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其他 >

《認識周長》評課稿集錦

《認識周長》評課稿集錦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評課稿,評課是對照課堂教學目標,對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活動以及由此所引起的變化進行價值的判斷。怎樣寫評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認識周長》評課稿集錦,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認識周長》評課稿集錦

《認識周長》評課稿集錦1

吳老師的《周長的認識》一課,目標明確,設計有條理,再加上豐富的教學經驗,厚實的語言功底。所以老師看上去從容不迫,但是學生卻學得積極主動,學生時而獨立思考,時而合作交流,還有適時的展示彙報,使得課堂上呈現出濃濃的探索學習的氛圍。這節課學生興趣高漲,進行了充分的活動,並且在通過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算一算等方法,讓學生自主探索,在充分的體驗中,感悟到了周長的實際含義。教學過程比較好地體現了新課標的“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這一理念。具體説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點。

1、在豐富的生活背景上學習數學,建立概念。

活動是兒童感知世界、認識世界的'主要方式,也是兒童社會交往的最初方式。切實有效的數學活動能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為了確實達到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老師組織學生經歷了一個理解圖形周長的含義,探索一般圖形周長測量方法的過程。設計了許多活動,比如“直觀感知”層面上的説一説、摸一摸;比如測量周長活動,而且每種活動都有明確的目的,同時給學生提供了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究,體會了解決問題的方法的多樣性,也為下節課求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做好準備。

2、在一系列基本練習和變式練習中深化概念。

國小生思維正處於形象思維為主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思維過程對具體形象存在着依賴性。老師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了達標練習,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學生直觀認識了周長之後,通過描一描周長這一操作活動,拓寬學生對周長的感性認識,建立豐富的表象,進一步認識了周長的意義。讓學生興趣盎然地參與到練習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測量後計算平面圖形的周長時,學生出現了不同計算方法,體現瞭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並且為後面學習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3、注重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探索發現,是指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多種感官參加學習數學知識的活動。於是在學生對周長有了感性的認識之後,潘老師向學生提供充分的時間和空間,組織學生合作、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讓學生討論怎樣測量這些圖形的周長,以促進學生對周長意義的理解,並體現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尢其是體現了“化曲為直”的數學思想,而且又在此基礎上對方法進行優化,又提升了學生的思維。

《認識周長》評課稿集錦2

《認識周長》一課是在學生認識了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和正方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而進行設計的。該課時主要解決:什麼是周長、如何測量周長、利用周長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周老師根據學生實際和教材內容,合理設計教學活動,在活動中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親自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較好地完成了本堂課的教學目標。具體的説來,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一、讓學生在豐富的操作活動中建立全面、立體的周長概念。

《認識周長》是一節概念教學課。國小裏的數學概念往往根據學生的接受程度和思維特點,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揭示。周老師在教學“周長”時,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創設多個教學情境,通過豐富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在充分體驗、感悟的基礎上建立表象,認識周長,理解周長的實際意義。展示了概念課基本模式:概念的引入—概念的理解—概念的鞏固。

首先是概念的引入:

教師首先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了一個生動、有趣,童話情境——小螞蟻沿着樹葉的邊線爬的動畫情節。這一情境很自然地把學生從無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且緊緊圍繞什麼是周長這個教學目標,引導學生觀察時強調了以下幾個值得注意的地方:從哪兒開始,沿着哪條路徑,到哪兒結束。讓學生在看一看,説一説活動中,初步感知樹葉的周長。

接着是概念的理解: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本堂課,周老師始終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的動手操作貫穿始終,學生通過描一描實物圖片的周長,説一説什麼叫周長,判一判圖形的周長,找一找、指一指身邊物體所在平面的周長,學生在多樣的活動中獲得了豐富的感性認識,在體驗做數學的過程中,又把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活動之後學生對周長的概念理解更加全面、更加立體了。

在理解了概念的基礎上,教師又進入了概念鞏固運用的環節――測量並計算平面圖形的周長。教師還是讓學生通過摸一摸、量一量、算一算、圍一圍、滾一滾等活動,同時給學生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加深了對周長內涵的理解。

二、讓學生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的同時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在“測量並計算平面圖形的.周長”環節,教師有意安排了對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和樓梯形(不規則圖形)的周長操作測量。這裏有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探索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測量、計算方法。這一層次的活動,趨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學生從各自已有的知識背景與生活經驗出發,通過量一量,算一算,得出紙片的周長。第二層次是探究特殊圖形的周長如:圓形和樓梯形,對學生來説具有一定的挑戰性,。隨着活動的不斷深入,學生對周長的認識也趨於深刻,學生領悟到測量周長除了量以外,還可採用圍一圍,可以滾一滾、甚至可以把線段進行巧妙的平移轉化轉化,學生從中感悟到對不同圖形的周長的測量應該靈活地選擇測量工具和測量方法,而且特殊的圖形也有特殊求周長的辦法,策略是多樣化。在學生彙報交流的過程中學生通過比較、辨別和判斷,體會到“化曲為直”的數學思想和“轉化”的數學方法。

三、有效提問,成就學生的精彩。

在《數學教學建議》中有這樣一句話:問題的有效設計是推進課堂教學進程的關鍵。為了響應“精設課堂提問,提高課堂的實效”我對周老師《認識周長》所提的課堂問題進行了記錄和統計。周老師在本課的教學中一共提出了59個問題。我把這59個問題進行歸類統計,能引發學生思考的有20個,如:你發現了什麼?你是怎樣表示它的周長的?佔總問題的33.9%;為了促進學生更好地交流所提的問題有26個,如:誰聽懂了?方法不一樣的有嗎?佔總問題的44.1%;為了激發學生的情緒和組織課堂教學的問題有13個,如有沒有喜歡看動畫片的?對嗎?一起來看一下好不好?佔總問題的22%,從這樣的數據可以看出教師的課堂問題設計是有效的,正因為有教師較好的問題提出,引起了學生的思考,學生的想法的碰撞,也成就了學生的精彩。如在引導學生交流園的周長測法的時候,一生説可以把圓對摺,接着用2×一條邊的長就可以了,這些方法都是比較獨特化難為易的;在交流樓梯形的周長的時候一生説,把它拼起來是一個正方形,而且説想法的時候表達清晰,真的很精彩!

當然,在教學中有個別細節我有些想法:

首先細節教師的教學語言要更加準確。教師的提問在語氣上應該更加確定些?周長是長度的概念,如讓學生“指出生活中物體的周長”環節,讓學生把物體所在面的周長不僅指完整,而且説完整。

其次在“初步感知周長的概念”環節,讓反饋的時候可以做得更精緻些,讓學生説一説,你是怎麼得到圖形的周長的。

課堂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每節課堂上總會出現我們沒有預設到得的情況。正是有了這種遺憾,才是課堂教學的魅力所在。正是有了這種遺憾,才能讓我們不斷研究教學,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讓我們在學習中儲存知識、積累經驗,並認真反思自己的教學,把遺憾降到最低。

《認識周長》評課稿集錦3

覃老師教學《認識周長》一課時,是在學生學習了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來認識平面圖形的周長,也是後面學習計算平面圖形周長的基礎。

整節課中,潘琴老師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聯繫實際,通過觀察和實踐幫助學生獲得感性認識。並根據學生實際和教材內容,採用了以直觀演示為主的主要教學方式方法,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親自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種方法有機配合使用,很好地完成了本堂課的教學任務。

對學生而言,知識的獲取不是教師和教材直接給予的,而應在充分經歷數學的過程中逐步建構的。數學知識的.學習很多時候是枯燥的,特別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説,抓住每一個學生的心往往對整節課的成功與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節課中在課的開始,老師能從日常生活中搜集一些常見的圖形,接着創設了問題情境,驅動了學生饒有興趣地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來。先通過摸一摸,指一指過程讓學生初步瞭解周長的含義。接着再通過描一描,圍一圍,算一算等方法慢慢深入去探究,整個過程還算比較順利。在學生自主探索,充分的體驗中,感悟到了周長的實際含義。教學過程比較好地體現了新課標的“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這一理念。

在教學如何求周長的環節,設計了小組合作活動,我覺得這樣設計非常必要也非常有效,體現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通過豐富的數學課堂活動,讓學生自己感知周長的概念,將枯燥的數學知識,賦予生動的情境,在數學情境中讓每個學生親身經歷學習的過程,不僅學到知識,還學到了數學方法:量一量、圍一圍,滾一滾,培養了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認識周長》評課稿集錦4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我們小組老師經過集體評議,認為馮晶老師《認識周長》這一課,體現了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教師着力改變舊的教學方法,建立新的教學策略。課堂上馮老師努力為學生創設情境,誘發學生的好奇心,鼓勵學生大膽探究、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具體總結如下:

1、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感知材料

理解周長的含義,探索周長的計算方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是本節課應該達到的主要教學目標。為此馮老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識水平,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為學生的數學活動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感性材料。(如:樹葉、各種平面圖形、測量工具)課堂上充分發揮這些素材的作用,幫助學生直觀理解周長的含義,探索各種圖形周長計算方法,促進了學生空間觀念和思維能力的發展。

2、重視概念的建構過程,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是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在教學《周長的含義》時馮老師設計了“找一找、摸一摸、説一説”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把周長這個抽象的概念與生活中的具體事例、自己的實踐經驗聯繫起來,從而對周長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如:學生摸周長時,感受到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線是直的,有四條邊;而圓形的`邊線是彎的,是一條封閉的曲線。因為有了找、摸的體驗,便能清晰地認識周長的含義。讓每一個學生都體會到學習的快樂,體驗到獲取知識的愉悦。

3、彰顯個性,鼓勵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在探討各種圖形的周長的方法時,馮老師為學生創設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通過動手、動口、動腦,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去解決問題的策略,學生爭相發表意見,學生的個性在課堂上得到充分展現,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強,體現了“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一全新的教學理念。課堂上富有個性的評價,師生間、學生間的情感溝通,使學生的思維處於一種開放狀態,從而得出不同的測量和計算方法,不但使本節課的知識得到了鞏固、昇華,而且為後繼知識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總評:

在以上教學片段中,我們欣喜的看到了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充分體現,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用簡潔的語言激勵着學生。學生的情緒狀態、注意狀態、參與狀態、交往狀態、思維狀態、生成狀態均處於理想的狀態下,如果以學生的“學”來評價教師“教”的話,那麼這可視為一節成功的課。而這些都得益於我校對課題管理的實效性研究,在科學規範的課題管理制度下,我們每一位教師、每一位學生將成為最終的受益者。

標籤: 集錦 評課 周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qita/3wodn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