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爭論的故事優秀教學設計

爭論的故事優秀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爭論的故事優秀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爭論的故事優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講講這個故事。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裏的2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領會故事所藴含的“做事應抓住時機”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通過朗讀感悟故事所藴含的“做事應該抓住時機”的道理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情感,導入新課

1.談話激情 (板書:辯)

通過查字典,你知道“辯”是什麼意思? 現實生活中你為什麼事情與人爭論過,結果怎樣?

2.板題揭題。

今天,我們也學習一篇爭論的故事,板書課題,讀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檢查預習,初步感知故事。

(1)通過預習,你知道課文講一個什麼故事?

交流。

(2)過渡:要想把故事講好,首先要將故事讀通,還要了解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和發展。

2.同桌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教師檢查預習效果。

(1)小黑板出示詞語,認讀:

火烤 皮香肉嫩 評理 剖開 真笨 關鍵 聚精會神 讚許 味道 充飢 浪費 滿意 不以為然 時機 爭論不休 煮 煙熏火燎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生評價)

4.感知故事內容。

(1)讀盛老師講的故事,用自己的話概括。 故事的起因 故事的經過 故事的結果

(2)交流

三、再讀課文,讀好對話

1. 故事在課文的2~5自然段。讀故事有個很重要的方法,叫“邊讀邊想”。

(師板書:邊讀邊想)

2.要想當時的情景,想背後的含義。開始默讀思考,在書上做出記號和批註。

3.現在我們一起來讀這個故事。(齊讀)

(1)(生讀:從前,大山腳下……打獵為生的兄弟倆。)

讀到這兒就可以想:以打獵為生,説明兄弟倆的箭法——一定不錯。

(2)(生讀:一天早上,一羣大雁從他們的頭上飛過。)

“一羣大雁”,説明大雁的數量不少,(指課件上的圖)見過大雁嗎?腦海中浮現它們的什麼樣子——(它們一會兒排成個“人”字,一會兒排成個“一”字,“嘎嘎”叫着,從兄弟倆的頭上飛過。)

(3)(生讀:兄弟倆很想射下一隻大雁來充飢。)

“很想”説明他們很餓,急需進食。憑他們的箭法,這個想法完全能做到,但他們動心了,卻沒有立即行動。要讀出“很想”的味道。再讀這句話,接着往下讀。

(4)(生讀:哥哥説:“我要是能把大雁射下來就煮着吃。”……哥哥不以為然……能有什麼好味道?……老人覺得……不就兩全其美了嗎?”)

知道什麼叫“兩全其美”嗎?(指名説)

就是雙方都滿意,也叫“皆大歡喜”。(出示詞語,齊讀)

(5)(生讀:兄弟倆都很滿意……無影無蹤了。)

從“早已飛得無影無蹤了”——你們想到了什麼?(學生考慮兄弟倆當時的表情、心情)

4.很好,邊讀邊想,就能讀出味兒來,還能幫助自己理解。故事裏的兄弟倆為了什麼而爭論?

5.簡單地説,就是為大雁的吃法而爭論,結果呢?

(邊交流邊板書:

兄——煮

弟——烤)

四、指導寫生字

1.指名讀生字

2.重點指導:“嫩”“聚”;提醒“贊”的最後一筆。

3.描紅。

五、作業設計

1.抄寫詞語。

2.熟讀課文,練習講一講盛老師講的這個故事

第二課時

一、講故事,激發閲讀興趣

1.同學們都愛聽故事,對嗎?關於故事,老師這兒還有個故事的故事,説的是很久很久以前,印度國王有三個兒子:大傻、二傻和三傻,他們一個比一個傻。國王着急啊,遍請名師,用各種方法來教育,都沒有效果。可是,有一個老師卻用了一個簡單的辦法讓三傻不傻,知道他怎麼教的嗎?

(生猜測)

2.猜對了,就是講故事!用故事來啟發智慧。為此,這個人還編了一本書,叫《五卷書》。這本書後來就流行在整個印度,成了印度人,特別是青少年的生活教科書。你看,故事能讓人變聰明,故事能讓人長智慧,是不是更喜歡故事了?那我們今天就繼續學習《爭論的故事》。(師生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品爭論,領悟故事內涵

1. 有人説:課文是房子,題目是窗子,透過“窗子”可以看到“房子”裏的東西,這樣的題目才好。那這個題目中最關鍵的是哪兩個字?(爭論)

看來,“爭論”二字,值得品味。既是“爭論”,肯定離不開人物説的話,讓我們聚焦他們的對話。(出示“爭論”部分的文字)

2.男生讀哥哥的`話,女生讀弟弟的話,老師讀敍述部分。(師生分角色讀)

3.再反過來,女生讀哥哥的話,男生讀弟弟的話,老師讀敍述部分。(師生分角色讀)

4.這樣的語言,一讀,爭論的味道就出來了。如果弟弟這樣説:(出示:鴨子可以烤了吃。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大雁也可以烤了吃。

鴨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嗎?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為什麼大雁就不行呢?

兩個句子比比,你覺得怎麼樣?(感受第二個句子的爭論味道更濃)

5.這就是中國語言的特點,同樣的意思,説法不同,感覺就不一樣了。奧妙就在那幾個“?”和“!”裏面,再輕聲讀讀這句話,體會一下。

6.既是爭論,就不光有它的語言方式,爭論的人還要有他們特別的表情和動作。

(1)課文中用什麼詞語描寫了哥哥的表情?(不以為然)

“然”在字典上有4種解釋:①這樣;那樣 ②附在某些詞的後面,表示事物或者動作的狀態③對,正確④然而,表示轉折。那麼“不以為然”在這是什麼意思?“不以為然”就是不認為是對的。

那不以為然的表情應該是怎麼樣的?(指名錶演表情)

(2)用什麼詞語表現弟弟的表情?(不服氣)

(3)(出示插圖)看看這幅圖,這就是兄弟倆爭論的情形。你看,他們爭得面紅耳赤,唾沫橫飛。要知道,這就是在打仗——打口水仗!看到口水了嗎?

(4)那怎麼能通過你的朗讀把這幅畫面展現出來呢?同學們有什麼好辦法嗎?(注意表情,加上動作)

老師的建議是把自己當成故事裏的人物,雖然不讀提示語,但要把它的意思放在自己的話裏表現出來。

請同學們同座位練習一下,表演出這種感覺。

(同桌練習,指名上台表演)

7.看看,現在王老師看你們的目光是什麼目光?(讚許的目光)知道是為什麼嗎?(因為我們讀得好!)

是的,讀的真好!我都想試試了,誰願意跟我合作?(指名一學生上台)看看我們哥倆是怎樣激烈地爭論的。(老師當哥哥,學生演弟弟。)

現在我們倆演,你們幹什麼?(看!)對,坐山觀虎鬥,看我們爭論,打嘴仗!(師生表演,並且越來越激烈——先根據書上的對話來,然後變成:師——煮了吃好!生:烤了吃好!師:煮了吃!生:烤了吃!師:煮!生:烤!師:就煮就煮就煮!並揮舞着拳頭)

這就叫什麼?(爭論)

8.如果不是有個老人經過這裏,我們還要不停地爭論下去,用書上的一個詞來説,就是——(爭論不休)

9.兄弟倆爭得不可開交,爭得熱熱鬧鬧,哪知道——(出示,齊讀“他們抬頭一看,大雁早已飛得無影無蹤了。)

10.這是個古代的笑話故事。你覺得,兄弟倆可笑嗎?(引導到機會)是的,機會對我們每個人來説太重要了。這機會就像大雁,一轉眼就飛走了,你覺得機會還像什麼?

還有人説,機會像小偷,來的時候悄無聲息,走的時候才發現損失慘重。所以,機會來了,要一下能夠抓住它。因為,(出示)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在書上記下這句話。記住這句話,這個故事就讀出味兒了。

11.讀過之後還能有所思考和啟發,這就是故事能使人長智慧、變聰明的原因。看看,盛老師班上的同學是怎麼説的。(出示課文後面部分)

12.為什麼同學們説的話都沒有提示語?(猜想可能當時發言很積極……)

13.是的,誰説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説了什麼。寫人物對話要符合當時的情境才好。這十二個小圓點表示什麼?

(指名説)

這十二個小圓點表示整段文章或詩行的省略。盛老師的學生太會説了,太能説了,難怪盛老師不時地向他們投去讚許的目光,就像我看你們一樣。

三、讀原文,拓展閲讀視野

1.兄弟爭雁的故事出自清代的笑話集《笑林廣記》,原文是這樣寫的:(出示)

昔人有睹雁翔者,將援弓射之,曰:“獲則烹(pēng)。”其弟爭曰:“宜燔(fán)。”竟鬥而訟於社伯。社伯請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則凌空遠矣。

2.這是一段小古文,讀小古文的時候,一開始的速度要慢一些,這樣就容易讀出停頓和節奏,先自己輕輕地讀一遍。(生自由讀,師範讀)

3.明白小古文的意思嗎?能説説這裏的“烹”和“燔”是什麼意思嗎?

4.看來小古文也難不住充滿智慧的你們。古人説話寫文章就這麼簡潔但卻不失生動,讀起來還顯得特別有文化,一起來讀一讀。(生齊讀)

四、小作業

1.回家給家長講講這個故事。

2.小練筆

標籤: 教學 爭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nvd00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