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教材 >

蘇教版五上第一單元《認識負數》教材分析

蘇教版五上第一單元《認識負數》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

蘇教版五上第一單元《認識負數》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學負數的認識,引導學生用正、負數表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教材分兩段安排教學內容:

第一段,是例1、例2和練習一的第1~6題,教學用正、負數表示氣温和海拔高度。

第二段,是例3、例4和練習一的第7~10題,教學用正、負數表示盈虧情況和不同方向的路程。

這部分教材的後面,還安排了一個實踐與綜合應用“面積是多少”,為接下來教學多邊形的面積計算作些準備。

二、教材的編寫特點和教學建議

1.為什麼要在系統學習小數的意義和性質之前教學負數的認識?

認識負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拓寬學生對數的認識,激發進一步學習數學的願望。在系統學習小數的意義和性質之前教學負數的認識,主要有兩點考慮:第一,讓學生聯繫認識整數的已有經驗,着重在整數範圍內初步認識負數,把注意力集中於體會量的相反意義,有利於降低學習難度,有利於建立較為合理的有關數的認知結構。第二,希望學生隨着對小數和分數的進一步認識,逐步豐富對負數的感知,從而為第三學段理解有理數的意義以及進行有理數的運算打好基礎。

2.要注意體會教材安排的認識負數的層次。

這部分內容一共安排了四道例題,第一課時教學例1和例2,第二課時教學例3和例4。

那麼,例1、例2與例3、例4在教學內容和要求上的主要區別是什麼呢?

例1、例2以及與之配合的練習題,學習素材只涉及氣温與海拔高度。作為相反意義的量,零上温度與零下温度,海平面以上的海拔高度與海平面以下的海拔高度都非常直觀形象,因而用相應的正數和負數表示每一組相反意義的量就顯得很自然,也便於學生理解。

例3、例4所涉及的盈虧金額、不同方向的路程等相反意義的量,相對來説,稍微抽象一些,理解的難度也相應大一些。而且,教學例4後的“試一試”中,教材還進一步要求學生根據數軸上的點填出相應的正、負數,從而在更為抽象的層面上引導學生加深對負數的認識。

此外,與例3、例4相配合練習題中,涉及的素材也更加寬泛,有升降機上升和下降的米數,有評委評分時的加分與扣分,有存摺上的存入與取出,有水庫水位的上升與下降,有汽車上乘客的上車與下車等。這樣的安排有利於學生在建立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逐步豐富對負數含義的認識,並不斷加深體會。

3.如何幫助學生認識正、負數與0的關係?

0是區分正、負數的標準,正確把握正、負數與0的關係,不僅關乎學生對正、負數含義的直觀認識,而且決定學生能否建立有關數的合理的認知結構,並形成相應的數感。教學例1、例2後,先要引導學生對例題所涉及的正、負數進行分類,通過分類形成對正、負數的初步認識。但分類時最好不涉及0,以免造成學生認識上的混亂。學生分類後,提出:0的正數,還是負數?讓學生藉助直觀和交流,認識到:0作為正、負數的分界,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教學例3、例4後,要通過在數軸上填數,使學生進一步體會0的獨特性,並明確:正數都大於0,負數都小於0。

事實上,所有相反意義的量,如果拋開具體內容,都可以歸結為一個點在一條指定了方向的直線上移動時所形成的線段的度量。如圖,線段

和 的長度是相同的,但方向卻正好相反。

如果A點靜止不動,那麼也可以認為它的終點B與A重合。為了一致,我們仍然把AB看作一條線段,稱為“零線段”。顯然,零線段不具有方向,也就是説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4.要重視發揮兩種不同特點的練習的作用。

為幫助學生鞏固和加深對負數的認識,教材在練習一中安排了內容豐富、形式活潑的練習。從教學功能來看,這些練習大致可以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是要求學生聯繫現實情境理解正、負數所表示的意義。如第2題,讓學生根據提供的正、負數判斷裏海水面和馬裏亞納海溝最深處的海拔高度,是高於海平面,還是低於海平面。第二種,是要求學生用正、負數表示現實情境中的數量。如第9題,讓學生用正數或負數表示一個水庫的水位變化情況。這兩種類型的練習,前者屬於理解知識,後者屬於應用知識,它們的作用相輔相成。教學中應注意恰當把握。

5.不要涉及負數的大小比較及相關的計算。

概括地説,本單元的'教學要求主要有兩條:

第一,使學生聯繫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認識負數的含義;

第二,使學生初步學會用負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因此,教學時,應注意不要涉及負數的大小比較及相關的計算,更不能提相關的教學要求。但是,可以結合具體的例子使學生對負數的大小以及有理數運算的意義有所體會。例如,教學例4後的“試一試”,可以先分步出示數軸:第一步,畫出帶箭頭的直線後,標出表示0的點;第二步,向右等距地標出1、2等點;第三步,向左等距地標出-1、-2等點。

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填出圖中方框裏的數,並討論:-2接近2,還是接近0?4在3的左邊,還是右邊?-4在-3的左邊,還是右邊?-4接近-3,還是接近-1?等等。再如,練習一的第10題,除了讓學生根據表中的正數和負數回答教材提出的兩個問題之外,還可以讓學生説説:中間哪幾站上車的人多,哪幾站下車的人多?中間第1站上車比下車的多幾人?中間第二站下車的比上車的多幾人?等等。

6.要準確理解“面積是多少”這個實踐活動的教學功能。

教材在本單元的最後安排“面積是多少”這個實踐活動,其目的主要有兩個:第一,突出圖形變換在多邊形面積計算中的作用;第二,讓學生初步掌握用數方格的方法計算不規則平面圖形的面積。組織前兩個活動時,可以先讓學生嘗試着數出有關多邊形的面積,並在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中適時揭示新的矛盾:圖中有些部分不是整格怎麼辦?啟發學生把圖中不滿整格的都看作半格來計算,或通過平移把有關圖形進行轉化。最後,比較用不同方法算出的結果,體會不同方法各自的特點及合理性。組織後兩個活動時,一要引導學生把在此前活動中初步掌握的方法加以類推,明確可以把不滿整格的都看作半格來計算;二要指導學生分類計數。可以先把整格的和不滿整格的塗上不同顏色,再分別數出各有多少格,最後把半格數轉化為整格數,並進行求和計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jiaocai/2e4do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