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哲學 >

中國哲學簡史常用(14篇)

中國哲學簡史常用(14篇)

中國哲學簡史 篇1

當我拿到這本書時就對這本書沒有產生好感,而老師也説這本書是要“啃”讀的,然而這樣的書完全不對我的口味。改變是從某些同學的摘錄開始的,或許只是對其中的部分內容開始感興趣,也沒有想把這本書的每個字都研究透,但我還是有了一些不多的感想。

中國哲學簡史常用(14篇)

OK,那麼我們開講。

首先是儒家的一些我看到的東西:積極入世。“積極入世”倡導“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的個人健康人格,提出了“捨生取義”的人生最高道德標準,從而打造了整個民族的強健精神支柱和充滿浩然正氣的民族性格,完整地構建了全民族的道德體系,加上儒家“德治愛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親”的倫理文化、“文質彬彬”的禮樂文化,“遠神近人”的人本取向,仍滲透在中國社會文化的各個方面,一直是中華民族在人文理想方面的寶貴精神財富。

然後是道家的“出世”。我對於道家的出世到不是很瞭解,主要了解它主張的“無為”。一開始認為“無為”是無所作為,讀過書的相關部分後大致瞭解到,無為是指經過有為的思考,以時勢、趨勢的判斷做出順勢而為的行為,以我的理解,簡單來説就是要做好屬於自己本分的事就夠了,也算是簡單地實現了“無為”的意義。

我最欣賞的是:“以出世的態度做人,以入世的態度做事”。(《出世做人入世做事》)

我還想説一個比較傳奇的人物——王守仁。這個人明顯是精通哲學的,而且可能是哲學界的一位大佬,他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同時還是心學 的集大成者。“心學”的觀念就是由他提出。

最開始,有人向他講授“格物致知”之學,王守仁甚喜。之後他遍讀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謂“物有表裏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學説。為了實踐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決心窮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麼都沒有發現,人卻因此病倒。從此,王守仁對“格物”學説產生了極大的懷疑。這就是中國哲學史上是著名的“守仁格竹”。

接着就是他的悟道之路。自他被貶後他父親對他説:“既然朝廷委命於你,就有責任在身,你還是上任去吧。”隨後他踏上路途,來到貴州龍場,“萬山叢薄,苗、僚雜居”,龍場在當時還是未開化的地區。王守仁沒有氣餒,根據風俗開化教導當地人,受到民眾愛戴。在這個時期,他對《大學》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領悟。王守仁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他在這段時期寫了“教條示龍場諸生”,史稱龍場悟道。(《明朝那些事》)

我想表達的是,關於哲學,不能一味的去盲信追求別人所想的觀念,真正的悟道還是得通過自己的悟性。

中國哲學簡史 篇2

寒假我反覆認真的研讀《中國哲學簡史》,總感覺似懂非懂,雖然我在努力的看,還是覺得這本書讀起來非常費勁。書中古代哲學家們的思想讀後有種讓人熟悉又陌生的説不清的感慨。

現在將我讀這本書後對哲學的一點認識和感悟與大家分享如下。通過閲讀這本書我知道了人們常説的哲學是讓人聰明而有智慧的學問,這種説法是學習哲學的最大誤區。因為沒有學過哲學的人並不一定不聰明,而學過哲學的人也並不一定就聰明。事實上哲學是讓人知道自己沒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熱愛智慧的學問。所謂哲學的智慧就是知道自己沒有智慧的那種智慧。哲學家們研究哲學問題從來不是為了提高智力,而是為了哲學本身。換言之,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對象。我們永遠不可能佔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熱愛和追求“智慧”。正如書中所説,按照中國哲學的傳統,哲學的任務不是為了人對客觀實際增加正面的知識,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智。具體而言,知識或者科學知識是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們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類追求和熱愛智慧卻沒有別的目的,而只是為了智慧本身。我感覺,人應該在哲學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應該在本書中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指引下,磨礪人高貴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們的精神家園。我們或許可以不關心數學和物理學的新進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們的成果,但是卻不應該不關心哲學,因為哲學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們每個人應該關心的問題。蘇格拉底曾經説過,未經理性審慎的生活是不

值得過的。儘管經過了理性的省察也不一定能找到生活的目標。學習哲學就是“上路”。踏上愛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學史的學習過程就是與前人在思想上進行對話的過程。因為儘管哲學家已經不在,但是哲學家們解決問題的方式卻永遠不會過時。他們為後人提供了各種各樣可供選擇的可能方式。

通過閲讀我還了解了馮友蘭先生的其他一些哲學思想,瞭解了中華民族哲學思想、文化發展的歷程的大致發展歷程,瞭解了儒學之所以成為民族主流文化的根源,知道了各家的思想之間是相互影響和促進的。

例如,孔子推崇“仁義”,仁的本質是愛人,一個人必須對別人存有仁愛之心。常念及此,人們就會善待自己身邊的人。遇到艱辛勞作,流着臭汗的農民或工人時,他不會避之不及;看到乞丐,他自然會生出惻隱之心;與別人發生矛盾時,少爭執,多諒解。孔子又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就是把仁付諸實踐。如果人人都達到了這個境界,人自然會少作惡,多行善。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念及此,人自然變得更愛自己的父母,子女和親人,也同樣自然地去愛護別人。若天下人都有此心,人與社會也就會朝着和諧的方向發展。孟子認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為官者理解了這個道理,懂得了人倫之道,自然要竭盡所能來促進人民大眾的福利。孔子在解釋古代的典制、思想時,總是以自己對道德的理解去詮釋古代的經書,注入些新的東西。這就是孔子和與他同時的其他儒生不同的地方,這使他成為一個學派的創始人。

如果,把這“仁義”擺進教育裏、放在教學中來看,首先便是愛學生了,這也是新課程改革中所提出的以人為本、注重人文性的教育。給與學生人文的關愛,才可能與學生的心靈碰撞出絢麗的火花,教育教學才有了靈性和生命。其次,教師要用自己的“仁義”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將自己“仁愛”的品質傳遞給學生,從而縱橫相傳。

另一方面如果我們千年之後的現代教師還僅僅把教師的職業理解為“傳道、授業、解惑”的層面,那就未免太固步自封了。經濟的發展,時代的變遷,社會文化的發展無時不在出事促使着我們不斷充實自己、發展自己。只有結合現實情況不斷的創新,人類文化才會發展得更快。

馮先生説,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指對客觀事物的信息),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於道德的價值。馮先生還説,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須哲學化,當人哲學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

面對壓力與日俱增、經濟急速發展的現代社會,面對期望與現實的強烈衝擊,我們很多人無法在疲憊與焦躁中尋找到內心的安寧。馮先生説:“教的作用,就是使人把事實上已經不同程度上在做的事做完全。一個人若是把他所明白的完全做到了,他就是聖人。”這一個看上去似乎不高的要求卻凝聚了千百年來君子修身的理想。該做的事完全做到了,即使是最平凡的事,做“完全”了便是至善,在我們的心中就不會再有遺憾,也就不會再有失望。我想,到了那時,我們的眼中的學生也就不會存在“好生”與“差生”的之分了。

其實哲學並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學問,實際上它就深深的藴涵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並且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密不可分。只不過我們缺少是它們“浮出水面”,“上升”到哲學高度的理論思維而而已。這也許就是我開始所説的哲學家們的思想讀後有種讓人熟悉又陌生的感覺的原因吧?

最後,為了讓我們每個人能夠生活的更加自信,能夠獲得更高品質的生活都來關心哲學研究哲學吧!

中國哲學簡史 篇3

《中國哲學簡史》是由馮友蘭先生1947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受聘擔任講座教授時,將英文稿整理改編成的書,這本書較之於其他的哲學理論書顯得更加淺顯易懂,總的來説,這本書主要概述了中國歷史記載以來哲學發展的歷程。

中國古代哲學並沒有像西方的那樣成體系,中國古代哲學是在激烈的思想觀念碰撞中產生的,漸漸的,持有不同思想的學者被分成不同的派系,因而古時有百家爭鳴這樣的現象,在這本書中,馮友蘭先生基於前人得出的理論及研究成果,將古代“百家”劃分為六個主要的學派,他們分別是陰陽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馮先生對這主要的六大派系進行了誕生背景的介紹,各家主要的人物的介紹,談論了各家的主要思想成果以及對各家思想上的衝突進行對比和辯證,除此之外,對各家思想的功能性也做了評論和比較,其功能性包括該思想在它所處的時代中的作用和對人的影響,以及在當下該思想能夠起到的作用。

《中國哲學簡史》這本書也是由馮先生經過整理前人的文獻,再加上自己的獨到的觀點整合而出的著作,評論性的著作一般都帶有作者自身的主觀思想,這種形式其實跟古時候的一些學者為一些名著做註解是一樣的.,基於自身原有的理論基礎,通過學者自己的認知將其解讀。事實上,個人主觀或多或少的也會對原著本身想要表達的意志造成一定的曲解,對於解讀中國古書籍更是這樣,中國古文較之於西方語言顯得更加晦澀難懂,僅僅幾個字往往能表達出一定的人生道理,之乎者也在不同的情景下用法也大不相同,一字的多義可能會讓不同的人對同一句話有着不一樣的理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也就是這個意思,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魅力也都深藏於此。

相對來説,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更多的尊重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從客觀的角度對中國古代的哲學派系的思想進行了歸納總結。"儒家者流蓋出於文士,墨家者流蓋出於武士,道家者流蓋出於隱者,名家者流蓋出於辨者,陰陽家者流蓋出於方士,法家者流蓋出於法術之士。”這是馮先生對古代六個主要的思想學派的評價。我以為,儒家為百家之首確實有其內在的理由,儒家的思想較之於其他學派在社會層面上有更多的服務性,孔子提倡“仁義忠恕”,就是提倡人要有德並且行使這種德,與道家的“無為”正相反,道家用“避”和“隱”的方式出世,儒家則強調積極入世,相比之下,我更欣賞中後期的儒家,這段時期的儒家思想更加睿智和符合時代需要,比如儒家對“葬禮”的理解就很有趣,禮葬是對逝去人得一種送別儀式,本身具有一定的鬼神色彩,然而這個時期的儒家是理智的,可以算的上是無神論,但卻仍然注重“禮”,外人看來這是自相矛盾的,在儒家的解釋來説,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有情感能感知,身邊的親人去世,在感情上需要寄託,這個時候強調理智就顯得很不人性,禮葬剛好能夠給悲痛的人一個釋放的出口,以一種儀式去對逝者告別,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就滿足了情感的需要。

儒家經典中有兩部是專講“禮”的,《禮儀》和《禮記》將原本禮中含有的迷信和神話淨化,將其中的宗教成分都轉化為詩,不僅將其美化而且顯得更加科學和理智。儒家從某種意義上來説,剛好杜絕了中國本土宗教的誕生,從另一方面來看,儒家是以哲學形式存在的宗教,它沒有西方宗教繁瑣的教義和神話般的人物,儒家的內在任務就是教導世人如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這樣一來較之於其他派系就要顯得更加有現實意義,這可能是幾千年以來儒家學派遭遇很多變故仍經久不息的原因,也是儒家思想在當下仍然能給人以啟示的原因。

除了儒家,道家更加註重個人的內在,能對人的心態有很好的影響。墨家顯得攻擊性太強,名家就顯得有些滑稽,公孫龍的《白馬論》在我看來雖然有一定的內涵和思維邏輯在,但並不具有實際的意義,從書中舉得名家例子中,更讓人覺著名家的言説有很濃烈的詭辯的味道。

這本書所介紹的各家學説在當下也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有一些現象也跟古代思想有些關聯,比如書中説,莊子以為,在辯論中,什麼也不能夠決定。他説,即使有人獲勝,勝者未必正確,敗者未必錯誤。但是在後期墨家看來,莊子説這番話,正是表明他不同意於別人,他正是在和別人辯論。他若辯贏了,這個事實不就正好證明他錯了?莊子又説:“大辯不言。”還説:“言辯而不及。”所以“言盡悖”。莊子還進一步認為,萬物各從自己的道,自己的意見來看,都是正確的,這個不應當批評那個。若是照這樣的言論來説,在當下有一位學者的思想觀念與莊子的很像,就是網絡上人稱“打假英雄”的方舟子。方舟子以不管我是對的還是錯的我都是對的這樣的觀念戰勝了一個又一個與他有過節的辨者,實屬當今網絡一大笑話。

《中國哲學簡史》這本書雖然已經是哲學書中的淺顯版本,但對我來説還是有很多的陌生的名詞,古文的理解上也有些吃力,若是多年以後重温這本書,我想它會給我更多更深層次的感悟。

中國哲學簡史 篇4

最早接觸到哲學,應該是讀高中的時候,政治老師常説,哲學是一門受用終生的課程,但那時對唯物論、認識論、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等,根本沒有直觀的概念,而是更多靠囫圇吞棗般的死記硬背,以期將來大學聯考時能考個高分。上大學時,也學過一些哲學課程,由於不是主科,老師很多時候照本宣科,加上感覺哲學既很枯燥晦澀,又玄而又玄,所以沒有深入進去,更沒有心入進去。可以説,對於哲學,自己一直是抱有“可遠觀不可褻玩焉”的態度,甚至連一知半解也算不上。

真正對哲學感興趣,是一次偶然的機會,在中央電視台《開講啦》欄目,看到知名學者周國平用親身經歷講授“幸福的哲學”,對擁有哲學,擁有生命和智慧,人生便會幸福有了質樸直觀的感悟。過後,上網簡單搜索了一下哲學的意義,特別是中國哲學,對這個曾經提不起興趣、敬而遠之的學科作了些許粗淺的瞭解。有人所説,哲學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相當於宗教在其它文化中的地位。中國哲學認為取得最高成就的人是聖人,因此有中國的“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相當於西方聖經的論斷。於是乎,根據網上大多數網友的推薦,到書城了買了一本馮友蘭著的《中國哲學簡史》,心想從最基本的入手,由淺入深探究一下哲學的奧祕。雖然很多人並不認同馮老先生這本著作,但通過細細品味的閲讀,我認為這本書對於一個哲學白丁來説,算是一本哲學入門的最好書籍了。本書非常客觀的闡明關於中國哲學的幾個問題,一是哲學流派的起源與發展,二是哲學流派相互之間的關聯與區別,三是西方哲學對中國哲學的影響及區別,對學習哲學的意義,如何學習哲學,學習哲學的哪些內容也有所涉及。讀完之後,大致能瞭解中國哲學的發展脈絡,不再覺得哲學是一門高深莫測的學科,或者認為哲學離生活、工作十萬八千里了。

馮友蘭先生著的《中國哲學簡史》,原譯名《中國哲學小史》,是老先生於1947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講授“中國哲學史”課程時的英文講稿,後經整理出版,迅速成為各大學中中國哲學的通用教材,是西方人系統瞭解中國哲學的重要途徑。上世紀80年代,本書由先生的學生塗又光第一次根據英文本翻譯成中文出版,系統梳理了中國哲學的精神內涵、形成背景、各學派起源,以及在各學派相互替代、融合和改進的過程中,中國哲學的發展歷程,脈絡清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將中國歷史歷代的大哲學家、儒道墨法等著名學派及其主要觀點娓娓道來。任何人讀完這本連小部頭都稱不上的書,都能夠對中國傳統哲學有一個全面的認識,都可以從中選取自己認同、認可、推崇的學派,然後再針對性地找相關著作來研讀。馮友蘭先生客觀公正地看待中國曆代的哲學觀點,對待各家觀點不做過多個人的評價,從這一點上來説,這種風格是難能可貴、值得推崇的,我想這也是為什麼這本書在哲學史著作中,堪稱最經典的原因所在吧。

因為是《中國哲學簡史》,書中對各家各派的觀點和哲學家本人的生平都沒有作深入的介紹。但我感覺,從入門來講,或者激發讀者對哲學的興趣,這已經足夠了。這本書在有限的篇幅裏融入了對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精神、智慧等方面的理解,融會了史與思的智慧結晶,洋溢着人生的智慧與哲人的洞見,通讀此書,我能夠感受到中國哲學的含蓄之美、辯證之力和修身之徑,也能理解為什麼四大古文明中只有我們中華文明在數千年的傳承中代代薪火相傳,連綿不絕。

我對這本書感受最深的是全書的最後一章“中國哲學在當代世界”中,馮友蘭先生提到了他對人生境界的經典論述:人與動物的不同,在於人做某事時,他了解自己在做什麼,並且自覺地在做。正是這種覺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對於他有了意義。他做各種事,有各種意義,各種意義合成一個整體,就構成他的人生境界。先生把“人生的境界”分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並簡明扼要地説明了自己的哲學觀點,提出哲學不是獲得實際知識而是提高精神境界這一看法,發人深省。

從實用的觀點看,哲學是無用的。但哲學能給我們一種觀點,而觀點可能很有用。用《莊子》的話説,這是“無用之用”。我們時常感歎,人生是一場旅行,也是一次修行,修行的目的就是在覺悟中不斷提升境界、最終達到人生最高境界。但當今社會,生活節奏加快,競爭日趨激烈,生存壓力增大,很多人都面臨着子女教育、住房、醫療、養老等方面的壓力,有時疲於應付都顯得力不從心,使得人們變得越來越務實,沒有多少閒情逸致看閒書、做閒事,甚至沒有時間和心情去向往詩和遠方,從容、淡定、恬靜的生活有時就如“鏡中花、水中月”,只能滿懷希望的憧憬,卻勞其一生而不可求。越忙,越心累;越趕,越不安;越追,越不得。也許有的人經過拼搏努力,物質生活豐富了,但內心的精神世界卻依然蒼白粗糙—因為忙着賺錢、養家餬口,從不或者很少有時間向內探索。一個人如果不瞭解自己本心、不清楚知道自己到底想要過怎樣一種生活,便始終處於無明狀態,在塵俗中摸爬滾打,被物慾所迷、名利所惑、世俗所左右,永不知足,將大好時光與大美自然辜負。

從“利己”的實用主義角度來看,讀完《中國哲學簡史》,我最大的收穫就是,先生的哲學觀念,對於思考現實的人生,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學習哲學,可以讓我們瞭解自己、認識世界、看懂人生本質,從而輕鬆自在地、豁達快樂地生活;可以哲學地思考人生大問題,站在更高的層面和角度去進行生命反思。一個人在有限的人生中,不斷地求取高遠的人生境界,實際上是通過有限的人生去求取無限的人生價值。因此,在生活中,我們每一個都要活出自己的境界,也許是忙碌生活中的一份坦然,也許是人生失意後的一份曠達。人在自己的'生活中,確立一個遠大的生活目標,建構一個理想的生活藍圖,這會增添生活的動力。這樣的人生境界理論,既整合了中國人生哲學中最優秀的傳統,又在今天的社會生活中彰顯意義與價值。

讀《中國哲學簡史》之前,覺得哲學離我很遠,哲學應是哲學家討論的事。但看了這本書之後,才知道哲學就是生活。哲學家的理念,都是來自於生活。人生需要不斷地覺解,境界需要不斷地提升。只有通過這種不斷的修為和提升,才能夠在生活中將真、善、美動態地統一起來,使人感受到人生中的善良,體驗到人生中的美好。馮友蘭先生的女兒宗璞曾對《中國哲學簡史》做過這樣一個比喻:“我常想這本書像是太上老君練出來的仙丹,經過熔鍊,把浩繁的史冊濃縮的可以一口吞!”希望每一個人都能讀一讀《中國哲學簡史》這本書,梳理一下我們的文化,感受一下曾經先賢們話,傾聽一下內心的聲音,尋求到心靈的慰藉,迴歸曾經率性的純真。

很喜歡馮友蘭先生最後的那句話,人的一生,要説很多很多話,然後保持沉默。藉此與每一位喜歡《中國哲學簡史》的讀友共勉。

中國哲學簡史 篇5

在《中國哲學簡史》一書中,馮友蘭主要依據時間順序將先秦至民國時期中國哲學各家理論進行梳理並加以略微解讀。該書最大的特色在於結合中國的國情對中國哲學進行本土化分析,以及分不同時段及不同社會制度對中國哲學的差別化分析。

首先,其結合中國古代以“農”為中心的現實背景對中國哲學的總體趨向加以解釋,以“農”的直覺為先的習慣解釋中國哲學將直覺植入思想背景中的原由,以“農”的樸實性與自然的密切關聯性解釋人與自然同一的思想趨勢的成因,以中國特殊的家族制度解釋儒家倫理思想何以成為正統等。

其次,其基於一種分段研究的思維,分不同時間段對中國哲學進行具體的差別化研究。以道家為例,馮友蘭認為道家起源於周朝封建解體制度伊始的隱者,其將道家思想主要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楊朱為代表的隱者,此階段道家的目的是避世全生,基本觀點是“為我”、“重物輕生”。第二個階段以惠施、公孫龍之後的老子為代表,其主要觀點是道無名,以及“反者動之道”的物極必反思想。其處世觀亦意在全生避害,但由於物極必反,故強調欲剛則柔、無為、棄智。第三階段以先秦時期的莊子為代表,其主要思想是順乎自然本性能得到相對幸福,天人合一方能得到絕對幸福,強調物我同一。最後一個階段則是南北朝時期的新道家(也稱“玄學”)階段,馮友蘭將這個時期的道家分為主情派和主理派。主理派的代表是向秀和郭象,其思想主要體現在對《莊子》的註疏當中,其主要觀點是道就是無,同時以變化的思想解釋“有為”和“無為”,遵循變化是無為,固守舊制是有為,強調萬物沒有是非差別。主情派的代表其選取的是《楊朱》及《世説新語》,主要是任我從人、率性而為的風流精神。

馮友蘭對中國哲學的研究,以時間維度進行條分縷析,階段分明,在每次社會制度發生重大變革,如周朝、秦朝、魏晉南北朝等時期,馮友蘭均對其社會制度先行闡釋,為相關哲學思想的產生提供背景。無論是法家在秦朝的興起,還是儒家在漢朝的獨尊地位,抑或是佛教在南北朝的盛行,均非突如其來,其與不同時期統治者、民眾需求息息相關。從這種分時段的差別化分析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時期社會制度對中國哲學的影響,尤其是亂世中國哲學的興盛,以及不同階段中國哲學思想的前後傳承與超越。

此外,馮友蘭在分析中國哲學時,能夠與西方哲學相聯繫,採取了一種比較研究的方法。如以儒家的內聖外王與柏拉圖的哲學王思想相比,將中國的“物極必反”思想與黑格爾的“一切事物均包含其自己的否定”思想相較等等,其談中國哲學又不僅僅只談中國哲學。但可能因需與西方哲學相聯繫,而中國哲學中名家的辯論之法與西方哲學的邏輯辯證思維最為接近,馮友蘭在該書中大篇幅提及名家的辯論思維,反而顯得有些本末倒置,這一點尤其為牟宗三所詬病。

全書中最具創造性的是前三章對中國哲學總體的分析,因其結合我國的風土人情、地理特點、政治背景、家族傳統分析中國哲學,體現了中國哲學的本土性特點。而後二十五章對中國哲學發展的時間軸以及傳承脈絡的梳理較有學習及借鑑意義。現代對中國哲學的研讀大多借助後期的註解進行研究,馮友蘭按時間軸並結合幾個重大時期內社會制度對中國哲學思想進行分析的方式,為理解後不同時期思想變化的內在動因提供了參考。這種結合時代背景研究內在動因的方式為我們進行學術研究提供了借鑑,而研究中國哲學時結合西方哲學的比較研究方法,亦值得效仿。

馮友蘭對中國哲學的分析亦存在一些問題。馮友蘭對中國哲學思想發展的.梳理脈絡時間跨度大,工序龐雜,其對某些思想的研究存在偏頗亦可以想見。以儒家為例,馮友蘭對儒家思想的分析有些浮於表面,其對儒家相關經典的分析本身只能看作眾多解釋中較偏僻的一種,尤其是馮友蘭的分析過於向邏輯辯證思維靠攏,如牟宗三所説:傾向於西方的新實在論。偏離了中國哲學的出發點,其試圖使中國哲學走向明晰化,但有點過猶不及。

在此舉兩例,一是對正名的理解,孔子崇尚周禮,故而其對正名的論述主要是為應對當時禮崩樂壞的社會現實,重一種人倫的名實觀,而非實證性的名實之辯。其主要出於《論語》:“子路問:‘衞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當時衞國國君不顧父子倫常越過其父而登臨君位,故子路有此問。孔子答名正才可能言實事成,進而禮樂興,故必先使其行為符合禮制倫常,這是孔子正名觀的主要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論語·顏淵》)亦體現了這種人倫的禮制思維,而馮友蘭對“正名”的解釋,僅截取了孔子對“正名”的部分論述,脱離了孔子當時的完整語境,強調在社會關係中每個名必須履行與其相應的責任和義務,偏向於近代社會學中的角色理論,是一種實證的名實之辯,顯然偏離了孔子的思想。

二是關於“命”的解釋。馮友蘭將孔子所説的“命”理解為命運,認為我們盡力做應該做的事情而不計成敗就是“知命”,有種宿命論的悲觀主義成分,但這明顯是對孔子“天命”思想的誤讀。從孔子周遊列國時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便可以看出孔子並非悲觀主義者。孔子對“命”的理解主要表現在知天命和君子三畏當中,“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論語·季氏》)“知天命”可以理解為對天所賦予自己的使命的明悟,也可以理解為對大道使命的理解。“畏天命”則是對事物之義理明悟後產生的敬畏之心。儒家所説的“命”主要指事物所遵循的義理,可以通過個人修養的提升而對天道產生遙契,是可知的,孔子説“不知命,無以為君子。”(《論語·堯曰》),所體現的就是修身養性提升而致知“天命”的一種過程。若理解為宿命則會陷入一種不可知論當中,偏離了儒家的傳統思想。相較而言,牟宗三對“性與天道”的解讀即參考了君子“三畏”之説,更為符合傳統儒家思想,茲不贅言。

馮友蘭在解釋儒家思想時的主要矛盾在於,一方面認為後來儒家對孔子的解讀受政治環境影響而有失其原意,但另一方面其在解讀孔子思想之時,不自覺地受西方邏輯思辨思維的影響,偏離相關語境陷入自己的理解當中,有為表達而表達之嫌,而非為解讀而表達,以上對“正名”及“命”的解釋即屬此類,難免偏離了中國傳統。

總體而言,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不失為了解中國哲學之佳作,其結合中國的國情對中國哲學進行本土化分析,並分不同時期對中國哲學進行差別化研究,同時採取分階段研究及比較研究的方法,對先秦至民國時期的中國哲學思想加以梳理並適當解讀。雖在各家思想的橫向分析上存在一些不足,但其縱向分析脈絡清晰,足以使人對中國哲學產生概括性認識。無論其內容還是研究方法,均值得細細品讀。

中國哲學簡史 篇6

説到中國哲學,這是爭議不小的四個字。比如,作為馬克思主義的先驅,黑格爾就説過,中國沒有哲學。他説,中國所處的東方是人類歷史的開端,象徵了思想的貧乏和愚昧。

“中國”在黑格爾哲學額體系中,起到的是反襯西方文明的作用。他貶低中國傳統思想中的儒家和道家。

他説,“孔子是中國人的主要哲學家,但他的哲學也是抽象的”,“沒有能力給思想創造一個範疇王國”,當這種抽象的思想走向具體時,就成為“道德、治國之術、歷史等,但這類的具體者本身並不是哲學性的”。至於道家,“‘道’只是普遍的抽象,恍惚不定”,是“原始的理性”;道家的“無”是“單純的、自身同一的、無規定性的、抽象的統一”,沒有超出抽象的開始階段。(來自《哲學講演錄》)

但是要弄清楚中國是否真的有哲學,我覺得這件事情要拆開來看。“中國哲學”與“哲學”究竟在目前的語言環境裏的定義是什麼呢?

“哲學”[philosophy],來自希臘語Φιλοσοφ?α,原意是“愛智慧”。如果一定要從西方那一套思想理論來看。在大部分他們的語言環境裏,哲學似乎都等於與“思辨哲學”,他們講究層層嚴密推理。他們似乎非常不能夠認同中國這些傳統思想家們隨便拿一個比喻就來説道理的行文方式,也不能get到那些浪漫的點。

不過我倒是覺得,在現行通用的中文語境裏,“哲學”是指一種向內探索的學科,尋求解答“世界是什麼”,“我是什麼”,“我該如何面對這個世界”這樣子的抽象的自身和外界的關係的學科(哈,一點個人理解,輕拍輕拍)。

這麼説的話,“中國哲學”這四個字就是非常自然能夠成立的了。

中國哲學的思想,在我看來,連綿地沉澱了幾千年的重量,很是厚重,加上古人們的浪漫習慣,他們講哲學建立在直覺之上。因此,有一些概念很多時候都沒法一環扣一環地推理出來。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就把哲學討論問題的第一步,下定義,這件事情給堵死了。所以,對於我這樣對於中國傳統文化近乎小白的人來説,如何選擇一本輕盈又踏實的哲學史書,是很重要的。

《中國哲學簡史》就是這樣一本書。它是馮友蘭於1947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講授中國哲學史的英文講稿,所以帶有科普目的,讀起來很是輕鬆。又加上那個年代的人深厚的國學底藴和嚴肅的治學背景,這本書的內容又非常經得起推敲。

在前文裏,馮友蘭説,人類的最根本最自然的先天慾望之一,就是對於超乎現世的追求,即所謂“超道德價值”。什麼是“超道德價值”呢?對於日常生活中,我們做事情的目的,大多數都是具備了“道德價值”的,也就是説這些事情對自己,對別人或者對社會有一些有益的影響。而在這次道德價值之上呢,有一層更高的對於“宇宙”這種神祕力量的敬畏和對自我生命的超越。這樣的想法,大概是繼承了斯賓諾莎的理論。斯賓諾莎雖然也提出了“愛上帝”,但是他認為自然本身就是神的化身。

這也是為什麼宗教從四大文明起源的西歐(天主教),阿拉伯半島,印度(佛教)的三大文明中各自起源發展。而中國,雖然沒有誕生宗教,卻誕生了解決追求超道德價值問題的哲學(代替了宗教的位置)。所以説,我們的文化從骨子裏就是哲學的。

中國哲學,並不拘泥於“智慧”本身,而着力於提高我們自身的精神境界,從而引導人去追求超道德價值。道家的“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經》第二章),儒家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張載的橫渠四句),這些觀念所追求的境界,在我看來,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等同於“信仰”。因而,這樣子的中國哲學,才能引導中國文化背景下的人達到精神的完滿。

對“天”的敬畏貫穿了中國哲學思想的'始終。康德曾經説,“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我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我想,所謂“天”可能就是康德所説的“頭上的星空”吧。

對於正文內容,這本書是按照時間順序來的。從先秦的諸子百家寫起,一直講到經學時代結束(一直到康有為為止),基本上涵蓋了整個中國古代和近代早期的哲學發展。不過由於篇幅原因,它的主要內容還是集中在儒、墨、陰陽、名、道、法這六家的思想。

對於哲學思想的最基礎的普及,我覺得這本書做得很棒。比如,儒家究竟被怎樣反對過,為何它的反對者紛紛失敗?比如,道家在老子之前,楊朱的理論是怎樣的(“貴己”“重生”“人人不損一毫”)?比如,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又是怎麼回事?再後來,佛教如何影響中國哲學,並且本土化,誕生了,禪宗這樣一個靜默的哲學?

這樣的問題有很多,如果展開講,大概一兩萬字是不夠的。我非常推薦大家去讀一讀這本書。雖然這本書也有一點小小的瑕疵。比如對於某一些細節的論斷,後來被考古結論所打臉,比如有一些方面還是有一些主觀。但是,作為一個想要粗淺瞭解自身所處的文化背景的脈絡與發展的讀者,它還是相當值得閲讀的。

對超乎現世的追求是人類先天的慾望之一,中國人並不是這條規律的例外。他們不大關心宗教,是因為他們極其關心哲學。他們不是宗教的,因為他們都是哲學的。他們在哲學裏滿足了他們對超乎現世的追求。他們也在哲學裏表達了、欣賞了超道德價值,而按照哲學去生活,也就體驗了這些超道德價值。

中國哲學簡史 篇7

《中國哲學簡史》是馮友蘭先生“六書紀貞元,三史釋今古”哲學體系中的“三史”之一。本書是馮友蘭先生哲學與思想融鑄的結晶,講述了中國哲學的發展歷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關知識,在有限的篇幅裏融入了馮友蘭對中國哲學的理解,是史與思的結晶,充滿了人生的睿智與哲人的洞見。[1]在閲讀馮先生介紹道家代表人物莊子時,我對莊子的思想,尤其是他的逍遙自在人生態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此我表達一下自己的拙見。

莊子,原名莊周,是道家的第三階段的代表人物。他的主要思想與著述被記錄在《莊子》一書中。談及他的思想,一般人就會聯想到名篇《逍遙遊》裏所描繪的那種“為我,放任,避世,空談”,其實不然,應該是那種“忘我,順其自然,入世而超世”,並且包含着至高的人生境界。這也是莊子對“道”的高深領悟。

一般人如果認為莊子那種避世的心態源自於他對人間情況的不諳抑或無法應對複雜的人世間,那就大錯特錯。因為他對人世間給予了高度關注,並對人生問題提出了以“道”為核心的非凡見解。例如,他詳細觀察了人的情緒變化,在《齊物論》中,一下子提及了十二中:喜、怒、哀、樂、慮(憂慮)、歎(歎息)、變(反覆)、慹(恐懼)、姚(輕浮)、佚(放縱)、啟(張狂)、態(作態)。真可謂全面豐富。另外他還提醒到人不可擾亂人心,他在《莊子。在宥》中這樣描寫人心:“老聃曰:‘女慎無攖人心。人心排下而進上,上下囚殺,淖約柔乎剛彊。廉劌雕琢,其熱焦火,其寒凝冰。其疾府仰之間而再撫四海之外,其居也淵而靜,其動也縣而天。僨驕而不可系者,其唯人心乎!’”説到人心理複雜的情況,恐怕很難找到如此貼切生動的描繪了吧!由此,可以看出莊子並非對複雜的人間情況的無知,而是研究的如此透徹。

正如莊子上面所描繪的那樣,有關人的問題是如此的複雜,那麼人生還有沒有追求快樂幸福和靈魂得到安放的希望?答案是肯定的,但莊子指出必需通過身心的修煉。具體做到如他在《齊物論》中描繪的“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就是要我們排除身體的`慾望與心智的執着,做到“無我”,“忘我”的境界。以他的術語來講就是“心齋”。何為“心齋”?就如他在《人間世》講述的“回曰:‘敢問心齋。’仲尼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進一步講就“心齋”是指心的齋戒,而不是指宗教信仰上的飲食戒律。“心齋”的具體作法,就是要逐漸減少來自身體感官的誘惑與慾望,以及以我為中心的觀念與成見。總之,就是要對“心”進行一番“清理”,擯棄雜念,使它進入虛靜的狀態,使自己進入“忘我”,“無我”的境界。

由此,關於處世的方法,莊子強調“外化而內不化”(《知北遊》),一方面隨順外物而變化,另一方面內心保持不變。內心與“道”契合,圓滿無缺,在精神自由層面所保持自然本性,自然不必變化;外表和言行就要配合融入世俗,作到“順人而不失己”(《莊子·雜篇·外物》)、“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養生主》)。這些反映的是莊子外圓內方的處世哲學,十分精妙。[3]“外化內不化”,堅持並有融通,通達和堅守一併而行,有取有舍,有進有退。這方現了君子處世為人的大智慧。

在他處世的哲學中,最讓人神往的一句話是:“泛若不繫舟”(《莊子·列禦寇》),“虛而待物者也”(《人間世》)。莊子為我們描繪了一種虛己以遊世,虛而待物的人生。“虛”字有單純平淡之意。泛舟不繫,隨水而漂,人若無執,則可化解於無形。這也正是莊子“心齋”所要達到的人生境界。通過“心齋”,化解自己的執著和不得已,讓心處於虛靜狀態,達到空靈層次,作到自我由忘而化,化解自我與無形。人心是複雜的,若是任由身體感官去牽引,疲於世俗的誘惑而執着於心,進而耍弄心機,事事計較,那麼心就成為煩惱和痛苦的根源活着片刻也不覺的安寧。因此,“虛而待物”,超越於“我”,達到“無我”的境界,與道合一,不但不會痛苦,不反而隨遇而安,像莊子一樣“上於造物者(道)遊,而下與外死生、無終始者為友。”(《莊子·天下》)這是何其逍遙自在的人生呀!不僅令人羨慕不已。

在現如今的社會環境中,人們由於太過執着於世俗之爭,喪失了內心的清明,分不清孰輕孰重,不懂得得與失,舍與得,往往使自己在處世方面做不到“外化而內不化”,以至於自己活得不安寧,活在痛苦之中,找不到快樂。我們周遭人們患憂鬱症的更是有增無減。有沒有預防和治療的方法呢?有時,心境就是就是一劑良藥。為何我們不學習一下莊子的那種“虛而待物”的人生態度呢?將一切無謂的不得已、不必要的執着“相忘於江湖”,以換的像魚兒那樣遨遊於大海的快樂與自由。

中國哲學簡史 篇8

古人説,“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但我剛看到《中國哲學簡史》這本書時卻沒有什麼感情。書的封面是米白色,上面有金色的“馮友蘭作品精選”七字,很普通,給人的第一感覺是寧靜,平淡。書在手裏沒有什麼感覺,就匆匆放進抽屜,直到閲讀課時才拿出來,當時記得還是現場拆封面。

讀這本書的最初感覺是無聊,可以用“好看的想讓人睡覺”來形容。書裏面有一些是引用古文,沒有給你註釋,讓你自己思考,第一次看着差點睡着了,並沒有沉浸在書中的海洋裏。就像生物老師説的:“書中的每一個字都認識,都拼在一起你便不知。”哲學也是這道理,因為從來沒有讀過這本書,感覺很陌生。

漸漸地,我進入書的境界中,慢慢的融入在書中,書中有許多的精華,你唯有“啃讀”才會知道其中的意藴。讀完書才明白“啃讀”與“悦讀”不同,讀過這本書與沒讀過這本書是不一樣的——裏面有“哲學”的知識,可以豐富思維,增長見識,讓人更加智慧。書中有很多歷史知識等,讀起來也別有一般滋味。哲學就像物理一樣,在生活中處處可見,都以不同形式與時代、社會、政治、人生聯繫在一起。

書中的許多觀點令我佩服,就像書中所説的:“哲學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它是生命的體驗。”它告訴我們需要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用新的眼光來認識哲學。在宇宙間,萬事萬物存在都有它的理由,我們應順應自然,明白宇宙的每一事物存在的緣由。

要説不喜歡這本書那是不可能的,議論中夾着少許的描寫,內容顯得並不太枯燥。但因為書中還有許多古文,看不懂,愛恨有加。書中講述了許多哲學,儒家、道家、法家……不止國內的`,還有國外的,甚至貫穿整個世界。真是太奇妙了!

哲學是什麼?一切源泉來自哲學,這本書有太多太多值得我們談論的東西。例如:“人沒有私慾,他的內心像一面明鏡。”這句話警醒我們:把自己的內心磨礪得像明鏡一般,時刻提醒自己不犯錯誤,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不被心中的貪婪所迷惑。

書中精華太多,多得我們都不知從何處説起;哲學的應用範圍太廣,大到國家大事,小到生活瑣事,簡直無所不包,是天地間最大的學問,值得我們一生去追尋!

中國哲學簡史 篇9

這些天讀了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才發覺原來自己對中國的哲學思想一竅不通。雖然看不懂,但是感覺從這隻有300來頁的書本里看到了中國的哲學思想在中華上下5000千年的歷史的發展脈絡。

馮在着本書裏講了中國歷史上的各家: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其實我也不清楚怎麼去説,哲學的東西真是好難懂啊!不過他的`這本書已經寫得比較通俗易懂了。是我看到過的哲學書中最好讀的(雖然沒有看過幾本,呵呵~)

在這本書的第一句:哲學在中國文化中所佔的地位,歷來可以與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我們大概可以瞭解到中國哲學在重要性。

從這本書瞭解了八卦的由來,各個思想學派的發展歷史,各個學派中的代表人物。中國的哲學的精神,儒家文化何以在中國能有如此的地位,自我感覺各家的思想就是一個相互吸收和借鑑的歷史,不知哲學是否都是形而上的,或許哲學就是這樣吧。我認為任何時代的思想都會受到自己所處的時代的各方面的條件的影響,特別是物質方面的條件,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哲學思想在經濟的發展中也有意或無意地隨着發展。

書上也説了些東方的哲學思想和西方的哲學思想的差別,畢竟兩者的物質,地理歷史等各方面的基礎不同,所以理所當然地有差別。但是兩者都是人類的優秀的文明的一部份,如果能把兩者優秀的成分相結合利用,正如本書上所説的中過哲學上負的方法和西方哲學正的方法相結合,才能產生未來的哲學。

雖然自己簡直就是沒有水平,但是還幻想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希望大家能體諒,或許當我看這本書第二次的時候會有所感悟!

中國哲學簡史 篇10

一、總體感覺

最大的感受就是:短小精悍。全書正文雖然只有短短的379頁,卻把中國哲學思想五千年的歷史的發展脈絡講透了。比如第四章,孔子——第一位教師,只用十二頁,講了孔子八個方面的內容,孔子與六經、作為教育家的孔子、正名、仁義、忠恕、知命、孔子的心靈脩養、孔子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基本把孔子的生平、成就和核心思想講透了。再比如第九章,從102頁到114頁,也僅僅用了十二頁,講了老子其人和《老子》其書、道,無名、自然的不變規律、為人處世、政治理論等六個方面概括了道家的第二個發展階段:老子。這是一本可以隨手翻閲的書,可以叫做枕邊書,偶爾空閒時、睡前或醒後,都可以翻翻看看,總會有一些感悟和體會。

還有就是這本書的學以致用精神,他並沒有僅僅侷限在哲學層面上,而是與現實緊密聯繫。用馮友蘭先生的話來説,“《詩經》有一首詩説,周雖舊邦,其命惟新。我把這兩句詩概括為‘舊邦新命’,這幾個字,中國歷史發展的現階段足以當之。‘舊邦’指源遠流長的文化傳統,‘新命’指現代化和建設社會主義。闡舊邦以輔新命,餘平生志事,蓋在斯矣。”這就是為什麼這本書雖然是1946年,抗戰勝利後去美國講學的演講集,卻可以在現在以至未來都會迸發勃勃生機。這可以給我們以啟發,就是把自己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現實當中去,把自己的志向和祖國的發展結合起來,馮友蘭先生給我們樹立了非常好的榜樣。

二、中國哲學的發展脈絡

哲學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可以和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擬。

儒家:

孔子:第一位教師。

儒家的理想主義流派:孟子。

儒家的現實主義流派:荀子。

漢代儒家興盛:董仲舒。

隋唐更新的儒家:韓愈,周敦頤。

宋代更新的儒家:程顥(哥哥),程頤(弟弟)。

儒家兩個學派:宇宙心學(陸九淵),理學(朱熹)。

道家:

道家的第一階段:楊朱。

道家的第二階段:老子。

道家的第三階段:莊子。

漢代道家再起:揚雄和王充。

新道家:崇尚理性的玄學(向秀和郭象)。

新道家:豁達率性的風格(晉朝)。

墨家

墨子:孔子的第一位反對者。

後期的墨家。

名家:公孫龍和惠施。

陰陽家:五行八卦(易經)。

法家:韓非子。

三、中國哲學與宗教

儒、道、佛並不是中國的三種宗教。儒家並不是一種宗教;道家與道教不同;佛學與佛教有區別。人不滿足於現實世界而追求超越現實世界,這是人類內心深處的一種渴望。我們在哲學裏找到了超越現實世界的那個存在,在哲學裏表達和欣賞了那個超越倫理道德的價值,而按照哲學去生活,也就體驗了這些超越倫理道德的價值。中國哲學的目的就是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於道德的價值。

四、中國哲學的精神

內生外王之道。哲學要求信奉它的人以生命去實踐這個哲學;哲學家只是以身載道,遵守他的哲學信念而生活,這是他的哲學組成部分,哲學家終身持久不懈地操練自己,生活在哲學體驗之中,超越了自私和自我中心,以求天人合一。這和心理學中的自我完善非常相似。

五、人生的四種境界

一個人做事,可能只是順着他的本能或其社會的風俗習慣。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樣,他做他所做的事,而並無覺解,或不甚覺解。這樣,他所做的事,對於他就沒有意義,或很少意義。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説的自然境界。

一個人可能意識到他自己,為自己而做各種事。這並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後果有利於他人,其動機則是利已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種事,對於他,有功利的意義。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説的`功利境界。

還有的人,可能瞭解到社會的存在,他是社會的一員。這個社會是一個整體,他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有這種覺解,他就為社會的利益做各種事,或如儒家所説,他做事是為了"正其義不謀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嚴格的道德意義的道德行為。他所做的各種事都有道德的意義。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説的道德境界。

最後,一個人可能瞭解到超乎社會整體之上,還有一個更大的整體,即宇宙。他不僅是社會的一員,同時還是宇宙的一員。他是社會組織的公民,同時還是孟子所説的"天民"。有這種覺解,他就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種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義,自覺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這種覺解為他構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説的天地境界。

這四種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現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應該成為的人。前兩者是自然的產物,後兩者是精神的創造。自然境界最低,其次是功利境界,然後是道德境界,最後是天地境界。它們之所以如此,是由於自然境界,幾乎不需要覺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較多的覺解;天地境界則需要最多的覺解。道德境界有道德價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價值。

中國哲學簡史 篇11

這些天讀了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才發覺原來自己對中國的哲學思想一竅不通.雖然看不懂,但是感覺從這隻有300來頁的書本里看到了中國的哲學思想在中華上下5000千年的歷史的發展脈絡.

馮在着本書裏講了中國歷史上的各家: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其實我也不清楚怎麼去説,哲學的東西真是好難懂啊!不過他的這本書已經寫得比較通俗易懂了.是我看到過的哲學書中最好讀的(雖然沒有看過幾本,呵呵~)

在這本書的'第一句: 哲學在中國文化中所佔的地位,歷來可以與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我們大概可以瞭解到中國哲學在重要性.

從這本書瞭解了八卦的由來,各個思想學派的發展歷史,各個學派中的代表人物.中國的哲學的精神,儒家文化何以在中國能有如此的地位,自我感覺各家的思想就是一個相互吸收和借鑑的歷史,不知哲學是否都是形而上的,或許哲學就是這樣吧.我認為任何時代的思想都會受到自己所處的時代的各方面的條件的影響,特別是物質方面的條件,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哲學思想在經濟的發展中也有意或無意地隨着發展.

書上也説了些東方的哲學思想和西方的哲學思想的差別,畢竟兩者的物質,地理歷史等各方面的基礎不同,所以理所當然地有差別.但是兩者都是人類的優秀的文明的一部份,如果能把兩者優秀的成分相結合利用,正如本書上所説的中過哲學上負的方法和西方哲學正的方法相結合,才能產生未來的哲學.

雖然自己簡直就是沒有水平,但是還幻想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希望大家能體諒,或許當我看這本書第二次的時候會有所感悟!

中國哲學簡史 篇12

《中國哲學簡史》寫道:哲學是對人生的系統反思。

哲學家説到“宇宙”時,所指的是一切存在的整體,相當於中國哲學家惠施所説的“大一”,給它一個定義,乃是:“至大無外。”任何人,任何事物,都在宇宙之中。當一個人對宇宙進行思索時,他就是在反思。

古希臘雅典哲學家蘇格拉底説過一句很有名的話:認識你自己。這句話被稱為“哲學的源頭”,因為想要認識自身並不容易,而想要認識自己,我們就要不斷地對人生進行反思,並且把自己的思想系統的表述出來。

其實,有關人生的學説、宇宙的學説以及知識的學説,都在這樣的思考中產生。

有的哲學家認為,在思考前,必須先對思索進行思索。我認為,這個樣子就會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只有一個一個問題思考,解決,才能繼續思考。在《中國哲學簡史》中寫道:其實,我們用來思考的器官只有一個,如果我們懷疑自己對人生和宇宙思考的能力,我們也同樣有理由懷疑自己對思索進行思索的能力。

人無論是自己思索或是與別人談論,都是在人生之中。我們對宇宙進行思索或與人談論它,都是在其中進行反思。

禪師像尋常人那樣生活,做尋常人做事情,經過從迷到悟的過程,他已把肉體的性情放下,而進入禪定的境界。而在此之後,他還要離開禪定的境界,重返世俗人間。這就是修身養性,禪師其實也是煩人,只不過他們的境界已經不是尋常人可比的,因為他現在的所作所為雖然和別人一樣,但他對任何事物都沒有滯着。

新的`儒家強調修養須下功夫。雖説人的最終目標是無所用心,但為達到無所用心,還是要用很大氣力的。

內聖外王,是一個人想成為的最高境界。對自身修身養性,在外可以獨當一面,冷靜且完美的處理事務,而這種地步,也就是聖人了。一位聖人,就要有包容天下的胸懷,而一個人只為一己私利,不顧他人,就是小人。這就是聖人與小人的差距。

做人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就像醃蘿蔔,要一點一點的入味,讀書也一樣,慢慢品味,理解深層含義。

人性本善?本惡?

中國哲學簡史 篇13

《中國哲學簡史》一書中將人生劃分為四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我個人覺得,現實生活中我們大部分人都處於功利境界。即我們所做的事都是出於利己考慮,儘管結果可能會對他人產生有利的影響。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為自己謀取利益是無可厚非的事情,同時作為社會成員的每個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過程中難免對他人的利益造成或多或少的有利或不利的影響。

但實際我們教師就是處在道德境界,教師是人類文化、科學知識的傳播者,又是倫理、道德的傳授人,擔負着培養、教育下一代的光榮而艱鉅的任務。教師良好的道德人格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可能自發地形成,而是在後天的社會實踐中形成的.。教師只有在教育實踐中,通過努力學習,認識到社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瞭解到社會主義教師道德的內容和意義,並通過自身的修養,將認識內化為自己的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不斷外化為自己的道德行為和習慣,才能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質。對此談談個人的幾點看法:

首先,作為教師,要熱愛教育,獻身教育。以從事教育工作為榮,以獻身教育事業為樂,自覺地用新時期黨的教育方針武裝頭腦,用科教興國戰略激奮自我,在市場經濟不斷深入的現實面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將教師作為終身職業,孜孜以求,勤奮耕耘,在平凡的教書育人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業績,無愧於人類靈魂工程師稱號。

其次,要愛護學生,教書育人。教師教育對象是學生,其主要任務是教學,而教學過程是教書和育人緊密結合的過程。面對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動態,教師要善於把握學生思想,用愛心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户,主動與學生交流,和睦相處;要尊重學生人格,教育和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創業;要用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服務思想,善待學生、寬容學生、理解學生;要用自己的品行、人格薰染學生、陶冶學生、喚醒學生。將教書育人貫穿於教學實踐的全過程,為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

再次,要矢志鑽研,勇於探索。古人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尤其在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方針指導下,教師肩負着培育新世紀人才的重託,一定要學會用面向世界的膽識和超前的眼光改革教育。從自身教學實踐中,逐步摸索並形成擁有自我創新意識的教學方法體系,使得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實踐活動,獨立思考,標新立異,運用已學的知識,既解決實際問題,又發現新知,於相互切磋中實現知識的飛躍,充分發揮學生自己的內在潛力,達到終身受益的目的。

最後,要終身學習,活到老學到老,不斷適應時代發展變化的需要。社會發展已證明:現代化的社會將是信息社會,是科學知識不斷髮展、不斷擴大、不斷更新的社會。教師自身除搞好專業教學外,還要積極參加業餘進修深造,從而在理論知識和社會實踐活動中進一步提高能力。教師只有擁有廣博的知識儲備和精深的專業技能,課堂教學過程中才能旁徵博引,遊刃有餘,變傳統教育的重教、重知、重灌為素質教育的重學、重思、重樂,以適應教育體制的轉軌變型。

總之,良好的師德,是一種強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書育人的一種動力。它是教師從事教育勞動時必須遵循的各種道德規範的總和。所以,每個教師都要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良好師德的人,才能完成傳道授業解惑這一光榮而偉大的任務,托起明天的太陽!作為人類社會的一分子,我真心希望不僅是教師,越來越多的人能達到人生的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只有這樣,人類社會才會真正的成為名副其實的和諧社會。

中國哲學簡史 篇14

看《中國哲學簡史》看的非常吃力,不要説能讀到什麼,有什麼領悟,能把這本書大致瀏覽一下翻一遍,都是件痛苦的事情。看這書最大的感覺就是,在這書之前,應該對百家各自的書籍有過涉獵,不然只是看對百家的歸納總結和評論,會讓人措手不及,眼睛和心靈都飽受折磨。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對儒家和道家稍微熟悉一點,是當年大學聯考奠定的基礎,為了大學聯考,對《論語》、《孟子》、《莊子》的內容都有較為認真的學習,所以讀這些的時候,感覺像遇到老熟人,至少知道其中大意和主旨。看了本書之後,發現自己以前的理解更加片面一些,沒有將儒家作為一個體系去理解那些內容,更多的只是從字面意思去了解儒家思想。一個是從面到點的分析,一個是從點到面的探索,兩個不同的境界,所探究出來的深意當然不可相比。比如“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以前理解的小人,會跟現今社會上通俗理解的小人混為一談,雖然知道這兩個小人肯定不是一個意思,但我猜想現在通俗理解的小人,應該很大緣由是從這引申過去的'。讀完這本書我更加理解了這小人的含義已經此話的緣由。在儒家體系,遵循的是三綱五常(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的倫理關係,而各階級有有不同等級的,按照士、農、工、商各自排序。而小人是平民老百姓,是不在這序列以內的,他們沒有獲得教育的資源,不知道深明大義為何物,唯利益而趨,女子也是如此。所以孔子説,不要跟女子和小人講道理,是講不通的。

喜歡馮老對哲學的態度。一直以來都覺得高深莫測,哲學是可以給人新的知識的。但馮老説,哲學不是增加積極的知識,而是在於提高心靈的境界,獲得高於道德的價值。這樣,我感覺我對哲學可以更加大膽一些,應該不會將其束之高閣。

看完這本書,感覺更多的是對中國各種文化的一種解析、概括,而這些影響着每一位中國人的所思所想、處世哲學,有人認可儒家克己復禮,有人喜歡道家灑脱隨心,有人喜歡名家善於辯論,也有人崇拜心學內聖外王。不同的思想會造就不同的人生,哪個信仰的多些,人生哲學就會往那個方向多靠一些。

標籤: 簡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zhexue/oqmk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