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讀 《我們仨》有感(15篇)

讀 《我們仨》有感(15篇)

讀完某一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 《我們仨》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讀 《我們仨》有感(15篇)

讀 《我們仨》有感1

這是關於親情、回憶、思念的敍述,它有個通俗不過的主題——我們仨。

這本書講述錢鍾書温馨的家。在這個家中三個人互相守護的感人故事。它好像一抹清風,那麼的清新,吹散走噪熱,陪伴我的暑假。

簡單的三個字,卻包含着一個家庭的互愛,不多不少,似他們每句話前加上的“我們仨”成為彼此之間的默契。

故事從夢引入,“在一個不知是什麼的地方,太陽已經落山,黃昏薄暮,楊絳竟走丟,她着急,她喊着錢鍾書的名字,聲音在空空的曠野中……”當她向錢鍾書講起這個夢時,錢鍾書只是淡淡地説,老。

是啊,轉眼間,他們老,兩位一起走大半生的風雨,無論一個眼眸,一抹微笑,彼此都已經然於心。

在這樣一個學者的家庭裏,女兒圓圓是異常活躍的,為這個家庭帶來許多的歡笑。她是他們的女兒,可有時卻像兩位老人的跨齡好友。他們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卻總是相處的愉快,家裏始終洋溢着温馨。

好景不長久,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輕易的失散,抒發“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的千古遺憾。楊絳開始對人生價值和意義開始思考,作者以自己淵博的知識和豐厚的人生經歷為基礎,探討生老病死這一人生規律,並給出自己的思考和答案。

我們仨最終只剩下一個,哪怕再輝煌,也不可能再和從前一樣,但她説“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家人已離去,親情過往的點點,卻被真切地記錄在心中,記錄在《我們仨》。

掩上書,一種感慨由然而生。家,是每個人的避風港灣,無論你在外面多麼的勞累,多麼的辛苦,回到家,你會徹底的放鬆下來。所以,家,需要我們家中的每個人都用心的去經營,讓它被愛包圍,讓它充滿温馨、充滿温暖。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愛我們的家人,珍惜在一起的分分秒秒。

讀 《我們仨》有感2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做‘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人生的伴侶離去四年後,作者楊絳用心記述了他們這個特殊家庭63年的風風雨雨、點點滴滴,結成回憶錄《我們仨》。

其實我覺得這本書的文字並沒多華麗的辭藻,反而都是很樸實的文字,但卻很有感染力,讓讀者可以體會到他們一家人的温馨、快樂、有趣。這裏面的許多描寫都是錢鍾書和錢瑗,都可以看出他們確實很有趣,很有智慧,但是從那字詞中還是能感受到,作者的懷念與深深的愛意。

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為有我們仨。我們仨失散了,家就沒有了。剩下我一個人,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窮的羈旅倦客;顧望徘徊,能不感歎‘人生如夢’‘如夢幻泡影’?但是,儘管這麼説,我卻覺得我這一生並不空虛;我活得很充實,也很有意思,因為有我們仨。也可説:我們仨都沒有虛度此生,因為是我們仨。我們仨其實是最平凡不過的。誰家沒有夫妻子女呢?至少有夫妻二人,添上子女,就成了我們三個或四個五個不等。只不過各家各個樣兒罷了。

人世間不會有小説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活活地一起過日子。’是啊,天底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儘管是那麼地深切,上帝給了你幸福,也會帶給你無盡的寂寞。人生不是童話,沒有那般夢幻與美好,都説現實是殘酷的,我們必須面對。

讀了這部書彷彿是隨着楊絳女士的腳步經歷了整個人生;重新認識了錢鍾書先生,看到了大作家也有笨拙、調皮的一面;看到了不管是多麼有才學的人也要似平常人一樣過着柴米油鹽的生活。但是我又看到了他們和常人不同之處,就是那一份無論面對任何困難都能以平常心面對的超然心態。

也許這就是一個普通的學者平凡的家庭生活,不求一生榮華富貴,但求一家平安,幸福。

這平凡的三個人,這平凡的家庭,這平凡的爸爸、媽媽和女兒,卻有着不平凡、令人羨慕的濃濃親情。

讀 《我們仨》有感3

注意到楊絳先生是從微博上流傳甚廣的那篇《一百歲感言》開始的,一開始很好奇為什麼要稱呼一位女子為先生,細細探究之後才知是先生是一種尊稱,我想就應跟我們此刻叫的老師是一個意思吧。

在買這本《我們仨》之前還買了一本楊絳先生的《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這本書前半部分有寫一些關於鬼神的事情,我看到一半覺得太滲人便跳着看了下去。《走到》對我來説比較沉重,當我情緒不好的時候才會去翻看,我看書總是期望能從其中獲得能量,沒用的書我是不看的。

這幾日清閒得要命,遂在網上翻到這本書《我們仨》,之前也看到這本書,但是沒買,可想而知我是個多麼受情緒影響的人。

《我們仨》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叫我們倆老了,第二部叫我們仨失散了。第一部跟第二部講的是亦真亦假的夢,楊絳先生在古驛道上留意翼翼的走着,每一天去到鍾書船上陪伴他,太陽落到船頭便要起身回客棧。楊絳先生的“萬里長夢”最後在兩年之後做完了。第三部分叫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這個部分詳細記述了楊絳先生同鍾書從結婚到阿瑗(女兒)、鍾書相繼去世的漫漫長路。

我想大家都熟知錢鍾書先生的《圍城》,但是我沒有想到的是原先這些在我們看來很了不起的人物,他們有也着坎坷的一生。但是我覺得這一家雖然經歷了那麼多風風雨雨,但是他們是幸福的,因為他們總是一家人,和和氣氣的一家人。他們都喜歡讀書,都熱愛工作,都實現了自我的價值。他們不追求名利,一生活的踏踏實實,我不曾感到他們覺得自我不幸。我很羨慕這樣的家庭相處方式。

楊絳先生多次在書中説鍾書是一個不願與人爭辯、能忍耐的人,書中也有很多地方用平靜的語氣述説了鍾書以前受到的不公與委屈。這些都是楊絳先生在用自我的方式護衞她的愛人。提及往日的委屈與不公,楊絳先生並未有半字惡語或辯解,她只是細細的道出了事情的原委,並未加任何解釋,我想也許她是覺得公道自在人心吧。用她的話來説就是:人還是人。

人生在世就得這樣活着,實現自我價值,擁有温暖和諧的家庭,不與世爭,平淡一生。

讀 《我們仨》有感4

初聞"楊絳"這個名字,是16年月下旬,那會兒正處於大學聯考衝刺的最後一個階段。連上了幾堂的我們略顯疲憊,語老師為活躍堂,便給我們放了一段喜馬拉雅F,是關於楊絳先生的《我們仨》。那時候我才知道楊絳先生是錢鍾書的妻子,他們還有一個女兒,叫做錢媛。在她的回憶裏,家是她的"萬里長夢",是一家三口相守相助、相聚相失,家是人生最好的庇護所。那麼我的又是什麼樣呢?

我出生的時候爺爺奶奶已經去世了,那時候重男輕女的思想依舊是小村子裏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早我出生的大伯二伯家都是男孩,這也成為人們的聊點。男孩子生註定是要延續香火和養老的;而女孩子會嫁人,養也是白養。因此家人對我的態度不是很好我,直到弟弟的出生才有所轉變:農忙時會拜託我看好弟弟,有好吃的會分我一份、怕我趁他們不在對弟弟下毒手……我一直覺得家人對我不公,直到七年級那年,家裏發生火災,所有財物化為灰燼;而母親和父親發生分歧,最後離開了家,至此再也沒有回過,我才知道了家人的重要性!無論我在哪,弟弟和爸爸就在我身邊。

三毛説,家,對每一個人,都是快樂的泉啊!再苦也是温暖的,連奴隸有了家,都不覺得他過分可憐了。而老舍先生筆下的駱駝祥子曾經是個老實、健壯而堅忍,自尊好強、吃苦耐勞,有美好理想的青年;後變成了一個麻木、潦倒、狡猾、好佔便宜、吃喝嫖賭、自暴自棄的行屍走肉。在人吃人的社會裏,他對於家是嚮往也是背棄。《我們仨》中楊絳先生説她做了一個萬里長夢,關於我的家,我也有一個萬里長夢。

春天,蕨菜筍子氾濫,清晨會約上幾個小夥伴一起上採摘。破土而出的筍子展示了春天的生機勃勃。筍子嫩肥、短壯的芽鞭或是蕨菜的幼葉嫩芽加上熏製的臘肉煸炒,配上白米飯就開始了我的午飯。一個人吃飯習慣了,以至於四年級被父母接到城裏讀書時,上桌滿滿不適應。他們説女孩子吃飯要矜持,細嚼慢嚥而不是狼吞虎嚥,而我喜歡無拘無束。夏天,最喜歡的事情不是去河邊游泳摸魚,而是成羣結隊的組團上偷果子,路過菜地時,也會順手牽羊摘幾個黃瓜解渴。桃子樹、李子樹都結果了,放眼望去,茂密的綠葉包裹着毛茸茸的桃子和青澀的李子,幾束陽光隱約透過葉縫投射到地上,是一幅絢麗的畫。我們的戰略是一個人放風,三個人爬樹,剩下的兩個人負責搖樹或者撿掉下的果子。滿載而歸後不及去河邊清洗,直接用衣角擦擦就往嘴裏送。爽口的果肉,樸實的笑容,這就是我對夏天的記憶。當然,吃酸湯、吃涼拌的烤茄子烤西紅柿也是一大美味。

秋天,金燦燦的麥田帶的是收穫的喜悦,大人們割麥子,小孩子則堆麥草垛,我們的每一滴汗水都滴入毛巾或是泥土裏,到飯點了大傢伙便停下歇息,飯都是從家裏帶的,簡簡單單卻透露着幸福。草垛下,大人在閒聊、小孩在打鬧……

冬天,我會從家裏帶上生炭火的小盆子去教書上,因為教室條不好,沒有取暖的地方,所以只能自己解決。而家遠的同學會帶上裝有米飯的鐵飯盒,學校負責生火蒸飯,那時候的營養午餐是每天中午一個雞蛋。對我而言最快樂得屬過年的時候,親戚聚在一起吃殺豬飯。新年了,所有的辛酸和努力都有了一份新的期待。打年粑、做臘腸、薰臘肉……這是我在城裏生活多年再也沒有經歷的事,因而對於家多了一份念想。

四季的暢想是萬里長夢,當然還有其他的夢。

線下支付廣泛使用的年代,以物換物的生產交換方式依然存在。(fsir)每個週五,大爺都會從鄰鎮拉幾箱自家做的米粉,我們只要用一定數量的玉米或大米就可以兑換。冰涼的米粉切條,放上自家做的酸湯,涼拌豆芽海帶,香菜,自制油辣椒和醬油鹽等,嗦上一口,大呼爽!然而因為沒有冰箱,所以一次兑換的數量不多,那段時間裏,我對於大爺的下一次的到很是期待。偶爾某個週六,大叔依舊會從鎮上開着小貨車到村門口擺攤。"打火機一塊五兩個,肥皂五塊錢兩坨,耗子藥五塊錢一包",倒背如流的口號成了一種刻在腦子裏的記憶,以至於在城裏生活多年,偶爾上街突然聽到它時,熟悉而又親切的感覺油然而生。同樣的週日依然很多人去趕集,阿婆家老母雞下的雞蛋裝滿了一籮筐,微微顫顫地帶着小板凳加入了擺攤的行列;大爺用竹條編制的草鞋、籮筐、簸箕、蒸籠等也整整齊齊地站好隊伍,等待中意它的買主……

白駒過隙,經過歲月的洗禮,我已然從當初的懵懂無知變得成熟穩重。在這交織着利益關係的社會裏,到處充斥着各式各樣的聲音,有些人他根深蒂固於人的第一印象,對於你往後的各種改變持以鄙夷,有些人喜歡錶現自我,希望出人頭地,而我喜歡順其自然,如今的我少了農村人對的那份淳樸與恬靜,多的是坦然和豁達。

自16年秋天上了大學以後,從此我的故鄉只有冬夏,再無春秋。學校離家只有三個小時的火車,我知道我的家就在那裏,可是我已經回不去了……

讀 《我們仨》有感5

淡淡然讀完楊先生的《我們仨》,終了也是淡淡然,再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相繼過世的沉痛打擊下,楊先生只用平淡的文字裏記錄着生活裏點滴記憶,也許這是她對逝去的人的最好緬懷方式,也是她在痛苦中得以解脱的唯一途徑吧!

“心上又綻了幾個血泡”這麼一個百歲老人一生又該綻起多少血泡,看着血泡一個個變大,最後噴薄而出,留下的可能才是痛苦之後的温情。讓我記起《湯姆叔叔的小屋》裏的一段話“當一種強大的壓力把一個人壓得忍無可忍時,他就會立刻調動他全部體力和意志進行垂死掙扎,企圖掀翻這個重壓,由於這個道理,痛苦達到最高潮之後,退潮時往往會給人帶來喜悦和勇氣”。這生離死別帶給楊先生的除了深秋的悲涼,還有什麼?

《我們仨》這樣一本紀實文集,輕鬆的展示了一家三口走過的六十幾年歲月。從兩口之家的小甜蜜,到兩人去到牛津,在圖書的海洋裏徜徉,再到小圈圈的降生,成才,總也找不到什麼喧譁的'聲音,找不出任何干擾項去打破這片寧靜,老人像是在輕輕的對自己言語,在親人墓前一起回憶那逝去的日子。她不曾想把人生描繪的多麼壯麗,多麼繽紛,卻在不經意間告訴我們,她愛着她的丈夫,女兒,她有着普天之下女人所有的那份熱忱,那份牽掛。 然她的不同,除了書本,除了學生,除了家庭,其他的紛紛擾擾均與她絕緣,他的文字裏透出來的盡是黑白底色,年輕時候的含苞待放,大家閨秀,到老年時候的沉着堅毅。在這片田地裏,你何處去尋找市儈氣息?又有什麼比這無聲的坦然更有重量。

了不起的,是她在浪濤滾滾塵世間,瘦弱身軀下投出的堅毅,視野的寬廣,對知識的渴求,對任務的負責,對丈夫的肯定,對女兒的寬容,只在其內心擁有一顆淡然的心,不計名利,不求富貴,書香四溢,如入芷蘭之室!女人當有對生活如此之真誠,又何如收穫不了安然的晚年?

這個暑假,我讀了楊絳的《我們仨》、《洗澡》等一些著作。有一些感觸,寫在這裏,是一種總結,也算是一種回顧。楊絳是錢鍾書先生的夫人,是錢瑗女士的母親,《我們仨》就是她寫的他們家的一些故事。在這些故事裏,每句話,每個字,都透着濃濃的親情氣息。

整本書的開始是一個“夢”,一個“長達萬年的夢”,夢的主要內容是作者與-

她的家人在一條古棧道上的離離合合、聚聚散散。一開始看的時候,我看不懂她的那個夢是要説明什麼,只是看字面的意思,就當看一篇小説。但當我看到後面的內容時,我才明白,這個夢是她們一家在一起走過的最後一段人生路的寫照。她欲揚先抑,開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我閲讀的興趣。

楊絳的寫作風格和我以往見到的許多作家的風格不同,前一段時間我看餘秋雨的文章比較多,他的文章總是在表象中尋找內涵,尋找風景之後的文化,尋找大背景、大道理的。他追求的是“大”,還有許多作家羣起效之,結果卻都丟了自己的風格,又學不到他的“大”,所以餘秋雨得以聞名。 。 而楊絳不一樣,她注重細節,從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筆,看似零散的點點滴滴,都可以成為她文章中的亮點。而這些點點滴滴,正是我們平時覺得不足掛齒的那些片斷,但楊絳卻可以把它們串在一起,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起來,就變成了一條項鍊。她不直接抒發感情,不直接議論人事、闡述道理,她只是從容地敍述,將那些她家裏的小事娓娓道來,變成一篇篇的文章。但就是這樣細緻的、不動聲色的講述,使讀者有了更多理解、想象的空間,她所要表達的主題也在這樣的講述中慢慢地浮上水面。

這本書的內容我也比較喜歡,字裏行間滿滿的全是要溢出來的親情。我很珍惜親情,很愛我的爸爸媽媽,很喜歡幸福的家庭生活。所以這本書的內容也算是配合了我的心情,所以特別喜歡。

楊絳的書我還在找着看,她的作品風格是我比較喜歡的風格。我從她的書中也學到了很多。的確,珍珠每個人都有,但是項鍊卻是珍貴的。因為許多人都對自己的珍珠視而不見,任它們散落,卻不會將他們串起來。所以我正在學,學會了串珍珠,就擁有了項鍊。

讀 《我們仨》有感6

“太陽已經下山,黃昏薄暮,在蒼蒼茫茫中,突然鍾書不見了。”一場慌亂的開篇,就這樣再現了楊絳的一段歲月。

我彷彿望見了她——這樣一個滿腹才情的女子,在自己生命的黃昏,握着筆,在案前回憶着應該屬於三個人的時光。不知不覺圓圓走了,鍾書也離開她了。就剩她一個人,在一場夢的結尾,回味着他們的故事。這夢,便是人生。

在《我們仨》這本回憶錄裏,楊絳寫驛道,寫小船,如夢如幻的敍述,其實就是楊絳的回憶。這一輩子,關於鍾書、圓圓和她的刻骨銘心。楊絳在自己筆下的古驛道里,不斷地分分離離,不斷地尋找探尋。她不僅送了圓圓一程又一程,又送了鍾書一程又一程。但最後的結局卻是她看着圓圓離開,又看着鍾書搭着小船走遠了。就只剩她一個,茫然地站在這驛道上,看落葉與梧桐,看秋花和殘紅。我似乎望見楊絳久久地佇立,“守望那已經看不見的小船”,最後“變成一片樹葉”。最後的最後,她也如枯葉一般渺小無依了。

三年前的我,經歷了一段讓我痛得撕心裂肺的時光。我眼睜睜地看着一直強健的爺爺,突然一病不起,最後又化成一堆灰燼長眠於地下。這是我第一次真真切切體會到生與死的殘酷。

原來,世界上最無情、最令人無能為力的事,就是死別。那些日子裏,我吃不下飯,躺下時枕頭也會濕一大片。我後悔沒和爺爺再多説幾句話,沒有多陪陪他,讓我錯過了與他的最後一面。他可是我最依戀的人呀!

在被悲傷浸染的日子裏,我寢食不安,學業也近乎荒廢。幸好,這本書讓我幡然醒悟。我們要成長,就要學會面對生離死別,悲傷過後繼續向前。人生其實就是這樣一場你無法預料的夢,我們不斷地在人生的路上,也就是楊絳説的古驛道上走着,所經歷的一切最終都會變成過眼雲煙。但你必須儘量讓自己不留遺憾,走好眼前的路,因為逝去的那些愛你的人,一定希望你在世上好好生活。

我想,面對摯愛的相繼離開,楊絳一定曾痛徹心扉。可是,我相信,她在寫《我們仨》時,一定是微笑的,因為她的文字是温暖的。她早已釋懷。

楊絳的一生就是這樣一場夢。對我來説,既然生離死別是一定的,那就別留遺憾,把自己的人生過成一場無憾的夢。

讀 《我們仨》有感7

什麼是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什麼是一個温馨單純的學者家庭?什麼是相守相助,為什麼最後又會相聚相失?這個假期,隨着一個簡單平凡的主題而又不平凡的生活,隨着《我們仨》的作者楊絳對親人的思念,隨着書中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作者一家三口幸福快樂,艱難痛苦的經歷,陪着我走過了這個暑假。這本書中,作者是用平淡的語氣來描述她的家庭,丈夫錢鍾書和兒女錢媛。

描述他們這幾十年來走過的人生道路。那些親身經歷的坎坷、磨難,也是給作者一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和回憶的故事。錢媛在英國出生,小時候受到過良好的教育,也是從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中成長,長大後自然而然的成為了一名老師。書中大體也講過:錢媛細心,觀察力強,是一個“讀書種子”,這點像錢鍾書。並且錢鍾書也認為女兒是一個“可塑之才”。説到錢鍾書,作者説他是潛力極低的“書呆子”,家中的一切都不會打理,他也常常自歎“拙手笨腳”,但是寫文章卻如“一針見血”。

所以説錢鍾書是一個典型的“文痴”。但他也不失幽默,常常在家中逗女兒玩,在女兒肚子上畫花臉,在臉上畫鬍子。父女也常常聯合起來與作者開玩笑,這樣的錢鍾書也不顯得死板。也許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寫出《圍城》這種堪稱中國近、當代小説中的經典之作吧。楊絳和錢鍾書一齊,享過福,當然也吃過很多苦;雖然留過洋,但也經過戰亂,他們的生活也許是因品到人生的完美而平靜。直到阿媛來到這個世上,這才構成一個完整的家。而且一家人不多不少,正好是三個人。書中也有許多插圖,都是他們一家三口幸福的生活照,其中有三張照片是他們三個人各自的照片,他們自我在各自的房間工作,各不相擾、温馨和諧,看起來只是一個普通而幸福的家庭罷了。

但是,故事的結局並沒有我想象的多麼完美。錢媛於一九九七年早春去世,錢鍾書從一九九八年歲末去世。作者並沒有用多麼悲痛欲絕的詞來描述她當時的情緒,也許是作者經歷的太多的事情,看透了世間的悲歡離合,也早已看淡了生、老、病、死。也許在我們看來,錢鍾書是一位有名的作家,而在作者筆下但是是一個簡單而平凡的人,只是一個丈夫和爸爸的主角。最後他們三個人,還是失散了。如今只剩作者一人孤孤單單,但生活在回憶中,也算是幸福的吧。

故事的結尾是這樣寫道;“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做‘我們家’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明白。我還在尋覓歸途。”一家人在一齊六十多年,轉眼只剩下作者一個人,作者不免有些孤單,想起當年相聚相失過的地方,竟是一個很值得回憶的片段。作者將會帶着錢鍾書和阿媛的信念,攜帶着與他們的回憶,堅定的生活下去。其實剛開始讀的時候並不明白作者説的一句話是什麼意思,一開始只是在想,作者到底經歷了什麼,是完美的還是悲傷的?我開始一篇篇的仔細讀,直到整本書讀下來,讓我懂得了許多事情的道理,懂得了思念一個人的痛苦,懂得了失去一個人的悲傷。我也能理解想念一個人的感受,因假期中姥姥生病住院了,媽媽每一天都在醫院裏照顧姥姥,中午的時候才能和媽媽見上一面,大部分時光媽媽都在醫院忙上忙下。

而姥姥我只見過一兩回。之後姥姥的病情非但沒有好轉,並且當地醫生無法醫治,只能去北京治療。媽媽坐上火車的時候而我正在補習班上課,媽媽也沒能打個招呼就匆匆忙忙的去了北京,在那安定下來後,我們每一天在網上聊天、談心。此刻幾個星期過去了,心中的想念也是越來越濃,所以作者的感受我是能體會的。其實和作者一同回憶她的過去,一同回憶作者家中那些快樂的點點滴滴,回憶作者一家人幸福而又温馨的生活,回憶他們在一齊走過的那些蜿蜒起伏的道路,當然也會有一些快樂的片段,我彷彿就走進了作者的生活,走進了她的夢。直到最後,這本書最後讀完了,我們仨——錢鍾書,楊絳,錢媛。

我也能真正的理解那句話——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結局雖然是悲傷的但也能夠説是完美的。我們仨,這個看似簡單的三個字,卻包含了作者許多感情在裏面,對女兒的思念,對錢鍾書的思念。但是歲月是慢慢消失的,同時也能夠説是無情地,最後還是把他們拆散了。我在作者這個長達萬里的夢中,我還是走出來了,我想在這個夢中,沒有人能夠走進去,這畢竟是他們三個人共同的夢……

讀 《我們仨》有感8

第一次拜讀楊絡先生的《我們仨》,還是在大學時代。

那是在圖書館不起眼角落裏的一本小書,泛黃牛皮紙質感的書皮上印着於寫的"我們仨"3個字,並跟着這樣一句平實而温暖的話: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讀罷,我不禁感動流淚,似乎有股暖流在內心蔓延,讓人久久不能釋懷。此後,每每拾起這本小書偶然讀一小段,都為她樸實的親情和淡泊超然的境界而回味深思。

《我們仨》是先生寫的家庭回憶錄,敍述她和錢鍾書以及獨女錢援温馨、簡單而富有情趣的家庭生活。雖然記錄下的只是生活中零碎瑣事,卻一點不顯宂長乏味。在經歷"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之後,一個單純平凡的學者家庭近一個世紀的成長跋涉,在先生哀而不傷、行雲流水般的語句中娓娓道來。試想年已86歲的老人在最艱難痛苦又長達萬里的時光裏,奔波於雙雙病重的丈夫和女兒之間,惶恐地走在人生驛道上,先是送走骨血親女,再又送走伴她一生的丈夫,是怎樣一種孤獨的痛呢?然而書中卻無悲痛欲絕的語句,在看似輕描淡寫的文字背後是種樸素的心疼和淡淡的哀傷。正如她在女兒離世後寫到:

自從生阿段,永遠牽心掛肚腸,以後就不用牽掛。我是這麼説,心上卻牽扯得痛。

讀後不覺心酸,也被先生身上那種堅強的力量所感動,又怎會不清然淚下呢?

錢鍾書、楊絡先生一輩子相需以沫、相敬如賓,有着低調樸實的做人品格,女兒錢援亦是北師大英語教學的"尖兵",兢兢業業,不辭辛苦。書中這樣寫到:

鍾書是坐冷板凳的,他的學問也是冷門。他曾和我説:"有名氣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我們希望有幾個知己,不求有名有聲。

這一家人不為名利所累,不為物慾所惑,也收穫着難得的恬淡與幸福。正如楊絡先生所説的那樣: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羊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我們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我們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甘潤。

一家人縱然已是天人相隔,那安定於無常世事之上的温暖親情已把"我們仨"永遠聯結在一起,生命和家的意義在先生的書中得到盡情詮釋。反觀如今,物質極大充足之下浮躁的社會氛圍讓很多人在追逐金錢名利中漸漸迷失本心,精神的空虛和內心的麻木似乎讓幸福和快樂遙不可及。或許我們欠缺的正是先生一家人"出世不離世人塵不染塵"的人生態度。倘若每個人都踏實做好分內之事,閒暇之時做些類似讀書、捐贈的"無用之事",而不盲從在以炫耀奢侈品為榮、帶着面具戰戰兢兢活着亦或空談虛偽的人羣中,在得與失之間有着"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的胸懷,便會有不一樣的人生境界吧。

生命和家的意義是緊密相聯的,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裏,萬家燈火中才可能會有温情的人生。當下,我們倡導傳承良好家風,而良好家風的形成也有賴於家庭成員的個人修養和人生境界的提升。這樣,自然會有温馨和諧的家庭氛圍,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也會從父母的"不言之教"中深深受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良好的家風也會淵源流傳。

"人世間不會有小説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樂樂的一起生活。""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玻璃脆。"

這是《我們仨》結尾的一段話。其中發生的也似乎是身邊的故事,主角是你,是我,是生活中的每一個人。

人生一世,不過匆匆,在這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中,我們終會相聚相失。在滾滾紅塵與紛紛擾擾之中,我們應該培養堅強、低調、樸實的做人品格,提升自我的人生境界,珍惜當下的每一天,也終會擁有温情的人生和"永恆之家".

讀 《我們仨》有感9

這本書是18年讀的。也是想了很久終於是翻開了。讀書特別少的我似是到了高中才認識到楊絳先生與錢老。不僅僅是很高的文學素養與成就,兩人的感情也是無限令人羨慕的,而這種和諧而平等的家庭關係,更是令人所向往的。筆記也是那時候記得,那時候沒有很深刻的認識。但還是想原封記錄下來。

我想,一個人的出處去就,是一輩子的大事,當由自己抉擇,我只能陳説我的道理,不該干預。

其實不止是一個人的出處去就我們只能陳述道理不該干預,就連別人的處事風格我們也不當過於干預。這都是自己的事情,即便關係再好我們也不能去改變別人的決定。曾經的自己也會這麼不懂事,覺得和一個人關係很好,當他某些事情做的不夠好的時候會與其講道理,當講不通的時候就會很生氣然後對其發脾氣然後與其爭論,後來覺得這樣的自己真的很不講道理。一個人的為人處世,出處去就不都應該自己來做主嘛,我們又有什麼權利去過於干預呢。

鍾書和我不在一處生活的時候,給我寫信很勤,還特地為我記下詳細的日記,所以,他那邊的事我大致都知道。

想起了朱生豪的情書,沒有甜言蜜語,盡是瑣碎生活,卻也寫的深入人心,説是其文采好,不如講大抵最好的感情就是這樣。慢慢品,靜靜藏。

我們一方面願意她能多留學一年,一方面得忍受離別的滋味。父母總是很矛盾的吧。一面牽掛我們在外不易,一面又願我們在外多學點東西,走出那方小土地。大概我們的健康幸福快樂是他們最大的心願了吧。

無官一身輕,顧問雖小,也是個官。想起了季老的三辭桂冠。不慕名利,灑脱,超俗。作者:瑾瑄

讀 《我們仨》有感10

這個暑假,我讀一本著名作家楊絳寫的《我們仨》。

《我們仨》這本書是雖然看起來普普通通,但是裏面的內容卻意義深刻。

這本書有3部,第一部是《我們倆老》,第二部是《我們仨失散》,第三部是《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單純温馨的學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這是對這本書對美妙的評價。那麼,我們仨是哪三個人呢?原來,爸爸是錢鍾書,媽媽是楊絳,女兒是錢媛。楊絳用夢境的形式講述最後幾年中一家三口相依為命的情感體驗。不論暴風驟雨,他們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經成為楊絳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護所。

我相信同學們總會有失去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那一天,可能有些同學已經經歷過這些不想經歷的事情。楊絳就是這樣,女兒沒有,女兒的爸爸也沒有。大家一定要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當真的失去親人,回憶起來,心是非常痛的,想起曾經在一起的日子,想起那些快樂時光,想起小時候那些幼稚的事情,真的,淚水會流個不停!不管失去親人,還是和最好的朋友離別,都是值得懷念的事。我們一生中要經歷很多這樣的事,幼兒園的畢業典禮可能會不太留念,因為那時我們還小,不懂事,但還是拿着同學錄,忙着記錄好朋友的電話:“喂,你家的電話是多少啊?你幫我寫吧!”説這句話的時候,是慢慢説的,不能像現在一樣把話説的那麼流利。到國小,大家都明事理,畢業典禮也就有很多同學留下第一次離別的淚水。至於中學和大學,我們還沒有經歷,所以不知道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真的,沒才知道什麼是沒,失去才知道什麼是失去!

讀 《我們仨》有感11

第一次看《我們仨》的故事還是在高中,多年過去已經不記得內容,只記得自己曾為那份真情感動過,提起筆來不知從何落筆,於是重讀此書,不同以往,隨着年紀增長,除了感動,更有許多感悟。

這本書是楊絳先生92歲時所著,全文以温馨的筆調記錄了楊絳、錢鍾書、錢媛一家三口平淡瑣碎的日常,最尋常處見温情,"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正是這個樸素的家庭讓我看到了一家三口不平凡的追求,面對災難時的平靜,面對榮譽的低調,面對困苦的淡然,相知相守,相濡以沫,一家三口將瑣事比作"石子"閒時細細把玩,人生的一切美好來自於對生活的熱愛,雖然從開頭就早已經知道結局,讀到"我們仨失散了"那一刻已然心痛不已,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但是在楊絳筆端看不到一絲悲觀,洋洋灑灑處處見温情,這個老人用文字無聲的記錄着他對愛人和女兒的思念,家的意義不會因為生命的消失而改變,我甚至能想象的到這個老人含淚回憶着,一句一句記錄着。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逝者如斯,活着的要比逝去的痛苦千倍萬倍,生命旅途裏跋涉,家是一處港灣,"我們仨已經在人生道路上走到盡頭""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原來的家沒有親人陪伴也已經成為路途上冰冷的客棧,毫無温暖可言,這是怎樣的一種悲傷,抹着眼淚合上書,而那份無法表達的愛,無人訴説的情,迴盪在心裏很久很久……

《菜根譚》中有一句話:"以積財貨之心積學問,以求功名之念求道德"我把它寫在筆記扉頁,不曾忘記,有一天無意在恩師日誌中讀到這句話的改編版叫做"以賺金錢之時賺快樂,以償宿債之念待親情"我覺得很有道理,把它記在了前一句話的下面。道德如浩瀚星空歷久彌新,知識也會讓人對世間的悲歡更加敏鋭,我想我似乎更加懂得這種償宿債之念待親情的迫切,這種迫切源於害怕,害怕親人的離去,於我來説,便是害怕那種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恨,再説我家的"我們仨",如今是爸爸、媽媽和我,我想將來還會有另一個"我們仨"會是丈夫、子女和我,我會扮演着女兒、妻子和媽媽的角色,無論是什麼,這份難得的親情便是命運給予我最大的恩惠。世事無常,誰又會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天災人禍總潛伏在某個拐角,猝不及防,我常常告誡自己,我該做個好女兒,少讓他們勞心,盡我所能,親情逝去難再得,遲了就在也找不到了,再也找不到了……

讀 《我們仨》有感12

關於寫作,有人喜歡用華麗的辭藻堆砌,彷彿是為了掩蓋貧瘠的思想情感,又或者是展示自己龐大的閲讀量。有人喜歡用最平實的語句,去描繪最真摯的情感。因為簡簡單單才是真,而情到深處自然就濃了。楊絳先生的文字就屬於後者。二零零二年出版了這樣一本書,它出自一位九十一歲老太太之手,篇幅很短,只有十多萬字,內容也很平凡,就是老太太追憶與深愛的丈夫、女兒在一起的日子。沒有故作高深,也沒有吶喊呼號,只有漫長人生中平凡的片段與點滴。然而就是這樣一本看似平淡無奇的書卻感人至深。這本書,就是著名作家楊絳先生的《我們仨》。

説到楊絳,很多人都知道她是著名學者錢鍾書的夫人。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時,隨着電視劇《圍城》的播出,許多人都知道了錢鍾書。慢慢的,人們也通過錢鍾書知道了他的夫人楊絳,也許有人認為,楊絳出名是借了錢鍾書的光,其實,楊絳本人也是著名的學者,在現代文學史上也有着突出貢獻的。楊絳本名楊季康,生於一九一一年,一九三二年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一九三五年到一九三八年留學英、法,回國以後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清華大學任教,1949年以後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外國文學研究所工作。她是著名作家、翻譯家、外國文學研究家。一九三二年,二十一歲的楊絳從東吳大學畢業後考入了清華大學文學院,就是在這裏,她和錢鍾書相識相戀,從而結成了一個令無數讀書人羨慕的夫妻志同道合,比翼雙飛的學者家庭。一九三五年楊絳與錢鍾書結婚,兩年後他們有了一個女兒錢瑗,和他們一樣,錢瑗也是高級知識分子,大學教授,這是一個多麼完美的家庭。然而在一九九七年,這個家庭破碎了。不滿六十歲的錢瑗因病先於二老去世。一年之後,一九九八年,八十八歲的錢鍾書先生也因病逝世。在人生之路上,一個完滿的三口之家只剩下了一個風燭殘年的老太太。四年之後,九十一歲高齡的楊絳推出了回憶錄《我們仨》。這本書原本是錢瑗生前準備寫的,後來楊絳來寫,一半是為了傾訴自己的思念,一半也是為了完成女兒錢瑗的心願。

這本《我們仨》追憶了楊絳一家三口在漫長的六十三年時間裏的風風雨雨和點點滴滴。然而這本書非常引人注目的是,它的結構很特殊,它不是平鋪直敍地敍述在過去的歲月裏,這一家三口所經歷的日子和故事,而是有虛有實地分作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我們倆老了”,很簡短,就一頁,講了一個楊絳夢到錢鍾書不見了的故事,夫妻之間脣齒相依的深厚情感就在這短短的篇幅裏催人淚下的浮現。這也為全書立下了一個“離別”和“思念”的基調。第二部分“我們仨失散了”。仍是在講述一個“萬里長夢”延續着上一個夢境,把我們仨一起生活的點點滴滴揉進一個先歡喜後悲傷的生離死別的場景。如果説美好回憶像一碗粥,温暖、治癒,讓曲折的旅程無時無刻不被幸福包裹,那麼萬里長夢就像一壺酒,辛辣、清冽,如夢如幻,一點一滴都在刺痛神經。第三部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這裏才是寫普通回憶錄的手法,以平實感人的文字記錄了自一九三五年楊絳錢鍾書伉儷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一直到一九九八年錢鍾書逝世這六十三年間這個家庭鮮為人知的坎坷歷程。楊絳先生以“我們仨”作為這部書的書名,我想她暗示的是,我們仨已經在這六十多年的歲月的磨折當中成為了楊絳先生生命的大多數,甚至是全部。

我感到令人最感動和印象最深刻的,那就是書中文字流露出來的一家三口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的深厚情感。而特別令人羨慕和讚歎的是楊絳和錢鍾書的那種心心相印,脣齒相依。這種濃厚的深情真是令人頓起“只羨鴛鴦不羨仙”的感覺。

生活中的傳奇很少,不過間或也有,他們倆是其中之一。其實錢鍾書和楊絳在大學的時候就認識了,那個時候錢鍾書的名氣很大,是清華四大才子之一,然而楊絳後來卻回憶説“我初識鍾書的時候,他穿一件青布大褂,一雙毛布底鞋,戴一副老式大眼鏡,一點兒也不‘翩翩’。”儘管初次見面沒有交談,但他們還是一見鍾情了。在第二次見面的時候,錢鍾書告訴楊絳“我沒有訂婚”,楊絳回答道“我也沒有男朋友”,就這樣他們兩人戀愛了,錢鍾書和楊絳兩個人在家世、心靈、才學上的無比契合造就了這一對珠聯璧合令許多人羨慕的猶如神仙眷侶一般的夫妻。那麼這對夫妻如果其中的一個離開了,另一個會怎麼樣呢。在書的第一部分,楊絳寫出了那種孤單、慌亂和淒涼。文字不長,卻是無比的落寞,惆悵和催人淚下,其中飽含的是楊絳對相濡以沫一輩子的丈夫的深深眷戀和不捨。

有人評論《我們仨》説,面對夫逝女亡的靜思和追憶,楊絳的文字竟然沒有一句悲痛欲絕的詞語和撕心裂肺的吶喊,相反,在那些温柔、細膩、樸實的字裏行間,讀到的是這一家子面對困苦時的平靜,面對讚譽時的低調,面對風雨時的淡然和麪對變遷時的相濡以沫,我覺得這的確是一個非常中肯的評價。

楊絳先生的文字是在近百年的風雨人生中,一點點浸潤滲透出來的文字。這一點在書的第三部分表現得最為充分。淪陷在上海的那段時間是他們最為艱苦的一段日子。“日本人分配給市民吃的麪粉是黑的,篩去雜質,還是麩皮居半,分配的米,只是粕,中間還雜有白的黃的黑的沙子。黑沙子還容易挑出,黃白沙子雜在粕裏,只好用鑷子挑揀,聽着沿街有賣米的,不論多貴,也得趕緊買”。條件如此惡劣,楊絳的文筆卻依然從容,恬淡。這個時候,錢鍾書雖然任教於震旦女子文理學院,可是薪水不多,由於大環境的惡化,一家人的生活更是困頓到了極點。然而楊絳的文字中依然沒有半點怨天尤人。就在這樣的境況下,錢鍾書仍然碩果累累,他重要的學術著作《談藝錄》的後半部,散文隨筆集《寫在人生邊上》,以及著名長篇小説《圍城》等重要作品都是這一時期完成的。那麼這些成就是如何取得的呢?可以説,在很大程度上都取決於楊絳所做出的巨大犧牲。而這些對於家庭的付出,在這段文字裏楊絳只寫了簡簡單單的一句話“我在國小代課,我寫劇本,都是為了柴和米”。

《我們仨》這本書是散文,本來的重點並不在於對人物的刻畫,然而在楊絳樸素的妙筆下,“我們仨”的形象卻栩栩如生的浮現出來。在作者娓娓道來的文筆下,“我們仨”是立體的,有血有肉的,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一顰一笑,一嗔一怒都是那麼生動,那麼可親可愛,讓我不知不覺地融入他們單純而又温馨的世界,處處洋溢着的人情味和他們那種美好的個性和品格。

楊絳的筆觸總是平緩的,温暖而洋溢着淡然的味道,就像秋天的落葉,冬日的陽光那樣,平靜而柔和。那種經過歲月滄桑的洗禮,那種大愛無言,榮辱不驚的情懷也許正是感動我們的精神力量吧。

讀 《我們仨》有感13

楊絳先生100歲大齡寫《我們仨》,確實是一件偉大的事。讀來,更驚醒老爺子清楚的文思、清雅的文本和不凡的心理狀態。

隨夢入關,而老先生的夢並不是虛無縹緲。三人漸行漸遠了,幸福的家始終沒有了。年分和年底,老爺子陸續喪失倆位家人,這一份傷疼是以怎樣的強悍殘害風燭殘年的老年人?我在老先生文本里明白:我手撐在樹上,我的汽車頭枕在手裏,心中的淚水直往上湧,直圍到喉嚨。我用勁嚥住,可是我使的勁頭很大,滿懷淚水把胸脯掙裂了。只聽得噼嗒一聲,地底石片上墜落下一堆鮮血淋漓的東西。迎面而來的嚴寒,直往我胸脯的小洞裏灌。我痛不可忍,忙蹲下去把那鮮血淋漓的東西揉成一團往胸脯裏塞;多虧血許多 ,把滓雜廢棄物都洗乾淨了。我一手趕緊裂開,另一手壓在上面護着,感覺噁心頭暈,害怕倒在驛道上,跌跌撞撞由熱鬧非凡、相憐僵持的三個人變為孑然一身,孤獨寂寞的生活更顯以往的快樂。老先生數不勝數地回憶老公和閨女,相思之苦,悲從中來。我只願我可以變為一塊石頭,矗立山上,守望先鋒着哪個小一點。自己問一下自己:山頂的石塊,是否一個個女性變為的望夫石?我確實不想動了,只願變為一塊石頭,守望先鋒着我已經看不到的小帆船。可是我只變成了一片枯黃,風一吹,就從亂石間漂落下來。我真疲勞地爬上山上,卻給風一下子掃落入古驛道上,一路上敲打着驛道回去拂去。我撫摩着一步步踏過的驛道,一路上全是離情。一片枯黃,守望先鋒生命最終。生命比較有限,情海無垠。老先生的忠貞和守衞是百年老的厚實和人生境界。痛難以忘懷,與日猛增,但老先生在堅強不屈再次。她日以繼夜地和時間賽跑,用她得話説成把握住回家了以前的時分秒。老先生的頑強與豁達大度要我想起胡楊林,上千年風采,堅強不屈。

老先生博學多才強識,學識淵博,威望極高,然令人感慨的是她為了愛心甘情願位居並努力,用聰慧和大愛無疆用心構建着家手工編織着日常生活。大家這一家,很質樸;我們仨本人,很單純性。我們不求世間,不與人爭鬥,只是聚在一起,白髮合在一起,要求分別做有意義的事。遇到困難,鍾書總數我一同承擔,艱難就不負艱難;也有個阿瑗相隨相幫,不管怎樣苦味艱苦的事,都能越來越清甜。大家稍有一點開心,也會越來越十分開心。因此我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合。在老先生追憶中,沒有過不去的坎,沒有擺脱不上的艱難,這類韓國樂天集團和信心是難能可貴。沒事兒是老先生給老公的保心丸,弱女生以四兩撥千斤的能量擔負家中重任,免去顧慮,乃錢老爺子的福分。令人欽佩的是,繁忙家務活並沒有綁住老先生的手和腳,危害她的事業,書裏寫到,唸書和工作中是她和老公較大的喜好。也正這般,老先生的風采如海底珊瑚叢,積澱濃厚、招靈眩目,神密壯麗,女性能將人生道路演譯這般精彩紛呈的莫過老先生。

無論世風怎樣,也無論真實身份更改,老先生一以貫之地維持不張揚樸實之風,欠缺名與利,平靜超逸。書上寫着嚶聲很低,尋求朋友的聲音。有名便是多一些不相識的人。大家期待幾個知己,不追求知名在線聽書。老夫妻學識淵博,着作等身,卻不必公司辦公室,無需文祕,有車都不坐,除非是到看病。誠信的品性一樣躍於紙上:大家如要逃走,並不是走投無路。但是一個人在危急關頭,決策他出路在哪裏的,或許一直他最基礎的情感。大家從不唱熱愛祖國調。不但不唱,還不想聽。但大家不肯逃走,僅僅不肯去父母之邦,撇不動主家。在我國是國恥沉沉的弱國,走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大家不願意。我們都是文化人,熱愛祖國的文化藝術,熱愛祖國的文學類,熱愛祖國的語言。一句話,我們都是固執的我國普通百姓,不肯做老外。大家並害怕給自己開朗,但是大家清靜地留到上海市,等候釋放。這般直接坦誠的語言,必須氣場和韌勁來支撐點。説真話、幹事實,為人處事至少的規定,卻一直難以達到,而老先生風吹雨打百年老,仍能這般,這就是一種難以言表的主動了。

謝謝楊絳先生,讓讀了到那樣清新淡雅的文本!謝謝老先生,跟我説為人處世的最高境界即本原、愛惜。不斷品位,我亦進到太虛幻境:落日恰好,浩瀚無垠無垠的河面如鏡,放眼望去,一朵絕世荷花純潔絢麗,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地綻開、浪漫,任由雨打風吹,她自屹立不倒,只有芳香飄過來,沁人肺腑

讀 《我們仨》有感14

“不過三里河的家,已經不復是家,只是我們的客棧了。”一句話道出了一個年邁老人都痛失至親的無助,我們仨失散了,家人已不在,家不再是家。只是一個暫居的客棧。

這本書,第一部我們倆老了第二部我們仨失散了,第三部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思念化成如此強大的力量,在現實到夢幻,深入骨髓,又平靜如夕,超越尋常的堅毅和勇敢面對,大多數都頹廢了時間,虛偽了人生,離思念越來越遠,在未知的不安和焦慮中遠目極望,尋找失散的夢魘。

1997年和1998年對於楊先生來説是很殘忍的時間。一生相知相扶相濡以沫的伴侶,唯一的女兒都相繼離去,楊先生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體會。“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在人生的伴侶離去四年後,92歲高齡的楊先生接過女兒的筆,用心敍述了他們仨這63年的風風雨雨,點點滴滴,就是《我們仨》。

通讀一遍後我真的無法想象楊先生是抱着什麼樣的心態完成了這部震撼人心的作品。他以獨特的寫法,以感人的文字記敍了坎坷的歷程和他們仨相依為命的一生。

他們仨的足跡跨越半個地球。無論暴風驟雨,他們相濡以沫,始終站在一起,美好的家庭是他們避風的港灣,自從1998年錢鍾書先生逝世後,楊先生從此獨伴青燈,她那難以言表的親情和憂傷瀰漫在文字裏行間,領我為之動容。

但若你想從內容上看到絲毫悲觀的文字,那你要失望了,書中絲毫沒有傷痛欲絕的詩句,而是處處洋溢着思念的。他們雖然陰陽相隔,真情卻從不被阻斷。她通過這部書,用文字想上天的親人無聲的傾訴着對他們的懷念。

家的意義,在她的書中被賦予了深刻的含義:在孤燈下,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人,手拿顫動的筆,它一句,傷心欲絕。彷彿遠去的人才剛剛遠去,垮了的往事就在昨夜。在他掛滿淚珠的臉上卻帶着舒心的微笑,她在想些什麼呢?

文章第一段是以老人的夢,一個長達萬年的夢。

從第二部分七記敍了他們仨開始分開的情景,説實話,第一遍,我真的沒讀懂楊先生到底寫了什麼。她以一種獨特的手筆——夢境,幻化了一種飄渺的感覺,錢媛那是還在嗎?我揣着這個問題有深讀了一遍,似乎還是不大明白,為什麼作者夢境中錢媛已經去世,錢先生也已病入膏肓了,事實上錢媛還活着。這是真的夢嗎?為什麼天天都做這個夢呢?這真是奇怪!這也是我惟一不明白楊先生的地方。

到了第三部分時,已只剩楊先生一個人了,夫女都接連脱離了這個家,連楊先生自己也説,我現在就好比日暮途窮的羈旅倦容:顧望徘徊,能不能感歎,人生如夢,如夢幻泡影?大概這就是她要繼女兒之後完成《我們仨》的原因吧,一個人閒暇時間難免會胡思亂想的,而將回憶與讀者分享快樂會增添一點,也許痛苦會減一點...

我真的非常羨慕他們這個樸素的家,住着一屋子與世無爭的人。她們沒有太多的奢望,只求能夠相聚在一起,享受在一起,共同解決困難。然而這個小小的要求命運卻不願滿足他們,“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活下來的人要比去世的人痛苦千倍。可又怎樣,命運就是如此捉弄人。俗話説“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果然就是如此啊!

現在,楊先生將他們曾經共同的歲月重温了一遍,再享受一下親情存在的感覺。回憶往事,那深藏內心的痛苦又再一次被掀開,我想她應該是含着眼淚完成的吧。特別是寫到錢鍾書先生在小舟上的生活,那冥冥之中無盡的思念,折磨了我們好久好久。而我似乎跟着作者在他們的驛道上走了一回楊先生的心境,恐怕只有這回“夢境以逐漫漫柴身骨終拼寸寸灰”只以寫照。

書中的錢媛是個乖巧聰慧的孩子,更是個孝順的女兒。她和父親更勝密友,兩人的默契絕對可得100分,“格物致知”更是他們一直贊同的理活。我真的很佩服她對病魔抗戰到底的勇氣,吃苦耐勞的敬業精神,敢説敢做的幹勁以及對父母的孝順。與她相比,我真的還差着遠呢。就連她去世前不久,還放心不下她媽媽的一日三餐,特地寫信教媽媽做簡單的菜。事實上,當時的她自己已經進食了,可贊他生命垂危之際還想着媽媽。這份深厚的母女情恐怕現在少有。

她儘管忍受着疾病加治療的折磨,還想利用自己身尚在牀上無所事事的時間,把過去和父母在一起的快樂時光,寫下來留為紀念。於是,她拖着微弱的身體開始寫《我們仨》。但是不久醫院報病危,她便放下了筆,而這本書也只到了個內容清單,就無法再寫下去了所以最後只好由母親楊先生來完成了。

而楊先生的文字也很具有感染力,我隨時能“親身”體驗到他們三個的天倫之樂和童心未泯。他們的善良正直以及對生命、家的感情,使我深受啟發,獲益匪淺。所有的悲歡離合,在作者那裏是一種自然在讀者那裏卻經常潸然淚下。書中最後誰:“我清醒地看到我們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罷了,沒有絲毫温暖可言。這時候僅剩的一人活下來需要多大的勇氣啊!”

懷着潸潸的眼淚終於讀完了這本書,無法訴説的愛,無人可説的情。在心裏埋藏了很久家的感情絕不會隨時間而漸變沖淡。

讀 《我們仨》有感15

當我們抱怨這世界不公平的時候,靜下心來,尋找生活中最真實、最平凡的感動。歲月是把無情刀,帶走了所有的一切。站在時光的風口浪尖,只剩下無窮的回憶,無法改變的結局,卻依然要堅強的走下去。三個人的時光,一個人的回憶……

 一、萬里長夢

書的開篇第一部,以楊絳的一個患得患失的夢開始。這也許就是對生命將息的暗示。雖然錢鍾書一味的安慰她,説這只是老人夢,也沒有絲毫緩解。夢中,楊絳苦苦尋找錢鍾書,可要麼走入一連串死衚衕,要麼在車站等待,悽悽惶惶的等不到人。那一句“好像只要能找到他,就能一同回家。”説的是那般讓人心痛。楊絳對家的定義很簡單,哪裏有‘我們仨’,哪裏就是她的家。“這是一個萬里長夢,夢境歷歷如真。醒來還如在夢中,但夢畢竟是夢,徹頭徹尾完全是夢。”如此文藝的寫作與優美的辭藻都掩不了楊絳心中的悲傷。女兒沒了,丈夫沒了,家沒了。只剩下了自己,只剩下了曾經的回憶。

二、長夢終了

“鍾書大概是記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個萬里長夢……”接上第一部,第二部分楊絳以其獨特的筆法,用夢境的形式講述了最後幾年中一家三口相依為命的情感體驗。故事就從一個莫名的電話展開。錢鍾書被邀去山上開會,而楊絳和她的女兒阿圓都很擔心,幸好鍾書先生打來一個電話,告訴她們開會地址——古驛道。在一番波折下,楊絳與阿圓終於與鍾書先生相見。而如楊絳所説:“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與世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在古驛道上相聚的時光是快樂的,所以當阿圓與鍾書先生離開後,楊絳是不可能不會悲痛的。這個雖然很長,但過程還算美好的夢終於在這樣的結局下,終了。

三、一個人的思念

“我一個人懷念我們仨。”這是一句多麼平實的話語,然而我卻從中讀到了楊絳空留一人的心酸與刻骨銘心的思念。第三部分,楊絳用平實感動的語言回憶了她們從1935年的赴英留學到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錢先生逝世這一段漫長的時光。不論暴風驟雨,他們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已經成為楊絳一生中最安全的庇護所。“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世上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着煩惱與有憂慮。“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天上人間,陰陽殊途,卻難斷摯情。碰到困難,他們總是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再難。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有趣。所以,他們仨,是不同尋常的遇合。

標籤: 我們仨 有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anhougan/5oqee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