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關於《大道之行也》的課文教學研討

關於《大道之行也》的課文教學研討

課文研討

關於《大道之行也》的課文教學研討

一、整體把握

本文是《禮記·禮運》開頭部分裏的一段話,主旨是闡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原文此前還有一段文字記述孔子説這番話的來由,照錄如下:

昔者仲尼與於蠟賓(參加國君在年終舉行的祭典,蠟,讀zhà),事畢,出遊於觀(讀guān,宮門外兩旁的樓台)之上,喟然而歎。仲尼之歎,蓋歎魯也(意思是魯國已經喪失了古禮)。言偃(即子游,孔子的學生)在側,曰:“君子何歎?”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夏、商、週三代的英賢),丘未之逮也(因出生晚,未能趕上),而有志焉。”

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孔子是因為生活在變亂紛乘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現一個太平盛世,所以有這番言論。

再看課文。全文可分三層:

“大道之行也……講信修睦。”這一層是對“大同”社會的綱領性説明。“大道”,可以理解為治理社會的最高準則。這一句是總提,以下三句是分述。“天下為公”,這是説政權(也可以把社會財富包括進來)屬於社會的全體成員,而不屬於任何個人。“選賢與能”,這是説社會的管理者應由社會成員選舉產生。選舉的標準是“賢”和“能”,“賢”指品德高尚,“能”指才能出眾──用現代話來説,叫做“德才兼備”。“講信修睦”,説的是社會成員間應當建立起良好的關係,要講求誠信以消除欺詐,要崇尚和睦以止息爭鬥,使社會保持和平安定。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必為己。”這一層闡述“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

(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會的關愛。“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説的是每個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養父母、撫育兒女的心意擴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會親如一家。“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意思是對各種年齡段的人羣都要做出合適的安排。又特別提到,對“矜、寡、孤、獨、廢疾者”這五種人要實行生活保障,更充分地體現了全社會的關愛。

(2)人人都能安居樂業。“有分”,就是有穩定的職業,能安心地工作;“有歸”,就是男女婚配及時,有和樂的家庭。古代男耕女織,婦女在家也要從事蠶桑,這樣才能豐衣足食。以上兩個方面主要是就物質生活説的。

(3)貨盡其用,人盡其力。“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這是説人們珍惜勞動產品,但毫無自私自利之心,不會將它據為己有;“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這是説人們在共同勞動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為恥,都能盡全力地工作,卻沒有“多得”的念頭。這主要是就人們的思想觀念説的,因為只有樹公心、去私心,才能達到貨盡其用、人盡其力的境界。

“是故謀閉而不興……是謂大同。”這一層是全文的總括語。文章選擇了一種特殊的總括方式,就是拿現實社會跟這個理想的“大同”社會作對比,從而順理成章地指出,現實社會中諸多黑暗現象如搞陰謀、盜竊財物、作亂等等,在“大同”社會裏將不復存在,代之而興的將是一個“外户而不閉”的和平、安定的局面。這個結論非常鼓舞人心。

二、問題研究

關於孔子“大同”説的思想意義

從孔子回答言偃的話來看,“大道之行”先於“三代之英”,則“大同”社會當指夏以前的社會形態,過去因而有“孔子以五帝之世為大同”的説法。這個説法貌似有理,其實又不然,因為五帝(即黃帝、顓頊、帝嚳、堯、舜)之世正是我國原始社會末期,如果在“五帝之世”和“大同”社會之間劃上等號,則孔子的“大同”説就成了一種歷史倒退的主張。這恐怕不合孔子原意,孔子的原意只在建立一個合理的社會以消除現實社會中的黑暗現象和不合理的地方這一點上,決無倒退到“五帝之世”的意思。何以見得呢?

我們細讀論“大同”這一段文字,便不難看出,孔子所看重的不是傳聞中五帝之世的社會實況,而是包含在實況之中的“大道”──確切地説,他是將五帝之世的某些重大事件都提到理論的高度來加以認識,並利用它們來揭示人類社會所應普遍遵守的法則。例如,他從堯禪位於舜、舜禪位於禹這兩件事實中提煉出“天下為公”的觀念,指出了社會權力的歸宿(屬於社會的全體成員);從舜舉“八元”“八愷”一事中提煉出“選賢與能”的觀念,指出了社會管理者產生的途徑。由此可見,“大同”社會是以“五帝之世”的傳聞為依據,經過加工提煉而後構想出來的一個理想社會的模式;它源於“五帝之世”,又高於“五帝之世”,二者決不可同日而語。此外,還要看到孔子將這個理想社會定名為“大同”也是有深意的。鄭玄注云:“同,猶和也,平也。”既“和”且“平”,用現代話來説,就是沒有階級剝削和壓迫,人人平等。

儘管這個理想社會在小生產的基礎上不可能成為現實,但兩千多年以來它一直是許多進步思想家和社會改革家所向往的目標,例如洪秀全、康有為、譚嗣同、孫中山等都曾受過它的啟發。它是我國社會思想史上的一份寶貴財富。

練習説明

一、回答下面的問題,並背誦這篇課文。

1.本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説明“大同”社會的特徵的?

國中生學習本文不宜要求過高,能粗知內容大意即可,但一定要熟練地背誦全文,為將來進一步消化它創造條件。此題是據課文第二層內容設計的,這一層內容比較複雜。設題目的是理清文章的思路,幫助理解和記憶。

參考答案見“整體把握”。

2.“大同”社會跟陶淵明描繪的那個“世外桃源”有沒有相似的地方?

這是一道開放性的題。“世外桃源”的境界顯然是根據“大同”社會的體制構想出來的,是藝術地再現“大同”社會的生活風貌。要啟發學生透過“桃源”中的生活現象來認識這個社會,例如從“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為受到全社會的關愛,生活極其幸福,這就是“大同”社會中“老有所終”“幼有所養”了(由此還可以推知矜、寡、孤、獨、廢疾者這五種人也同樣受到社會的照顧)。還可以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例如:你對“桃源”中社會的整體印象是什麼?從漁人在村中受到熱情接待一事你看到了什麼?用分組討論的形式最好,使人人都有發言的機會;不同的意見都可以講出來,不搞統一答案。

二、給下面句子中加點的字注音並作解釋。

1.選賢與能

2.男有分,女有歸

3.貨惡其棄於地也

4.陶後鮮有聞

目的是積累詞語,使學生養成因聲求義的習慣。

1.與,通“舉”,讀jǔ,選拔。

2.分,讀fèn,職分、職業。

3.惡,讀wù,憎惡。

4.鮮,讀xiǎn,少。

教學建議

這篇課文擬用一課時教讀。基本的設想是:

1.把誦讀放在教學的首位。

這是一篇名文,半個多世紀以前的中學生差不多都能背誦,今天的中學生也應如此。必須讀得爛熟,才能較好地領悟我們先人所追求的這個理想社會的實質,並感知這段文字的美好。

本文共107字,讀一遍約需1分鐘(包括間歇在內),要保證至少讀15遍(包括領讀和背誦的檢查)。要用誦讀貫穿教學的全過程,講講讀讀,使課堂上時時有琅琅書聲。

2.對誦讀要作具體指導。

第一層: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頓語氣讀,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內涵;“天下”三句當用分列語氣讀。

第二層:本層全用排偶句式,共有四組,每組後當作一頓,要讀出層次感。有些字有統領作用,如“故人不獨……”中,“人”統領以下兩句,“使老有所終……”中,“使”統領以下四句,其後均當作一頓。最後一組談“貨”“力”觀念,此兩字後亦當作一頓。讀至“不必為己”,要作稍長停頓,收住這一層文字。

第三層:“是故”用承上作結的語氣讀。“謀閉而不興”中“閉”屬下讀。“而不閉”一語後停頓可稍長。末句是全文結論,要讀得字字分明、語氣肯定。

3.要簡化其他教學環節。

註釋已有的可要求學生在預習時自讀,不必再講;一看就明白的句子用不着譯成現代語;《禮記》及戴聖的介紹就依題注,不作任何補充。

4.練習(含討論)也要在課上完成,15分鐘以內最好。

有關資料

一、參考譯文

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有賢德、有才能的人選出來(給大家辦事),(人人)講求誠信,崇尚和睦。因此人們不單奉養自己的父母,不單撫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終其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幼童能順利地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年喪父的孩子、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供養。男子要有職業,女子要及時婚配。(人們)憎惡財貨被拋棄在地上的現象(而要去收貯它),卻不是為了獨自享用;(也)憎惡那種在共同勞動中不肯盡力的行為,總要不為私利而勞動。這樣一來,就不會有人搞陰謀,不會有人盜竊財物和興兵作亂,(家家户户)都不用關大門了,這就叫做“大同”社會。

説明:①“大道”“大同”都屬於特殊概念:“大道”,指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或真理,可以有各種各樣的解釋;“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會或人類社會的最高階段,也可以有種種解釋。這一類字眼是不能翻譯也是譯不好的。②有些詞語在一定語境中往往具有特殊含義,如“歸”指女子出嫁,但在“男有分,女有歸”這句話中就有了“及時婚配”的意思;“親”有親近義,但“親其親”跟“子其子”是對文,前一個“親”就有了“奉養”義,後一個“親”就專指父母了。③文中凡能直譯的語句一概用直譯,但也有一些地方用了意譯。

二、補充資料

康有為關於“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這句話的解釋:

“大道者何?人理至公,太平世大同之道也。三代之英,昇平世小康之道也。孔子生據亂世,而志則常在太平世。必進化至大同,乃孚素志。至不得已,亦為小康。而皆不逮,此所由顧生民而興哀也。”

(節選自《〈禮運〉注》)

〔注〕“據亂”“昇平”“太平”三世,是春秋公羊家的説法,康有為借用它來説明歷史進化是從據亂世經昇平世(即“小康”社會)到達太平世(即“大同”社會)。“大同”是孔子理想社會的終極目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9gl0p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