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作文 >

【精華】傳統文化作文集錦九篇

【精華】傳統文化作文集錦九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傳統文化作文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傳統文化作文集錦九篇

傳統文化作文 篇1

坐下來第一件事便是環顧這間裝潢精緻的小店。頭頂上的吊燈安靜地亮着,燈光慵懶瀉下,棕色的牆紙襯着復古的油畫,牆上掛着一款英倫風格的擺鐘。店裏放着優美抒情的英文歌曲,讓人靜靜沉醉在安逸舒適的世界裏。

我的好友是這間充滿異域風情小店的常客,在壓力山大的學習生活之餘,她總願意把自己沉醉在這間小店。“這家的咖啡味道很棒,品種也比較齊全。”好友興奮地向我介紹着她所瞭解的咖啡。

“你要喝點什麼,卡布奇諾還是拿鐵?”提到咖啡,她的神色很是興奮。我皺着眉頭看了看好友面前的卡布奇諾,搖搖頭,“我不會喝咖啡,還是別浪費了。“喝不來咖啡?現在誰不喝咖啡啊,你真是個二十一世紀的怪人!”好友一邊喝着咖啡,一邊調侃着我。的確,我不太會品嚐咖啡,這種原產於埃塞俄比亞的飲品實在是不適合我這個從小愛茶的味蕾。

也許咖啡對很多現在的人來説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於我而言,茶那悠遠、厚重的文化傳承和飄逸的茶香便是我生活的一部份,更是我在中華茶文化薰陶下一段時光的記憶。

幼時的我與外公生活在一起。老人沒什麼別的`喜好,唯獨愛坐午後的陽光中呷一口茶,品味詩詞。“‘落日平台上,春風啜茗時。石闌斜點筆,桐葉坐題詩。翡翠鳴衣桁,靖蜓立釣絲。自逢今日興,來往亦無期。’好一幅雅緻的飲茶題詩圖,妙也!妙也!”老人是個詩詞迷,對詩詞的理解總是頗有一番新意。興趣來時,他愛將我一起拉進茶和詩詞的世界中,祖孫二人便一同沉浸在茶香與詩詞中,管它春夏與秋冬。茶香悠悠,歲月綿綿,與外公一同呷茶品詩的日子成了我不能忘的時光。“坐酌冷冷水,看煎瑟瑟塵。無由持一皿,寄與愛茶人。”從幼時開始,茶帶着古詩詞一同悄悄融入我的世界。但畢竟年幼,外公所教詩詞已不太記得,但那承載着千年風味的茶香卻一直留在我的記憶中。( )

城市中,流行着各式各樣花花綠綠的飲料,咖啡,大概是最受歡迎的。當身邊的同學朋友都端起咖啡時,我總是習慣性地起身離開。我不喜歡咖啡那濃郁的氣味,相反,我時常想起那股流傳千年的淡淡茶香。

流傳千年的茗香,總會有人記得。

回山城看望外公,老人眼睛已不太好,卻依舊愛一邊喝茶,一邊品詩——叫人拿着一本泛黃的書念給他聽。外公如此愛茶與詩詞,想必是有原因的。冬日午後的陽光總是讓人微微沉醉其中,我坐在老人身邊,一字一句的為他念詩,一同感受着茶香和詩詞美。裊裊茶霧中,老人安詳地閉着雙眼,陶醉在一個個千年的夢裏。但家中也有人偏愛咖啡。表哥在一旁泡着速溶咖啡,一股濃郁的咖啡味撲面而來,外公動了動眼皮,輕歎一聲“這些個洋玩意兒呦,有什麼好喝的。”“外公不喜歡咖啡嗎?”“那玩意兒……我還是喜歡咱們的茶。茶啊,定是要與詩文書籍相配的,呷一口茶且念一句詩,慢慢地讓茶香與書香相融,方能品出茶的香味,韻出詩的風味。哎——急不得!急不得呀!”

那一聲歎息,是一位活在慢日子裏的老人的歎息,重重烙在我的心上。

現在的我們置身於現代文明激盪的社會中,當品味着那些新奇的事物時,我們開始漸漸淡忘了那些根植於我們民族精神深處的東西。只是從茶與咖啡這一個小層面出發,卻也可以觀得現在的一個普遍現象——我們開始遺忘那個曾為世界所讚歎的古老文化。咖啡氾濫,茶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逐漸動搖;西方文化深度傳播,中華傳統文化漸漸為人所淡忘。高速發展的經濟必然會引起文化的碰撞。面向世界,博採眾長固然是文化發展的重要途徑,但繼承傳統卻是最重要的基礎。傳統文化,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根基,若要固基,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勢在必行。

傳承和復興中華傳統文化,不是要拒絕外來文化,而是在繼承發揚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借鑑外來文化,採取“拿來主義”。現在,我們要做的,便是為傳統文化留出一些空隙,讓它可以在現代社會中得以發展,並且推動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復興。

“真的不嚐嚐咖啡?味道真的很棒呢!”好友勸我嘗一嘗咖啡。我盯着眼前的咖啡杯,最終端起杯子抿了一口。“怎麼樣?味道很不錯吧!”好友追問着説。“咖啡味道是不錯,但我更喜歡茶。茶,那是我們民族的味道。”

傳統文化作文 篇2

我國是一個有着豐富文化底藴的國家,其中也不乏有很多的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中秋節……今天我就給大家説説端午節。

為什麼端午節會在每年的陰曆五月初五過呢?那是因為我國古代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屈原在這一天遭人迫害,被迫投江而死,人們為了紀念他,就將他投江死亡的這日定為“端午日”。

在我國,端午節這天有很多的民間習俗,包粽子是大家最喜歡的習俗,這天,一家人會圍坐在一起包粽子,有説有笑,其樂融融,粽子熟了,大家又會坐在一起吃粽子,香噴美味的粽子香飄滿了屋;賽龍舟也是我國端午節傳統的節目,親朋好友相伴而行,到江邊觀看龍舟比賽,看,一艘龍舟快速的駛過來了,激起了江邊觀賽人的熱情,大家為它鼓掌加油。

在我的家鄉,每到端午節,每家每户還會準備一些艾草,插在大門與窗户上,我問奶奶“為什麼要在門上插草呢?”奶奶説“這是咱這的習俗,插上艾草,蚊蟲蛇蟻就會遠離咱家,讓咱家人都健健康康的。”家裏有小孩的`,還會給小孩的衣服上掛上做的“五毒葫蘆”,祈求保佑孩子健康。這些雖然只是一些習俗,但是卻在我們家鄉形成了一種文化。

端午節雖然只是眾多節日中的一個,卻給我們帶來了歡樂,也讓我增長了知識,願端午節的傳統文化能夠繼續傳承。

傳統文化作文 篇3

衡量一個社會的進步自始至終都離不開文明這個話題,如今,信息高速化發展的社會文明中,中國移動通信充當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自身的發展壯大一定程度上推動着社會經濟的快速全面發展,同時也推動着歷史文明發展的巨輪滾滾向前!

——推動社會進步是移動通信的主題。

每種文明所負載着的信息交流方式都是特殊的,富含歷史意義的,古時的人類交流由於經濟、地域、交通狀況等的限制,先後出現了飛鴿傳書、驛馬捷報以及後來普遍流行和通用的交流方式——書信,上述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各自的利於弊,在今天看來,這些交流方式除卻傳遞信息的相同功能外,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信息交流是屬於無聲的。

古時聰慧的科學界的先輩們也許已經憧憬到若千年後的某一天,人類信息的交流會從無聲的交流變成有聲的交流。於是,中國移動橫空出世了。移動通信的出現,是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事件,從此,這種交流從最開始的個人、家庭網絡迅速普及延伸至社會層面的各個細胞,移動通信實現了人類交流溝通的有聲夢想:人們不必再在跋山涉水,鞍前馬後地為了傳遞或獲取信息而來回奔波,只一個按鍵就可以將千里之外的聲音拉到你的耳根,全球發生的各種大事也是迅雷不及掩耳,這種傳播速度之快令人驚歎,不可思議。

除卻移動通信的方便快捷之外,隨之所帶來的移動效應也逐步推動着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而這種移動效應覆蓋到各個方面,大到信息媒介領域的重大突破研究,小到温暖親情友情愛情的一段通話或一條短信。

——力推經濟發展是移動通信的核心。

記得在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樹地震和甘肅舟曲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災害突然發生後,印象最深的就是移動通信,它不僅準確地向外界隨時反饋着災情,同時也堅強和挽救了無數面臨崩潰的温情家庭,一個短短的電話,一條極其普通的短信,不僅報了平安,也讓一個個生命再次顯現出他的奇蹟,難以想象,通訊設施恢復前的災區猶如一個無聲的空谷,生命稍縱即逝,對外卻啞然得令人窒息。在移動通訊遭到破壞的災區,救援和重建工作變得異常艱難,對於災區而言,時間就是生命,而拼命奔跑在大愛邊緣上的最快的時間非移動莫屬,那時,億萬華人的目光聚集在通信的全力恢復上,因為有了通信,醫療、電力、衞生、交通、能源等其它領域也就逐步有了相應的供給和保障,在無情的災難目前,移動通信展示了其強勢的一面,這種強勢更加有力地促進了它在市場經濟潮流中迅猛發展的力度。

通信的保障對災區的恢復重建簡直就是一盞啟明燈,時時給災區的無數災民以希望和温暖。在運送救災物資的'過程中移動通信的便捷也再次華麗地展現在了人們面前,試想:遠古時期的先民們在信息閉塞、交流方式單一的環境中是如何應對突如其來的天災人禍的,由此,我們這個有聲的時代是多麼的美好和諧啊!

當前社會下的經濟發展離不開移動通信業的發展,毋庸置疑,今天的社會,離開通訊能方便快捷地可以完成的事情真是寥寥無幾,市場經濟發展的一部分空間是通信業的發展空間,也就是説連通信業都不能正常普及和健康發展前提下的經濟一定是蕭條和脆弱不堪的經濟,其穩固程度可想而知。移動通信的發展貫穿社會經濟發展的始終,我們甚至可以這樣定義,今天的現代社會文明中有一種文明被稱之為——移動通信文明。它不僅改變了人類傳統的生活方式,優化了人類信息交流的途徑和渠道,也席捲了社會組織的方方面面,使之迅速改變了整個世界的文明模式,從此,人類文明之船空前地由無聲史駛入了今天的有聲史。

——自身創新是移動通信的靈魂。

移動通信正是由於對人類社會進步的巨大推動和對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作用,自身建設也顯現出創新意識。簡單而言,這種創新的一個集中點就表現在融入百姓,關心社會上,如今,家喻户曉的移動通信在層層人羣中尋找不同的聲音,關注民生,傳遞和諧,可謂令人稱頌。任何一種形式的正義都是歷久彌新的社會良藥,儘管社會文明高速發展到今天,已經碩果累累,愈加璀璨奪目;然而我們必須有理由堅信,無論何時何地,創新對一個社會、對一個民族、對一個國家的前途命運都是舉足輕重的,有創新才能有新的進步,有創新才能有足夠的發展潛力和空間,才能不斷完善自我,逐步適應社會文明發展前進的大趨勢,真正立於不敗之地。如移動通信的創新就是利用其自身的優勢不斷深入底層,融入百姓,感動社會。這種創新是簡單樸素的,也是符合客觀邏輯的,更是社會大眾普遍能夠接受的,由此,它在人類文明的歷程中不知不覺地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不可小噓。

傳統文化作文 篇4

上個周,我們班開展了一次有趣的活動——“中國傳統文化之旅”。張老師還告訴我們:“這個活動有三個獎項——‘最佳表演獎’、‘最佳創意獎’、‘同心協力獎’。”我們一聽有獎,就紛紛活躍起來。分組、分工、選組長、填表在不到五分鐘的時間,這些事情全部搞定了。

在接下來的一週內,寫書法、練武術、做風箏、剪窗花、畫國畫、包粽子大家還蒐集了資料並裝訂好。各小組的準備活動進行的非常順利。

今天,我們就要展示我們各自的作品了。瞧,汪以鋅帶來了國畫《雛菊》、雷鳴帶來了書法作品、陳柯宇帶來了厚厚一疊資料和剪紙作品、毛豔吉帶來了“粽子”同學們帶來的有關傳統文化的東西真是一應俱全、應有盡有。

展示作品開始了,首先是我們剪紙組的代表——陳珂宇上場,他宣讀了我收集的資料,展示了我們組精雕細刻的剪紙作品。接着,是羅玲傑和冷宗祥的.武術表演,他們那笨拙的動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然後是雷鳴的書法作品展示,那挺拔秀麗的繁體字,讓我們讚歎不已。最後是童謠組的朗誦。同學們表演的非常出色。

活動結束了,張老師鄭重宣佈:“獲得‘最佳表演獎’的小組是——”説到這兒,他停了一下,好像故意吊吊我們的胃口,接着宣佈:“武術組!‘最佳創意獎’是童謠組,‘同心協力獎’是剪紙組!”得獎的組歡呼雀躍、趾高氣揚,沒得獎的組全都垂頭喪氣、恨己不能。

這樣的活動真是太有趣了!真希望老師以後多搞這樣的活動!

傳統文化作文 篇5

中華民族在這一片土地存在了數千年。我們的先輩們,為我們留下的無盡財富似星河浩瀚。《論語》,《孟子》是文化思想上的豐碑;水墨畫,戲曲是藝術上的瑰寶;然而,不知是生活的忙碌,還是潮流文化的衝擊,我們頭頂的這條星河竟很少被我們認真地凝望了。於是,弘揚傳統文化成了一件迫在眉睫的事。

媒體,作為對大眾思想影響最大的平台自然要做出表率,中國詩詞大會,名人説論語,各種歷史題材的影視劇等電視節目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大眾的視野。有的人認為“名人説論語”讓傳統文化終於被更多的現代人瞭解,得到了人們的重視。也有人認為節目中的許多演講沒有把握到《論語》的本質,只是一個很表面的解讀罷了。可倘若人們只停留在簡單的“瞭解”上,對擁有豐富底藴的文化來説是多大的遺憾啊。普及傳統文化的道路已十分艱難了,更何況,還有許許多多的歷史題材影視劇只追求收視率,不重視歷史,只是借用了歷史人物的名字,其發生的`故事與歷史中的記載大相徑庭。

一代女帝武則天在位期間打擊門閥,輕徭薄賦,發展科舉,整頓吏治,注意納諫,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創造不可或缺的條件。即使她心狠手辣,用犧牲女兒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也不可否認她為人民所做的貢獻。就是這樣一個生前工於心計,歷經時代更迭,死後敢於立無字碑的人,被影視劇改編成了一個為愛不顧一切的痴情女子。不知武則天本人看了,會發出怎樣的慨歎呢。

許多綜藝節目也開始對傳統音樂有所涉及。近日,剛播出的“國風美少年”,從各種選秀節目的模式中得到啟發,別出心裁地創立第一檔以中國風為主的選秀節目。但節目中的評委人選,評判標準備受質疑。不知是否為節目組要求,選手們在彈奏中國傳統民樂的同時,必須要唱歌。許多熱愛民樂的網友們紛紛“吐槽”這樣十分破壞樂器所營造的氛圍。儘管這檔節目多有欠缺,但這畢竟是傳統音樂走上現代舞台的好兆頭。

傳統文化的普及儘管路漫漫其修遠兮,但有朝一日,“傳統文化”前的動詞,一定會從“弘揚”變為“熱愛”的!

傳統文化作文 篇6

朋友,當你頭戴紅色的聖誕帽,噴着聖誕噴雪,和朋友們玩得不亦樂乎時,你可記得,在重陽那天,爸爸媽媽帶着我們登高望遠的情景?

朋友,當你還在愚人節盡情歡樂時,你可想過在即將來臨的清明節,去緬懷逝去的親人?

朋友,當你和朋友們慶祝“洋節”的時候,你可想到,其實你更應該陪伴自己的父母或長輩,去傾聽民族古樂的動人琴聲呢?

朋友,在西方節日的衝擊下,你是否記得自己的膚色,就是你腳下土地的顏色?是否還記得,自己的血液裏還傳承着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文化?

讓我們閉上眼睛,好好思考吧!

當今社會是多元化的社會,是多種文化相互碰撞,彼此滲透的社會。閉關自守的時代已是一去不復返,只有瞭解世界,認識世界,才能傲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但是,不曾改變的是中華的傳統文化。

僅僅看中國的傳統節日文化就是一曲唱不盡的樂曲,品不透的`茶茗。“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除夕的爆竹敲響了新年的期待,融融的喜悦昭示着新一年的美好憧憬;“清時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時節我們緬懷故者,撫慰亡靈;“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在登高望遠的時刻,秋風就在念親心切的旅人身旁輕輕吟唱;“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之夜,明月高懸,清輝灑遍人間,親人故友千里共嬋娟……

那份牽腸掛肚的哀愁,那些溢滿心田的美妙,似乎就是天上飄逸的白雲,永存於中華民族的上空,而今猛然回首,卻不見了它們的芳蹤。是不是情人節的玫瑰遮住了年輕人的視線,以致暗淡了元宵的燈火?或許是濃香的巧克力堆積如山,含在年輕人的嘴裏滿口生香,以致掩蓋了中秋的薄酒?

節日是一種民族文化,我們每一次慶祝節日,都在有意無意中延續文化,“洋節”的到來,帶給了我們新鮮活躍的視覺衝擊力的開放的西方文化,它開拓了我們的視野,豐富了我們的見聞,活躍了我們的思想,對我們是有益的,但我們更應珍惜,繼承我們這個民族的傳統節日。

繼承傳統節日,就是把心結緊緊繫牢,讓精神久久傳承,即使漂泊異鄉,身處險境,也能勇於奮起,重返故里。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古曲聲聲,曾讓西方感動;中秋賞月,七夕廟會,曾讓世人感懷。所以,我們要堅守共同的財富,擔起肩上的責任,讓中國傳統節日代代相傳。

親愛的朋友,當你流連於“洋節”的霓虹燈裏時,可別忘了,你更應該重返故里,因為那不曾改變的傳統文化是你自己的一縷節日的陽光!

傳統文化作文 篇7

剪紙

中國是個古老的國家,傳統文化更是源遠流長,豐富多彩。有民間工藝陶瓷,民族藝術戲劇,國畫,風俗習慣端午節賽龍舟,元宵節鬧花燈等等,但是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民間藝術剪紙了。

剪紙是中國的民間藝術瑰寶,是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看了讓人羨慕不已,嘖嘖稱讚。剪紙的資料包含着濃濃的生活氣息。鳥,蟲,魚,獸,花草樹木亭橋風景。這些人們熟悉而又熱愛的自然景觀成了人們剪紙的花樣。每逢過年過節或喜事臨門,人們都要剪一些“福”、“喜”、“壽”等貼在窗户上,門上來表示慶賀。

瞧,這幅剪紙作品多搞笑呀。一隻穿着綵衣的小老鼠拖着一條長長的尾巴,他的眼睛滴溜溜地搜索着四面八方,生怕被人發現它在偷燈油。但是老天像和他作對似的,葫蘆裏的'燈油全流到地上了,小老鼠以最快的速度,從燈台上跳下來趴在地上,伸出那利劍似的舌頭貪婪的舔着地上的燈油,那滑稽的樣貌真是逗人喜愛!

剪紙藝人剪得十二生肖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就連外國人也嘖嘖稱奇,豎起大拇指一個勁的來誇讚。十二生肖被印成郵票飛到世界各地,讓全世界的人都來認識中國博大精深的剪紙文化。

太精美了!它體現了民間藝人的心靈手巧,他是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展示,是民間傳統文化的結晶。我也想像民間藝人一樣剪出一副精美絕倫的剪紙作品,送給外國的小朋友,讓他們瞭解中國的剪紙藝術,讓剪紙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樑。

傳統文化作文 篇8

是否有人還記得他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是否有人還記得他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否有人還記得他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在這庸俗氾濫的娛樂文化的衝擊下,我們日益麻木被動。有沒有人記得他們歷經滄桑寫下的悲壯詞句,流傳千載。

她,如一道清風吹入我的心靈。那一道清婉哀傷的身影寫下了“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的千古佳句。但如今,有誰還臨窗吟唱這哀婉的詩句。人手抱着的言情武俠小説,代替了這流傳千古的句子。

我們坐在這輛文化的列車上,經歷了物種進化的時期,炎黃髮展的歷史;西周的崛起;秦的覆滅;唐的繁榮;清的滅亡;新中國的成立;再到這現代科技氾濫的今天。

閲讀書籍仍然是我們增進思想修養,獲取科技知識,接受文化傳承,提升精神品格的主要途徑,是我們中學生鞏固課內學習;擴大知識面,培養自主閲讀和思考的另一大課堂。千萬不要拒絕閲讀書籍,千萬不要求現代的聲光電媒體來替代傳承的`文化書籍,尤其是我國的以漢字為載體的書籍。

在如此劇烈的時代變革中,使得傳承文化和現代文化出現裂痕。在反覆的閲讀古文時我們可以理解從中的倫理道德。

在這科技迅猛的社會裏,文化相互撞擊,人們開始嚮往西方文明,開始熱心於這西方文明的開放,而忘卻了這傳承文化中的魅力。

我們認為,傳承和發揚我國深厚的文化,有利於民族社會的和諧發展。我們在面對西方文明的美文化時不能忘卻祖國的文化精華。

這樣一個小小的窗口,我們時刻遵守着傳統文化的某些理念,情感追求和古代聖賢一脈相通,在那裏可以找到中華民族的“根”,提高自信與自尊。

在這萬千世界的娛樂文化中,我們要時刻想到文化的美好。

同學們在當今社會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傳統文化和漢語言一脈的優美,從而豐富自己的語言,提高語言能力。

也可以學會理解和探索新的文化。

請不要忘記傳統文化的魅力。

傳統文化作文 篇9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內容豐富。我對於每一方面的認識都是皮毛,説的不是太精妙,只是淺淺的談一下自己對於傳統文化的幾點看法,與老師共勉。首先,就是傳統文化的繼承問題。在第二節課的時候,老師就談談了有關這方面的知識。

我認為,第一:文化繼承問題。我們為什麼要繼承呢?因為他們對於我們有作用有價值。什麼價值呢?有引起回憶、引起思考的價值,對於我國的時代發展有促進作用,對國人的文化涵養增強有較大的作用等等。但是,這有存在一個問題,什麼樣的文化會有這樣的作用呢?我們常説的“取其精髓、去其糟粕”是否還適用?在我看來,我們應該區別對待。當我們“去其糟粕”的時候總是站在當代人的位置上思考的,試想每一個時代文化需求又怎麼會完全一樣的呢,如果我們每一個時代都去掉一點,那最後留給我們後代的還剩下什麼呢?我們如果讓他們只能拿着照片或者書籍資料來回憶我們曾經輝煌的傳統文化,那是多麼的可悲。不久前,就有一個報道説“用尿液煮雞蛋列入文遺產”。這個例子説明什麼,説明曾經被人們忘卻的習慣也會有一定的價值。所以,我們要學會善待我們身邊的物件。

當我們身邊的老建築越來越少的時候,我們文化遺產中的數量也逐漸的增加。當我們身邊的傳統文藝逐漸缺少繼承人的時候,文化遺產中的種類越來越豐富。當我們身邊的老習慣慢慢被遺忘的時候,文化遺產中的內容逐年增加。為什麼我們都是在快要失去的時候才知道珍惜?為什麼在他們快要消失的時候才發現他們的珍貴?因此,為了讓我們國家的文化更加的豐富,我們要學會善待我們身邊的一切。其次,是傳統文化的傳播問題。中國作為一個有着數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在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把優秀中國傳統文化作為國家“軟實力”並以此來提升國際影響力、把之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這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又一次“復興”。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現象值得人們深思.文化惡搞、崇尚外國節日以及還有一些學者為了出名和參看率肆意的而已批評古之賢人等等這類的問題,給傳統文化的發展設置了較大的障礙。因此可以看出,傳統文化的傳播不僅僅是一些學者的問題,而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和義務。國家應該提高在傳統文化上的投資,軟實力不是軟任務,應該採用硬性的方法來促進文化的傳播。另外,國家也應該拿出更多的財力支持中國藝術走出國門,應當有組織、有計劃地向世界展示更多高水準的中國文藝作品,讓更多人瞭解中國。而我們每一個人要做的就是好好的保持文化,不讓其流失。

總之,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播與繼承要求我們每一個人做到保持好身邊的一切,只有我們手裏擁有這些實力,我們才會在國際的文化潮流中佔有一席之地,才會讓更多的人為我們的文化博大與精深感歎。

標籤: 集錦 九篇 精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zuowen/v76p4p.html