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歷史 >

歷史的典故(合集14篇)

歷史的典故(合集14篇)

歷史的典故 篇1

唐代大詩人李白,在《任城縣廳壁記》中讚揚濟寧:“青帝太昊之遺墟,白衣尚書之舊裏。土俗古遠,風流清高,賢良間生,掩映天下。”可見,濟寧歷史上出現過不少“風流清高”、“ 賢良”之士,其中的“白衣尚書”鄭均又是代表性人物。

歷史的典故(合集14篇)

史書上説,“鄭均,字仲虞,東平任城人也。喜研《尚書》,好黃、老哲學。淡泊無慾,清靜自守,不慕遊宦。”他的哥哥在縣衙裏做掌管巡察緝捕的小官,經常收受禮物,鄭均多次勸阻不聽,決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教育他,便去給人家做傭人,辛辛苦苦幹了一年多,將掙得的錢財全部送給兄長。並説:“財物用盡可以再去掙,當官不清白,終究會被拋棄。”哥哥大受感動,從此清廉。

哥哥去世後,鄭均又承擔起撫養家境貧寒的寡嫂孤侄的責任。其間,以“舉孝廉”為己任的地方官員召他出來做官,他常稱病在家。直到建九年級年(公元78年),司徒鮑昱召他到朝廷任職,他才不得不應召。建初六年(公元81年),公車(朝廷官署名)又特地徵召他,升遷為尚書,協助漢章帝處理政務。章帝對他直道如矢、敢言直諫的品格,十分敬重,多次採納他的逆耳忠言。後來,鄭均稱年老有病,主動請辭尚書職位,章帝又授他議郎一職。他以病重為由,決然脱下官服,掛冠而去,迴歸任城故里。

元和元年(公元84年),漢章帝詔告東平郡守,對回到家鄉的'鄭均進行褒獎賞賜。詔書上,章帝稱讚鄭均青年時“安貧”、“恭儉”;任尚書時勤於政務,抱病工作;到了老年,愈加堅貞不移地“守善”,對自己毫不懈怠,保持了晚節。因此賞賜他谷千斛,每年八月有長吏到他家中慰問,賜羊、酒。第二年,漢章帝對他給予了更重的超高規格的褒獎。這一次不是下詔委派地方官進行,而是漢章帝不顧路途漫漫、舟車勞頓駕臨任城,親至鄭均家中,當面賜其終身享受尚書的俸祿。

古代未出仕的人所穿的衣服稱為“白衣”。鄭均病休還鄉,本已成了“白衣”,但復受皇帝恩賜尚書俸祿,故留“白衣尚書”美名。

歷史的典故 篇2

莫泊桑寫《羊脂球》

左拉曾這樣描述過他的學生——法國大作家莫泊桑:"他往往一下午洗耳恭聽我們的談話,眼睛明亮而含笑,老半天才斗膽插上片言隻語。誰也不曾料到,這個佈滿歡快朝氣的年輕人後來竟一舉推出了《羊脂球》——那個滿含柔情、譏嘲和勇氣的完美無缺的作品。他默默地聽我們的`談話,然後他的作品源源而出,顯出了爐火純青的功力。"完全可以説,《羊脂球》的享譽文壇,是謙虛好學的結果。

歷史的典故 篇3

不讀哪家書,不知哪家理

明朝萬曆年間,有個叫馬紹良的人在朝中做官。他年輕氣盛,自以為博學多才,滿腹文章,經常在同僚面前賣弄自己,因此得罪不少人,皇帝對他的所作所為也時有耳聞。

這天,皇上把馬紹良召進後殿,閒聊幾句後拿出一首詩對他説:“聽説愛卿才學出眾,且看這首詩寫得怎樣?”

馬紹良不知道這是皇上的詩作,只草草看了一眼,見其中有兩句是:“明月上竿叫,黃犬宿花蕊”,他不假思索地説:“這詩不通!明月怎麼會上竿叫,黃犬怎麼能宿在花蕊中呢?”

“那麼,以愛卿高見,這句詩改如何改呢?”皇上不露聲色地問。

馬紹良説:“就改為‘明月上竿照,黃犬宿花蔭’。”

皇上聽了,微微一笑,説:“愛卿才學疏淺,不配在京為官。”於是,馬紹良被貶三級,發落到福建漳州做太守去了。

馬紹良自認晦氣,但也滿肚子不服氣,無奈聖命難違,只好帶着家眷到漳州去赴任。

一天,他來到閩南一座山嶺下休息,忽然看見山道旁野花團簇,爭奇鬥豔,便隨手摺了一枝花,他往花蕊中一看只見一條黃絨絨的小蟲兒在花蕊中蠕動,便問身邊的轎伕:“這是什麼蟲子?”

轎伕一瞧,笑着説:“它叫黃犬蟲,專愛往花蕊中鑽。”馬紹良一聽,一下子目瞪口呆,半天説不出話來。

天很快黑了,馬紹良心事重重,無心趕路,便找了一個小店歇了下來,回想起白天的事情,他久久不能入睡,就到窗口賞月,這天晚上,碧空如洗,只見一輪明月照着在晚風中搖曳的.翠竹,緩緩升上了天,正當月兒掛在半空的時候,不斷傳來鳥兒悦耳的叫聲,他聽了好長時間,似有所悟,叫來店主,問道:“這是什麼鳥在叫?”店主回答説:“這是明月鳥,這隻有在月亮當空時才叫,所以人們叫它‘明月鳥’。”

馬紹良聽了,心裏慚愧萬分,這時才明白皇上為什麼把自己貶到閩南做官。

馬紹良年逾古稀後,辭官回鄉,他特別後悔自己年輕時的狂妄淺薄,便時常對人們説:“不讀哪家書,不知哪家理。我生在北方,不知南方事,到了南方,才知天之高,地之厚,自己所知道的,不過是九牛一毛罷了!一個人最大的過錯,莫過於自以為是啊!”

從此,“不讀哪家書,不知哪家理”便在人們中間流傳開了。

歷史的典故 篇4

士別三日,刮目相待

三國時代東吳的呂蒙,可説是一個博學多才的人,周瑜死後,他繼任東吳的都督。設計擊敗了蜀漢的'關羽,派部將潘璋把關羽殺死後,不久他也死去。

呂蒙本來是一個不務正業不肯用功的人,所以沒有什麼學識。魯肅見了他,覺得沒有什麼可取的地方,後來,魯肅再遇見他時,看見他和從前完全不同,是那樣威武,踉他談起軍事問題來,顯得很有知識,使魯肅覺得很驚異。便笑着對他開玩笑説:“現在,你的學識這麼好,既英勇,又有如謀,再也不是吳下的阿蒙了。”

呂蒙答道:“人別後三天,就該另眼看待呀!”呂蒙的話,原文是“士別三日,刮目相待。”

後來的人,便用“士別三日”這句話,來稱讚人離開後不久,進步很快的意思。

歷史的典故 篇5

有一天,鄭國公子宋(字子公)和子家去見鄭靈公。將進宮門時,公子宋忽然停住腳步,抬起右手對子家説:“你看!”

子家莫名其妙地看着公子宋的手,只見他的食指一動一動的。公子宋得意地説:“看樣子,今天有好吃的東西在等着我們呢!以往每當我這食指動起來,總能嚐到新奇的美食!”

子家將信將疑。兩人進宮後,果然發現廚子正把一隻已經煮熟了的甲魚切成塊兒。這隻甲魚是一個楚國人進獻給鄭靈公的。鄭靈公見這隻甲魚很大,決定把它分賜給大夫們嚐嚐。見此場景,子家忍不住朝公子宋豎起了大拇指。鄭靈公見兩人這麼沒規矩,不禁皺了皺眉頭,問:“你們在笑什麼?”子家就把剛才在宮門外的.情況講了一遍。

過了一會兒,大夫們到齊了。那隻已經切成塊兒的大甲魚放入鼎內由廚子裝進盤子先給鄭靈公,然後給各位大夫。鄭靈公先嚐了一口,稱讚道:“味道不錯!”示意大家一起吃。大家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但是,公子宋卻呆呆地坐着。原來,他面前的桌案上什麼也沒有。

顯然,這是鄭靈公安排好的。公子宋窘迫不堪,臉上紅一陣白一陣,他忽地站起來,走到大鼎面前,伸出指頭往裏蘸了一下,嚐了嚐味道,然後大搖大擺地走了出去(原文:“子公怒,染指於鼎,嘗之而出。”見《左傳·宣公四年》)。後來人們用“染指”一詞指分取不應該得到的利益,也指插手某件事情。

由這件事,鄭靈公想殺公子宋,結果公子宋先把他殺了,另扶新君即位。但後來公子宋也被人殺了。可見玩笑不能開太大啊!

歷史的典故 篇6

南轅北轍:選對方向,夢想就實現了一半

【出處】《戰國策·魏策四》。

【釋義】轅是車槓;轍是車輪在路上留下的痕跡。轅向南,轍向北,比喻行動與目的相反,結果離目標越來越遠。

【歷史典故】

戰國後期,一度稱雄天下的魏國國力漸衰,可是魏王仍想出兵攻伐趙國。謀臣季樑本已奉命出使鄰邦,聽到這個消息,立刻半途折回,風塵僕僕趕來求見魏王,勸阻伐趙。

魏王見他如此匆忙,很奇怪,就問他:“你有什麼急事嗎?難道出了什麼大事?”季樑沒有從正面回答魏王,他嚴肅地説道:“大王,我在路上遇見了一個怪人,他做的怪事我從未聽説過,特來稟報大王,請求大王指教。”

魏王聽了很好奇,就催促季樑快點説。季樑很嚴肅地説:“我在外出辦事的路上,看見一個人在急急地往北走。我問他到哪裏去,他説到楚國去。可楚國在南邊啊。我見他走的方向不對,便對他説:‘到楚國應往南走,你怎麼往北去呢?’他卻回答説:‘那不要緊,我的馬是上等的馬。有這樣的好馬,還擔心到不了楚國嗎?’聽了他的回答,我不理解,又告訴他:‘即使你的馬是上等的馬,走得快,可你所走的路卻不是通向楚國的路啊!那是枉費力氣呀!’那人聽了我的話,仍不覺悟,反而還對我説:‘我的馬好,路費也多。如此的好條件,還發愁到不了楚國嗎?’我見他如此糊塗,感到驚訝,也很氣憤,就對他大聲喊道:‘你的費用多也不管用,這條路並不通向楚國!’那人又指着給他駕車的人,有點故意炫耀地又對我説:‘您看看,我的這個駕車人也是一等的'馭手啊,所以呀,我根本不用發愁到不了楚國。’説完這話,他高聲命令那馭手揚鞭催馬,仍然朝北邊方向奔馳而去。”

魏王聽罷這個故事,不禁笑道:“這個趕路人也太糊塗了!世上哪有這麼愚蠢的人,他該朝南走才是楚國的方向啊!”季樑聽了這話,知道魏王還沒有明白他講這件事的目的。於是他嚴肅而又懇切地説:“大王説得對。那個趕路人方向錯了,他的馬越好,路費越多,駕車人技術越高,他離楚國就越遠。大王您認為是這樣吧?現在,您想成為霸主,取信於天下,可您想依賴國家大,兵強馬壯,去攻佔別國來擴充領土,以此提高威望。我以為,您越是這樣做,離您想成就大業的實際願望就越遠!這就像那個趕路人啊。我説得若不對,請大王恕罪。”魏王聽了,連連點頭,放棄了攻打趙國的計劃。

【成長心語】

季樑為了打動魏王,用南轅北轍的故事形象地説明了魏王的行動與自己的目的背道而馳的道理。其實這個旨在告訴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首先看準方向,才能充分發揮有利條件;如果方向錯了,那麼有利條件只會起到相反的作用。在我們為實現而奮鬥的過程中,方向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選對了方向,你的夢想也就實現了一半。沿着正確的方向走下去,夢想才會變成現實。

歷史的典故 篇7

【釋義】

適:適應;履:鞋。因為鞋小腳大,就把腳削去一塊來迎合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地遷就湊合或不顧具體條件的生搬硬套。

春秋時期,楚靈王率領十萬雄兵征伐蔡國,這次出征非常順利,楚靈王想一鼓作氣,繼續征伐徐國,便委派弟弟棄疾全權處理國中朝政,自己則帶領大軍向徐國進發。楚靈王萬萬沒想到,弟弟棄疾會生謀反之心。棄疾手下有個謀士朝吳,朝吳慫恿他道:“現在靈王率軍出征在外,國內一定空虛,你不妨在此時引兵回國,殺掉靈王的兒子,另立新君,然後由你裁決朝政,將來當上國君還成什麼問題嗎?”這句話説得正合棄疾心意!棄疾當即佈置一番,殺死了楚靈王的兒子,立另一個兒子子午為國君。外出征討的'楚靈王得知後,心寒無比,想想活在世上沒有意思,就上吊自殺了。棄疾聞知楚靈王已死,馬上威逼子午自殺,自立為王,他就是歷史上臭名昭著的楚平王。

歷史的典故 篇8

【解釋】: 亡:逃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羊丟失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出處】: 《戰國策·楚策》:“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舉例造句】: 張學良始則失地,今幸固守錦州,亡羊補牢,可稱晚悟。 ★章炳麟《與孫思昉論時事書》二

【用法】: 作主語、謂語、賓語;指知錯就改

【故事】: 戰國時楚襄王荒淫無度,執迷不悟,將勸諫的大臣莊辛趕出楚國。五個月趁機征伐,很快佔領楚都郢。楚襄王后悔不已,派人到趙國請回莊辛,莊辛説:“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則補牢,未為遲也。”鼓勵楚襄王勵精圖治、重整旗鼓。

歷史的'典故 篇9

姜子牙(約前1156年—約前1017年),姜姓,呂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單呼牙,也稱呂尚,別號飛熊。商朝末年人。

其先祖為四嶽,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於呂,從其封姓,故以呂為氏。出生地主要有東海説和河內説。《孟子》的《離婁上》和《盡心上》兩章都提到姜子牙“居東海之濱”;《呂氏春秋·首時》也説,“太公望,東夷之士也”;《史記·齊太公世家》也説他是“東海上人”。但這些説法都很籠統含糊。晉代張華《博物志》説得較為明確:“海曲城有東呂鄉東呂裏,太公望所出也”;《水經注·齊乘》也説,“莒州東百六十里有東呂鄉,棘津在琅邪海曲,太公望所出”。

姜子牙後輔佐了西周王,稱“太公望”,俗稱太公。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為“太師”(武官名),被尊為“師尚父” 。姜子牙是齊國的締造者,周文王傾商,武王克紂的首席謀主、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勛,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歷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歷史地位,儒、法、兵、縱橫諸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

姜子牙輔佐武王伐紂,牧野之戰紂兵大敗,紂王登台自焚而死,從此商亡周立。

大多數人知道姜子牙是因為電視機《封神榜》,講訴的是姜子牙帶領眾神幫助周文王取得江山的故事。小説、影視劇中的姜子牙是崑崙山玉虛宮元始天尊的座下弟子,後奉命下山,扶周滅商,其間歷經種種磨難,最終消滅殷商,成就封神大業。但這畢竟文學藝術作品,那麼在歷史真實的中姜子牙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姜子牙是姜姓,呂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也稱為呂尚、呂望,別號飛熊。他複雜的姓氏和他的先祖有關,他的先祖本姓姜氏,曾是四嶽(部落首領)之一,後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在舜、禹之際被封於呂,因此從其封姓。關於姜子牙的具體故里還有爭議,但一般認為是山東省東部的日照、莒縣一帶。

姜子牙雖然出身顯赫,但到商朝末年時家道早已沒落。據相關文獻記載,姜子牙曾做過屠夫、小商販,曾屠牛朝歌,賣食棘津,還有的説他是朝歌之屠佐也,棘津迎客之舍人也。此外,還有一種説法認為姜子牙曾經是贅入婦家的女婿,後因不善生計不妻子逐出家門,這在小説、影視劇中也有體現。

還有一些文獻中記載,姜子牙在遇到周文王之前,曾經在商朝中擔任過低級官職,後來因不滿商紂王的暴虐無道而棄職,遊説天下諸侯,但無所遇,於是便隱居在渭水河畔。一次西伯姬昌在出獵前進行占卜,卜辭上説:所獲非龍非螭,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

果然文王在渭水北岸遇到釣魚的姜子牙,文王大喜,言道:自從我國先君太公就説:定有聖人來周,週會因此興旺。説的就是您吧?我們太公盼望您已經很久了。因此稱呼姜子牙為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車而歸,姜子牙尊為師。此後在姜子牙的輔佐謀劃下,天下三分之二的諸侯都歸心向周。

文王死後,武王即位,姜子牙被尊為師尚父。經過幾年的準備後,武王決定興師伐紂,出征前進行占卜,龜兆不吉,風雨暴至。羣臣恐懼不安,只有姜子牙堅決主張進軍,武王於是出征。此後經過牧野之戰擊潰商軍,紂王在鹿台自焚,武王大軍進入朝歌,商朝滅亡。

武王已平定商紂後,成為天下之主,他便開始封賞有功之臣,首先他就把姜子牙封在東部營丘,建立齊國。姜子牙在東去封國的途中,有人對他説:吾聞時難得而易失。客寢甚安,殆非就國者也。姜子牙聽了此言,連夜穿衣上路,黎明就到達齊國。正趕上萊侯帶兵來攻營丘。原來營丘毗鄰萊國,而萊人是東夷族,他們趁商紂之亂而周朝剛剛安定,無力平定遠方,因此和姜子牙爭奪國土。

姜子牙到達齊國後,修明政事,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因此人民多歸附齊國,齊成為諸侯中的大國。武王病死後,年幼的周成王即位,由周公旦輔政,這引起了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的不滿 ,他們聯合紂王之子武庚發動叛變,連東方的淮夷也反叛。

為此周公派召康公通知姜子牙:東至大海,西至黃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此間五等諸侯,各地官守,如有罪愆,命你討伐。 齊國因此可以征討各國,形成東方各國事實上的`領袖。最終在姜子牙的支持下,周公旦徹底平定叛亂,周王朝得以安定。

史書上記載康王六年,齊太公望卒,太公之卒百有餘年,子丁公呂伋立,姜子牙究竟活了多達年歲,史書上沒有準確的記載。

但根據夏商周斷代工程年表的推算,周康王六年是公元前1015年,姜子牙的的生卒年大致為公元前1128年公元前1015年,即113歲。當然這只是大致的年限,也有其他的説法。

姜子牙是一位滿腹韜略的政治、軍事家,被譽為兵家之祖,他所著的《六韜》,又稱為《太公六韜》、《太公兵法》、《素書》,是一部集先秦軍事思想之大成的軍事著作,對後代的軍事思想有很大的影響。司馬遷在《史記》中説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

由於姜子牙卓越的政治、軍事才能,此後姜子牙一直受歷代統治者的崇尚,被譽為武聖。739年唐玄宗下詔追封姜子牙為武成王;宋朝時姜子牙所著的《六韜》被列入武經七書,他本人被追封為昭烈武成王。在武廟中,更是以姜子牙為首。

在元明時期,姜子牙逐漸被神化,明代萬曆年間,道士許仲琳創作《封神演義》,從此,姜子牙由人變成了神,太公在此,諸神退位、太公在此,百無禁忌在民間廣為流傳。

在小説中姜子牙有一次不成功的婚姻,而且沒有兒女,但根據文獻記載姜子牙的兒女很多。除了繼承王位丁公呂伋外,還有許多,他們很多都成為今天一些姓氏的來源。

值得一提的是姜子牙還有一個女兒,史書上稱她為邑姜。邑姜嫁給了周武王,生下了周成王、以及晉國的開國國君唐叔虞,山西太原的晉祠供奉的就是唐叔虞和邑姜。

而姜子牙建立的齊國,在春秋時期一直是東方的大國。特別是在齊桓公姜小白的統治下,更是將霸業推到了頂峯。此後公族勢力逐漸削弱,最終在公元前386年貴族田和自立為國君,廢除齊康公,將他遷居於海濱,姜齊正式滅亡。

歷史的典故 篇10

1、四面楚歌的故事

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榮róng縣境賈魯河)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後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jiǎ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péng城(即今江蘇徐州)的項羽部隊。終於佈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gāi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這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裏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説:“劉邦已經得到了禁地了嗎? 為什麼他的部隊裏面楚人這麼多呢?”説着,心裏已喪失了鬥志,便從牀上爬起來,在營帳裏面喝酒;並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yú姬jī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淚,在旁的人也非常難過,都覺得抬不起頭來。一會,項羽騎上馬,帶了僅剩的八百名騎兵,從南突圍逃走。邊逃邊打,到烏江畔pàn自刎wěn而死。

釋義:這個故事裏面有項羽聽見四周唱起楚歌,感覺吃驚,接着又失敗自殺的情節,以後的人就用“四面楚歌”這句話,形容人們遭受各方面攻擊或逼迫的周圍環境,而導致自己陷於孤立窘迫的境地。在我們學習和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腳踏實地的做事,若是日常行為表現不好,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運嘍。

2、破釜(fǔ)沉舟的故事

秦朝末年,秦派兵攻打復國後的趙國。趙軍不敵,退守鉅鹿(今河北平鄉西南),被秦軍包圍。被項梁、項羽叔侄等各路義軍擁立的楚懷王任命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副將,讓他們帶領軍隊前去援救趙國。但是,宋義把兵帶到安陽就不再前進了,在此停留了四十六天。項羽非常焦急,再三要求他渡江北上,與趙軍裏應外合,一舉打敗秦軍。而宋義則希望趙、秦兩軍打得精疲力盡之時再發兵,以坐收漁翁之利。於是他嚴令軍中不準輕舉妄動。與此同時,宋義又宴請賓客,大吃大喝,而士兵、百姓卻忍飢挨餓。項羽實在忍不下去,便殺死了宋義,將士們馬上擁戴項羽為上將軍。之後,項羽立即派出兩名將軍,率兩萬人馬渡河解救鉅鹿。取得小勝後,項羽下令全軍渡河救援趙軍。在全軍渡河之後,他採取了一系列果斷的行動:把所有船隻鑿沉,把煮飯的'鍋都打破,把營房都燒掉,只攜帶三天的乾糧,以此表示決一死戰的決心,不給士兵留一點兒退路。項羽領軍到達鉅鹿外圍,立即包圍了秦軍,經過九天激戰,最終取得鉅鹿之戰的勝利 。

3、班門弄斧的故事

魯班,是戰國時代的魯國人,也稱魯般。他是一個善於製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們叫他“巧人”。民間歷來把他奉為木匠的始祖。誰敢在魯班面前賣弄使用斧子的技術?也就是説,想在大行家面前顯示自己的本領,這種太不謙虛的可笑行為,就叫做“魯班門前弄大斧”,簡作“班門弄斧”。和俗語所説的“關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4、卧薪嚐膽的故事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hé lǚ派兵攻打越國,但被越國擊敗,闔閭也傷重身亡。兩年後闔閭的兒子夫差chāi率兵擊敗越國,越王勾踐被押yā送到吳國做奴隸,勾踐忍辱負重伺候cì hòu吳王三年後,夫差才對他消除戒心並把他送回越國。其實勾踐並沒有放棄復仇之心,他表面上對吳王服從,但暗中訓練精兵,強政勵治並等待時機反擊吳國。艱苦能鍛鍊意志,安逸反而會消磨意志。勾踐害怕自己會貪圖眼前的安逸,消磨報仇雪恥的意志,所以他為自己安排艱苦的生活環境。他晚上睡覺不用褥rù,只鋪些柴草(古時叫薪),又在屋裏掛了一隻苦膽,他不時會嚐嚐苦膽的味道,為的就是不忘過去的恥辱。勾踐為鼓勵民眾就和王后與人民一起參與勞動,在越人同心協力之下把越國強大起來,最後並找到時機,滅亡吳國。

5、圍魏救趙的故事

戰國時,魏將龐涓率軍圍攻趙國都城邯鄲。趙求救於齊,齊王命田忌、孫臏率軍往救。孫臏認為魏軍主力在趙國,內部空虛,就帶兵攻打魏國都城大梁,因而,魏軍不得不從邯鄲撤軍,回救本國,路經桂陵要隘,又遭齊兵截擊,幾乎全軍覆沒。這個典故是指採用包抄敵人的後方來迫使它撤兵的戰術。孫臏認為,要解開紛亂的絲線,不能用手強拉硬扯,要排解別人打架,不能直接參與去打。派兵解圍,要避實就虛,擊中要害。

歷史的典故 篇11

支撐房屋的大梁,比喻肩負國家重任的人才。語出《後漢書·陳球傳》:“公為國棟樑,傾危不持,焉用彼相邪?”

東漢靈帝時,宦官曹節專權,大臣陳球與尚書劉納密謀,想殺掉宦官曹節。司徒劉郃(hé)的.哥哥曾是朝廷中的大臣,因參與大將軍竇武誅殺宦官,行動失敗而被處死,所以陳球認為聯絡劉郃一起行動是有一定基礎的。

劉郃雖然位居司徒的要職,對宦官也很仇恨,但鑑於以往的教訓,他總是猶豫不決。劉納見狀,不客氣地質問説:“您作為國家棟梁,當國家危急之時,您都不管,那還用您幹什麼呢?”在劉納質問下,劉郃終於答應了。

事情還在準備之中,消息卻已走漏。原來陳球有一個妾,妾的父親程璜與曹節有往來,所以陳球的行動,就被程璜透露出去了。曹節得知消息,迅速採取行動,馬上以謀反罪將陳球、劉納等處死,並將劉郃罷官。

劉納質問時所説的“棟樑”一詞,至今還經常使用,而且詞義也沒什麼變化。

歷史的典故 篇12

【詞彙】白虹貫日

【注音】bái hóng guàn rì

【釋義】白色的長虹穿日而過。古人認為人間有不平凡的事,就會引起這種天象的變化。後引義為有較大變革發生之前上天所降示的吉凶之徵兆。實際上這不是虹而是暈,是一種大氣光學現象。 “虹”實際上是“暈”,大氣中的光學現象。這種現象的出現,往往是天氣將要變化的'預兆,可是古人卻把這種自然現象視作人間將要發生異常事情的預兆。

【出處】《戰國策·魏策四》:“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昔者荊軻慕燕丹之義,白虹貫日,太子畏之。”

【示例】1、當代·殷謙《天廷祕傳》:“卻説三界初定,天鬥靜養數日,精氣旺盛。時,女媧奉召前往玉京宮覿見天鬥,為玉京宮美景折醉,但見玉京宮外雲蒸霞蔚,白虹貫日。”(殷謙·《天廷祕傳》第二回)2、且休説~,青龍藏池。(元·王實甫《麗春堂》第二折)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形容異常的現象。 金庸小説《笑傲江湖》中華山派的劍招

【成語故事】戰國時期,韓國大臣嚴遂與相國韓傀結下怨仇,他到齊國去找屠狗為業的聶政去刺殺韓傀。聶政待母親去世後,為報答嚴遂的知遇之恩,就獨身仗劍闖入戒備森嚴的韓傀府並刺殺了他,然後自我毀容自殺,傳説當時有白色的長虹穿日而過。

歷史的典故 篇13

典出

《晉書卷八十王羲之傳》:“子云近出,擅名江表,然僅得成書,無丈夫之氣,行行若縈春蚓,字字如綰秋蛇。”

《蘇軾·題蕭子云書》:“唐太宗評蕭子云書曰:‘行行如紆春蚓,字字若綰秋蛇。’今觀其遺蹟,信虛得名耳。”

《宋蘇軾和孔密州五絕五首之四》:“蜂腰鶴膝嘲希逸,‘春蚓秋蛇’病子云。”

《清吳曼雲·江鄉節物詞·小序》:詩云:“研將朱墨任鴉塗,‘春蚓秋蛇’認得無?”

《晉書王羲之傳》評江南樑蕭子云之書法,雖名揚江南,但其書法柔弱無力,缺豪邁之氣。字體猶如春天之蚯蚓,秋天之蛇無異。《蘇軾題蕭子云書》中有錄唐太宗觀子云遺蹟之語,與《晉書》所言,大致相同。

亦作“秋蛇春蚓”。《宋·蘇軾·次韻米黻二王書跋尾二首》:“‘秋蛇春蚓’久相雜,野騖家雞定誰美。”

亦作“春蛇秋蚓”。《明宋濂史書會要序》:“近世以來,徇末而忘本,濡毫行墨,‘春蛇秋蚓’之連翩。”

“春蚓秋蛇”。原指彎彎曲曲,似蚯蚓與蛇爬行之遺蹟。後喻書法柔弱,缺乏骨力,字體拙劣,婉曲無狀,常用此語。

誤會

“春蚓秋蛇”典出李世民《晉書·王羲之傳論》,文曰:“(蕭)子云近世擅名江表,然僅得成書,無丈夫之氣。行行若縈春蚓,字字如綰秋蛇,卧王蒙於紙中,坐徐偃於筆下。雖禿千兔之翰,聚無一毫之筋;窮萬谷之皮,斂無半分之骨。以茲播美,非其濫名邪?”蕭子云是蕭樑時代著名的書法家(按:其草書等今已不得見,惟小楷賴《閣帖》以傳,見附圖),李世民認為他的字縈綰無狀,缺筋少骨,如同“春蚓秋蛇”。

李世民論書以骨力為尚,嘗雲:“今吾臨古人之書,殊不學其形勢,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勢自生耳。”(《歷代書法論文選》輯,120頁)而蕭梁書家多以王獻之的流美書風為楷模,“字書工者率以纖勁清媚者為佳”(馬宗霍《書林藻鑑》卷七引歐陽修語)。蕭子云亦不例外,他在上樑武帝《論書啟》中説:“臣昔不能拔賞,隨世所貴,規模子敬(王獻之),多所歷年。”雖然他也説到自己“始變子敬,專法元常(鍾繇)”,但事實上“晚節所變,乃右軍(王羲之)年少時法也”(顏之推《顏氏家訓·雜藝第十九》“梁氏祕閣”條),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審美趣味。蕭氏以柔美為主要特徵的書法風格與李世民以骨力為主的書學祈尚相去甚遠,遂招致李氏惡評。鬼網鬼故事_

由於李世民的這段話中已經包含了對“春蚓秋蛇”的'解釋,所以,並沒有給後人的理解和運用帶來困難。宋·姜夔《續書譜·草書》:“唐太宗雲:‘行行若縈春蚓,字字如綰秋蛇。’惡無骨也。”又蘇軾《東坡題跋》卷四《題蕭子云書》:“唐太宗評蕭子云書雲:‘行行如紆春蚓,字字若綰秋蛇。’今觀其遺蹟,信虛得名耳。”又《蘇軾詩集》卷十五《和孔密州五絕·和流杯石上草書小詩》:“蜂腰鶴膝嘲希逸,春蚓秋蛇病子云。”又《蘇軾詩集》卷二十九《次韻米黻二王書跋尾二首·其一》:“秋蛇春蚓久相雜,野鶩家雞定誰美。”又明·趙宧光《寒山帚談·學力三》:“字法惡無骨。《書狀》雲:‘行行若縈春蚓,字字若綰秋蛇。’此主客不分耳。”又清·宋曹《書法約言·論草書》:“若行行春蚓,字字秋蛇,屬十數字而不斷,縈結如遊絲一片,乃不善學者之大弊也。”又清·姚配中《書學拾遺》:“凡作草,不得一概盤紆……不然則春蚓秋蛇而已。”所言率皆限定在“縈繞”和(或)“無骨”的含義上。

此外,有論者對“春蚓秋蛇”作了字面上的改動,本義不失。明·範欽《天一閣集》:“邇年陳、方、楊、馬草書視解大紳、沈文明、張汝弼尤怪誕,乃攘臂馳騖,説者以病丐偷兒、僵蛇曲蚓目之,然乎!”(《歷代書法論文選續編》,419頁)又明·豐坊《童子學程·草書》:“近時張東海之學,纏繞無骨,備死蛇結蚓之態。”又清·王澍《論書剩語·運筆》:“解得頓挫,斯能跌蕩。指如懸槌,筆如死蚓,豈有是處?”

如此明晰之義,竟有誤會者。考其所誤,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是以春蚓秋蛇為遒勁,例如,明·解縉《文毅集》卷四《草書歌》:“動如綵鸞紫鳳爭翱翔,勁如秋蛇春蚓各奔忙。”二是以為婉轉流動,例如,今人朱良志《麴院風荷:中國藝術論十講》:“筆斷意聯,線斷脈運,可以成一靈妙的空間,可盡春蚓秋蛇之意。”(51頁)纏繞無骨的春蚓秋蛇在這裏被用作藝術美的象徵,實在令人意外。

歷史的典故 篇14

馬紹,字子卿,濟州金鄉(今金鄉縣)人。歷任左右司都事、單州(今山東單縣)尹、提刑按察司僉事、刑部尚書、兵部尚書、參知政事、中書左右丞等官職。被元世祖稱為秀才。他關心民間疾苦,潔己奉公,不畏權貴,敢言直諫,有“清廉賢明”的美譽。

世祖初年,馬紹應詔入仕,授中書省左右司都事。後任單州尹,勤政愛民,得當地士民刻石讚頌。至元十年(1273),改山東東西道提刑按察司僉事,以賑災恤民為先務。至元十九年(1282年),皇上詔命劃隆興為太子封地,皇太子選拔總管,馬紹受召到京城,任刑部尚書。

馬紹為人廉潔剛正,與權臣桑哥多有鬥爭,曾力諫世祖行輕徭薄賦之政。一次,桑哥召集各路總管三十人,引他們上朝見皇上,想以催收賦税的多少來考定政績高下。皇上説:“賦税收齊了不把百姓財力榨盡一定不能做到。但朕的倉庫軍隊,難道少這些麼!”馬紹退朝到尚書省,追記皇上的訓示,交太史寫下來。有人建議增加鹽税,馬紹説:“如果不節制不必要的開支,即使把賦税加重幾倍,也不夠用。”事情只好擱置下來。

皇帝下詔書把京城一部分種苜蓿的官田分給居民,可是以桑哥為首的特權階層乘機據為己有。為堵馬紹之口,他們把一塊田地分給馬紹,馬紹卻堅決不受。桑哥想上奏請求把這塊地賜給馬紹,馬紹推辭説:“我沒有才能在官府做事,常擔心不能盡職盡責,怎敢希求分外的福分,而招致罪過!”桑哥垮台後,追查他曾行*賂的`人,找到他的賬本看,惟獨沒有馬紹的名字。桑哥後悔地説:“假如我早聽馬左丞的話,一定不會有今天的禍。”皇上説:“馬左丞忠誠廉潔令人尊重,讓他官復原職。”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元政府撤尚書省,馬紹改任中書左丞。元貞元年(1295年),中書右丞,兼江浙行省右丞。大德三年(1299年)改兼河南行省右丞。次年,死於任上。有詩文數百篇。

標籤: 歷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lishi/omyok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