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繪畫書法 >

國小硬筆書法的教案3篇

國小硬筆書法的教案3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硬筆書法的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小硬筆書法的教案3篇

國小硬筆書法的教案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包含長橫、長豎、撇、捺的漢字的書寫規律,寫好例字。

2.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觀察、比較的能力,在例字中歸納書寫要領,根據要領書寫與例字類似的字。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對傳統書法藝術的傳承意識和責任感,發展個性,陶冶情操,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

教學重點:

掌握包含長橫、長豎、撇、捺的漢字的書寫規律,寫好例字。

教學難點:

學生在例字中歸納和總結書寫的要領。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中國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古老的漢字承載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作為國中生要寫好硬筆行楷字,從書法技法上講,關鍵有兩條。一是筆畫,即要掌握好自然連帶這一最基本的.筆畫組合規律;二是結構,即要掌握筆畫之間的搭配、布白。總的來説,寫好筆畫是為結構服務的。因此,歸根到底是要寫好結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

習漢字中的獨體字的寫法。

二、複習舊知:

1.檢查上節課的作業情況。

2.檢查學生握筆姿勢及坐姿。

三、出示例字,分析結構,授之寫法。

1.出示例字,分析“十” “千” “上”的書寫規律。

教師提問:“十” “千” “上”有什麼共同的地方?(學生回答)教師提問:書寫這類例字時,在結構和筆畫上我們要注意什麼?(討論)

教師總結:一般這樣的字在書寫時要讓它橫平豎直,這樣結構比較穩重———穩定原則。

拓展例字:“丁”、“幹”、“王”、“士”等。

2.嘗試練習,鞏固寫法。

練習:“十”、“千”、“上”、“丁”、“幹”、“王”、“士”的寫法。

(1)學生練習

(2)交流探討

(3)展示和評價

3.出示例字,分析“人” “火” “央”的書寫規律。

教師提問:“人” “火” “央”有什麼共同的地方?(學生回答)教師提問:書寫這類例字時,在結構和筆畫上我們要注意什麼?(討論)

教師總結:有撇有捺的字,撇捺的長度可能不同,但是撇捺的角度一般是對稱的,而且撇捺的末端右邊在同一條水平線上———對稱原則。

拓展例字:“八”、“九”、“冬”、“大”等。

4.嘗試練習,鞏固寫法。

練習:“人” “火” “央”、“八”、“九”、“冬”、“今”、“大”的寫法。

(1)學生練習

(2)交流探討

(3)展示和評價

四、欣賞和評價。

每組選一到兩名寫得最好的學生作品,展示,其他同學共同參與評價。

五、課堂總結,培養信心。

漢字是當今世界上最為獨特的一種文字。它的背後,是中華民族獨特的思維方式。漢人的思維方式具有經驗綜合性特徵,它傾向於對事物作經驗的整體把握。傾向於讓步,中和,這些思維特點都在漢字中有所體現。俗話説,“字如其人”,字寫得好,更要我們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去實踐,真正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六、佈置作業:完成兩幅楷書作品。

國小硬筆書法的教案2

一、組織教學:

穩定學生情緒。

二、講授新課:

臨摹,是學習書法的第一步,是習字過程的必經階段。但從學習的目的來説,卻不能以此為止境。

在初學的時候,總是越摹越不對,越臨越不像,甚至無意再臨摹下去了。不如干脆自己來個創造吧!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因為,古代優秀的書法作品,是積累了很多年和無數人的寫字經驗(直接地學習和間接地學習)而創造出來的。

所謂創造,並不是憑空出現,而是在繼承了前人的經驗以後,再進一步發揮個人的創造性。只能是由學習中間達到熟能生巧,融會貫通,然後可以自出新意,變化筆法,別具形體,創造出自己的獨特風格。

要知道號稱“書聖”的王羲之,也是從艱苦的實踐和體驗中成長起來,不是生來就是大書家的。

1、摹法:

(1)描紅:初學寫字,要先描“紅模”。

紅模是印好的紅字範本,用墨筆照樣填上;填得多了,手就熟了,對於每個字的形體,在心中手上都能有個大概。

(2)摹書:把油紙或其他透明而不浸墨的紙,罩在碑、帖上面來摹寫,古人叫作“響拓”。

初學寫字不先摹寫,就不容易入手,如用透明的紙蒙在上面,筆隨影寫,練習久了,字的結構自然就會寫好,所以“對臨”(是對着碑、帖臨寫的意思)之先,應從摹寫開始,可以事半功倍。

2、臨法:

(1)方格臨寫: 凡是臨寫楷書,要用有方格的紙來臨,這是為把字體大小、筆畫長短排列勻稱。將碑、帖放在對面或旁邊,看一字,臨一字。

(2)去格臨寫:如臨行、草書,應用無格的紙,就其行筆連接的地方,注意臨寫;所以用無格的紙,是為了免受拘束。

(以上兩種方法都算作“對臨”。)

(3)分臨:就碑、帖中筆畫最清楚無缺損的字選擇一個,把這一個字分拆開來,看它一點一畫的安頓,學它的結構;再看它每一點、一畫的起止轉折,學它的筆法。每天一字,至多三、五字,不可貪多。

(4)空臨:古人學習書法,隨時隨地都能用功,就是用一枝竹筷或用手指代筆,坐着無事,畫沙、畫地;睡在牀上,畫被、畫腹;甚至書空作勢,只要胸中具有碑、帖字體的筆畫結構的印象,用指畫空臨,也可以收到效果。

(5)背臨:平時將所臨寫的碑、帖,熟記心中,臨寫的時候,將碑、帖合起來,照它的筆法、結構,揹着摹仿,寫完之後,用原碑、帖來對照,如果發現有不對的地方,隨時重寫更正。凡經過更正的字體,印象較深,以後便不易忘記,能收到較大的效果。

3、摹臨法: 同時摹臨:先用透明不滲墨的紙,將所要臨寫的碑、帖摹出,然後用較薄的紙,罩要摹本上,再對照碑帖臨寫出來。既摹之後,對於結構、筆法已經大概明瞭,再加臨寫,形體和精神,更可以結合起來,這對於學習書法是很有益處的。

從前王羲之説:“始書之時,不可看其形勢,一遍正手腳,二遍得形勢,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以遒潤,五遍益加抽拔,如其生澀,不可便休,兩行三行臨之,為取滑健能,不計其遍數。”(《筆勢論》)他所説的一遍正手腳,是説寫第一遍的時候,要先把字的手腳端正起來,手腳就是字的筆畫,橫、堅、撇、捺之類,先把它擺端正了;第二遍得形勢,形勢就是每個字的'形體,因為第一遍,只能將手腳安放端正,不暇注意全體,到了第二遍就應該注意每一個字的整體位置;第三遍微微似本,既在第一遍端了手腳,第二遍注意到整體結構,現在第三遍就應該求其稍微像原本了。

這是專指結構而言,到了第四遍,就是應該注意筆法的時候,所以説:“加以遒潤”。“遒”是運筆沉着有勁,這是説運筆不論方、圓,筆畫總要挺拔;“潤”是筆墨秀健不枯槁的意思,行筆太快,墨氣不勻,寫出來的字,乾燥枯焦,當然不會秀潤;行筆太慢,筆畫滯肥,墨氣鈍澀,這樣“潤”倒“潤”了,卻以不“遒”,就像一個胖子徒有虛肉,不見筋骨,臃腫無力;行筆應該是不快不慢,從容運行,寫出字來,不肥不瘦,自然會秀潤有勁;最末寫到第五遍,已經到了熟能生巧的火候,所以説:“益加抽拔”。

“抽拔”的意思,就是筆能提得起來(在新學寫字的時候,筆是塌在紙上,提不起來的。),靈活運筆,縱橫揮毫。

如果運筆還是生澀,則並末達到純熟,仍要多寫,不得計較遍數。以上是指練字的一個階段來講的。

寫到某一階段可以達到某種程度,逐步深入逐步提高。只要按步就班地學習,自然會有成功的一天。

俗話説:“字無百日功”,就是説,要經久不斷的練習,才會見到功效。

4、讀碑、帖法: 上面所説摹、臨的方法,是學習書法必經的階段,決不可少的。而幫助摹、臨,使得進步更快,還有讀碑、帖的一種方法。我們在不臨寫的時候,把碑、帖攤開來對它的一筆一畫,以至字體的結構變化仔細端詳。

其次,再研究它的筆法,對它的起筆、住筆和運筆中間的轉折,都一一加以領會。這樣,對於臨碑、帖是有極大幫助的。

三、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臨、摹的方法,知道了臨、摹是學習書法的必經之路,也就是要繼承傳統,只有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才能有所創新,所以我們要努力學好書法基本功。

國小硬筆書法的教案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硬筆字的歷史,掌握包含長橫、長豎、撇、捺的漢字的書寫規律,寫好例字。

2.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觀察、比較的能力,在例字中歸納書寫要領,根據要領書寫與例字類似的字。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對傳統書法藝術的傳承意識和責任感,發展個性,陶冶情操,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

教學重點:

掌握包含長橫、長豎、撇、捺的漢字的書寫規律,寫好例字。

教學難點:

學生在例字中歸納和總結書寫的要領。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漢字書寫歷史文化。

中華文明是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之一,中國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古老的漢字承載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硬筆書寫是中國書法的源頭和母體,作為書寫工具,毛筆的大量出現和使用是秦代以後的事,先秦時期,中國書法都是硬筆書法。根據文獻考證和實物對比,甲骨文、金文、篆、古隸、秦隸等書體都可判定為硬筆書體。

字體,又稱書體,是指文字的風格式樣。如漢字手寫的楷書、行書、草書。中國文字有篆、隸、草、楷、行、燕六種書體。每種字體中,又根據各種風格,以書家的姓氏來命名,像楷書中有歐(歐陽詢)體、顏(真卿)體、柳(公權)體、趙(孟頫)體等等。有一種字體,卻不是創始人的姓氏,用朝代名來命名,這就是宋體字。現在也指技術製圖中的一般規定術語,是指圖中文字、字母、數字的書寫形式。

作為中國人,要寫好硬筆行楷字,從書法技法上講,關鍵有兩條。一是筆畫,即要掌握好自然連帶這一最基本的筆畫組合規律;二是結構,即要掌握筆畫之間的搭配、布白。總的來説,寫好筆畫是為結構服務的。因此,歸根到底是要寫好結構。

設計意圖:引領學生養成高雅的審美情趣,增強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和文化的理解,提高他們的文化品位)

二、出示例字,分析結構,授之寫法。

1.“永”永字八法,是中國書法用筆法則。以“永”字八筆順序為例,闡述正楷筆勢的方法:點為側,側鋒峻落,鋪毫行筆,勢足收鋒;橫為勒,逆鋒落紙,緩去急回,不可順鋒平過;直筆為努,不宜過直,太挺直則木僵無力,而須直中見曲勢;鈎為趯(tì),駐鋒提筆,使力集於筆尖;仰橫為策,起筆同直劃,得力在劃末;長撇為掠。起筆同直劃,出鋒稍肥,力要送到;短撇為啄,落筆左出,快而峻利;捺筆為磔,逆鋒輕落,折鋒鋪毫緩行,收鋒重在含蓄。相傳為隋代智永或東晉王羲之或唐代張旭所創,因其為寫楷書的基本法則,後人又有將八法引為書法的代稱。

2.出示例字,分析“十” “千” “上”的書寫規律。

教師總結:一般這樣的字在書寫時要讓它橫平豎直,這樣結構比較穩重——穩定原則。

拓展例字:“丁”、“幹”、“王”、“士”等。

3.嘗試練習,鞏固寫法。

練習:“十”、“千”、“上”、“丁”、“幹”、“王”、“士”的寫法。

(1)學生練習

(2)交流探討

(3)展示和評價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描仿、對臨活動中實踐,培養思維和創造能力,提高寫字的質量和速度,並能在書寫中有自己獨特的表現)

4.出示例字,分析“人” “火” “央”的書寫規律。

教師提問:“人” “火” “央”有什麼共同的.地方?(學生回答)

教師提問:書寫這類例字時,在結構和筆畫上我們要注意什麼?(討論)

教師總結:有撇有捺的字,撇捺的長度可能不同,但是撇捺的角度一般是對稱的,而且撇捺的末端右邊在同一條水平線上———對稱原則。

拓展例字:“八”、“九”、“冬”、“大”等。

5.嘗試練習,鞏固寫法。

練習:“人” “火” “央”、“八”、“九”、“冬”、“今”、“大”的寫法。

(1)學生練習

(2)交流探討

(3)展示和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幾種不同字例的書寫練習,及時鞏固寫法,增加練筆次數,進一步激發學生練習書法的興趣。)【書寫時提醒學生注意書寫姿勢。】

三、總結

漢字是當今世界上最為獨特的一種文字。它的背後,是中華民族獨特的思維方式。漢人的思維方式具有經驗綜合性特徵,它傾向於對事物作經驗的整體把握。傾向於讓步,中和,這些思維特點都在漢字中有所體現。俗話説,“字如其人”,字寫得好,更要我們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去實踐,真正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shufa/v79yg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