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歷史 >

傳統戲曲蒲劇的發展歷史

傳統戲曲蒲劇的發展歷史

明快利落,清脆高亢的唱腔從耳邊飄過時,蒲劇——這個生長行走於黃土地上的古老劇種,以它質樸和醇厚的韻味再次撥動人心。近日,蒲劇藝術家景雪變從藝40週年紀念活動在山西運城舉行。開幕式演出現場,擠滿了從十里八鄉趕來的戲迷。台上,景雪變上演過的劇目在其眾多學生的表演中復活,蒲劇的功法:擔子、水袖、跑城,以及手帕、抖扇、血彩等交相輝映,俏麗無比。滿目青葱而又略顯稚嫩的唱唸中,蒲劇的前世今生,如一幅畫卷在蕩氣迴腸、蒼涼慷慨的意境中展開,讓人感慨不已。

傳統戲曲蒲劇的發展歷史

今天沒有多少人知道蒲劇了,儘管已有700多年曆史。可曾經,蒲劇也有過“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的輝煌。山西有句老話,“寧賣二畝地,也要鬧家戲”,就折射出蒲劇曾經的興盛。當年,流行於山西南部和陝西、甘肅、河南、內蒙古等廣大區域的蒲劇,演遍神州,名聲遠播。

蒲劇,又名蒲州梆子。因興起于山西南部的蒲州(今永濟一帶)而得名,亦稱蒲州梆子或南路梆子。在山西,晉城的上黨梆子與蒲州的蒲劇、祁縣的晉劇、大同的北路梆子並稱山西的“四大梆子”,遠近馳名。蒲劇的唱腔高亢激越,委婉纏綿,其旋律如同醇酒,耐得品咂,加上念、做、打等與其他劇種風格迥異,令人回味綿長,難以割捨。

蒲劇的興起約在元末明初。之後,隨着山陝商人的`貿易通道,逐漸流佈各地。當時山陝商人所到之處,都建有“山陝會館”,內設舞台和關公神像,定期演唱家鄉戲,借酬神而作商業性的聯繫。在清代中晚期,蒲劇進入興盛時期,不僅響徹津冀豫皖地區,甚至震動京華,名氣直逼風頭正勁的京劇——“皮黃”。

康乾年間,蒲劇名角魏長生率戲班赴京演出,“在皇帝的鼻子面前手舞足蹈了五六年”。當時康熙皇帝看“亂彈”(地方戲),對蒲州戲班來説,是一件極體面的事情。因而蒲劇在北京的演出,如烈火烹油,熊焰熾熱。清末,經過多年發展,蒲劇劇目繁榮,名角如林,戲班羣起……這一時期最主要的代表當數“黑衣伶人”郭寶臣。郭寶臣率戲班進京為慈禧太后演出,按説有人有出格舉動,依律要殺頭,但慈禧並不追究,因為她被郭寶臣的表演深深打動了。散戲後,還特賞郭寶臣五品冠帶。郭寶臣在京演出30年,那也正是京劇第一個興旺時期。當時京劇這個名稱尚未形成,人們以“皮黃”相稱。皮黃腔的領袖、人稱“伶界大王”的譚鑫培,自稱“平生不肯服人”,但對郭寶臣卻“佩服得五體投地”。郭寶臣技藝非凡,僅一例便可印證:演出《四郎探母》時,當四郎面見佘太君,一句“娘啊!”就使滿場觀眾潸然淚下。一位日本學者稱郭為“梆子泰斗”,“與皮黃界之譚鑫培齊名,譚亦折服之”。

清末著名收藏家、戲劇家張伯駒説:“韻醇如酒味堪誇,疑是清明醉杏花;均道絕藝元元紅,轅門斬子勝譚家。”(元元紅為郭寶臣藝名)據《清代宮中亂彈史料》所載,“王公大臣們對郭寶臣和譚鑫培的評價,大體旗鼓相當,前者還偏高一些”。跟皮黃“齊名”,“勝譚家”,“偏高”,這就是蒲州梆子當時所得到的評價。

以這個勢頭來説,蒲劇似應有十分光明的前景,有可能成為中國傳統戲曲中的佼佼者,至少可與現在京劇所具有的地位相望。然而,世事難料,沒過多久,“蒲州梆子在京城江河日下”,把地盤完全讓給了皮黃。這其中原因諸多,但蒲劇是外來劇種,難以在京城生根;京劇日益受到官方重視,影響漸盛;蒲劇後繼無人,“郭寶臣等人,自認為誤操賤業,不願意誤己誤人,決心不教徒弟,更不讓子孫再習伶業。”(見《伶史》)這幾點恐是致命原因。有可能成為一個大劇種的蒲劇,由於幾多無奈,就這樣與歷史機遇擦肩而過。

蒲劇在新中國的發展令人欣慰。“山鄉廟會流水板整日不停,村鎮戲場梆子腔至晚猶敲”,是山西農村戲曲,也是蒲劇繁榮的寫照。只是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蒲劇日漸衰落,但面對700年的蒲劇,蒲劇人不是僅有唏噓,尤感責任重大。運城市文化藝術學校副校長、市蒲劇青年實驗演出團團長景雪變,正是一位堅定的守望者與開拓者。景雪變11歲學藝,15歲登台,上演過30多出劇目,收穫過多項國家級大獎。她的表演細緻逼真,演唱慷慨激越,婉轉俏麗。著名戲劇大家曹禺、吳祖光、郭漢城稱其為“全才演員”。近10年來,景雪變一邊演出,一邊育人,帶領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地方蒲劇團,創演了一批具有國家水準的優秀劇目,培養了28箇中國戲劇小梅花獎演員和數百位蒲劇學生,建造了山西一流的演藝場所,培養了一大批忠實的觀眾。景雪變用自身的堅韌,成就了一段戲劇傳奇。如今,景雪變的理想,正化作蒲劇舞台上的花木葱蘢,草長鶯飛……在全國,像景雪變這樣的藝術家有很多,中國戲劇因了他們,讓人由衷敬仰。

標籤: 蒲劇 戲曲 歷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lishi/4mn4o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