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歷史 >

洋務運動的歷史作用

洋務運動的歷史作用

(1) 洋務運動的歷史作用。①洋務派集中力量優先發展軍事工業,發展若干民用企業,在客觀上對中國的早期工業和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起了某些促進作用。②開辦了一批新式學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學生,這是中國近代教育的開始。③有利於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也有利於社會風氣的改變。

洋務運動的歷史作用

(2) 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①洋務運動具有封建性。②洋務運動對外國具有依賴性。③洋務企業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提示:甲午戰爭一役,洋務派經營多年的北洋海軍全軍覆沒,標誌着以“自強”、“求富”為目標的洋務運動的失敗。

12、戊戌維新運動的興起

(1) 維新派倡導救亡和變法的活動。以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嚴復等為主要代表人物的資產階級維新派,開展了一系列宣傳維新的活動。

(2) 維新派與守舊派的論戰。①要不要變法。②要不要興民權、設議院,實行君主立憲。③要不要廢八股、改科舉和興西學。

提示:維新派與守舊派的這場論戰,實質上是資產階級思想與封建主義思想在中國的第一次正面交鋒。

(3) 百日維新。由於民族危機越來越嚴重,在維新派的推動和策劃下,光緒皇帝希望通過變法維新,來救亡圖存。1898年6月11日,他頒佈了“明定國是”諭旨,宣佈開始變法,在此後的103天中,接連發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史稱“戊戌變法”,又稱“百日維新”。

提示:戊戌維新是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

13、戊戌維新運動的意義與教訓

(1) 戊戌維新運動的意義。①是一次愛國救亡運動。②是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政治改革運動。③更是一場思想啟蒙運動。

(2) 戊戌維新運動失敗的原因和教訓。①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弱小。②維新派的侷限性:不敢否定封建主義;對帝國主義抱有幻想;懼怕人民羣眾。

14、辛亥革命爆發的歷史條件

(1) 民族危機加深,社會矛盾激化。

(2) 清末“新政”的破產。

(3) 資產階級革命派的階級基礎和骨幹力量。

15、資產階級革命派的活動

1894年11月,孫中山創建了第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立誓“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

1903年,章炳麟發表了《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反對康有為的`保皇觀點,強調中國人民完全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鄒容寫了《革命軍》,號召人民推翻清朝統治,建立“中華共和國”。陳天華寫了《警世鐘》《猛回頭》兩本小冊子,號召人民奮起革命,推翻清政府這個“洋人的朝廷”。

1905年8月20日,孫中山和黃興、宋教仁等人在日本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同盟會以《民報》為機關報,並確定了革命綱領。這是近代中國第一個領導資產階級革命的全國性政黨,它的成立標誌着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

16、三民主義學説和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

同盟會的政治綱領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1905年11月,在同盟會機關報《民報》發刊詞中,孫中山將同盟會的綱領概括為三大主義,即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後被稱為三民主義。

(1) 民族主義,即民族革命,包括“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兩項內容。

(2) 民權主義即政治革命,內容是“創立民國”,即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政治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民國。

(3) 民生主義即社會革命,指的是“平均地權”。

17、關於革命與改良的辯論

(1)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這是雙方論戰的焦點。

(2) 要不要推翻帝制,實行共和。

(3) 要不要社會革命。

提示:通過這場論戰,劃清了革命與改良的界限,傳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進了革命形勢的發展。

18、封建帝制的覆滅與中華民國的建立

(1)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宣告成立。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南京臨時政府是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性質的革命政權。

(2)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1912年3月,臨時參議院頒佈《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法典。

19、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1)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

(2) 辛亥革命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觀念開始深入人心。

(3) 辛亥革命給人們帶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4) 辛亥革命促使社會經濟、思想習慣和社會風俗等方面發生了新的積極變化。

(5) 辛亥革命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而且推動了亞洲各國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

20、武昌起義

武昌起義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打開了清王朝統治的缺口。

標籤: 洋務運動 歷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lishi/pw91v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