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教育 >

讀兒童文化與兒童教育有感11篇

讀兒童文化與兒童教育有感11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兒童文化與兒童教育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兒童文化與兒童教育有感11篇

讀兒童文化與兒童教育有感1

在寒假中,我閲讀了《兒童文化與兒童教育》一書,書中“兒童是成人之父,兒童是成人之師”的説法吸引了我。我們成人,比兒童高、比兒童大,而且,兒童在許多方面確實又需要我們的關心和幫助,所以我們往往看不起兒童。然而,兒童也確實有許多東西值得成人學習,與兒童接觸能夠表現我們最高尚的一面,兒童的生活裏藴藏着人生的種種真趣、真諦。

記得有一次,我在佈置活動室,牆面上有一根很細很細的透明膠,於是我將它撕了下來,因為手邊沒有垃圾桶,於是,我想,就將它貼在邊上的櫃子上,而像芝麻一樣大小的一點點紙頭,我卻直接將它用指甲刮在了地上,我想,貼完以後,我應該就不管這些,去做其他的事情了吧。而這些,被邊上的小朋友看見了,一個小朋友馬上過來説,老師,要不要幫你把垃圾扔到垃圾桶去,我卻一愣,忘了哪裏有垃圾?小朋友能深深記得,保護環境,保持整潔,有垃圾就一定要扔進垃圾桶的道理,而我,作為一個大人,作為一個老師,卻因為垃圾小,而想“矇混過關”,“放”在地上後就置之不理了,這一點,真的'值得我學習。而還有一次,午睡的時間到了,一個小朋友由於洗的被子沒有幹,所以沒有帶來幼兒園,本想讓他借邊上小朋友的一起睡,但考慮到其他小朋友可能不樂意的話,回去告訴家長後,家長也會有意見,所以還在猶豫是讓他坐着還是讓他睡,結果,有小朋友問,“他為什麼不休息?”我説,“他沒有被子,沒地方睡了吧。”剛説完,幾個幼兒都表示可以把自己的牀借他們一起睡,我們在想幫助別人時,總是考慮這個考慮那個,反而幫不成別人,我又從幼兒身上學到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幫助別人其實很簡單,給別人帶來了方便,解決了別人的困難就行,自己做出點犧牲也是沒關係的。

幼兒教育家蒙台梭利也曾説過,説母親和父親創造了他們的孩子,那是不對的,相反的,我們應該説,兒童是成人之父,是兒童創造了成人,不經歷童年,不經過兒童的創造,就不存在成人,母親帶來的只是嬰兒,是嬰兒創造了成人。是嬰兒吸收了周圍的材料,並將其塑造成未來的人。我們要放下架子,謙遜地面對兒童,我們將在兒童那裏發現一個清新的世界。

讀兒童文化與兒童教育有感2

在拿起放下,放下拿起的過程中,慢慢品味着《兒童文化與兒童教育》一書中深刻道理。文中提到了蒙台梭利的觀點,她認為:“與兒童接近能夠表現我們最高尚的一面”,“兒童喚醒了成人的觀念、犧牲的觀念、無私的觀念”。我覺得很有道理,不管是做家長的還是我們做教師的都要善於向孩子學習,教學相長,主動走進孩子的世界,與兒童手牽手,心連心,為他們提供符合其本性的食糧,讓他們在成長中體驗到自由和快樂。

記得曾經教過的一個孩子佳佳,6歲的她乖巧懂事。有一次和她媽媽閒聊中,她媽媽説:“在培養和教育佳佳的過程中,自己好像也經歷了一個學習成長的過程。比如:現在的孩子都是家裏的獨苗苗,倍加寵愛,萬分呵護,很容易養成自私自利,缺少愛心,凡事以自我為中心的驕傲性格,在我們周圍不乏這樣的例子。所以在佳佳出生不到一歲的時候,我就注意有任何好吃的東西,必定要讓她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分享,有時候,家裏的老人不願意配合,我就給他們講道理,統一認識,一致行動,漸漸地佳佳就知道有吃的就要給大人留點。”她還説:“有時在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佳佳就會問我為什麼?我就給他講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人行動不方便,我們應該愛護他們,有人給我們讓座,我也告訴佳佳一定要對讓座的叔叔阿姨説“謝謝”。以後再坐公交車,孩子一看到有老人就會對我説“媽媽我們讓老爺爺坐吧”。時常在公交車上看到不少年輕人見到有老人或幼兒上車依然穩坐泰山,我就慶幸我的孩子沒有成為他們這樣的無“愛”一族。我要讓我的孩子在接受愛的同時也要學會去愛別人,體貼別人。我就是這樣,在教佳佳怎麼做的同時,非常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帶動孩子,所以,在佳佳成長的過程中,我也學到了不少。”

正是如此,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除了對孩子言傳身教,更要掌握教育孩子的多種方式方法。教育孩子的過程其實也是成人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的過程。

作為教師的我們,更應該與孩子一起成長,讀讀兒童文化書籍,瞭解孩子的遊戲,走進兒童的世界。看到孩子的略些進步,要鼓勵和放大,看到集體的進步,及時鼓舞,為大家凝聚一種動力。少一些硬生生的莫名言語,少一些乾巴巴的表情,少一些躊躇的憂心,少一些“不留情”的訓斥,少一些挺起腰板地否定,多一些心靈的呵護,多一些善意的安慰,多一些彎腰撫摸,多一些共同的興趣話題,多一些謙虛,“謝謝你給老師指出的問題”、“你真能幹”“我要向你學習”讓我們與孩子一起成長!

讀兒童文化與兒童教育有感3

童年總是與童心、童真、童趣、童言無忌聯繫在一起的,彌足珍貴。童年是人生中最寶貴的一個時期,童年的生活也應該是絢麗多彩的;童年的生活應該像童話故事般令人回味和嚮往。孩子們把他們這段最美好的時光獻出來和我們分享,我們又能給他們帶來什麼呢?我們能讓他們的童年幸福而難忘嗎?

“人越來越大,心越來越小;腦袋越來越大,夢幻越來越少;笑容越來越多,天真越來越少;天地越來越大,自我越來越小……”作家池莉好是説。是呀,我們的學校教育,有的時候真是無奈地走向了反面。使學生疏離了人格的單純,褪盡了心靈的綠色,在功利的擠壓下丟失了單純,丟失了童年,丟失了生命最初的那些日子,丟失了從心底對人生、對世界的最初的美麗期待。

有人問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您在哪所大學學到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那位老人平靜地説:“是在幼兒園。”“在幼兒園學到什麼?”“學到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吃飯要洗手,做錯事要表示歉意;午飯後要休息;要仔細觀察大自然。從根本上説我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就是這些。”

我們應該保衞童年,守望學生“幼兒園的單純”。單純應該成為我們教育的時尚,校園的時尚,社會的時尚,單純應該成為學生心靈的流行色。童年是每個人生命中最快樂、最幸福、最天真的時光,它是那樣的美好和純潔。

我們要引領學生迴歸生命的原生狀態、本真狀態,去追尋超越物質的更高尚,更純美的東西,去珍藏一顆純善的心。用一句體己的話語、一個鼓勵的眼神、一次信任的微笑、一個尊重的態勢,來表達我們對生活詞典中“家”、“愛”、“幸福”、“希望”這些最偉大的詞彙的單純感悟。童心是玉,善良是鏡。

教師要想方設法發掘孩子無窮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他們異想天開、自由表達、標新立異、樂於發表與眾不同的見解。自由想象的空間有多大,就裝載着多少的單純。我們要引領孩子回到生命的.原生狀態、本真狀態,保存永遠向上的活力、堅定不移的信任和持之以恆的追求,讓學生的潛能特質實現最大化。如此,我們的孩子心不會冷漠,熱情不會消減,人類原有的所有激情不會在他們血液中逐漸荒涼。

教師要作童心世界的守護人,從兒童的視角上去觀看世界。“我們幼小時所得的印象,哪怕極微極小,小到幾乎覺察不出,都有極重大極長久的影響。”珍惜童心,保衞童年,是教育的一個永恆的主題。

兒童文化是基礎教育學校的主旋律,以赤子之心,赤子之眼來閲讀孩子、閲讀課堂,我們的教育教學就會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發現。保衞童年!這是一個富有詩意的神聖使命,我們每位教師責無旁貸。

讀兒童文化與兒童教育有感4

眼看寒假將要結束,開學的日子即將來臨。心中正有些忐忑之際,我在《兒童文化與兒童教育》一書中看到了偉大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對開學時的思考。

在書第五章“兒童教育的近現代觀念”之“藍天下的學校:大自然是學前兒童快樂的學校”中筆者介紹了蘇霍姆林斯基在接近開學的日子時的思考:“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歡樂,每個孩子都有一個陽光燦爛的早晨。每個人都有無盡的生活前程。在這個日子的前夕,最讓我感到忐忑不安的是怎樣使孩子們在學校裏不失掉幼兒之樂。”蘇霍姆林斯基的這段話很直觀的`告訴了我們:“快樂”是一切工作的底線。

那怎樣使孩子們在學校裏不失掉“快樂”呢。

書中直接帶我們進入了一個藍天、白雲、綠地的世界。在大自然中,孩子們環視四周,綠色薄霧籠罩,彷彿走入了童話世界一般。原來教育不需要關在圍牆中,而是可以走入大自然。孩子是自然之子,他們天生是親近自然的。大自然本身便是孩子們快樂的學校。

這讓我想到,每逢春季踏青、夏季寫生、秋季賞菊、冬季賞雪的日子,孩子們總是表現的非常興奮。以前只是以為孩子們在單純的享受大自然的美。現在才知道,就是這樣的單純審美,孩子們才能在快樂中輕鬆獲得了審美能力、想象力、創造力。

雖然,現在因為一些客觀原因還不可能把我們的課堂搬進大自然。但蘇霍姆林斯基的觀點告訴我們兒童是自然的孩子,他們天生親近自然。我們應該儘可能的為保護孩子的自然本性提供幫助,為孩子營造快樂的學校氛圍,這樣才能鼓勵孩子們將與生俱來的本能和無意識的精神財富充分展現。

讀兒童文化與兒童教育有感5

寒假裏,閲讀了劉曉東博士的《兒童文化與兒童教育》一書。在作者走進誇美紐斯、盧梭、杜威、蒙台梭利等這些偉大的兒童教育思想家的理論和觀念進行研讀中,我也把學校裏學得的理論温習了一下,進一步感受到了現代兒童文化與兒童文學的重要性。

全文從瞭解和研究兒童開始,進而聯繫到教育的現狀,感受到了近現代立場之所以在中國缺失的原因。作者呼籲,我們既要積極地認識和宣傳兒童教育的近代立場,同時又要對教育變革的逐步展開存足夠的耐心。

可見作者對兒童的研究是很深入和迫切的。在全書目錄的第一章——《兒童是誰》中便有“兒童是探索者和思想家,兒童是自然之子,兒童是成人之父”等小章節。其中在“兒童是自然之子”一章節中有一段美麗的辭藻深深的吸引了我。它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話語,他説:“我們教師們與之打交道的,是自然界中最嬌嫩、最精細和最敏感的東西,是小孩子的大腦。當你想到大腦時,就要想象這是一朵掛着露珠的嬌嫩的玫瑰。要做到摘下花朵而又不使露珠跌落,需要多麼小心謹慎。”看了以後覺得這個比喻十分的貼切,玫瑰上的露珠是多麼的精緻,剔透。就像孩子的心靈和我們必須對每個孩子的耐心,愛心,細心和恆心……。可能我們在和孩子的接觸中的稍有不慎就會使孩子脆弱的心靈受到打擊。記得曾在我工作剛不久的'時候,有一次在操場上快整隊的時候,孩子們圍在一起竊竊私語,原來是在觀察一隻小蝸牛,我注意到孩子們很興奮,平時不怎麼開口的孩子也興致勃勃。但是當時為了維持紀律,我強行的使用着我的“權力”,“命令”孩子們整隊。當時看着兩條隊伍和孩子們眼中滿滿的失落,我突然意識其實我失去了很多。我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感受、孩子的需求以及孩子的獨特世界……。我反思:孩子的心靈我呵護了嗎?答案是不僅沒有呵護我其實還充當了“打擊”的角色。在以後和孩子的接觸中我很注重尊重孩子,呵護孩子,細細的體會孩子,感受孩子,分享孩子的喜悦,發現。當每次孩子跑來興奮的對我説:“老師,我發現了蝸牛的小觸角”、“ 老師,怎麼七星瓢蟲的背上只有五個紅點”、“老師,你看,小草上有美麗的露珠”、“”老師,春天到了,小草都發芽”……,我會支持孩子的探索欲,保護孩子們地好奇心,並主動和孩子一起探究,呵護孩子的心靈,成為他們的好朋友。

慢慢的孩子們會敢想敢説敢做了。確實孩子是一朵美麗的玫瑰,而且每個孩子形態各異,就像玫瑰一樣讓人充滿想象。但是由於現在大社會的背景,每一個孩子來自各個不同的家庭,個性十分鮮明,就像是玫瑰上的刺,稍不注意就會扎疼手。老師就是園丁,我想只要我們細心呵護,因人而異,因材施教,能尊重孩子的個性,定能使每個孩子都得到滋養,同時也是自己更加豐富。

讀兒童文化與兒童教育有感6

寒假接到讀書任務,就是再怎麼心不甘情不願,終究還是把書捧了起來。翻開書本,首先在目錄裏找自己感興趣的章節。當第一行“兒童是誰”四個字映入我眼簾的時候,我心想,和孩子打了這麼多年的交道,難道還不知道兒童是誰呀。可是,當“兒童是自然之子”這幾個字映入我眼簾的時候,卻讓我頓感新奇。

書中提到:人,尤其是兒童,與自然具有同一與統一的辨證關係。兒童是自然的造化,是宇宙進化歷史的產物,因而可以稱兒童是自然之子,又可以稱其為歷史之子。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老早就認識了這一點,他説:“我們教師們與之打交道的,是自然界中最嬌嫩、最精細和最敏感的東西,是小孩子的大腦。當你想到大腦時,就要想象這是一朵掛着露珠的嬌嫩的玫瑰。要做到摘下花朵而又不使露珠跌落,需要多麼小心謹慎。我們時時刻刻需要的正是這種審慎的態度:因為我們接觸的是自然界最精細、最嬌嫩的東西——正在成長的有機體身上會思維的物質。”

我看了以後,很受震動,是呀,我們的孩子就像自然界中的嫩芽,需要我們悉心的呵護,千萬不能因為我們的粗暴和草率而傷害了一個孩子幼小、純潔的心靈。記得有一次放學後,孩子們排着隊來到幼兒園大門口等候家長來接,有一個班的孩子做了手工製作,都開心地拿在手裏,相互還在不斷議論着自己的大作,這時有一個孩子看到自己的媽媽來接了,一邊興高采烈的奔到媽媽跟前,一邊舉起手裏的作品向媽媽炫耀,可是這媽媽只瞟了一眼,説:“看看你的做的是什麼呀,難看死了,你肯定做的時候不認真吧,人家小朋友就比你做得好……”媽媽的話還沒有説完,孩子的情緒已經是一百八十度的跌落,耷拉着腦袋,一臉沮喪。我想,也許這個孩子以後對手工製作再也不會有什麼大的興趣,也許媽媽只是不經意的一句話,她可能不知道這句話也許會毀掉了自己孩子學習、鍛鍊的熱情,最終耽誤的是自己的孩子。

其實在我們現實教育中,家長對教育的認識與態度真可謂是千姿百態,有大部分家長對孩子的真正需要和興趣認識不到和重視不夠,使得孩子那多彩的世界備受壓抑,給本來多姿多彩的'童年世界抹上了陰影,失去了快樂。書中説,兒童的受壓抑,實際上就是人性受到了冷遇或折磨。面對現實中的現象,進一步引起了我的深思,我們在以往的教育、教學中,是否也居高臨下地看待我們的孩子呢?是否考慮到孩子的感受、孩子的需求、孩子的獨特世界呢?希望自己帶着想這些問題指導自己今後的工作,來悉心呵護我們的孩子。

讀兒童文化與兒童教育有感7

寒假閲讀了一本名為《兒童文化與兒童教育》的書,是教育智慧與智慧型教師研究叢書中的一本,仔細閲讀了叢書序“時代呼喚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師”,這裏提到的“智慧”不僅僅代表“知識豐富”,它有着更加廣義的概念:個體生命活力的象徵,個體在一定的社會文化心理背景下,在知識、經驗習得的基礎上,在知性、理性、情感、實踐等多個層面上生髮,在教育過程和人生歷練中形成的應對社會、自然和人生的一種綜合能力系統。智慧涵蓋了多發麪的素質,它不能像知識一樣直接傳授,需要由智慧的教育悉心培養,所以智慧的教師才能培養出智慧的學生。

當我們知道了智慧的形成方式以後,就能在平時的生活中不斷呵護他們,讓他們的`智慧小苗茁壯成長,避免不良的限制和壓抑。

記得在一次集體活動開始前,隱隱約約地聽見 “嘚、嘚、嘚、嘚”的聲音(用舌頭打在上顎發出的聲音),不一會兒,一半的小朋友都在學樣。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可是集體活動的時間卻到了,這可怎麼辦呢?!

我清了清嗓子説:“你們覺得好玩嗎?”孩子們馬上把注意力集中在我這兒,彷彿是在等待着被我批評,可是我卻笑眯眯的問孩子們:“你們覺得這個聲音象什麼?”孩子們沒回過神來,都不回答。我接着説:“你們覺得象不象是夏天稻田裏的青蛙發出的聲音呢?”孩子們都如釋重負地笑了,紛紛學起了“嘚、嘚、嘚”的聲音。我想,與其讓他們戰戰兢兢的“偷玩”,為什麼不能大家一起高興的遊戲呢?乾脆讓他們玩盡興了,開展集體活動就不會開小差了!“那我們也來學學青蛙!”我高興的説,“嘚!嘚!”我也發出那樣的聲音,“你們覺得這隻青蛙在幹嗎呢?”小華反應最快:“青蛙在喝水!”“那我們也來喝喝水!”一邊發出“嘚、嘚”聲,一邊喝水。“喝飽了嗎?”調皮的田田笑眯眯的説:“還沒呢!”“那我們再喝一大口!”我樂意滿足他們的遊戲欲。“又喝了一大口,這回喝飽了吧!”孩子們都説:“喝飽咯!”“那我們要回到媽媽的搖籃裏去休息一會咯!”聽着搖籃曲的音樂,孩子們都特別的安靜。

遊戲對於孩子而言既是生活又是學習,他們在遊戲中收穫經驗,獲得不同的自我滿足。他們有享受生命的權利,我們不應該剝奪他們認為美好的東西,而應與孩子們一起沉浸其中共同享受。

讀兒童文化與兒童教育有感8

寒假伊始,我便開始翻閲《兒童文化與兒童教育》這本書,也許是剛做了媽媽,所以對關於兒童的書越發的熱衷起來。其中,關於精神發生與兒童教育這一篇章,我看的尤為仔細,其對讀經運動的批判是我所贊同的,但在現實生活中卻總有那麼多家長還在孜孜不倦的支持着並付諸於實踐,真是為他們的孩子感到擔憂。

初為人母,我也越來越能夠體驗當父母的那種望子成龍成鳳的迫切願望,但是他們忘記了,孩子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除了生理上的還有心理方面的健康,你們關注了嗎?

曾在飯桌上,有位小小班孩子的媽媽向我請教:“他們老師在教《三字經》,兒子不太會念,我們啊有必要在家也教呀?”天哪,這個調皮可愛的孩子卻在念那些不知所云的三字經,這才剛開始,如果4年的幼兒園生活都要和《三字經》打交道,那他的可愛、活潑還會有跡可循嗎?

春節拜年,正上大班的小侄女也在我面前表演了一段三字經,背得滾瓜爛熟,可是並不知是什麼含義,彷彿會背了就是值得炫耀的事,真的.值得誇獎嗎?這些《三字經》在不知不覺中侵佔了孩子快樂的空間。以致我問她需要什麼年禮時,她竟説:“我想要學習用品。”我愕然,懂事早熟的孩子,是誰剝奪了你活潑天真的童性。今後滿是學習的日子還很長,而你卻選擇了及早步入該行列,真的值得慶幸嗎?要知道,童年的缺失將是無法彌補的,只會造成一個人過早心老,要是長大以後覺得累的時候,突然發現曾經走過的路沒有任何童趣快樂可尋時,那將會多麼失落呀?

希望更多的家長和教育者看了這本書之後能夠明白,兒童處於學前階段,最重要的是“培養根器”。必須鍛鍊他的身體、他的器官、他的感覺和他的體力,但是要儘可能讓他的心閒着不用,否則只會揠苗助長。正如農民耕作一樣,教育者也應該遵守天時,精工細作,不急不躁,循序漸進,耐心等待。

讀兒童文化與兒童教育有感9

雙休日,應朋友邀約小聚,路經青少年活動中心,堵車厲害,原因不説也明白,是因為興趣班的超前火爆。和朋友説:這些趕着參加興趣班的孩子中不知道有多少孩子是真的因為感興趣?也不知道有多少孩子是流着眼淚來參加的?不由感歎:現在的孩子真的好辛苦!沒有快樂的童年好可悲!

記得劉曉東博士在《兒童文化與兒童教育》一書中指出:“教育必須尊重兒童的生活,必須立根於兒童的天性,從而有可能高於和超越兒童的自然狀態的生活”。是的,天性是孩子教育的起點,教育要尊重並發展孩子的天性。作為孩子,他們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都有別於成年人。因此,我們要根據孩子的天性找到教育的節奏,既不能盲目超前,也不能盲目滯後。而如今的成年人,打着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就用成人世界的規則去規範孩子的生活,用成人的思考方式去束縛孩子的天性,這都不是孩子所喜歡的。假如,我們忽視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和興趣,導致的一個結果就是孩子永遠的逆反,最終導致孩子慢慢長大以後就再無求知慾,再無好奇心,一看到書本就已經厭煩了,一畢業就把書全部扔了、燒了,這個是最致命的,由這種傷害帶來的就是噩夢般的記憶以及對知識的終身厭棄。我覺得這個很可怕。《兒童文化與兒童教育》一書也指出,要讓我們對兒童教育的目的和任務進行反思:兒童教育目的和任務,儘管要適應一個社會、一個民族、一種文化的發展需要,但是與此同時,它更需要符合兒童生活的本性。如果教育不能符合兒童的生活本性甚至於背離兒童生活本性,那麼這個社會、這個民族、這種文化培養的是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公民?這個民族還能進步嗎?難道一代又一代地再生產“異化”的人能使一個民族富強嗎?絕對不能!

我的感悟:童年是人生最自然的時期,是天性保存最完全的時期,是充滿潛在人性內容最完整的時期。正確而適當的教育有助於兒童的茁壯成長,不恰當的“開發”、“挖掘”將使起受傷甚至腐爛。我們千萬不要做違反兒童天性、拔苗助長的蠢事哦。我們要從孩子的天性出發,創造孩子喜歡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環境,我們要像農人那樣,遵守天時,精工細作,不急不躁,循序漸進,耐心等待。所以,我要大聲呼喊:“請尊重孩子的天性!請把快樂童年還給孩子!”

讀兒童文化與兒童教育有感10

蒙台梭利有一個十分明確的主導教育思想--尊重孩子。她認為:兒童具有人類所未知的能力,能夠把人們引向光輝燦爛的未來。如果我們想建立一個嶄新的世界,那就應當把發展這些隱藏的潛能視為教育目標,兒童是人類的創造者,社會必須重視兒童,承認兒童的權利,滿足兒童的需求。

大部分人的兒童觀,沿襲了幾千年來根深蒂固的觀念,它看不起兒童,認為兒童與成人相比,最明顯的特徵就是無知。於是,需要不辭辛苦地把成人世界的知識、技能教給兒童,必然使兒童過一種小大人的生活,很有趕魚出水,趕鴨子上架的味道。這是對兒童的無理催逼,儘管成人可能是出於愛意、善意,即便如此,也是好心辦壞事,是揠苗助長。於是相應的教育便是,成人自居為真理的擁有者、價值的評判者,因而他也是治理上的獨cai者。他可以操縱與左右兒童,可以對兒童頤指氣使,甚至可以體罰兒童,強行把成人世界的東西搬到兒童腦瓜裏去。由於不瞭解兒童,只是將成人的東西硬塞給兒童。成人看似積極的、忙碌的,但實際上收效甚微,甚至破壞了兒童的發展潛能。兒童被迫記誦不感興趣的東西,他是被動的沮喪的學習者。

但是,成人並沒有意識到是他們的盲目無知導致了兒童跟成人的衝突,從而阻礙了兒童心理的正常發展。蒙台梭利曾這樣指出"成人"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迷宮般的困境之中,但沒有一個出口,因為他不知道迷路的原因,即他的錯誤在於他自身。有的成人會説他們熱愛自己的兒女,為了兒女已經犧牲了自己;有的成人會説他們為了兒童已經做了他們所能做的一切;有的成人會説他們的做法完全是為了幫助兒童更好地發展。然而,成人並不會輕易地承認自己犯了錯誤,反而會本能地尋找藉口以力圖挽回面子,所以,兒童跟成人的衝突仍不斷地發生。儘管成人充滿着激情、愛和為兒童的犧牲精神,但他們會無意識地壓抑兒童個性的發展,設置兒童心理髮展的障礙。

因此,蒙台梭利認為,要消除兒童跟成人的衝突,促使兒童心理的正常發展,就必須在成人中進行一次劇烈的變革。成人必須從自己身上找到導致壓抑兒童的那些無意的錯誤,並對兒童採取一種新的態度。成人應該認識到"兒童是成人之父";成人自己的智慧通過精神的征服而變得豐富起來,並閃爍着精神的光芒,完全是由於他們曾經是一個兒童。蒙台梭利強調指出冒號我們必須"根除潛藏在我們心中的偏見。…我們必須抑制可能會阻礙我們理解兒童的那種成人所特有的思想觀念。"

對於父母來説,"他們必須意識到自然託付給他們的使命。就父母賦予自己孩子的生命而言,他們對社會有一個基本的職責,並掌握着人類的未來。"所以,父母不僅應該注意兒童身體發育的需要,更應該關心兒童心理髮展的需要。他們應該淨化自然已移植在他們心中的愛,以完成自己的崇高使命。他們應該關心世界上為承認兒童權利而進行的鬥爭,為建設一個適宜於兒童需要的世界而不斷努力。

對於教師來説,他們"所面臨的最緊迫的任務,就是去了解這個尚未被認識的兒童,並把他從所有的障礙物中解放出來"。為了完成這個任務,教師必須去掉自己內心的傲慢和發怒等壞脾性,使自己沉靜、謙虛和慈愛。他們應該尊重兒童,理解兒童,與兒童建立一種新的關係,引導兒童自己去進行活動。他們應該對兒童進行觀察,對兒童的`困境進行反思,並提供必不可少的幫助和指導。他們應該接受專門的訓練和指導,從精神上作好準備,理解新教育的基本目的就是發現和解放兒童,並掌握教育的方法,成為有效的教師。但是,蒙台梭利指出"這並不意味着我們必須完全避免評價兒童,或者我們必須贊成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或者我們可以忽視他心理和情感的發展。相反,教師永遠不能忘記他是一位教師以及他的使命就是教育。"

教師的任務不是口授言傳,而是為兒童準備與安排一系列特定的環境,從中激發兒童開展文化的動機。

在蒙台梭利教學思想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培養孩子們有良好的學習紀律。孩子們應該是自由的,他們可以隨心所欲地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內容,決定自己的工作時間。但,這並不表示孩子們是自由散漫的。蒙台梭利認為:"紀律須來自自由"。

這與我們在以往教學模式中所談到的紀律是不一樣的。過去,我們認為所謂的讓孩子遵守紀律就是培養一套軍事化的常規:教師請小朋友坐的時候,大家都坐好,沒有聲音,手腳放好,似乎這就算是有紀律;教師請小朋友睡覺的時候,強制性地不許發出聲音,這也算是有紀律;甚至,老師規定不許小朋友怎麼做,而小朋友只要聽從了,都可以稱之為守紀律。可在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論中,這種孩子只是個徹底喪失本性的人,不是有紀律的。當一個人擁有自主的能力,能夠調整自己的行為,遵守生活上某些必須的規則時,我們説他是個受過紀律訓練的人。其實,我們老師應該讓孩子學習怎樣活動而不是靜靜坐着。由於習慣和練習,他能很輕易而正確地表達在社會或社交生活上必須具備的言行舉止。在幼兒園,我們所培養孩子具有這些特點是讓他能有一種好的習慣,不只適用於學校環境,更要延伸到社會生活。

蒙台梭利教育中雖然十分重視"紀律",同時更重視"自由",她的教法是以"自由"為基礎的教法。她提出:"協助孩子獲得自由,避免限制孩子自發性的活動。"但是蒙台梭利的自由性,並不是對孩子的放縱,而是對孩子的教育;並不是取消教師在教育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而是強調以兒童為主體的教育。兒童在教育環境中的"自由",可以由以下教育活動的內涵來表達:

1.讓孩子自由選擇"學習或遊戲"的對象物;

2.讓孩子自由決定"學習或遊戲"的程度。

3.讓孩子順從其內在的生命法則,在自由教育活動中得到發展。

讀兒童文化與兒童教育有感11

寒假的午後,我靜靜的坐在窗前,沐浴着陽光,愜意的翻閲着書本,安靜閲讀、細細品味。平時的工作都過於緊張而繁忙,人也不知不覺變得浮躁起來。但是隻有在閲讀的時候,我的內心才是寧靜的。作者二十幾歲就出書,因為執着,所以他能領略到如此出色的兒童文化和兒童教育的研究。為此,我以一顆淡泊的心靈開始閲讀的的旅程。簡單的一本書,卻囊括了兒童哲學、文學、歷史學、精神學、心理學,頓時對作者的欽佩油然而生。作者為了完成自己的研究,完成自己的作品閲讀了多少,積累了多少:從古代的老莊到現代的賈先生;從外國的黑格爾到中國的楊適;從詩詞散文到論文雜談;從哲學、文學再到生物學、心理學。實則讓人感慨啊!

福祿貝曾説過:“孩子就是我的老師,他們純樸、天真、無所做作,我就像一個誠惶誠恐的學生一樣向他們學習。”隨着社會的進步,現在教育界提倡“請蹲下來看孩子吧!”其實就是想讓我們放下架子,謙遜地面對兒童,和孩子們進行平等的對話。當我讀了《兒童文化與兒童教育》中的第一章《兒童是誰》之後,對兒童卻有了更深的瞭解。我覺得我們不僅是要尊重兒童,更要以兒童為師,要讀懂兒童。

兒童是一張白紙,他們的心靈純淨而又善良,他們的思維不受條條框框的限制,他們的世界充滿想象。在一次美術課上,孩子們畫了形態各異、色彩豐富的大樹。當我看到小宇的畫時:畫面凌亂,大樹東倒西歪,顏色也不對,樹葉居然用了灰色!“這是什麼樹啊?”我脱口而出。小宇似乎很委屈,弱弱的的'説:“老師,我畫的是刮颱風時的大樹……這些細線是大雨,還有……很多泥土,所以大樹變得灰濛濛的,看不清楚了……”我愣了,趕緊拿起畫來仔細看。是的,當我用孩子的眼光、以一顆童心來看他的畫時,原來這是一幅多麼形象生動、多麼富有想象力的作品:大樹被強勁颱風颳得東倒西歪;泥沙淹沒了樹幹;是多麼生動和形象啊。其實,如果總是習慣用地用成人的思維和成人角度去要求孩子,則會扼殺孩子的興趣、快樂和豐富的想象力。有些時候,我們更應該靠近孩子一些,更天真一些,不要以主觀臆斷,多“請教”孩子。於是,我連忙拿起小宇的畫,很誠懇的對小宇説:“小宇,老師錯怪你了,原來你的畫這麼棒!”

但是現實生活總有些現象往往是背道而馳的,許多孩子的童年生活都是在過早的“成人化”教育中度過的。我們不應該一味的將成年人的思維強加於兒童幼小美好的心靈中,而是反過來將他們的天真來澆灌自己,我們的確需要更走近兒童,讀懂兒童的一言一行,讀懂兒童的所作所為,讀懂兒童的豐富內心世界。只有這樣,我們作為一個兒童的啟蒙者,才能譜寫出更美好的樂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jiaoyu/163y0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