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五年級語文《望月》評課稿

五年級語文《望月》評課稿

望月》是蘇教版國小語文教材第十冊中的一篇課文,語言雋永,思想深邃,是一篇構思獨特、感情真摯的散文詩,文章主要寫“我”在甲板上欣賞月亮時,聰明好學、愛幻想的小外甥和“我”比賽背誦寫月亮的詩句以及小外甥對月亮的獨特而富有童趣的想像。

五年級語文《望月》評課稿

我聽了曾寶花老師的這節《望月》,首先感受到老師想讓學生走進文本,走進意境中。因此,老師在課堂上不斷用語言激發學生閲讀興趣,不斷地開發學生潛能,注重讓學生大膽質疑。例如:一開課,老師就讓學生讀課題,質疑。“看見題目,你想到了什麼?”“月亮是什麼樣子?”“月光下的景色是什麼樣子的?”這樣,學生馬上就有了進入文本的意識,還為後面理解課文做好鋪墊。接着,大力實施個性化識字教學,鼓勵自主學習。例如:老師設計了一個這樣的教學環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學生在閲讀課文後,能馬上就讀準字音,並區分形近字。

新課程中致力尋求的新理念是“讓學生與文本對話”。需要教師創設一個師生、生生與文本相互對話的交互情境,讓學生走進文本,讓文本走進學生心裏,閉眼想象情景或畫面,徜徉在文字給他帶來的意境和畫面,與文本的作者一起去翱翔、去暢想,從而進行直接的語言交流、情感交流、思想交流。雖然曾老師精心製作了課件,讓學生直觀感受到文本的意境。但是在課堂教學中,曾老師還是逐句講解,逐句朗讀,最後總結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教學方法並沒有讓學生對文字有所理解、產生豐富性的想象,也沒有讓學生看到“一輪明月從東方升起,月光灑滿大地”、看見“江兩岸的'蘆蕩、樹林和山峯被月光鑲上了銀邊。”,感覺到“江風徐徐吹來”。所以學生在朗讀上,始終停留在初讀課文的水平上。

《望月》存在着很大的張力空間,存在着很多意義的拓展點,發現這些拓展點的空間,不僅可以喚起藴藏在學生心中的豐富情感,更能夠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學生思維。在教學中,曾老師沒有挖掘教材的拓展點“清輝”、“寧靜”……失去了最佳時機,讓學生無法展開想象的翅膀,發揮自己的創造想象的潛能。所以學生在課堂上僅僅是從電腦課件上去感受,無法通過文字展開豐富地想象,這樣,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失去了課堂的生命活力。學生們的想象、思維、表達等能力得不到培養。

綜合上述,我認為這節課中,曾老師若能在閲讀教學中,找準合適的拓展點啟發學生想象,引導學生由單一思維向多向思維拓展,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再造想象,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獨創性,鼓勵學生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進行思維,那麼學生在這節課中得到的收穫會更多,能力鍛鍊會更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epr53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