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關於《名師怎樣觀察課堂-國小數學卷》的讀後感

關於《名師怎樣觀察課堂-國小數學卷》的讀後感

近段時間,我讀了《名師怎樣觀察課堂——國小數學卷》一書,很受啟發。

關於《名師怎樣觀察課堂-國小數學卷》的讀後感

該書中很多我所知曉的或不曾聽到過的國小數學名師們主要從“好課標準”、“問診課堂”、“數學之道”、“觀課品課”四大版塊,講述了他們對新課程背景下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理解與實踐感悟。

在“好課標準”中,E老師有“好課是從心靈深處流淌出來的”一文,他從我們一線老師“複製”名師的課堂流程,達不到名師課堂中所展現的教學效果談起,深入淺出地闡明瞭他的觀點:“一堂好課,應該是數學教師全部數學素養在某個特定課堂情境中的自然揮灑,好課應該是從心靈深處流淌出來的。”對於E老師的這一觀點,本人通過這十餘年的教學實踐與思考,也十分認同。其實,他所講到的“全部數學素養”也就是在數學方面的綜合素養,講得更寬泛一些,也可理解為教師全面的綜合素質。所以給我的啟示是:要提高數學教學的境界,應從全面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做起,這樣才能“厚積而薄發”。

E老師對於好課也談到了他的觀點——“三字”、“十二條”。

“三字”即“趣”、“實”、“活”。“十二條”即:(1)及早出示課題,提出教學目標;(2)儘快打開課本,引導學生學習;(3)激發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4)先讓學生嘗試,鼓勵創造精神;(6)強調主動參與,擺正主體地位;(6)允許學生提問,發展學生思維;(7)組織學生討論,增強合作意識;(8)教師控制講話時間,多留練習時間;(9)及時反饋糾正,練習當堂處理;(10)加強動手操作,運用現代手段;(11)內容不要太多,把握教學節奏;(12)實施分層教學,注意因材施教。

對於E老師的這“三字”,簡言之,“趣”即有趣,讓學生喜歡;“實”即紮實,要讓學生紮紮實實地學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活”即課堂氣氛活,學生思維活。這“三字”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很多時候都會顧此失彼,但E老師就講到了它們三者間的辯證關係:只有課堂有趣,才能做到實在,才能激活思維;學生獲得知識,取得成功之後,又會對學習產生興趣。我的感受是樸實,辯證,説得簡單做到難。因而,對我的啟示是為了能夠使課堂教學儘量能夠同時實現這“三字”要求,除了有這一意識之外,更應在全面瞭解學生、教材上下功夫,更應在課堂教學的設計上下功夫。

縱觀這“十二條”,它告訴了我們國小數學的課堂應該是怎樣的?我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着眼於有些方面?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該注意什麼?例如,通過閲讀和反思,我發現第(2)條、第(8)條和第(11)條是我做得最差的,如我一般是在教學以後,才根據實際情況,讓學生看或不看教材;在日常教學中,我雖然已經有了“精講多練”、“少講多練”的`意識,但為了能夠讓學生多瞭解、掌握一些知識,我在很多時候還是在“滿堂講”,學生的練習時間很少等。讀了這些以後,它再一次給我的教學敲響了警鐘。

在“問診課堂”版塊,讓我瞭解了當前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主要誤區、如何讓錯誤價值最大化等問題。如在“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主要誤區”一文中,徐斌老師將“情境創設為哪般”、“調動積極性是教學目的嗎?”、“生活味>數學味”、“算法多樣化還是形式化”、“活動越多越好嗎?”等我們老師日常“崇拜”並“爭議”着的問題,從具體案例入手,理論聯繫實際,深入淺出地進行了論述,使我對這些問題的認識逐漸趨於清晰。

在“數學之道”版塊,眾多的優秀數學教師從“什麼是數學”、“數學文化”等角度闡述了對數學的認識和理解。它是設計並開展“課堂教學”的理論基礎,閲讀後,對我最大的影響是在今後的教學中,如果逐漸向學生滲透數學和數學文化,使學生在學生數學以後,讓數學真正成為一門有生命的學科。

在“觀課品課”中,我再一次閲讀了張興華老師的“重提數學教學心理學”一文,文章論述了數學教學中出現的一些現象、問題與學生心理規律、心理特徵之間的一些關聯,以及如何根據心理學知識設計和指導我們的日常教學。其實它也是我們日常“觀課品課”中應該着眼的一個重要方面。

《名師怎樣觀察課堂——國小數學卷》一書,雖然四個版塊也僅有三十多篇文章,但通過閲讀,我彷彿與這三十多位名師進行了對話,他們或教給了我知識、或給了我課堂教學的建議、亦或為我提出了課堂教學的建議……

教學需要在實踐中思索,在對話中交流、在碰撞中提升。閲讀《名師怎樣觀察課堂——國小數學卷》一書,令我受益匪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m4qjn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