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讀《人類簡史》有感

讀《人類簡史》有感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人類簡史》有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人類簡史》有感

讀《人類簡史》有感 篇1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乍看之下,悉以為又是一本學究色彩濃重的專業型著作。讀起來才發現恍若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已經做好了一本正經接受專業術語轟炸的思想準備瞬間土崩瓦解,不知不覺中,人類數十萬年的歷史就從這幾百頁書稿走進了心裏,還自帶了“鳴鑼開道”的音效,被這薄薄一本書裏高度濃縮的各個學科知識和作者無限大的腦洞震驚了許久。

實際上,這本看起來像“史學專著”的《人類簡史》從專業的角度來講其實並不“專業”。它沒有對史料的嚴謹分析,也沒有對歷史事件的原因、過程、影響等進行多方面的推導和論證。甚至書中所包含的內容都是超乎歷史研究本身的,涉及到宗教、人文甚至還有物理學科等,有趣的是,這些涉獵甚廣的學科知識在一本“簡史”中同時存在,卻絲毫沒有違和感。整本書幾乎是一口氣讀完,除卻全書中比比皆是的奇思怪議和新鮮觀點,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它的框架和立場。有人説,這是一本開啟上帝視角來俯視人類的整個發展過程的書。在如此小的篇幅裏可以有一個如此大的框架,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視角的宏觀性。但是就個人感覺而言,赫拉利並非以一個純粹的學者的角度在寫這部簡史,更多的是站在一個真正而純粹的“歷史學家”的角度,對人類社會這數萬年的發展進行了深刻檢討和反思。古語有云:“人凡讀書,先要曉得作書之人是何心胸”。同樣的,只有迴歸到真正的歷史中,站在歷史本身去看,去聽,去研究,才能更加真切的去挑揀那些偶然和必然。這種迴歸,從書中的.字裏行間都可以見到。

記得以前常聽到這樣一個形容人類的詞語:“高等動物”。的確,人類是從古猿一步步進化到現在的樣子,這已經成為常識性知識。但實際上,已經霸佔食物鏈頂端的人類似乎早已經把“人”和“動物”之間劃上了一個界限。即使勉強承認,也要加上“高等”二字,以便顯示出人類的與眾不同。這已經成為一種帶着普遍性的根深蒂固的觀念。以至於剛看到“人類:一種也沒什麼特別的動物”這句話時,着實吃了一驚。仔細想來,倒也是這麼個道理。在這地球上,生物存在的時間可以追溯到億萬年前,直到大約七萬年前才有了智人的出現,而後逐漸發展才有了今天相對於其他動物的“特別”。

但是對於一直生活在當下的時代的我們,最多也就是在要求背誦古詩詞的時候走神想一下,古代的人每天都幹什麼呢?至於去想想自己或者人類在史前社會時期是什麼樣子的機率小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隨着時代的發展,歷史的車輪滾滾前進,眼前更多的是高樓大廈,人流車輛,至於人類最初起源的那個史前年代,距離我們越來越遠,那些人類曾經居住過的森林和山谷,那些曾經和人類一起生存在這個地球上的其他物種,許多都已經消逝,對於我們來説,熟悉的也只不過是書本上的零星鉛字。還有的話,也就是週末空閒時在動物園裏見到的黑猩猩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人類社會和自然界以及人類和其他生物種類之間出現了一道又長又深的“楚河漢界”。不管是實際上還是表面現象,人類社會發展越來越快,人類也越來越強大,人的身體器官雖然有的功能比不上動物,但是我們有發達的科學技術,而且會越來越發達。人類不用擔心沒有樹林和山洞來遮風擋雨,因為有鋼筋混凝土可以建造房子;也不用擔心受到大型動物的攻擊,因為有武器還有籠子。對於這些情況,我們習以為常,就像我們經常説,朝代更替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人類的發展也是從農業革命到科技革命,也沒有什麼不同的。

赫拉利筆下的人類社會發展,從脈絡上來看,也是這樣。但其中所敍述的卻是與平日裏腦海中的印象截然不同的一些觀點。人類在發展的過程中,毀滅了其他物種?毀滅了和人類一樣的“人”?那些劍齒虎、長毛象的滅絕是因為智人?小麥馴養了人類而不是人類馴養了小麥?現代的人不如三萬年前遠古時代的人類幸福?人類現在的生活質量不如幾萬年以前?這些敍述似乎都只是作者在講述自己的觀點而已,與其説是講述歷史,不如説是講故事。只是這些故事,不太符合人類的主流意向。

如今科技越來越發達,人類的力量越來越強大,但是也不得不面臨着科學技術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得不承受着越來越大的壓力。作為個體,我們都自己的目標和追求,但是作為人類整體來説,人類想要的究竟是什麼呢?有一句話説的很好:“人生而自由,卻又無往不在枷鎖中;自以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隸。”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化速度,已經非常快,快到我們不需要擔心黑猩猩會不會也進化成比我們更優秀的人,快到我們已經忘記了為什麼要一直向前走。正如赫拉利所説:“人類已經擁有了許多令人讚歎的能力,但是我們仍然對自己的目標感到茫然。我們擁有的力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強大,但幾乎不知道該怎麼使用這些力量。更糟糕的是,人類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不負責。”

縱觀全書,拋開對書中專業性知識的研究,在這些新鮮驚奇的語句之下,有着絲絲暖意,也有着嚴肅深刻的反思。時至今日,人類的生存環境面臨的問題已經不容忽視,頻發的自然災害、全球性氣候變暖,已經成為全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原始社會當然也有它的艱難和殘酷,但這些也同樣存在於現代社會中。許多書和電影將原始社會描述成非常落後和可怕的樣子,也許是為了讓人們相信現代社會在各個方面都優於原始社會,以免人們對現實產生質疑。越是這樣,我們更應該提醒自己,事實上世界各地仍有數億人口,對他們來説,今天的生活也許比幾千年前的狩獵採集者更艱難。當今時代,的確是人類社會發展歷史上最為和平的時代,人類獲取了那些如神一般的力量,不該用這種力量來鼓吹和放大某些想象,而應該用它來減少這個世界上實實在在的苦難。

今日之事,後必再有。日光之下,並無新事。“歷史”這兩個字的多義性、不確定性和足夠的“想象空間”在赫拉利的筆下匯聚成一幅別樣的畫面,彷彿跟着作者進行了一場穿越時空的旅行,看到了許多不一樣的東西。歷史的意義或許就是這樣,可以通過不同的景象可以獲得不同的圖式,但是我們無法真正的去評判去把握那些已經發生過的事情究竟是對還是錯,我們更需要做的,是在反思和借鑑中,看清自己,擺正人類的位置。我們需要用更加開闊的眼界和心胸,用更加負責任的態度,去發展,去前進,去面對自然界,面對其他物種。

讀《人類簡史》有感 篇2

原始人種在生存競爭中區別於別的物種的特點,大腦殼,直立走,用石頭。

表面上是競爭優勢,但其實不然。腦殼大,能量消耗就大,行動會不便,原始人應該不會跟你來講道理。直立走,雌性臀部就變小,生小孩生不出來,導致十月懷胎的孩子相比於其他物種而言,本質上都是早產兒。用石頭似乎是無奈之舉,因為赤手空拳打不過。所以,想當然的優勢,並不一定是優勢。

正因為這些劣勢,反而給人類帶來了機會,機會就是:會做飯,要八卦,會扯淡。

做飯吃熟食,消化和進食所需時間縮短,腸道可以短一點,胃也可以簡單點。人腸總長一般不超過六米,豬的有二十米左右,羊的超過五十米,腸道越短,消耗能量越少,病變機率也會下降。所以,普羅米修斯和燧人氏都是人族的英雄祖先,因為他們教人做飯吃。

八卦是第二個牛逼特徵,因為早產兒,雌性帶孩子,也沒啥事,就開始八卦,八卦一般是説第三方的壞話,壞話的前提是有了善惡觀,有了區分善惡,就會產生小規模的集羣,相當於朋友圈,這個圈子裏面的人都是一夥兒的~也因為早產兒,雌性得有他人保護,雄性就承擔了義務,但雌性得讓雄性爽一爽,雄性才樂意啊,所以,人族的性交就有了區別於別的種族的'非繁衍性快感,於是八卦帶來的集羣和性快感帶來的誘惑,讓雄性在集體狩獵和生存鬥爭中產生了部落優勢,所以早期人族聚居羣體數量往往超過其他種族。於是,區別善惡的蘋果就會成為禁果,禁果的比喻就是兩個,一,能區分善惡,二,能讓人族有性交的快感。從此以後,人族有了生存的優勢。

但是還不夠,除了雌性的八卦之外,雄性在工作和性交之餘做啥事情呢,因為畢竟物產豐富,我想,他們應該在吹牛逼。吹牛逼,是人族語言發展的一個大進步。因為要吹牛逼,所以雄性會想象某種很牛逼的事情,包括臆想出來的,比如,打架打不過,就吹牛逼説對方有着神靈的保護,打過了,為了避免無休止的挑戰,就吹牛逼説我有菩薩罩着的,吹着吹着,就有了圖騰,一般圖騰是信仰的初級狀態,慢慢又有了神靈。這些是吹牛逼的結果,然後藉助於這個牛逼,就建立各種理想,目標,信仰,規則,法律,道德。就這樣,同樣的牛逼哄哄的各個人族,組合在一起形成了更大的社羣組織民族,然後吹出一個國家,就形成了政治的雛形。所有這一切,都來自於吹牛逼。最大的牛逼,莫過於巴別塔。

這就是我們的祖先在演化過程中如何把劣勢變成優勢的。

讀《人類簡史》有感 篇3

《人類簡史》這本書乍一看,確實有一點兒深奧。但是,在讀過之後,感受卻變了,這並沒有那麼難懂!但,卻真的值得人去深思。讓我來説説吧。

其實,人的起源並不突兀。早在兩百五十萬年前,人就已經出現了,而智人又晚了50萬年!但是,在短短的百、千年之後,智人便將世界“佔為己有”。其它的種類被消滅了!在智人進化之前,非常好的的利用了“叢林法則,弱肉強食”。這才稱霸了世界。

但是,當今世界只有一種人,那就是智人。你們千萬不要認為這是一句廢話,其實,在200萬年~1萬年前時,世界上還存在着多個人種。這些不同人種分佈在世界各地。但是,意外卻出現了……大約7萬年前,一直在東非活動的智人,突然迅速擴張,並很快就席捲了整個亞歐大陸。每當它們抵達一個新起點,當地的原生人種很快就會滅絕!而它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因為一次偶然的基因突變,讓它們擁有了全新的思考方式及溝通方式。最關鍵的`一點是:新語言的誕生!

接着,就是文化的演化,它們在幹掉其它種族時,就是靠着規模性合作。人類的一生,從出生到死亡,都是在被種種虛構的故事和概念所圍繞,所謂的“文化”便就此誕生了!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起源於7萬年前的那場認知革命。這,便就是人類幸運的發展史!到了如今21世紀,人類甚至開始嘗試對生命進行智能化,並想讓自己“一步成神”,而這本書大概就是講的從物到神的轉化了!

……

不管怎麼着,人類在創造自己最大利益時,也毀在其中了!

讀《人類簡史》有感 篇4

這兩天朋友圈裏對聖誕節形成了陣線分明的兩大派,一派堅決抵制、一派身體力行的支持。抵制西方節日一直都有,不只是聖誕節,情人節、感恩節等都有抵制的。其實我也曾經有過這樣的困惑,對於自己不能改變又必須身處其中的制度和習俗產生強烈的反感,最早的是大學聯考、最近的是房屋限售。看了尤瓦爾·赫拉利的《人類簡史》讓我對形形色色的文化有了新的.認識。

《人類簡史》按照人類的發展史寫了認知革命、農業革命、人類的融合統一、科學革命,但它絕不同於歷史課本,書中素材源於歷史,最後都是匯於哲理。比如人類轉瞬登上了金字塔頂端,不僅讓生態系統猝不及防,連人類自己也不知所措。人類歷史上眾多的災難,不論是生靈塗炭的戰亂還是生態遭劫,其實都是源於這場過於倉促的地位跳躍。

對於我一直迷惑的不存在宗教在人類歷史上的為何能起這麼大作用這一問題,此書也給出瞭解釋:虛構這件事的重點不只在於讓人類能夠擁有想象,更重要的是可以一起想象,編織出種種共同的虛構故事。這樣的虛構故事賦予智人前所未有的能力,讓我們得以集結大批人力、靈活合作。國家、種族、宗教均是如此。所以自己生活的種種秩序其實是想象,它與我們的生活的真實世界緊密結合,塑造了我們的慾望並將我們連接在一起。改變這些秩序,就得同時改變數億人的想法,這絕非易事。比如説抵制聖誕節,就得説服許多陌生人合作,而這又得靠着他們都相信另一些共同的虛構故事才行得通。

無論是大學聯考還是房改,身為人類就不可能脱離想象所構出的秩序,每一次我們以為打破了監獄的高牆,邁向自由的前方,其實只是到了另一間更大的監獄,把活動範圍稍稍擴大而已。最後附上尼布爾的祈禱文:請賜予我平靜,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給予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賜我智慧,分辨這兩者的區別。

讀《人類簡史》有感 篇5

這本書是在給公司員工做激勵培訓收集素材的時候偶然發現的,看了簡介後覺得很有意思,就決定好好讀一讀。所以今天就説一説這本書的有趣之處。

問題一:人類是由什麼人種發展而的?

小時候的教科書告訴我們,我們中國人是由什麼猿某人啊、頂洞人啊、北京人啊進化而的,但是實際上根據基因測序以及各種科學技術的驗證和鑑定,全世界所有現代人的始主只有一個那就是非洲的智人。在遠古時代和智人同一時代的人種有六種,而智人既不是其中最強壯的,也不是最靈敏的。最強壯的是叫尼安德特人,最靈敏的叫梭羅人。尼安德特人非常魁梧,主要生活在寒冷的北方地區,梭羅人則非常的小巧,活動迅速,生活在熱帶地區。那麼智人是如何在漫長的歷史中生存下,最終將其他人種都GAEVER的呢?我們先看第二個問題。

問題二:使用工具代表了人類很強大?

我們常常以為人類的發展的關鍵折點是因為會使用工具,教科書上也是這麼説的。但是實際上,人類在兩百萬年前左右就已經學會使用工具了,但是人類確一直處於很弱小的地位,大約在一百萬年前人類的`腦容量有了非常大的提升,甚至開始生產鋒利的石器了,但還是一直擔心害怕食肉動物的威脅,也很少能夠獵殺大型獵物。維繫人類生活的主要還是靠採集植物、追殺小動物、吃一些腐肉。老師小時候都這麼説的:有了工具有了火,人類就可以獵殺獅子,獵殺狼羣。但是實際場景確是人類用石器,等待獅子,財狼吃完後用石器砸碎骨頭,吸食骨頭裏的骨髓。所以生產工具的原因不是因為強大,而是因為弱小隻能吃其他食肉動物吃剩下的東西。(這在書裏是有實際考證的,不是瞎掰)

問題三:智人是如何進化到食物鏈的頂端?

智人之所以能夠在歷史階段中勝出,迅速的抵達遙遠的棲息地,並將其他物種趕出歷史的舞台最主要的原因是:智人有一種獨特的語言。我們的日常認知認為人類才有語言,實際上很多動物都有自己的語言,而且還挺複雜的。比如説:猴子可以在危機時刻告訴同伴:快看,有獅子。(fsir)而另一隻猴子還可以説:不,那是隻老鷹。(科學研究證明確是猴子能夠準確的通過語言表達這些信息)只是沒有人類的那麼複雜,人類可以做出這樣的表述:我昨天經過這邊看到了一隻獅子,而智人的語言相對於當時的其他人種特殊之處就在於他們開始學會了描述虛構的東西,比如:明天會有一隻獅子經過這裏。"我昨天經過這邊看到了一隻獅子"和"明天會有一隻獅子經過這裏"這兩種語言背後的智能不是一個層面上的。智人的語言可以表示我們看不到的東西,進而衍生出的就是八卦的能力。什麼意思呢?比如如果我們僅僅會説:明天會有一隻獅子經過這裏,是無法形成大家對一事情的認可以及無法做出明確分工。但是八卦確可以達到這個目的,也就是説我們可以想象下一羣野人坐在一起討論之前誰誰誰追殺獅子的時候最勇猛,誰誰誰躲在最後面,誰誰誰想了個好辦法等等等。慢慢的,人們就會形成對團隊合作,對團隊分工,對團隊擴張組建等集體活動的意識。這也是我們現代人人際溝通的大部分:八卦,閒聊。而在原始時代,這個能力對智人佔據食物鏈頂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為這個能力可以產生大規模的集體行動,產生大多數人對一事情的共同認知。認知革命後的智人,甚至可以説出:"獅子是我們的守護神"這樣的話。也就是利用這種能力,使越越多的智人走到了一起,他們有共同的信仰,有共同的認知,也就有了共同的目標。俗話説:團結就是力量,於是智人開始了漫長的屠殺之路,既不強大也不靈敏的智人依靠着團隊的力量慢慢走上了人類的巔峯舞台。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一直在思考溝通的重要性,到底有多重要呢?為什麼有有一本書的名字會叫:馬雲的故事裏——其實馬雲只會講故事。看完這本書,我終於打心底覺得:溝通實在是太重要的,它可以讓你出任E,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峯…

讀《人類簡史》有感 篇6

1945年7月16日凌晨5時30分,美國阿拉莫果爾多試驗場,人類歷史上第一顆原子彈被引爆。

作為第一顆原子彈的主導製造者——羅伯特奧本海默,在目睹原子彈的巨大威力後,不僅沒有歡欣鼓舞,反而深感不安和自責,併發出“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這樣的感慨。

然而,《人類簡史》一書的作者尤瓦爾赫拉利卻在書中寫道“如果説有個最高諾貝爾和平獎,應該把獎頒給羅伯特奧本海默以及和他一起研發出原子彈的同事。”因為自1945年以來,已經不再有入侵吞併其他國家的事情發生,雖然小型國際戰爭仍會出現,但戰爭已不再是常態。超級大國之間因為有了核武威脅,互相之間更不會輕易發生戰爭。如果與人類歷史上的戰爭頻率與傷亡比率相比較,目前世界範圍內算是出現了以前從未出現過的較長時間的四方平和的景象。

不知道奧本海默對此會作何感想。

讀書對我最大的吸引力來自三個方面:

一是因情節而吸引,然後被敍述的環境和人物引發代入感,產生共情或者共鳴,因閲讀而感動,因感動而閲讀;

二是因知識而吸引,這些知識是在學生時代沒有學習過的,在工作中沒有接觸過的,在生活中沒有遭遇過的新情況、新領域的新問題或者新發展;

三是因觀點而吸引,對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或者對自己習以為常而未曾思考過的現象,作者的觀點能夠使我醍醐灌頂,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抑或是提供了一個新奇的切入此類問題的點和角度,讓人能耳目一新,腦洞大開。

凡上述原因能成其一者,自認為就是一部於我大有裨益的好書。

《人類簡史》一書,在第三點上讓我受益匪淺。

比如,同為哺乳動物,為何小馬出生沒多久就可以開始小跑,小貓出生不久就能獨自覓食,而作為高出其他物種一等的人類嬰兒出生後幾年內都如此弱小,需要全家人的悉心照料,甚至長大成人都還是“啃老族”?

這件事的原因可能要追溯到人類遠古祖先剛學會直立行走時的情形了。當那時的婦女採用直立的步行方式時,臀部會因此變窄,於是產道寬度受限,而嬰兒的頭卻越來越大,導致婦女分娩死亡率大增,反倒是早產兒因為頭部還比較小和柔軟而能被順利生產。於是,在物競天擇的鐵律下,婦女的生產都開始提前,所以相較於其他動物,人類都是早產兒。

而正因為人類是早產兒,只有整個家族通力合作,才能在原始社會環境中,將一個孩子撫養成人,於是在自然演化中,人類嬰兒就越來越需要全家人的悉心照料。而照料的過程,也是孩子學習的過程,正因為尚未發育完成,人類的孩子可塑性也才最高,所以人類孩子被母狼養大會成為狼人,但小狼即便由人類養大,仍不能成為人狼。

比如,在整個動物界裏,雄性往往比雌性更漂亮多彩,像是孔雀的羽毛和獅子的鬃毛,為何人類中的男性形象卻比女性形象要沉悶呆板許多?

其實,在18世紀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王室肖像上,路易十四戴着長假髮,身着華麗多彩的絲綢,腿上穿着絲襪,腳上是高跟鞋,站姿也頗顯婀娜。在當時,路易十四可是歐洲男人的典範。而美洲印第安人男性酋長在穿着上也是戴着誇張的頭飾和與族人與眾不同的羽毛飾品等來凸顯自己的地位。

所以男性形象的呆板沉悶是發生在近現代的事情,主要源於時代主流文化的影響,而影響主流文化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天生帶來允許,文化造成封閉。”其實無論主流文化的形成原因如何,文化總是給自然和天性加上了一個無形的界限,讓大家相信,這樣做是對的`,那樣做是錯的。比如現在的男人形象就是不斷通過各種儀式和表演來顯示自己甘願冒險犯難甚至犧牲,所有這些無非是為了那一點男人的氣概和那一句其他人的誇讚。而符合主流文化與否未必就等價於對錯與否。

比如,人類種種想讓生活變得輕鬆的努力,是否真的讓我們輕鬆了?好像事實與最初的期望相反。書中舉了電子郵件的例子,雖然過去人們是用寫信聯繫,但那時都是最重要的事才會寫信,且字斟句酌,考慮再三,對方的回信也會同樣慎重,並且不會急於立刻回覆。而現在的電子郵件,每天數量眾多,且因為即時性,發出之後就等着能夠馬上收到回信。我們以為是自己省下的時間,其實卻是把自己生活的節奏調快了許多倍。於是,我們沒有輕鬆,而是更加忙碌和焦躁。

想起我們身邊的人和事,全家費勁湊夠首付買房,以為住的寬敞了,卻被困於房貸而更加勞碌;買車為了上班快捷,卻又將時間堵在了路上……

書中還有很多涉及其他方面的觀點,均會給人以不同的思考。而本書的作者——尤瓦爾赫拉利,是牛津大學的歷史學博士,現為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歷史系教授,今年41歲,同羅伯特奧本海默一樣都是猶太人。

所以這本書並不是譁眾取寵之作,而是一名歷史系教授對人類發展歷史的個性解讀。也許觀點與主流文化大相徑庭,但着實為大家打開了一扇具有別樣風情的觀史之窗。

歷史從來都是由無數的偶然造就的,正如我們永遠不知道未來真正的指向是何方。

只有現在,且行且珍惜……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

人們正在直登天堂,人們正在直下地獄。”

標籤: 有感 簡史 人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anhougan/2nn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