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其他 >

始作俑者是什麼意思

始作俑者是什麼意思

該成語出自《孟子·梁惠王》篇,"始作俑者,其無後乎"。舊説:"最早開始用木或陶等製作俑人來代替真人進行殉葬的人,引申為某種惡劣風氣的開創者",其實是從東漢趙岐以來的誤解,溥正做了糾正,本意應該指最早開創好的風氣的人。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歡迎大家閲讀!

始作俑者是什麼意思

成語解釋

【成語】: 始作俑者

【拼音】: shǐ zuò yǒng zhě

【解釋】: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製或陶製的俑人。開始製作俑的人。後泛指惡劣風氣的創始者。

成語典故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

謬誤糾正

對"始作俑者"的解釋歷來貶義很多,為什麼用陶俑替代真人殉葬會被視為惡劣風氣呢?真人殉葬是奴隸社會的野蠻習俗,用陶俑替代真人,是尊重生命的表現,也是社會的進步的表現,為什麼被孔子痛罵呢?我們接下來進行考證。

出處摘引

始作俑者一詞最早見於《孟子·梁惠王》篇:"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孟子轉述且史無前例地記載了孔子的這句話,至於孔子確曾説過,還是孟子的託偽之辭,已不能有定論。現代學者給出官方註解是,"那個最早發明用陶俑替代真人殉葬的人,大概不會有後代吧"。對"無後"解釋為沒有後代,是孟子其書的另一句話的影響,即"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否真應當這樣解釋,需要進一步考證。

前人註疏

歷史上曾有多位經學家作注,比如東漢經學家趙岐在《孟子注》中説:"傭,偶人也,用之送死。仲尼重人,謂秦穆公時以三良駒殉葬,本由有作傭者也。夫惡其始造,故曰此人其無後嗣乎"。此處趙歧才是開了"惡風氣之先",而作為後世"儒家正統"的朱熹試圖粉飾孔子的形象,在其《孟子集註》中説:"古之葬者,束草以為衞,謂之芻靈,略似人形而已。中古易之以傭,則有面目機發,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惡其不仁,而言其必無後也。"郭沫若則贊成朱熹的觀點,認為傭殉在人殉之前出現,孔子反對人殉,故追本溯源,反對傭殉,對始作俑者以痛罵。現代學界權威楊伯峻先生則認為:"古代最初用活人殉葬,,後來生產力漸漸提高,,一個人的勞動除了供給本人的必需生活資料以外,還有剩餘可供剝削,於是人才被稍加重視, 逐漸地不用來殉葬, 而改用土俑和木俑。從孔子這句話來看, 他是不明白這一歷史情況的。他卻認為先有俑殉, 然後發展為人殉。"楊伯峻顯然只更新了人殉還是傭殉先後的視角,解釋卻並沒有突破。那麼傭殉和人殉的先後順序是怎樣的呢?

殉葬制度考究

人殉制度形成於奴隸制國家建立之後,以商朝最盛,西周雖仍存在,然目前發現的大中型墓尚未見有十人數十人規模的,春秋時期減少的更為明顯。根據田野考古發現和一些文獻資料都可以説明,最早的傭是商代晚期貴族男子商?墓中的傭。從西周開始,才出現陶製或木製的傭,但並未形成制度。此後傭殉代替人殉的現象逐漸增多,只是好景不長,有些天子或諸侯受迷信思想影響恢復了人殉,以顯權力威望。

當代著名考古學家王仲殊先生《中國古代墓葬概説》中也談到:"商代統治階級的墓葬制度特點之一,是殺戮大量的人和牲畜殉葬。商王和大貴族的陵墓,殉葬者少則數十,多則一、二百人,他們包括墓主人的侍從、衞兵、各 種勤雜人員及完全供殺殉用的" 人牲 "。殉 葬人的身份和待遇各有不同,但都是墓主人的奴隸。""殺人殉葬的制度,在西周前期仍然很普遍,西周中期以後則稍為減退。但是,直到春秋戰國時代,在有些諸侯貴族的大墓中還是可以看到有人殉的情形。""殺人殉葬的情形在春秋晚期和戰國初期的一些大墓裏仍然大量存在。在曾侯墓裏,共有二十一人殉葬,她們都系女性青少年,當為墓主人的侍妾之屬。山東省臨淄的齊國貴族墓和芭南的營國貴族墓,也都有類似的殉葬人,後者除了侍女等人之外,還有專供殺殉的" 人牲 "。山西省侯馬的一些戰國中期的墓,規模不大,但也在墓的周圍埋着許多被殺的奴隸,他們往往戴有刑具。但是,總的説來,在春秋戰國時代,人殉的情形確比商代、西周少見了。在當時,用木俑和陶俑隨葬的風俗已盛。河南省信陽和湖南省長沙等地的楚墓,由於有較好的防腐設施,墓中大量的木俑能完好地保存下來。以俑隨葬,可以看作是人殉的替代。""

綜上材料,人殉在俑殉之前,足可否定趙岐、朱熹和郭沫若的觀點。

孔子思想聯繫

另有一些人試圖讓原有解釋説得通,認為孔子本意連傭都不應陪葬,因為是人形的,更別提用活人了。可這種解釋未免過於牽強,只不過像人而已,孔子也不至於罵他斷子絕孫吧?若此句真的是孟子引述孔子的話,孔子又豈會如此謾罵?綜合孔子的仁愛思想和宗法觀念都可以看出,隨口説出這麼一句詛咒的話,非但和他慎言篤行的思想不符,更與其仁者愛人仁愛待人的思想相悖。

詞義語法辮析

已有的解釋大多出於貶義,即使一些肯定的也顯得附會,究其原因大概是對"其無後乎"的解釋的分歧。其無後乎,《道德經》上雖有類似句子"其猶橐龠乎",然而古漢語中並沒有"其...乎"句式。"乎"用於句末則表示感歎或反詰,對那句話的解釋多用感歎語氣,並不能排除可以用反問語氣的可能。

有人做過考證,《論語》裏孔子也常罵人,罵子路"小人窮斯濫矣!",罵宰予"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罵季氏"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罵世道"觚不觚,觚哉!觚哉!" 等等,罵人而以"乎"結尾居然一例都沒有。以"乎"結尾的句子很多,但絕大多數是反問。《論語》第一句就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個"乎",都是反問的意思。還比如論語裏: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病閒,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且予與其死於臣之手也,無寧死於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於道路乎?"孔子罵子路是以"哉"或"也"結尾,而以"乎"結尾的都是反問語氣。這就相當於孔子告訴我們:"我罵人從不用容易引起歧意的'乎'結尾,而是用'哉'或'也'結尾,以"乎"結尾的.多是為了加強語氣的反問"。這一點至少可以説明"其無後乎"解釋作"他們都會該斷子絕孫!"是有爭議的,要麼並不是感歎語氣,要麼孔子並不是責罵的意思。

至於"無後",學者們將其作"後代"解釋,或許受孟子其書另一句"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解釋的影響。三不孝具體是什麼,孟子沒有點出,也是趙岐加上的"阿意屈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原文在《孟子·離婁》中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這裏"不告而娶為無後"顯然並不是不生養後代。此外,孟子雖未點明三種不孝,卻認可世俗中的五種不孝定義,即"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 ; 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 ; 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 ; 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 ; 好勇鬥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此一段另涉及的匡章"出妻屏子,終身不養焉""通國皆稱不孝",孟子對此卻持肯定態度,併為其辯解。可以看出在孟子觀點裏不孝的最深體現是"不顧父母之養",生養子嗣固然是孝的重要內容,但是盡心以贍養父母才是孝的根本。

此外,即使上述還不能説明"無後"的本意,即使用"沒有後代"解釋"無後為大"中的"無後",又怎麼能説此"無後為大"中的"無後"即彼"其無後乎"中的"無後"呢?古漢語中"後"有"子孫"的釋意,另有一義為"繼承"。《商君書》:"陷隊之士知疾鬥,不得斬首隊五人,則陷隊之士,人賜爵一級,死則一人後"。後為繼承之意。又如,《呂氏春秋·長見》"察今則可以知古,知古則可知後。"注:"來也。" 如果結合文意語境和上述論證,"無後"二字並非孔子斥罵其無子孫,而是哀歎"沒有了後繼者"。將那句話重新解釋則是,"那個最早發明用陶俑替代真人殉葬的人,沒有後繼者了嗎?"其實,孔子對這種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豐功偉績表示讚歎,只是哀傷這種偉績後繼無人。

情境帶入

不妨設想一下當時的情境:孔子看到春秋時一些諸侯又開始用人葬,這是禮崩樂壞的時代文明倒退的表現,於是緬懷制禮的周公,心裏雖有像周公那樣"為世界除蔽氣"的抱負,卻感歎壯志難酬。於是向天發問:"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這既是對禮崩樂壞時代的哀歎,也是對沒有英明的帝王拯救這個時代的哀歎,同時也是對自身有心救世卻沒有門路的哀歎。

如果這句話是孟子的託偽之辭,帶入孟子的話語環境也是合適的。"仲尼説:'那個最早發明用陶俑替代真人殉葬的人,難道沒有後繼者嗎?'因為像人所以用它可以使人免死,既然使百姓免於殉葬而死,又怎麼能使百姓因飢餓而死呢?"

結語

很多人或無心或有意理解為,孔子站在奴隸主貴族的立場贊成用人殉葬,這正符合了某些批斥儒家吃人思想的依據,代表傳統文化的孔子在世人心中的地位便遭到進一步扭曲。對先人原典的解讀,一字不通可能顛倒對先人的整體理解。

標籤: 始作俑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qita/5l4j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