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音樂 >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15篇)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音樂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15篇)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1

這些年我一直從事國小的音樂課教學工作,自己深深地體會到,要搞好國小的音樂課的教學,必須做到:

一、提高認識,加強對國小音樂課的重要意義的認識,改變過去的對國小音樂課不重視的偏見,必須認識到,當今的素質教育,絕對離不開國小的音樂課教學。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的音樂課的學習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讓人們普遍認為:國小的音樂課的教學是國小階段的必不可少的學科,對學生走向今後的社會生活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注重音樂課教師的培養,上級教育行政部門應該有計劃的根據農村音樂課教學的需要,急需培養或培訓一批合格的國小的音樂教師,以滿足農村國小音樂課教學的需求。

三、現在的國小的專職音樂教師,在原有的基礎上,要進一步學習提高,豐富自己國小音樂課教學的相應的知識,從而,提高國小音樂課的教學質量。

四、教師需要根據不同年齡的學生特點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合理安排音樂課堂的教學時間,以更好地集中國小生有效的精力,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更好地參與音樂課的學習。

五、搞好國小音樂課的社會實踐活動,積極參加有益的社會課外活動,如:歌頌“五一”國際勞動節的演唱會,積極參與“六一”兒童節的音樂會,“七一”黨的生日活動,從而使國小生真正認識到國小音樂課在社會活動中的作用。從而調動國小生積極參與社會有益的文化娛樂活動。

總之,只要我們不斷鑽研,大膽探索,虛心學習,在國小的音樂的教學中一定會取得優異的成果。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能理解勞動的愉快,並用輕鬆愉快的聲音邊唱邊表演《理髮師》。

2、認識沙錘,辨別其音色並能用探索似的學習掌握其多種演奏方法。

教學重點:用輕鬆愉快的聲音表演歌唱。

教學難點:用探索式的學習掌握多種演奏方法。

教學準備:電子琴、錄音機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開始部分:

1、 聽音樂進教室。

2、 複習上節課內容。

二、基本部分:

1、 導言。

2、 表演《理髮師》

(1) 完整地聆聽歌曲。 提示:歌中唱出了什麼?你的心情如何?

(2) 復聽歌曲: 提示:你感到這首歌適合跳舞還是適合走路?選擇一個圖,並隨着音樂試着做一做。

(3) 教師可選擇一組學生,用打擊樂隨着歌曲錄音敲擊。培養學生積極參與的意識。

3、 編創與活動:

(1) 本課的編創與活動安排了一個看圖編詞並進行讀拍的練習。教師可指導學生分別拍擊兩條節奏,説出各是幾拍子的。

(2) 分小組看圖編詞,用蜜蜂和鳥的聲音編創模聲襯詞,也可編創詞組。

(3) 指導學生用打擊樂為自編的帶詞節奏敲擊,可擊節拍,也可擊節奏,提示學生敲擊出音的強弱。

三、結束部分:

小結。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3

第四單元

《採山謠》

三課時

教學總目標

1、在“視、聽、唱、動”的活動中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景,體驗秋天豐收之後的樂趣,從而表達對秋天喜愛之情。

2、演唱《溜溜山歌》,欣賞二胡獨奏曲《八月桂花遍地開》,河北吹歌《打棗》初步瞭解中國民歌的表現形式,產生對民族音樂的興趣。

3、能根據自己的想象,創編歌詞,創編畫面,創作遊戲,嘗試創作的樂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4、初步掌握全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時值。

教學思路

本單元用“歌謠”串聯一些民歌、民間音樂和童謠,讓學生感受秋天的美麗,體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用演唱歌曲形式,使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喜歡民族音樂;用感受二胡獨奏曲的形式,是學生了解二胡和河北吹歌,喜歡它們的獨具魅力的演奏風格。在音樂活動中,讓學生學到一些基礎的音樂知識。發揮學生的想象力,給學生營造一個自主學習的氛圍。

教學內容

唱:《樹葉兒飄飄》《秋天紅豔豔》《溜溜山歌》

聽:《八月桂花遍地開》《採山謠》

動:音樂遊戲“誇秋天”

教學重點

選擇情緒的方法處理歌曲

教學難點

初步掌握全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時值。

第一課時《樹葉兒飄飄》

教學目標

1、學唱《樹葉兒飄飄》,學生能用優美、動聽的歌聲表達對秋天的喜愛之情。讓學生參與對歌曲的創造、表現和體驗,在“視、聽、想、唱、動”等綜合音樂活動中感受到秋天的美麗。

2、在聆聽中感受、生活中表現、創編中發展。

3、讓學生初步掌握和認識全音符時值。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用抒情的美好的聲音表現喜愛秋天的心情。

2、嘗試結合美術來表達對秋天的喜愛。

教學過程

一、感受音樂激發興趣

1、導語

(請一位同學用二胡演奏一段樂曲,放一段二胡樂曲)

你們知道他演奏的是什麼樂曲?(簡介二胡的構造、性能,並模仿二胡演奏姿勢)

2、聽錄音:播放二胡獨奏《八月桂花遍地開》

師:誰能告訴大家,這段音樂表現了什麼內容?什麼情緒?(通過視、聽、討論,加深對作品的感受)

3、在次播放樂曲,請同學聽着音樂,哼唱旋律,模仿二胡的姿勢演奏。

4、第三次播放樂曲,教師帶領學生扭秧歌步,用動作來感受樂曲所表達情緒。

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師:這首樂曲描繪的是什麼季節?你們眼裏的秋天是什麼樣的?(學生思考後回答)

2、(出示畫面,樹葉飄動的情景)

師:樹葉兒飄呀飄,盪到了天空。你們猜猜,誰會看它?

3、聆聽鳥兒飛翔的音樂,隨音樂律動。

4、(請一位同學上台模仿燕子飛舞的動作,教師彈奏,學生活動,教師朗讀歌詞)同學們,你們模仿螞蟻和小魚的動作。

5、你們能不能設想一下,它們看見飄落的樹葉後會做些什麼?

6、教師範唱

三、參與學習寓教於樂

1、(出示歌詞)教師再次範唱

2、練習重、難點:切分音“53?

”“32

?”跳進“3-5”“1-5”及結合歌曲結束部分,認識全音符。

3、跟琴輕聲模唱,音要唱準。

4、分角色進行配樂朗頌歌詞

5、學唱歌曲:師生合作、分組、分角色等進行演唱。

四、情感表達體驗樂趣

1、教師準備樹葉道具,供學生使用,分組按角色進行情景表演。

2、各組彙報,相互評價

3、佈置家庭作業:

在美麗的秋天裏,你喜歡什麼?是果園的水果?動物園的動物?

公園裏的花朵?------請同學們根據自己喜愛,把它畫在書上,課後給大家説一説,另外,希望同學們利用休息時間到公園、郊外尋找一些樹葉,經過自己剪貼,製作一幅精美的藝術作品,為它選上一段音樂,或配上幾句歌詞。

五、課後小結

第二課時《秋天紅豔豔》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大膽、自信地演唱歌曲《秋天紅豔豔》,從中表現出愉快心情、唱出美麗的秋天。

2、啟發學生利用自己的手、腳、嘴等身體部位為歌曲伴奏,即興編創動作進行歌唱表演等。

3、音樂遊戲“誇秋天”

教學重、難點:

1、能大膽、自信地參與創編、表演。

2、能用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秋天紅豔豔》

3、讓學生在音樂活動中,感受到秋天的美麗。

教學過程

一、活動展示

1、同學們,我們用動作和歌聲表達出秋天的美《樹葉兒飄飄》

2、再請個別同學上來表演一遍,把你們自己準備好的道具帶上來,創設情景。把製作好的一幅精美的藝術作品展示出來,為它選上一段音樂,或配上幾句歌詞。

二、學習歌曲:

導言:同學們展示、表演的很好,你們聽!

1、觀看課件,使學生理解歌詞大意。

2、學生學習歌詞。

3、教師範唱。

4、學生張口默唱。

5、輕聲唱。

6、啟發學生帶着高興的情緒演唱《秋天紅豔豔》。教師與學生合作演唱《秋天紅豔豔》。

三、創編、表演

導言:同學們,今天演唱地很好。可惜今天這兒沒有打擊伴奏樂器為歌曲伴奏。大家能想個法子來為歌曲伴奏嗎?

1、啟發學生利用自己的手、腿、口技為歌曲編創伴奏。

2、隨《秋》歌曲為歌曲音樂拍節奏為歌曲伴奏。

3、教師頭戴喜鵲頭飾扮演媽媽邀請愛勞動的小喜鵲寶寶們在教室飛行,欣賞秋色,收穫秋天。

四、小結

第三課時《溜溜山歌》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溜溜山歌》,體會歌曲的語氣,簡介安徽民歌的特點。

2、欣賞河北吹歌《大棗》,感受用嗩吶模仿人物對話的情景。

3、唱一唱、認一認全音符、十六分音符。

教學過程

一、認認、唱唱全音符、十六分音符。

1、複習拍的有關知識,五線譜中do的音高音位,複習do一la6個音的音高音位。

2、在“手譜”中找到“do”的音高位置,並玩玩手譜遊戲,複習一下學過的7個音。

3、感受全音符、十六分音符。

4、學習看譜視唱,注意十六分音符的作用。

二、學唱歌曲《溜溜山歌》

1、導入:教師唱幾首民歌,讓學生説出什麼地方的民歌?

2、(教師彈琴範唱)請你們根據歌曲拍一拍強弱規律或劃指揮

圖式認出這是一首幾拍子的歌曲。

3、看譜拍節奏,。

4、教師彈歌曲旋律,範唱歌譜,學生拍歌曲節奏。

5、讓學生按旋律走向。

6、分句視唱,學會歌譜。

7、學讀歌詞,接龍形式

8、用親切、喜悦的情緒,演唱歌曲《溜溜山歌》

9、聽聽安徽孩子是怎樣唱《溜溜山歌》的。

10、模仿安徽小朋友演唱的方法。

11、邊唱邊表演

12、教師示範創作一段歌詞,然後指導學生自己創編。

三、欣賞《打棗》

1、聽賞《打棗》吹歌

2、同學們,樂曲中有嗩吶模仿人物對話的情景,你聽出來了嗎?猜猜看,他們在説什麼?

3、我們也來模仿一下嗩吶的聲音。

四、小結

第四單元課後反思:

音樂知識與音樂技能是指《音樂課程標準》規定的學生經過學習應達到的演唱、演奏、識譜視唱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音樂知識與音樂技能是實踐性很強的音樂學習領域,是學習音樂的基礎性內容。普通音樂教育的音樂知識與音樂技能教學不同於專業音樂教育,其內容和要求都是從感受與表現音樂的情感需要出發,適應音樂實踐活動的需要,不作過高、過難的要求;而且,音樂教育的音樂知識技能學習都是貫穿於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之中,沒有獨立的分科,因此,對音樂知識和音樂技能的評價應根據音樂教育的特點,綜合演唱、演奏、讀譜視唱、音樂欣賞等內容進行,避免單純的技能技巧考核。本單元用“歌謠”串聯一些民歌、民間音樂和童謠,讓學生感受秋天的美麗,體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用演唱歌曲、讀譜視唱、欣賞形式,使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喜歡民族音樂;用感受二胡獨奏曲的形式,是學生了解二胡和河北吹歌,喜歡它們的獨具魅力的演奏風格。在音樂活動中,讓學生學到一些基礎的音樂知識。發揮學生的想象力,給學生營造一個自主學習的氛圍。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4

【設計理念】

歌唱是心靈的投入與真情的流露。我們的唱歌教學不能僅把學會歌曲當作教學的最終目標,而是要把最終目標定位在讓學生學會一種生動的表達方式:“歌唱”,即學會以歌唱的方式表達情感、描述情景、與人交流。

《蘋果豐收》是朝鮮影片《金剛山的姑娘》中的一首插曲。歌曲為4/4拍,宮調式,二段體結構。曲調明快活潑、熱情奔放,表現了在蘋果豐收的季節裏姑娘們喜摘蘋果時的勞動場面。歌曲為二段體結構,第一樂段由四個樂句組成。採用齊唱的演唱形式,曲調方整,節奏型相同。旋律以模進的手法輕快而富有舞蹈性,在每一句的歌詞上都做了重複的補充,增強了歡樂心情的語氣表達。第二樂段是歌曲的二聲部樂段,第一、第二聲部三度、四度的對位和聲進行使得演唱效果更為豐滿,旋律以四度的模進逐漸把歌曲的情緒推向高潮。歌曲最後一句在下移跳進中歡快地結束全曲。整首歌曲節奏緊湊,旋律具有跳躍性,很好的表現了朝鮮人民獲得蘋果豐收時的歡樂情緒。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蘋果豐收》,感受朝鮮歌曲的風格,指導學生表達歌曲喜悦的心情。

2、通過學唱《蘋果豐收》二聲部,提高合唱表演能力,並培養學生音樂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用輕巧活潑的聲音表達歌曲中所描繪的豐收景象。

難點:歌曲中二聲部的音準及聲音的和諧統一。

【教具準備】課件、鋼琴、大鼓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送走了夏天的炎熱,迎來的是秋天的美麗。(課件)語文課文裏有這樣一段話來形容秋天:鴨梨掛起金黃的燈籠,蘋果露出羞紅的臉頰,稻海翻起閃光的波浪,高粱舉起燃燒的火把。是啊,到處都是一派豐收的景色。

大家快看,有一位姑娘用她自己的方式來慶祝豐收了。你們能認出她是哪個民族的姑娘嗎?她手裏拿的樂器是什麼?這件樂器的聲音有怎樣的特點?(課件)

(朝鮮族姑娘長鼓舞)

二、樂器簡介,節奏訓練

(簡介)師:大家一定對音樂知識有着豐富的積累,老師很欽佩。剛才一段舞蹈是朝鮮族姑娘為我們帶來的長鼓舞。她手中的樂器叫做長鼓。(課件)朝鮮族長鼓為兩面鼓,其兩端音高不同。長鼓舞素有朝鮮族舞壇上的一顆明珠之美稱。姑娘們跳的長鼓舞風格優雅,小夥子們跳得長鼓舞活潑瀟灑。

老師聽到了他們慶祝豐收的鼓點聲,你能讀出這個節奏嗎?

1、教師演奏:學生讀節奏。

2、豐收的場面只有鼓點還不夠熱鬧,我們把這個鼓點加入到音樂中吧。(初聽《蘋果豐收》伴奏。)

三、二聲部學習

1、師:大家這堅定有力的鼓聲一下子就把老師帶到了熱鬧的豐收場面中。老師要用歌聲來表達內心的感受。聽聽看,老師的歌聲是由哪些音符組成的?比比誰的記憶力好。帶着我們的鼓點聽。(第三句旋律唱曲譜。先唱低聲部)

生唱:可以用鋼琴做音高固定。

【培養學生記憶旋律的能力。能在鋼琴的輔助下基本準確的模唱出旋律】

2、大家的歌聲可真動聽。老師這次要請大家連續唱兩遍,在你們第二遍的歌聲中老師會加入另外一種聲音,仔細聽我唱的旋律是高了還是低了?

師:高聲部用LA來演唱。

【讓孩子們知道傾聽對方聲部的重要性,並能準確的分辨出旋律的高低起伏。】

3、二聲部旋律練習。

(在二聲部開始前一定要聲部分開練習)兩個聲部的節奏幾乎完全相同,體會高聲部前十六分音符節奏

高聲部:姑娘們的性格甜美、細膩——聲音明亮

低聲部:小夥子們的性格深沉、穩重——聲音低沉

四、學唱歌曲

美妙的聲音在於和諧,老師從你們的歌聲中感受到了。那現在讓我們一起去聽聽朝鮮的孩子們用和諧的歌聲所表達的豐收吧。

1、(初聽感受歌曲的情緒)你在他們的歌聲中找到了我們共同的豐收旋律嗎?請舉手示意老師。

我們唱唱看。二聲部旋律填詞演唱。注意二聲部的和諧統一。

2、跟伴奏音樂,師生接唱。第一、二、四句老師唱。第三句分聲部學生唱。

糾正錯誤。(結束句旋律:第一遍教師唱高聲部,第二遍教師唱低聲部)

3、跟伴奏再唱。把我們那歡慶的鼓點聲也加入到你們的歌聲中。並請孩子們注意結束句,老師兩遍唱得有什麼不同。

4、結束句的演唱。分聲部學生唱。

5、跟伴奏。教師演唱齊唱部分,學生演唱二聲部部分。

6、學生整首歌曲演唱

五、結束語:同學們,這短短的四十分鐘怎能讓我們唱盡豐收的喜悦。老師把這首歌送給大家,僅僅是想在同學們的心中撒下一顆種子,願大家以後的音樂之路能夠綻放出絢麗的花朵。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5

一、教學理念:以情育人

音樂能以真摯、生動、深刻的感情撥動人的心絃,比其他藝術更能爆發出火花,因此,音樂被譽為情感的藝術。在音樂教學中,我創造一切條件讓學生充分享受參與音樂活動的美好、快樂等積極的情感體驗,促使其情感不斷豐富和深刻,用“情感”架起學生與音樂之間的橋樑,讓他們的情操受到陶冶、心靈得到啟迪。在教學《搖籃曲》這節音樂課時,我始終把學生的情感體驗與表現放在重要位置,通過教學,讓學生體驗到母愛的温暖,學會表現歌曲安靜、温暖、甜美的意境。

二、教學目標:

1、聽“少年舒伯特”的故事,瞭解舒伯特的生平,學習他熱愛音樂、堅持不懈的精神。

2、用柔美的聲音演唱《搖籃曲》,表現歌曲安靜、温暖、甜美的意境。感受母愛的温暖。

三、教學重難點:

體驗《搖籃曲》表達的內容與情感。

準確演唱《搖籃曲》

四、教學時間: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營造氛圍、醖釀情緒:

1、導入新課:介紹舒伯特的故鄉

導言:同學們,今天我們的音樂之旅將到歐洲一個美麗的音樂城市去看一看,瞭解一下奧地利的音樂之城——維也納。

2、學生觀看課件,瞭解維也納及金色大廳。

(二)自主學習,保持興趣

1、觀看連環畫——少年舒伯特

師:在維出納,誕生了很多的音樂家,如海頓、莫扎特等。下面我們來了解其中一位的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

2、學生觀看課件,讀一讀,説一説:從舒伯特的故事中你受到了什麼啟發?

3、師小結: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會遇到許多困難,我們要像舒伯特那樣不怕困難、堅持到底。

(三)學習歌曲,感受體驗:

1、教師講述舒伯特創作搖籃曲的故事:

舒柏特被世界人民稱為“歌曲”。他是一位多產的作曲家,他把許多歌曲送到出版商那裏去,又多又快,而每首歌曲卻只值兩毛錢。因此,雖然不朽的作品連連問世,舒伯特卻連温飽問題也無法解決。

一天,大作曲家舒伯特餓得昏頭昏腦,但他身無分文。他試着走進了維也納的一家飯館。進去後,他四處張望,希望能看見一個朋友,他的眼光無意中落到桌子卜的一張報紙上,那上面有一首小詩。他看了看,在飯館裏來回走了幾趟,為那首小詩譜上了樂曲,他把樂曲交給了飯館老闆,換了一份土豆燒牛肉。三十年以後,巴黎的一家商行將這份手稿以四萬法郎的高價售了出去,這就是後來有名的舒伯特《搖籃曲》。

2、學習歌詞:師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3、聽範唱,感受歌曲情緒

師:讀起這首小詩,我彷彿覺得自己是個睡在搖籃裏的小寶寶,夜幕降臨的時候,深蘭色的天空中,星星眨着眼睛,耳邊傳來媽媽動聽的歌聲。

放歌曲範唱,學生靜聽《搖籃曲》。

師:聽了這首《搖籃曲》你有什麼感受?

提示學生談對歌曲情緒、速度、力度的感受。

師小結:搖籃曲,又稱催眠曲。原是母親在搖籃旁為使嬰兒安靜入睡而唱的歌曲,後來逐漸發展成為一種音樂體裁。搖籃曲的音樂形象一般都具有温存、親切、安寧的氣氛。曲調平靜、徐緩、優美,充滿母親對孩子未來的熱誠的祝福。

4、學生再次聆聽,跟琴用“恩”輕唱歌譜。

5、聽唱法學唱歌曲

a、整體隨琴聽唱

師:要讓小寶寶入睡聲音應該怎麼樣?力度是強還是柔?速度呢?演唱時媽媽的心情怎樣?

b、重點練唱帶附點與裝飾音的樂句

對比演唱帶附點和不帶附點的不同,感受搖籃“搖盪的的感覺”,引導唱好附點節奏。學生可模仿媽媽哄孩子睡覺的情形,隨音樂搖晃身體或作拍寶寶的動作,進一步感受歌曲搖盪的感覺。

裝飾音的演唱(“快”)字的演唱,啟發學生想象媽媽哄寶寶睡覺的心情怎麼樣?裝飾音演唱自然、輕聲一帶而過的感覺。啟發學生邊演邊唱,邊體驗。表現出媽媽無限的温柔與慈愛。

C、閉上眼睛聆聽音樂《搖籃曲》,感受躺在媽媽懷裏睡覺的那種舒緩安詳柔美的意境。

6、完整有感情地演唱

師:讓我們把自己想象成依偎在母親懷抱裏的嬰兒,或想想自己的母親,感受、體會一下,用柔和甜美聲音,恬靜、舒緩地演唱這首《搖籃曲》。

學生表演:學生上台表演,生生評價,師生評價。

(四)品味親情,回報感恩

師:聽了同學們演唱,我感受到了你們與媽媽之間深厚的愛。為了我們的成長,媽媽付出了許多。媽媽的恩情象温暖的陽光,無時無刻不照耀着我們,我們要感謝媽媽。在平時的生活中,你是怎樣表達對媽媽感謝的?

學生用簡短的話講述自己與媽媽之間的故事。

(五)課堂小結,回味母愛:

師小結:在媽媽的呵護下我們健康地成長着,讓我們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回報我們的媽媽,回報我們的家人。讓我們唱着音樂家舒伯特的搖籃曲,再次回味一下那濃濃的母愛吧!

六、案例評點:

情感效應的主導方面在教師,學生的情感是靠教師來激發的。音樂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富有激情,從而以情動情。在《搖籃曲》一課,教師採用主持人式的開場白:“同學們,今天我們的音樂之旅將到歐洲一個美麗的音樂城市——奧地利的維也納去看一看。”“維也納是一座歷史悠久的音樂名城……”課件中維也納美麗的風光一下子就把學生的情感調動起來了。教師親切、隨和的教態創設了一種輕鬆、愉悦的學習氛圍,學生在一種積極情感的驅使下,很快投入音樂活動。

教學過程中,教師重視學生的情感狀態,優選、設計出最能激發和調動情感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挖掘教材中的情,從情入手,培養學生的音樂聽覺感知能力,充分運用教學各環節,通過情感來撥動學生的心絃,使學生將自己的全部感受全身心的融入音樂作品中,使其得到美的享受。《少年舒伯特》的故事讓學生從中瞭解舒伯特不怕困難,堅持作曲的精神。這一環節運用課件演示並講解故事,學生安靜地聆聽着。聽完故事,學生談起自己的感受:“舒伯特很了不起,他31年短暫的一生竟創作了998部作品,是他生命長度的32倍。”“舒伯特很勤快,他在學生樂隊裏幫大家幹雜務。”“舒伯特的小手凍得又紅又腫,沒錢買吃的,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他還堅持作曲。”看得出,學生都被舒伯特的故事感動了,他們心裏升起了對舒伯特的敬佩之情。

《搖籃曲》用美的音響、美的形象、美的情感引起學生的共鳴,美化心靈,使人身心愉快。當優美的旋律想起時,學生安靜地聆聽着,很快就進入音樂的意境中,體會到那種安靜、温暖、柔和的感情,感受到媽媽對孩子的那種濃濃的愛。通過有感情地讀歌詞、隨音樂做動作體驗搖籃的搖盪感、用輕柔的聲音學唱歌曲、理解歌曲中附點音符、前倚音運用的特點這些音樂實踐活動,讓學生自己主動感受、體驗,他們是活動的積極參與者。

在品味親情、回報母親這一環節,教師讓學生説説自己在“三八婦女節”這天,是以什麼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愛的,學生紛紛回答,“我送給媽媽一張賀卡,祝媽媽節日快樂”,“我送給媽媽一束花”,“我給媽媽唱了一首歌”,“我送給媽媽一個髮卡”……從他們的回答中,看得出孩子們懂得了媽媽對自己無私的愛,知道用行動回報自己的媽媽了。孩子們用他們優美的歌聲、不同的表現形式表現出熱愛媽媽的情感。

讓我們的學生在音樂課堂感受民主、平等的師生情;健康、愉悦的音樂情,為他們的童年生活帶來美的享受和無窮的樂趣。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 鳥是人類的朋友,本課以鳥為題材讓我們“唱鳥”、“愛鳥”、“護鳥”,增強環保意識,增進自然常識,提高審美趣味,發展聯想。

2. 運用開放式的教學形式,到課外、校外去收集鳥鳴的錄音,以實際行動去做好愛鳥活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 拍手進教室,確立良好坐姿,明確課堂紀律,師生問好。

2. 發聲練習:

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小貓 愛吃 魚, 魚。

3. 複習歌曲《一隻鳥仔》。

二、聆聽《對鳥》

1. 看着歌詞初聽全曲,(可帶上身體律動)瞭解歌曲內容,簡單説説,並説説心情如何?

2. 復聽,問句與答句在曲調上是否完全一樣?

3. 探討一下書本作業:看圖説一説哪些行為是對的?哪些行為是錯的?從愛鳥的行為中培養學生的愛心。

三、導入:講《小烏鴉愛媽媽》的故事

聽!這是一個有關烏鴉一家的故事。(邊聽音樂邊講故事)從前,有一棵很高大的樹,樹上住着勤勞、善良的烏鴉媽媽,它每天都要飛到好遠好遠的地方去找蟲子給它那一羣可愛的烏鴉寶寶吃,小烏鴉在媽媽關心下越長越大了,媽媽真高興。但這時候我們的烏鴉媽媽越來越老了,終於有一天小烏鴉都要飛翔了,它們一個個高興地張開了翅膀拍拍飛出了家。媽媽哭了,因為它已經老得飛不動了,自己孤單單地呆在家中。突然從遠處飛來了一個小黑點。一隻小烏鴉銜着它平生捕到的第一條小蟲回來了,它把小蟲餵給了媽媽。接着又來了一隻小烏鴉,兩隻,三隻。可把媽媽高興壞了。我們要不要學習小烏鴉?小烏鴉真孝順啊!我們為這感人的故事取一個名字吧!(出示課題)

四、學唱歌曲

1. 我們來聽聽、看看歌詞,跟着拍一拍節奏。

這是一首2/4拍的節奏,它的強弱規律是強、弱,下面大家邊聽邊拍節奏。

2. 模奏練習:2/4 ×× ×× │ × × │ × — │ × — ‖

3. 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4. 用聽唱法學唱歌曲。

5. 小聲哼唱歌曲,跟伴奏反覆唱幾遍,注意音準。

五、創編活動

1. 為歌曲伴奏:(師)烏鴉媽媽覺得我們的歌唱的很不錯,可就是太單調了一點,我們有什麼方法美化一下這首歌呢?對了,我們不是可以用一些簡單的打擊樂器來伴奏一下嗎?

2. 律動:(師)同學們再想想除了為歌曲伴奏,我們還可以用什麼方法來把這首歌變得更美?我們可以用動作來美化這首歌。下面我們用四人小組形式把這首歌的動作想一想,自己編一編。可以按照節奏做動作也可以看歌詞想想動作。歌表演時要作為主人翁投入角色,心中要有故事的畫面。

六、課堂小結:

通過唱歌和講故事,我們知道了媽媽辛不辛苦啊?知道媽媽那麼辛苦後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我們應該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最起碼自己的事情一定自己來做,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鞋襪自己穿,自己的被子自己疊,自己的頭髮自己梳。聽《唱給媽媽的搖籃曲》走出教室。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7

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眼中充滿好奇心理,他們往往喜歡好動的、直觀的、圖象與聲音結合的音樂教學內容,並通過現實生活中喜聞樂見的事物來萌發激情和創編慾望,來驗證自己的情感表達,而教師正是為他們提供這個平台的最佳夥伴。

作品的風格:

《龍咚鏘》具有典型的民俗風情,四二拍,五宮調式,情緒歡快活潑,是由起、承、轉、合四樂句構成的一段體結構。前兩樂句歌聲與鑼鼓聲交替,轉句開始將鑼鼓的節奏與歌唱的音調結合在一起,強調了熱烈的氣氛,抒發了小朋友敲鑼打鼓慶新年的歡樂心情。

特色的樂思:

歌曲主要運用了節奏重複,旋律級進、重複,將鑼鼓的節奏和歌詞的音調結合一起,表現了人們過新年時敲鑼打鼓的熱鬧氣氛,抒發了小朋友慶新年的歡樂心情。

教學的價值:

通過聽學、説、唱、演四個教學環節,將視覺藝術和聽覺藝術有機結合,多種趣味教學方法的交錯運用,使學生能大膽自信地參與活動和表演,通過師生間平等互動的交流,音樂問題生活化,音樂課堂生活化。

相關的背景:

《龍咚鏘》是一首運用漢族民間音調創作的兒童歌曲。教學核心策略設計:

課時課題:明線:《龍咚鏘》

暗線:感受漢族民間兒童歌曲風格

課標落實點:掌握休止符的演唱.

基本概念:【音符休止符】用以記錄不同長短音的進行的符號叫做音符。用以記錄不同長短的音的間斷的符號叫做休止符。音值的基本相互關係:每個較大的音值和它最近的較小的音值的比例是2與1之比。例如:全音符等於兩個二分音符;全休止符等於兩個二分休止符等。【休止符的寫法】在記譜法中,音符與休止符在五線譜上所處的位置有着密切聯繫。正確的記譜,其目的是為了能簡單明瞭、科學合理、準確地反映音樂思想。休止符在單符幹記譜中,永遠記在第三線上,或靠近第三線的地方。二分休止符寫在第三線的上面,全休止符寫在第四線的下面。在雙符幹記譜中,各聲部共同休止時,休止符的記法與單符幹記譜相同。個別聲部休止時,休止符寫在五線譜的邊緣,或五線譜之外。這時全休止符和二分休止符要使用加線。全休止符寫在加線的下面,二分休止符寫在加線的上面。銜接教材:休止符出現在多冊歌曲中。

整合資源:漢族鑼鼓和漢族秧歌。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節奏|X0|並能簡單表現歌曲;認識民族樂器鑼、鼓、鑔並能分辨其音色瞭解其演奏方法。

能力目標:通過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同時也培養學生的合作參與意識。

情感目標:通過各種活動感受過新年熱鬧的音樂情景,表現過年的愉快心情。

課時:第一課時

課型:唱歌為主的綜合藝術課

學具:小堂鼓、小鑔、小鑼、筷子、紅綢師生參與活動設計:

活動一:認識鑼、鼓、鑔熟悉歌曲中重點節奏1.小堂鼓節奏

師: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來了一個好夥伴同我們一起上課,你們瞧!(出示小堂鼓)生:它的名字叫做“小堂鼓”。

師:請你用嘴巴模仿小堂鼓的聲音。

生:咚〃咚咚咚|咚0‖

師:(敲擊小堂鼓)我們一起找一找現在我們周圍的什麼聲音和小鼓的聲音很相似?

生:用準備的筷子敲擊課桌來模仿小堂鼓的聲音。

a.(師説)敲起|小鼓|(師生敲)咚〃咚咚咚|咚0‖b.感受音的強弱

來〃了一羣|小鼓隊0|咚〃咚咚咚|咚0‖小鼓隊它|走近了0|咚〃咚咚咚|咚0‖

小鼓隊它|走遠了0|咚〃咚咚咚|咚0‖小鼓隊它|不見了0|咚〃咚咚咚|咚0‖(引導學生敲出不同的音量,感受音的強弱)

2.小鑔、小鑼節奏

師:(出示小鑔、小鑼)小鼓還有兩個形影不離的好朋友,那咱們現在就去認識認識它們吧。

生:敲擊小鑔、小鑼,説出它們的名字,並模仿出它們的聲音——“鏘”。

3.小堂鼓、小鑔、小鑼節奏

a.師:小堂鼓、小鑔和小鑼想一起跟大家問個好,小朋友們可要聽好啊!

龍〃咚龍咚|鏘0‖(兩位同學來和老師配合)

b.師:我們也一起來模仿一下它們的聲音。(出示課件節奏圖片)敲起|鑼鼓鑔|龍〃咚龍咚|鏘0‖

4.歌曲最後一句節奏a.師:(出示課件節奏圖片)

a.龍.咚龍咚|鏘0龍咚|鏘0鏘0|鏘0‖大家還能讀出它們嗎?師領生讀幾遍。

b.師:用手勢分別表示鑼和鼓生:隨手勢讀出聲音。

【設計意圖:讓學生認識樂器的同時通過看、説、敲及看手勢模仿聲音的方式熟悉歌曲中的重點節奏。】

活動二:呼吸訓練

1.師:我們敲鑼打鼓像是要過新年了,過年的時候家家户户都要做好多好吃的。(出示課件,課件內容為餃子、湯圓、美食的圖片。)師:還冒着熱氣呢,聞一聞,香不香?

2.生:跟着老師的手勢來做聞的動作,進行呼吸練習。

a.慢吸慢呼

b.快吸慢呼

【設計意圖:將枯燥的呼吸訓練巧妙、自然地融入到“聞”香味的過程中,既有情趣,又為演唱歌曲做好了準備】

活動三:發聲練習

1.師:這節課又有好吃的又有好玩的大家高興嗎?生:高興

2.師:高興時你會怎麼笑?讓我們哈哈大笑吧,

3.(學生作大笑)跟着老師的手勢來,哈、哈、哈……”。

4.以“哈”的聲音引導學生做發聲練習。

【設計意圖:通過大笑,自然引出發聲練習,讓發聲練習輕鬆進行】

活動四:歌曲學習

1.初步感受歌曲情緒。

師:(播放錄音範唱)説一説音樂的情緒是歡快熱烈的還是慢速優美的?

生:紛紛舉手回答聆聽感受結果。

2.復聽音樂按樂句分不同方向拍手。

師:剛才這段音樂是歡快、熱烈、高興的,我們有一種表達高興心情的方式那就是拍手,不知道你們能不能隨着音樂拍手呢?能不能隨着音樂變換方向拍手呢?咱們一起來試試一個方向拍八下,數一數每段你換了幾次方向?(再次播放錄音範唱)

生:同老師一起跟音樂拍手,數出每段換了幾次方向。

3.聽音樂在每樂句的最後一拍拍手,

師:對了變換了四次方向,老師要告訴你的是一個方向就是一個樂句,咱們剛才的音樂一共有四個樂句,咱們再來和音樂一起拍拍手,這次的要求有變化,你只要在每句的最後一拍拍出聲來就可以,看看誰做的最好。

生:同老師一起跟音樂拍手。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整體感知歌曲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節拍感,建立學生的樂句感和對四分休止的感受。】

5.教讀歌詞。

6.分角色演唱。

師:“過新年呀”,生:“龍咚龍咚鏘”。師:“多快樂呀”,生:“龍咚龍咚鏘”。

師:“龍咚龍咚鏘!龍咚龍咚鏘!龍咚龍咚鏘龍咚鏘鏘鏘!”演唱幾次後師生交換角色。

【設計意圖:學生與老師進行比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動五:創編表演

請學生選擇道具:紅綢、鑼、鼓、鑔等結合自己的見聞,用漢族鑼鼓和漢族秧歌的形式創編音樂劇“過新年”。

【設計意圖:提供一個舞台,使學生參與表演再創作,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同時培養學生的領悟能力,創造能力和交往能力。】

評價、激勵、自評、互評相結合,評出最佳小演員。

【設計意圖:使用激勵式評價,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活動六:結束新課

師:新年的爆竹聲馬上就要響起了,讓我們一起期待新年的到來吧。(出示課件,內容為一個搖擺的鐘)

師生:共同數倒計時,“十、九、八、七......二、一”(課件中爆竹聲響起)

師生:高呼:“喔~,過新年了。”

師:“孩子們,讓我們敲着鑼、打起鼓,扭起秧歌快樂的唱起來,跳起來吧。”

生:邊扭秧歌、敲鑼打鼓,邊唱《龍咚鏘》結束新課。

【設計意圖:綜合所有的活動,讓學生載歌載舞,再次感受音樂、體驗音樂,在最熱烈的氣氛中結束新課】目標達成檢測設計:要素感知:樂句、休止符實踐能力;創造能力、表現能力欣賞積累:漢族鑼鼓和漢族秧歌學習品質;主動參與學習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8

教學內容:

欣賞彈撥樂合奏《塔吉克的節日》和中阮獨奏《火把節之夜》。

教學目標:

1、繼續培養良好的傾聽音樂的習慣,能隨音樂展開豐富的想象。

2、初步瞭解塔克族及該民族樂器常用的民族樂器鷹笛和手鼓,瞭解火把節的概況和民族樂器的中阮。

3、學習演奏手鼓,為樂曲伴奏。

教學過程:

1、導入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表現傣族潑水節歡快情景的歌曲《快樂的潑水節》,今天我們要到傣族的山鄉去“旅遊”,參加他們的火把節。現在我們先來欣賞中阮獨奏《火把節之夜》。

2、欣賞中阮獨奏《火把節之夜》

提出要求:同學們已經到了四年級了,今後欣賞的樂曲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好聽,器樂曲沒有歌詞,該怎樣欣賞呢,首先能跟着哼唱幾遍,以後有一聽到這個主題就能説出這樂曲的曲名和作者,這也是我們欣賞音樂的重要目標之一。再者,聽音樂時要根據樂曲的標題展開聯想和相象,想象越豐富,你對樂曲的理解就越深,對“對音樂語言”就越熟悉。最後,還要注意樂器的音色。

(1)初聽樂曲。隨教師學唱主題A,要求能初步記住。

(2)復聽主題A。

(3)復聽全曲,要求學生充分展開聯想和想象。

(4)完成課本上的作業:為A、B兩段旋律填上速度和表情用語。

3、欣賞彈撥樂合奏《塔吉克的節日》

(1)簡介塔克族及鷹笛、手鼓。

(2)初聽樂曲。

(3)隨教師學唱主題,要求能初步記住,邊用“”的節奏型為這一主題伴奏。

(4)學習手鼓的演奏方法,部分學生持手鼓實踐,部分學生模仿擊手鼓的動作。

(5)教師奏主題音樂,學生用手鼓伴奏。

(6)復聽樂曲。

4、小結:

教學反思:

學生能專心投入的欣賞音樂,學習用手鼓的為音樂伴奏。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能用親切、甜美的聲音演唱歌曲《好娃娃》。

2.能大膽地嘗試表演歌曲中各種人物的動態及情感,積極與同學合作進行音樂戲劇表演。

3.知道要尊敬長輩,待人有禮貌,在家裏應該怎樣對待爺爺、奶奶。

教學重點

能用親切、甜美的聲音演唱歌曲《好娃娃》

教學難點

嘗試表演歌曲中各種人物的動態及情感,積極與同學合作進行音樂戲劇表演

教具學具

鋼琴、錄音機、課件

教學過程:

1.學唱歌曲《好娃娃》

選用談話法導人,讓學生談談各自在家裏怎樣對待爺爺、奶奶等老人。通過談話,營造一個愉快、温暖的“家”的氛圍,從中初步瞭解歌詞內容。

歌曲教學採用聽唱法,以引導學生感受歌曲旋律,再根據歌詞內容隨樂即興表演,為下面的音樂戲劇表演作好鋪墊。歌曲演唱要求自然親切,熱情括潑。

2.音樂戲劇表演《好娃娃》

以五人小組為單位進行“分場景”、“分角色”的隨音樂表演活動以突出“家“的氛圍

(1)分組,每組組成一個“家”

(2)學生自由討論,設計表演動作

(3)選擇道具,佈置場景,分角色自由練習。

(4)創設情景,各個“家”分別邊唱邊表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通過聽、唱、表演《這是什麼》,感受音樂所描繪的鐘表的形象,體驗輕鬆愉快的音樂情緒,認識時間的寶貴,懂得珍惜時間。

2、主動參與為歌曲伴奏,即興創編動作,探索生活中的各種音響,創編節奏等音樂實踐活動。

教學重點:

感受樂曲的節奏,引導學生去探索、發現它的相同與不同、

教學內容:

1、表演《這是什麼》

2、欣賞《調皮的小鬧鐘》

3、編創與活動

教學準備:

小鬧鐘、錄音機、同步音樂、鋼琴

教學過程:

一、 猜謎導入,激發興趣

1、師:老師今天讓大家猜個謎語,看你行不行,“會走沒有腿,會説沒有嘴”,猜一件物品。如果你猜不出,請聽一首歌,聽聽歌中唱的是什麼,請你用筆把它畫出來。

2、放歌曲《這是什麼》並重復多次,學生用筆畫,大多數學生畫出鬧鐘,有的學生畫出表,教師加以引導,那種合適,並將畫的好的進行展示。

二、 學唱歌曲,感受表現音樂形象

1、師出示各種小鬧鐘,請學生説説鬧鐘的功能(它能提醒我們什麼時候起,什麼時候睡,是我們小朋友的好夥伴。)

2、聽聽鬧鐘走的聲音(嘀噠嘀噠),提示學生要用輕鬆而彈性的聲音來讀唱,並用合適的動作來進行配合。

3、聽聽鬧鐘的鬧鈴聲(噹噹噹—),提示應該用相對稍強,連貫的聲音。進行兩聲部的節奏練習

4、學唱歌曲難點解決:50505—和20 20 5—這兩句不同音高準確演唱通過比較、重複的方法來來學會。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6、師:用什麼打擊樂器來伴奏呢?怎樣敲最合適?(雙響筒,木魚,碰鈴,三角鐵等)

7、分小組表演歌曲,由學生之間展開評價,鍛鍊學生主動評價自己和他人的歌唱和表演的能力。

三、 聆聽《調皮的小鬧鐘》,進一步體會音樂表現的鬧鐘形象

1、故事導入: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小鬧鐘,它每天勤勤懇懇地叫醒小主人,因為它給我們帶來歡樂,可是那天小鬧鐘壞了,他的小主人就來修這個鬧鐘,請大家聽一聽他修好了嗎?你在音樂中還聽到了一些什麼聲音?為什麼?

2、初聽全曲,感受樂曲情緒,鼓勵學生可以隨着音樂用動作來表示。學生交流回答:大多數學生説修好了,因為聽到了鬧鐘的鈴聲,鬧鐘恢復了正常,個別學生就説沒有修好,因為覺得是快修好了的時候,聽到最後結束是的一聲滑音,表現鬧鐘裏面的彈簧跑了出來,又壞掉了,所以沒有修好。

3、師:小朋友在曲子中聽到了鬧鐘走動的聲音,還聽到了鬧鐘的鈴聲,聽一聽出現了幾次?再次欣賞樂曲,請學生用筆在書上畫出來,看誰畫的次數準確。

4、學生交流,師歸納小結。

四、 結合歌曲樂曲中表現的鬧鐘的音樂形象總結歸納,認識時間的珍貴,懂得要珍惜時間。

1、讓學生説説你該怎樣愛護你的小鬧鐘,怎樣珍惜時間的。

2、生回答交流,師總結歸納時間就象小馬車,一去不復返,我們要珍惜時間,好好學習,將時間用在正確的地方,不要浪費時間。

3、表演歌曲《這是什麼》及上節課學的《時間就象小馬車》,唱着走出教室。

三、編創與活動:探索生活中的聲音

這是一個高低、長短、強弱的綜合性練習。

1、 教師事先準備好水桶、玻璃杯、易拉罐、木梳、紙等物品。

2、 啟發學生細心觀察,生活中哪些物品能發出聲音?怎樣使它們發生高低、長短、強弱不同的聲音?

3、還可以鼓勵學生髮現身邊的物品,敲擊出聲音,列舉自己探索到的高的、低的、長的、短的聲音,做出來給同學們聽。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11

教材分析

《我是少年阿凡提》是人音版的國小音樂教材第七冊第五課《少年的歌》中的一首表演歌曲。這是一首具有濃郁的新疆民歌風格的歌曲,2/4拍,二段體,G七聲羽調式。曲調詼諧、歡快,它生動地讚揚了少年阿凡提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優良行為。

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識譜的能力,音準較好,思維也很活躍,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對音樂興趣比較濃厚,願意加入音樂創造活動當中,但仍需要加強課堂組織。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學唱歌曲,激發學生學習少年阿凡提,爭做環保小衞士,進行環保教育。

2、過程與方法目標:以聽、看、舞、唱、伴、編、展示等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各種感知器官,感受新疆音樂風格,增強對新疆藝術及文化魅力的瞭解與尊重。

3、知識與技能目標:能用詼諧跳躍的聲音,準確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唱出新疆特色。認識“#”及其作用,唱準“#1”;利用仿寫歌詞培養學生編創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用詼諧、跳躍的聲音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認識“#”,瞭解其作用;唱準歌曲中的“#1”、帶休止的切分節奏及一字多音。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12

一、教學目標:

1、瞭解我國民族音樂在世界上的地位,從而產生學習民歌的興趣和繼續瞭解的願望。

2、學會運用比較的方法欣賞音樂,由此初步探索中國南北民歌的風格差異,同時在感受和體會歌曲情感的基礎上嘗試創作,體會創作帶來的喜悦。

3、感受和發現江蘇民歌的特點並嘗試用柔美的音色、悠長的氣息演唱江蘇民歌《茉莉花》。

二、教學策略:

1、通過聞“花”、看“花”、聽“花”、唱“花”、表演“花”循序漸進地瞭解茉莉花、感受茉莉花、表現茉莉花,由此培養了學生細緻的洞察力與大膽的表現力和創造力。

2、通過旋律線入手學習歌曲,在學生樹立音高概念的基礎上引導他們感受與發現江蘇民歌的風格。

3、通過比較東北民歌《茉莉花》與江蘇民歌《茉莉花》,感受與發現南北民歌的風格差異。

4、在聽賞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中,使學生了解我國民族音樂在世界上的地位,激發其對民族音樂的興趣與嚮往。

三、教學重點、難點

感受與發現江蘇民歌的風格,激發對民族音樂的興趣與嚮往。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邊觀賞江蘇風情(多媒體)邊欣賞《茉莉花》旋律,談感受。師:請描繪出畫面中的景象。與我們這裏有何不同?(這就是江蘇的風光:小橋、流水、人家)

2、繼續欣賞《茉莉花》,介紹茉莉花,出示茉莉花的圖片。 ★師:這首樂曲是江蘇民歌名叫《茉莉花》,你見過茉莉花嗎?有什麼特點?

★★師介紹:茉莉花原產於印尼等國,在宋朝時期傳入我國。它潔白無瑕,美麗動人。老師把它的香氣帶來了,同學們閉着眼睛聞一聞感覺怎樣?茉莉花香氣芬芳,經常用來薰茶。

(二)新授:

1、師邊舞蹈邊範唱:想聽老師用當地方言唱一唱嗎?這首歌曲説了什麼?表達了怎樣的心情?

2、學用方言來讀歌詞。

3、學唱歌曲旋律:

(1)邊劃旋律線邊哼lu。★要求:看到小園點唱lu,氣息要連貫。★★觀察旋律特點:象小橋流水般委婉。

(2)唱詞:

★老師演唱加花與不加花的旋律,比較差別。(加了花會更優美)

★ ★發現江蘇民歌的特點:一字多音顯得曲調優美秀麗婉轉。

★ ★★用柔美的音色、流暢的氣息有感情地演唱。

(3)試跟老師做着動作來唱。

(4)分小組用自己喜愛的方式來演繹歌曲,交流和評價。

(三)、拓展:

1、導入:

你們知道嗎?據史料記載,《茉莉花》最早起源於明朝的江蘇揚州,原來歌名叫《鮮花調》,後來經人們的傳唱,各地都有了《茉莉花》。

2、欣賞東北民歌《茉莉花》,要求邊聽邊手劃旋律線。

★這首《茉莉花》與我們唱的感覺一樣嗎?

★ ★找出特點:旋律起伏大,高亢明亮。(原因:那裏山較多,人們的性格很率直)

3、瞭解世界眼中的《茉莉花》。

(1)《茉莉花》在我國各地都有自己具有地方特色的版本,正因為這樣,《茉莉花》代表了我國的民族文化。在雅典奧運會的閉幕式上,它的旋律響徹了整個世界,打開了世界瞭解中國文化的大門。(出示圖片)

(2)欣賞宋祖英在悉尼的演唱。

★《茉莉花》讓國際友人真正感受到了中華民族音樂的美,歌唱家宋祖英美妙的歌聲象茉莉花的花香一樣芬芳迷人,讓我們來欣賞這位第一個在悉尼開演唱會的歌唱家的演唱。 ★★談談你現在的感想。

(四)師小結:

老師願茉莉花的清香永遠留在每個同學的心裏,讓我們在茉莉花動聽的旋律中結束這節課。

(五)在音樂聲中,學生走出課室。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瞭解《茉莉花》的民歌風格,瞭解音樂的不同表現形式。

(2)、通過比較不同地方的民歌《茉莉花》瞭解各民族的地方音樂特色

(3)、通過學習《茉莉花》使學生了解和喜愛我國的民族音樂文化

(4)、能用純真甜美的聲音有表情演唱《茉莉花》

(5)、能自主創造,

用演奏、演唱、朗誦等形式表現《茉莉花》

教學要求

要求學生以演唱、演奏、舞蹈、朗誦等不同的形式自由發揮。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能用純真甜美的聲音有表情演唱《茉莉花》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學生欣賞範唱《茉莉花》

師提問:這首樂曲在哪聽過,(學生暢所欲言在什麼地方聽過)

生:電視上、2008奧運會上。

師:是啊,茉莉花代表純潔,代表純潔的中國的人民。

二、學唱歌曲《茉莉花》

1、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你們見過茉莉花嗎?聞過茉莉花香嗎?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驚喜,你們看:(CAI展示江南風景及茉莉花圖片,背景音樂為民樂合奏的《茉莉花》。

師:同學們,聽完這首曲子你想到了什麼?(生暢談置身茉莉花叢的感受)

2、學生練習呼吸及歌唱

引導學生深吸氣,用哼鳴隨琴哼唱歌曲旋律。

3、演唱歌曲及歌曲處理

①指導學生用柔美的聲音模唱歌詞。

②教師及時糾正錯誤。

③跟伴奏模唱全曲。

④解決歌唱難點

師:美麗的茉莉花實在是迷人啊﹗你們有什麼感想呢?

生:談感受(引導學生體會自己聞到茉莉花香,想摘花但又捨不得摘的心情。帶着愛惜茉莉花的感情唱第五樂句)

⑤引導學生用讚美的情緒唱,第一樂句和第二樂句,第一樂句、第二樂句的力度加強,更加深情的讚美。)

⑥隨範唱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音樂欣賞

1、欣賞不同風格的《茉莉花》。

聆聽江蘇、河北兩首《茉莉花》的不同演唱風格。

師生總結:江蘇的《茉莉花》委婉、秀美

河北的《茉莉花》豪放、歡快

師:是啊!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方人孕育了不同的音樂文化。我們偉大的祖國民族眾多,各民族的音樂都有着自己獨特的魅力,我們以後要多學習,把我們民族音樂繼續發揚下去。

2、欣賞不同表現形式的茉莉花,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

師:欣賞宋祖英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唱的《茉莉花》。

①説説宋祖英的演唱和自己演唱在情緒、節奏上有什麼不同。

②聽一聽用法文演唱的茉莉花,學生談感受。

③聽賞和感受由“女子十二坊”演奏的樂曲——《茉莉花》;

師:除了歌曲以外,很多演奏家也很喜歡這首《茉莉花》,這麼多不同的表現形式,哪一種表現的茉莉花更能打動你的心呢?

(生交流、討論)

四、創造性表現

師:我知道同學們都有很多藝術才華,今天我們就請大家盡情施展自己的藝術本領,把《茉莉花》用你們自己的方式表現出來。

(學生自由組合,用舞蹈、器樂、歌唱、朗誦等形式表現茉莉花)

五、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歌曲《茉莉花》並且還聆聽了不同形式的演唱風格,茉莉花不僅是中國的藝術瑰寶,更是世界的藝術瑰寶,讓我們把茉莉花唱響全世界。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14

近期,我參加了20xx“國培計劃”邢台學院送教下鄉項目國小音樂教師培訓,通過這幾天的培訓我受益匪淺。通過認真細緻地學習,我對教育教學工作,尤其是音樂課程的教育教學有了新的認識,教學認知從模糊到清晰、從茫然到豁然,教學業務能力和水平有不同層次的提高。

音樂課是一門具有開發價值的課程,它對兒童思想品德及人格塑造有着潛移默化的作用。當前農村音樂課教學現狀,往往是以教學生一唱歌為主,顯得枯燥,沒有符合音樂課“寓教於樂”的特點。音樂課應該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營造民主、和諧、有利於學生主動參與的氛圍,學習音樂知識與技能,並提高音樂審美能力。但在農村國小音樂教育實踐過程中還未被充分合理利用。教師面臨的教育對象是國家與民族的未來,教師惟有不斷的自我發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這神聖的職責。通過這次的學習我深刻的認識到一名教師,應該是教學能手,更是科研先鋒,這樣的教師,才能可持續發展,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職責。

音樂藝術不僅是一門知識,更是一種內心體驗,一種音樂審美愉悦的體驗。而合唱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對學生的要求較高,尤其對於兒童,訓練起來難度更大。童聲合唱作為聲樂藝術的一種,是國小音樂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音樂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通過王彥方老師對我們的歌唱教學的培訓,我們對於歌唱的站姿、發聲、共鳴、咬文吐字等方面的技巧有了更新的瞭解和認識。歌唱站姿要雙腳站穩,適度分開,身體自然直立,頸、胸、腰椎在一條直線上,頭放正,雙目平視遠方,兩肩放鬆,胸部開闊自然挺起,小腹微收,面帶微笑,下巴放鬆,並略回收。歌唱發聲要能做到頭腔共鳴、口腔共鳴、胸腔共鳴等等。

在培訓中,張老師就合唱的教育教學對我們進行了培訓,大家激情高漲,都彷彿又回到了學生時代,如飢似渴地汲取着“營養”。張老師由什麼是合唱開場,簡述了童聲合唱藝術、介紹了童聲合唱團的組建、童聲合唱訓練的要點、童聲合唱不好的聲音、合唱指揮的圖示及歌曲運用等知識,並結合具體的合唱作品指導我們在指揮中出現的不足。讓我們每個音樂教師受益匪淺。

通過學習劉娜老師對於彈唱培訓的教學,我們真正感受到了一個字“美”,她的語音很美,歌聲很美,形體很美,琴聲很美,人長得也美。集這麼多美於一身的老師可想而知她的課堂有多美。她從美學的角度來給我們剖析,並列舉了許多生動的案例。劉老師的教學過程以審美為核心,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有機地滲透在了豐富的審美體驗活動中,一切是那麼的自然生動又引人入勝。在師生互動、共同體驗中,我一次次感受到劉老師對音樂課堂的深邃反思,我們在她精心創設的音樂情景、意境中慢慢實現着“啟情悟智”。這次去彈唱的學習,讓我有了很多感受。

培訓既是一個學的的過程,也是一個反思進步的過程。這幾天的培訓學習是短暫而辛苦的,但留給我們的記憶和思考卻是永恆的。通過這次培訓,我進一步提高了認識,理清了思路,學到了新的教學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我要把培訓學到的這些知識變化性地運用到我們的音樂課堂中,使學生能輕鬆、愉快地上音樂課,多用鼓勵的方式使學生表現出良好的品質,努力做到用好的設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從學生出發,多為他們營造一些發現美、創造美的自由空間,以激發起他們熱愛美、傳播美的熱情,從而使美能在學生的心靈中生根、發芽、成長、壯大。同時我還要把汲取到的先進理念、思想運用到工作中去,讓此次培訓的價值在工作中得到最大的體現。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我們要努力發揮自己的專業素質,把愛與知識播送給每一位孩子,讓他們健康、個性地成長。使用各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去感受、理解、表現音樂;給他們富於旋律的人生,享受人生的旋律。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15

教學內容:

1、欣賞樂曲《牧歌》、《小放牛》

2、選用內容:學習用豎笛演奏歌曲

教學目標:

一、通過欣賞樂曲《牧歌》、《小放牛》,進一步體驗感受樂曲中愉快熱鬧、充滿朝氣的音樂情緒,初步感受兩種不同風格、不同音色色彩、不同情緒的音樂。

二、通引導學生用豎笛演奏歌曲《牧歌》增強學生學習音樂作品的興趣,提高學生器樂的演奏能力。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有較規範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複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

3:豎笛小練習。(結合學唱歌曲演奏6、1、2三音進行練習)

二、新課學習:

(一)欣賞《小放牛》

1、導入:談話(從前課歌曲入)

A、教師出示幻燈《小放牛》曲調,教師邊彈琴邊唱。

B、學生跟琴哼唱,對該民歌有一個初步的熟悉。

初聽錄音樂曲:師設問:

A、這段樂曲是由民族樂隊還是西洋樂隊演奏的?

B、樂曲中主要的曲調是由哪一件樂器演奏的?聽完後,學生自由回答。

A、聽第一段音樂:問:這段音樂與河北民歌《小放牛》有什麼關係?聽完後,學生討論回答。

B、第二段音樂:設問:這段音樂旋律與第一段有什麼關係?在速度上有什麼變化?

你能聽出嗩吶在模仿二人一問一答的情景嗎?

(還是第一段主題音樂,但是速度加快。有必要的話可再聽一邊)

C、第三段音樂

設問:這段音樂在速度上有什麼變化?情緒如何?你彷彿看到了什麼情景?

D、復聽全曲:聽完後師生交流聽後感。

(二)欣賞《牧歌》

1、導入:請小朋友們聽一首歌曲,聽完後説説你的感受。(師:範唱民歌《牧歌》)

學生談感受(曲調悠揚飄逸,低迴婉轉)

2、師:介紹這是一首內蒙古昭烏達盟民歌(學生用“LU”跟着老師唱《牧歌》曲調,唱時可以看書上的圖形譜,再用豎笛吹一吹)

3、請小朋友們聽一首由民歌《牧歌》為素材創作的小提琴曲《牧歌》。初聽音樂。

問:民歌《牧歌》的曲調在樂曲中出現了幾次?(後學生回答)

4、聽樂曲

問:每遍的主題曲調出現時它的聲區變化順序是怎樣的?哪邊高?哪邊題低?各遍表達了怎樣的情景,你能想象出什麼樣的場景?學生自由討論回答。

(三)與《小放牛》對比欣賞,説説你的感受。提示:從題材、形式、風格等進行對比

可以以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然後再回答。

教師進行總結、板書。

板書:題材形式風格

《小放牛》

《牧歌》

標籤: 教學 國小 音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inyue/vj0gn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