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古詩詞三首》國小語文教學設計

《古詩詞三首》國小語文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古詩詞三首》國小語文教學設計

1、認識本課四個生字並正確書寫、運用。

2、體會詩人借不同景物抒發情懷的寫法。

3、感受詩人暗藏於詩中無限的思鄉之情。

  【教學重難點與突破方法】

1、教學重難點:

體會詩人借景抒情的方法,感受詩情。

2、突破方法:

充分朗讀,討論。

  【教學準備】

1、瞭解三位作者生平。

2、收集思鄉的古詩。

  【教學程序】

一、學習《泊船瓜州》

1、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⑴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遠離故土的人,總會思念自己的家鄉,這是人世間最美好、最真摯的情感。同學們,你們學過哪些與“月”有關的詩詞呢?生回憶,師總結:是呀,從古到今,月亮總是讓人情不自禁思念家鄉,今天我們再學習一首關於月亮的詩。

⑵ 揭示課題: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板書課題。瞭解“泊”字字義,選擇正確讀音)

2、交流資料,瞭解詩人:

課前,你收集了詩人的哪些資料,請用簡潔的語言説一説。

3、整體把握,初步感知:

⑴ 指名讀詩,全班讀,注意讀準字音。

⑵ 自己多讀幾遍這首詩,結合課文註釋,想想詩句的意思,並從中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感情。

⑶ 四人小組討論詩句的.意思,並説説你最欣賞詩中哪一句。

4、賞析詩句,感悟詩境:

⑴ 剛才同學們説得最多的就是“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這句詩(出示),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⑵ 請説説你為什麼喜歡?

⑶ 有同學説,這句詩寫出了江南生機盎然的春天的樣子。現在請和同桌互相説一説:在你腦海中出現了怎樣的景色呢?暢所欲言。

⑷ 同桌互讀,練説。

⑸ 指數名學生説。

⑹ 小結:

你們的回答真精彩!詩的魅力就在於能用簡短的同一個語句在不同的人的腦海中勾勒出不同的畫面。

⑺ 請你用朗讀把你腦海中勾勒的畫面讀出來,小組內練讀,指名讀。

⑻ 聽了同學們的描述,我彷彿看見了草長鶯飛、滿目新綠的春天,仔細觀察書上的插圖,還能讓你有更深入的理解。

⑼ 指名説,同學們理解得多豐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綠”讀出來吧。男女生賽讀。

⑽ 關於“綠”字還有一個故事,引導閲讀“資料袋”。瞭解王安石推敲用“綠”字的故事。

⑾ 看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觸呢?

⑿ 小結:

是呀!一位如此優秀的詩人能為一個字修改十多次,我們在習作中難道不該反覆修改嗎?記住:文章是改出來的。

5、品評詩句,昇華情感:

⑴ 這麼美的春色,誰不流連忘返呢?詩人和我們一樣陶醉其間了嗎?

⑵ 詩人想幹什麼?家鄉在哪兒?引導學生從課題和詩句一、二行處理解。

⑶ 請你在教室的地圖上找找它們的位置吧。再好好讀古詩。

⑷ 學生上台指地名,然後簡介王安石把南京稱為故鄉的原因。

⑸ 你從哪裏讀出詩人急切地想回家鄉呢?

⑹ 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理解。

⑺ 感情朗讀。

6、迴歸整體,深化體驗:

⑴ 漂泊在異鄉的遊子對家鄉是多麼的眷戀啊!讓我們一起來感情朗讀這首詩吧。

⑵ 練習背誦。

二、學習《秋思》《長相思》

1、回顧內容,談話入題:

古詩《泊船瓜洲》讓我們體會到了王安石借春風問明月,何時才能榮歸故里的千般惆悵?那麼宋朝詩人張籍、清朝的納蘭性德又是如何表達思鄉之情的呢?

2、初讀古詩,整體感受:

⑴ 讀一讀《秋思》和《長相思》,要求正確、流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弄清不懂的詞。

⑵ 指幾名學生讀,正音。

⑶ 看看詩詞題目,你發現了什麼?

⑷ 同樣的思鄉之情,但表達卻不相同。和你的夥伴好好讀詩,看看詩人們是怎麼表達的?

⑸ 你感受最深的是什麼?任選一首讀。

3、品讀詩句,領悟感情:

⑴ 詩人那濃濃的鄉情,藏在哪些詩句中呢?讀,勾畫。

⑵ 指名答。

⑶ “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從這句詩中你讀懂了什麼?

⑷ 學生同桌互相説一説,指名説。

⑸ 指導朗讀,讀出詩人惆悵滿懷的感覺。

⑹ 詩中詩人借什麼景物來抒發情感的呢?

⑺ 小組內交流:

説説下面那句詩的意思。

⑻ 引讀“意恐匆匆説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提示:頭腦中想象情景)

⑼ 這一次又一次的想寫信、封信、拆信的過程,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了詩人對家鄉的掛念。

⑽ 感情朗讀。

⑾ 王安石見月惆悵,張籍見秋風而感慨。那麼,納蘭性德又是如何將情藏於詩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嗎?

⑿ 小組內討論交流,各抒己見。

⒀ 全班交流,師引導體會“風一更……無此聲”。

4、入情入境,深情朗誦:

讀詩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畫面也就不同。我們在朗讀這些詩詞時,一定要想象畫面,要用心體會他們的感情。讓我們再一起朗誦這感人的詩詞吧。

  【同伴互評】

設計者將三首古詩融為一體,第一首古詩精講,第二首略講,第三首古詞就基本上放手讓學生自己悟,很好地體現了學生在學習上的循序漸進。在詩文學習中,教師較好地抓住了以詩情為主的教學方式,沒有拘泥於以詩講詩,同時又注意了三首古詩的一貫性,讓學生體會到,鄉思的表達也各有不同的特點。如果在最後一部分加上一個三詩的對比,相信對錶達方式的感悟,學生會有更深的理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l32m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