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音樂 >

《快樂的節日》音樂教學反思範文

《快樂的節日》音樂教學反思範文

  《快樂的節日》教學反思一

這篇課文以歌曲《快樂的節日》的歌詞為內容,描寫了一羣活潑可愛的少先隊員愉快渡過自己節日的動人場面。內容生動活潑,充滿了節日氣氛,語言優美。通過學習對學生進行珍惜今天,熱愛生活,憧憬未來的教育影響。上完課後,我對本節課的過程進行了教學反思。在《快樂的節日》的教學中,我的意圖是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尊重學生主體的學習需要,讓學生讀題、讀文後提出問題,並以此來組織教學,試圖用學生自己想了解的問題鈎住他們的好奇心、求知慾,使學生的學習成為一個自覺、自願的心理渴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從而培養學生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和問題意識。

《快樂的節日》音樂教學反思範文

但上完課後,我甚感沮喪和困惑。課堂教學為什麼會不理想呢?首先,對教材特點把握不透。課文是一首詩,詩不同於一般記敍文,時間、地點、人物之類的──敍述清楚,詩講究意象,想象豐富,跳躍性比較大,理解時較多地依賴學生的想象和對語言的感受力,應該説學習時比一般文章更困難一些。對於生活閲歷淺、語言感受能力還不強的二年級學生來説,尤其如此。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更應該利用音樂、圖象、語言等多種教學手段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台階,讓他們一步一步走入詩中,讀詩、聯想、悟情。第二,對學生能力估計不足。對於二年級的孩子來説,他們不具備一定的閲讀能力,還需要老師引導着,在老師的幫助下慢慢走入課文,逐步完成與文本的對話。而我未作引導就把整首詩“扔”給學生,學生未深入感悟課文,又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提出問題,問題當然是成堆的。

雖説這一偏高的要求在二年級開始滲透也未嘗不可,但既是培養質疑問難意識,就應在學生提問的基礎上作指導,然後師生共同對問題作歸併梳理,確定本堂課着重解決的目標,再圍繞目標在教師引導下深入學習。而不是不顧學生實際、課堂教學的時間限制一個勁地鼓勵學生提問,然後又讓學生讀文後討論逐個解決。第三,對教學理念理解不深。讓學生在讀題、讀文章後提出一些想了解的問題並以此組織教學,確實是一種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培養質疑問難意識的好方法。但是,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質疑的意識並不意味着一定要以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教學。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説:有的方法,在甲地是鮮花,在乙地可能是毒草。也就是説,沒有一種教學方法是萬能的,都有其適應性和侷限性,只有在適應的條件下,才能顯示其效果和威力,否則,便會黯淡無光。

所以,教學本課時,教師應該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繼續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反覆讀詩,喚起生活經驗,在教師的語言引導下自讀自悟,領會詩意,然後把詩編成故事講給大家聽,最後也可進行質疑問難。這樣操作也同樣能體現自主性、培養質疑問難意識,還更富有情趣。如此看來,教學理念從書本從教師的頭腦走到課堂,關鍵在於教學方法的選擇,而這必須基於實際情況:包括學生情況、教學內容、教師情況;理念在課堂上的體現方式不是唯一的,不在形式,更在實質。

  《快樂的節日》教學反思二

本詩是兒童歌曲《快樂的節日》的歌詞,詩歌內容貼近兒童生活,語言生動形象,旋律歡快、活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一點不假。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課堂教學就成功了一半。所以,在課伊始,我以這歡快、活潑的旋律導入新課,孩子們立即被這音樂所吸引,有的學生能邊聽邊做動作,積極性比較高,然後讓學生帶着對文本的'喜愛之情進入到課文的學習中去,他們的學習熱情當然很濃。

教學中,理解課文第三小節的時候,我和孩子們一起暢談自己的理想,接着再引申到我們應該感謝祖國什麼?這樣做,是為了降低學生對理解文本的難度,應該來説,理解這篇課文對二年級的孩子來説是有點難的,但是為了感悟其中之意思,我儘量把問題提得簡單一些,在簡單易懂的基礎上再提高些,這樣,減少了課堂冷場的局面,所以,在課堂上,孩子們給了我較滿意的答案,他們説,因為祖國給了我們寬敞明亮的教室,有這麼美好的環境,我們應該感到自豪,有的説因為祖國能讓我們吃飽穿暖,天天開開心心地學習,這時,我就補充説,是啊,祖國媽媽給了我們那麼好的學習環境,我們現在用的課本就是免費教材,就是祖國媽媽給我們的,所以,我們應該好好學習,珍惜一切,通過聯繫實際讓學生覺得祖國媽媽給我們的是看得見,摸得着的。從而突破了這個句子的理解,起到了較好的效果。

當然,我覺得這節課上還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如在閲讀、感受、體驗課文時,還需要讓學生更深入地去讀課文,去感受課文,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應多給孩子體會與理解,讓他們真真切切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inyue/31366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