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音樂 >

國小音樂教案(15篇)

國小音樂教案(15篇)

作為一名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音樂教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國小音樂教案(15篇)

國小音樂教案1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歌曲《貝殼之歌》感受並表現歌曲優美、抒情的情緒。

2、能夠發揮想象,用動作、打擊樂、畫筆等表現音樂。

教學重難點:

綜合藝術形象,體驗,感受海邊美麗的貝殼。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讓學生齊唱上課歌)。

二、導入新課。

讓學生觀察掛圖,説一説都看到了什麼?

三、新授課。

1、初聽前可提示:是否去過海邊,見過大海退潮的情景?退潮後海灘上都有什麼?你撿過貝殼、小蝦嗎?讓學生明白“趕海”的含義。

2、初聽後可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內容,給你怎樣的印象?

3、復聽歌曲。邊聽邊做動作表演。

4、聽錄音。 讓生有感情的朗讀歌詞。

5、聽貝殼之歌音樂。感受三拍子。(説一説三拍子的意義及節奏規律),並用肢體語言表達出來。

6、哼唱歌曲旋律。

7、學唱歌曲。

8、學會打擊樂為歌曲伴奏。

四、綜合表演。

國小音樂教案2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歌曲,感受歌曲中表達對國旗的讚美和喜愛之情,能夠養成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過程與方法】

完整而充分的聆聽歌曲,運用模仿、體驗的方式,提高音樂審美能力。

【知識與技能】

感受2/4拍的強弱規律,並能夠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能夠用有感情的聲音完整地演唱歌曲。

【難點】

感受2/4拍的強弱規律。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指導學生看課本上的插圖,請學生找出天安門、國旗和國徽。在天安門廣場,我們可愛的解放軍叔叔每天早晨都會伴着雄壯的國歌將國旗升起,現在讓我們也來感受一下國旗升起時的場面吧。

教師播放在天安門升國旗的視頻,並請學生談談觀看視頻之後的感受,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板畫示意圖並説明各部分分別代表什麼,引導學生懂得升國旗時應起立,目視國旗。我們的國旗這麼美麗,所以有人給她編了一首好聽的歌曲,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這首歌曲中所描繪的國旗吧!

(二)新課教授

1.教師播放歌曲,並設問,聽完這首歌曲你能想象出什麼樣的畫面?學生自由發言,教師評價並總結,五星紅旗飄揚在藍藍的天空中,那麼美麗,那麼雄偉和激動人心。

2.復聽歌曲,並設問,歌曲的速度是什麼樣的?情緒又是什麼樣的?學生自由發言,教師評價並總結,歌曲的速度是中速,情緒歡快且激動。

3.教師彈琴範唱歌曲,學生跟琴輕聲哼唱,提醒學生注意情緒。

4.教師運用奧爾夫教學法,用強拍拍手,弱拍拍腿的方式讓學生感受2/4拍的強弱規律,並説一説2/4拍有什麼樣的特點?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前面一拍是強拍,後面一拍是弱拍。

5.跟隨教師的示範一起拍出2/4拍的強弱規律。

6.教師彈奏鋼琴,學生跟隨琴聲律動身體,再次體會歌曲的拍子、速度和情緒。

7.教師教唱歌譜,學生用拍手、拍腿的方式揮拍演唱曲譜。

8.學生齊讀歌詞後填詞演唱。

高中音樂

國小音樂教案3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唱歌曲《春天來了》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新授課:學唱歌曲《春天來了》

1、教師語言導入課題,播放歌曲《春天來了》,聽完讓學生用畫筆描繪出歌曲的內容,增強學生對歌曲的理解。

2、學唱歌曲。

(1)附點四分音符的練習。

(2)師引導學生想象春天美麗的景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指導學生用富有彈性、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歌唱春天,歌唱大自然。(演唱時師提醒學生注意唱歌時的歌唱心理與狀態。初唱時藉助這四個音的手號位置來幫助演唱。引導學生跳音要唱得輕巧有彈性。)

3、分析歌曲的特點,引出曲式結構。引導學生分析歌曲的情緒及旋律的特點,歌曲的旋律是比較明顯的abc三個單樂句結構,請學生用簡單的圖形來表示三個單樂句的相同與不同。同時引導學生思考:

(1)你聽了歌曲的前奏音樂時聯想到了什麼?

(2)“這些相同與不同的樂句在你聽、唱後有什麼感受?請你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學生分析完畢後師進行總結評價,對學生的分析,師對學生鑑賞音樂的參與作出充分的,肯定,鼓勵學生多動腦筋。

三、拓展(環保):佈置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思考自己將如何用實際行動來愛護大自然?

四、總結

教學板書:

春天來了強弱記號

教學反思:

漸強記號漸弱記號

第2課風鈴

教學目標

1、通過綜合創作實踐活動《風的常識和聲音的表現》讓學生了解自然界的風對我們生活的影響,以及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模仿出來風在不同的力度上的聲音。能用打擊樂器或探索自然音源模仿不同等級的風力音響。

2、通過學習《風鈴》這首歌,使學生感受音樂的自然的關聯,進一步鞏固節奏xxxxxxx。

3、能用優美、活潑的聲音演唱《頑皮的小杜鵑》,表達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建立我的小音庫,認識和唱準5、3兩個音的音名。

教學用具:風鈴,旗,

難點重點:

1、掌握3、5兩個音讓學生在掌握節奏的強弱規律

2、能夠區分八分,四十六的節奏規律,並且能夠準確的演奏出來

教學方法:聽唱法,學唱法,創作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老師拿一串風鈴給大家看,讓學生説一説,風鈴的聲音是怎樣的。用自己的聲音來模仿一下風鈴的聲音。

2、用電風扇讓學生感受在不同的風速下風鈴的聲音在音色、力度上有什麼不同。

a)在微風的時候

b)在中等風速下的時候

c)在強風下的時候

3、老師總結歸納三種情況下的節奏特點

a)微風的時候xx

b)中風的時候xxxx

c)強風的時候xxxxxxxx

3、讓學生熟悉這三種節奏型。

1)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平時在日常生活中發現的同樣節奏模仿出來。

2)自己創編幾種這三種節奏型的節奏,讓學生充分地掌握這三種節奏

4、用風鈴的聲音來讀這三種節奏型。直接進入課題

二、學習歌曲《風鈴》

1、然學生聆聽歌曲一遍

2、讓學生讀朗讀歌詞,用感情來朗讀。感受風鈴的特徵是輕盈、清脆的

3、感受“風鈴”兩個字的讀音適一高一低的,正好與本課要學習的兩個音53符合

4、幫助學生建立35的音高,建立我們的小音庫要求學生把已掌握的兩個唱名出入自己的大腦的小音庫中。

5、唱準在不同的音高位置上的35兩個音。

1)練習misol兩個音的唱名和手號位置,讓學生感受這兩個音的手號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從手號的位置上區分兩個音的音高差別。

2)辨別兩個音,聽到其中的一個音就用手號打出來,練習手號的反應程度

3)做遊戲,當聽到sol就站起來,聽到mi就坐下。訓練學生的反應程度。

4)因為兩個音組成的音程是和諧音程,所以讓學生分成兩組,然後每一個組唱一個音做個簡單的和聲訓練,讓學生初步感受和聲的美妙效果。

6、學唱歌曲

1)演唱歌曲的時候讓學生注意演唱時的狀態,如:演唱時氣息、嘴型、臉部表情等。

2)用什麼樣的感情去演唱,因為三段歌詞的內容不一樣,根據風的大小強度改變演唱時的情緒。

3)課堂評價,學習演唱的感受

7、課堂小結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學唱歌曲《快樂的doremi》,識記doremi三個音。

教學目標:演唱歌曲《快樂的doremi》,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認識和演唱音符doremi。

教學重點:演唱歌曲《快樂的doremi》

教學難點:認識和演唱音符doremi。

教學準備:電子琴、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聽唱歌曲《快樂的doremi》

1、聽賞歌曲

(1)聽錄音範唱《快樂的doremi》

(2)請你跟琴唱一唱這三個音。

(3)教師演唱《快樂的doremi》,學生接唱歌曲中的doremi。

2、聽唱法演唱歌曲

(1)輕聲讀歌詞第一段

(2)聽教師慢速範唱第一段歌詞,學生心裏默唱一遍,輕聲唱一遍。

(3)引導學生演唱歌曲第一段,教師仔細聽學生演唱,加以指導。“演唱”四分休止符時,可用手勢動作代替

(4)學習演唱二、三段歌詞。聽錄音範唱,跟琴直接演唱。

(5)全體演唱全曲二至三遍

二、音樂遊戲

1、認識五線譜上的doremi的唱名位置。

2、跳房子游戲

三、演唱歌曲

1、再演唱過程中可不斷變換演唱形式:以小組為單位或領唱與齊唱,小組派出代表演唱等形式。

2、表演唱或小組表演唱、個人表演唱

3、進行歌詞創編

四、課堂小結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歌曲《我是小小音樂家》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我是小小音樂家》,感受樂曲熱烈歡快的氣氛。

2、引導學生用doremi三個音進行音樂創編活動。教學重點:學唱歌曲《我是小小音樂家》

教學難點:用doremi三個音進行音樂創編活動教學準備:電子琴、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我是小小主持人:學生介紹自己喜歡的音樂作品,並和大家一起欣賞。

二、我是小小音樂家

1、初聽歌曲:你聽了這首歌曲有什麼感受?是幾拍子的?

2、聽歌曲:學生可以跟着小聲唱一唱、動一動。

3、教師分句教唱歌曲。要特別注意歌曲的弱起小節和後十六分音符的節奏

4、在塗顏色處拍手或用打擊樂(鈴鼓)伴奏並演唱。在學生會演唱的基礎上,按照教科書的要求,在塗顏色處拍手或用打擊樂(鈴鼓)伴奏並演唱。

5、聽歌曲、自由表演

三、我是小小作曲家

1、遊戲《找朋友》。

2、活動《小小作曲家》

(1)教師做一個範例:選圖片、節奏、分析創編樂曲。2

(2)以小組為單位選擇圖片進行創編、教師指導(3)小組彙報展示,集體評價。

四、課堂小結

讓學生談收穫。

第五課時

教學內容:欣賞歌曲《多來咪》,並進行律動表演。

教學目標:聽賞歌曲《多來咪》,進一步鞏固對音符doremi的識記,並在歡快的歌聲中進行律動表演。

教學重點:聽賞歌曲《多來咪》

教學難點:鞏固對音符doremi的識記

教學準備:電子琴、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跳房子游戲:複習音符doremi

二、聽賞歌曲《多來咪》

1、初聽歌曲錄音,教師簡介歌曲,引導學生讀一讀歌詞。

2、聽歌曲(教師演唱或錄音)

3、師生共同演唱歌曲並自由表演

教室唱第一樂段,學生分為七組分別演唱doremifasollasi七個音。銜接處全體演唱。

三、音樂表演《多來咪》

1、教師講解《音樂之聲》的故事情節

2、討論表演《多來咪》片斷可以分為:歌唱組、表演組、伴奏組、製作頭飾組等,由學生自由選擇小組。

3、進行音樂表演

四、補充欣賞歌曲《孤獨的牧羊人》《雪絨花》

感受樂曲的情緒,瞭解演唱形式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有什麼收穫?

國小音樂教案4

一、課題:心中的櫻花(音樂三年級)

二、課型:綜合欣賞課

三、教學內容:

1、聽賞樂曲《櫻花》(長笛與樂隊演奏);

2、演唱歌曲《櫻花》

3、觀看電影片段《浪漫櫻花》,鑑賞櫻花圖片;讓孩子們用各種藝術表現手段展現心中的櫻花。

四、教學目標。要求:

通過對音樂作品《櫻花》的感知與體驗達到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用parapara舞,配樂詩朗誦,現場作畫等藝術表現手段展現心中的櫻花,讓他們親身參與音樂活動中,從而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

五、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欣賞樂曲《櫻花》和演唱歌曲《櫻花》以及觀看關於影視,圖片資料,讓學生能體驗出自己心中的櫻花。

六、教學前期準備:

幻燈片,共三張;

封面

②櫻花的圖片資料

③歌曲《櫻花》的歌詞

2、電影《浪漫櫻花》(片段)

3、瞭解日本的人文與風俗以及parapara舞的由來。

七、教學過程:

1、師生同跳parapara舞。(音樂選用輕鬆活潑的校園歌曲)

師問:同學們是否知道parappara舞的動作是模仿的一些什麼姿態?它最早起源於哪個國家?

2、教師解釋parapara舞的來源;師:既然孩子們已經瞭解parapara舞的由來,讓我們欣賞電影《浪漫櫻花》(片段包括櫻花飄落和parapara舞的情景),看看櫻花飄落下來的美景。

3、播放電影《浪漫櫻花》後,出示幻燈片第二張。

師問:請孩子描繪櫻花飄落下來情景?指出你最喜歡的一幅圖片,介紹你心中的櫻花......

教師小結:三月正是日本國花―櫻花盛開的季節,這個時候的櫻花幾十朵簇成一團;有粉紅色的,大紅色的,白色的,還有綠色的,奼紫嫣紅!當風一吹過,紛紛揚揚飄落下來,像下大雪一樣壯觀!

4。 ①師:請孩子們帶着心中櫻花的形象來聽賞日本樂曲《櫻花》(長笛與樂隊演奏)。

②聽賞完後,師問:樂曲的情緒怎樣?你能體會出樂曲表現的情景嗎?

學生自由發言後,教師引出學生熟悉的日本民歌《櫻花》(要求學生用給媽媽説悄悄話的感覺演唱),同時出示幻燈片第三張。

讓學生描述自己所瞭解的日本人文風俗。

③簡單點評孩子們的演唱,師問:《櫻花》是日本流傳很廣的名歌,那麼請你們介紹一下你所知道的日本,特別是與櫻花有關的......

教師小結:日本位於亞洲東部的太平洋上,由眾多的島嶼組成。為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之一,出名的有美麗的富士山,可口的生魚片,講究的禮儀。當然最有特色的是在日本郊外,幾乎家家户户都種櫻花,而且各地都有自己的“櫻花節”;每當櫻花盛開的季節,人們都會穿着隆重的服裝(女士們穿着和服),來到櫻花樹下,一邊品嚐美味佳餚;一邊賞花。

5、師:現在讓我們帶着賞花的心情再次聽賞樂曲《櫻花》,思考用什麼方式展示心中的櫻花?

小組從C———H共八個組,每組七名同學。

讓學生對以前的parapara舞有所記憶,便於接下來的自己編創與組合動作。

6、小組合作:學生用自己的表現方式去展現心中的櫻花;創作表演。

a) 為歌曲《櫻花》編排parapara舞或其他舞蹈的動作;

b) 配樂朗誦歌詞;

c) 表演日本兒童生活片段(如:到公園觀賞櫻花等)。

d) 用手中的畫筆描繪心中的櫻花等各種表現方式。

小組合作時,大屏幕給出幻燈片第二張;背景音樂播放歌曲《櫻花》。教師具體指導。

7、小組展示創作成果,師生評價。

8、師:孩子們的表演很精彩!最後讓我們再用歌聲去體會心中的櫻花。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櫻花》。

小結:學生通過自己的方式去體會自己心中的櫻花的,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能力,展示學生創作作品,師生互動,教師給出積極評價。

國小音樂教案5

一、教材分析

阿倫·科普蘭是美國現代音樂的倡導者。1920年創作的《貓和老鼠》是一首既展示技巧而又詼諧有趣的鋼琴小品。諧謔曲:名字來源於法文“開玩笑”一詞,從十八世紀起,諧謔曲成為一種十分流行的體裁,而且經常作為古典組曲的一個樂章。很多古典樂派的作曲家還把這種體裁應用到了交響樂中,一般作為第三樂章的主題出現。

在這部作品中他運用了自己特有的"躍進武"旋律,緊張不安的活躍節奏.快速的託卡塔音型,樸實清晰的色彩和富於廣度和深度的想象力.這獨具特色的音樂創作風格首次展現在人民面前,成為了青年作曲家科普蘭的代表作.

音樂聯想在曲目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視,科普蘭曾經説過聯想對音樂產生的影響是無法估量的。CatandMouse在英語中是個成語,帶有“欲擒顧縱”的意思,貓通常喜歡玩“捉老鼠”的遊戲,抓住老鼠並不吃掉,而把老鼠放了,再抓,最後才吃掉。

樂曲結構:

A(1—20)

貓——中速,驕傲地、懶洋洋地走向高處,兇險的目光窺視周圍。老鼠——快速,在屋裏很輕、靈巧地跑來跑去。

貓和老鼠——速度稍慢,貓在屋裏冷漠的巡視;速度非常快,貓追老鼠,老鼠靈活的躲來躲去後勝利的逃跑。

B(21—50)

老鼠——快速,老鼠逃掉後很得意,輕快地跑上跑下。

貓——非常慢,貓懶洋洋的睡着了。

A′(51—72)

老鼠——快速,老鼠仍極其靈巧地跑來跑去,故意挑逗。

貓鼠大戰——速度非常快,力度很強,老鼠緊張地跑動,貓兇狠的追逐,最終貓追到了老鼠。

尾聲(73—83)

慢速,屋子又恢復了平靜,老鼠一瘸一拐的悄悄溜走了。

二、教學目標

1.能認真聆聽樂曲《貓和老鼠》,感受樂曲的情緒及情境。

2.能聽辨貓、老鼠兩個主題,並能隨着音樂聯想。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通過感受速度變化,體會音樂豐富的情緒。

2.教學難點:激發學生敢於聽音樂聯想貓和老鼠的故事。

四、教學過程

1.導入

(1)老師介紹四個形象:喜洋洋與灰太狼、貓和老鼠。

同學們,今天的音樂課老師先給大家介紹四個小動物,他們是羊和狼、貓和老鼠。這些動物有一個特點,狼和羊、貓和老鼠他們互為天敵,當他們相遇時一定會上演激烈的鬥爭。

(2)聽音樂,表現了哪兩個形象。(第一樂段)

下面咱們來聽一段音樂,你感受一下音樂表現了哪兩個動物,為什麼?

(3)教師引導學生談感受,説明原因。

有的同學説音樂的速度非常快,有的同學聽到了音樂中輕巧的節奏彷彿在模仿老鼠,大家説的都很好,這段音樂描寫的是貓和老鼠激烈的鬥爭。

2.新課

(1)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有趣的音樂《貓和老鼠》。

(2)初聽:聽辨演奏樂器。

首先請你完整的聆聽,感受音樂的情緒、速度的變化以及演奏樂器。

相信同學們一定聽出樂曲是鋼琴獨奏,速度一會兒快一會兒慢,情緒時而緊張時而悠閒。

(3)作曲家介紹:美國作曲家科普蘭。

這首作品是由美國作曲家科普蘭作曲。

(4)聆聽第一樂段:

①聆聽貓、老鼠的音樂主題。

(貓)下面我們就來分別聽一聽這兩個形象用音樂是怎樣表現的。首先請你聽這段音樂表現的誰?為什麼?

(老鼠)接下來調皮的老鼠要出場了,你聽它靈巧的身體上躥下跳呢。②分析速度特點,老師現場示範。

(貓)這段音樂開始的速度是中速,好像一隻貓懶洋洋地走向高處,兇險的目光巡視着周圍。下面老師彈鋼琴你再來感受一下。

(老鼠)下面老師彈琴你來感受一下這隻上躥下跳的老鼠。

③完整聽第一樂段,聯想故事的發展。

接下來,我們完整聽一聽當貓和老鼠相遇後發生了什麼。

④分析速度稍慢——非常快的變化。

開始音樂的速度稍慢,好像貓發現了老鼠,之後速度加快,彷彿貓和老鼠進行着激烈的鬥爭。

⑤完整聽第一樂段。

貓抓到老鼠了麼?咱們再來完整欣賞第一樂段。

同學們從音樂中一定感受到了,靈活的老鼠這次逃過了貓的追逐。

(5)聆聽第二樂段:(教師引聽)

①得意洋洋的老鼠。

你們聽,老鼠正在得意洋洋呢。

②懶洋洋的貓。

這時貓在幹什麼呢?大家聽。

這隻貓竟然睡着了。

③分析速度。

同學們,這是音樂的第二樂段,速度是快速(得意洋洋的老鼠)和非常慢(睡着的貓)。

④完整聽第二樂段。

咱們再來完整欣賞音樂的第二樂段。

(6)聆聽第三樂段:

①聽一聽有熟悉的旋律嗎?

接下來我們進入音樂的第三樂段,首先請你聽一聽,這段音樂中有你熟悉的

旋律嗎?

大家一定聽到熟悉的旋律了吧,原來這隻調皮的老鼠又出現了。②老鼠再次出現後,又發生什麼了?

咱們聽音樂講述老鼠再次出現後,發生什麼了?

貓鼠大戰又一次打響了。是不是比上次更加激烈,速度非常快,力度很強,老鼠緊張地跑來跑去,貓兇狠的追逐,緊追不捨。

(7)聆聽尾聲:

①分析速度,學生聯想。

突然,音樂靜了下來。聽聽這次貓抓到老鼠了麼。

音樂的速度是慢速的,彷彿一切又恢復了平靜。

②老師現場示範,啟發學生。

請你注意老師演奏的這段音樂,有什麼特點。

這段音樂速度慢,力度弱,你能聯想到什麼?再聽一次。

彷彿老鼠一瘸一拐的悄悄溜走了。

(8)完整聽全曲。

下面咱們完整欣賞這首鋼琴獨奏曲《貓和老鼠》,請你注意兩個音樂形象的出現、音樂速度的變化和故事的發展。

3.小結

今天這節音樂可我們欣賞了鋼琴獨奏曲《貓和老鼠》,認識了美國作曲家科普蘭,希望你能記住這首有趣的音樂

國小音樂教案6

一、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歌曲《春曉》的學習,感受音樂與古詩的完美結合,對以我國古典詩詞為題材的現代音樂作品有進一步學習的願望。

2、通過用不同的速度來演唱歌曲《春曉》,體會不同的速度對音樂情緒和音樂形象所產生的作用。

3、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創作表現《春曉》。

二、教學重點、難點:

1、八分休止符的運用

2、附點音符的演唱。

三、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情景導入】

師:同學們聽過《春天在哪裏》這首歌嗎?讓我們隨着音樂跳起來吧。

1、歌表演《春天在哪裏》。

2、同學們,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最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季節,春天是那樣的美,到處是萬紫千紅,到處是花紅柳綠,哪位同學能夠用你的歌聲來表現春天呢?

——讓學生自由演唱。

3、剛才大家演唱了讚美春天的歌曲,還有哪些同學能夠吟誦讚美春天的古詩呢?

【寓教於樂】(古詩文化)

1、剛才有位同學吟誦了《春曉》這首詩,你們看,唐朝詩人孟浩然多了不起,僅僅用了20個字就描繪了春天的美景,下面就讓我們共同來感受這美妙的詩句吧!——師生共同誦讀古詩。

提問:讀了這首詩,你感受到了春天的哪些美景呢?

師:大家説的太好了,面對這麼美麗的春光,我們的詩人孟浩然不禁吟到:“春眠不覺曉,……” ——師配樂朗誦。

2、學唱歌曲

師:同學們知道嗎,這首詩還能唱一唱,這種唱法叫古詩新唱,想聽聽嗎?

(1)、欣賞童聲合唱《春曉》,感受歌曲情緒。

(2)、出示歌單,老師做示範演唱。

3、老師逐句教唱。

4、老師唱詞,學生唱la音。

5、輕聲演唱歌詞。

6、解決難點:

(1)歌曲的四個休止符處加上四個動作:聽、聽、看、搖頭。

(2)最後一句,附點音符的運用。

7、再次輕聲、有感情地演唱。

8、女生領唱,男聲伴唱。

9、男生領唱,女生伴唱。

10、分組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創作表現《春曉》。

11、教師指揮完整演唱一遍。

【創造表現】(歌曲處理)

1、師分別用慢速、中速和快速演唱歌曲,請學生仔細聆聽後説一説三遍演唱的速度和情緒有什麼不同。

2、排練合唱《春曉》,用慢速和中速演唱歌曲。

3、表演節目——大合唱《春曉》。

【完美結課】

感謝全體同學,你們的歌聲又一次讓我們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最後,讓我們在美妙的歌聲中結束這節音樂課吧!

【教學反思】

本堂課以學生為主體,面向全體學生,注重人人蔘與。教學中緊緊圍繞“春”為主題,從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通過説春天,唱春天的來引導學生探索和體驗春天。上完課,我就有很多的感觸。最大的感觸是——不能低估了學生的能力。孩子都是聰明的,孩子的潛力是無窮的。同時,為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鼓勵學生勇敢、踴躍的表現自己,我也努力來創造一個民主的課堂。因為只有課堂上真正做到民主了,學生才會感覺到心理的安全,才會願意由衷地和你配合。當然,這對於教師的要求也就更高。不僅課堂中每個環節的設計要周密考慮,教學時還要善於調控好整個教學局面。

國小音樂教案7

教學內容:

1.學習歌曲《採山》

2.認識x和xxxx的節奏,並能根據歌曲拍擊節奏。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學習歌曲《採山》,感受歌曲輕快、活潑的情緒,能正確流暢的演唱歌曲。

2.通過遊戲活動等方式,學習和掌握xxxx、xx的節奏,並在實踐中運用。

3.能從歌曲中感受勞動的愉快,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興趣,用遊戲帶動十六分節奏地學習。

2.有感情地完整地演唱歌曲,體驗歌曲的音樂意境。

3.十六分音符的學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老師今天想和大家一起去山裏郊遊,你們想去嗎?

生:(好)

師:那麼我們就一起乘坐音樂大巴出發吧!

(用已經學習過的歌曲,加上想去“郊遊”的心態,通過創設情境——去美麗的大山看看,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師:(大屏幕播放郊遊歌曲,出現大山的景色)同學們快看,美麗的大山到了,它正在歡迎我們呢,排好隊,我們下車了。這一路上光顧高興了,我們在山上都看到了什麼呀?

生:蘑菇、木耳、野花、山菜、樹木、河流……

師:是啊,山裏樹木茂盛、空氣新鮮、物產豐富、真是個好地方!(簡單介紹山裏的事物,為學習新歌做鋪墊)

二、節奏學習,節奏模仿遊戲。

採蘑菇比賽(幻燈片出示蘑菇圖片)

師:同學們,看老師這也有許多小蘑菇,好新鮮啊,你們想不想採蘑菇呀?

生:想。

師:那我們就來個採蘑菇比賽吧。但這些可愛的小蘑菇必須要聰明勤快的小朋友才能採到,蘑菇上面有一條節奏,如果誰能模仿出來誰就能採到可愛的小蘑菇!(出示幻燈片打節奏)

師:這還有一個節奏需要你們自己來完成,有信心嗎?

生:有。

(出示第二條節奏學生創編節奏語言)

師:我還能為這個節奏填上詞語呢!

老師邊拍節奏邊讀歌詞:採呀採蘑菇,,你會嗎?會説點別的什麼嗎?會的同學也可以得到一個小蘑菇。

生:菜呀才木耳,做呀做作業……

師:你們真是愛勞動的好孩子,好多同學通過勞動都得到了蘑菇,收穫真不少啊!瞧,從雨中來了一位小姑娘,高興地唱着歌朝我們走過來了,她在唱什麼呢?讓我們來聽一聽吧!

四、師生共同總結!

國小音樂教案8

教學內容:

1、聽《洋娃娃的夢》

2、唱《蒲公英》

教學目標:

1、視通過各種畫面,讓學生感受,發揮想象。

2、聽通過《洋娃娃的夢》,讓學生感受音樂所描繪的意境。

3、唱通過學唱歌曲《蒲公英》,體驗春天的美景及給人帶來的喜悦。

4、動通過聽、唱,讓學生隨歌律動。

教學重、難點:

激發學生調動各種感官去發揮想象,發現美,體驗美,歌唱美,創造美。

教學過程:

課前活動:師生律動

(一)音畫結合,情境體驗

師:小朋友,你們做過夢嗎?能告訴大家你曾夢到些什麼?(生答)洋娃娃自從跟快樂王子出遊以後,也做了個夢,能猜一猜他夢到了些什麼嗎?

(二)欣賞感受,描繪夢境

師:剛才小朋友想象了洋娃娃的夢,描繪了多幅春天的景色,那想不想聽聽音樂家是如何來表達的呢?我們先來聽一聽

師總結:小朋友的想象豐富極了,是的,洋娃娃的夢把我們帶入了生機盎然的春天美景之中,瞧![課件展示:流動畫面]種子破土而出,花兒含苞欲放,柳樹吐出嫩芽,春筍探出腦袋,蒲公英也忙着尋找他們新的家,到處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結合畫面,第二次欣賞)

師:洋娃娃做了這麼美麗的夢,小朋友們想不想也聽着音樂,等星星睡了,鳥兒睡了,乘着我們的夢之船起航呢?

(三)歌曲體驗,行知相融

1、教師:老師這裏有一幅畫,但是這幅畫有一部分不完整,老師沒有畫上去,我想讓小朋友們聽了我放的一首歌以後,來把它補充完整。

聽了這段音樂,小朋友知道這幅畫上缺了什麼啊?來把它畫上去。

2、教師:哦!原來蒲公英也做起了美夢!他夢到了小寶寶變成了傘兵,在天空中飛翔呢!他們邊飛邊唱起了歌,那歡快的勁兒也感染了老師,我也熬不住了,我也要和他們一起唱。

小朋友如果也熬不住了,可以跟老師一起來。(師唱,學生輕聲哼唱)

3、教師播放旋律

學生:把上面寫有歌詞的蒲公英依次貼在黑板上。

4、引導學生用“lu”哼唱旋律,隨旋律模仿蒲公英的動作。

5、跟琴輕唱歌曲,及時糾正難點處。

6、完整演唱全曲,師及時鼓勵。

(四)自主合作,創作表現。

1、教師:請小朋友們選擇喜愛的方式來表達這首歌曲。

自然音樂組,選擇老師提供的樂器為歌曲伴奏。

2、老師分組指導

(五)交流總結,情感昇華。

1、教師:小朋友們的表現非常精彩,老師從你們的創作表演中感受到大家

對生活的熱愛,幸福的孩子,愛做快樂的夢,老師希望每位小朋友都有愉快的夢,並希望你們夢想成真!

2、律動:隨歌曲旋律跳着離開教室

國小音樂教案9

教學目標:

1、通過用親切、柔和的聲音學唱歌曲《一對好朋友》,開發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美感,同時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樂趣和同學間的友誼。

2、通過一系列的遊戲、討論、創編、表演等活動,引導學生體會到同學間合作的快樂,提高學生感知美、創造美、表現美的能力。

3、鼓勵學生髮揮想象力,用打擊樂器或身邊的物體與同學共同創編歌曲的伴奏,同時體會相互合作的樂趣。

教學準備: 動物頭飾、VCD

準備樂曲:《找朋友》、《繞圈圈》、《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拉鈎鈎》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環境,鋪墊主題。

1、教師把教室佈置成動物王國的活動場景。

(師)今天,我們各位小朋友一起來到了動物王國,心情是不是很開心啊?(多媒體出示《動物王國》的圖片並播放《動物狂歡節》的音樂)

你們聽——動物們好象在過節日,這麼熱鬧!我們也去吧!挑好頭飾充當動物,找好夥伴一起去吧。(學生自由挑選頭飾,教師也挑選大象頭飾戴上)

2、遊戲《找朋友》

鼓勵學生自由地隨着音樂找朋友,並結伴坐下。

3、音樂律動《繞圈圈》——複習二拍子

兩個好朋友在一起是不是也很開心?咱們一起來跳舞吧!

二、新授歌曲,激發情緒。

1、欣賞引入,鋪墊情緒。

欣賞VCD《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導入新課。

大象:小動物們,大家好!今天,我們一起在草地上過節日,真的很開心!為了表示我的開心,我特地準備了一張VCD請大家欣賞!你們看,有一對好朋友在一起開心的跳起舞來!真開心啊,真是一對好朋友!(抓住國小生喜歡看動畫片的特性,以卡通動畫替代説教,並體驗歌曲情緒鋪墊。)

2、初聽歌曲《一對好朋友》

大象:今天還有一對好朋友也來參加我們的活動。一個是放牛的小伢伢,另一位是放鴨的小妞妞。這對好朋友給我們帶來了一個節目!(出示小伢伢和小妞妞的玩偶,初聽歌曲《一對好朋友》,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初步感受。)

3、揭題。

鼓勵學生給歌曲起名字。(大膽放手讓學生參與想象,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創造意識)

師:小伢伢和小妞妞這首歌還沒有名字,想請小朋友們給起個歌名。——《一對好朋友》。

那們好朋友之間應該怎樣?(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等等)鼓勵學生建立良好的同學間友誼,並知道友誼重在保持。

4、遊戲《拉鈎鈎》(鞏固友誼,體會找到好朋友後的喜悦之情。)

現在同你的好朋友一起拉鈎鈎,對我們的友誼來一個承諾吧!集體表演唱律動《拉鈎鈎》。

5、復聽歌曲並小聲哼唱。

鼓勵學生可以隨着音樂節奏拍手或搖晃身體來體會音樂的節奏。

6、演唱歌曲。

要求學生富有表情地演唱全曲。(體會與好朋友在一起的情緒。)

三、創編創作,體驗樂趣。

1、激發學生創編的願望。

小伢伢和小妞妞是一對好朋友,我們這裏也有許多對好朋友。你們看,小雞和小鴨、小狗和小豬等都手拉手進教室,手拉手坐在一起。我們也來學學小伢伢和小妞妞,來編一編、唱一唱、演一演吧!要求學生有組織的一對對結伴練習。

2、學生分組進行創編歌詞或為歌曲創編舞蹈或創編故事。

3、作品展示,體驗成功的樂趣。

讓學生表演唱自己創編的歌曲;演自己創編的舞蹈;演自己創編的故事。

4、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評價,教師表示讚揚及肯定。

四、小結。

小動物們都很聰明,把與自己的小動物朋友的歌曲創編的非常好!真是能文能武啊!那我們應該怎樣的友好相處呢?(學生隨意回答)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真是難得,要好好珍惜相互間的情誼啊!朋友間要相互和睦、相互關心、相互愛護、相互信任。

國小音樂教案10

教學內容:

1.聽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2.學唱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

教學目標:

1.能安靜地聆聽音樂,並知道在什麼場合下要唱、奏國歌。

2.熟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感受人聲和器樂不同的音色。

3.學唱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能用正確的演唱姿勢唱歌。

教學過程:

(一)聽賞《國歌》

1.引入新課。

教師簡單介紹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國歌。國歌代表着一個國家的尊嚴,反映該國家人民的精神風貌。因此,在唱、奏國歌時一定要起立。面部表情要莊重、肅穆,身體不能亂動。介紹完後,請學生起立,播放《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錄音,讓學生完整地聽賞一遍。

2.可向學生提問:在什麼場合、情景下唱、奏國歌?然後播放有關唱、奏國歌的VCD、錄像帶或幻燈片及有關圖片,再請一至兩位學生補充。

3.介紹國歌的來歷,並聽齊唱和銅管樂演奏的國歌,使學生感受人聲與樂器的不同音色。

4.教師啟發學生簡單談談,用樂器演奏和人聲演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給他們的不同感受。

5.播放奏國歌、升國旗的畫面,讓學生知道奏國歌、升國旗的聯繫。

(二)學唱《國旗國旗真美麗》

1.教師可讓學生自己談一談,國旗的形狀、顏色、五星的排列、象徵意義等國旗知識。

2.教師播放歌曲錄音或範唱一遍,以引起學生學唱歌曲的興趣。

3.教師帶領學生將歌詞按語言節奏朗讀一遍。

4.學生跟着教師分句模唱歌曲數遍。

5.教師引導學生,以接唱方式熟唱歌曲,如教師唱“國旗國旗”,學生接唱“真美麗”……

教學評價:

1.是否能安靜地聽音樂。

2.是否知道在什麼場合下,唱、奏國歌。

3.是否能用自然的聲音學唱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而不喊唱。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我愛家鄉,我愛祖國》。

2. 認識常用課堂打擊樂器碰鈴、響板。

3.聽賞歌曲《吹蘆笙》。

教學目標:

1.能有興趣地聽喜樂,並知道《吹蘆笙》是表現哪個民族的兒童歌曲。

2.能有表情地演唱《我愛家鄉,我愛祖國》。

3.認識碰鈴與響板,並知道正確的演奏方法。

教學過程

(一)學唱《我愛家鄉,我愛祖國》

1.教師掛出中國地圖和長江、黃河風景圖,介紹長江、黃河,並請學生指出長江和黃河在中國地圖上的位置。

2.教師將歌曲範唱一遍,或播放童聲獨唱錄音。使學生初步瞭解歌曲的歌詞、節奏和情感。

3.跟着教師有表情地分句輕聲學唱。

4. 請幾級學生集體演唱,並評出有表情且音色較美的小組進行表揚。

(二)聽賞《吹蘆笙》

1.教師播放歌曲《吹蘆笙》,引導學生欣賞,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緒。

2.教師簡單介紹侗族及其吹奏樂器蘆笠的主要特點。

3.引導學生在聽賞時接唱歌曲中的襯詞。

4.在聽賞幾遍以後,可讓學生跟隨錄音輕聲哼唱。

(三)認識打擊樂器:碰鈴、響板

1.教師向學生展示樂器實物,演示基本的演奏方式,並讓學生識別兩種打擊樂器的不同音色。

2.教師將樂器發給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正確的敲擊方法。如樂器數量不夠,可輪換進行。

3.教師出示卡片 碰鈴 dang dang dang dang

da da da da da da da da

響板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統習演奏。可分組交換練習,每兩人為一組作樂器交換。

教學評價

1.能否區別碰鈴與響板的音色,並能正確演奏。

2.是否知道《吹蘆笙》是哪個少數民族的兒童歌曲。

3.能否有表情地演唱《我愛家鄉,我愛祖國》。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歌表演《彝家娃娃真幸福》。

教學目標:

1.能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2.能主動、大方地參加歌表演。

教學過程

(一)用碰鈴和響板為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伴奏

1.在教師指導下將歌曲集體演唱一遍,使學生感受節奏、速度和情緒。

2.教師給出節奏卡片:

學生分組按節奏拍手練習。

3.每兩人一組發給碰鈴和響板,按卡片上的節奏練習。

4.教師彈奏歌曲旋律,學生分組為歌曲伴奏。

(二)歌表演《舞家娃娃真幸福》

1.在教師的指導下聽歌曲的錄音。

2.學生四人為一組學習彝族集體舞的走步與拍手。

3.教師引導每組學生隨歌曲跳簡單的彝族集體舞。

4.教師請出跳得較好的學生作示範,並和自己一起跳,以鼓勵其他學生。

5.要求學生回家後將所學的彝族集體舞的基本動作大方地跳給爸爸和媽媽看,並能在家裏尋找一件能敲擊出清脆聲音的物件,製作打擊樂器。

教學評價

1.能否正確地使用打擊樂器並按規定節奏為歌曲伴奏。

2.能否主動、大方地參加歌舞表演。

3.能否背唱《國旗國旗真美麗》

國小音樂教案11

新《音樂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重視審美體驗在音樂教育過程中的作用,採用各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音樂教學應該是師生共同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通過多種有趣的參與體驗,培養學生的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讓學生在音樂實踐活動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小蜻蜓》是一首優美、抒情的三拍子歌曲,雖然學習材料簡單,但在設計教案時,我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深入挖掘教材,大膽地進行探索,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感受、理解、表現音樂。

一、創設情境,以美感人

《小蜻蜓》是一首三拍子歌曲,為此我將四二拍的《口哨與小狗》與四三拍的《拉勾勾》組合,作為進教室的音樂,使學生一進入教室就進入特定的教學情境之中,對四三拍子的歌曲有印象。《小蜻蜓》的音樂在整堂課中流淌,讓學生細細品位體驗歌曲的優美旋律。化粧表演環節的設計,使學生猶如一隻只形態各異的小蜻蜓在空中飛舞,整堂課從開始的音樂美、到學生的歌聲美、表演動作美、環境氛圍美、課件製作美、教師語言美———無時不體現着美,“美”字貫穿始終。

二、巧用媒體、道具,激發興趣

電腦多媒體教學由於它的視聽結合、聲像一體,形象性強的特點在音樂教學中被廣泛應用。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充分挖掘課件的優勢,把知識、音響、動畫統一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體驗三拍子節奏旋律,我準備製作小蜻蜓隨三拍子音樂在美麗的田野上空捉蚊飛舞的動畫,通過聲音與畫面的結合,使學生更好地體驗、感受音樂的節奏,解決了學習的重難點;在感受音高這一環節,我準備利用多媒體的動畫效果,把音的高低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與學生的體態語言相融合,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了表現小蜻蜓,製作許多非常精緻的小蜻蜓頭飾,讓學生充分感受表演的逼真和表演的樂趣。

三、破除常規,學唱歌曲

傳統的新歌教學模式,勢必造成課堂氣氛的乏味。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改變了過去的傳統模式,認真鑽研教材,深入挖掘歌曲教學的深度,體用圖譜遊戲,既簡單明瞭形象地點出了歌曲的結構,又讓學生在“蜻蜓飛舞”的遊戲中學會歌曲,這樣的教學方法能使學生熱情、積極參與,從而很好地體現學生主體自主參與的教學理念。

四、拓展教材,想象模仿

學生學習音樂創作常常從模仿入手,模仿是音樂創作的必經之路。注意提示學生説出小蜻蜓的身體特徵,讓學生模仿小蜻蜓飛舞時的舞姿,想象小蜻蜓捉蚊蟲時勇敢、勤快的樣子,並鼓勵學生自編與眾不同的動作,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模仿力,激發學生的編創激情。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音版音樂第一冊第七課)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歌曲《小蜻蜓》,感受三拍子的強弱規律。

2、引導學生用優美輕柔的聲音演唱歌曲。

3、充分發揮學生的的模仿力和創造力。

4、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用身體的動作感受、表現抒情優美的音樂情緒;用不同的速度來表現不同的音樂想象,對學生進行保護益蟲的思想教育。

[]綜合課

[教學重難點]體驗歌曲,感受三拍子的強弱規律和歌曲思想。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頭飾等。

[教學方法]聽唱法、律動法、體驗法、情景教學法、合作學習法等

[教學過程]

引導策略

一、組織教學,調節情緒

跟隨《口哨與小狗》和《拉勾勾》剪輯而成的音樂律動進教室

讓學生掌握二拍子的基礎上,感受三拍子的韻律,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激情導入,感受音高

1、運用謎語,激發興趣。用謎語引出“小蜻蜓”細細身體長又長,身後揹着四面旗,斗大眼睛照前方,專除害蟲有助益。

2、簡介小蜻蜓激發學生興趣,瞭解有關小蜻蜓的知識,初步滲透保護益蟲教育。

3、身體語言感受音高。

當音樂彈出“3—52——6—15——”的時候,學生身體模仿蜻蜓往低處飛;當學生聽到“5—32—16—12——”的時候,身體模仿蜻蜓往高處飛。

利用身體語言,形象地體現出音的高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解決音高的學習。

三、巧用媒體,感受節拍

1、觀看媒體:哪隻蜻蜓飛舞的動作最適合這段音樂?(課件中有兩隻小蜻蜓,一隻隨着音樂節拍飛舞,另一隻則胡亂飛舞。)

2、通過大屏幕隨三拍子音樂模仿小蜻蜓飛舞、捉蟲。(反覆)

3、啟發學生用奧爾夫聲勢為歌曲旋律伴奏,並根據學生的動作分組進行合作。鼓勵學生創作不同的身體節奏。

利用現代化教育技術,視聽結合,聲像一體,使學生直觀形象地感受三拍子地強弱規律,巧妙地解決了教學難點。

四、聲情並茂渲染氣氛

小蜻蜓

小蜻蜓,是益蟲,飛到西來飛到東,

不吃糧食不吃菜,是個捕蚊的小英雄。

1、跟教師朗讀歌詞。

2、你認為該用怎樣的聲音來朗讀?

3、你覺得該用什麼樣的心情來朗讀?

充滿感情的朗讀是加深學生對歌曲意境瞭解的一種藝術,通過讓學生自己探索正確的朗讀速度和感情,使學生了解歌曲的含義,加深對歌曲的理解。

五、圖譜遊戲,情境表演

1、初聽歌曲(出示圖譜),教師範唱。

2、聽錄音範唱,看課件演示,小蜻蜓飛過草叢,每一樂句結尾落在花上。(花的位置按結尾音高排列)

3、同聽唱法教學,學生輕輕跟唱歌曲,並徒手在空中飛舞感知樂句。

4、師扮演小蜻蜓,做出捕蚊的動作,生扮演草叢,全體演唱歌曲。

5、請學生自己組成小組分別扮演蜻蜓、草叢,全體表演唱。

6、改變傳統的歌曲教學模式,讓學生在遊戲中學會歌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形象的圖譜遊戲,讓學生在遊戲中進一步感受音高,既學會了歌曲又瞭解了歌曲的樂句。

六、發揮想象情境表演

1、出示三張圖片,請學生觀察,小蜻蜓在幹什麼?學生分組觀察討論後小結。

小蜻蜓自由飛舞的圖片

小蜻蜓高興遊戲的圖片

小蜻蜓辛勤捕蚊的圖片

2、啟發學生從音樂的力度、速度、聲音的連貫去表現三幅圖片,並進行演唱。

3、把圖片和音樂結合,讓學生根據音樂速度的不同,表現不同形象的螢火蟲。

4、情境表演,學生頭戴小蜻蜓的頭飾,化粧成螢火蟲,隨音樂進行表演。

以情感、能力培養為主線,瞭解了不同畫面所表現的不同的音樂形象。同時滲透蜻蜓是捕蚊能手,要保護益蟲的思想教育。緊緊抓住音樂形象性和情感性的特徵。給學生創設情感氣氛,讓學生用音樂的形式表達情感,滿足學生的表演慾望,活躍課堂氣氛。

七、餘音繚繞,蜻蜓飛舞

1、放《小蜻蜓》的音樂,

2、學生帶着頭飾輕輕飛出教室。

3、在美的歌聲中小朋友意猶未盡。

國小音樂教案12

教學目標

1、通過分析、講解及參與性聽辨,讓學生更全面地瞭解《紫竹調》這首樂曲。

2、通過多種活動讓學生進一步培養起強烈的求知慾。同時達到再次複習本單元所學知識的目的。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學生隨着《紫竹調》音樂,進入教室。

同學們能不能説説你剛才聽到的樂器是什麼樂器?聲音有什麼特點呢?(學生回答)

二、介紹、欣賞《紫竹調》

1、教師簡介《紫竹調》的相關知識。

2、教師播放《紫竹調》,學生感受歌曲曲調特點。

3、請學生嘗試模唱前兩句,以感受地方風格。

4、聽賞《紫竹調》全曲,記錄出演奏的順序依次為:樂隊合奏──笛子領奏──琵琶領奏──二胡領奏──樂隊全奏。

5、再次聆聽《紫竹調》全曲,學生分別代表三個樂器,模仿進入演奏的順序。

三、課堂小結

(略)

國小音樂教案13

[教學要求]

1.學唱歌曲《乃喲乃》《勇敢的鄂倫春》《保護小羊》。

2.欣賞《杵歌》,隨音樂做舂米動作。

3.感受《快樂的羅梭》的情緒。

4.從曲調、服裝上分辨《乃喲乃》和《勇敢的鄂倫春》。

5.找出《保護小羊》中前後兩個樂句的不同音,並塗上不同顏色。

6.在《我家門前有條河》的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合作。

7.創編《我家門前有條河》新的.表演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學唱歌曲《乃喲乃》《勇敢的鄂倫春》《保護小羊》。

2.欣賞《杵歌》《快樂的羅梭》,感受樂曲的情緒。

3.在《我家門前有條河》的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合作。

難點:

1.用茶杯、碟子、碗準確地演奏歌曲

2.聽辨樂曲《快樂的羅梭》不同樂段的情緒。

3.在《我家門前有條河》的活動中,數數、念兒歌、演奏打擊樂器、表演動作的四組同學能夠合作好。

4.創編《我家門前有條河》新的表演方法。

[教學構想]

1.通過聽、唱一組少數民族歌(樂)曲,培養學生熱愛少數民族的感情。

2.感受不同民族的音樂風格。

3.在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合作。

[教學準備]

茶杯、盤子、碗、卡片、三角鐵、響板、碰鐘、沙錘、圖片。

[課時安排]六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乃喲乃》。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可簡單介紹土家族小朋友的服飾、聚居地、生活習慣等民族風情。

二、範唱(教師範唱最好)

要求學生安靜地聽,聽完後談一談自己對歌曲的感受,還可以評價一下教師的範唱。

三、學唱歌曲

1.教師範唱或放錄音,要求學生聆聽、記憶顏色的小節。

2.教師範唱,請學生在有顏色的小節處拍手。教師範唱,學生在此小節處設計其他動作。

3.學生跟着教師分樂句模唱歌詞數遍。

4.學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5.請一位同學領唱、其他學生齊唱塗色的小節。

6.學生跟着教師模唱歌譜,學生重點記憶塗色小節。

四、課下活動

1.同學們回家試着找可以發出do、mi、sol三個音的物體演奏這首歌曲。如茶杯、碟子、碗,或是在玻璃杯中盛上多少不等的水。下節課請同學們帶着所選擇的“樂器”來演奏這首歌曲。

2.請查找有關高山族的資料。

五、教學評價:

1.能用活潑、輕快的聲音、中速演唱歌曲。

2.能跟老師模唱歌譜。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複習《乃喲乃》。

2.欣賞《杵歌》。

[教學過程]

一、複習《乃喲乃》

1.齊唱歌曲。

2.請學生獨唱歌曲。

二、請同學用茶杯、碟子、碗演奏《乃喲乃》。

三、請同學用其他“樂器”演奏《乃喲乃》。

四、欣賞《杵歌》。

1.請同學們介紹有關高山族的知識。

2.欣賞《杵歌》。

3.能隨音樂做舂米的動作。

五、教學評價

1.能用茶杯、碟子、碗演奏這首歌曲。

2.能隨音樂做舂米的動作。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欣賞《快樂的羅梭》

[教學過程]

一、模唱練習

1=f 2/4

553 │553 │3551│3 32│1332│126 │6216│116 ‖

1.跟着老師分樂句用“la”模唱。

2.學生用“la”完整模唱。

二、欣賞《快樂的羅梭》。

1.問:這首樂曲的形式是什麼樣的(欣賞第一遍)?

2.聽一聽模唱練習在這首樂曲中出現了幾次(欣賞第二遍)?

3.感受第二部分的情緒(欣賞第三遍)。

4.欣賞第四遍。請你按照樂曲歡快、抒情、歡快的情緒在第三個條格中塗上相應的顏色。

5.隨音樂律動(欣賞第五遍)。

6.介紹彈撥樂知識。

三、課下活動

請同學們查找有關鄂倫春族的相關資料。

四、教學評價

1.感受樂曲的不同情緒。並用不同顏色表示

2.是否能隨音樂的節拍律動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勇敢的鄂倫春》。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介紹有關鄂倫春族的相關知識,老師小結補充。

二、範唱(教師範唱最好)。

要求:學生能安靜地聆聽,並能對老師的範唱做出自己的評價。

三、學唱歌曲

1.有節奏的朗讀歌詞。

2.跟着老師學唱歌曲。

3.學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4.請同桌同學互相為對方演唱一遍並記憶歌詞。

5.分小組演唱,其他同學評價,也可由一位學生代表獨唱。

四、練習

用線連一連,請同學們不僅從曲調上區分《乃喲乃》與《勇敢的鄂倫春》的不同,還可以從服裝上區分。

六、課下活動

請同學們查找有關傈僳族的相關資料。

七、教學評價

1.能演唱歌曲《勇敢的鄂倫春》

2.能從曲調、服裝上區分兩首歌曲的不同

第五課時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保護小羊》。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介紹有關傈僳族的相關知識,老師補充總結。

二、範唱(教師範唱最好)。

要求:學生能安靜地聆聽,並能對老師的演唱進行評價。

三、學唱歌曲

1.有節奏的朗讀歌詞。

2.跟着老師學唱歌曲。

3.學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4.教師啟發學生區分兩個樂句中只有一個音不同,並在不同的音上塗上不同的顏色。

5.糾正學生的吐字,如:“三”“山”等。

6.啟發學生根據歌曲內容編一個小故事。

7.請同學們談談通過學習這首歌曲明白了什麼道理。

四、表演歌曲《保護小羊》。

五、複習歌曲

1.《乃喲乃》。

2.《勇敢的鄂倫春》。

要求:體會這兩首歌曲的不同風格。

六、總結

本單元我們學習了土家族、高山族、彝族、鄂倫春族、傈僳族的民歌。

提問1:同學們還知道其他少數民族的名稱嗎?請你説一説。

提問2:誰會演唱其他少數民族的民歌?給大家唱一唱。

七、教學評價

第六課時

[教學內容]

活動《我家門前有條河》。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説一説熟悉的兒歌。

二、學習《我家門前有條河》。

要求:有節奏的朗讀。

三、數數練習

1.每一拍讀一個數。

要求:數拍的速度要均衡。

四、活動《我家門前有條河》

1.全班分成每六人一組,一人數拍,一人讀兒歌,四個人分別演奏打擊樂器。

2.全班分成四組共同合作完成活動《我家門前有條河》。

3.請同學們重新設計一首兒歌的活動(例如:替換兒歌、替換樂器……)。

五、教學評價:

1.能邀請同學一起合作表演《我家門前有條河》。

2.能夠按照《我家門前有條河》的模式創遍一首新兒歌的活動。

國小音樂教案14

教學目標

體會歌曲《我的祖國》中兩部分音樂不同的情緒、不同的表現內容,表現對祖國的熱愛和保衞祖國的堅定決心。

教學重、難點

1.聆聽、記憶歌曲的主要旋律。

2.分析歌曲兩個樂段在音樂情緒上的變化。

教材分析

歌曲《我的祖國》是表現20世紀50年代初期抗美援朝戰爭的影片《上甘嶺》的插曲。上甘嶺是朝鮮中部金化郡五聖山南麓一個只有十餘户人家的小村莊,經過1952年10月的一場戰役,名揚天下,中國人民志願軍所取得的輝煌勝利,使得上甘嶺成為一座豐碑。歌曲就是在上甘嶺激烈的戰鬥間隙,戰士們在坑道里唱的。歌曲的成功之處是它並沒有寫成一首戰鬥進行曲,相反寫成一首抒情歌曲和頌歌,這與殘酷的戰爭環境形成了極大的反差。然而正是這種反差。將志願軍戰士戰鬥的動力源泉交代得清清楚楚,那就是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為保衞祖國,保衞家鄉而戰,當時的口號就叫“保家衞國”。

在歌詞的創作上,喬羽先生並沒有運用“長江”“黃河”等地域性強的河流,而是運用“大河”一詞,使人很容易就想起家鄉的河,代表了更多人對自己家鄉、對祖國的深切情感,歌曲更突出表現了對祖國的榮譽感。歌曲明顯地分為兩個樂段,第一樂段抒情性強,第二樂段壯麗宏偉,是一首明朗的頌歌。“美麗的祖國”“英雄的祖國”“強大的祖國”從各個側面歌頌了祖國,“遼闊的土地”“古老的土地”“温暖的土地”則從地域、歷史、現實三個視覺角度歌頌了祖國,言簡意賅,這首歌曲被選入“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歌曲的旋律同歌詞一樣精彩,第一樂段的優美親切,第二樂段的宏偉壯麗與歌詞的內容高度吻合,第二樂段為開放性樂段,結束在屬音“5”上,使三段歌詞連續演唱不致產生過多的結束與停頓感。兩個樂段旋律雖然不同,但仍有很多音調上的聯繫,例如“”與“”“”與“”等。

這首歌音域較寬,氣勢宏偉,雖然不是一首兒童歌曲,但學生完全可以理解,甚至還可以學唱其中一些片斷。因此將它作為欣賞曲目很合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初次聆聽歌曲《我的祖國》,請同學們聆聽後談感受。

2.教師簡要介紹歌曲的出處——影片《上甘嶺》。

二、欣賞歌曲《我的祖國》

1.欣賞影片《上甘嶺》中帶有歌曲的《我的祖國》視頻片段,學生通過視、聽兩個方面體會志願軍們保家衞國、不怕犧牲的精神。

2.教師帶領學生根據歌曲情緒給歌曲分段。

第一樂段(1─10小節);第二樂段(11─18小節)。

3.對比歌曲《我的祖國》中兩部分音樂情緒的變化,教師出示填空題。

4.教師指導學生分別輕聲學唱歌曲的第一部分(領唱部分)和第二部分(合唱部分)。

5.體會歌曲兩個部分的不同情緒,不同表現內容,揭示兩個部分之間的情感關係。

第一部分表現了熱愛祖國的真摯之情。

第二部分表現了捍衞祖國的決心。

三、整體感受

階段目標:讓學生感受同一歷史事件中其他的音樂作品。

1.教師簡單介紹影片情節。

2.教師播放影片《英雄兒女》中帶有歌曲的《英雄讚歌》視頻,學生感受歌曲的情緒。

四、歌曲拓展

階段目標:找尋能表達自己對祖國情感的歌曲,總結情感音樂表現的多樣性。

1.請學生用一個詞或一句話概括歌曲《英雄讚歌》的情感特徵。比如,熾烈、熱切、壯烈等。

2.回想生活中還有哪些情感?與愛有關的情感有哪些?有哪些歌曲可以表達不同愛的情感。

學生自由回答:生活中有哀怨、歡快等情感。與愛有關的情感有思念、讚美等。歌曲有《軌跡》《彎彎的月亮》……

3.請學生選擇一首歌曲表達自己對祖國的情感。

五、課堂小結

本節課同學們欣賞了優美、深情的歌曲,歌曲旋律激盪了我們的心房,這真是一次極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希望同學們把這樣優秀的作品永遠記在心中。

國小音樂教案15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

2、聆聽《我有一雙萬能的手》。

3、創編活動。

教學目標:

1、通過歌曲《我有一雙萬能的手》,感受體驗歌曲鮮明的音樂形象,並即興表演,體驗隨意做動作的感受。

2、指導學生用活潑歡快的情緒演唱,並進行表演,再次感受勞動的快樂。

3、通過輕鬆愉快的音樂形象,表現出小忘我的勞動精神,和看到勞動成果時的喜悦心情,讓學生懂得勞動就要不怕髒,不怕累的道理,培養從小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教材分析:

是一首風趣、活潑的波蘭兒童歌曲。2/4拍,F大調,一段體結構。輕鬆風趣的旋律與幽默詼諧的歌詞相結合,一方面生動地描繪了小在觀賞自己的勞動成果,得意炫耀自己勞動技術的同時,表現了小一心只顧勞動,弄得鼻子也刷上了白灰的頑皮神態;一方面教育學生熱愛勞動和樂觀向上的精神。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創編表演。

體驗、聽唱、探究、聆聽。

VCD,鋼琴,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一、常規訓練。

1、呼吸、發聲練習。

2、節奏練習:

X X X X

X X

X ┃

X X X X

┃ X — ┃

二、新課學習:

(一)、欣賞歌曲《我有一雙萬能的手》。

1、初聽,啟發、引導學生邊聽邊辨別歌曲中所唱的內容,想到什麼?

2、説一説:手能做什麼?

3、復聽,鼓勵、引導學生參與即興表演。

(二)學唱歌曲。

1、談話導入。

2、聽賞歌曲,感受節拍、情緒、內容。(看VCD)

3、説一説:

歌曲唱出了哪些內容?

小都做了些什麼?

表現了什麼精神?

4、復聽歌曲範唱,再次感受勞動的快樂。

5、看手位模唱曲譜。

6、按節奏朗讀歌詞。

7、跟琴學唱歌詞。

8、跟音樂有表情地唱歌。

9、創編動作進行歌表演。

10、綜合表演。

三、小結。

標籤: 教案 國小 音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inyue/rrqwy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