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但願人長久教學實錄

但願人長久教學實錄

《但願人長久》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和審美教育的好教材。運用自主探究與朗讀感悟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採用聯繫寫作背景理解重點句段,引導學生轉換角色,想蘇軾所想,悟蘇軾之情,並輔之以有感情的朗讀,可提高閲讀教學的效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但願人長久教學實錄,歡迎閲讀。

但願人長久教學實錄

  一、課前談話,瞭解溝通

師:孩子們,大家好!我姓劉,大家就叫我劉老師。給我打打招呼,好嗎?

生:(沒有人敢發言。)

師:我聽你們老師説,你們班最棒。誰來打頭炮?我首先送你一張名片。

生:哈嘍,劉老師!

師:中英文雙語打招呼,夠國際標準!(送上一張名片,並和學生握手)

生:(全班轟笑)

生:Nice to meet you,Mr liu!

師:我成了“國際友人”!(送上一張名片)

生:(眾笑)

生:劉老師,你好!

師:我又“回國”了!(送上一張名片)

生:(眾笑,舉手的同學越來越多)

師:看來,咱們班的孩子很會和別人相處,真是鐵鍬敲鑼——響噹噹!呵呵,今天,我們是第一次見面,大家這樣“聚精會神”地看着我,你聯想到什麼?

生:我想到了卓別林。(眾笑)

師:(笑兮兮地説)我有那麼醜?

生:不是醜,是幽默!

師:(走過去摸了摸這個孩子的頭)這還差不多!

生:(眾笑)

師:我還想到了曾經教過我們的李老師,他和你一樣,也戴眼鏡!

師:他,現在到哪裏去了?

生:調到北京去了。

師:想他嗎?

生:想!

師:什麼時候最想?

生:晚上,睡覺的時候。

師:特別是有月亮的夜晚,是吧?

生:(點點頭)

師:多重感情的孩子啊!今天,我能認識你,真是“三生有幸”啊!你叫什麼名字?

生:王詩韻。

師:建議大家給王詩韻同學來點掌聲!

生:(熱烈地鼓掌)

師:短短的幾分鐘接觸,讓我感到,咱們班的孩子真厲害!不但有禮貌,還會聯想。是不是每個孩子都善於聯想,善於學習,我將拭目以待。

教師以幽默、風趣的語言,很快贏得了孩子的喜愛,拉近了和孩子們的心裏距離,為上課時圍繞文本的對話搭建橋樑。同時,這看似不經意的談話,又藴涵深意。一是瞭解孩子們聯想的能力,為調整教學預設摸清情況;二是相機捕捉課程資源,為豐盈教學獲取素材。】

  二、鋪陳意象,誦讀入境

師:請看(出示一幅幻燈片:圓圓的月亮高高高地掛的天空中),你聯想到什麼?

生:嫦娥奔月!

生:我想到了中秋節。

生:我想到了阿波羅號登月飛船。

生:我想到了星球大戰。

師:想象真豐富!現在,科學技術比較發達,你們會想到這些。可是,在遙遠的古代,山重水隔,人們望着那一輪或圓,或缺的月亮,會產生怎樣的聯想呢?你會背誦哪些寫月亮的古詩詞嗎?

生:我會背李白的《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

師:不簡單!背得這樣熟!

生:(爭着舉手)

生:(搖頭晃腦地背誦)《靜夜思》。李白。“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師:有點小李白的味道!這兩位同學都背誦的是李白的作品,能不能來一首其他詩人的?

生:“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師:這是誰的?

生:張繼的《楓橋夜泊》。

師:還有最後一次機會,誰來背?(有一位同學把手舉得高高的,嘴裏還在小聲地,急迫地説,“我!”)好,把這個機會給你!

生:“村夜。白居易。霜草蒼蒼蟲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絕。獨出門前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

師:據我所知,我們在課文中,沒有學過這首詩。你怎麼知道的?

生:在《唐詩三百首》中讀到的。

師:了不起,這才叫真的了不起!自己從課外書上去獲得知識!

生:(老師帶頭,和學生一起鼓掌!)

師:在古代,月亮是許多詩人,詞人,文人描寫的對象。我也給大家帶來了一樣好東西,不是詩,而是詞。是距今900多年前,一位叫蘇軾的大文學家寫的。請大家欣賞。

師:(配樂朗誦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學生完全沉浸在朗讀所營造的情景中)

生:(回過神後,熱烈鼓掌)

【語文是感性的存在,是生命的舒張。開課,教師從月亮的意象入手,讓孩子們背誦古詩,把學生的視覺引向遙遠的古代,既是語言的積累,也是意象的統整,更為學習課文鋪設情境。】

  三、自讀自悟,多元感知

師:謝謝大家的鼓勵!這首詞是怎樣寫成的呢?請大家打開書,第2課,《但願人長久》。(板書課題)自由放聲地讀一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在不懂的地方標上問號。

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師:把生字讀給同桌聽一聽;不懂的地方,和同桌討論討論。

生:(按要求合作學習)

師:(抽讀生字新詞)

師: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嗎?

生:劉老師,“嬋娟”是什麼?

師:是呀,“嬋娟”是什麼?是不是嫦娥的“手絹”?(眾笑)

生:不是!“嬋娟”就是月亮。

師:你怎麼知道的?

生:課文第五自然段説,“但願美好的感情長留人們心間,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同擁有這一輪明月!”從這裏可以看出,“嬋娟”就是“明月”。

師:怎麼看出來的?

生:嗯……(語塞)

生:第五自然段和最後的詩意思是一樣的!

師:發現了“新大陸”!真了不起!課文最後幾句詞就是表達的第五自然段的想法,意思的確是一樣的。還有哪些同學也有同樣的“偉大發現”?

生:(全班大部分同學舉起了手)

師:很好!還有什麼問題嗎?

生:為什麼“人有悲歡離合”前面要用省略號?

師:讀書多仔細呀!連一個標點符號也不放過。棒極了!但,你這個問題,還可以怎麼問?

生:(搖搖頭)

師:誰來幫幫他?幫幫這位問題“發現家”?(眾笑)

生:為什麼課文不把蘇軾寫的文章全部抄下來?

師:不是“抄”,而是“引用”。為什麼不全部引用下來呢?大家課外去讀讀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就一定能知道。這裏,老師不講。還有問題嗎?

【“疑是知之始。”教師讓學生初讀課文,質疑問難,特別強調“發現”,意在啟發學生自能讀書。有的問題當場解決,有的問題故意存疑,目的在於,把學生的閲讀引向課外。】

師:(環視整個課堂)沒有了。那,請大家再讀讀課文。這次默讀。看看你還會有什麼“偉大的發現”,有什麼不同的體會?

生:(靜靜地,默默地讀。彷彿能讓人感到學生思維在悄悄地流淌。)

師:讀書貴在靜思默想。大家讀得那樣投入,那樣認真。來,説説,你的發現,説説你的體會。

生:我發現,蘇軾很想他的弟弟。

師:你讀出了思念!(板書:思念)

生:我體會到,蘇軾真了不起,看看月亮,就能寫出那麼好的文章。要是我,肯定寫不出來。

師:你讀出了“敬佩”!好!但,老師相信你,今後一定會寫出比蘇軾更好的文章。剛才,我看你讀書的時候,還在書上批註,寫自己的體會。我想,説不定,你就是當代的“蘇軾”呢!

生:(眼睛裏露出興奮)謝謝老師!

生:我體會到,蘇軾和蘇轍情同手足,感情很深。

師:用課文中的詞語,叫——

生:手足情深!

師:(板書“手足情深”)你讀出了“情深”!

生:我體會到,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我們要把美好的感情長留人間。

師:你讀出了祝福!(祝福)

生:我體會到,月亮圓了,人更想團圓。

師:你讀出了“團圓”!

【鼓勵學生的多元理解,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提升學生的自信。並在尊重的基礎上,順學而導,給予點撥,頗見教師功力。】

  四、重點開掘,直抵心靈

師:孩子們真會讀書!讀出了各自的體會和見解。很好!但,不論是思念也好,祝福也好,團圓也好,都是建立在(指板書)——

生:(全班齊)“手足情深”基礎上的。

師:因手足情深而——

生:(全班齊)思念!

師:因思念而盼望——

生:(全班齊)團圓!

師:因團圓不成而——

生:(全班齊)祝福!

【一放,一收,張弛有度。在此聚焦,為引領學生深入閲讀找到了突破口。扣“手足情深”,開啟了直抵心靈的航程。】

師:那麼,從課文哪些地方,我們能感受到蘇軾和蘇轍手足情深呢?自由讀讀課文,像剛才那位“未來的蘇軾”一樣,一邊讀,一邊勾劃出相應的語句。

生:(默讀勾劃)

師:小組內交流交流。

生:(小組交流,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師:來,我們全班交流交流!

生:(讀)“小時候,他們倆一起讀書,一起玩耍,整天形影不離。”從“形影不離”,我體會到,他們手足情深。

師:先讀課文中的語句,再説自己的理由和體會。這樣彙報,有根有據,好!(豎起大拇指)

生:(讀)“人們都在歡歡喜喜地品嚐着瓜果,觀賞着明月,只有蘇軾卻在因思念弟弟而心緒不寧。”他想他弟弟,説明,他們感情深。

生:從“心緒不寧”可以看出,蘇軾和他感情深。

師:怎麼看出?

生:蘇軾想弟弟都想到心緒不安寧了,只有感情深,才會這樣。

師:你真是一個善解人意的孩子!要是我有你這樣的哥哥,一定幸福甜蜜!(眾笑)

【詼諧,真情,入情入理。】

生:我還幫他補充一點:這一天是中秋節,“每逢佳節倍思親”,所以,蘇軾很想他的弟弟。

師:是啊!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了。這天夜晚——

生:(齊讀)皓月當空,萬里無雲。人們都在歡歡喜喜品嚐着瓜果,觀賞着明月,只有蘇軾卻在因思念弟弟而心緒不寧。

師:蘇軾與弟弟的確手足情深啊!他的思念只有月亮知道有多深!

師:繼續交流。

生:我從這裏看出“手足情深”:(讀)“但願美好的感情長留人們心間,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同擁有這一輪明月!”

師:説説你的理由。

生:蘇軾希望他和弟弟的感情長留心間,夜説明,他們感情深。

師:言之有理,好!

生:(讀)“長大以後,他們就各奔東西,很少再有見面的機會。如今屈指算來,分別又有七個年頭了!”分別七年了,又很少見面……

師:我敢肯定,你的發現很“偉大”。別緊張,慢慢説。(走近發言的這位小男孩,把手放在學生的肩膀上,俯身傾聽)

生:七年沒有見面了,還在數手指拇,説明,他們感情深。

師:哪個詞是説蘇軾在數手指拇計算

生:屈指算來。

師:你真的了不起?S!抓住了關鍵詞。大家想一想,蘇軾“屈指算來”,會説些什麼?誰來表演表演。

生:(一邊屈指,一邊説)一年,兩年,三年……都七年了,弟弟現在怎麼樣了?是瘦了,還是胖了?生活過得怎麼樣?真讓人擔心啊!

師:多好的哥哥呀!

生:(一邊屈指,還一邊做出看月亮的姿勢,一邊説)一年又一年,轍弟呀,你還記得嗎?小時候,我們一起讀書,一起玩耍,形影不離,可是……咳咳,你都和我分別七年了。又沒有你的消息。唉,哥哥,我,怪想你的!(眾生鼓掌)

師:(滿含深情地)可是,弟弟不在眼前,只有月亮掛在天空中,只能聽到他人團圓的歡笑,只能眼看着一個又一箇中秋之夜悄悄地溜走。他多想對又圓又亮的月亮説,讓弟弟回到我身邊吧!大家的交流有了深度。請繼續交流。

【《原詩》中説,“設身而處當時之境會……呈於象,感於目,會於心”,才能“妙悟天開”。這裏抓住一個看似毫不起眼的“屈指算來”,活化出了形象,活化出了深情。整個閲讀漸入佳境。】

生:(讀)“月亮漸漸西沉,透過窗子把銀光灑到牀前。蘇軾躺在牀上,怎麼也睡不着。”蘇軾與他弟弟的感情太深,越思念越睡不着。

師:這場景,讓我們想到李白的——

生:《靜夜思》

師:想一想,該怎麼改?

生:牀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親人。

【詩文參照,豐盈文本。此乃薄書讀厚之法。】

師:還可從有別的地方讀出蘇軾和弟弟的手足情深嗎?

生:蘇軾對弟弟的這番手足之情深到極處,不禁埋怨起月亮來——(讀)無情的月亮啊,你為什麼偏偏在別人分別的時候變得這麼圓,這麼亮?

生:蘇軾埋怨月亮,更説明他對弟弟的感情很深!(板書:埋怨)

師:那你就來深情地讀讀這句話吧!

生:(讀得深情並茂)

師:好!全班一起來讀讀這句話。

生:(全班齊讀)

【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漸次展開,導讀至此,從學生深情並茂的朗讀中,已經看出,整個閲讀,已經在學生的心靈深處“着陸”了。】

 五、切己體察,哺育心根

師:孩子們,要是在現代,你和手足感情這麼深,在中秋之夜,你會怎麼做?

生:我會打電話。

師:怎麼説?

生:弟弟,我想你!你一個人在外,要多保重喲!

生:我會發一封電子郵件,對弟弟説,“秋天天氣涼了,你要多穿點衣服。你不要擔心我,密州這個地方雖然偏僻,但,人很好!”

生:我會提前給弟弟寄一盒中秋月餅,重慶賓館生產的那種。(眾笑)

生:我也會給弟弟發一封伊妹兒,對他説,“祝你中秋快樂!”

生:我會坐飛機去看弟弟,和他一起看月亮。

生:我會給弟弟寄一張賀卡,在賀卡上寫上祝福的話。

師:可在距今900多年前的宋朝,科學技術十分不發達,沒有電話,沒有電腦,沒有英特網,沒有飛機,手足相隔千里,山重水隔,就是寄一封信,也要數月才能收到,更不用説寄月餅了,早在路途中黴變了。蘇軾又能做什麼呢?

生:在心裏想!

【推己及人,揣摩情感。古今對比,境異情同。在對比與對話中撥開情感的雲霧,讓孩子們和文章中的人物,“同喜同悲”。】

師:請讀讀第五自然段。看看,蘇軾的心裏是怎樣的滋味?再根據自己的理解,讀讀這段話。

生:(自由體會)

師:蘇軾的心裏是怎樣的滋味?你體會到什麼?

生:蘇軾心裏很難受。因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師:請你讀讀這段,讀出思念時的難受。

生:(讀)

生:蘇軾心裏很憂愁,因為人世間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師:好。請你讀出思念時的憂愁。

生:(讀)

生:蘇軾心裏在祝福,他希望美好的感情長留人間。

師:好。請你讀出思念時的祝福。

生:(讀)

生:蘇軾心裏也有一絲寬慰,因為雖然他和弟弟遠隔千里,但,可以共同擁有這輪明月。

師:來,讀出思念時的一絲寬慰。

生:(讀)

【人的情感是複雜的,也是多元的。讓孩子們用自己的心思去“丈量”。讀出了多種味道,讀出了多種情勢。】

師:蘇軾和弟弟是手足,手足情深啊!手足情深就手足情深吧,又是七年沒有見面。七年沒有見面就不見面吧,又逢中秋佳節。中秋佳節就中秋佳節吧,又見別人歡喜團圓。不團圓就不團圓吧,又見月亮高懸。月亮高懸就高懸吧,又是那麼亮,那麼圓。蘇軾怎能不思念,難受,憂愁,祝福?又怎能不憑藉月亮,來尋覓那一絲淡淡的寬慰?(至此,許多學生眼裏閃着淚花)孩子們,拿起書,讓我們一起來表達這一份人間真情吧!

生:(配樂齊聲朗讀第五自然段)

【教師這段話極富詩意,也極具推動力,把文本的情感演繹得淋漓盡致,把孩子們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師:在古代,蘇軾除了這樣想,還能做什麼呢?他只能一邊飲酒,一邊低聲吟誦——(播放課件: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配樂朗誦及其畫面)

生:(觀看)

師:蘇軾這首《水調歌頭》創作以來,因其真摯的感情和美好的祝福,被廣為傳誦。這裏的'“情”不再單單指手足之情了,還可以指——

生:父子之情。

生:母子之情。

生:朋友之情。

生:父女之情。

生:母女之情。

生:師生之情。

生:……

師:人間還有很多很多情,只要是真的、善的,美的,我們都可以這樣祝福——

生:(齊聲説)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師:人間自有真情在。讀到這幾句詞,你會想到哪些感人的事情?讓我們來為他們祝福吧!王詩韻,你開個頭吧!對你思念的那位李老師説兩句。

王詩韻:李老師,你雖然離開我們一年多了。但我不會忘記你!記得你給我們上的第一堂,你叫我回答問題,我一直在耍鉛筆,沒有聽清楚題目,你並沒有埋怨我,而是笑嘻嘻地拍了怕我的肩膀,重複了一次問題,叫我坐下,想想再説。現在,我要用剛學過的蘇軾的話,來祝福你: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全班,以及聽課者都一起鼓掌)

師:(激動地説)我為你們李老師有這樣好的學生而驕傲!要是我看到你的李老師,一定把你的祝福告訴他!

【這裏,特別讓王詩韻同學來説,體現了教師的人文關懷精神。同時,在結構上,與“課前談話”形成照應,渾然天成,足見教師的課堂生成和駕馭能力。】

生:我要對我舅舅説。

師:説吧,直接對他説吧。(用期待的眼光看着學生)

生:舅舅,你到英國讀書,走了將近兩年了吧?我和爸爸、媽媽都想念你!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師:多有人情味的女孩!長大了,一定很有出息!

生:我對黃秋雨説,祝他學習成績越來越好!

師:誰是黃秋雨呀?

生:我班的同學,浙江的。現在他回去讀書了。

師:哦。那用剛學的句子,該怎麼説?

生: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師:這就叫活學活用!

生:我對電視劇《父女情》中的爸爸和女兒説,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師:對電視劇中的人物説,思路打開了!

生:我對在伊拉克戰爭中受苦的小朋友説,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明天的太陽會是新的。你們會過上好日子的。

師:多美好的祝願啊!但願伊拉克的小朋友能聽見,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能聽見!

生:我想對我媽媽説,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媽媽是在去年出車禍離開我和爸爸的。(忍不住,留下了眼淚)

師:(走過去,把這位小男孩摟在胸前,眼裏閃着淚花,哽咽着説)多懂事的孩子呀!你有什麼需要我幫助的嗎?

生:(搖搖頭)

師:這樣吧,我把這幾句蘇軾的詞寫在我的名片上,送給你。有困難時,給我打電話,好嗎?(一邊説,一邊寫名片,然後雙手遞給那位小男孩)

生:(點頭)謝謝劉老師!

師:我知道,孩子們還有許多祝福要説。(播放王菲唱的《水調歌頭》,序曲奏響)但,由於時間關係,我們不能在課堂上説了。讓我們跟着王菲哼唱由蘇軾《水調歌頭》譜成的曲子吧!一起為天下有情人祝福——

生: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即將唱完,教師示意學生哼着歌曲,離開教室。)

【延伸拓展,真情再現。此情此景,“語文課”的概念已經淡而遠去了,留下的是真情表達和默默祝福。然而,這正是我們久違了的“語文課”,用言語哺育心靈的語文課。用劉老師的話説,這就叫“滋育心根的語文”。我們沒有理由不相信:語言、情感、意象,以及汩汩流淌的人文情懷正在孩子們的心中激盪,在他們的血液裏奔湧,向他們人生的所有空間,所有時間延伸,延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rkek1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