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其他 >

班會課評課稿4篇【優】

班會課評課稿4篇【優】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評課稿,通過評課,可以把教學活動的有關信息及時提供給師生,以便調節教學活動,使之始終目的明確、方向正確、方法得當、行之有效。我們應該怎麼寫評課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班會課評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班會課評課稿4篇【優】

班會課評課稿1

《感恩的心》主題班會,圍繞“感恩”設計、安排整個活動過程,全程體現了對學生心靈、情感的點撥和對學生愛的培養和教育。

一、主題選擇有針對性、實效性。

感恩教育永遠是一個不過時的話題,感恩教育更是一種以人為本、人情化的教育,是一種以德報德的道德教育。現在的國中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認為父母為自己所做一切都是應該的,對親情較為麻木,不懂得珍視親情,對師長、集體就更不會有情有義了,這樣的孩子將是危險的。基於此,牛老師選擇了“感恩的心”這一主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且符合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

二、情境設置真實、有效。

這節課,老師創設了多個真實、有效的情境:感受母愛、感恩故事、感恩調查、唱感恩歌曲、回報恩情等,讓學生體驗情感,體驗親情,觸動學生的心靈,達到了預期目的。

三、表現形式豐富多樣、有層次性。

本次班會活動表現形式豐富:講故事、現場調查、手語歌曲演唱、小品、做遊戲等,而且在過程的安排上有層次性。如通過講感恩故事、唱《感恩的心》、感恩調查等一系列活動後,再實施感恩大回報,水到渠成。

四、充分放手給學生,活動開展規範、有序。

這節班會活動安排有序,一環緊扣一環,真正做到了教師是傾聽者,點撥者,學生是主體。整個過程是學生主持、全員參與的過程,是學生真實的思想內化與生成的過程。

建議:這節班會課是教我們學生的.學會感恩的剛剛開始,前期的教育工作(準備過程)和即時過程後,不能忽視班會課的後續的教育過程,它是班級教育(德育)的進一步延續與發展。

班會課評課稿2

一、主題鮮活,觸發思考

現代社會,孩子們的節假日很多,因此如何有意義的安排假日,讓孩子們快樂享受假期,是家長及孩子最需智慧與理性的話題。今天我們三五班選擇《繽紛假日我做主》作為班隊活動的主題,富有時代氣息,德育導向明確,能引發學生的思考。

二、課堂開放,提升素養

本節班隊課向大家展示了一個真實的開放課堂。課前,通過調查,將孩子們的度假方式大致分為“蝸居一族”、“學習狂人”、“活動達人”三大類,課中,讓孩子們通過演小品、敲快板、講故事等方式,一起再現回眸生活中的真實;課後,再讓孩子們去關注節假日期間那些不和諧的現象,引發孩子們的思考。三個環節,讓我們看到了活動設計思路上的開闊與深遠,活動的終級目標不停留在課堂內容的獲得,而是借主題活動這個平台讓孩子去感受、去體驗,從而吸取心靈成長的正能量,升騰起對生活的熱愛。

除此之外,課堂的開放還體現在師生的對話交流上。根據孩子的年齡特徵及多維目標,充分挖掘了學生的才藝、表達、合作等能力。在整個活動思路上,我們看到活動的組織、評價、反饋、交流、討論、總結,很多時候都將主動權交給了學生,教師雖是活動中的一員,但角色定位也僅僅是參與者。這樣的課堂,我們看到了交流的'互動,看到了思維的碰撞,看到了情感的共鳴,看到了素養的提升。

三、情境真實,體驗自由

班隊活動,最終的落腳點是隊員心靈的體驗和感悟。在本次班隊活動中,就設計了一個很有情境的討論活動:六一端午節快到了,我們該如何來安排活動呢?有了前面環節的學習,孩子們有了明晰的認知目標,力。這堂課培養了學生健康的情趣,尊重了學生的心靈,豐盈了孩子的生命,為孩子將來理性而快樂的生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班會課評課稿3

一、 實習教學工作:

1、 聽課

實習開頭的兩週主要是聽課。在我的實習指導老師的安排下,我聽了兩位地理科任老師的新課。在聽課之前,我認真閲讀了教材中的相關章節,查看參考書和網上資料,並嘗試用自己的想法來如何上好這節課。聽課時,認真記好筆記,重點注意老師的上課方式,上課思路,並對比一下與自己之前想好的思路有什麼不一樣,好的有哪些,不好的有哪些,哪些最值得我向老師學習的,都要一一記下來。然後課後再認真回味一下老師這堂課,多做幾次反思,到底老師為什麼要這樣上。只有做好全面的功夫,才會讓自己的講課水平有所提高。除了開頭兩週聽課外,實習期間,只要指導老師有新課,我們都會積極去聽,只有不斷學習,才會不斷進步。

2、 備課

備課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編寫教案和試講。過了兩週聽課學習階段,在指導老師的安排下,我可以開始上新課了。每節新課之前一定要認真備好課,只有充分準備,在課堂上才會有底氣,才會有清晰的講課思路,講起課來才會更加流暢。備課的時候不是簡單地看教材,要查看不同的資料,梳理清楚這節課的內容,列出這節課有哪些重難點,哪些需要上課的時候特別解釋清楚。還要設計好上課思路,地理課到底要怎麼上,用什麼方式上好,怎樣培養學生的地理空間想象思維,課前要用什麼有趣的地理現象來導入,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的過渡銜接要怎麼做,這些都要一一充分準備,然後在教案上寫出來,當然為了節省時間,我們的教案寫的是簡案。之後還要根據教案為這節課做一個PPT,做的PPT要簡單明瞭,能夠讓學生容易接受,尤其是地理需要一些圖片,這些能夠很好的輔助課堂教學。最後,就是試講。試講是和我們地理實習小組四個實習生一起進行的。通過試講,然後大家一起評論,找出試講當中不足的地方,加以改進,避免在課堂上出錯。同時大家也一起探討要用怎樣的方式來上課才好,通過大家互相的思想碰撞,激發出更多新的東西,同時也學習到對方的優點。

3、 上課

當然,一切準備就緒之後就開始上課了。實習當中最重要的就是上課了,這是檢驗我們教學能力的時候,大學三年的專業學習與實踐鍛鍊,為的就是以後能當上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實習是讓我們初次嘗試真正成為一名教師到底是怎樣的。

很多時候,由於知道自己要上課,所以前一天晚上多數會因為緊張而睡不着。我知道,只有通過更多的鍛鍊,上更多的課,才能克服這些緊張的情緒,只有自己充分準備,充滿信心,才不會課前緊張,才不會害怕自己講得不好。

一進入教室,面對的是一班充滿求知慾的學生,這與在大學微格訓練面對的是自己的同學不一樣,這時候就是真槍實彈的上課了。同時指導老師也在後面聽課,這也會增加我一點緊張的情緒。上課時首先自己一定要面帶微笑,儀態端正地給學生講課。講課時根據自己之前設計好的教案和PPT,用自己的'方式一步一步清晰地講下去。講課思路不能因為緊張而不清晰,還要學會隨堂應變。教給學生知識的時候一定要講得清楚,讓學生明白,同時要讓學

生舉一反三,培養地理邏輯思維與空間思維。在我的課堂上,學生回答問題都很活躍,基本沒有發現不聽課或者課堂睡覺的學生,這一點讓我最欣慰。也許是他們對新老師有好奇心,有興趣吧,但是我能不能一直做到讓他們都感興趣呢?這就是考驗我教學能力的地方了。當然,我要學會一定的課堂控制能力,包括控制課堂紀律外,還要控制課堂時間,不要講得太快也不要講得太慢。指導老師何老師教導我們,如果課堂時間一時控制不好,那麼寧願講得慢,也要把知識點講清楚,我會記住的。

4、 評課

每上完一次課,指導老師和實習小組的同學會圍在一起評課。每一次評課,我都很期待指導老師會給我一個好的評價。結果不評不知道,老師一評就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裏了。根據指導老師的評價,我有以下不足之處:一是語言繁瑣,有時候打結,講到某些知識點的時候不會運用專業術語,語調起伏不大,面部表情不夠豐富,課堂有時候會顯得枯燥;二是課堂互動的時候,有時候自問自答,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少;三是知識點之間的過渡不夠好等等。當然,老師也給予很多好評,説我能夠把知識點都一一講清楚,課堂時間控制還好,思路也清晰等等。其實,我要學習的還有很多,聽過其他三位實習生的課堂表現,也發現有很多優點值得我去學習。作為一名實習生,初上講台,經驗尚淺,還有很多地方要學習改進,要多點向有經驗的指導老師多多學習多多請教,只有不斷學習與改進,才會取得更大的進步。

實習教學工作讓我體會到了要如何上好一節新課,深深地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教師的辛勞,也深刻理解了教學相長的內涵,使我大學學的教學理論變為教學實踐,使虛擬教學變成真正的面對面的教學。要想成為一位優秀的教師,不僅要學識淵博,其它各方面如語言、表達方式、心理狀態以及動作神態等等都是很重要的,我們要站在教育的最前線,真正做到"傳道、授業、解惑",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地理老師。

班會課評課稿4

《習慣養成,你我同行》主題班會評課稿 三店街宋寨國小 王冬生《習慣養成,你我同行》主題班會,圍繞“習慣養成”設計、安排整個活動過程,全程體現了在實踐中養成習慣,要不斷身體力行,使習慣成自然的培養和教育。

一、主題選擇有針對性、實效性。 “習慣養成”永遠是一個不過時的話題,在兒童時期養成的良好習慣,孩子可以受益終身;在兒童時期養成了壞習慣,就有可能終身受到傷害更是一種以人為本、人情化的教育。“習慣養成”更是一種習慣是一種長期形成的思維方式、處世態度的教育。現在的國小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認為父母為自己所做一切都是應該的,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這樣的孩子將是危險的。基於此,胡老師選擇了“習慣養成,你我同行”這一主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且符合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

二、情境設置真實、有效。這節課,老師創設了多個真實、有效的情境:生活衞生故事、飲食衞生故事、衞生習慣調查、學習習慣養成故事,習慣養成兒歌等,讓學生的習慣在有目的、有計劃的訓練中形成,在無意識狀態中形成,達到了預期目的。

三、表現形式豐富多樣、有層次性。 本次班會活動表現形式豐富:看視屏、講故事、現場調查、唱兒歌、做遊戲等,而且在過程的.安排上有層次性。如通過講習慣養成的 故事、唱《習慣養成兒歌》、衞生習慣調查等一系列活動後,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習慣,水到渠成。

四、充分放手給學生,活動開展規範、有序。這節班會活動安排有序,一環緊扣一環,真正做到了教師是傾聽者,點撥者,學生是主體。整個過程是學生主持、全員參與的過程,是學生真實的思想內化與生成的過程。建議:這節班會課是教我們學生的學會養成良好習慣的剛剛開始,前期的教育工作(準備過程)和即時過程後,不能忽視班會課的後續的教育過程,它是班級教育的進一步延續與發展。

以上就是我的班會課稿總結

標籤: 班會課 評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qita/567q7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