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認知天性》讀後感2篇

《認知天性》讀後感2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認知天性》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認知天性》讀後感2篇

《認知天性》讀後感1

經營起多年沒用過的微信公眾號了。是因為這一時刻一定要好好記錄一下。十年後,我依舊能這麼説,這本書在大學時期帶給我的影響跟《未來簡史》一樣大。《未來簡史》讓我決心從土木轉專業到計算機,《認知天性》則是改變了我多年來對於學習的錯誤觀念和方法,讓我能在終身學習的時代不被淘汰。

首先問自己:為什麼要學習?

書中給出了這樣的解釋:努力學習會改變大腦,為大腦建立新的連接,擴展你的能力。我們的智力並非天生確定,而在很大程度上由我們自己發展。最近我的祖師爺,DNA之父沃森(他是我高中班主任導師的導師,所謂叫他祖師爺)的榮譽被摘,因為他提出人的智商因為人種和基因存在差異

作為一個東亞人,我當然願意接受這樣的説法哈哈哈哈,誰不喜歡別人誇自己聰明呢。我覺得這個説法沒毛病,就像我們願意承認黑人比起我們更有運動天賦一樣。只是接受差距這種東西本身是困難的,至少對於大部分能力低下的人來説,承認差距是很痛苦的。

如果用《認知天性》的觀點來支撐沃森的看法:努力學習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心智模型,建立新的連接。那麼,我認為東亞有智商優勢是因為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經久不衰的文明,甚至同化了一部分猶太文明(在河南,山西地區)。正如一個真理:教育不是一代人的事情,而是幾代人共同努力的財產。這也能解釋為什麼大學聯考狀元多出在父親是工程師,母親是老師的家庭,或者説,父母是博士的小孩會有更強的學習能力。有研究表明近十幾年來人類平均智商超過了科學家預期發展,毋庸置疑,因為人們生活水平提高,越來越重視教育對一個人發展的重要性,在我國,就有九年制義務教育,公民的知識水平有了質的飛躍。越是發達,富裕的地區,就越是重教育,美國就不用説了,在我國,江浙等經濟發達的地區來的同學也確實會比內地一些地區的同學更熱愛學習,作為一箇中部城市來的我很不願意承認,卻不得不承認,他們確實有更開闊的眼界和對學習更大的熱情。所以,東亞人的智商優勢,恰恰是文明發展了幾千年的優秀成果,在中華文明的照耀下成長的我們,潛移默化地接受了祖先的思考方式,會比那些原始村落長大的小孩更容易建立未知與已知的連接,這是幾千年來我們的祖輩留給我們的寶貴的`財產。

回到正題,説説這本書的核心觀點:學習就是建立未知與已知的連接的過程,本質就是知識鏈與記憶結。本書針對學生提出了學習三部曲:學習階段的隨時檢索,學習過後有間隔地安排檢索,和在學習時穿插安排不同類型的問題。

本書糾正了我學習時的一些錯誤觀念。第一條,喜歡反覆看學習材料,比如我學習《計算機網絡》這本書的時候,制定的計劃就是反覆看這本書。。。這是錯誤的,書中指出,反覆瀏覽這些資料並不能讓你更好地掌握這些知識,相反,因反覆閲讀而產生的熟練感會讓你產生錯誤的“元認知”(大白話説,就是逼數),認為自己已經掌握了這些材料。而實際上,“看熟”不代表“掌握”。相反,把關鍵內容提取出來,通過檢索關鍵內容建立聯繫的方法更有助於理解知識並長期記憶。

我喜歡通過做框圖的方式來梳理內容,個人認為,那些概念圖會比西方的思維導圖更適合中國人有邏輯性的思考方式,但我在做框圖的時候有個誤區:喜歡把每一章節的細節內容都摘錄下來,有時候,框圖更像是一個圖像版的書,而不是個人的思考過程。在初次學習中適當捨棄一些細節是必要的,因為書中提出學習是建立在已知的基礎上,連本章節的框架都不理解,就想要去理解細節的東西,是揠苗助長的。所以做概念框圖的時候,要改變原來那種事無鉅細的做法,而是從大到小,就像遍歷一棵樹一樣,從根到結點。

書中指出,學習中真正關鍵的步驟,是建立未知與已知的聯繫。曾經被我誤解為概念比題重要。其實,如果一道題能助你更好地理解一個概念的話,也是不錯的。在建立未知與已知的聯繫中,可以用一些比較巧妙的方法,比如助記,記憶宮殿等等,同時,跟別人授課也能幫助更好地理解。所以我打算在b站上開個號專門講解一些與計算機,數學等相關的概念或是説書。

書中指出,間隔練習比集中練習更有效果,對此我深有體會。學土木就是集中練習,考試前一段時間複習突擊,因為我的目的是pass,而不是在腦海中建立一個本學科的心智模型。事實上,我很排斥在腦海中建立一個土木的心智模型,因為不感興趣,這種抗拒是生理上的。所以土木的學習效果不如計算機。所以一個人一定要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才有利於建立心智模型。間隔一段時間進行檢索,大家總是覺得這樣會很慢,沒有效率。學過的東西過一段時間不看就會忘記。其實不是這樣的,正因為會忘記,所以這個檢索的過程更有價值,更有助於建立連接,並且在以後能快速檢索到這條知識通路。只是這個過程往往會伴隨着沮喪,這是正常的。這也是本書提到,要克服這種心理,懂得糾錯的過程是可貴的。檢索時付出的精力越大,知識掌握越牢固。

書中還指出,學習時穿插安排不同類型的問題效果更好。就拿學習數學公式來説,不要每次只學習一種,可以輪換接觸不同的問題和解法。

總結,我對我自身的學習過程調整如下:通過畫框圖的方法理解知識體系,同時對知識體系與現實建立聯繫,再由淺入深。每隔一段“學習間隔”就問問自己,有哪些概念,含義是什麼,與現實有什麼聯繫。

《認知天性》讀後感2

你是否還認為長時間的背誦課文中的段落或是不斷的重複課本上的術語,就可以把他們牢牢的烙在記憶深處。

你是否讀書時還在用熒光筆,加下劃線,長時間盯着筆記和課本,認為這樣就可以把重點內容記到腦子裏。

你是否還認為智力水平是天生註定的,學無學業無成是因為先天不足。

但本書研究後發現,反覆閲讀往往是白費力氣,浪費時間,因為反覆閲讀只能產生短暫記憶,他讓我們錯誤的感覺到自己已經掌握了所學內容,但這些記憶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被大腦遺忘。

但為什麼明明知道反覆閲讀和畫下劃線不會對我們的長期記憶有幫助,但是許多人仍然堅持使用呢?因為做這些事對於他們來説不大費力,而用大腦思考問題是一個很耗能的過程。大腦很排斥這個過程,所以真正意義上的學習是挑戰人類天性的必修課。

那如何找到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呢?首先我們要了解我們學習的的目的:

首先你要讓你學到知識技能,在腦子裏隨時待命,這樣才能在以後遇到問題時,思路清晰並抓住解決問題的機會。其次你的技能是一種條件反射,不需要任何思考。同時你需要將技能變成一種心智模型,隨時提取,任意切換。

為了這個目標這個目標,書中將形成長時間記憶的學習分為三個步驟。

1、編碼:對短期記憶中的信息進行編碼,這些短期記憶還未被鞏固,成長為的記憶中的知識表徵。

2、鞏固:將新知識進行辨識,賦予其含義與長期記憶中的知識進行聯繫。

3、檢索:更新所學知識,並讓你能做到學以致用。

其中鞏固記憶的幾個關鍵點需要知道。

學習總是建立在已知基礎上的,我們是通過與已知建立聯繫這種方式來解讀和記憶中的事情的。

長期記憶基本上是無限的,你知道的越多你就越有可能為新知識建立聯繫,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書讀的越多就越容易學習,這就是“知識的滾雪球效應”。因為他原來的知識量夠大,所能產生的聯繫就越多。

其次提高檢索效率的方法:

明白回憶所學知識的難易取決於對信息的重複使用,其中階段性的檢索所學,有助於強化記憶間的聯繫,常用的方式對所學知識進行階段性的考查。

重複進行費力的回憶或練習,有助於把所學知識整合成心智模型,如開車感知和操作就是一個例子。

練習中條件如果發生變化,或在檢索中穿插安排對其他資料的學習,能強化自己的辨析和歸納能力建立立體的知識體系。

試着自己對所遇到的問題先嚐試解決,就算錯也會產生更好的學習效果,也能把正確的答案或解決方案記得更持久。

我們知道了如何思考,那麼我們如何建構建我們學習的心智模型呢?

1、富有成效的挫敗感是是加深記憶的重要方法:耗費心血的學習才是深層次的,效果也更持久,不發力氣的學習就像在沙子上寫字,今天寫了明天字就會消失。

2、檢索式練習提高記憶持久性:與反覆閲讀這種複習方式相比,回想事實概念或事件更有效,這種方法被稱為檢索式練習。檢索會強化記憶並阻止遺忘,我們在閲讀過一段文字或聽過一堂課後,只需要用一道簡單的.小問題考考自己,就可以鞏固所學強化記憶,而且效果比重讀課本和筆記好很多。大腦不像肌肉那樣可以通過鍛鍊來加強,但負責學習的神經迴路確實是可以強化的——具體方法就是記憶檢索,並練習所學東西。其會考試是最有效的學習策略之一。

3、有時間間隔的檢索練習能達到更好的記憶效果:如果你做一件事情的中途有時間間隔,你會在中途期間感到稍有生疏,或者把兩件或多件事情穿插在一起做時,檢索的難度會更大,而且你會覺得收效不佳,但實際上這樣做會讓學習效果更持久,而且以後也可以靈活的運用學到的知識和技能。

4、犯錯與挫折是給記憶鏈條打上記憶結的重要方式,如果你感到學習非常吃力,那説明你正在學習非常重要的東西。一個人如果真的想達到真正專業程度就要明白,努力和挫折是必不可少的,犯錯誤並改正錯誤,其實是在搭建通往高層次學習的橋樑。

5、學以致用檢驗學習效果的試金石:將新知識放到更廣泛的情景中有助於學習。從心智之中提起關鍵概念,並把這些概念組成一個心智模型,同時把這些模型與已知的知識聯繫起來,能做到這一點就能更好的掌握複雜知識。

《認知天性》教給我們一個簡單的道理,如何有效的學習。不管你想要做什麼或成為什麼樣的人,只有掌握了學習能力,你才能參與競爭,才不會落伍。

標籤: 讀後感 天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anhougan/m06do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