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九年義務教育國小數學第一冊第8單元認識鐘錶的內容教學案例

九年義務教育國小數學第一冊第8單元認識鐘錶的內容教學案例

 案例:認識鐘錶教學片段

九年義務教育國小數學第一冊第8單元認識鐘錶的內容教學案例

師:(戴上時鐘太陽頭飾走進教室)知道老師頭上戴的是什麼嗎?

生:老師戴的是個漂亮的太陽;是個鐘面;是一個正在發光的時鐘太陽。

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知道時鐘的用途嗎?

生:我知道時鐘和表都是用來計時的。

師:的確,時鐘是用來計時的,地球迎着太陽自轉一週就是一天,一天有24小時。在一天中,時鐘嘀嗒、嘀嗒地走個不停,給人們報時。同學們知道古時候有鐘錶嗎?

生:好像沒有,因為爺爺説我家的那個鍾是我出生的那年買的,如果古時候就有鐘錶,那我家早就應該有了。

師:古人沒有鐘錶,他們對時間的感知全憑直覺,看太陽出來了就下地幹活,太陽快要落山就回家休息。後來呀,人們覺得這樣只憑直覺判斷時間不方便,要是碰到天陰下雨不出太陽,那就無法判斷時間了。於是人們就發明了一種滴水計時法,就是用一隻水桶裝滿水,讓水從一個小孔裏滴出,每滴完一桶水就是一個時辰。在晚上,過一個時辰就有專人到街上報時,這個人叫更夫,過一個時辰更夫就到街上敲一下更,過兩個時辰更夫就到街上敲兩下更,一個晚上有五更,第五更就是快天亮了。這種計時法雖然更進步了點,但人們還是覺得存在不足,要是更夫睡着了或是不小心敲錯了更,人們的生活不就亂套了嗎?於是,聰明的人們才發明了鐘錶。一開始發明的鐘表可大了,但它優點很多,人們不用總在那裏守着,一到時間,鐘錶就會自動報時。但是,要是體積小一點,人們可以隨身攜帶那可就更好了。於是,人們不斷改進鐘錶的結構,使鐘錶的零件越來越小,外觀也越來越好看。這就是今天我們到處都可見到的鐘表。同學們會看錶嗎?

生:我只知道有時針和分針;我知道鐘面上有12格。

師:同學們説的都是關於鐘面的知識。(出示大鐘面,進行鐘面認識,學習讀寫時間的方法)現在,老師給每張桌子發一個鐘面,同桌相互檢查掌握情況。

生:一個撥鐘面一個讀寫時間,然後交換。

師:現在我們來做一個遊戲,遊戲的名字叫更夫敲更。敲更的時候,有一個人提着燈籠照亮,一個更夫敲更。燈籠的四面都是鐘面,更梆也是一個鐘面。同桌一起上來,只有會讀燈籠和更梆上的時刻,才能到街上去敲更,否則還要學習。注意,自己的更梆上是幾時就敲幾更,千萬別敲錯。(教室裏熱鬧起來了,沒過幾分鐘,同學們個個都成為合格的小更夫了。)

師:同學們評一評哪組的.更敲得最準確,敲得最準確的組,每個組員都有一朵紅花。(同學們認真地評選着)

師:同學們想一想,每天你是幾點起牀、幾點上學、幾點放學並在鐘面上撥出相應的時刻給小組成員檢查。

師:今天我們學會了看鐘表,希望大家在今後的生活中要珍惜時間,做時間的主人。(學生在《時間像小馬車》的樂曲聲中結束學習)

設計説明: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説,鐘錶都見過,但不一定會讀,教師不但要教會學生準確讀寫時間的方法,還要在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方面下功夫,讓學生不僅能輕鬆掌握本節課的學習內容,還增長了有關的知識,更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充分的讓學生在故事和參與遊戲的過程中體會到鐘錶給我們帶來很多方便,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鐘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7eyk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