱怨:假期還有任務。可當我開始讀了這本書後,心靈不斷地被觸動着

出生貧窮的威爾·鮑温以超乎尋常的毅力,考上了美國重點大學。畢業後,他屢次找不到夢寐以求的工作,為此而感到傷心,不由地抱怨命運。但在朋友的啟迪下,他站了起來,終於成為美國最偉大的心靈導師之一。他走上成功的獎台,只説了一句話:你們都擁有無盡的潛能,但只有不抱怨一切,才能取得成功!

這句話使我恍然大悟。有些人學滑板,摔了幾跤就不學了,説:都怪這滑板太難學,輪子又太少了,害得我摔死了!這樣,這位學生是永遠也學不會任何技巧的。而有的人則堅持不懈,摔倒了,爬起來,繼續!擁有這樣的精神,再難的事,在他眼裏都是小菜一碟!海倫·凱勒雖然殘疾了,但她絲毫不埋怨命運對自己的不公,而是更努力地使自己從一棵弱不禁風的小苗成長為一棵高大挺拔的蒼天大樹。無論是譏笑與困難,她只當作是對自己的.鍛鍊。你想想看,古今中外所有有成就的人,哪個不是靠着這種不埋怨一切、樂觀向上、持之以恆的精神才一舉成名的呢?

一個個勵志故事如流星一般在我的腦海中劃過。威名不是靠關係和錢財買來的。真正的名人,是通過千錘百煉和不懈的努力誕生的,不是從一帆風順和無拘無束中成長出來的,真正的成功人士,是從苦難中磨練出來的。

要有頑強的毅力,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顆不抱怨的心,擁有這一切,就一定會成功的!要敞開胸懷,涵養一顆包容的心。有時,我們會因為他人不經意的一句話、一件事,而心生抱怨。而這種抱怨往往是自己被冒犯的一種宣泄。它是人際關係的腐蝕劑,會導致夫妻不睦、朋友不和,尤其在工作中,會在同事之間產生隔閡。學會包容,從某一種意義上説就是解放自己,提升自我。作為工作人員,包容就是要善於換位思考,理解、寬容他人,用海納百川的胸襟來承受委屈、經受挫折,真正做到言行有度,舉止有方,謙恭禮讓,平易隨和。

要直面挑戰,奮揚一顆上進的心。也許你會因為領導交付的任務過於繁重而抱怨,或者由於工作毫無頭緒、進展不順而抱怨其實説到底是我們內心深處在排斥、掙扎和躲避,是一種向困難示弱的表現。就像華為總裁任正非説的那樣,獅子如果能追上羚羊,它就生存,如果它跑不過羚羊,只能餓死。羚羊如果抱怨不公平,那青草羚羊的早餐該向誰抱怨?羚羊還能跑,青草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過多的抱怨不僅對工作毫無幫助,而且會失去自己寶貴的信心和他人對你的信任。作為機關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應該想的是怎麼做,而不是沒辦法做;面對困難和挑戰,我們要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始終奮揚一顆上進的心。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12

那一年,一個小山村中走出了兩個農民,他們擠上了到上海的火車。火車上,熙熙攘攘天南地北的人都有。有人説“上海繁華是沒錯,但是幹什麼都需要花錢,甚至問路也需要花錢”。其中一個農民憂心忡忡,抱怨説“早知如此,還不如留在小山村,這以後可怎樣生活啊!”另一個農民眼睛亮了起來“上海真是遍地是黃金啊!居然連帶路都能掙錢”,一片憧憬似的躍躍欲試。

多少年以後,眼睛亮起來的農民成為了資產上億的企業家,而那個抱怨的農民成為企業家1200名員工中的普通一員。一種是沒有信心的抱怨,一種是對機會的用心認識,兩種不一樣的思維境界造成了截然不一樣的命運成就,原因就是抱怨的對立面上,永遠矗立着一扇窗户,誰打開了那扇窗户,就能改變他的命運。

抱怨的人往往無意識地在發泄和表達不滿,以求獲得自身心理的平衡以及別人的同情心。抱怨是在陳述你不好的東西,而不是你要的東西。那麼從抱怨的對立面的逆向思維衡量,雖然獲得了自身心理的平衡和別人的同情心,但是自己仍然是一個無助的可憐的弱者;抱怨不好的東西的對面,是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對策,強大的管理工具“問題管理法”會提升你的業績。冷靜的思考後,抱怨往往就是現實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意識到這一點後,對面的窗户就顯露了出來。

抱怨工作緊張時刻不夠,打開對面的窗户你就從時刻的奴隸一躍成為自己時刻的掌控者;抱怨工作雜亂無序,打開對面的窗户你就從無序忙碌的執行者一躍成為井井有條的事務管理者;抱怨不理想的工作崗位,打開對面的窗户你就從不思上進的'工作者一躍成為不斷提升自我的堅定信念命運改變者;抱怨工作的難度,打開對面的窗户你就從無所作為的員工一躍成為攻堅克難的強者;抱怨溝通困難,打開對面的窗户你就從智商高的理性管理者一躍成為情商高的優秀管理者……

抱怨的對面是自身意識形態的改變,意識的改變促成了自身行動的改變,行動的改變創造了事物結果的改變,事物結果的改變將影響到自身命運的改變。如果不喜愛一件事,就改變那件事;如果無力改變,那麼能改變的就是自己的態度。當發覺抱怨無濟於事時,為什麼不嘗試着進行力所能及的改變呢?只要有一絲的變化,那麼原先的結果軌跡將受到影響而變化。

當打開抱怨對面的那扇窗户後,你的思維會插上翅膀自由翱翔,你會融入一個充滿創造和改變的“不抱怨的世界”。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13

在《不抱怨的世界》一書中,胡志強的太太受盡千辛萬苦,不停地開刀與康復,飽受身體與精神雙重摺磨,是最有資格“抱怨”的人。可她卻沒有怨天尤人,而是堅強地選擇“向前看”。誠如書中所説:“不抱怨的磁場,將引來更多平安喜事。”正因為有了不抱怨的心態,讓她走到哪裏都有來自各方無限美好的祝福,也成就了她開朗豁達的性格和人生觀。從她的身上,見證了“不抱怨”的正面影響與神奇力量。

書看得越“深”,對“不抱怨”的含義瞭解得越透徹。這本書就是反照內心的鏡子,讓我們看清自己不能外露的內心世界,究竟是樂觀向上的,還是消極低沉的。有人認為抱怨是一種宣泄,一種情緒的調節方式,在沒有看到這本書之前我也是這麼認為,覺得偶爾發發牢騷有助於自己內心調節和擺脱心靈陰影。但看完這本書後發現,原來抱怨是一種流行病,你的抱怨會喚起他人的共鳴,不但不能找到解決的方法,還可能導致無法收拾的結果。這就不禁讓人思考,為什麼人們會抱怨?人們往往只看到了生活中的`缺憾與不完美的一面,當現實與理想有差距時,當事情的發展背離自己的期待時,抱怨便隨之而生,這也是我們生活的常態。

在書中我看到了有很多人和我一樣,突然發現自己是一個有如此多抱怨的人,心中頓時多了些不安。可是書中的一句話讓我猛然醒悟:“誠實面對情緒,安於自己的不安。”在工作中,我們經常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和挑戰。在困難面前,我們發出抱怨和不滿的聲音能夠解決問題嗎?顯然不能。抱怨會對身邊的人產生消極影響,形成惡性循環。書中要求我們勇於剖析自我、找出不足、改變自己。對發現自己的不足不必驚慌,應該誠實勇敢地面對它,並想辦法改正,也才能最終平復自己的不安。

讀史可知,古代許多仁人志士受到諸多磨難仍矢志不逾,不抱怨、不放棄,直至實現自己的理想。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對於現代人來説,他們是最好的榜樣。生活本來就不是事事如意,一帆風順的。生活給予我們挫折的同時,也讓我們收穫了一種閲歷。而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波折,才繪就出異彩紛呈的人生。對於熱愛生活的人,在危機和困難來臨時,會端正態度,勇敢接受挑戰。借用比爾·蓋茨的一句話:“人生是不平等的,去接受它吧。請記住,永遠都不要抱怨。”

抱怨是容易的,而停止抱怨,卻需要意志力。所以,讓我們向“抱怨”開戰吧。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14

人的一生中,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因此,每個人都有不順心,想要抱怨的時候,我相信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是不抱怨的。我們總是在抱怨着,抱怨着工作,抱怨着家庭,抱怨着生活······以前我一直認為抱怨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我們的不滿情緒總是要通過一個渠道來發泄,誠然把抱怨説給別人聽,是一個很好的方法。所以從來沒有想過這個世界有一天會變成一個不抱怨的世界,可是威爾?鮑温告訴我,我們應該而且可以去建造這樣一個世界。

孔子説:“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肖伯納説:“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人總是在抱怨世界不能順他的心,使他快樂。”古往今來,很多人告訴我們,你可以去抱怨,但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它損人且不利己。有時候,我們不僅會針對人、也會針對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不滿;如果找不到人傾聽我們的抱怨,我們還會在腦海裏抱怨給自己聽。可是這是沒有用的,不順心之事從來不會因為我們的抱怨而變好,這個世界,該怎樣還是怎樣,且往往當我們怨天尤人的時候,解決問題的最好時機就悄悄溜走了。

所以,朋友,請收起你的'抱怨。努力去改變你所能改變的,接受你所不能改變的。以前曾聽過西方一條諺語:不要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牛奶被打翻了,愚蠢的人會不斷地埋怨自己的粗心,並沉迷於痛惜的悲哀之中;聰明的人會一笑而過,既然牛奶灑了,悲傷也沒用,不如努力工作,去掙得下一杯牛奶和麪包。現實中也一樣,總是有很多的不順心之事,與其唉聲歎氣,抱怨着抱怨那的,倒不如我們努力地去改變它們,但若盡了最大的努力,到最後仍無法達到我們所期望的那樣,那就不要去改變它們,而是坦然地去接受,面對現實,接受現實。正如張德芬在《遇見未知的自己》中提到的一樣,“抱怨自己的人,應該試着學習接納自己;抱怨他人的人,應該試着把抱怨轉成請求;抱怨老天的人,請試着用祈禱的方式來訴求你的願望。這樣一來,你的生活會有想象不到的大轉變,你的人生也會更加地美好、圓滿。”

我想,我們都應該保持着一種“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的心態,笑對生活中的失意與困惑,學習為自己創造一個美好的生活,讓這個世界充滿平靜喜樂、活力四射,而不是抱怨與咒罵。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15

一口氣讀完《不抱怨的世界》,感悟頗深。

這個世界有太多的人在抱怨:工作忙了,消費水平漲了,家庭壓力大了,生活環境差了,或是感冒發燒頭疼了,都要抱怨一番,怨天怨地,怨社會不公,怨人心不古,怨金錢至上,怨命如紙薄。似乎藉此可以發泄自己的不滿,並獲得他人的同情。可是抱怨過後,一切照舊,問題該怎麼解決還得怎麼解決。

讀史可知,古代許多仁人志士受到諸多磨難甚至摧殘,仍矢志不逾,卧薪嚐膽,不抱怨,不放棄,直至達成自己的理想。“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明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司馬遷受刑辱著《史記》”。對於物質富裕而精神貧瘠的現代人來説,他們是最好的榜樣。近代史上也不乏這樣的例子,如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和八年抗戰,多少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為爭取自由和解放,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在他們的生命歷程中,沒有抱怨,只有勝利的渴望。

我還想引用一個大家都熟悉的故事——“給加西亞的信”。羅文在只知道加西亞將軍的名字而沒有任何聯繫方式、沒有援軍也沒有同伴、也不知道如何尋找的情況下,歷經磨難穿越戰火紛飛危險重重的古巴叢林,最終成功地將信交到加西亞將軍手中。這是一件多麼令人驚訝的事!!換作我們,肯定會發一通疑問或抱怨:“沒有電話和地址我怎麼找到加西亞將軍 ”“漫無目的地穿越古巴叢林那是多麼愚蠢的事!”“我再也堅持不下去了!”但羅文是一個偉大的信使(這正是他異於常人之處),他沒有任何抱怨,毅然決然地踏上征途、最終完成使命。

在工作中,我們經常遇到各種各樣的的難題和挑戰。在困難面前,我們發出抱怨和不滿的聲音能夠解決問題嗎 不能!那甚至會使問題越來越糟糕!互相抱怨會對身邊的人產生消極影響,形成惡性循環。試想,將抱怨的精力用來思考如何解決問題,不是更好嗎

孟子曰:“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用一句歌詞來概括,“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人生旅途不可能一帆風順、四通八達,免不了磕磕絆絆。在危機和困難來臨時,我們應該端正態度,不抱怨,不放棄,勇敢接受挑戰。誠如《不抱怨的世界》書中所言,“凡是你所渴望的東西,你都有資格得到,快朝夢想前進吧。不要打壓自己、替自己找藉口,或是假借批評和抱怨,將注意力轉移。你應該要接受不安感來襲,同時在這樣的時刻支持自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y56lr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