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哲學 >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集錦5篇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集錦5篇

閲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集錦5篇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1

這些天讀了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才發覺原來自己對中國的哲學思想一竅不通。雖然看不懂,但是感覺從這隻有300來頁的書本里看到了中國的哲學思想在中華上下5000千年的歷史的發展脈絡。

馮在着本書裏講了中國歷史上的各家: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其實我也不清楚怎麼去説,哲學的東西真是好難懂啊!不過他的這本書已經寫得比較通俗易懂了。是我看到過的哲學書中最好讀的(雖然沒有看過幾本,呵呵~)

在這本書的第一句:哲學在中國文化中所佔的地位,歷來可以與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我們大概可以瞭解到中國哲學在重要性。

從這本書瞭解了八卦的由來,各個思想學派的發展歷史,各個學派中的代表人物。中國的哲學的精神,儒家文化何以在中國能有如此的地位,自我感覺各家的思想就是一個相互吸收和借鑑的歷史,不知哲學是否都是形而上的,或許哲學就是這樣吧。我認為任何時代的思想都會受到自己所處的時代的各方面的條件的影響,特別是物質方面的條件,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哲學思想在經濟的發展中也有意或無意地隨着發展。

書上也説了些東方的哲學思想和西方的哲學思想的差別,畢竟兩者的物質,地理歷史等各方面的基礎不同,所以理所當然地有差別。但是兩者都是人類的優秀的文明的一部份,如果能把兩者優秀的成分相結合利用,正如本書上所説的中過哲學上負的方法和西方哲學正的方法相結合,才能產生未來的哲學。

雖然自己簡直就是沒有水平,但是還幻想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希望大家能體諒,或許當我看這本書第二次的時候會有所感悟!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2

這幾天讀了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才發現自己對中國的哲學思想一竅不通。雖然看不懂,但從這本只有300頁的書中,我感覺到了中國哲學思想在中華上下5000千年歷史的發展脈絡。

馮在書中講述了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其實我也不知道怎麼説。哲學的東西真的很難理解啊但是,他的這本書已經很容易理解了。是我見過的哲學書中最好讀的。

這本書的第一句話:哲學在中國文化中所佔的地位,一直與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我們可能知道中國哲學的重要性。

從這本書中瞭解八卦的由來,各思想學派的發展歷史,各學派的代表人物。中國哲學的精神,儒家文化為什麼在中國有這樣的地位,自我感覺各家的思想是相互吸收和參考的歷史,哲學是否全部形成,哲學可能是這樣。我認為任何時代的思想都會受到自己所處時代各方面條件的影響,尤其是物質方面的條件,經濟基礎決定高層建築。哲學思想在經濟發展中也有意無意地隨着發展。

書中也講到了一些東方哲學思想和西方哲學思想的.區別,畢竟兩者的物質、地理歷史等各方面的基礎都是不一樣的,所以自然是有區別的。但是兩者都是人類優秀文明的一部分,只有將兩者優秀的成分結合起來才能利用,正如書中所説的中過哲學上負的方法與西方哲學正的方法相結合,才能產生未來的哲學。

自己完全沒有水平,但幻想着拋磚引玉的效果!我希望每個人都能理解。也許當我第二次讀這本書時,我會感覺到一些東西!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3

這些天讀了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才發覺原來自己對中國的哲學思想一竅不通。雖然看不懂,但是感覺從這隻有300來頁的書本里看到了中國的哲學思想在中華上下5000千年的歷史的發展脈絡。

馮在着本書裏講了中國歷史上的各家: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其實我也不清楚怎麼去説,哲學的東西真是好難懂啊!不過他的這本書已經寫得比較通俗易懂了。是我看到過的哲學書中最好讀的。

在這本書的第一句:哲學在中國文化中所佔的地位,歷來可以與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我們大概可以瞭解到中國哲學在重要性。

從這本書瞭解了八卦的由來,各個思想學派的發展歷史,各個學派中的代表人物。中國的哲學的`精神,儒家文化何以在中國能有如此的地位,自我感覺各家的思想就是一個相互吸收和借鑑的歷史,不知哲學是否都是形而上的,或許哲學就是這樣吧。我認為任何時代的思想都會受到自己所處的時代的各方面的條件的影響,特別是物質方面的條件,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哲學思想在經濟的發展中也有意或無意地隨着發展。

書上也説了些東方的哲學思想和西方的哲學思想的差別,畢竟兩者的物質,地理歷史等各方面的基礎不同,所以理所當然地有差別。但是兩者都是人類的優秀的文明的一部份,如果能把兩者優秀的成分相結合利用,正如本書上所説的中過哲學上負的方法和西方哲學正的方法相結合,才能產生未來的哲學。

雖然自己簡直就是沒有水平,但是還幻想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希望大家能體諒,或許當我看這本書第二次的時候會有所感悟!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4

在朋友圈都在刷屏世界盃的時候,我看完了這本書,兩遍。

作者馮友蘭先生出現在《無問西東》片尾的彩蛋裏,絕對的大師級人物,不僅是哲學史家,本人更是一名哲學家。1935年寫作完成兩卷本鉅著《中國哲學史》,1946—1947年馮先生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用英文講授中國哲學史,英文講稿由他的學生布德整理成書,就是這本《中國哲學簡史》,是中國哲學的入門經典。

從先秦一直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全景式展現了中國哲學的發展脈絡,主要的哲學流派,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條理清晰,詳略得當,深入淺出,也只有大師做得到。本書一半的篇幅在講先秦時代的諸子百家,那是中國歷史上思想最燦爛的黃金時代。從漢代起主要是儒道,外來的佛教,禪宗的起源,以及儒道的復興,雖然名家迭出,卻遠沒有先秦時期那樣迷人。

中國與西方的差異歸根到底是哲學上的差異,中國文化的精神基礎不是宗教,而是倫理。根據中國哲學的傳統,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知識,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價值,體驗高於道德的價值。因此,中國哲學的使命就是使人得以發展內聖外王的品格,中國哲學討論的問題就是內聖外王之道。

也許我們平日並不會思考哲學問題,但知曉了老祖宗們在思考什麼怎麼思考,就明白了我為什麼是我,我們的民族為什麼是這樣的民族,那都是因為中國哲學的基因已經深深的烙印在我們的血液裏,使我們帶着一脈相承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去解釋這個世界,去尋找關於一切的答案。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5

孔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私人身份教了大量學生的人,他周遊列國時有大批學生跟隨着。

“三年之喪”這個古老的禮制時,孔子説:“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毫無道理,這不是耽誤時間麼?

就是説,“實”應當與“名”為它規定的含義相符合。有個學生問他,若要您治理國家,先做什麼呢?孔子説:“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天下熙熙攘攘名利來往。有什麼好提倡呢。大多名不符實徒有虛名

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稱之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推己及人的這兩個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實行仁的方法

道家講“無為”的學説。而儒家講“無所為而為”的學説。依儒家看來,一個人不可能無為,因為每個人都有些他應該做的事。然而他做這些事都是“無所為”,因為做這些事的價值在於做的本身之內,而不是在於外在的結果之內。--儒家就不像一個獨立的人而是一個嗷嗷待哺嬰兒,所以嗷嗷哭哭的哇哇大,讓別人替他做事,他就逼逼賴賴還逼逼賴賴出優越感。

要做儒家所説的君子,知命是一個重要的必要條件。所以孔子説:“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論語·堯曰》)--分內之事和分外之事本身就有待商議,知命有沒有強加的意志?又當又立。

在漢朝的中葉,儒家的'確可以稱做宗教。--多少有些宗教的影子

雖然從歷史上説,他當初不過是普通教師,但是後來有些時代認為他是“至聖先師”,也許是不無道理的-人類熱衷於造神運動,藉由神的存在完成某些不可告人的真是目的。儒家尤如此,滿口仁義道德實際道貌岸然。

標籤: 讀後感 集錦 簡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zhexue/p55y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