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作文 >

茶文化作文常用14篇

茶文化作文常用14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茶文化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茶文化作文常用14篇

茶文化作文1

撥開一縷縷蒸騰的白霧,端起茶盞。聞,那清新的茶香;賞,那橙黃鮮麗的茶湯;品,那香氣馥郁的鐵觀音。入口,一股股純淨的芳香縈繞在脣齒之間,久久瀰漫。微燙的茶湯刺激着每一個味蕾。先是苦澀,回味起來卻又無比的甘甜。

看那纖細柔嫩的茶葉在茶盞裏漂浮着,好似一個個搖曳着的音符,遊弋在杯中,舒展、豐潤。就是這樣一片片的小小的茶葉,給了我一下午的`安逸和舒適。

祖父就很喜歡飲茶,經常在屋外的花園裏自斟自飲。當年還是個小不點的我就經常跟着祖父一起飲茶。那時的我還不會品茶,只覺得這茶一點都不好喝,又苦又澀。小小的我一點都不理解為什麼祖父喝的一臉享受,這茶哪有那麼好喝?祖父大概是看到了我一副不解的樣子,便笑着揉了揉我的小腦袋,對我説:“這茬啊,是要細細品味的,不是鑑賞茶的優劣,而是要領略飲茶的情趣和茶的韻味,懂了嗎?”年幼的我懵懂的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祖父見我還是一知半解的模樣,就對我説:“你現在還小呢,等你長大了,自然就明白了。”

現在回想起,大概是知曉祖父為何對茶的瞭解如此之深了——這茶陪伴了他大半輩子,早就成為他無聲的知己了。不管心境如何,喝上一杯香氣馥郁的茶,總能平靜下來。茶,待祖父消磨了無數寂寥的時光。而茶,也帶我打發了不少枯燥的時光。每當學習讀書累了的時候,我就會在牀邊沏上一壺茶,放上一首《高山流水》,一邊聽着悠揚的古箏曲,一邊品着香氣四溢的清茶,當真是十分愜意、舒適、悠閒的。

現在的我對茶之韻的瞭解還不似祖父那般深,但也確乎是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茶如人生,是苦澀的,卻清幽綿長,苦澀再在回味,卻是脣齒留香,口舌生津,餘韻裊裊。茶可清心,淡淡一絲幽香,柔柔一縷茶霧,暖暖一份真情。那份幽香,那份淡雅,那份清醇,都在恬靜地品味之中,感悟着人生的道理。

文人墨客愛飲茶作詩,不知留下了多少佳話名篇。而這些名篇佳話所闡述的無非是一種茶一般淡泊的心性。只要有空閒,不妨沏一壺清香撲鼻的茶,然後靜觀那在杯中漂浮、舒展、沉落的茶葉,放鬆自己勞累的身心。舉杯品茗,香氣馥郁,舌尖稍覺茶韻之苦,細細品嚐,回味之中略有甘甜。從中體味人生的道理和茶之韻味。

茶文化作文2

正是在4月3號這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裏,我們採荷二小的五年級全體師生踏上了尋訪“茶文化”之旅。

不一會兒,前進的客車車窗上出現了一大片的綠,遠處幾座蒼翠欲滴的小丘與白牆青瓦的小屋相得益彰,更顯得這裏的古樸、清靜,彷彿是一處世外桃源。“看啊,要到了!”同學的一句提醒把沉浸在想象我帶回了現實中,承載着滿車歡聲笑語的客車就到達了目的地。

我們像出籠的小鳥一般,歡快的衝出客車,迫不及待地想要融入這美麗的大自然中。沁人心脾的空氣撲面而來,使人精神氣爽。我們的.“軍團”一路向下,踏着整齊的步伐,向茶葉博物館行進。大樹張開它的雙臂為我們遮陽,小溪帶着歡快的歌兒從山上流下。路的兩旁是鬱鬱葱葱的茶田,茶田中,還穿梭着幾個忙碌的茶農,一股綠茶的清雅淡香悠悠飄來。

不遠處,我看到了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中國茶葉博物館”。茶葉博物館倚山而築,頗具田園氣息。粉牆、黛瓦、綠樹與逶迤連綿、碧綠青翠的茶園相映成趣。走進博物館,頓時被淙淙水聲吸引,只見一面水幕從高處徐徐而下,水幕中間一個綠色的“茶”字,顯得格外清亮醒目,真是“精茗藴香,借水而發,無水不可與論茶也”。這個看似簡單都設計,卻突出了展覽的主題。博物館設茶史、茶萃、茶事、茶具、茶俗五個展廳。茶史廳介紹我國茶葉生產、茶文化的發展史。茶萃廳展出我國名茶和國外茶葉的樣品,茶具廳展示我國各歷史時期茶具的演變和發展。茶事廳介紹種、制、品茶的科學知識,茶俗廳介紹雲南、四川、西藏、福建、廣東以及明清時期的飲茶方法和禮儀,反映我國豐富多彩的茶文化。細緻形象地反映了我國源遠流長、豐富多彩的茶文化和中國幾千年茶葉文明的歷史軌跡。

慢慢的,我們的“茶文化”之旅就要結束了,在這次春遊活動中,我不僅遇與大自然來了個親密接觸,還獲取許多有關茶的知識,我一定要努力,將這些知識運用到生活當中。

茶文化作文3

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地方,都有當地特有的風土人情,習俗串通和宗教信仰,而閩南,更是有着自己傳統的文化。我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就是閩南的茶文化。

古人曾説:“若能杯酒比名淡,應信村茶比酒香。”在閩南,人們一般都都喜歡品“鐵觀音”,“鐵觀音”正如青橄欖,入口略些苦澀,但這苦澀中以藴藏着絲絲甘甜,一口下肚後,腸胃頓時清爽起來,彷彿被清洗得乾乾淨淨,這一系列的甘甜,怎能不叫人回味無窮?

別光説茶,懂得擇茶、泡茶、品茶也是極關鍵的,瞧,機會來了,有一回,爸爸準備去一個好朋友家泡茶,而且那朋友還是懂茶之人,我頓時興奮得一蹦三尺高,爭先恐後地説要跟去,這些天我一直在閲讀有關“茶”的書籍,對那些文章早已感到倦怠,倒不如真真切切地用舌頭“閲讀”呢!

到了叔叔家開始泡上好的“鐵觀音”王叔叔就邊燒開水邊給我們講述泡茶的程序。“首先,把茶葉倒入燙洗過後的茶具,用幾勺沸水燙洗一下,把茶身上沾的灰塵沖刷掉。”説着,王叔叔就真的把茶葉燙洗了一遍,然後再把茶具倒滿沸水,本來蜷縮的茶葉緩緩地舒展開來,彷彿剛出浴的少女。

王叔叔接着説:“斟茶也是大有講究的”,隨後他合上了茶蓋,用食指輕輕抵信茶蓋,並九十度翻轉。“泡茶過程可以輕輕晃動茶水,使茶葉的甘冽能更好地散佈開來。”

約莫這樣過了三分鐘,王叔叔才將茶具裏的茶篩選後倒入每個人的.杯中,我不由自主地聞了聞“鐵觀音”的清香,並抿了一小口,真是如書上所説的“若能杯酒比名淡應信村茶比酒香。”

這次經歷讓我見識到了閩南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但我們閩南人不正如“鐵觀音”一般勤奮努力,吃苦耐勞,敢愛敢拼嗎?閩南人將這種茶的精髓與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無疑是中國豐富茶文化裏一朵燦爛的奇葩。

茶文化作文4

初見心茗,是在五月底紅紅來深的時候。我和紅紅是同窗好友,她和紅紅是志趣相投、秉性相似的一對師生。一起去大梅沙,一起在一家湘菜館小聚,印象裏,心茗,是位小巧玲瓏、嫻靜温柔的女子。紅紅當日離深赴廣州,這之後,心茗幾次邀約我去她的茶室飲茶,雖然相距不遠,但一直沒有成行。也不是因為忙,實在,總是浮躁,無法靜心,這樣的心境,如何適宜品茗?

閒散的週六,晚飯後,散着步應邀前往茶室。出電梯,右手旁,便見滿牆琳琅滿目的普洱茶餅排列,柔和的音樂從洞開的門裏涓涓流出。雖是第一次來,我也知道,這便是心茗的匯賢居了。

進門,心茗靜靜地坐在一角。見我們到了,盈盈地起身相迎。環顧茶室,不大,但乾淨、齊整、有序,足見主人是個品味不凡且用心生活的女子。

説起茶文化,心茗如數家珍。沖茶的壺,足有七八個,大小不一,形態各異,都是來自日本的舶來品並有很大的年紀了;煮茶的'壺,是台灣的產品,黑色,樣子也各不相同;煮水的不鏽鋼壺,和普通的水壺也不一樣,燒出來的水沒有絲毫腥味。心茗着一中式長裝,端坐案前,嫻熟地取出普洱,逐一沖泡着熟茶、生茶,又燃上特製的爐火,煮泡熟茶,還不時介紹着茶葉的品質品種,普洱好在何處,如何品,如何鑑定,如何查看色澤……

耳畔,是鄧麗君懷舊的老歌輕輕流淌;眼前,是一盞盞盛在白瓷細杯中色澤明亮的茶湯。心茗,一位對茶文化有着獨到研究的年輕女子,優雅、嫻靜、知性、獨立、陽光、幸福,就這樣在我眼前越來越豐滿、鮮活。有美好的音樂,美好的茶湯,美好的朋友,一種令人窒息的幸福感油然而生,令我好幾次不想説話,就那樣望向茶盞望向茶湯,然後,輕輕地微閉雙眼深深地呼吸……

心中,慢慢有一種感覺,原來,品茶的過程,其實就是放緩生活節奏,享受愉悦的過程;就是沉靜自己,與自己內心對話的過程;就是提升生活品質,感受優雅與嫻靜的過程……

茶香氤氲,有些微醺……

從茶室出來,已有些晚。心茗送我到電梯口,細心地叮囑:外邊冷,繫上圍巾吧。走出大堂時,深秋的涼意撲面而來,繫上圍巾,滿身滿心的温暖……

感受茶文化,感受奇女子心茗……

茶文化作文5

對於茶文化,我從小就耳濡目染。我並不十分懂茶,但十分喜愛它,因為我喜歡茶淡淡的苦澀與品後留在口中的清香。仔細斟酌思量,茶不就是人生的縮影嗎?

取出一點茶葉,置於杯中,倒入沸水將它們洗禮。我們來到世上,就是來接受困難挫折的洗禮的。開始都會很痛苦,而後,乾癟的茶葉在沸水中上下翻騰,漸漸回覆綠色,舒展開來,釋放出四季的風韻。世間眾生,又何嘗不是這茶葉?經歷過困難之後,往往會變得更加富有生機、更加堅強、但不要因為這而沾沾自喜,浮在水面上的茶葉往往會被喝掉。而沉在最下面的茶葉,直到被倒掉時還散發着茶香,如同那些萬古流芳的偉人。

人生的意義就在於經歷。只要我們經歷過,體驗過,我們來到世上的意義就更加明確了。往往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才會將人生看得很透徹,而那些碌碌無為,處處逃避困難的人就好比冷水泡茶,難以散發出清香。

每次經歷過後,有的人猝然倒下,有的人站得更直了。只有經受得住考驗的人才能散發清香。我想大概茶道的興起就是因為茶具有別的飲品無法比擬的品質吧。

古今中外多少偉人都有過不幸的人生。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從小就生活拮据,並患有先天性的癲癇,但我們可以看到他一部部名著:《白痴》、《罪與罰》、《死屋手記》;貝多芬、愛迪生耳朵都有殘疾,但前者譜寫了一篇篇華麗的樂章,後者帶來了約兩千多項發明。我們除了驚歎他們的堅強,還應該審視自己的不足。我不敢確定他們是否感悟過茶,但我敢確定他們一定感悟過茶一般的人生。想必如果他們見過茶,一定會被這飽含哲理的葉片所折服,所震撼。茶之道,就是經歷一切,最後回味一切。

為什麼接待客人都要以茶水侍侯,想必這是在寄託對友人的一種希望吧。中國的傳統美德“艱苦奮鬥”恐怕就是由領悟茶之道德一代人傳承下來的。

我品了品茶,回味自己所經歷的一切,雖然略帶苦澀,但依然回味無窮、芳馨誘人。

茶文化作文6

我國是茶之國,盛產各種名茶。在今天的語文綜合課上,戴老師就和我們一起組織了一次活動——茶文化。

上課鈴聲輕輕打響了,同學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回到各自座位上等待上課。只見戴老師滿面笑容走進教室,開始了課程。這一課分為三大部分:介紹茶——泡茶——品茶,其中泡茶、品茶最為有趣。

“現在開始泡茶!”老師一聲令下,全班一片沸騰。紛紛拿出了自己帶來的茶葉,有茉莉、紅茶、綠茶、千日紅、檸檬等等。我組的特色是馮旭文的“千日紅”。

我的手裏高舉着茶杯,杯裏放了些茉莉花,剛想去泡茶,經過馮旭文的桌前,見她正專心致志的泡製着什麼,不禁好奇地問:“小馮,你在幹什麼啊?”“別急,別急!我正在精心準備我的‘三開千日紅’,等一下你來嚐嚐啊!”她神祕兮兮地説。我望着她,半信半疑,真擔心,那時候的千日紅還有味道嗎?

抬頭環顧四周,其他同學也各自忙忙碌碌地泡製着茶,張嫻的碧螺春尤其顯眼。碧螺春不時冒出一陣陣煙來,香味也隨着空氣慢慢飄到我的面前。恩,真香!當我沉醉在這美好的境界裏時,樑穎浩一把將我拉了回來。“快,快看看我的‘苦盡甘來’茶!”我一邊抱怨,一邊仔細瞧了瞧這所謂的“苦盡甘來”,別説,還真是不錯,泡開的'茶葉像少女般翩翩起舞,優美極了!“過會你一定要來嚐嚐!”我拼命地點頭。

該品茶了,我先走到馮旭文的面前,品了一番這三開千日紅,味道很好啊!清清淡淡的,可口潤喉!連一向挑挑剔剔的姜宇豪也讚不絕口呢!樑穎浩的苦盡甘來更是無話可説!首先抿了一小口,又苦又澀,真難吃。再抿了一中口,喉嚨裏冒出一絲絲的甜意。最後喝上一大口,味道好極了!突然,顧佳暉大肆宣傳起他的“牛奶茶”來,“快來喝喝我的茶,好好喝的!”這一宣傳,很多同學禁不起誘惑,跑去大開“口”界!不過似乎都是乘興而去,敗興而歸!這足以證明牛奶茶的味道了!

我品了許許多多的茶,對茶有了新的瞭解和認識。在我的眼裏,茶是一門藝術,要讀懂它,需要耐心和恆心;茶也是生活,有着酸甜苦辣;茶更是一個人,有着自我所別具一格之處!

茶文化作文7

玉山的茶葉十分漂亮,泡茶也十分的香。城裏人肯定沒見過茶樹,也應該不知道茶葉還可以賣錢。玉山的茶葉品種多樣。名貴品種有:龍井茶、碧螺春茶等,但最有名的莫過於“婺州東白”。

關於“婺州東白”還有一段玉山人耳熟能詳的的故事。相傳晉朝時,玉山茶農過着“半年種茶,半年挑鹽,無米過年”的困苦生活。一天,道士許遜傳播道教文化遊歷於此,喝到當地醇香的山茶而流連忘返。他見茶樹遍佈山野,茶農卻為茶葉賣不出去而愁容滿面,他就住了下來,與茶農一道切磋製茶工藝,終於製成“婺州東白”。許遜還派道徒帶四處施茶。從此,四方茶商紛至沓來,玉山古茶“婺州東白”名聲鵲起,暢銷各地。唐代,陸羽專著《茶經》記載:婺州東白作為名茶,被列為貢茶,排第十位。秉承唐代貢茶“婺州東白”的工藝特色,1979年磐安研製出雲峯名茶,歷史名茶“婺州東白”在千年之後實現了華麗蜕變。雲峯茶具有外形條索挺直有鋒苗,芽葉肥嫩,色澤翠綠鮮潤;內質葉底嫩綠成朵,湯色杏綠明亮,滋味醇和鮮爽,回味甘甜,香氣清高持久的品質特點。雲峯茶問世後,暢銷大江南北。

綠茶:茶是不經過發酵的茶,即將鮮葉經過攤晾後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熱鍋裏炒制,以保持其綠色的.特點。

泡茶的方法也有很多種,下面我來介紹新手泡茶。泡茶的第一步,要想泡好茶,首先要選對茶具。茶具有材質上的不同,一般分為瓷、陶、紫砂、玻璃;茶具還有形態上的不同,分為小壺、大壺、蓋碗、杯。想和好茶就要學習泡茶,泡茶有多種方法,這裏介紹一個比較簡單適合新手的方法。

但,茶葉喝多了也有壞處比如茶葉讓牙齒變黑。日常生活中都會看到有很多人牙齒會是黑的,這很可能是因為平時茶喝得過多而引起的,這時候就要多加控制了。因為喝太多茶或者過濃的茶都可能引起牙齒出現黑色的情況,在牙齒的內外都會殘留一些喝茶後的痕跡,就是呈現出黑色的牙齒,這不僅影響美觀,還會讓牙齒很不健康的,因此要多加控制。

所以茶葉茶不要多喝。看了我給茶葉的介紹,你有沒有羨慕呢?

茶文化作文8

“哦,萬歲!”週四中午,周老師剛宣佈這周的101課主題是“走進茶文化,明天下午舉行茶話會。”沒等周老師説完,教室裏就沸騰開了,同學們有的使勁地拍手叫好,有的直接從凳子上蹦起來揮舞着雙臂。好不容易安靜下來,老師把全班分成5個小組。我被安排為組長,這次活動全班都非常投入,我的6個組員也不例外,爭先恐後地“搶”任務。“我帶茶葉、我帶茶具、我帶糕點……”我呀,只要聽她們爭論完,想想還缺什麼,就帶什麼,一點也不用插嘴。一放學我就拉着媽媽去超市買糕點,還準備了三個品種的茶葉和熱水瓶。

第二天,大家拎着大包小包走進教室。我組的`茶具有一套中式一套西式,樂得我像一隻活蹦亂跳的小鳥。其實我整個上午心一直靜不下來,一直惦記着下午的茶話會。終於,我們等到了這激動人心的時刻。同學們七手八腳飛快地把桌子移攏,又將茶具、茶葉、點心擺放整齊。“咦,章植R怎麼不見了?”“我在這兒!”只見她提着一大壺泡好的普洱茶跑過來。

啊,茶!我心裏一陣歡呼。因為整個上午我沒喝一口,等得就是茶話會時能多喝點,我二話沒説連忙倒滿一杯喝了下去,再給組員們倒滿一杯杯紅中帶黃的茶水。正好這時黃老師走了進來,於是我連忙又倒了一杯敬給她,黃老師一下子樂了,還向我道了謝。第一壺茶很快喝完了。於是我們泡了諸暨有名的雲劍茶。雲劍茶都是一心一心的嫩芽,在開水的沖泡下一根根立在水中,顏色微綠,非常漂亮,茶葉的清香夾着茉莉花香層層飄出,嘗一口清香甘甜。我連忙將茶送給班主任——周老師。我把一杯杯滿盛我們感謝和敬意的茶從三樓一直敬到一樓的老師。每個老師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好像平時所有的辛苦都在這一刻消失了。還誇這茶真香呀!謝謝!

我也特別感謝這次茶話會,讓我們有機會向老師們表示感謝之意。也讓我們瞭解到了更多的茶文化,還讓我們這麼開心、愉快!

茶文化作文9

茶,香醇醉人,喜歡喝茶的人,卻知道茶微苦,入口帶着濃郁的芬香,可還是掩蓋不了茶的苦。

我曾經問過一位愛茶的長輩,為什麼對茶有那麼濃郁的感情?他回答説:“茶剛入口時苦,喝過後卻有種香甜,令人回味!”“茶如人生,先苦後甜,給人留下無限的回憶。”也許是當時年少,並不懂得長輩所説。

但隨着時間的推移,時光的飛逝,不知不覺間,我也愛上了喝茶。起初喝茶只是聽説,茶能提神醒目,喝過後不易打瞌睡。也確實,茶苦成那樣子,想犯困也難。還記得會考前的那段與茶相伴的日子。我屬於易犯困體質,中午下午上課總會釣魚打瞌睡,弄的老師都懷疑我是不是每天熬夜學習,午休也不睡覺,光顧着奮鬥了。有時甚至還旁敲側擊的告訴我,不要為了學習而傷害自己的身體。我在心裏默默自嘲:哎呀,對我也太好點了吧!其實我只是睡不夠而已嘞。老師關心我時,我自己都有點不好意思,用現在網絡流行的一句話就是:你這樣子對待老師,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後來為了讓老師、家人安心,我默默拿着家裏的茶葉,每天喝兩大杯茶,來提神醒腦。但那段時間真的.很煎熬,那個茶叫一個苦啊,那種感覺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説不出。本以為會考結束了,我就能遠離茶這種恐怖的飲料。可沒想到,我卻愛上了這種味道,香醇芬芳,雖然入口時略微苦澀,但卻能帶來滿腹清香,有時甚至還帶着一絲絲的甜。現在的我雖喜歡茶,但卻不會像會考時那樣瘋狂的“追捧”,只是隔一段時間,坐在自家的客廳,煮一壺開水,泡一點茶葉,細細品嚐。

茶道亦人生之道,先苦後甜。正如同周華健的歌曲《真心英雄》中所唱:“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這也正如同孟子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所寫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國中三年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現在,我已走進自己心儀的農墾實驗中學,期待着自己在這裏騰飛!

茶文化作文10

我國是茶的故鄉。飲茶,在我國是相當普及的一件事情。登門拜訪、接待親友,一杯清茶便可讓真摯之情充分地表達。可以説,茶文化是我國最深入人心的一種傳統文化。圖1:

我最喜歡的也正是茶文化。飯後,和爸爸、媽媽一起圍坐在桌前,喝着我親手沏好的香茶,別提多高興了!“學習茶文化可以弘揚祖國的傳統文化”,這是我們茶藝老師經常説的一句話。在茶文化課上,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和許多關於茶的有趣故事。

茶的歷史很悠久。相傳在古代,我國的古茶神——神農氏為了瞭解每種植物藥性,親自嘗百草。有一天他嘗完幾種草後有些中毒,但在吃了一種綠油油的葉子後,竟然不那麼難受了。這就是我們常喝的綠色飲料——茶的來歷。

飲茶有很多的`禮儀與講究。現在普遍的人們主要是飲茶,方法很簡單,就是在杯中放好茶葉,再用沸水沖泡,便可以喝了。而在遙遠的古代,飲茶的過程很複雜。其中也有趣的比賽:鬥茶,也是宋朝的點茶。是用一種像碗刷似的工具把茶水打成沫沫,誰打的越多誰就獲勝。唐朝用“煮法”,是用水煮開茶葉;明朝用“泡法”,也就是我們現在的方法。

茶的“聖人”是唐朝陸羽,他的著作《茶經》裏詳細寫了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茶之器、茶之煮、茶之飲、茶之事、茶之出、茶之略、茶之圖。後人很容易看懂。

現代茶的分類,基本有:紅茶、綠茶、青茶、黃茶、白茶、黑茶。另外還有再加工茶,有:花茶、緊壓茶、萃取茶、果味茶。最後還有保健茶和含茶飲料。

記得去年母親節,學校組織的“母愛如茶”品茶會,我設計了一款“紅醉夕陽”茶,以紅茶、千日紅花為主料,配上一塊方糖,澆上滾燙的開水。立刻,杯中清水變為美麗的紅色,並飄出濃濃的茶香與花香……很多人來品我的茶,誇我的微笑香甜,就像我的茶一樣。

茶的知識有很多,我要學的也很多,不光要學會沏茶的方法、禮儀,而且也要體會飲茶的內涵、精髓。通過飲茶使人能夠得到一種精神的快樂,並修得好的品德。我愛茶文化,我愛茶道。

茶文化作文11

時光荏苒,如白駒過隙,曾滿樹繁花,經年月鏤刻磨畫,如今卻是枯藤枝椏。可那鮮花靈動的心卻始終如一地跳動着,催促着人返璞歸真,憶起那茶在水中婀娜曼妙的舞姿,體驗茶文化……

靜謐的午後,在池塘邊的桌椅上眯縫着眼,狀若小憩,時而握起畫筆在紙上勾勒皴擦,亦不知所云。年歲尚小的我,似乎庸碌至極無事可做,直到瞥見漁歸的祖父。他是一個漁者,心思卻極其細膩,時常擺弄出一副陳年的茶具,藴着神祕的文化氣息,興致勃勃地與我交談,時而迸出幾句意味深長的'文言語調,圓着腔嗓,讓人摸不着頭腦。可我依稀記得,他緩緩地放茶,沏茶,濾茶,聞茶,品茶,令我十分憧憬。他又道:“孩子,你要做個如茶般自由卻執着美麗的人。”

這話令我如今都記憶深刻,而那時,我靈機一動,想要切身體驗“茶文化”。看着那茶在水中温婉盛放的模樣,也依葫蘆畫瓢,也羞澀地扭捏出似印度姑娘的那般姿態,眼神直勾勾地向上,笑頰粲然,踮着腳尖,舒展着腰肢,嫵媚極了。祖父瞧了大笑一通:“孩子,我是指從心靈上體驗。”臉頰微微泛紅,我竟如此滑稽膚淺地趣舞。

百思不得其解,那話仍在耳畔,甚至使我執着,使我魂牽夢縈,久而久之,它成為我一個執着的夢,體驗茶文化,成為一個如茶般的人,而不只是僵硬的肢體,引人發笑的舞姿……

隨着歲月的沉澱,終於學習到,我那隱祕的想望,是能讓我如茶般,在光輝歲月中靜如止水,在黑暗壓抑時破繭重生,像那茶般不急不躁,崇尚自由。

其實,當祖父第一次教我茶道時,便殷殷盼望着,想體驗茶文化,只是不成熟,還很膚淺,而我“東施效顰”般的體驗雖引人嗤笑,卻永遠引領我向着夢最光亮的遠方前行。

感謝祖父的引領,讓我隱祕美好的夢潛伏在心底,經歲月洗禮仍不褪痕跡。雖滑稽無比,卻引我在茶文化之途上一騎絕塵而去……

茶文化作文12

8月9日下午3時,國貿大酒店“青雲閣茶道會所”裏有一羣日報小記者正在聽關於茶的講座。

何經理先給每人衝了一杯烏牛早茶,我端來聞了聞,清香撲鼻;品一口,有股濃濃的苦味;品完,隨後就有淡淡的甜味,讓人回味無窮。何經理説茶是一苦二甜三回味,同感!

據何經理介紹,茶的歷史十分久遠,神農氏因為服用了72種草藥中毒,順手摘了一片葉子吃下。結果卻出人意料,神農氏的毒竟然解了,而這片葉子就是茶葉。神農氏就把茶葉用來入藥。到了漢朝,茶才漸漸地變成日常生活中的飲品,但只限於王公貴族;唐朝喝的是綠茶,也就是從那時起才開始用茶具;宋朝發明了精緻的龍鳳團茶;明太祖朱元璋把團茶廢除了,發明了現在的散茶;宋徽宗還親自寫過一首關於茶的詩。

本次活動的主題是烏牛早茶。它是綠茶,不但發芽早、開花早,而且採摘早……茶樹長了三年就可以採收了。採茶只有最嫩的葉子才能被採去,老葉只是進行光合作用。剛採的茶葉叫茶菁,茶菁要經過“發酵”“殺菁”“揉捻”“解塊”“乾燥”這幾個過程,再經過進一步處理才能喝。

當然泡茶也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它通常有五個步驟,一是温杯;二是投茶;三是潤茶;四是聞香;五是泡茶。泡茶時茶佔三分,水佔七分。茶有着廉、美、和、敬的`品質。廉是清廉,美是美德,和是和氣,敬是敬老愛幼。茶的精神就像是人生的縮影。

茶有六種:綠茶、紅茶、白茶、青茶、黑茶和黃茶。泡這些茶要求的水温不同,水的温度直接關係到茶口味的好壞。綠茶要用85℃的水,紅茶要95℃的水,白茶要有90℃的水,青茶要用85—95℃的水,黑茶要用100℃的水,黃茶要用90—100℃的水。

這次活動讓我學會了泡茶,也知道了許多茶的知識,茶的歷史和茶的文化,真讓我大開眼界!

茶文化作文13

中國人視道為體系完整的思想學説,是宇宙、人生的法則、規律,所以,中國人不輕易言道,不像日本茶有茶道,花有花道,香有香道,劍有劍道,鏈摔跤搏擊也有柔道、跆拳道。在中國飲食、玩樂諸活動中能昇華為“道”的只有茶道。

前兩天聽到一名15的學生講中國的茶文化,娓娓道來,表演得有板有眼,不時還有一種自豪感出現在臉上,真讓我震撼和感動。震撼於現在年輕人都在玩psp、跳街舞、玩輪滑、聽R&B,專找時尚和前衞有個性的來玩,居然還有這樣一個孩子在默默的學着中國傳統的東西;感動於這個孩子在説的過程中臉上的那種驕傲與自信的表情,我想這就是文化的傳承。

吳覺農先生認為:茶道是“把茶視為珍貴、高尚的飲料,飲茶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種藝術,或是一種修身養性的手段。”我想真正品茶的人就會把茶當作修身養性的過程,當作精神上的享受。坐在落地陽台邊,打開一本自己喜愛的書,品着一杯鐵觀音是多麼的愜意的事,告別生活中的一切煩惱,在這一刻只享受茶和書給我們帶來的一切......

莊晚芳先生認為:茶道是一種通過飲茶的方式,對人民進行禮法教育、道德修養的一種儀式。莊晚芳先生還歸納出中國茶道的基本精神為:“廉、美、和、敬”他解釋説:“廉儉育德、美真廉樂、合誠處世、敬愛為人。”我想多飲茶的人一定是孝順父母,為人友善,心地善良,心胸開闊的'人。

陳香白先生認為:中國茶道包含茶藝、茶德、茶禮、茶理、茶情、茶學説、茶道引導七種義理,中國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中國茶道就是通過茶是過程,引導個體在美的享受過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養以實現全人類和諧安樂之道。陳香白先生德茶道理論可簡稱為:“七藝一心”。茶道的核心精神也是現在社會所提倡的和諧社會吧!

周作人先生則説得比較隨意,他對茶道的理解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話來説,可以稱作為忙裏偷閒,苦中作樂,在不完全現實中享受一點美與和諧,在剎那間體會永久。”多好的解釋,讓我們忙裏偷閒享受不完全現實中的那一點美吧!感謝15歲的孩子讓更多的人有了傳承文化的想法。

茶文化作文14

最近,我們學校舉行了陶花節——茶文化專場的活動,在活動中,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比如:有關茶的歌、有關茶的故事、怎樣泡茶才好喝

在活動的幾天內,我們跟着陸華老師學了有關茶的歌。

在班隊課上,陸老師在廣播裏將我們唱歌。趙老師在班裏説着這件事,同學們聽了哇哇大笑,頓時,教室裏像炸開了鍋。陸老師先把歌詞跟老師們説,讓老師把歌詞寫在黑板上,然後陸老師唱一句,同學們跟一句,唱得像只老虎,不過我們已經很努力的在唱了。叮鈴鈴下課了,同學們也跟着廣播唱了起來。

有關茶的故事很多,有龍井茶的故事、黃山毛峯的故事、鐵觀音的故事、君上銀針的故事其中我最熟悉的是鐵觀音的'故事。故事是這樣的:二百多年前,當地有一位老茶農姓魏名蔭,精於茶事,又篤信佛教,每日早晚必在佛前敬獻清茶。一夜,在夢中荷鋤出門,至溪澗石旁,見石縫中有一茶樹,枝繁葉茂,芳香似蘭,深感詫異,正欲探身摘葉,忽被犬吠聲驚醒。翌晨,他循夢中途徑,行至觀音巖打石坑石壁處,果然看到夢中所見茶樹,汁淳厚細潤,邊緣作鋸齒狀,紅芽綠葉,異於它種。遂將茶樹移植家中一破鐵鼎中,悉心培育繁殖,精工炒出從未有過的好茶,親朋好友品嚐之後,無不稱道。由於此樹是夢賜之物,又栽在鐵鼎中,而且茶色重如鐵,故取名鐵觀音。

我還知道了怎樣泡茶才好喝。在活動的那天,家裏來了客人,爸爸叫我給客人們泡茶,我根本就不會泡茶:一會兒茶葉放得太多,一會兒茶葉放得太少,一會兒水太熱,一會兒水太冷我不情願地倒起了茶,爸爸看見我煩躁的樣子,走過來對我説:女兒,你這就不懂了,泡鐵觀音可不是這樣泡的,應該這樣泡:首先也是要把握好水温,泡烏龍茶的水温要在100度左右,水温太涼,鐵觀音就會泡不開,香氣也不能發揮。其次在沖泡的過程中,要控制好沖泡的時間。時間和水温都把握的好,那沖泡出來的茶就應該不存在多大的問題。我聽了爸爸的話,茅塞頓開,馬就去泡茶了。在這次活動中,我學到了好多的知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zuowen/dgwyo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