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推敲》教學案例分析

《推敲》教學案例分析

教材就是一罈陳釀,越品越有味道。但微醺之餘,總有絲絲遺憾:吃魚不如取魚樂啊。葉聖陶早就説過:“教材無非就是一個例子。”教材是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遠不是語文的全部。這在我上學期的一次磨課中三次執教蘇教版小語教材第九冊《推敲》也可見一斑。

《推敲》教學案例分析

一教《推敲》。照本宣科教教材

投影: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

師:同學們,我們也來推敲推敲,這裏是用“推”好呢,還是“敲”好。

(生略)

師:大散文家韓愈又是如何推敲的呢?

(生讀文中語句)

師:韓愈的話裏講了幾層含義呢?

生:一是敲比推有禮貌;二是敲字反襯出了月夜的寧靜。

反思:聽課的教師課後跟我講:經過這樣一個教學過程,學生是讀懂了課文,懂得了用“敲”比“推”要好的原因,但也僅此而已。語文學習的目的,不僅要讀懂語言文字,更要學會運用語言文字。這種斟詞酌句的語言推敲方法也是學生語言學習、習作練習中的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就這樣照本宣科能達到“教會”的目的嗎?列寧説過:理論需要大量的經驗支撐。於是,就有了如下二教《推敲》。

二教《推敲》。教材無非是一個例子

在實施了上述教學流程之後,投影出示王安石推敲“春風又綠江南岸”的故事。

師:你們還知道哪些古人推敲詩詞文句的故事嗎?

生1:我在一本書上讀過,蘇軾的《題西林壁》原來是“橫看成嶺側成峯,到處看山山不同”,後來感覺重複,就將第二句修改為“遠近高低各不同”,這樣一來更像詩了。

生2:齊己寫過一首《早梅》的詩,其中有兩句“前村深雪裏,昨夜數枝開。”鄭谷看了,説,既然是數枝開,説明不早啦。不如改為“一枝”。齊己聽了很高興。

師:是啊,古人是“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甚至“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由剛才的幾個故事,我們可以感覺到:精心推敲字句,可以更加準確地表達語意,可以更加生動的描形摹像,將文章寫得更好更精彩。

某某同學週末在家裏寫日記,也認真推敲起來,我們幫一幫她?

投影出示:表弟一甩手,一片瓦從他手心裏飛出去,在河面上連跳了幾跳,落在了對岸,河面上頓時(漾蕩)起了幾個(圓圈圓暈)。 反思:教研組的教師感覺這個片斷還比較精彩。(語文教學論文 )第一,語言學習就是一個藉助豐富的語言案例形成語言概念的'過程。第二,課外閲讀的積累也給學生增添了相當豐富的語言案例,但只有經過課堂上教師類似於這種處理,學生才會學會歸納,從而提升對語言的感悟能力。第三,理解和運用是一塊硬幣的正反面,理解後運用,運用中理解,語言能力自然會得到提升。

三教《推敲》。教材不僅僅是一個例子

疏通課文之後,投影出示北師大版的《推敲》,引導學生細讀,再跟我們手中的蘇教版《推敲》比較,能發現什麼。

生1:我發現蘇教版寫得好。比如,賈島推敲的這句出自什麼詩,他是怎麼寫這首詩的,這個背景的交代很有必要,否則是用“推”好還是“敲”好的推敲也沒有必要了。

生2:我同意。“無禮和尚,往哪裏衝?”像這樣的話,如果是一般官員的差人説的,我相信,但竟然是韓愈這樣的大文學家的差人説的,我不信。我認為韓愈平時肯定會教育差人要禮貌待人。

生,:我不同意生2的説法。舊社會當差的常常會狗仗人勢,對老百姓大呼小叫甚至大打出手也是正常的。韓愈再是大文學家,但畢竟是一個大官,手下人飛揚跋扈也是可能的,所以北師大版寫得更像舊社會。

生。:蘇教版寫出了韓愈選“敲”的原因,我們一讀,就能知道他是如何推敲詞句的。

生,:是啊,“賈島知道韓愈是有名的文學家,聽了韓愈的話,自己思量一番,果然覺得‘敲’更有韻味,於是採用了韓愈的意見。”這種寫法,讓人感覺賈島很有點崇拜權威的意思,至少有種人雲亦云的嫌疑。所以,有必要將韓愈的思考寫出來,有理有據嘛。

反思:教材既然不僅僅是一個例子,那麼,它就應該擔負着完成語文教學總目標的使命,肩負着完成“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維目標的重任,肩負着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學習、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奠基的任務。“例子”最終是為“目標”服務的。201 1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這樣的理念:“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運用”是核心目標,“綜合性”和“實踐性”是實現這個核心目標的途徑。

從教學案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教教材只是一個識記和接受的過程,而用教材教是一個領悟、探究、生成的過程,一個傳承與創新的過程。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我們更應該吃透課標和教材,充分尊重教材,理解編輯意圖,創造性的運用教材,引領學生多元理解與思維,在綜合性、實踐性的語言教學活動中,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標籤: 推敲 案例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9led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