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繪畫書法 >

書法教學反思通用15篇

書法教學反思通用15篇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書法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書法教學反思通用15篇

書法教學反思1

寫字課一方面繼承傳統的書法藝術,另一方面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作為大部分學生初次接觸毛筆,從興趣講學生不會高,準備工具較多,要求較嚴,效果較慢,學生出的成效不大,這將給教學帶來一定的阻力,因此,在教學中我總結了一些成功的經驗,優化教學過程進行教學。現對自己的教學反思如下。

1、教學從練習時段上講要有層次性,不能一刀切,關注學生的不同進步。有些學生有基礎,接觸練習過毛筆

一、二年,書寫,字形有一定的規範,這種學生的教學指導應加強學生對某書法範帖的筆形、字形研究,分析特徵,達到“形基本像”為準,學會易於把握的結構練習,觸類旁通,收穫必將較大。還有類學生剛剛拿起筆,像這類學生的學習規範要嚴,紮實基礎,圍繞基礎為重點,執筆方法,書寫姿勢,基本運筆,文房四寶準備收理等諸多方面,以養成習慣為主,訓練時要突出這些,才為今後學習打好基礎。

2、教學設計上體現出學得活,用得活,多學科交叉,增強學科趣味性。只講不練,只練不講,講講練練,要讓學生興奮有興趣是有困難的,這就要挖掘寫字課的藝術魅力來感染學生,課堂上提供大量的原帖欣賞,提高學生的鑑賞水平,把字的練習與語言文字的訓練有機的結合,這是我的教學的一大突破,比如找成語,組詞,説一段話,或一個故事,使學生對字形、字義的運用有個統一的認識。 因而,這樣的教學不顯得單一,學生的興趣將逐步增聚。

3、練有一手好字,就要有展露的機會,用得着才是最好的收穫。學校、教師要為學生創設機會,比如書畫大賽,校園打扮,或出幾期學生的書法週刊,創成學習的氛圍,這些都是好的平台。利用暑期搞書法沙龍,去參觀書法展覽,都有利學生的視野和書寫能力的提高,與課堂教學的結合才是一些好方法。

總之,毛筆寫字需要持之以恆的毅力,學生只要堅持就可以培養出一定的耐心力,有興趣才會主動的練,因此,重點在課堂的教學上是否有新的創意,是否較紮實的教學,學生的喜歡才是教師的最大的收穫,自己將不斷的探究教法和學法,吸收好的東西,學生才有更多的養料。

書法教學反思2

小論文書法教學不是單調、枯燥的“講練式”,而應在內容制定、環節設計、訓練手段、評價機制等方面讓學生全方位、全身心地投入。

一、教學過程重參與,豐富學生情感

書法教學活動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來完成,需要雙方互相協作,發揮各自的積極性。因此,學生不應只是消極被動地接受,而應積極主動地參與和投入。在每一課的書法教學中,始終貫穿着情感體驗,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是不可能學有所獲的。教師正確使用競賽機制,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從而使課堂充滿健康的競爭氛圍。競賽方式多種多樣,有班級中個人和個人的競賽,使學生“見賢思齊”;抓住學生渴望成為小組中的積極因素,為小組爭光的普遍心理,進行組間競賽,增強團隊疑聚力;自己前後的競賽,讓學生看到點滴進步,充滿自信;跟其他班學生競賽,進行“打擂台”遊戲,更使他們興趣盎然,情緒始終處於一種積極向上的興奮狀態。圍繞某一焦點問題進行思維火花的碰撞,在辯論中學會傾聽他人意見,容納他人觀點。在“小老師”的組織下開展合作學習,學會關心他人,感悟協作團結,凝成團隊意識。教學中,教師應鼓勵每一位學生全方位地參與,而不是某一環節的局部。

二、訓練手段重多樣,培養學生意志

訓練的嚴謹並不排拆手段的多樣化,相反,多樣化的訓練應以嚴謹為本,以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格。目前的家庭大多以獨生子女為主,這些小“太陽”常常表現出心理素質不健全的現象,如做事圖快而不仔細,遇到困難往往退避而不堅強面對,學習容易鬆跨而不積極進取等等。書法教學能調理學生的這些不良心理,它雖然緩慢,但卻是錘鍊學生心理品格的“良藥”。郭沫若早在1962年為《人民教育》題詞中就寫道:“培養中國小生寫好字,……這對養成習慣有好處,能夠細心,集中意志,善於體貼人。草草了事、粗枝大葉、獨斷專橫最容易誤事,練習書法可以逐漸免除這些毛病。”事實已經證明,書法有一整套嚴謹的書學法則,在書寫過程中如果不認真對待,往往會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所以,在書法教學中必須引導學生從一點一畫入手,認真地去研究、體味,一絲不苟地進行練習、比較,在掌握書寫技能的過程中毅力得以培養。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國小生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有意注意時間較短,教師應從學生特點出發,改變一味的“講練式”,依據所教內容的不同儘可能地豐富練習形式,如糾誤法、補筆法、嘗試法、書空法、比賽法等等。通過內容的調節和方法的變換,使學生始終保持練習的高昂情緒。

三、增強學生信心

寬泛的評價指標有利於學生在“自我陶醉”中自我激勵、自我發展、自我悦納。評價既是對學生學習結果的檢驗,更是對在學習過程中諸多體驗的交流,或知識點的掌握,或情感上的收穫,或某一點的感悟,或合作後的愉悦,均可作為評價內容。改變教師“一錘定音”式的評價法,讓儘可能多的學生參與評價,教師隨機引導、鼓勵學生的評價,促使他們形成良好、健康的心態。就其形式而言,有自評、互評、小組評、全班評等等。

正所謂:書山有路“巧”為徑,學海無涯“樂”作舟。苦樂交織,苦中有樂,在樂學中自覺地磨鍊意志。

書法教學反思3

開學這麼長時間了,我非常有必要靜下心來反思一下自己的書法課堂教學。我認為,書法課一方面繼承傳統的書法藝術,另一方面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 作為國小學生來説,基礎教育非常必要。大部分學生初次接觸毛筆, 從興趣講學生不會提高, 準備工具較多,要求較嚴,效果較慢,學生出的成效不大,這將給我的教 學帶來一定的阻力,因此,在教學中我總結了一些成功的經驗:優化教學過程進行教學。

現對自己的教學反思如下。

1、教學從練習時段上講要有層次性,不能一刀切,關注學生的 不同進步。有些學生有基礎,接觸練習過毛筆一、二年,(四、五年級)學生,他們對字形 有一定的規範,這種學生的教學指導應加強學生對某書法範帖的筆 形、字形研究,分析特徵,達到“形基本像”為準,學會易於把握的 結構練習,觸類旁通,收穫必將較大。還有類學生剛剛拿起筆,(三年級)像這 類學生的學習規範要嚴,紮實基礎,圍繞基礎為重點,執筆方法,書寫姿勢, 基本運筆, 文房四寶準備收理等諸多方面, 以養成習慣為主, 訓練時要突出這些,才為今後學習打好基礎。

2、教學設計上體現出學得活,用得活,多學科交叉,增強學科 趣味性。只講不練,只練不講,講講練練,要讓學生有興趣是有 困難的,這就要挖掘寫字課的藝術魅力來感染學生,課堂上提供大量 的原帖欣賞,提高學生的鑑賞水平,把字的練習與語言文字的訓練有 機的結合, 這是我的教學的一大突破, 比如找成語, 組詞, 説一段話, 或一個故事,使學生對字形、字義的運用有個統一的認識。 因而,這樣的教學不顯得單一,學生的興趣將逐步增聚。

3、練有一手好字,就要有展露的機會,用得着才是最好的收 獲。我們要為學生創設展示的機會,比如書法大賽,校園打扮-----書法優秀作品展,創設學習的氛圍,這些最好的展示平台。利用暑 期搞書法沙龍,去參觀書法展覽,都有利學生的視野和書寫能力的提 高,與課堂教學的結合才是一些好方法。

總之,毛筆寫字需要持之以恆的毅力,學生只要堅持就可以培 養出一定的耐心力,有興趣才會主動的練,因此,重點在課堂的教學 上是否有新的創意,是否較紮實的教學,學生的喜歡才是教師的最大 的收穫,自己將不斷的探究教法和學法,吸收好的東西,學生才有更 多的養料。

書法教學反思4

1、對於本課的重點筆畫豎彎鈎的彎鈎曹全碑隸書寫成捺的變化,事先估計不足,沒有進行示範書寫,導致生練習時習慣按楷書方法書寫,浪費了寶貴的練習時間。同時對易錯的字“境”左短右長、左須在右約中間往上處及“由”曹全碑隸書豎短橫長的佈局特點,沒有加以提醒、忽略了讀帖細節的培養。

2、在備課設計時設想不全面,事先估計不足,曹全碑隸書“造”的告撇、橫作一筆連寫,寫成豎折,多數學生由於不需我示範,不是很清楚曹全碑第一筆是撇,第二筆是橫,連作一筆寫成豎折的變化,還是按照楷書習慣寫。我在巡視、指導中發現後,馬上及時指出、示範。由於事發突然,舉例説明突然思維短路,常見的這樣處理的字只想起了朱字,像常見的生、牛、攵等都想不起來,沒能給學生提供更多範例積累。

3、給學生練習的時間太長了!沒控制好!安排不合理!導致最後的作品展示、欣賞、評價環節時間很倉促。哪些作品能展示出來,作為學生學習的楷模,也因時間倉促,有很多好作品未完成而無法有選擇地展示。每種幅式的作品根據展示地方的大小可以展示多少幅,事先也沒有具體、詳細的策劃好,造成作品展示的整體效果有點凌亂。

4、由於拍錄像課,過於相信學生在鏡頭前會表現得很好,疏忽了在巡視學生練習過程中執筆姿勢的檢查、強調、糾正,造成了鏡頭中有兩生執筆姿勢嚴重不規範的失誤!

書法教學反思5

書法教學可以讓學生了解到歷代書法家勤勉勵志的故事,培養青少年持之以恆,刻苦學習的優良品質。

教師在書法教學時,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心態和書寫習慣。學習書法貴在“心靜”,情緒煩躁、心神不定,是寫不好字的。王羲之説:“夫欲書者,先於研墨、凝神靜思、預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動、令筋墨相連,意在筆前,然後作字。”

寫大字時,要求書者站立、身直、挺胸、懸臂、懸腕、兩足平放、呼吸勻和、專心致志,不允許有其它雜念要求。書寫者善於巧妙的運動人體內氣,經過身、臂、肋、腕達到筆尖,這樣才能產生優美的線條和筆力。

尤其是寫小楷,要求極高,需要很強的視力、腦力、體力;同時心、眼、手高度協調,做到精力充沛,甚至在較長的時間裏不吃不喝,不能走動。

漢字是由點、橫、撇、捺、鈎、折等基本筆畫組成,沒有筆畫就沒有書法美。教師可以從字的基本筆畫、結構、用筆、用墨、章法等方面指導學生練習。要想把字寫好,就得下功夫,從一筆一劃學起;要想掌握字位置、長短、粗細以及運筆的輕重、緩急、速澀,字態的險與穩、欹與正,用墨的濃與淡、濕與枯,要做到這些,就要培養學生一絲不苟,持之以恆的學習態度。

我在書法教學中,時常利用古今書法家刻苦練習書法的事蹟,教育感染孩子們。“書聖”王羲之為了寫好字,常常到池塘邊觀察鵝在水中的姿態,由於經常洗刷毛筆,門前的池塘都成了墨池;他為了得到道士手中的大白鵝,為他寫《黃庭經》。王獻之為了學習他父親的字,寫盡千缸水,他母親卻説“只有一點像羲之”。還有當代“草聖”林散之半生磨難的事蹟,讓古今書法家們一個個感人的故事感染我的學生們。

總之,義務教育階段的書法教學不僅是一種素質教育,同時滲透着德育教育。學生通過書法學習,能很好地瞭解中華民族的歷史及燦爛的民族文化,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更加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書法教學反思6

中國書法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為漢族獨創的表現藝術,被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等,書法課教學反思。規範、端正、整潔地書寫漢字,是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基礎。經過將近半個學期的書法教學工作,反思有做得比較好的方面,也有很多今後需加強的方面。

一、觀察。

我時常告訴學生要想把字寫好先得學會看字,也就是所謂的觀察。字形觀察是認識事物的基礎。我首先會把字規範地寫在黑板上貼的米字格中,然後指導其仔細觀察每個字的構字特點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加深學生對字的理解及印象,培養他們養成一種良好的觀察習慣。

二、示範演示。

示範是寫字教學的先導。在指導學生整體認知之後,我在黑板上示範,向學生展示寫字的全過程,邊演示邊講述,指導學生認真觀察,仔細領會,悉心模仿筆畫運筆,熟練掌握筆順規則,體會漢字的造型美,教學反思《書法課教學反思》。

三、訓練。

訓練是寫字教學的關鍵,也是寫字課堂教學的重點。我示範演示之後,學生對字的字形、筆畫、運筆、筆順,從整體到部分,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在此基礎上,我指導學生開始寫字。我首先指導學生的坐姿、握筆的姿勢及方法,並時時提醒學生。對不正確的姿勢和方法,隨時糾正。然後讓學生按描紅—-臨摹——練寫的步驟進行書寫。學生書寫時,我巡迴指導,隨時提醒學生每個字每一筆在米字格中的位置、運筆方法。對於部分學生我手把手地教,手把手地寫。發現有共性的問題,如筆畫不到位,結構不合理,筆順不正確,都要及時矯正,重新示範。

寫字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及在今後的教學中需要加強的有:

一、培養學生濃厚的寫字興趣。

在寫字教學中,尤其是在寫字的起始階段,教師要採用多種手段去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我想今後要從以下幾方面培養學生的寫字興趣。

1、經常講一些古今著名書法家刻苦練習的小故事,以此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

2、隨時展示或傳閲學生寫得好的習字本,給予表揚和獎勵。

3、開展優秀作業展覽,組織寫字比賽等等。

二、滲透美育,指導學生把字寫得更美。

要努力指導學生把寫字延伸為感受美和創造美的過程。學生對審美有了一定的認識,在求美中才能獲得寫好字的強大推動力,使整個書寫過程真正做到眼到、心到、手到,每練一遍都能追求一個更高的標準。久而久之,學生就能寫出正確、端正、整潔、具有一定美感的字。

書法教學反思7

硬筆書法開課有一個多月了,回顧這段時間的教學,我有待提高的地方太多,硬筆書法課教學反思。總結如下:

(一)自己的備課太籠統,沒有成綱。備課的實效性太差,沒有明確的導向。沒有發揮備課的真正作用。備課本的項目背的不全,教後反思的太少。備課太形式,新穎的教學過程太少,即無新意。

(二)教學計劃上交的不及時,教學反思《硬筆書法課教學反思》。教學計劃與課堂教學內容有出入。

(三)課堂時指導練習的太少。組織學生不到位,個別同學練習得太快,沒真正用心的練習。

根據以上出現的錯誤,以後的特色課要從備課、課堂等教學環節提高。具體措施:

(一)備課要備詳案,真正發揮備課的時效性,每節課教下來要認真反思。多設計新穎的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課堂上,要多指導。多板書做示範,組織學生做好練習。有鼓勵的教學,把臨摹的好作品、進步大的全班展示,並張貼到硬筆書法教師的牆上,以鼓勵學生的上進心。

(三)要多向老教師學習硬筆書法的教學方法,多學多練。

書法教學反思8

寫字教學雖然不是一個年輕的話題,但把寫字單獨開闢為一門特長功課確是我們學校的一項創新舉措。如今學校在全校安排了專門的硬筆書法班,從基本筆畫到間架結構,循序漸進,系統完整,學生學得輕鬆有趣,教師也教得得心應手,大大提高了寫字教學的質量。

在這幾個月的特長班教學實踐中我結合國中年級學生的特點讓學生主動快樂地寫字,由於剛剛進行寫字教學,我們從基本筆畫開始教學,每個類型學習後我趁熱打鐵,安排學生及時的描紅臨摹,在他們練習的過程中,我提醒學生注意寫字姿勢,儘量做到“三個一”,並不停地巡視,幫助他們糾正握筆姿勢,個別指導範寫,用紅筆幫其描出豎中線。適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學生興趣很濃,寫得十分投入。

知識來源於生活,植根於生活。根據國中年級學生特點,加強知識與生活的聯繫是激活課堂、鞏固知識的一個有效方法。左右結構的字左右部分相碰的地方筆畫要注意穿插、謙讓,這樣整個字結構才好看。就同做人一樣,教育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也要懂得互相謙讓,這樣才能和諧相處。

在評價時,我採用“點面”結合的方法及時反饋和評議學生的練習情況。所謂“點”就是抓住幾份有代表性的作業師生共同進行評述,引導學生從結構、筆畫兩個方面入手,肯定成績,指出不足。所謂“面”就是讓學生同桌或小組交流習字本,人人動腦,互幫互學,逐步提高他們的觀察力、鑑賞力以及審美情趣。評議後,學生自己再糾正,加深體會,提高練寫質量。

當然,“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在課後我們也及時認真聽取了許多同學科的老師的點評,覺得這節課還有很多地方可以改進,比如:課堂可以更鮮活一點,添加自編謎語、兒歌,利用體態動作演示法,觸類旁通法等等。我深信:只要不斷的實踐就能發現問題,引發我們的思考,從而使我校的寫字教學盡善盡美!

書法教學反思9

在基本筆畫教學過程中,回顧自己整個過程及教學思路,有令人回味之處,但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更需要我去琢磨、去挖掘、去研究。

課前,我已做了充分的準備,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來精心備課。我在導入部分這一環節當中,以欣賞優秀作品導入,目的是想通過名帖欣賞,充分展示我國書法藝術的魅力,讓學生增長一些書法常識,進一步瞭解書法、喜歡書法,從而培養學生對書法的興趣,開闊學生的眼界,提高書法鑑賞水平。

在範字講解中,我努力讓學生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形體美。通過老師的板書、講解、指導漢字的不同寫法及結構安排,使學生能夠將文字寫得更加勻稱美觀。我覺得這也是一種德育的滲透,讓我們的學生都來熱愛祖國文字,都來寫好祖國文字。但不足的是,學生在寫時,老師應播放優美的音樂。這也是陶冶情操,淨化心靈的一種體現。在以後的寫字教學中,應得以體現。

雖然説,已經是四年級的的學生了,但是在學生練習書寫的時候還是發現不少學生的坐姿不正確,所以教師巡視指導學生書寫的時候不能忘了強調學生的坐姿,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但在集體評議這一環節中,教師應該多注意一些集體評價方式,可以生生評議、師生評議等等。這一點兒老師忽略了。有待於在今後的寫字教學中多思考、多謀略、多探究。

總之,漢字是中國文化的根,把中國字寫得規範漂亮,這是最起碼一箇中國人應該作到的。把學好漢字納入課程當中,進行寫字教育的目的,不僅是讓學生練出一手好字,同時也是已寫字常規為手段,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主動活潑、主動發展。

所以,在今後的寫字教學中,我還要努力,深入研究,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下功夫:

一、觀察字型。觀察是認識事物的基礎。指導學生觀察字型,讀準字音,把讀與寫結合起來,加深學生的印象。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二、示範演示。示範是寫字教學的先導。在指導學生整體認知之後,教師在黑板中的田字格中範寫,向學生展示寫字的全過程。邊演示邊講解,字的結構及筆畫名稱。

三、訓練操作。訓練是寫字教學的關鍵,也是寫字課堂教學的重點。在示範演示之後,學生對字的字型、筆畫、運筆、筆順,從整體到部分,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在此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開始寫字。

書法教學反思10

新的學期開始了,我深深地為學生的學書法的熱情所感動,也為學生的畏難情緒、半途而廢而憂慮,現在覺得有必要培養學生學書法的良好習慣、意志品格。郭沫若同志曾經説過“培養中國小生寫好字,把字寫得合乎規律,比較端正、乾淨,容易認,這樣養成習慣有好處。” 現在的國小生決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從小受家庭溺愛,養成了“小皇帝”、“小公主”的性格,普遍具有嬌氣、懶散、任性、自私、孤僻等缺點,同時他們心理素質較差,經不起挫折,遇到困難往往畏縮不前信心不足。教師可在書法教育中通過有意識的循循善誘,多談心,多講書法家小時侯刻苦學書的故事,多講有關書法的奇聞趣事,調動其積極性,展示其作業,肯定其進步。運用鼓勵其積極與他人切磋、交流等手段,逐步督促、誘導其培養出吃苦耐勞、堅忍不拔、善始善終,樂於和他人友好相處,注意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等好習慣。總之,在書法教育中,通過正確的教育、誘導、鼓勵、肯定等手段,能夠使學生克服枯燥單調的心態,潛心於書法練習。當國小生處在心平氣和,專心致志臨寫的狀態之中,久而久之,在培養專注學風的同時,他的心理特質會漸趨成熟、穩定,原先可能存在的浮躁、馬虎等缺點也會得到很好的糾正、克服,從而有效地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堅強的意志品格。

從古人學習書法來看,古人作書以通身之精神赴之,每晨起,令書童磨墨滿硯池,以供一日揮灑,數十年如一日。如“智永學書積年,禿筆入於翁,一翁皆容數石,後埋於地,號“退筆冢”(尚書·故實);明初書家宋克“社門染瀚,日費千紙,逐以書名天下”;鄧石如“每日昧爽起,研墨盈盤,至夜墨盡,寒暑不綴”(包世臣〈〈藝舟雙楫〉〉)。古人能力學不倦,而後名世。今人學書也不能避此而另尋蹊徑的。

書法教育中,一項基本的內容就是培養學生持之以恆地練習某一字體的規範。這種練習需要從量到質的保證。如學生每天在校練習三十分鐘,回家再堅持半小時。不論是寒冬臘月,還是烈日酷暑,自始至終地堅持着。其學習過程是一個不斷感知,不斷認識,不斷實踐的過程,是不斷反覆提高的過程,也是國小生自己親身體驗的過程。反覆讓學生在認識堅持意志對學書重要性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正反的意志表現來親身感受。這種長期反覆磨練,也伴隨着良好行為習慣,

意志品格的產生鞏固。而學校的興趣小組的學生、教師、家庭,由於種種原因,老師很難要求學生在量、質上保證。

書法教學反思11

書法,它能陶冶人的性情,給人以美的享受。學習書法並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經過長時期的艱苦練習方才可能有所收穫。古人云:“書者玄妙之技也。”所以,要讓這些以前幾乎沒有接觸過書法或剛接觸書法的國小生對書法產生興趣、在學習中有所領悟、有所進步,那就更困難了。我認為困難主要體現在:

一、興趣不足:

真正的書法興趣並非憑空而來,而是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書法實踐,並對書法的基本理論有所瞭解後,才會逐漸產生。書法學習最初往往要從最簡單的基本筆畫開始臨習,這樣的臨習是很枯燥、很乏味和很艱苦的。但學習書法就必須要經過這段時期的臨習,就像嬰兒學走路,首先學會站起來是最簡單的,也是最重要的。由於許多同學對一筆一畫都有嚴格要求的基礎筆法興味索然,有的同學甚至乾脆放棄,或是找藉口經常請假,交作業時隨便應付或乾脆不交,在學書法的第一階段敗下陣來。

二、積習難改:

有很多國小生在以前的寫字過程中,執筆、姿勢、認真程度等方面都無形中形成自己的一套寫字的特性,並且還有些學生未受到規範的寫字教育,正處於不良的寫字習慣中。俗話説:“習慣成自然”,一旦不良的習慣形成,就很難改正。就如:有些學生臨習碑帖時,在老師的叮囑下,剛提起筆來練習時,姿勢還是規範的。但過一會兒後毛病都出來了,有的學生在不注意中就把毛筆當硬筆來執,或是整個身子都扒在寫字枱上……要糾正這些不良的習慣,對剛剛接觸書法的國小生來説非常困難。

三、不夠專心,不肯吃苦:

學書法如同學做人,要求誠懇、嚴謹、認真、一絲不苟,不能馬虎,不能草率,對任何一個細小的筆畫或一個動作,都要認真處理。然而,對於練習時喜歡講話,精神不集中,姿勢不規範的學生,需要改正這些壞習慣時,就有些人不願意吃苦下功夫了,隨便翻開碑帖就隨意臨寫,淺嘗輒止,甚至有些學生連碑帖都沒有打開就亂圖亂畫了。這樣的學習效果當然不好。

四、缺乏觀察:

國小生在臨習過程中常出現這樣的情況:臨寫前不讀帖,臨寫時不認真看貼,有的看一筆寫一筆,寫得生硬做作,有的甚至純粹抄字。他所看到的,只是一個什麼字,至於筆畫、結構如何,他都視而不見。這便是缺乏觀察的主動性所造成的。這種學習方法是事倍功半的,長此以往,學生還會喪失對書法學習的信心,從而對此失去興趣。

基於以上幾點在書法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困難,結合我校“五步六動教學模式,我的對策如下:

1、激發興趣:

我國教育學家程頤提出,“教人未見其趣,必不樂學”。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國小生書法藝術的教學過程中,激發興趣是頭等大事。由於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們的教學目標不應定得過高,應以學生的長期發展為目標,培養學生的學書興趣,讓學生樂在其中。那麼,我們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興趣,讓其感受到樂趣呢?我認為可以在以下幾個環節進行嘗試:

(1)課堂激趣,在書法教學中間經常給學生講一些通俗,生動,有趣的小故事。如書法家勤學苦練的故事及學習書法的重要意義等。雖然有的學生並不完全理解,但是可以讓學生知道書法藝術可以陶冶美的心靈,給人以美的享受;學好書法,將給自己以後的學習、生活、工作帶來極大的'方便和樂趣。與此同時再適當插入一些理論知識,等等,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不知不覺的學到知識。

(2)環境薰陶,在書法教學環境中佈置複印放大的所學碑帖,創設濃厚書法古典氛圍。適當地把學生優秀的作品或練習展示出來,增添學生的自信與自豪感。把一些比賽通知粘貼出來,鼓勵學生踴躍參加。

(3)融洽關係,與學生交朋友,不居高臨下,讓學生結對拜師,共同進步。

(4)舉辦展覽,給學生布置諸如臨摹展、創作展等小型系列展覽,並給學書成績優秀者及時的表揚。

(5)組織活動,組織學生經常參賽,因為賽前學生的訓練興趣特別濃厚。

2、培養自學能力:

古人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任何學習都是從一點一滴學起,日積月累,積少成多。學習書法更是如此,所以,在書法教學中不應該求快、多,而要力爭少而精。只有讓學生養成每天臨帖的習慣,持之以恆地學習,日後才能學有所成。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學不好書法的,最終只能半途而廢。同時教師要努力幫助學生克服急於求成、驕傲自滿的情緒,擺脱急功近利的心理。因為這些不良習慣都是學生習書過程中的攔路虎。另外因為書法的範帖很多,在學習的時候應該博採眾長。但是在學生的臨帖過程中,不可朝三暮四,見異思遷,一帖沒學好就改換其他字帖,這樣只能學一帖,扔一帖,最後哪一帖也沒有學好。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堅持按照選帖、讀帖、臨帖、出帖的教學方法,要求學生持之以恆,專攻一帖,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保證學生學書過程中不走彎路。從中不斷提高學生的臨帖能力和自學能力。

3、培養審美能力:

書法的審美特點主要體現在形式的變化中。書法無論在點畫上,還是結構上,章法上都是變化着的。如果失去了變化,千篇一律,就失去了書法藝術的美感。如音樂中的節奏變化等其實都是類似的道理。書法教學不但要使學生認識點線各處形態及其變化之美,而且要讓學生領會點線在書寫動態中所顯示的節奏韻律美。

書法教學反思12

一、反思教學的進程

1、教學前:《〈蘭亭序〉與書法文化》這一課題,基於其本身為“研究性學習”,存在着教學重點的靈活性,學生研究範圍的廣闊性。但作為課堂教學,尤其作為公開課而言,必須有突出的、明確的、單一的教學重點,我在試講前的構思,將其重點定為“書法鑑賞能力的學習”。顯然,認真考慮,便能發覺這作為一節課的課堂要求,容量太大,遠遠超出了教師和學生所能駕馭的範圍。在備課中逐漸認識到這點的不足後,進行了適當的調整,選擇了“書法鑑賞能力”中最能體現精髓同時也較易為書法知識不豐富的學生所能入門的一環——從書家情感看書法藝術創作。

2、教學中:整堂課由環環相扣,循序漸進的問題貫穿而成。教師將學生引進網絡環境,引導其感受濃郁的書法文化氛圍,體會書法創作的書家情感,根據教師提出的一系列問題,學生自主搜索與書法文化相關的信息資料,然後分小組進行交流協作學習,並以口頭表述的形式展示交流成果。為了深入理解書法藝術與作者創作情感的複雜關係,體會文章京味語言,教師藉助書法名作——蘇軾《寒食帖》及散文《天真濃情〈寒食詩〉》,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氛圍中,真正實現了調動起學生感性與理性的聯繫思維,在這種聯繫中,使學生容易受到情感的震動,他們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受到書法藝術美的薰陶,達到“潤物細無聲”之效。

3、教學後:《蘭亭序》是偉大的藝術作品,也是文學作品,我在教學中尚不能完全從個人理解的角度給予學生嶄新的理解,這是明顯的不足。無論是文學思想的感悟,書法藝術的體味,我相信,若能從授課教師潛心的、傾注了個人情感的品鑑中向學生闡述各種精華,就學生角度而言,將受益甚大。

二、反思教學的內容

1、教學理念的反思:這個課題的提出費了一番周折。

(1)、公開課作為教師展現教學構思與教學手段的平台,大多數老師往往選擇有所借鑑並且尚可發掘的課題,這樣的課題有前人的多次嘗試,無論是成功或是失敗,都可借鑑;同時,它不應是被挖掘殆盡的名篇,因為那種課題雖有助於研究水平的提高,但供發揮的餘地太少,在構思時不免陷入束手束腳的尷尬境地。我尤其對於後者的體會頗深,這是我在前次公開課吸取的教訓。

(2)、由於本學期公開課的時間安排較早,可供選擇的篇目尚多,我在初步構思時,是相對於前次公開課選擇的現代散文,計劃準備一篇文言課。當瀏覽課本時,我注意到本冊書中出現頻率較少的“綜合性學習”,這是課內學習的延伸與拓展,課本編寫者的初衷,是想用這一部分的學習,引導學生觀察語言、文學和中外文化現象。我也意識到,由於這些部分在課本中所佔比例小及其開放性的不易控制的特點,許多老師在教學中簡談或索性略過。然而這一部分,卻正是今後,在學生們離開語文課本後,最迫切需要的綜合能力。這些綜合性學習專題,圍繞語言、文學、文化三個方面設計,能讓學生從習以為常的事實和過程中發現問題,培養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

(3)、決定了從綜合性學習着手後,範圍便大大縮小了,本冊書只有兩次研究性學習,我選擇了學生較為陌生的課題——《〈蘭亭序〉與書法文化》。首先,《蘭亭序》作為中國書法史上的創作頂峯,應屬於學生認知範疇的重點;其次,書法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應在學生心中形成其應有的位置。

2、教學行為的反思:

(1)、書法藝術是高雅藝術,與時下的通俗感受截然不同。要求高一學生在45分鐘內理解並掌握某種鑑賞能力,難度較大。關於書法的系統學習,更適合於較長時間的研究性學習。這樣能避免淺嘗輒止。

(2)、網絡課對於我而言是首次嘗試。我在試講及公開課中都注意到:首先,學生在課堂上過於關注電腦,而忽略了教學者的狀況,令我不甚適應;其次,學生面對龐大的知識載體——網絡,注意力較易分散的狀況也使我重新看待網絡媒體與語文學科的融合及矛盾現象。

3、教學藝術的反思: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是篇不落俗套、格調清奇的文章,同時也是是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書法作品。中國書法作品是中國傳統文化最精妙、最富有文化內涵的一種。對於書法文化的簡要了解有助於我們提高自身的審美素質。中國書法史上有許多不可多得的傳世精品,每幅作品都賦予了書家真摯濃烈的情感。漢字書寫乃至書法藝術已在青少年中日益淡漠的現象應引起大家足夠的深思。本次教學本着拓展學生們文化知識領域的目的進行教學探討,應當不必諱言的説,這一嘗試是成功的。部分同學已改變了原先對書法藝術領域的漠視淡然或一知半解。教師創設的富於感情色彩的情境能使學習變成一種自在、愉快的情感交流活動。知識、能力、智力、情感多方面的培養糅合在一起,才能得到和諧發展的整體效應。

書法教學反思13

寫字教材經過全體參與人員的辛勤勞動,終於付梓。回想一個個難眠之夜,不勝感慨:要編寫一套使用價值較高的教材是多麼地不易啊!

我們這套教材共5冊,一至四年級依次使用一至四冊,五六年級共同使用第五冊(六年級行書教材今後再進行編寫)。教材主要分為筆畫和100個高頻字、字根字兩個方面的教學內容,然後添加了關於漢字結構、書寫原則等內容,高年級教材還設計了部分拓展內容。筆畫練寫貫穿全年級,主要目的是通過充分的訓練,形成一定的技能,達到心、手合一,使筆畫書寫規範美觀。100個常用字的練寫,一年級寫前20個,二年級寫前40個,三年級寫前50個,四年級寫前80個,五六年級全寫。主要目的是通過對這些字的精寫精煉,掌握書寫的基本方法和規律,進而舉一反三,寫好其他常用字。

教材也是很好的習材,就學寫常用字部分而言,每一課分為“筆畫”,“讀一讀、想一想、寫一寫”(學寫生字,複習熟字),“比一比”,“背臨”等四個內容,其設計既方便講解、討論,又有助於學生直接練習。較之配套國家課程的寫字教材,實用性增強了很多。

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運用簡明易記的口訣、形象直觀的圖示引導學生讀帖,讀出豐富的體味;注意掌握從描摹到臨寫到背臨的過程,強調既記在眼裏,又刻在心中,最後達到用在手中。

書法是具有多重功能的,書法課的意義不言而喻。作為上好書法課的憑介,這套教材必將發揮很好的作用。

書法教學反思14

中國書法,被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作為中國特有的傳統藝術,承載着中國歷史文化。規範、端正、整潔地書寫漢字,是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基礎。

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首先注重引導學生對字體的觀察,尤其是字的整體形態、字的間架結構、字的偏旁組合、字的重心與特徵等,字形觀察是認識事物的基礎,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

在教授書寫的過程中,引導他們在觀察的基礎上嘗試書寫,注重突出筆畫的特徵表現,引導學生理解下刻意練習。當然必要的示範還是很重要的,我會結合書法多媒體教學軟件,

示範筆畫和行筆的技巧等,一般會向學生展示寫字的全過程邊演示邊講述,指導學生認真觀察,仔細領會,模仿筆畫運筆,熟練掌握筆順規則,體會漢字的造型美,刻意展示書寫細節問題,答疑解惑,這樣能使書法教學的效率提高。

在課堂時間安排的分配上,以學生理解基礎書寫為主,挑出主要的問題集中講解,因為書法課只有四十分鐘的時間,學生們物品準備儘量放在上課鈴聲之前,這就要提前三到五分鐘去班級領學生帶到書法教室,收拾書法用品需要十分鐘,講授5~10分鐘,書寫20~25分鐘,評價展示作品五分鐘,整個課堂安排還是非常有序而緊張的。

書法教學是學校日常教學的一部分,課堂上的理解與書寫是比較淺顯的,課後的不間斷的練習是讓自己書法不斷進步的很重要的一部分。

書法教學反思15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難。”在我以前的識字寫字教學中,雖然也注意讓學生輕鬆主動地識字,但方法還是死記硬背的佔多數,為了完成識字任務,多寫多念是一貫的做法。這樣一來,寫字教學往往變得淡而無味,達不到預想的效果。如今學校安排了專門的書法課程,從基本筆畫到間架結構,循序漸進,系統完整,學生學得輕鬆有趣,教師也教得得心應手,大大提高了寫字教學的質量。

一、觀察比較,探索規律

在引入新課時,我通過讓學生觀察三個“脱”字,比較三個字當中哪個最漂亮,從而明確漢字間架結構的重要性,激起學生學好漢字的慾望。接下來在講授三種不同類型的左右結構時,主要是觀察豎中線和左右兩邊的位置關係,把課堂探索的空間留給學生,讓他們主動識字。這樣做,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更能讓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更深刻。

二、描紅臨摹,及時鞏固

每個類型學習後我趁熱打鐵,安排學生及時的描紅臨摹,在他們練習的過程中,我提醒學生注意寫字姿勢,儘量做到“三個一”,並不停地巡視,幫助他們糾正握筆姿勢,個別指導範寫,用紅筆幫其描出豎中線。適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學生興趣很濃,寫得十分投入。

三、聯繫生活,滲透德育

知識來源於生活,植根於生活。根據低年級學生特點,加強知識與生活的聯繫是激活課堂、鞏固知識的一個有效方法。左右結構的字左右部分相碰的地方筆畫要注意穿插、謙讓,這樣整個字結構才好看。就同做人一樣,教育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也要懂得互相謙讓,這樣才能和諧相處。

四、多種評價,激發興趣

在評價時,我採用“點面”結合的方法及時反饋和評議學生的練習情況。所謂“點”就是抓住幾份有代表性的作業師生共同進行評述,引導學生從結構、筆畫兩個方面入手,肯定成績,指出不足。所謂“面”就是讓學生同桌或小組交流習字本,人人動腦,互幫互學,逐步提高他們的觀察力、鑑賞力以及審美情趣。評議後,學生自己再糾正,加深體會,提高練寫質量。

當然,“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在課後我認真聽取了各位老師的點評,覺得這節課還有很多地方可以改進,比如:課堂可以更鮮活一點,添加自編謎語、兒歌,利用體態動作演示法,觸類旁通法等等。我深信:只要不斷的實踐就能發現問題,引發我們的思考,從而使我校的寫字教學盡善盡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shufa/g434k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