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我們仨》讀後感(共14篇)

《我們仨》讀後感(共14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們仨》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我們仨》讀後感(共14篇)

《我們仨》讀後感 篇1

再次讀完《我們仨》這本書,跟第一次相比,心裏受到的震撼很大很大,温暖,滄桑,兩個不相關的詞語可以形容在一個家庭身上,似乎尋尋覓覓着,最後,卻獨留楊先生一人。

《我們倆老了》,《我們仨失散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三部曲是作者楊絳先生將三人共同生活的歲月又重温,重新走了一遍,寫的是分別,團聚,是半個多世界的心照不宣,彼此扶持,是幾十年載的温暖相依,肩並着肩。

1997年,女兒錢瑗去世,1998年,錢鍾書先生離去。這次,一家人不是失散在古驛道,而是徹徹底底的陰陽兩隔,就像楊絳先生所説的:"我一個人懷念着我們仨”,老人懷念着女兒圓圓,懷念着丈夫鍾書,懷念着這個不平凡的三人家庭,同時,又治癒着自己。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

兩遍的閲讀,每一次都眼含熱淚,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碎琉璃脆。我們無法超越死神所規定的時間,但我們可以在彼此相守的時間裏,熱愛着對方,圓圓不僅是他們的女兒,更像是他們的朋友,三人組成的家庭境界,真的很灑脱。

楊絳先生回憶着這對他們意義非凡的`歲月,她明白,人世間,終究不是童話,都會有那麼幾次痛心疾首卻又無法改變的離別,她在那回憶着那幾十年中緩解心上的疼痛,她在那回憶着幾十年中緩衝着受到的傷害,她,釋然了。

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單純温馨的學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呈現給我的是那時期獨有的情懷,彷彿楊先生坐在我的面前,笑着對我説,"但儘管這麼説,我卻覺得我活得很充實,也很有意思,因為有我們仨。”

《我們仨》讀後感 篇2

《我們仨》是楊絳在晚年寫成的一篇記敍性散文,樸實無華,讀起來沒有隔閡,沒有距離,而這也是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

文章用簡短的篇幅敍述了作者六十多年的漫漫人生。書中字句平淡,細細品味,卻是滿滿的美好。其中,最耐人尋味的莫過於這本書的附言了。家的意義在楊絳先生的徐徐傾訴中得到了盡情的闡釋。我甚至覺得,這本書不看附言,其後的文字有如一盤散沙。

附言只是講了楊絳和女兒之間對錢鍾書出行的種種看法,為什麼如此簡單的語言有如此大的力量呢?我想,這也許就是親情的力量。“這個世界並不缺少愛,只是缺少發現愛的眼睛。”這句話不錯,我們身邊有許多愛去等着去發現,考試時失利,父母的一句鼓勵的話語,大雨中,堅守在校門口的身影,哪怕只是一頓早餐,這何嘗不是親情的體現呢?不要説我站在制高點評論,我承認我也有所偏頗,因為我也只是一個普通人,但是,最深最濃的親情,不需要任何驚天動地的舉動,只需要一個發現它的眼睛。我們最缺少的,正是發現它的眼睛。沒有一個發現它的眼睛,那跟俏眉做給瞎子看有什麼區別?

“我們仨其實是最平凡不過的.……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爭,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做各自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也來讀一讀吧,讓人世間多一雙發現愛的眼睛。無論你是什麼人,誰都需要這樣的一雙眼睛,因為只有你發現了愛,你才能感受到愛,才能為這個世界創造更多的愛,無論什麼形式。

親情,一個簡單的詞,卻有着治癒一切傷痛的力量,沒人知道它為什麼有如此力量,但它確實有。所以,去感受親情吧。

《我們仨》讀後感 篇3

倒一杯清茶,開始讀這本書

楊絳先生從在英國和錢先生開始回憶起,一個家兩個人,慢慢磨合着生活,好在兩個人合得來,有着相同的愛好,後來有了女兒錢媛,三個人互相在塵世裏攙扶着過活。

生活不易,那些濃墨重彩的歲月在楊絳先生筆下也能晃晃悠悠地過去了,沒有細緻入微的寫實,也沒有刻意誇大的艱苦歲月,寥寥幾筆,勾勒事情的大致面貌,少了許多驚心動魄,多了些質樸平淡,我沒有那個年代,也沒辦法體會到生活的艱辛,從細枝末節也能體會到當時的生活,只是覺得他們在一起就是件頂幸福的事情。

音樂,書籍,天真總是我們渴求的東西。無論經歷了怎樣的動亂,他們三個人總在學習,在讀書,像毛姆説的那樣,把書籍當做避難所,在兵荒馬亂的日子也能讓心守一處安寧。在看到最後附錄錢媛寫給父母親的信時我看到她畫的大頭像,在我看來幼稚的筆跡,像小孩子一樣,在信裏和媽媽講一些細枝末節的小事,我覺得很是觸動,六十幾歲一如孩童,難能可貴。

物質生活發展的.速度早已超過我們的精神財富的積累速度,難免看到一些匪夷所思的現象,就像狄更斯説的,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經歷幾件不好的事情就開始懷疑人生,由於幾個評論開始拒絕相信人心,這是我自己的寫照。現在想來,着實可笑,就像我沒有到過遠方,就不相信會有天堂。

這本書文筆説不上多好,更像是偶然碰到的老婦人給你在一個悠閒的午後和你一起飲茶時絮絮叨叨地給你講的家事,裏面關於家的記憶裏總是讓人温情四溢,明明質樸平淡,但讀到最後一句“世間好物不堅勞,彩雲易逝琉璃脆”就濕了眼眶。

《我們仨》讀後感 篇4

一間陋室,一堆書書籍,一份真情,一輩子,他們三個人相知相守。——題記

一個温馨的家庭,一段綿遠久長的回憶,一個尋尋覓覓的長夢,楊絳一個人思他們仨。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楊絳的《我們仨》,如清風一樣,拂面而來的一陣陣幽香。楊絳在垂垂暮年,記下這些珍貴的回幸福的點滴,懷念她一生中最愛的`人。他們仨從開始的陌路人,到錢鍾書和楊絳的相識相知,再到小生命錢媛的誕生與成長一個家庭,兩代學子間的依偎與温暖,苦難與別離,愛與憂,都化作他們畢生至愛的方塊字,落到了紙面上。

鍾書、楊絳、圓圓組成了他們家裏的“吉祥三寶”,彼此尊重,彼此友善,互相支持,相知相愛相守,温馨的家庭氛圍使他們仨形成了一個穩固的三腳架,創造出各自的成績。他們仨的愛都在“石子,這是愛的表達樸實卻又值得回憶。感情真摯與否,行動比語言更重要。”看着一個個小故事,讀一篇篇信件,望着一副副漫畫,我看到這個其樂融融的家裏,處處有歡笑,有情調,有趣味。世間彩雲易散琉璃脆”錢老生病了,好物不堅牢,楊絳每日跋涉在探視的路上,走過一個又一個驛站,走過春夏秋冬幾個季節;圓圓先走了,錢老也走了,“我們仨”失散了,家,成了尋覓歸途路上的驛站,楊絳也走到拉了人生邊緣。古道驛站上,一程一程相送,成一段萬里長夢。家在哪裏?在曾經的夢裏。真是人生如夢!

親情源於血緣,血緣凝就親情。人間依賴血緣的紐帶,常常演繹出一個個可歌可泣亦喜亦悲的親情故事。

回眸處,燈火闌珊,眺望那相思的彼岸靜默....願楊絳能在這尋尋覓覓中永遠懷着他們仨這份曾經的幸福,找到他們温馨的家!

《我們仨》讀後感 篇5

淡然讀完楊先生的《我們仨》,終了也是淡淡然,再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相繼過世的沉痛打擊下,楊先生只用平淡的文字裏記錄着生活裏點滴記憶,也許這是她對逝去的人的最好緬懷方式,也是她在痛苦中得以解脱的唯一途徑吧!

“心上又綻了幾個血泡”這麼一個百歲老人一生又該綻起多少血泡,看着血泡一個個變大,最後噴薄而出,留下的可能才是痛苦之後的温情。讓我記起《湯姆叔叔的小屋》裏的一段話“當一種強大的壓力把一個人壓得忍無可忍時,他就會立刻調動他全部體力和意志進行垂死掙扎,企圖掀翻這個重壓,由於這個道理,痛苦達到最高潮之後,退潮時往往會給人帶來喜悦和勇氣”。這生離死別帶給楊先生的除了深秋的悲涼,還有什麼?

《我們仨》這樣一本紀實文集,輕鬆的展示了一家三口走過的六十幾年歲月。從兩口之家的小甜蜜,到兩人去到牛津,在圖書的海洋裏徜徉,再到小圈圈的降生,成才,總也找不到什麼喧譁的聲音,找不出任何干擾項去打破這片寧靜,老人像是在輕輕的對自己言語,在親人墓前一起回憶那逝去的日子。她不曾想把人生描繪的多麼壯麗,多麼繽紛,卻在不經意間告訴我們,她愛着她的'丈夫,女兒,她有着普天之下女人所有的那份熱忱,那份牽掛。然她的不同,除了書本,除了學生,除了家庭,其他的紛紛擾擾均與她絕緣,他的文字裏透出來的盡是黑白底色,年輕時候的含苞待放,大家閨秀,到老年時候的沉着堅毅。在這片田地裏,你何處去尋找市儈氣息?又有什麼比這無聲的坦然更有重量。

了不起的,是她在浪濤滾滾塵世間,瘦弱身軀下投出的堅毅,視野的寬廣,對知識的渴求,對任務的負責,對丈夫的肯定,對女兒的寬容,只在其內心擁有一顆淡然的心,不計名利,不求富貴,書香四溢,如入芷蘭之室!女人當有對生活如此之真誠,又何如收穫不了安然的晚年?

《我們仨》讀後感 篇6

每個人對《我們仨》都有不同的定義,有的是一個人的家庭,有的是三個人的友誼,也有的是三個合作伙伴。而這一本書正正就描寫了作者楊絛的家:鍾書、楊絛、錢緩。

這本書分為三部分,分別為?我們兩老了?、?我們仨失散了?以及?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而我透過這本書,深深感受到楊絛對丈夫和女兒的思念。

作者以短短兩頁作開首,卻能充分表達出作者對與鍾書分離的恐懼。夢裏鍾書總是失蹤,而自己則很努力地尋找。雖然作者於這個部分寫的是夢,卻能反映出自己和鍾書年資老邁,隨時陰陽相隔的.不安。

而第二部則講述的也是夢,不同的就是錢緩也在內。夢裏中書在古驛道的船上,船總是漂泊無定。其實夢,總是反映出現實中的情況。那船代表著鍾書躺著的病牀,而船的漂泊則是因為數之不盡的檢查,需要不斷移動。錢緩的情況也不好,常常於醫院進出。後來,錢緩與鍾書相繼去世。就此,他們就「失散」了。

以上兩個部分作者都寫得比較含糊,朦朦朧朧地帶出丈夫和女兒末年的日子。夢都是來自自己的感受,這些夢則正正完全代表了作者的情感,比真實更親切的感受。相反,第三部分則很寫實,清晰地憶述作者一家三口過的快活日子。作者這般虛實交替的寫法,令這個故事更感人,而我也感受到作者不想記起與家人失散的痛楚以及那些作者仍歷歷在目的美好回憶。

於第三個部分,作者以與鍾書一起離家到牛津留學開始,直到後來錢緩也長大了。作者於最後只冷冷的道出丈夫與女兒去世了,於幾年幾月幾日,誰誰去世了。簡短的兩句,帶出他們仨已失散了的事實,同時那冷冰冰的態度令我隔著書本也受到作者的傷心渲染,就像作者再也不想談他們去世的事實。

作者的我們仨就此失散了,逝去的追不回,我要趁著我們仨還未失散,好好珍惜這一段難求可貴的親情。

《我們仨》讀後感 篇7

初讀楊絳先生的作品是《我們仨》。這部作品集合人生的辛酸苦辣,卻飽和着靜默淡然。

第一次翻閲《我們仨》時,是在冬天的一個午後,此後每一天都會在這個時候讀上幾頁,在清冷的燈下,或閒適中品談,或緊繃中放鬆,歡心的時光總是由許多個這樣的片段組成的。人生如一場在花海中穿梭的旅行,這本書在03年時出版,已是楊絳先生的旅途末年。

《我們仨》的第一部分作為作品的序言,以“我做了一個長達萬里的夢”拉開帷幕。第二部分寫“夢”,楊絳先生以虛實結合的手法描寫了“我們仨”最後幾年的時光。文中最常提起的是驛道和古柳,這是她每天都要走一遍的道路,古柳似乎總是枯敗的.,垂落的,不見任何朝氣。她日復一日地重複着這條道路,有時候會迷失路途,有過彷徨和慌張,卻從不見放棄和失落。我讀完這部分時,一抬頭已是淚眼婆娑,眼鏡上泛開了數片淚花。楊絳先生在晚年先後失去女兒和丈夫,這份痛苦在章末化成了一片枯葉,降落在了她三里河的家,卻也不是家,是客棧了。第三部分着重描寫了楊絳一家的生活瑣事。一個普通平凡的學者家庭,大家相守相助,相聚相離。

許是經歷了長達一個世紀的飄飄落落,楊絳的文字充滿了古典的韻味,十分恬淡,卻富有張力。那些規範在框架中的方塊字,彷彿組成一場場電影,擁有柔和的燈光和輕緩的配樂。錢鍾書曾為楊絳作詩追憶初次見面:“頡眼容光憶見初,薔薇新瓣浸醍醐。不知靧洗兒時面,曾取紅花與雪無?”飽含深情,相濡以沫。生活中的小事在楊絳的筆下開了花,三個人像是一家人又像是好哥們,這樣的家庭大概是所有人都要懷念的。

做一個綿長的夢,追憶一個萬里人生。

《我們仨》讀後感 篇8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這是書中涵義較深的一句話,也是給我感觸頗多的一句話。思念是什麼滋味呢?

思念是一抹清風,拂過心間,温柔的,涼涼的。思念是一杯咖啡,入口苦澀,卻甘之如飴。思念是一折紙船,帶着你我的期寄,飄向遠方。

思念這樣甜,卻又這樣苦,所以我們應該珍惜當下美好時光,陪伴好我們的家人。如此,方能不負時光。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一步踏入此書,似入迷霧幻境,彷彿迷路的孩子般,不知方向,又似是隔岸觀花,愈想看個真切,卻愈加朦朧,兜兜轉轉,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一切開始步入正軌……

隨楊絳女士沿着時光走到了她和錢先生初遇時,那時,他們風華正茂,一見傾心。就這樣,倆人攜手走上了共同生活的.道路。後來,又喜得一女,錢瑗,開始了三人的生活。錢先生童心未泯,經常逗錢瑗,樂此不疲,一直到暮年仍是如此。人這一生不可能永遠安逸,楊絳女士一家也是如此,他們經歷了坎坷波折,但他們還是相扶相持的走過來了。後來的後來,錢瑗和錢先生都先她而去,獨留楊女士一人靜靜地思念他們仨的共同時光。

每次讀起此書,心中總有一股暖流劃過,這書,就像那綠茶,平平淡淡,温温潤潤,卻又給人強烈的震撼,那是家的温馨啊!所謂大師手筆,就是給人以靈魂的感召吧。

珍惜與家人在一起的日子,無論喜悦的,還是帶有淡淡哀愁的,都將成為我們今後最珍貴的回憶。畢竟,最美的長情是陪伴。

願楊絳女士帶着心中的思念,一路走下去。

《我們仨》讀後感 篇9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這一句平實的話語,卻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愛與刻骨銘心的思念。現代科技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現代科技環繞中的我們,還能找到那份平淡但卻深刻地情感嗎?電話、互聯網讓我們的溝通隨時隨地沒有障礙,但人與人的內心之間卻有了越來越厚的屏障。當我們到互聯網的虛擬空間裏去尋求心理的安慰時,我們是不是忽略了身邊平淡但卻真實的情感呢?當電話、短信讓我們能夠便捷地傳達心意的時候,我們是少了“雲中誰寄錦書來”的苦苦追問,但同時,我們是不是也少了“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身後情感呢?當飛機、高速列車讓我們能毫無阻隔地飛越千山萬水,多遠的距離都不成為距離的時候,我們的心靈距離也隨之拉近了嗎?我們不再有“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的苦苦煎熬,但同時,我們還有那份“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銘心的思念嗎?

現代人都在追求轟轟烈烈,想要轟轟烈烈的事業,轟轟烈烈的愛情,卻忽視了平淡中的美麗。我們以為自己有理想、有追求,每天在滾滾紅塵中為了生計和所謂的`理想而奔波忙碌,但又有幾個人真正仔細地思考過自己內心深處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我們抱怨工作不夠順利,戀人不夠浪漫,家人不夠體貼,朋友不夠理解,我們抱怨生活太枯燥乏味,但我們有沒有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去尋找樂趣、體會樂趣呢?生活原本就是平淡的,但在這平淡中,只要我們用心去體會,還是可以去享受其中的樂趣的,就像歌中唱到的“曾經在幽幽暗暗反反覆覆中追問,才知道平平淡淡從從容容才是真”。

很喜歡“淡泊明志,寧靜致遠”這句話,但在現代這個講究個性張揚的時代,這句話早已被人們所遺忘。有自己的個性固然重要,但我還是把這句“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當做自己的座右銘,我希望自己所塑造的性格是淡泊寧靜、温和內斂的。我也很相信“厚積薄發”的道理。但在現在這個人心浮躁的時代裏,太多的人急功近利,又有幾人能夠靜心去積累知識、積累生活的點點滴滴?

《我們仨》讀後感 篇10

前兩天看了楊絳的《我們仨》。若干年前曾看過這本書,但當時沒有這個興致。後來讀了《傅雷家書》,對那個時代的文人對他們的生活產生了莫大的好奇心,在這種情況下剛好看見這本書,就囫圇吞棗地把書讀完了。

記得傅雷曾在家書中跟傅聰談起翻譯,提到楊絳和楊必姐妹二人的文筆和文風,當時曾想有機會一定要找來他們三人的譯本好好讀讀。可惜一直沒有時間。

這本《我們仨》用淡淡的口吻描述了楊絳對家人的.思念和他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雖是淡淡的口吻,但思念和憂傷卻在字裏行間不經意地流露出來。

摘錄:

三星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為有我們仨。我們仨失散了,家就沒有了。剩下我一個,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窮的羈旅倦客;顧望徘徊,能不感歎“人生如夢”“如夢幻泡影?”

但是,儘管這麼説,我卻覺得我這一生並不空虛;我活得很充實,也很有意思,因為有我們仨。也可説:我們仨都沒有虛度此生,因為是我們仨。

“我們仨”其實是最平凡不過的,誰家沒有夫妻子女呢?至少有夫妻二人,天上子女,就成了我們三個四個五個不等。只不過各家各個樣兒罷了。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當,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媛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所以我們三是不尋常的遇合。

現在我們三個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這個我,再也找不到他們了。我只能把我們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温一遍,和他們再聚聚。

《我們仨》讀後感 篇11

我們仨看完了,我是個讀書很慢的人,要一個字一個的默唸出來,還要理解下整段是什麼意思。這本書是在每天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完的,配合着思家念兒的心境。

起初關注這本書,是因為作者,楊絳先生,在電視看到楊絳先生的介紹,不知道為什麼要叫一位老婦人叫作先生,原來對於很有才學的女人,也是可以叫做先生的。

這是一個家的瑣碎故事,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沒有扣人心絃的.情節,可以説不是故事,就是日常的敍述。

正因為這樣,格外的吸引我,從一個窺探他人生活的好奇心開始,到與自身的比照,再到對老,對離開,對分離的設想。

不要説那樣的文化底藴深厚的家庭,與我們有多麼觸不可及的距離,一樣的過日子。愛是一樣的,文人的表達方式,不一定是遙遠的。

對於家,對於孩子,對於丈夫,聚與散,在讀書的時候,是有代入感的。

讀書的間隙,會想一下,我們老了……我們仨散了…會是什麼樣,不敢想象,多想一下,心都會顫抖。

簡單的訴説比修飾過的詞藻,更容易走進人的心裏。我是一個很容易被打動的人,他們仨散了的時候,送走六十歲女兒走了的那場夢,三十歲的我,不敢想象,當我的孩子是個老人的時候…不敢想…地鐵上的我,淚流不止…

我是個極其惜命的人,恨不得自己是個千年老妖,可當我讀完這本書後,彷彿輕鬆了點,如果是我獨自思念我們仨在一起的日子,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撐的住,應該沒有撐下去的力量了吧。想到這,回到現實,當發抖的心平靜下來,無比的珍惜現在。

錢先生和楊女士和阿園,典型的書香之家,沒有人逼着孩子讀書學習,只是父母的習慣,影響了阿園,成為一名做學問的人。所以讀書學習,在他們家,就想我們一日三餐一樣。所以,要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作為父母,要先成為這樣的人。努力成為肯為孩子改變的父母。

《我們仨》讀後感 篇12

文學做了上百上千年,做的不過一件事,愛恨別離。

錢鍾書一家人在古棧道上相遇,也在古棧道上相失。三個人或緊緊蜷在船上,或孱弱躺在病牀,或蹣跚走在路上,靈魂卻倚靠在一起。南柯一夢,如同星河般縹緲,但也似山峯般堅定。詩書,庖廚,分離,相聚...生活是這個家庭做了一生的夢,落在層巒聳翠中。一種堅韌把他們纏繞在一起,所以即使面對時光的流逝,疾病的侵擾,仍然“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這堅韌似金絲銀縷,把他們郁郁青青的歲月編成了一場盛世。

錢鍾書和楊絳可謂是偉人了,他們的`一生稱之為盛世,原因卻並不在於此。因為縱然聲名遠揚,但面對生死,人還是人,還是滄海一粟。漫説人生一百年,生命有限,而愛不朽。楊絳先生曾説“因有兩人陪伴,可相依為命”,他們進入彼此的生命,相互依靠,奮力前行。愛情的熱烈與衝動,已經交織成温柔綿長的親情。錢鍾書在前面慢慢地走,楊絳一程一程送,儘量多聚聚,這樣的小夢被拉成萬里長夢,才是他們的盛世。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我們煢煢孑立,一邊看着這樣那樣的夢,一邊不自知地墜入自己的夢中。我們讚頌他人的盛世,殊不知自己也早已踏上了征程。

年少春衫薄,青雲之志不墜,不是我們的堅韌嗎?風雪滿道,盼故人早晚上高台,是我們相互的扶持啊。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感情卻是可以延續的。其實我們和身邊的人早已被那樣堅韌的絲線纏繞在一起了,所以才敢有移山填海,志氣如斯的堅定,而且也會有烏鴉反哺,羔羊跪乳的私情,還有所恃知己,肝膽相照的友誼。一步步探索而來的,這些是我們自己的盛世啊。

“縱使文章驚海內,紙上蒼生而已”,《我們仨》是楊絳晚年的一個盛世回首,而腳下的路才是我們現在要去奔赴的。

《我們仨》讀後感 篇13

第一部:我們倆老了(楊絳做了一個老人夢)

第二部:我們仨失散了(看着真的很揪心,眼淚嘩啦啦的掉一地)

第三部: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記錄楊絳一家人温暖的故事)

這本書的第二部最感人,楊絳先生以夢境的形式回憶自己的愛人錢鍾書大病住院期間自己每天往返醫院的生活。錢鍾書住院不久,她們心愛的唯一女兒因骨癌被迫住院,楊絳先生每天只能做夢迴到女兒身邊,靜靜的看着女兒身邊發生的一切,自己卻無能為力。

我們不能理解白髮人送黑髮人是什麼感覺,不知道楊絳先生是怎麼忍住內心的痛苦才出版了這本書。

本書的第三部,從錢鍾書公費去英國留學,楊絳先生作為家屬也跟着去留學,不久之後,她們的愛女圓圓就出生了。我覺得那段留學英國的時間應該是他們一家子最幸福的時候,因為本書從那時候説起。

他們一家三口總是以相互攙扶的形象作為整體出現,書中有一句話看着非常感人“我們一家人只有死別,沒有生離。”只要3個人在一起生活,哪裏都是温馨的`家,平淡的生活中,他們總是能發現生活中的“樂趣”。把每天的散步當成“探險”,把去餐館吃飯當成“看別人唱戲”,無論生活多麼艱辛,他們每天的讀書和工作沒有斷。

他們一家三口,一生坎坷,到了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經歷過亡國、戰爭、解放、改革運動等等,她們相互扶持,相互依靠,互相鼓勵,一切並未改變她們,也未改變她們,也並沒有打倒她們,她們就這樣簡單的做着她們最愛的學問。她説:“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

我覺得楊絳和錢鍾書夫妻是幸福的,因為他們彼此理解,彼此欣賞,彼此贈詩。

《我們仨》讀後感 篇14

“我”這個字,是會意字,本義是兵器,冷硬靜默,恰如黎明時分,蒼然天色。而從“我”到“我們”,“有夫有婦,然後為家”,再不無依;從“我們”再到“我們仨”,“室為夫婦所居,家謂一門之內”,愈發熱鬧,透着陽光曝曬之後鬆軟牀褥般隨性慵懶的愜意。

“那買花的'男人和簪花的女人,最後到底怎麼樣了?是否廝守終身?可曾共偕白頭?”毫無疑問,錢鍾書和楊絳琴瑟和鳴。初見即傾心,詩歌唱和,共同遊學,攜手風雨,心有靈犀,柴米油鹽裏氤氲着醉裏吳音相媚好。待到老少同歡眉上笑,一家人相依相扶,散步談心,“吃館子連着看戲”。正如楊絳先生在《我們仨》中談到,“我活得很充實,也很有意思,因為有我們仨。也可説:我們仨都沒有虛度此生,因為是我們仨……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獨及的事。”

所謂幸福,莫過如此:心裏寧靜如微火熬煮老湯,悠悠咕嘟着熱氣,好半晌冒個泡,有一個算一個,起承轉合毫不倉促。

楊絳先生在書中遺憾道,人世間不會有小説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活活地一起過日子。”先生之言甚善。單看“永遠”一詞,就生喟歎:“永”字象形,解釋為水流長;“遠”字形聲,意為走路走得長。“永遠”是什麼意思呢?水流長,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路行長,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自是山長水闊,天各一方。

在笑與淚間活過來的他們,正如木心先生常言,“萬頭攢動火樹銀花之處不必找我。如欲相見,我在各種悲喜交集處,能做的只是長途跋涉的歸真返璞”。不喜不悲不嗔不怒不怨不恨,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潛心一志,此為文人氣質。

筆墨揮灑宣紙硯,素染一頁紙白,墨暈半硯成殤。伊人粧,秋眉晃,遠了身姿,輕了佳音,明快卻空靈藴藉,連文偕人全是滿目精緻,美不勝收,生芻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anhougan/ge473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