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喜劇辣媽辣妹觀後感

喜劇辣媽辣妹觀後感

《辣媽辣妹》的劇情根據瑪麗羅傑斯的小説改編,講述了一對水火不容的母女。我們來看看相關文章怎麼描述吧。

喜劇辣媽辣妹觀後感
喜劇辣媽辣妹觀後感

十多年前,關於靈魂互換的影片還不是很多,這是一個新穎而詼諧的親情片。青春叛逆期的女兒和與其水火不容的母親在吃了神奇的中國幸運餅之後互換了角色,在一連串啼笑皆非的事件中,兩人理解了對方的處境,明白了原本自己看來美好的表象之下掩蓋的真實,進而互相體恤包容。

用流行的元素講述代溝的問題,很有創意的一種表現形式。母女倆互換角色後外形與行為形成的強烈反差給影片帶來了極大的喜劇效果。兩人要趕在週六母親再婚前變回原來的角色,又給影片增加了緊張感和戲劇性。當然,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兩位女演員出色的表演。

飾演母親的傑米李柯蒂斯,好萊塢鼎盛的恐怖片女王,或許大家更熟悉的她的角色就是《真實的謊言》中施瓦辛格的妻子,當年那段豔舞的表演也是相當有實力。在本片的一開始她飾演的是一個端莊而古板的母親,互換身份以後,瞬間變成了十幾歲的小女孩,豐富而自然的面部表情,像高中生一樣有點誇張的動作,毫不扭捏,很有些小女生的可愛,與開篇時女兒正常生活中所表現的特質一樣。還有遇上心怡小男生的怦然心動,實在是惟妙惟肖。

飾演女兒的林賽羅韓不愧是天才童星出生,她的表演也相當自然,好不拖泥帶水。她很真實地表現了叛逆期女孩內心的躁動,想要與眾不同,覺得沒人理解自己,熱愛搖滾,需要通過音樂來發泄。與母親互換以後,這年輕的外表下端莊而古板的個性,成熟而強勢的氣場,都很契合母親的年齡和閲歷。

兩個女士的對手戲非常好看,正常身份時的針鋒相對,對調之後,換了張臉依然同開頭一樣,讓人忍俊不禁,當然隨着故事的推進,兩人逐漸地互相理解。兩人的演繹生動有趣,讓人忘記了她們是表演的與實際年齡相悖的角色,而自然而然地被她們在故事中的際遇而代入,令人拍案叫絕。

迪士尼出品的這部影片主旨很好,相信愛,放下偏見,換位思考,體恤對方,加強溝通,減少誤解,共建家庭的和諧。影片的口碑和票房都不俗,首映達到2200多萬美元,北美票房排名第二。傑米李柯蒂斯被提名金球獎最佳女主角。林賽羅韓獲得美國青少年觀眾票選大獎。

喜劇辣媽辣妹觀後感

Freaky Friday的中文譯名未“辣媽辣妹”,但按照英文直譯的話應該是“奇怪的星期五”。在買到這個影片之前,就曾經在“魅力英語”裏面看到過原聲的片斷,當初被其吸引的原因是因為片斷裏出現了中國的餐館和中國人。而今天看完整個片子之後,則是被母女之間終於可以瞭解彼此的心而感動。

影片講述一對品味、生活習慣南轅北轍的母女,在一個奇異的週五早晨發現彼此的身體到了對發的身上也就是媽媽變成了女兒的樣子,女兒變成了媽媽的樣子。無奈於此,她們只好走進對方的生活:媽媽就女兒的學校上學,女兒去代替媽媽做一名心理醫師。她們從不同的角度瞭解了對方,也讓母女雙發重新學會彼此諒解,但前提是他們必須在外人面前露出馬腳前想辦法變回來。影片中,媽媽一直不理解高中的女兒,並且試圖控制女兒的生活,不允許女兒參加樂隊,對於女兒經常得到的F加以批評,並總是肯定的説“如果我是你,我肯定會很努力……我可以通過所有的考試……”。女兒同樣不理解媽媽,她試圖向媽媽解釋些什麼,而且一直認為母親是幸福的,因為她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看着影片,我也聯繫着同齡人的生活。也許是中西方教育和文化背景的差異,中國的孩子總是很乖(至少我認為是這樣的)。儘管有時候我們也想張揚自己,但內斂的思想好像在我們的腦中根深蒂固,我們更習慣的是聽命於父母,按照父母的安排,乖乖的走下去。雖然有時候自己常對着大人説“你們多好,晚上可以想幾點睡就幾點睡,沒有人可以管!可我們孩子總是要被人管。做大人多好……”,我也就是在這種期盼中一點點長大,可慢慢長大才發現,自己在高興的聽父母説“大孩子了”的同時,為什麼總是羨慕的看着歡快奔跑的小孩子們?總聽人説,不學會改變,就是拒絕長大。我經歷着自己思想的日趨成熟,接受着學來的各種陌生知識,聆聽着種種來自大人的諄諄教導,也試圖去了解陌生、遙遠的大人的世界。

影片中的母親在丈夫去世三年後,愛上了另外一個人,並要和他結婚。但她未曾去問過有思想和自尊的女兒是否樂意。而女兒實際的思想是:沒有人可以代替我的父親。而當她們變成彼此之後,女兒作為“未來繼父的未婚妻”終於真切的瞭解到繼父的想法以及繼父對自己和母親的愛……如果不是這次的互換,也許女兒永遠都無法知道繼父的愛。這足以説明表達出來是多麼的重要,如果我愛,我就要把我的愛表達出來。看到這裏,我突然有些愧疚。我如此愛我的父母,但十四年來好像從未面對面的對父母説過“我愛你”。至多是在信中、電話裏吝嗇的説“想你”,而從未告訴過父母我對他們的愛。儘管現在是文字表達,但我要説爸爸媽媽,我愛你們。我每每長大一天,我的愛就會多一點,父母不僅給予我肌膚,還給了我思想和品德。

我知道互換角色這種事情在現實生活中不會存在,但無需藉助影片裏中國老太太的神奇cookies,我會在成長中體會父母的感受,也希望父母可以理解一個越長越大的女兒的心。

喜劇辣媽辣妹觀後感

依我看來,片子一開始女兒對媽媽的逆反與牴觸,到不主要是媽媽管她管得太多,而是媽媽武斷地先入為主的認為她是個壞孩子:比如突然衝弟弟大喊大教甚至動粗教訓他,媽媽認為是女兒在以大欺小折磨小兒子,再比如跟某女同學的不睦,媽媽認為是女兒沒修養不肯與女同學交好,又比如考試得F,媽媽認為是女兒在胡亂找藉口而直接強硬否認是老師故意針對她,還比如得知女兒跟愛慕的.男孩子是在悔過室認識的後,媽媽毫無猶豫地認為那男孩子也同女兒一樣是被老師懲罰得壞學生。

但是作為台下的觀眾,對於幕後的真實情況看得一清二楚,所以在我心裏,着實替女兒冤屈。

然後媽媽就一再地跟女兒強調:是你自己不夠好,才導致與別人相處地不好。

心理學角度來分析,媽媽這是在給女兒極為負面的心理暗示:你不好,一切都是你的錯。而如果這行為又是建立在虛擬事實之上的話,女兒對媽媽的負面心理暗示將不僅僅是不認同和自卑,還將帶來對媽媽的厭惡和反抗。

所以,我覺得女兒對媽媽的態度其實非常正常。

影片似乎一直在着力把母女的焦點放在“欣賞對方長處”方面,最費勁扒拉的就是讓媽媽知道女兒彈琴彈的有多麼好,知道女兒欣賞的那個男孩子其實是有禮貌有修養有品德有內涵有情趣的好青年。但其實最感動我的,是媽媽終於有機會知道女兒“壞”的真相,比如那個女同學的陰險陷害,比如那個老師因愛生恨的報復,媽媽終於有機會知道,女兒從來沒有撒謊,女兒一直在忍受至親不能相信的折磨。

“如果把我換成你,結果一定不會是那樣!”當把女兒換成媽媽後,媽媽甚至“道德低下”的把女同學的試卷惡意塗改,甚至當眾揭穿老師報復行為的醜事。她比女兒更高尚麼?

若講“欣賞對方長處”,我更願意把這讚美送給女兒樂隊的同學們,是他們一直對女兒説:“你琴彈的很棒!你很優秀!”正是因為他們的鼓勵,女兒才能夠在某個舞台盡力綻放自己的光彩。

這夠不夠諷刺?女兒唯一的“長處”,卻是由他人培育出來的,而本應最親近的媽媽,卻給了女兒無比的壓抑與憤怒,和差一點就到位的絕望。

不吐不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anhougan/eooo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